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压紧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6:29


压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压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的工程技术应用中,出于结构或安装工艺的限制,一些部件的连接固定采用了拉带压紧的固定形式。虽然拉带的外形适应性较好,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长期使用后多数会出现延展松动,且有时会因为使用不当,拉带与被压紧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拉紧力,出现“死点”,造成了一端无法拉紧,导致拉带安装不到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紧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用于压紧待压物,压紧装置包括:托架,适于放置待压物;压紧件,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端,沿第二方向设有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托架连接,以将待压物限定于托架和压紧件之间,并使压紧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压紧待压物。

压紧件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端,并沿第二方向设有第二端,以通过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分别与托架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待压物在不同的两个方向上进行拉紧,能够产生较大的拉紧力,使压紧件能够提高抗疲劳强度,在使用压紧件与托架配合压紧待压物的过程中,由于压紧件是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产生对待压物的拉紧力,那么,压紧件与待压物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就会被分散,从而能够使压紧件较为容易地安装到位,以保证对待压物实施压紧。另外,压紧件在不同的两个方向上产生拉力和压紧力,在长期使用后也不容易出现延展松动现象,保证了压紧装置能够安装到位,尤其针对压紧力要求较大或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机械结构,适用性更强。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托架包括:承载部,沿第一方向设置,适于放置待压物;固定部,沿第二方向设置,适于固定托架;其中,固定部和承载部之间具有夹角,第一端与固定部连接,第二端与承载部连接,以将待压物限定于承载部、固定部和压紧件之间。

压紧装置在对待压物实施压之后,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将压紧装置进行固定,将托架设置成固定部和承载部两个部分,固定部用于固定托架,承载部用于放置待压物,使承载部和固定部还可以对待压物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力,能够更进一步增强压紧件对待压物的压紧作用。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托架还包括:第一弹性部,适于与待压物抵接;其中,两个第一弹性部分别设于固定部朝向待压物的一面和承载部朝向待压物的一面。

将至少两个第一弹性部分别设置在固定部和承载部上,第一弹性部由于其弹性功能,能够为待压物提供压紧空间,并能够保护待压物。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弹性部包括:底板,设于固定部或承载部上;弹性垫;其中,底板朝向待压物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凸起结,弹性垫朝向底板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或底板朝向待压物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弹性垫朝向底板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凸起结构;弹性垫与底板凹凸配合连接。

鉴于第一弹性部需要具有弹性功能,再考虑其经济适用性,第一弹性件具有与固定部和承载部不同的材质,为了便于安装,且保证第一弹性部不容易脱落,因此,可考虑将第一弹性部制作成两个部分,其中,底板不仅可以起到连接弹性垫的作用,且由于底板的硬度较弹性垫的硬度大,能够进一步保证待压物的压紧空间,弹性垫与底板之间通过凹部配合连接,只需要简单的扣合就可以实现连接,连接结构简单,能够防止安装过程中弹性垫的侧向滑动。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压紧件包括:板体,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于板体上;第一紧固件,设于第一端;第二紧固件,设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与固定部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承载部连接,以使板体压紧待压物。

鉴于第一弹性部由于其需要具有弹性功能,再考虑其经济适用性,第一弹性件具有与固定部和承载部不同的材质,为了便于安装,且保证第一弹性部不容易脱落,因此,可考虑将第一弹性部制作成两个部分,其中,底板可焊接于固定部的表面,不仅可以起到连接弹性垫的作用,且底板由于其硬度较弹性垫的硬度大,能够进一步保证待压物的压紧空间,弹性垫与底板之间通过凹部配合连接,只需要简单的扣合就可以实现连接,连接结构简单,能够防止安装过程中弹性垫的侧向滑动。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压紧件还包括:第二弹性部,设于板体朝向待压物的一面。

将至少两个第二弹性部分别设置在压紧件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能够进一步为待压物提供压紧空间,并能够保护待压物。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托架还包括:装配孔,设于固定部上;第一开口槽,设于承载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其中,第一紧固件的至少一部分贯穿装配孔,以与固定部连接,第二紧固件的至少一部分贯穿第一开口槽,以与承载部连接。

通过第一紧固件插入装配孔与固定部连接,由于第一开口槽具有缺口,在第一紧固件安装到位后,第二紧固件可从第一开口槽的缺口卡入第一开口槽内,以实现压紧件在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完成压紧件在托架上的安装。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托架还包括:安装块,具有第一贴合面,适于与承载部远离待压物的一面相互贴合,第一贴合面设有通孔,以穿设第一紧固件;限位槽,设于承载部远离待压物的一面,适于容置安装块。

将安装块设于限位槽内,能够限定安装块的位置,也就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压紧件的位置。安装块在第二方向加工有通孔,用于辅助驱动压紧件在第二方向的压紧,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过承载部和安装块,使安装块的第一贴合面与承载部互相贴合,能够保证压紧件的连接牢固。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托架还包括:筋板,两个筋板相互间隔设于托架远离待压物的一面,并从固定部延伸至承载部;其中,两个筋板在承载部限定出限位槽。

筋板可用于加强结构,并在承载部的下方形成限位槽,便于安装块的装配,且能够起到对承载部的支撑作用。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托架还包括:限位板,设于两个筋板之间,并与两个筋板共同限定出限位槽,限位板远离承载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槽;第一连接件;其中,安装块具有第二贴合面,第二贴合面适于与限位板贴合,第二贴合面设有安装孔,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贯穿第二开口槽和安装孔,以连接限位板和安装块。

限位板位于两个筋板之间,使限位板和两个筋板共同限定出限位槽,省去了另外设置限位槽的工序,简化了工序,且限位板可以限定安装块在第一方向的位置。安装块在第一方向加工有安装孔,第一连接件通过限位板,并配合贯穿通孔的第二紧固件辅助驱动压紧件的双向压紧,可解决因反作用力造成的压紧件翘头的问题,能够有效地限定压紧件的位置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托架还包括:侧板,两个侧板沿第三方向相互间隔设于固定部朝向待压物的一面;连接板,与侧板连接,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第二连接件;其中,固定部上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孔,用于贯穿第二连接件,以使固定部固定位置。

侧板沿第三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更有利于在固定部与连接板上布设多个连接孔,可方便压紧装置与外部机械部件的装配连接。进一步地,通过侧板可适当调整压紧装置与外部机械部件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紧装置的托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第二方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紧装置的压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紧装置的安装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紧装置的第一弹性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压紧装置,100:托架,102:侧板,104:连接板,106:第一连接件,110:承载部,120:固定部,130:第一弹性部,132:底板,134:弹性垫,136:凸起结构,138:凹陷结构,140:装配孔,150:第一开口槽,160:安装块,162:第一贴合面,164:通孔,166:第二贴合面,168:安装孔,170:限位槽,180:筋板,190:限位板,192:第二开口槽,200:压紧件,210:第一端,220:第二端,230:第一紧固件,240:第二紧固件,250:板体,260:第二弹性部,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a:夹角;A:第二方向放大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10,用于压紧待压物,压紧装置10包括:托架100和压紧件200,其中,托架100适于放置待压物;压紧件200沿第一方向X设有第一端210,压紧件200沿第二方向Y设有第二端220;第一端210和第二端220分别与托架100连接,以将待压物限定于托架100和压紧件200之间,并使压紧件200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压紧待压物。

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分别为在一个立体空间内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可以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与水平方向互相垂直的竖直方向。当然,在一个立体空间内可以有多个方向,例如:还可以有第三方向Z,第三方向Z可以为与第一方向X互相垂直的另外一个水平方向。

压紧件200沿第一方向X设有第一端210,并沿第二方向Y设有第二端220,以通过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分别与托架100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待压物在不同的两个方向上进行拉紧,并同时在能够在两个方向对待压物产生压紧力,不仅能够产生较大的拉紧力,也能够产生较大的压紧力。在两个方向上产生拉紧力,能够提高压紧件200的抗疲劳强度,在使用压紧件200压紧待压物的过程中,由于压紧件200是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产生对待压物的拉紧力,尤其当这两个方向是互相垂直的方向,那么,压紧件200与待压物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就会被分散,从而能够使压紧件200能够较为容易地安装到位,以保证对待压物实施压紧。另外,压紧件200在不同的两个方向上产生拉力和压紧力,而在长期使用后也不容易出现延展松动现象,保证了压紧装置能够安装到位,尤其针对压紧力要求较大或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机械结构,适用性更强。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1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托架100包括:承载部110和固定部120,其中,承载部110沿第一方向X设置,适于放置待压物;固定部120沿第二方向Y设置,适于固定托架100;固定部120和承载部110之间具有夹角a,第一端210与固定部120连接,第二端220与承载部110连接,以将待压物限定于承载部110、固定部120和压紧件200之间。

压紧装置10在对待压物实施压之后,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将压紧装置10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将托架100设置成固定部120和承载部110两个部分,固定部120用于固定托架100,承载部110用于放置待压物,其中,固定部120和承载部110可制成L形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承载部110容易实现对多种结构形式的待压物进行压紧。固定部120和承载部110之间的夹角a可以为90度,以设置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使承载部110和固定部120还可以对待压物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力,能够更进一步增强压紧件200对待压物的压紧作用。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1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托架100还包括:第一弹性部130,第一弹性部130适于与待压物抵接;其中,两个第一弹性部130分别设于固定部120朝向待压物的一面和承载部110朝向待压物的一面。

将至少两个第一弹性部130分别设置在固定部120和承载部110上,第一弹性部130由于其弹性功能,能够为待压物分别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提供压紧空间,并能够保护待压物。

实施例4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1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第一弹性部130包括:底板132和弹性垫134,底板132设于固定部120或承载部110上;其中,底板132朝向待压物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凸起结构136,弹性垫134朝向底板132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138;或底板132朝向待压物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138,弹性垫134朝向底板132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凸起结构136;弹性垫134与底板132凹凸配合连接。

鉴于第一弹性部130需要具有弹性功能,再考虑其经济适用性,第一弹性部130具有与固定部120和承载部110不同的材质,为了便于安装,且保证第一弹性部130不容易脱落,因此,可考虑将第一弹性部130制作成两个部分,其中,底板132可焊接于固定部120的表面,不仅可以起到连接弹性垫134的作用,且底板132的材质为钢板,由于其硬度较弹性垫134的硬度大,能够进一步保证待压物的压紧空间,弹性垫134与底板132之间通过凹部配合连接,只需要简单的扣合就可以实现连接,连接结构简单,能够防止安装过程中弹性垫134的侧向滑动。

本实施例中,弹性垫134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橡胶垫既经济又方便制作。弹性垫134与底板132之间的凹凸配合可以采用如图2和图6所示的,在底板132上设置两个凹陷结构138,这是因为底板132是固定的,而在弹性垫134上设置两个凸起结构136,这样更容易实现弹性垫134与底板132之间的凹凸配合连接。

实施例5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1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压紧件200包括:板体250、第一紧固件230和第二紧固件240,第一端210和第二端220分别设于板体250上;第一紧固件230设于第一端210;第二紧固件240设于第二端220;其中,第一端210通过第一紧固件230与固定部120连接,第二端220通过第二紧固件240与承载部110连接,以使板体250压紧待压物。

本实施例中,将压紧件200制成主体结构为板状的结构,例如,可以由一定厚度的板材折弯而成型L形,不仅与L形的托架100相互匹配,且压紧件200除了能够在两个方向上具有拉紧力,还具有在两个方向上对待压物的压紧力,使待压物具有四个面的压紧,也就是具有四个贴合压紧面,能够实现四个面的封闭空间,能够进一步保证压紧装置100对待压物的压紧作用。而在压紧件200的两个方向上分别通过第一紧固件230和第二紧固件240对应与固定部120和承载部110连接,能够保证板体250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在安装或使用时,使板体250的结构不发生改变。第一紧固件230和第二紧固件240均可以是螺柱,并分别焊接于第一端210和第二端220。根据被压紧物的外形尺寸与所需压紧力,选定板体250的材料、厚度与螺柱的螺纹规格,以保证压紧件200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在安装或使用时,使压紧件200的结构不发生改变。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1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压紧件200还包括:第二弹性部260,第二弹性部260设于板体250朝向待压物的一面。

第二弹性部260也可以由橡胶制作而成,鉴于板体250的板状结构形式,第二弹性部260可制作成带有凹槽的板状结构,以与板体250卡接,L形的板体250上可以至少设置两个第二弹性部260。当然,第二弹性部260也可以制作成第一弹性部130的结构形式。第二弹性部260的作用与第一弹性部130的作用相同,可以进一步为待压物提供压紧空间,并能够保护待压物。

实施例7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1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托架100还包括:装配孔140和第一开口槽150,装配孔140设于固定部120上;第一开口槽150设于承载部110远离固定部120的一端;其中,第一紧固件230的至少一部分贯穿装配孔140,以与固定部120连接,第二紧固件240的至少一部分贯穿第一开口槽150,以与承载部110连接。

第一紧固件230和第二紧固件240均可以为螺柱,通过第一紧固件230插入装配孔140与固定部120连接,装配孔140可以为圆孔。由于第一开口槽150具有缺口,在第一紧固件230安装到位后,第二紧固件240可从第一开口槽150的缺口卡入第一开口槽150内,以实现压紧件200在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完成压紧件200在托架100上的安装。其中,第一紧固件230和第二紧固件240为螺柱时,均可通过至少一个螺母实现锁紧,在互相垂直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分别通过螺柱、螺母的拧紧以施加对应方向的压紧力。

实施例8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1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托架100还包括:安装块160和限位槽170,安装块160具有第一贴合面162,适于与承载部110远离待压物的一面相互贴合,第一贴合面162设有通孔164,以贯穿第二紧固件240;限位槽170设于承载部110远离待压物的一面,适于容置安装块160。

将安装块160设于限位槽170内,能够限定安装块160的位置,也就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压紧件200的位置。安装块160在第二方向Y加工有通孔164,用于贯穿第二紧固件240,以辅助驱动压紧件200在第二方向Y的压紧,第二紧固件240为螺柱时,依次穿过承载部110和安装块160,拧紧螺母,使安装块160的第一贴合面162与承载部110互相贴合,能够保证压紧件200的连接牢固,使压紧件200在第二方向Y上限定位置。

实施例9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1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托架100还包括:筋板180,两个筋板180相互间隔设于托架100远离待压物的一面,并从固定部120延伸至承载部110;其中,两个筋板180在承载部110限定出限位槽170。

筋板180可一体制成,焊接于固定部120和承载部110的下方,用于加强结构,并在承载部110的下方形成限位槽170,便于安装块160的装配,两个筋板180能够起到对承载部110的支撑作用。

实施例10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1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托架100还包括:限位板190和第一连接件106,限位板190设于两个筋板180之间,并与两个筋板180共同限定出限位槽170,限位板190远离承载部110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槽192;其中,安装块160具有第二贴合面166,第二贴合面166适于与限位板190贴合,第二贴合面166设有安装孔168,第一连接件106的至少一部分贯穿第二开口槽192和安装孔168,以连接限位板190和安装块160。

限位板190焊接到承载部110的下方,并位于两个筋板180之间,使限位板190和两个筋板180共同限定出限位槽170,省去了另外设置限位槽170的工序,简化了工序。另外,限位板190可以限定安装块160在第一方向X的位置,从而可以限定压紧件200在第一方向X的位置。安装块160在第一方向X加工有安装孔168,安装孔168可以为螺纹孔,第一连接件106可以为螺栓,以配合贯穿通孔164的第二紧固件240辅助驱动压紧件200的双向压紧,第一连接件106穿过第二开口槽192,拧入安装孔168,再根据装配工艺拧紧第一连接件106和螺母,使安装块160的第二贴合面166与限位板190相互贴合。限位板190通过作为第一连接件106的螺栓、垫圈、螺母与安装块160配合使用,可解决因反作用力造成的压紧件200翘头的问题,能够有效地限定压紧件200的位置。

实施例1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1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托架100还包括:侧板102、连接板104和第二连接件(图中未示出),两个侧板102沿第三方向Z相互间隔设于固定部120朝向待压物的一面;连接板104与侧板102连接,连接板104上设有连接孔;其中,固定部120上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孔,用于贯穿第二连接件,以使固定部120固定位置。

在固定部120与连接板104之间焊接侧板102,侧板102沿第三方向Z相互间隔设置,更有利于在固定部120与连接板104上均加工布设多个连接孔,可方便压紧装置10与外部机械部件的装配连接。进一步地,通过侧板102可适当调整压紧装置10与外部机械部件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结合前面的实施例,压紧装置10的装配可步骤大致如下:

1.将托架100通过连接板104与外部机械部件连接牢固。

2.将弹性垫134安装到托架100的底板132上。

3.将待压物放置到弹性垫134的外表面上。

4.将压紧件200的第一紧固件230插入固定部120的装配孔140内,第二紧固件240卡入第一开口槽150内,并如图1所示,在待压物与压紧件200之间放置第二弹性部260。

5.将安装块160的通孔164套装在第二紧固件240上,第一连接件106穿过第二开口槽192,旋入安装孔168内。

6.依次对第一连接件106、第二紧固件240处的螺母实施预紧,以分别使安装块160的第二贴合面166与限位板190相互贴合,使安装块160的第一贴合面162与承载部110相互贴合。

7.依次固定好第一紧固件230和第二紧固件240,例如:拧紧套装在第一紧固件230和第二紧固件240上的螺母,然后再分别在第一紧固件230和第二紧固件240上安装另外一个螺母,以进行防松处理。

8.根据待压物的尺寸,可重复、间隔安装若干压紧装置10。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1.压紧件200与托架100之间通过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对待压物实施压紧,能够保证压紧力,且适用性强。

2.压紧件200与托架100形成四个面的贴合压紧,进一步保证了压紧件200对待压物的压紧。

3.通过安装块160能够驱动压紧件200在两个方向上对待压物实施压紧,使压紧件200的安装更方便。

4.筋板180不仅可以起到支撑加强结构的作用,还能够辅助限定出限位槽170,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5.第一弹性部130和第二弹性部260配合使用,能够为待压物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快速压紧装置及采用该压紧装置的自动压紧工装
  • 一种压紧装置及带有压紧装置的瓷砖自动美缝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23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