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车载摄像装置用支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1:54


车载摄像装置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车载摄像装置安装到窗玻璃上的支架的改良。

背景技术

作为将透过汽车的前窗对车外进行拍摄的车载摄像装置安装到所述前窗上用的支架,存在有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结构。该支架使得其上表面为粘接于挡风玻璃的位于车内侧的面上的粘接部,并且,在从位于汽车的后侧的端部垂下的后侧端部设置有板簧。在该支架中,通过操作车载摄像装置从下方向着斜上方进行滑动移动,从而能够一边将车载摄像装置的背面按压在所述板簧上而使该板簧弹性变形,一边将车载摄像装置组合到支架上,并且通过所述滑动移动的操作停止后的所述板簧的弹性恢复,能够使车载摄像装置卡合到支架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专利第58537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支架中,从汽车的后侧按压于所组合的车载摄像装置的背面的板簧是必要不可欠缺的,因此使得支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难以最小化。另外,组合于支架上的车载摄像装置,由于利用所述板簧的加载而被保持,因此不能完全防止车载摄像装置的咣动。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点在于能够使这种车载摄像装置用支架合理且适当的紧凑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中,车载摄像装置用支架是用于将透过窗玻璃而对车外进行拍摄的车载摄像装置安装于所述窗玻璃上的支架,其中,具有:

基础部,其固定于所述窗玻璃的位于车内侧的面上;

卡合片,其通过操作所述车载摄像装置进行滑动移动,从而使卡合部卡合于所述车载摄像装置的在所述移动中位于后侧的端部;

所述卡合片具有与所述基础部一体化的固定端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与所述固定端部之间隔开间隔而配置的自由端部,所述卡合部设置于所述自由端部,并且,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车载摄像装置相抵接而使所述卡合片弹性变形,从而允许所述移动的操作,并且,通过在所述移动的操作的结束位置的所述卡合片的弹性恢复,从而产生所述卡合部的卡合。

根据所述的构成,通过从支架固定于所述窗玻璃上的状态,操作车载摄像装置相对于该支架进行滑动移动而嵌入到该支架中,从而使所述卡合片的卡合部一触式(OneTouch)的卡合于所述车载摄像装置的在所述移动中位于后侧的端部,能够将所述车载摄像装置稳定的安装于所述窗玻璃上。即,通过所述的卡合,车载摄像装置向着与所述滑动移动的操作反方向的移动被阻止,保持在相对于支架的规定的嵌入位置。由于所述卡合片是以下的构成:使所述固定端部一体化于在所述窗玻璃上固定的基础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与所述固定端部之间隔开间隔而配置的自由端部具有所述卡合部,从而不需要在支架上设置与车载摄像装置的在所述移动中位于后侧的端部相对向的部分,也不需要在支架设置从该部分对车载摄像装置的在所述移动中位于后侧的端部进行弹性按压的弹簧部等,使得支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最小化。即,所述的构成有助于支架的紧凑化,提高了支架的设计的自由度,并且促进了支架的构造的简单化。这也使支架在窗玻璃上的占有面积最小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使所述支架为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型品。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卡合部构成为向下方突出的突起状,隔着卡合部的顶部的一侧为与所述车载摄像装置卡合时与所述车载摄像装置相接触的接触面,并且隔着所述顶部的另一侧为倾斜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这种车载摄像装置用支架合理且适当的紧凑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架从上方观察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2是对所述支架从上方观察而示出的立体图,将所组合的车载摄像装置以假想线(用双点划线表示)示出而表示与车载摄像装置组合的情况。

图3是对所述支架从下方观察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4是对所述支架从下方观察而示出的立体图,将所组合的车载摄像装置以假想线(用双点划线表示)示出而表示与车载摄像装置组合的情况。

图5是所述支架的仰视图。

图6是示出将所述支架固定于窗玻璃上的情况的图5中的A-A线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将所述支架固定于窗玻璃上的情况的图5中的A-A线位置处的剖视图,将所组合的车载摄像装置以假想线(用双点划线表示)示出而表示与车载摄像装置组合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7,针对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的支架3,用于将透过车辆的窗玻璃而对车外进行拍摄的车载摄像装置2安装于所述窗玻璃上。典型而言,所涉及的支架3用于将透过汽车的前窗1而对车外进行拍摄的车载摄像装置2安装于所述前窗1上。另外,本说明书中的车载摄像装置2的概念不仅是狭义的摄像装置,还包括接受光学信息的传感器等公知的装置。

图7中附图标记1是前窗,附图标记3是支架,附图标记2是车载摄像装置。车辆的前后方向在图1中用附图标记x表示,车辆的前侧在图1中用附图标记xa表示,车辆的后侧在图1中用附图标记xb表示。另外,车辆的左右方向在图1中用附图标记y表示。

前窗1具有使车辆的前侧xa倾斜向下的倾斜。支架3固定于前窗1的位于车内侧的面1a上。通过从支架3固定于前窗1上的状态,操作车载摄像装置2相对于该支架3进行滑动移动而嵌入到该支架3中,从而将车载摄像装置2安装于前窗1上。

在图示的例子中,通过操作车载摄像装置2在实质上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x的朝向上,从车辆的后侧xb向着车辆的前侧xa进行滑动移动,从而将车载摄像装置2嵌入到支架3中。

在图示的例子中,车载摄像装置2使得拍摄用的入光部2a朝向车辆的前侧xa,经由支架3而安装在前窗1上。图7中附图标记2b表示的是摄像装置主体。在图示的例子中,摄像装置主体2b在其前端部2c与后端部2d之间具有朝向车辆的前侧xa的阶梯部2e,在该阶梯部2e具有所述入光部2a。摄像装置主体2b在其前端部2c与阶梯部2e之间,使得上下方向z(参照图7)上的尺寸小,在阶梯部2e与后端部2d之间使得上下方向z上的尺寸大。

支架3具有:基础部4,其固定于作为所述窗玻璃的前窗1的位于车内侧的面1a上;卡合片5,其通过操作所述车载摄像装置2进行滑动移动,使得卡合部5a卡合于所述车载摄像装置2的在所述移动中位于后侧的端部,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卡合于所述后端部2d。

所述卡合片5具有与所述基础部4一体化的固定端部5e、在车辆的前后方向x上与所述固定端部5e之间隔开间隔而配置的自由端部5f。在图示的例子中,卡合片5使所述固定端部5e位于基础部4的后端4b侧且处在基础部4的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成为中间的位置,使所述自由端部5f位于该固定端部5e的后方。在图示的例子中,卡合片5的自由端部5f比基础部4的后端4b略微向后方突出。

所涉及的卡合片5在所述自由端部5f具有所述卡合部5a。在该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卡合部5a呈向下方突出的突起状。

从而所涉及的卡合片5构成为,通过所述卡合部5a与车载摄像装置2相抵接而使所述卡合片5弹性变形,从而允许操作车载摄像装置2进行所述滑动移动,并且,通过在所述移动的操作的结束位置的所述卡合片5的弹性恢复,从而产生所述卡合部5a的卡合。

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从支架3固定在作为所述窗玻璃的前窗1上的状态,操作车载摄像装置2相对于该支架3进行滑动移动而嵌入到该支架3中,从而使所述卡合片5的卡合部5a一触式的卡合于所述车载摄像装置2的在所述移动中位于后侧的端部,能够将所述车载摄像装置2稳定的安装在所述窗玻璃上。即,通过所述的卡合,车载摄像装置2向着与所述滑动移动的操作反方向的移动被阻止,保持在相对于支架3的规定的嵌入位置。由于所述卡合片5为以下构成:所述固定端部5e与固定于所述窗玻璃上的基础部4一体化,在车辆的前后方向x上与所述固定端部5e之间隔开间隔而配置的自由端部5f具有所述卡合部5a,因此不需要在支架3设置与车载摄像装置2的在所述移动中位于后侧的端部相对向的部分,也不需要在支架3设置从该部分对车载摄像装置2的在所述移动中位于后侧的端部进行弹性按压的弹簧部等,支架3在车辆的前后方向x上的尺寸被最小化。即,所述的构成有助于支架3的紧凑化,提高了支架3的设计的自由度,并且促进了支架3的构造的简单化。这也使支架3在窗玻璃上的占有面积最小化。

在图示的例子中,支架3具有所述基础部4、所述卡合片5、支撑所述车载摄像装置2的前端部2c的前侧支撑部6、支撑所述车载摄像装置2的后端部2d的后侧支撑部7。

在基础部4的前端4a与后端4b之间形成有开放部4e,该开放部4e伴随着操作车载摄像装置2进行所述滑动移动而从车辆的后侧xb接收车载摄像装置2的入光部2a。

在基础部4的上面4c之中,在前端4a与开放部4e之间的部位形成有导光槽4f,该导光槽4f以左右方向y上的槽宽随着接近于开放部4e而逐渐变窄的方式形成。

在基础部4的上面4c之中,在除了所述导光槽4f之外的部位,且除了图1中用附图标记4g表示的消除部之外的部位,成为对前窗1的安装面4h。在图示的例子中,通过利用该安装面4h进行粘接,从而支架3被安装在前窗1上。安装面4h使其整体与前窗1的位于车内侧的面1a紧密接触而进行安装,具有仿照前窗1的所述倾斜的倾斜。

前侧支撑部6在基础部4的前端4a与开放部4e之间设置在左右方向y上的中间的位置。前侧支撑部6具有从基础部4的下面4d向着铅垂方向突出的基部6a、从基部6a的下端向车辆的后侧突出的突出部6b,纵向截面呈钩状。当从支架3安装在前窗1上的状态向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x的朝向操作车载摄像装置2进行滑动移动以从后方嵌入到支架3中时,车载摄像装置2的前端部2c进入到基础部4的下面4d与突出部6b之间,在嵌入结束位置(图7),该前端部2c与所述基部6a相碰,突出部6b从下方支撑着所述前端部2c。

后侧支撑部7分别设置在基础部4的后端4b与沿着前后方向的一边部相接的角部和基础部4的后端4b与沿着前后方向的另一边部相接的角部。即,在图示的例子中,后侧支撑部7分别设置在基础部4的左右。左右的后侧支撑部7的内面(与另一侧的后侧支撑部7相对一侧的面)之间的距离,与车载摄像装置2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实质上相等。在左右的后侧支撑部7的内面分别形成有支撑肋部7a,该支撑肋部7a包括有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纵向肋部7b和接续于该纵向肋部7b的下端而向后方延伸的横向肋部7c。在图示的例子中,该支撑肋部7a的横向肋部7c和所述卡合片5的固定端部5e到卡合部5a的部位5g之间的距离,与车载摄像装置2的后端部2d侧的上下尺寸实质上相等。当从支架3安装在前窗1上的状态向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x的朝向操作车载摄像装置2进行滑动移动以从后方嵌入到支架3中时,在嵌入结束位置(图7),在车载摄像装置2的位于后端部2d侧的左右的侧面形成的未图示的台阶部与所述纵向肋部7b相碰,并且所述横向肋部7c将车载摄像装置2的位于后端部2d侧的底部从下方支撑着。

即,在图示的例子中,车载摄像装置2从车辆的后侧xb通过所述滑动移动的操作而嵌入到由支架3的所述基础部4的下面4d、所述前侧支撑部6、左右的所述后侧支撑部7形成的嵌入空间8内。

所述卡合片5在操作车载摄像装置2进行所述滑动移动的过程中,使所述卡合部5a与车载摄像装置2的上面之中的位于入光部2a与后端部2d之间的部位2f相抵接。

卡合片5在基础部4的所述开放部4e与后端4b之间,呈长条板状,具有从基部5h向着后方实质上水平延伸的宽度宽的上下的板面,该基部5h从基础部4的下面4d向着下方突出,该基部5h构成为所述固定端部5e。在卡合片5与基础部4的下面4d之间形成有随着接近于卡合片5的自由端部5f而逐渐增大的间隙9(参照图6)。

卡合部5a在卡合片5的自由端部5f呈横跨卡合片5的左右方向而形成的肋状。

卡合部5a的隔着顶部5b的一侧为与所述车载摄像装置2卡合时与所述车载摄像装置2相接触的接触面5c,并且隔着所述顶部5b的另一侧为倾斜面5d。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卡合部5a的前侧形成实质上沿着铅垂方向的接触面5c,在卡合部5a的后侧形成所述倾斜面5d。通过所述倾斜面5d,卡合部5a成为在前后方向x上的尺寸随着朝向顶部5b而逐渐减小的形状。

在该实施方式中,卡合部5a在操作车载摄像装置2进行所述滑动移动的过程中,与车载摄像装置2的上面之中位于入光部2a与后端部2d之间的部位在所述倾斜面5d相抵接。当抵接发生时,通过所述倾斜面5d,卡合部5a向着上方顺利的弹性变形,允许车载摄像装置2的后端部2d侧向着所述后侧支撑部7的横向肋部7c与卡合部5a之间导入。当车载摄像装置2向着支架3的嵌入结束时,具体而言,当车载摄像装置2嵌入到车载摄像装置2的前端部2c与前侧支撑部6的基部6a相碰的位置时,由于卡合部5a的顶部5b位于车载摄像装置2的后端部2d侧的上面与后端部2d相接的角部2g的后方,因此卡合片5弹性恢复,使所述接触面5c与后端部2d相接触,卡合部5a卡挂于后端部2d。由此,车载摄像装置2稳定的保持在支架3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架3为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型品。由此,支架3被一体化,并且能够合理的赋予所述卡合片5所需的弹性变形特性。

另外,当然的情况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所有的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的说明

1a 位于车内侧的面

2 车载摄像装置

4 基础部

5 卡合片

5a 卡合部

5e 固定端部

5f 自由端部

x 车辆的前后方向

另外,2019年1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012894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在此引用,并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而采用。

相关技术
  • 车载摄像安装支架以及车载摄像装置
  • 车载摄像头的固定支架、车载摄像头装置及机动车辆
技术分类

06120113206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