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铅蓄电池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7:15


铅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除了车载用、工业用之外,还在各种用途中使用。铅蓄电池具备正极板与负极板隔着隔离物而被交替层叠的极板组。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由集电体和被集电体保持的电极材料构成。在集电体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集电用的耳部,相同极性的电极板的耳部通过同极连接片而集合连接。极板组通过被插入设置于电槽的电池室,将相邻的电池室的同极连接片彼此电连接,而被连接。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具备通过电阻焊接连接经由电槽的隔壁贯通孔而邻接的电池的极板组同极连接片相互间的电池间连接部的铅蓄电池中,使隔壁贯通孔的下端位于比同极连接片的上表面靠下方,从而增大极板组,增加容量的铅蓄电池。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连接相邻的电池间彼此的电池间连接部的正下方不配置极板集电部,而具备通过第一接合部连接电池间连接部的底面与极板集电部的侧面的同极连接片的铅蓄电池。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铅蓄电池中,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较多地配置极板,能够实现高容量化。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 特开平9-147828号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 特开2011-181322号

本申请发明者们着眼于在铅蓄电池中,当发动机启动时等,在假定以上的大电流流向铅蓄电池的情况下,同极连接片的一部分因热而熔融,熔融了的同极连接片滴在极板组,极板组可能短路的情况,从而想到了本申请发明。这样,在铅蓄电池中,流动假定以上的大电流,从而存在使极板组产生短路,铅蓄电池无法使用的担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流动假定以上的大电流的情况下,难以变得不能使用的铅蓄电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铅蓄电池是具备:使正极板与负极板隔着隔离物交替地层叠,具有耳部的极板组;与上述极板组的上述耳部连接的同极连接片;以及分别收纳上述极板组以及上述同极连接片的多个电池室的铅蓄电池,在将层叠上述正极板与上述负极板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上述耳部与上述同极连接片的连接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与上述第一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的情况下,上述同极连接片具备:基部,其具有供上述耳部连接的连接区域;极耳部,其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上述基部位于上述第三方向侧;以及电池间连接部,其从上述极耳部向上述第一方向突出,将邻接的上述电池室所收纳的上述极板组彼此电连接,在将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面中的上述电池间连接部的最小截面积设为第一截面积,将以上述连接区域和上述电池间连接部成为一侧和另一侧的方式划分上述同极连接片的平面中的上述同极连接片的最小截面积设为第二截面积的情况下,上述第二截面积大于上述第一截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100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100具备的同极连接片20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同极连接片20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同极连接片20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同极连接片20在邻接的电池室14间连接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1的同极连接片201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2的同极连接片202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铅蓄电池100的简要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100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铅蓄电池100具备:多个极板组11;电解液(未图示);收纳极板组11以及电解液,上方开口的电槽12;以及密封电槽12的开口的盖15。

电槽12是在上表面具有开口部19的近似长方体形状的容器,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电槽12具有隔壁13。电槽12的内部通过隔壁13,分隔成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室14。

在电槽12的各电池室14一个一个地收纳有极板组11。因此,在电槽12被划分为六个电池室14的情况下,铅蓄电池100具备六个极板组。另外,在各电池室14收纳有含有稀硫酸的电解液,极板组11大致整体被浸渍于电解液。

电槽12的开口部19由具有与开口部19对应的形状的盖15密封。更具体而言,盖15的下表面的周缘部分、和电槽12的开口部19的周缘部分,例如通过热熔敷而被接合。盖15具备负极极柱套16以及正极极柱套17。另外,在盖15的与各电池室1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液口栓18。在向铅蓄电池100进行补水时,取下液口栓18来补给补水液。此外,液口栓18具有将在电池室14内产生的气体向铅蓄电池100的外部排出的功能。

分别将多张负极板2以及正极板3隔着隔离物4而层叠由此构成极板组11。这里虽示出了收纳负极板2的袋状的隔离物4,但隔离物的形态没有被特别限定。即、隔离物4也可以不是袋状,另外也可以收纳有正极板3。

正极板3具有正极集电体、和被正极集电体支承的正极电极材料。正极集电体是具有配置为大致格子状或者网眼状的骨的导电性部件,例如由铅或者铅合金(例如含有Pb-Ca系合金)形成。另外,正极集电体在其上端附近具有向上方突出的正极耳部3a。正极电极材料含有二氧化铅。正极电极材料还可以含有公知的添加剂。

负极板2具有负极集电体、和被负极集电体支承的负极电极材料。负极集电体是具有配置为大致格子状或者网眼状的骨的导电性部件,例如由铅或者铅合金形成。另外,负极集电体在其上端附近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负极耳部2a。负极电极材料含有铅(海绵状铅)。负极电极材料还可以含有公知的其它添加剂(例如碳、木质素、硫酸钡等)。

极板组11的多个正极板3与由铅或者铅合金形成的正极同极连接片20P连接。由此,多个正极板3经由正极同极连接片20P并联地电连接。同样,极板组11的多个负极板2与由铅或者铅合金形成的负极同极连接片20N连接。由此,多个负极板2经由负极同极连接片20N并联地电连接。以下,在不区分正极同极连接片20P和负极同极连接片20N的情况下,仅记载为“同极连接片20”。

在位于电槽12的一端部(正极端子侧的端部)的电池室14中,多个正极板3的耳部3a经由连接部件5与近似圆柱形状的正极柱7连接。同样,在位于电槽12的另一端部(负极端子侧的端部)的电池室14中,多个负极板2的耳部2a经由连接部件5与近似圆柱形状的负极柱9连接。

正极柱7被插入盖15的正极极柱套17的孔,例如通过焊接等与正极极柱套17接合。由正极柱7和正极极柱套17构成作为外部端子发挥功能的正极端子部。另外,负极柱9被插入盖15的负极极柱套16的孔,例如通过焊接等与负极极柱套16接合。由负极柱9和负极极柱套16构成作为外部端子发挥功能的负极端子部。

(同极连接片20的结构)

图2至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同极连接片20的形状的图,图2示出了立体图,图3示出了俯视图,图4示出了侧视图。图5是表示同极连接片20在邻接的电池室14间隔着隔壁13而连接的状态的图。此外,图2~图3示出了形成后述的电池间连接部40前的同极连接片20。另外,在图4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后述的凹部33的图示。

如图2~图5所示,同极连接片20具备供极板组11的正极耳部3a或者负极耳部2a连接的基部21、极耳部30、以及将收纳于邻接的电池室14的极板组11彼此电连接的电池间连接部40。以后,为了便于说明,将极板组11的正极板3与负极板2层叠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D1。另外,将极板组11的正极耳部3a或者极板组11的负极耳部2a与同极连接片20连接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D2。并且,将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称为第三方向D3。此外,换言之,第二方向D2是从盖15到电槽12的方向,以及从电槽12到盖15的方向,另外,也是极柱套17的延伸方向。

此外,在图中,使用沿特定方向延伸的箭头示出了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以及第三方向D3。然而,第一方向D1是指图中的箭头延伸的方向、和与箭头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这双方的方向。同样,第二方向D2是指图中的箭头延伸的方向、和与箭头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这双方的方向。并且,第三方向D3是指图中的箭头延伸的方向、和与箭头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这双方的方向。

如图5所示,同极连接片20经由形成于隔壁13的贯通孔13a将正极同极连接片20P的电池间连接部40与负极同极连接片20N的电池间连接部40电连接,由此,极板组11在邻接的电池室14间串联连接。此外,如图5所示,隔着隔壁13对置的正极同极连接片20P、与负极同极连接片20N虽具有相对于隔壁13镜像对称的形状,但由于具有相同的功能,所以在本说明书中,仅对一个形状进行说明。

基部21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基部21具备供极板组11的正极耳部3a或者负极耳部2a连接的连接面22。同极连接片20在连接面22的连接区域22a,与极板组11的正极耳部3a或者负极耳部2a连接。连接区域22a是连接面22中的、供极板组11的正极耳部3a或者负极耳部2a连接的区域,形成为与连接到同极连接片20的正极耳部3a或者负极耳部2a的数量相同的数量。

此外,连接面22是基部21的底面,设置为与包含第一方向D1以及第三方向D3的平面平行。另外,在基部21中,连接面22的第二方向D2的相反侧的面亦即上表面23也设置为与包含第一方向D1以及第三方向D3的平面平行。

极耳部30与电池间连接部40及基部21电连接,具备与电池间连接部40连接的板状部31、以及连接板状部31以及基部21的倾斜部35。另外,极耳部30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基部21位于第三方向D3侧。换言之,极耳部30设置于基部21的侧方。

板状部31是以第一方向D1成为厚度方向的方式形成的板状部件,具有圆弧状的上表面32。板状部31设置为底面与基部21的连接面22大致共面。另外,板状部31的电池间连接部40侧的第一方向D1的端面设置为与基部21的短侧面大致共面。

倾斜部35具备从板状部31的上表面32朝向基部21的上表面23倾斜的两个(多个)倾斜面。即、倾斜部35具备第一倾斜面36和第二倾斜面37。第一倾斜面36是与第一方向D1平行,且与第二方向D2交叉的平面。另外,第二倾斜面37是与第三方向D3平行,且与第二方向D2交叉的平面。

第一倾斜面36具有大致梯形状,作为基部21侧的宽度的第一宽度W1大于作为与基部21相反的一侧(板状部31侧)的宽度的第二宽度W2。另外,第二倾斜面37具有大致三角形状,作为基部21侧的宽度的第一宽度W1大于作为与基部21相反的一侧(板状部31侧)的宽度的第二宽度W2。

此外,倾斜部35具有的倾斜面的形状没有被特别限定,只要作为基部21侧的宽度的第一宽度W1大于作为与基部21相反的一侧(板状部31侧)的宽度的第二宽度W2即可。倾斜面的形状可以如第一倾斜面36那样是大致梯形状,也可以如第二倾斜面37那样是大致三角形状。在倾斜面如第二倾斜面37那样,具有宽度从基部21侧朝向板状部31侧变小的大致三角形状的情况下,板状部31侧的宽度成为顶点部分的宽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宽度是零。即、可以说即使在倾斜面具有宽度从基部21侧朝向板状部31侧变小的大致三角形状的情况下,第一宽度W1也大于第二宽度W2。

另外,极耳部30在比第一倾斜面36以及第二倾斜面37靠电池间连接部40侧具有肩部38。肩部38设置于倾斜部35与板状部31的上表面32之间,具有比第一倾斜面36以及第二倾斜面37平缓的倾斜。换言之,肩部38设置于从板状部31的上表面32侧的第二方向D2端部到连接倾斜部35(第一倾斜面36以及第二倾斜面37)与基部21的位置之间。

电池间连接部40设置为从极耳部30的板状部31向隔壁13侧突出。此外,电池间连接部40通过以下的方法形成。首先,经由形成于隔壁13的贯通孔13a使正极同极连接片20P的板状部31与负极同极连接片20N的板状部31对置。接下来,使用电阻焊接机(未图示),将正极同极连接片20P的板状部31与负极同极连接片20N的板状部31电阻焊接。由此,板状部31的一部分熔融,贯通孔13a的内部被铅或者铅合金(以下,仅称为铅)填充。然后,铅凝固,形成电池间连接部40。因此,电池间连接部40的形状具有与形成于隔壁13的贯通孔13a对应的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间连接部40具有轴向是第一方向D1的近似圆柱形状。

另外,板状部31的一部分熔融,成为电池间连接部40,所以在电阻焊接后的板状部31形成凹部33(参照图5)。并且,隔壁13形成为与极板组11的层叠方向亦即第一方向D1垂直,贯通孔13a沿第一方向D1贯通。因此,电池间连接部40也从极耳部30向第一方向D1突出。

将用与第一方向D1垂直的面切断电池间连接部40的情况下的最小截面积设为第一截面积。另外,将以基部21的连接区域22a的全部成为一侧而电池间连接部40成为另一侧的方式分割同极连接片20的平面设为平面P。即、还将在任意平面P中切断极耳部30的情况下的同极连接片20的截面积中的、截面积最小的截面积(最小截面积)设为第二截面积。此外,还考虑了将电池间连接部40与极耳部30的边界面作为平面P,但那样的面未包含于平面P。这里,对于同极连接片20而言,第二截面积大于上述第一截面积。此外,第一截面积与图4中的电池间连接部40的面积相等。另外,在图4中示出了平面P的一个例子。即、平面P是将同极连接片20分为包含基部21的连接部分22a的全部的第一部分、与包含电池间连接部40的全部的第二部分的平面。

这里,将第一截面积设为用与第一方向D1垂直的面切断电池间连接部40的情况下的截面积中的、最小截面积。这是指在电池间连接部40具有因第一方向D1的位置而表示不同的截面积那样的形状的情况下,将在截面积最小的位置切断电池间连接部40时的截面积设为第一截面积。

(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10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一般在铅蓄电池例如作为车载用的电池使用的情况下,在启动发动机时,需要暂时地流动大电流。这样在大电流流向铅蓄电池的情况下,若流动假定以上的大电流,则同极连接片的一部分有可能因热而熔融。

铅蓄电池100具备将极耳部30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基部21配置于第三方向D3侧的同极连接片20,同极连接片20的第二截面积大于第一截面积。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假定以上的大电流向铅蓄电池100流动的情况下,与在极耳部30流动的电流的电流密度相比,在电池间连接部40中流动的电流的电流密度变大。因此,能够抑制极耳部30在电池间连接部40之前熔融的情况。

认为在同极连接片20在极耳部30中熔融了的情况下,熔融后的铅落到极板组11上,极板彼此短路,铅蓄电池100变得不能使用。另一方面,在同极连接片20在电池间连接部40中熔融了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间连接部40的周围存在隔壁13,所以熔融后的铅沿着隔壁13从贯通孔13a向下方流出,以附着于隔壁13的状态凝固。因此,熔融后的铅与极板组11接触的可能性低。另外,熔融后的铅沿着隔壁流动,所以即使到达极板组,也仅与位于隔壁13侧的端部的正极板3或者负极板2的任一个接触,起到难以产生短路的效果。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同极连接片20中,实现难以产生由熔融后的铅从同极连接片20滴落在极板组11上而导致的短路的效果。

这样,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同极连接片20的铅蓄电池100即使在流动假定以上的大电流的情况下,也不容易产生极板组11的短路。因此,铅蓄电池100能够减少因极板组11的短路而突然成为不能使用的可能性。

在同极连接片20在极耳部30中熔融,达到熔断的情况下,熔融后的铅沿着隔壁13从贯通孔13a向下方流出。因此,贯通孔13a内的铅量减少,熔断后的电池间连接部40彼此很难再次接触。

另一方面,在以往使用的、具备极耳部设置于基部的上部那样的形状的同极连接片的铅蓄电池中,基部与极耳部在重力方向排列配置。因此,基部与极耳部的接触面积以恒定程度变大。在具有这样形状的同极连接片中,以不熔断或者破断的方式设计形状之类的构思仅相对于电池间连接部来进行,并没有着眼于这以外的部分,使极耳部与电池间连接部相比难以熔断或者破断之类的构思。

接下来,对同极连接片20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同极连接片20能够通过以往使用的COS(浇铸凝胶)法来形成。COS法是首先向铸型浇注熔融后的铅,使极板组11的正极耳部3a或者负极耳部2a浸渍在熔融后的铅中,使其冷却。然后,脱模,形成同极连接片20的方法。

这里,如本实施方式的同极连接片20那样,在极耳部设置于基部的侧方的情况下,存在铸造时金属熔液很难向极耳部流入这样的问题。即、在以往使用的、具有在基部的上部设置有极耳部的构造的同极连接片中,由于极耳部的底面与基部的上表面连接,所以以金属熔液容易流入的方式增大基部与极耳部的连接面积是容易的。并且,在基部的上部设置有极耳部的情况下,由于铸造时极耳部相对于基部成为重力方向下方,所以在从基部进行浇注的情况下,金属熔液容易向极耳部流入。另一方面,在基部的侧方设置有极耳部的同极连接片的情况下,基部的侧面与极耳部的侧面的接触区域成为基部与极耳部的连接面积,所以基部与极耳部的连接面积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的同极连接片20中,极耳部30具有具备第一倾斜面36以及第二倾斜面37的倾斜部35。另外,第一倾斜面36以及第二倾斜面37的基部21侧的宽度亦即第一宽度W1大于与基部21相反的一侧(板状部31侧)的宽度亦即第二宽度W2。因此,在从基部21侧进行了浇注的情况下,与同极连接片20不具有倾斜部35的结构相比,起到金属熔液容易从基部21侧向极耳部30侧流入这样的效果。其结果是,能够缩短为了铸造同极连接片20所需的时间,能够提高铅蓄电池100的生产率。

如本实施方式的同极连接片20那样,在极耳部30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基部21位于第三方向D3侧的情况下,与在基部的上部设置有极耳部的形状的同极连接片相比,存在脱模时极耳部30难以脱模,产生脱模不良这样的问题。即、在对在基部的上部设置有极耳部的形状的同极连接片进行脱模时,能够通过从铸型的下方按压基部,按压同极连接片的重心附近。因此,不仅是基部,极耳部也容易脱模。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同极连接片20的极耳部30位于第三方向D3侧。因此,与上述形状相比,同极连接片20的重心向极耳部30侧偏移。由此,在从铸型的下方按压基部21的情况下,极耳部30难以脱模。

本实施方式的同极连接片20在倾斜部35的第一倾斜面36以及第二倾斜面37、与电池间连接部40之间具有比第一倾斜面36以及第二倾斜面37平缓的倾斜的肩部38。这样,同极连接片20具有肩部38,由此在同极连接片20的铸造后的脱模时,能够利用销从铸型的下方一边按压肩部38一边进行脱模,能够容易地对同极连接片20进行脱模。由此,能够防止同极连接片20的脱模不良,能够提高铅蓄电池100的生产率。

另外,同极连接片20的极耳部30的倾斜部35具备多个倾斜面(第一倾斜面36以及第二倾斜面37)。这样,同极连接片20具备多个倾斜面,由此能够容易增大极耳部30的最小截面积亦即第二截面积。另外,倾斜部35具有多个倾斜面,由此在同极连接片20的铸造时,向极耳部30的金属熔液流动能够变得更好,能够提高同极连接片20的成型性。

〔变形例〕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与具有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变形例1)

图6是表示变形例1的同极连接片201的图,图6的(a)是立体图,图6的(b)是俯视图。

如图6所示,变形例1的同极连接片201的极耳部30具备与实施方式的倾斜部35不同的形状的倾斜部351。

同极连接片201的倾斜部351具备第一倾斜面36以及第二倾斜面37。倾斜部351在从第二方向D2上方俯视(俯视)的情况下,具有第一方向D1的宽度虽与实施方式的倾斜部35相同,但第三方向D3的宽度宽的形状。即、相对于实施方式的倾斜部35没有遍及基部21的上表面23的第三方向D3的整个宽度地形成,变形例1的倾斜部351遍及基部21的上表面23的第三方向D3的整个宽度而形成。

通过设为这样的形状,变形例1的同极连接片201与实施方式的同极连接片20相比,使用的铅量增加,所以虽质量增加,但起到与实施方式的同极连接片20相同的效果。

(变形例2)

图7是表示变形例2的同极连接片202的图,图7的(a)是立体图,图7的(b)是俯视图。

如图7所示,变形例2的同极连接片202的极耳部30具备与实施方式的倾斜部35不同的形状的倾斜部352。

同极连接片202的倾斜部352具备第一倾斜面36以及第二倾斜面37。倾斜部352在从第二方向D2上方俯视(俯视)的情况下,具有相对于实施方式的倾斜部35,第一方向D1的宽度宽,而且第三方向D3的宽度宽的形状。即、变形例2的倾斜部352遍及基部21的上表面23的大致整个面而形成。

通过设为这样的形状,变形例2的同极连接片202与实施方式的同极连接片20相比,使用的铅量增加,所以虽质量增加,但起到与实施方式的同极连接片20相同的效果。

(其它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倾斜部35具备第一倾斜面36和第二倾斜面37的例子。然而,倾斜部35也可以仅具备一个倾斜面,而且也可以具备3个以上的倾斜面。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倾斜面的第一宽度W1大于第二宽度W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第一倾斜面36是与第一方向D1平行的平面,第二倾斜面37是与第三方向平行的平面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第一倾斜面36以及第二倾斜面37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的任一个交叉。例如,第一倾斜面36的基部21侧的端部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的任一个交叉。并且,第一倾斜面36以及第二倾斜面37并不限于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即使在上述那样的情况下,只要第一宽度W1大于第二宽度W2,就包含于本发明。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与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总结〕

(1)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100是具备:使正极板3与负极板2隔着隔离物4交替地层叠,具有耳部(正极耳部3a、负极耳部2a)的极板组11;与极板组11的耳部(正极耳部3a、负极耳部2a)连接的同极连接片20、201、202;分别收纳极板组11以及同极连接片20、201、202的多个电池室14的铅蓄电池100,在层叠正极板3与负极板2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D1,将极板组11和耳部(正极耳部3a、负极耳部2a)的连接方向设为第二方向D2,将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D3的情况下,同极连接片20、201、202具备:具有供耳部(正极耳部3a、负极耳部2a)连接的连接区域22a的基部21;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基部21位于第三方向侧D3的极耳部30;从极耳部30向第一方向D1突出,将收纳于邻接的电池室14的极板组11彼此电连接的电池间连接部40,在将与第一方向D1垂直的面中的电池间连接部40的最小截面积设为第一截面积,将以连接区域22a和电池间连接部40成为一侧和另一侧的方式划分同极连接片20、201、202的平面P中的同极连接片20、201、202的最小截面积设为第二截面积的情况下,第二截面积大于第一截面积。

根据上述结构,在假定以上的大电流在铅蓄电池100流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极耳部30在电池间连接部40之前熔融。其结果是,即使是同极连接片20、201、202因大电流而熔融,也很难产生因熔融后的铅从同极连接片20、201、202滴落到极板组11上而引起的短路。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100即使在流过假定以上的大电流的情况下,也很难成为不能使用。

此外,换言之,上述结构能够如下那样地记载。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100是具备:使正极板3与负极板2隔着隔离物4交替地层叠,具有耳部(正极耳部3a、负极耳部2a)的极板组11;与极板组11的耳部(正极耳部3a、负极耳部2a)连接的同极连接片20、201、202;分别收纳极板组11以及同极连接片20、201、202的多个电池室14的铅蓄电池100,在将层叠正极板3与负极板2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D1,将极板组11与耳部(正极耳部3a、负极耳部2a)的连接方向设为第二方向D2,将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D3的情况下,同极连接片20、201、202具备:具有供耳部(正极耳部3a、负极耳部2a)连接的连接区域22a的基部21;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基部21位于第三方向侧D3的极耳部30;从极耳部30向第一方向D1突出,将收纳于邻接的电池室14的极板组11彼此电连接的电池间连接部40,在与第一方向D1垂直的面中的电池间连接部40的最小截面积为第一截面积,将同极连接片20、201、202分为包含连接区域22a的第一部分、和包含电池间连接部40的第二部分的平面P中的同极连接片20、201、202的最小截面积为第二截面积的情况下,第二截面积大于第一截面积。

(2)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100,极耳部30也可以具备:与第二方向D2交叉,与基部21连接的倾斜面(第一倾斜面36、第二倾斜面37);设置于比倾斜面(第一倾斜面36、第二倾斜面37)靠电池间连接部40侧,具有比倾斜面(第一倾斜面36、第二倾斜面37)平缓的倾斜的肩部38。

根据上述结构,同极连接片20、201、202具有肩部38,由此在同极连接片20的铸造后的脱模时,能够利用销从铸型的下方按压肩部38,能够使同极连接片20、201、202容易脱模。由此,能够防止同极连接片20、201、202的脱模不良,能够提高铅蓄电池100的生产率。

(3)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100,极耳部30也可以具备倾斜面(第一倾斜面36、第二倾斜面37),倾斜面(第一倾斜面36、第二倾斜面37)也可以与第二方向D2交叉,与基部21连接,在将基部21侧的宽度设为第一宽度W1,将与基部21侧相反的一侧的宽度设为第二宽度W2的情况下,第一宽度W1也可以大于第二宽度W2。

根据上述结构,在同极连接片20、201、202的铸造时,与同极连接片20、201、202不具有倾斜部35的构成相比,金属熔液容易从基部21侧向极耳部30侧流入。其结果是,金属熔液向极耳部30的流动变好,能够抑制同极连接片20、201、202的成型不良。

(4)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100,极耳部30也可以具备倾斜面(第一倾斜面36、第二倾斜面37),倾斜面(第一倾斜面36、第二倾斜面37)也可以与第二方向D2交叉,与基部21连接,极耳部30也可以具备多个倾斜面(第一倾斜面36、第二倾斜面37)。

根据上述结构,同极连接片20、201、202具备多个倾斜面,由此容易增加极耳部30的最小截面积亦即第二截面积。另外,倾斜部35具有多个倾斜面,由此在同极连接片20、201、202的铸造时,金属熔液向极耳部30的流动变得更好,能够提高同极连接片20、201、202的成型性。

附图标记的说明

2:负极板,2a:负极耳部(耳部),3:正极板,3a:正极耳部(耳部),4:隔离物,11:极板组,14:电池室,20、201、202:同极连接片,22a:连接区域,30:极耳部,36:第一倾斜面(倾斜面),37:第二倾斜面(倾斜面),38:肩部,40:电池间连接部,100:铅蓄电池,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D3:第三方向,P:平面,W1:第一宽度,W2:第二宽度。

相关技术
  • 铅蓄电池用电槽、使用了该铅蓄电池用电槽的铅蓄电池和铅蓄电池用外壳
  • 铅蓄电池用铅基合金、铅蓄电池用基板和铅蓄电池
技术分类

0612011317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