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地下排污口机器人排查驱动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0:4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污监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排污口机器人排查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整治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地下排污口的排查相对困难;譬如在现有技术中,常常利用勘探车进入排污口内,以拍摄排污口的内部环境,但是由于排污口中会积聚大量污泥,所以勘探车非常容易陷入污泥中而无法行驶,从而为排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排污口机器人排查驱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排污口内部进行勘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排污口机器人排查驱动装置,包括移动载具、搅拌机构、摄像头和抽泥泵;所述移动载具用于带动所述地下排污口机器人排查驱动装置行走;所述搅拌机构设于所述移动载具的前方,所述搅拌机构用于搅拌所述移动载具行进前方的污泥;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移动载具的前方,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环境实景景象;所述抽泥泵设于所述移动载具上,所述抽泥泵的进泥口设于所述移动载具的前方,所述抽泥泵的出泥口设于所述移动载具的后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泥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泥口分别布置于所述移动载具后方的两侧,所述出泥口的开口朝向所述移动载具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载具的前方设有推泥铲,所述推泥铲连接于所述进泥口的底部,所述推泥铲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移动载具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推泥铲置于所述搅拌机构与所述进泥口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连杆、转动轴、搅拌叶片和搅拌电机,两根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移动载具前方的两侧,两根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周侧上设有多片所述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自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升降电机,两根所述连杆与所述移动载具之间均为转动连接,所述升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连杆转动,所述连杆的转动用于带动所述搅拌叶片进行升降调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片所述搅拌叶片在所述转动轴上呈螺旋曲线的形式布置,所述搅拌叶片上设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贯通所述搅拌叶片相对的两表面,所述导流口在所述搅拌叶片相对的两表面均设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往远离所述导流口的方向倾斜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载具的前方设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的照射方向与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进行应用时,操作人员控制移动载具进行移动,以此带动装置进入排污口中,由于所述搅拌机构设于所述移动载具的前方,所述搅拌机构用于搅拌所述移动载具行进前方的污泥,所以控制搅拌机构进行工作后,装置前方的污泥将会被搅拌机构打松,而且又由于所述抽泥泵的进泥口设于所述移动载具的前方,所述抽泥泵的出泥口设于所述移动载具的后方,所以装置前方的污泥将可被抽送至移动载具的后方,从而避免移动载具嵌入污泥中而无法行驶,切实解决了现有勘探装置无法深入排污口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地下排污口机器人排查驱动装置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搅拌机构活动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搅拌叶片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移动载具;11、推泥铲;12、硅胶条;13、补光灯;14、车轮;

20、搅拌机构;21、连杆;22、转动轴;23、搅拌叶片;24、搅拌电机;25、升降电机;26、导流口;27、导流片;

30、摄像头;

40、抽泥泵;41、进泥口;42、出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排污口机器人排查驱动装置,其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移动载具10、搅拌机构20、摄像头30和抽泥泵40;移动载具10用于带动地下排污口机器人排查驱动装置行走;搅拌机构20设于移动载具10的前方,搅拌机构20用于搅拌移动载具10行进前方的污泥;摄像头30设于移动载具10的前方,摄像头30用于拍摄环境实景景象;抽泥泵40设于移动载具10上,抽泥泵40的进泥口41设于移动载具10的前方,抽泥泵40的出泥口42设于移动载具10的后方。

在进行应用时,操作人员控制移动载具10进行移动,以此带动装置进入排污口中,装置前方的污泥将会被搅拌机构20打松,而且装置前方的污泥将可被抽送至移动载具10的后方,从而避免移动载具10嵌入污泥中而无法行驶,切实解决了现有勘探装置无法深入排污口的问题。

如图1至图3所示,出泥口42为多个,多个出泥口42分别布置于移动载具10后方的两侧,出泥口42的开口朝向移动载具10的外侧。

在图3所示方向中,多个出泥口42分别布置于移动载具10后方的左右两侧,左侧出泥口42的开口朝向左侧,右侧出泥口42的开口朝向右侧,所以在对污泥进行抽送时,污泥将会被抽送至移动载具10后方的左右两侧,从而避免污泥积聚于移动载具10的行走路径上,为移动载具10的返程移动提供了便利。

需要指出,移动载具10可以采取左右两侧仅设置一个出泥口42的方式,相比于此方式,本实施例在移动载具10左右两侧均设置多个出泥口42,不但提高了污泥的抽送效率,而且由于移动载具10每侧的出泥口42均沿移动载具10的轴向延伸布置,所以每侧的多个出泥口42均能将污泥平均抽送至不同的位置,避免出现污泥堆积回流至移动载具10路径的情况。

另外,此实施例还优选设置出泥口42往外延伸,以使得出泥口42延伸至移动载具10的车轮14以外的位置,以防止污泥掉落至车轮14上,为移动载具10的顺畅移动提供保障。

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载具10的前方设有推泥铲11,推泥铲11连接于进泥口41的底部,推泥铲11倾斜设置。

在图1所示的方向中推泥铲11的左侧低、右侧高,而且推泥铲11的左侧几乎贴地布置,从而便于推动打松后的污泥堆集汇聚至进泥口41,以此提高对污泥的收集效率。

其中,此实施例还在推泥铲11的近地端设有硅胶条12,硅胶条12用于与地面弹性抵接,从而避免污泥穿过推泥铲11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以此提高对污泥的收集效率。

如图1所示,在移动载具10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推泥铲11置于搅拌机构20与进泥口41之间。

将推泥铲11置于搅拌机构20与进泥口41之间后,被打松的污泥将可立刻送至推泥铲11,从而便于推泥铲11对污泥进行收集,以此进一步提高了污泥的收集抽送效率。

如图1至图3所示,搅拌机构20包括连杆21、转动轴22、搅拌叶片23和搅拌电机24,两根连杆2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移动载具10前方的两侧,两根连杆21的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2,转动轴22的周侧上设有多片搅拌叶片23,搅拌电机24用于驱动转动轴22自转。

在图1所示的方向中,连杆21处于左低右高的状态,连杆21的左端与地面相邻,连杆21的右端与移动载具10的前方连接,所以当搅拌电机24进行工作时,搅拌电机24将会带动转动轴22进行转动,多片搅拌叶片23进行周向转动以此将污泥打松。

具体的,此实施例的搅拌机构20还包括升降电机25,两根连杆21与移动载具10之间均为转动连接,升降电机25用于驱动连杆21转动,连杆21的转动用于带动搅拌叶片23进行升降调控。

在图1所示的方向中,连杆21的右侧与移动载具10铰接,所以当连杆21进行顺时针转动时,将可带动多片搅拌叶片23同步进行顺时针的周向移动,以此解除搅拌叶片23与污泥的接触,当连杆21进行逆时针转动时,将可带动多片搅拌叶片23同步进行逆时针的周向转动,即此实施例能够控制搅拌叶片23与污泥的接触程度,以此满足不同情况的使用需求。

如图3和图4所示,多片搅拌叶片23在转动轴22上呈螺旋曲线的形式布置,搅拌叶片23上设有导流口26,导流口26贯通搅拌叶片23相对的两表面,导流口26在搅拌叶片23相对的两表面均设有导流片27,导流片27往远离导流口26的方向倾斜布置。

在进行应用时,由于多片搅拌叶片23在转动轴22上呈螺旋曲线的形式布置,所以搅拌叶片23除了能够将污泥打松,还能翻动污泥至进泥口41处,以此提高污泥的抽送效率;如图4所示,两片导流片27分别设置于导流口26的左右两侧,导流片27的上侧与导流口26的边缘连接固定,导流片27的下侧呈往外扩展的形成,在采用此结构后,能进一步将污泥打松,而且污泥还能流经导流口26,也能避免污泥积聚在搅拌叶片23上。

如图1所示,移动载具10的前方设有补光灯13,补光灯13的照射方向与摄像头30的拍摄方向一致。

在增设补光灯13后,则可为摄像头30提供更好的拍摄环境,以便对排污口内部进行更细致的排查。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地下排污口机器人排查驱动装置
  • 一种地下排污口机器人排查驱动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07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