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中药膏方制备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6:35


一种中药膏方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膏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药膏方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在服用前需要将其用水进行煎煮成液体,有些厂家将中药通过煎煮装置煎煮成膏方进行销售,十分方便。

现有专利公开号CN113018193A公开了一种中药膏方制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通过搅拌驱动机构能够实现搅拌结构的转动搅拌功能,从而能够对膏方浓缩桶内的膏方材料进行搅拌,辅助浓缩制备,通过支撑座、升降柱、升降驱动机构、通过伸缩架的共同配合,能够实现搅拌结构的升降和水平伸缩功能,从而在搅拌操作前后搅拌结构能够实现自动转移,无需人工手动拿取,操作方便、省力,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且残留接收结构能够对搅拌结构上的残留膏方进行收集,有效避免了残留膏方滴落到其他地方,减少了污染,降低了后期清洁难度。

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缺陷,即中药膏方制备装置在搅拌过程中,难以使中药材中的药性得到充分利用,中药材残渣中还有大量的药性没有得到利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膏方制备装置,现有的中药膏方制备装置在搅拌过程中,难以使中药材中的药性得到充分利用,中药材残渣中还有大量的药性没有得到利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膏方制备装置,包括蒸煮锅,所述蒸煮锅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胆,所述蒸煮锅与内胆之间存有间隙,所述蒸煮锅的上端开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设置有盖板,所述蒸煮锅侧壁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铺满蒸煮锅与内胆之间的间隙,所述蒸煮锅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蒸煮锅,且转轴与蒸煮锅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通过螺杆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螺杆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移动盘,所述移动盘的底部通过第三衔接板连接有挤压板,所述过滤板与挤压板的表面均开有滤孔,将中药材放置于过滤板内腔,启动电机驱动螺杆进行旋转,使移动盘进行转动的同时进行移动,从而使移动盘的移动带动挤压板往过滤板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将过滤板内腔的中药进行挤压,方便中药材的药性充分融合在水中,使中药材中的药性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中药膏方的制备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挤压板与过滤板均呈半球形,所述过滤板的表面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挤压板相互匹配,所述挤压板的上表面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与滤孔相互贯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与螺杆之间设置有搅拌框,所述搅拌框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刀片,所述过滤板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框的一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所述搅拌框的另一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贯穿第一支板,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衔接板,所述第一转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衔接板,所述第一衔接板与第二衔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贯穿第二支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轴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框,所述第一支撑框呈十字形,所述第一支撑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环,所述第一齿环的内壁上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杆贯穿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二转杆同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二支撑框呈十字形,所述第二支撑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环,所述第二齿环内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杆贯穿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转杆同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转杆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均位于第一齿环、第二齿环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蒸煮锅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蒸煮锅的一侧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所述蒸煮锅的另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蒸煮锅的上端设置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阀。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将中药材放置于过滤板内腔,启动电机驱动转轴进行旋转,转轴的转动带动搅拌框进行旋转,方便在搅拌的过程中将中药材铰碎,转轴的转动带动螺杆进行旋转,螺杆的转动带动移动盘进行转动的同时进行移动,在第三衔接板的作用下,移动盘的移动带动挤压板往过滤板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将过滤板内腔的中药进行挤压,方便中药材的药性充分融合在水中,使中药材中的药性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中药膏方的制备效率;

(2)在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的作用下,搅拌框的转动带动第一衔接板、第二衔接板进行旋转,同时,转轴的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框进行旋转,第一支撑框的转动带动第一齿环进行旋转,第一齿环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转杆进行旋转,第二转杆的转动带动第四齿轮进行旋转,第四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进行旋转,第三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转杆进行旋转,第一转杆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进行旋转,第二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齿环进行旋转,第二齿环的转动带动第二支撑框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一支撑框、第二支撑框与搅拌框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加速搅拌,提高制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蒸煮锅内部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蒸煮锅内部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蒸煮锅;2、盖板;3、进料口;4、加热器;5、出料管;6、温度检测器;7、泄压管;8、压力传感器;9、电机;10、减速器;11、转轴;12、搅拌框;13、内胆;14、加热管;15、螺杆;16、移动盘;17、第三衔接板;18、挤压板;19、过滤板;20、滤孔;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3、刀片;24、第一支撑框;25、第一支板;26、第一转杆;27、第二支板;28、第二转杆;29、第一衔接板;30、第二衔接板;31、第一齿环;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第二齿环;35、第三齿轮;36、第四齿轮;37、第二支撑框;38、控制阀;39、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2,一种中药膏方制备装置,包括蒸煮锅1,蒸煮锅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管5,蒸煮锅1的另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8,通过对压力传感器8的设计,方便实时监测蒸煮锅1的压力,蒸煮锅1的上端设置有泄压管7,泄压管7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阀38,方便根据蒸煮锅1的压力通过控制阀38控制泄压管7的打开与关闭,蒸煮锅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胆13,蒸煮锅1与内胆13之间存有间隙,蒸煮锅1的上端开有进料口3,进料口3内设置有盖板2,蒸煮锅1的一侧安装有温度检测器6,蒸煮锅1侧壁安装有加热器4,加热器4的输出端设置有加热管14,为了使内胆13各处的温度稳定,加热管14铺满蒸煮锅1与内胆13之间的间隙,通过对温度检测器6的设计,方便实时监测蒸煮锅1内的温度,根据需要调节加热器4的加热温度,蒸煮锅1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9,电机9为正反转电机,电机9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10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贯穿蒸煮锅1,且转轴11与蒸煮锅1转动连接,现有的中药膏方制备装置在搅拌过程中,难以使中药材中的药性得到充分利用,中药材残渣中还有大量的药性没有得到利用,因此,转轴11的下端通过螺杆15连接有过滤板19,螺杆15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移动盘16,移动盘16的底部通过第三衔接板17连接有挤压板18,过滤板19与挤压板18的表面均开有滤孔20,通过过滤板19与挤压板18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挤压过滤板19内腔的药渣。

请参阅图1-2,挤压板18与过滤板19均呈半球形,过滤板19的表面开有第二凹槽22,第二凹槽22与挤压板18相互匹配,通过第二凹槽22与挤压板18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挤压过滤板19表面的药材,使药渣内保留的部分药性得到充分利用,挤压板18的上表面开有第一凹槽21,通过对第一凹槽21的设计,方便药液的流通,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均与滤孔20相互贯通,通过对滤孔20的设计,方便药液的流通。

请参阅图1-2,转轴11与螺杆15之间设置有搅拌框12,通过对搅拌框12的设计,加速中药材与水的充分接触,搅拌框1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刀片23,通过对刀片23的设计,方便搅拌框12在搅拌的过程中能够将中药材铰碎,过滤板19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39,通过对搅拌杆39的设计,方便将过滤板19的底部的液体进行搅拌,减少出现糊锅现象。

请参阅图3-5,搅拌框12的一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25,搅拌框12的另一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27,第一支板25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26,第一转杆26贯穿第一支板25,第一转杆2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衔接板29,第一转杆2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衔接板30,第一衔接板29与第二衔接板30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杆28,第二转杆28贯穿第二支板27,第二转杆28与第二支板27转动连接,搅拌框12的转动带动第一支板25、第二支板27进行旋转,在第一转杆26、第二转杆28的作用下,第一支板25、第二支板27的转动带动第一衔接板29、第二衔接板30进行旋转。

请参阅图3-5,转轴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框24,第一支撑框24呈十字形,第一支撑框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环31,第一齿环31的内壁上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32,第二转杆28贯穿第一齿轮32,且第一齿轮32与第二转杆28同轴固定连接,方便转轴11的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框24进行旋转,第一支撑框24的转动带动第一齿环31进行旋转,第一齿环31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2进行旋转,从而增加了搅拌框12与药液的接触面积,提高搅拌效率。

请参阅图3-5,螺杆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框37,第二支撑框37呈十字形,第二支撑框3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环34,第二齿环34内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33,第一转杆26贯穿第二齿轮33,且第二齿轮33与第一转杆26同轴固定连接,方便第一转杆26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3进行旋转,第二齿轮33的转动带动第二齿环34进行旋转,第二齿环34的转动带动第二支撑框37进行旋转,第二支撑框37的转动带动螺杆15进行旋转,通过第一支撑框24与第二支撑框37相对设置在搅拌框12内腔,能够保证搅拌框12的平衡,同时,有利于搅拌框12的搅拌工作。

请参阅图3-5,第一转杆26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35,第二转杆28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36,第四齿轮36与第三齿轮35啮合,第三齿轮35、第四齿轮36均位于第一齿环31、第二齿环34之间,当第三齿轮35、第四齿轮36的齿数一致时,通过对第三齿轮35、第四齿轮36的设计,方便保证搅拌框12的平衡性,当第三齿轮35、第四齿轮36的齿数不一致时,能够使第一支撑框24与第二支撑框37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运动,进一步提高搅拌效率,方便第二转杆28的转动带动第四齿轮36进行旋转,第四齿轮36的转动带动第三齿轮35进行旋转,第三齿轮35的转动带动第一转杆26进行旋转。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将中药材放置于过滤板19内腔,启动电机9驱动转轴11进行旋转,转轴11的转动带动搅拌框12进行旋转,方便在搅拌的过程中将中药材铰碎,在第一支板25、第二支板27的作用下,搅拌框12的转动带动第一衔接板29、第二衔接板30进行旋转,同时,转轴11的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框24进行旋转,第一支撑框24的转动带动第一齿环31进行旋转,第一齿环31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2进行旋转,第一齿轮32的转动带动第二转杆28进行旋转,第二转杆28的转动带动第四齿轮36进行旋转,第四齿轮36的转动带动第三齿轮35进行旋转,第三齿轮35的转动带动第一转杆26进行旋转,第一转杆26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3进行旋转,第二齿轮33的转动带动第二齿环34进行旋转,第二齿环34的转动带动第二支撑框37进行旋转,第二支撑框37的转动带动螺杆15进行旋转,螺杆15的转动带动移动盘16进行转动的同时进行移动,在第三衔接板17的作用下,移动盘16的移动带动挤压板18往过滤板19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将过滤板19内腔的中药进行挤压,方便中药材的药性充分融合在水中,使中药材中的药性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中药膏方的制备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中药膏方制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一种浓缩速度快的中药膏方制备用浓缩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8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