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线圈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5:49


线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线圈结构,已知有国际公开第2018/193504号中说明的线圈结构。该线圈结构包括:具有线圈导体的基板;配置在基板的一侧的第一磁芯;配置在基板的另一侧上的第二磁芯。第一磁芯是E型磁芯,第二磁芯是I型磁芯。

发明内容

在此,在如上所述的线圈结构中,需要实现小型化并提高性能。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并提高性能的线圈结构。

本公开的线圈结构包括:具有线圈导体的基板;配置在基板的一个主面侧的第一磁芯;配置在基板的另一个主面侧的第二磁芯;和由绝缘性的材料形成的绝缘部件,第一磁芯具有:主体部,其在沿着基板的主面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腿部,其从主体部贯通基板并向第二磁芯延伸;和第二腿部,其在与第一腿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夹着线圈导体的位置,从主体部贯通基板并向第二磁芯延伸,绝缘部件具有:至少分别介于第一腿部与第二磁芯之间的底壁部;和沿着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中的至少任意腿部延伸,并且介于任意腿部与线圈导体之间的侧壁部。

在本公开的线圈结构中,绝缘部件具有分别介于第一腿部与第二磁芯之间的底壁部。由此,绝缘部件能够调节第一磁芯与第二磁芯的L值。此处,绝缘部件具有沿着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中的至少任意腿部延伸并且介于任意腿部与线圈导体之间的侧壁部。在该情况下,侧壁部能够作为对于第一磁芯的定位部起作用。因此,当在第一磁芯的第一腿部与第二磁芯之间形成间隙时,能够容易地进行绝缘部件的固定、定位和确认。这样,由于能够容易地进行工序,因此能够防止部件间的偏离并提高线圈结构的性能。此外,侧壁部介于任意腿部与线圈导体之间。在该情况下,当需要确保腿部与线圈导体之间的绝缘距离时,在腿部与线圈导体之间配置绝缘部件,因此能够缩短腿部与线圈导体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实现线圈结构的小型化。

一对第一腿部可以从第一方向上的主体部的两端侧延伸,第二腿部在一对第一腿部之间配置于线圈导体的内周侧。在该情况下,本公开的线圈结构能够应用于EI磁芯。

绝缘部件可以具有第一侧壁部,该第一侧壁部沿着第一腿部的第一方向上的内侧的侧面延伸,并且介于第一腿部与线圈导体之间。由此,能够缩短第一腿与线圈导体之间的第一方向上的距离。

绝缘部件可以具有第二侧壁部,该第二侧壁部沿着第二腿部的第一方向上的侧面延伸,并且介于第二腿部与线圈导体之间。由此,能够缩短第二腿与线圈导体之间的第一方向上的距离。

令沿着基板的主面并且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绝缘部件可以具有第三侧壁部,该第三侧壁部沿着第二腿部的第二方向上的侧面延伸,并且介于第二腿部与线圈导体之间。在该情况下,能够缩短第二腿部与线圈导体之间的第二方向上的距离。

绝缘部件可以具有上壁部,该上壁部在第一腿部与第二腿部之间沿着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该情况下,能够缩短主体与线圈导体之间的距离。

绝缘部件可以具有沿着第一腿部的第一方向上的外侧的侧面延伸的第四侧壁部。在该情况下,当在第一腿的第一方向上的外侧上存在其它导体时,能够缩短该导体与第一腿之间的第一方向上的距离。

可以在第二腿部与第二磁芯之间的间隙中配置有散热件。由此,能够在热量易于积聚的第二腿部与第二磁芯之间形成散热路径。

绝缘部件可以具有沿着第二腿部的第一方向上的侧面延伸并且介于第二腿部与线圈导体之间的第二侧壁部,第二侧壁部延伸到比第二腿部的下表面靠第二磁芯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第二侧壁部的第二磁芯侧的端部附近能够堵住散热件。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可实现小型化并提高性能的线圈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线圈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线圈结构的展开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第一磁芯和绝缘部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沿图1的线IV-IV截取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比较例的线圈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线圈结构。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线圈结构100的立体图。图2是线圈结构100的展开立体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第一磁芯1和绝缘部件3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沿图1的线IV-IV截取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线圈结构100包括基板50、第一磁芯1、第二磁芯2和绝缘部件3。第一磁芯1和第二磁芯2彼此相对的相对方向设定为Z轴方向。另外,第一磁芯1侧设定为Z轴方向上的正侧。令与Z轴方向垂直且沿着基板50的方向为X轴方向,与Z轴方向和X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为Y轴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X轴方向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方向”,Y轴方向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方向”。然而,并不限于该对应关系。

基板50是在XY平面内延伸的板状部件。基板50具有Z轴方向的正侧的主面50a和Z轴方向的负侧的主面50b。在基板50上形成矩形的贯通部51。此外,在基板50上,在从贯通部51向X轴方向的负侧隔开间隔的位置,形成有矩形状的贯通部52A。在基板50上,在从贯通部51向X轴方向的正侧隔开间隔的位置,形成有矩形状的贯通部52B。基板50在主面50a上具有线圈导体53。线圈导体53构成以围绕贯通部51的方式卷绕成矩形形状的绕线部。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线圈导体53具有边部53a、53b、53c、53d。边部53a相对于贯通部51配置在X轴方向的负侧。边部53b相对于贯通部51配置在X轴方向的正侧。边部53c相对于贯通部51配置在Y轴方向的负侧。边部53d相对于贯通部51配置在Y轴方向的正侧。另外,边部53c、53d的一部分在X轴方向上延伸到与贯通部52A、52B相对应的位置。

第一磁芯1是E字型的磁芯。第一磁芯1配置在基板50的主面50a侧。第一磁芯1包括主体部6、一对第一腿部7A、7B和第二腿部8。第一腿部7A、7B贯通基板50并向第二磁芯2延伸。第一腿部7A、7B插入于基板50的贯通部52A、52B中。第二腿部8贯通基板50并向第二磁芯2延伸。第二腿部8插入于基板50的贯通部51中。

第1腿部7A、7B从主体部6向Z轴方向的负侧突出。第1腿部7A设置在主体部6的X轴方向的负侧的端部。第1腿部7B设置在主体部6的X轴方向的正侧的端部。第一腿部7A和第一腿部7B在X轴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第二腿部8在第一腿部7A、7B之间从主体部6向Z轴方向的负侧突出。第二腿部8配置在主体部6的X轴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第二腿部8配置在从第一腿部7A向X轴方向的正侧隔开间隔的位置。第二腿部8配置在从第一腿部7B向X轴方向的负侧隔开间隔的位置。之后更详细说明第一磁芯1。

第二磁芯2是I字型的磁芯。第二磁芯2配置在基板50的主面50b侧。第二磁芯2经由腿部7A、7B、8与第一磁芯1磁性地连接。第二磁芯2具有与XY平面平行地扩展的矩形板状的形状。第二磁芯2具有上表面2a、下表面2b和侧面2c、2d、2e、2f。上表面2a在Z轴方向的正侧的位置与XY平面平行地扩展。下表面2b在Z轴方向的负侧的位置与XY平面平行地扩展。侧面2c、2d分别在Y轴方向上的正侧和负侧的位置与XZ平面平行地扩展。侧面2e、2f在X轴方向上的正侧和负侧的位置与YZ平面平行地扩展。

绝缘部件3是由绝缘性的材料形成的部件。绝缘性的材料是构成绝缘体的材料,例如采用酚醛树脂等。绝缘部件3是用于确保第一磁芯1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绝缘性的部件。此外,绝缘部件3是在第一磁芯1的第一腿部7A、7B与第二磁芯2之间形成间隙,并且能够进行第一磁芯1的定位的部件。绝缘部件3包括一对收纳部11A、11B和收纳部12以及一对连结部13A、13B。第一收纳部11A、11B是收纳第一磁芯1的第一腿部7A、7B的部分。第二收纳部12是收纳第一磁芯1的第二腿部8的部分。连结部13A是连结第一收纳部11A和第二收纳部12的部分。连结部13B是连结第一收纳部11B和第二收纳部12的部分。之后更详细说明绝缘部件3。

接下来,参照图3,说明第一磁芯1的详细构造。主体部6为在X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立方体。主体部6具有下表面6a、上表面6b、侧面6c、6d和端面6e、6f。下表面6a在Z轴方向的负侧的位置与XY平面平行地扩展。上表面6b在Z轴方向的正侧的位置与XY平面平行地扩展。侧面6c、6d分别在Y轴方向上的正侧和负侧的位置与XZ平面平行地扩展。端面6e、6f在X轴方向上的正侧和负侧位置与YZ平面平行地扩展。

从Z轴方向观察时,第一腿部7A、7B为矩形形状。第一腿部7A、7B分别具有侧面7a、7b、7c、7d以及下表面7e。侧面7a、7b在Y轴方向上的正侧和负侧各自的位置与XZ平面平行地扩展。侧面7c、7d在X轴方向上的外侧和内侧各自的位置与YZ平面平行地扩展。X轴方向上的外侧是指以主体部6的长边方向为基准的端面6e、6f侧。下表面7e在基板50的Z轴方向的负侧的位置与XY平面平行地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腿部7A、7B的侧面7a、7b分别与主体部6的侧面6c、6d为同一平面。第一腿部7A的侧面7c与主体部6的端面6e为同一平面。第一腿部7B的侧面7c与主体部6的端面6f为同一平面。

从Z轴方向观察时,第二腿部8为矩形形状。第二腿部8分别具有侧面8a、8b、8c、8d和下表面8e。侧面8a、8b在Y轴方向的正侧和负侧各自的位置与XZ平面平行地扩展。侧面8c、8d在X轴方向的正侧和负侧各自的位置与YZ平面平行地扩展。下表面8e在基板50的Z轴方向的负侧的位置与XY平面平行地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腿部8的侧面8a、8b分别与主体部6的侧面6c、6d为同一平面。其中,第一腿部7A、7B和第二腿部8的形状以及与主体部6的位置关系等没有特别限定。

第一磁芯部1的第一腿部7A、7B的下表面7e和第二腿部8的下表面8e以与第二磁芯部2的上表面2a平行的方式彼此靠近地配置。另外,第一腿部7A、7B的下表面7e和第二腿部8的下表面8e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相同,但是也可以稍微偏离。

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4,说明绝缘部件3的详细构造。绝缘部件3、第一磁芯1和第二磁芯2具有从Y轴方向看时相对于X轴方向上的中心线,线对称的构造。因此,尽管在图4中仅示出了在X轴方向上的负侧的结构,但是在X轴方向上的正侧的结构也具有同等的结构。在下面的说明中,说明绝缘部件3被组装到第一磁芯1的状态(图1和图4所示的状态)。

如图3所示,收纳部11A包括侧壁部21(侧壁部、第一侧壁部)、侧壁部22(第四侧壁部)、侧壁部23、24(侧壁部)和底壁部25。

收纳部11A的侧壁部21沿着第一腿部7A的X轴方向上的内侧的侧面7d延伸,并且介于第一腿部7A与线圈导体53之间。侧壁部21在相对于侧面7d的X轴方向的正侧的位置,以覆盖该侧面7d的方式与YZ平面平行地扩展。收纳部11A的侧壁部21介于侧面7d与贯通部51的缘部及线圈导体53的边部53a(参照图2)之间。

收纳部11A的侧壁部22沿着第一腿部7A的X轴方向上的外侧的侧面7c延伸。侧壁部22在相对于侧面7c的X轴方向的负侧的位置,以覆盖该侧面7c的方式与YZ平面平行地扩展。

收纳部11A的侧壁部23沿着第一腿部7A的Y轴方向上的正侧的侧面7a延伸。侧壁部23在相对于侧面7a的Y轴方向的正侧的位置,以覆盖该侧面7a的方式与XZ平面平行地扩展。侧壁部23的X轴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与侧壁部21、22的Y轴方向上的正侧的端部连结。收纳部11A的侧壁部23介于侧面7a与贯通部52A的缘部及线圈导体53的边部53d的延伸部分(参照图2)之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部11A的侧壁部23介于第一腿部7A与线圈导体53之间。

收纳部11A的侧壁部24沿着第一腿部7A的Y轴方向上的负侧的侧面7b延伸。侧壁部24在相对于侧面7b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位置,以覆盖该侧面7b的方式与XZ平面平行地扩展。侧壁部24的X轴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与侧壁部21、22的Y轴方向上的负侧的端部连结。收纳部11A的侧壁部24介于侧面7b与贯通部52A的缘部及线圈导体53的边部53c的延伸部分(参照图2)之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部11A的侧壁部24介于第一腿部7A与线圈导体53之间。

收纳部11A的底壁部25沿着第一腿部7A的下表面7e延伸。底壁部25介于第一腿部7A与第二磁芯2之间。底壁部25在相对于下表面7e的Z轴方向的负侧的位置,以覆盖该下表面7e的方式与XY平面平行地扩展。底壁部25在上表面侧与第一腿部7A的下表面7e接触,在下表面侧与第二磁芯2的上表面2a接触。底壁部25的X轴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与侧壁部21、22的Z轴方向上的负侧的端部连结。底壁部25的Y轴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与侧壁部23、24的Z轴方向上的负侧的端部连结。

收纳部11B包括侧壁部21(侧壁部、第一侧壁部),侧壁部22(第四侧壁部)、侧壁部23、24(侧壁部、第三侧壁部)和底壁部25。收纳部11B,除了侧壁部21相对于第二腿部8配置在X轴方向的负侧,侧壁部22相对于第二腿部8配置在X轴方向的正侧以外,具有与收纳部11A同样的结构。

收纳部12包括侧壁部31、32(侧壁部、第二侧壁部)和侧壁部33、34(侧壁部、第三侧壁部)。

收纳部12的侧壁部31沿着第二腿部8的X轴方向上的负侧的侧面8c延伸,并且介于第二腿部8与线圈导体53之间。侧壁部31在相对于侧面8c的X轴方向的负侧的位置,以覆盖该侧面8c的方式与YZ平面平行地扩展。收纳部12的侧壁部31介于侧面8c与贯通部51的缘部及线圈导体53的边部53a(参照图2)之间。

收纳部12的侧壁部32沿着第二腿部8的X轴方向的正侧的侧面8d延伸,并且介于第二腿部8与线圈导体53之间。侧壁部32在相对于侧面8d的X轴方向的正侧的位置,以覆盖该侧面8d的方式与YZ平面平行地扩展。收纳部12的侧壁部32介于侧面8d与贯通部51的缘部及线圈导体53的边部53b(参照图2)之间。

收纳部12的侧壁部33沿着第二腿部8的Y轴方向的正侧的侧面8a延伸,并且介于第二腿部8与线圈导体53之间。侧壁部33在相对于侧面8a的Y轴方向的正侧的位置,以覆盖该侧面8a的方式与XZ平面平行地扩展。侧壁部33的X轴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与侧壁部31、32的Y轴方向的正侧的端部连结。收纳部12的侧壁33介于侧面8a与贯通部51的缘部及线圈导体53的边部53d(参照图2)之间。

收纳部12的侧壁部34沿着第二腿部8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侧面8b延伸,并且介于第二腿部8与线圈导体53之间。侧壁部34在相对于侧面8b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位置,以覆盖该侧面8b的方式与XZ平面平行地扩展。侧壁部34的X轴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与侧壁部31、32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端部连结。收纳部12的侧壁部34介于侧面8b与贯通部51的缘部及线圈导体53的边部53c(参照图2)之间。

在各侧壁部31、32、33、34的Z轴方向的负侧的端部,没有设置底壁部,为自由端部。由此,在收纳部12的底面侧形成有开口部35。第二腿部8的下表面8e和第二磁芯部2的上表面2a隔着开口部35在Z轴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相对。由此,在第二腿部8与第二磁芯2之间形成间隙GP。如图4所示,在该间隙GP内配置有散热件60。散热件60与第二腿部8的下表面8e和第二磁芯2的上表面2a接触。散热件60形成为将第二腿部8的下表面8e与第二磁芯2的上表面2a热连结。散热件60是通过在具有流动性的状态下被填充于间隙GP并固化而形成的。散热件60由导热率比绝缘部件3和一般的间隙片高的材料构成,例如采用间隙填充物等。

各侧壁部31、32、33、34延伸到比基板50和第二腿部8的下表面8e靠第二磁芯2侧(即,Z轴方向的负侧)的位置。侧壁部31、32、33、34的下端部配置在与第二磁芯2的上表面2a稍微分开的位置。由此,各侧壁部31、32、33、34从下表面8e的四边的边缘部向Z轴方向突出。各侧壁部31、32、33、34被配置成围绕并界定出间隙GP。因此,当将散热件60填充在间隙GP中时,侧壁部31、32、33、34能够抑制散热件60在固化之前流出。

如图3所示,连结部13A包括上壁部41和侧壁部43、44。连结部13B包括上壁部41和侧壁部43、44。由于连结部13B的构造与连结部13A同样,因此将省略其说明。

上壁部41在第一腿部7A与第二腿部8之间,沿着主体部6在X轴方向上延伸。上壁部41介于主体部6与线圈导体53之间。上壁部41在相对于主体部6的下表面6a的Z轴方向的负侧的位置,以覆盖该下表面6a的方式与XY平面平行地扩展。上壁部41的X轴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与侧壁部21、31的Z轴方向的正侧的端部连结。上壁部41介于下表面部6a与线圈导体53的边部53a之间(参照图2)。

侧壁部43从上壁部41的Y轴方向的正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正侧立起。侧壁部43与主体部6的侧面6c在Y轴方向上相对。侧壁部43以与侧壁部23和侧壁部33形成同一面的方式,与侧壁部23、33连结。侧壁部44从上壁部41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正侧立起。侧壁部44与主体部6的侧面6d在Y轴方向上相对。侧壁部44以与侧壁部24和侧壁部34形成同一面的方式,与侧壁部24、34连接。

接下来,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线圈结构100的作用、效果。

在本公开的线圈结构100中,绝缘部件3具有分别介于一对第一腿部7A、7B与第二磁芯2之间的底壁部25。由此,绝缘部件3能够调节第一腿部7A、7B与第二磁芯2的L值。

在此,在图5所示的比较例的线圈结构中,为了调节第一腿部7A、7B与第二磁芯2之间的间隙,使用了间隙片130。然而,当使用这样的间隙片130时,难以将第一磁芯1定位并固定到间隙片130。因此,第一磁芯1相对于第二磁芯2的位置有可能偏移。另外,该位置偏移的确认也变得困难。

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部件3具有:沿着一对第一腿部7A、7B和第二腿部8延伸并且介于这些腿部7A、7B、8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侧壁部21、23、24、31、32、33、34。在该情况下,侧壁部21、23、24、31、32、33、34能够作为相对于第一磁芯1的定位部起作用。因此,当在第一磁芯体1的第一腿部7A、7B与第二磁芯2之间形成间隙时,能够容易地进行绝缘部件3的固定、定位和确认。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容易地执行该工序,因此能够防止部件之间的偏离等,并提高线圈结构100的性能。

在此,例如,在汽车用DCDC转换器的结构中,从安全标准的观点出发,应该将磁芯1、2和线圈导体53全部设定为电路的一次侧的电压(危险电压)。然而,为了进行磁芯1、2的散热,必须使它们与散热部件(设置在第二磁芯2的下表面侧)接触。因此,线圈导体53的一部分成为一次侧的电压,磁芯线1、2成为二次侧的电压(安全电压)。在此,可以将DCDC转换器的安全距离标准确定为例如2.6mm。在图5所示的比较例的线圈结构中,在线圈导体53与第一磁芯1之间仅形成空间。因此,在线圈导体53与腿部7A、7B、8的各侧面之间,需要确保基于标准的安全距离。例如,作为图5所示的距离,必须确保第一腿部7A的侧面7d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距离、第二腿部8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距离以及主体部6的下表面6a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距离较大。由此产生线圈结构变大的问题。

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部21、23、24、31、32、33、34介于腿部7A、7B、8与线圈导体53之间。在该情况下,在腿部7A、7B、8与线圈导体53之间配置有绝缘部件3,因此能够缩短腿部7A、7B、8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实现线圈结构100的小型化。

一对第一腿部7A、7B从X轴方向上的主体部6的两端侧延伸,第二腿部8可以在一对第一腿部7A、7B之间配置在线圈导体53的内周侧。在该情况下,本公开的线圈结构100可以应用于EI磁芯。

绝缘部件3具有沿着第一腿部7A、7B的X轴方向上的内侧的侧面7d延伸,并且介于第一腿部7A、7B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侧壁部21。由此,能够缩短第一腿部7A、7B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X轴方向上的距离。

绝缘部件3具有沿着第二腿部8的X轴方向上的侧面8c、8d延伸,并且介于第二腿部8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侧壁部31、32。由此,能够缩短第二腿部8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X轴方向上的距离。

绝缘部件3具有沿着第二腿部8的Y轴方向上的侧面8a、8b延伸,并且介于第二腿部8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侧壁部33、34。在该情况下,能够缩短第二腿部8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Y轴方向上的距离。

绝缘部件3具有在第一腿部7A、7B与第二腿部8之间沿着主体部6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上壁部41。在该情况下,能够缩短主体部6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距离。

绝缘部件3具有沿着第一腿部7A、7B的X轴方向上的外侧的侧面7c延伸的侧壁部22。在该情况下,当在第一腿部7A、7B的X轴方向上的外侧存在其他导体时,能够缩短该导体与第一腿部7A、7B之间的X轴方向上的距离。

在第二腿部8与第二磁芯2之间的间隙GP中可以配置散热件60。由此,能够在容易积聚热量的第二腿部8与第二磁芯2之间形成散热路径。

绝缘部件3具有沿着第二腿部8的X轴方向上的侧面8c、8d延伸,并且介于第二腿部8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侧壁部31、32。侧壁部31、32延伸到比第二腿部8的下表面8e靠第二磁芯2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侧壁部31、32的第二磁芯2侧的端部附近能够封堵住散热件70。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绝缘部件3的构造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从绝缘部件3省略侧壁部22、23、24、43、44。此外,绝缘部件3只要具有至少一个沿着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中的至少任意腿部延伸并且介于任意腿部与线圈导体53之间的侧壁部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例示并说明了EI磁芯。然而,本公开的线圈结构在磁芯的类型上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应用于UI磁芯、EE磁芯、UU磁芯等。

UI磁芯的情况下的线圈结构为从上述实施方式中去除了第一腿部7B和与其对应的绝缘部件3的部位的结构。具体而言,通过从第一磁芯部1省略第一腿部7B和主体部6中的比第二腿部8靠X轴方向的正侧的部分,而构成U字型的第一磁芯。此外,可以从绝缘部件3省略第一收纳部11B和连结部13B。

EE磁芯的情况下的线圈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磁性,代替I字型的磁芯而采用与第一磁芯1具有同样构造的E型的磁芯。在该情况下,第二磁芯配置成将第一磁芯1在Z轴方向上下颠倒的状态。由此,第一磁芯1的腿部7A、7B、8与第二磁芯的腿部7A、7B、8连接。另外,对于第二磁芯,也可以设置绝缘部件3。UU磁芯的情况下的线圈结构为将UI磁芯中说明的U字型的磁芯用作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结构。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第一磁芯,2…第二磁芯,3…绝缘部件,7A、7B…第一腿部,6…主体部,7A、7B…第一腿部,8…第2腿部,21…侧壁部(侧壁部、第一侧壁部),22…侧壁部(第四侧壁部),23、24…侧壁部(侧壁部),25…底壁部,31、32…侧壁部(侧壁部、第二侧壁部),33、34…侧壁部(侧壁部、第三侧壁部),41…上壁部,100…线圈结构。

相关技术
  • 线圈结构元件,线圈结构元件复合件和用于制造线圈结构元件的方法
  • 线圈结构体、线圈绕组、线圈零件以及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045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