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眼科用人工晶体植入辅助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5:49:2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科用人工晶体植入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晶体植入手术是先在角膜边缘做一个微创切口,然后向眼内注入一种凝胶保护眼内组织,再将可折叠、可缩小的极为柔软的ICL(可植入式隐形眼镜)人工晶体推注到眼内,并被轻柔放置到虹膜后面,其中人工晶体后表面和晶状体前表面之间的距离称为拱高,而拱高参数的精准程度与术后恢复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相关,现有技术通过术前预测来避免,根据测得具体参数选择适配型号的人工晶体完成植入。

但是现有技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一、通过检测待矫正眼球的水平沟到沟和垂直沟到沟静态数值,虽然能够精确的测得植入前形变眼球的形状参数,但植入过程较依靠操作者的经验,而无法动态监测于虹膜之后晶状体之前的人工晶体实时状态,导致出现拱高的精准性较差的情况;二、传统手术过程为了保持角膜透明,使用的药剂常采用不定时滴液的方式滴加,但植入的人工晶体在眼部未缝合前还处于失稳状态,滴液落入后使得植入的人工晶体易动不稳定,影响手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用人工晶体植入辅助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眼科用人工晶体植入辅助设备,包括手术台、滑移板、升降机构以及动态监测机构,所述滑移板滑动设置于手术台上,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支撑架安装于手术台上,并用于对不同患者的体位状态进行监测高度调节,所述动态监测机构安装于升降机构上,并用于实时监测人工晶体植入过程角膜前凸部分、眼球前房以及眼球内部的拱高变化。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升降座以及导向柱,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电动伸缩杆安装于加强板上,所述升降座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上,所述导向柱固定设置于手术台上,升降座滑动设置于导向柱上。

优选的,所述动态监测机构包括开口式锥筒、驱动电机、前眼部监测探头以及药剂雾化器,所述开口式锥筒的开口朝下且呈竖直状态安装于升降座上,开口式锥筒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均布的轨道槽,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开口式锥筒的上端,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摇杆,所述摇杆的下端滑动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的中部下端铰接有摆动部,所述摆动部的侧端限位滑动设置有滑球,所述滑球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有磁性抵接件,滑杆上于滑杆的端部与磁性抵接件的内部套设有弹簧,磁性抵接件的另一端安装有滚轮,磁性抵接件上于滚轮的上方设置有插接槽,所述前眼部监测探头安装于摆动部内,摆动部的下端口设置有防雾透光块,开口式锥筒的侧端安装有永磁板,所述永磁板上滑动设置有插接推头,所述药剂雾化器安装于升降座上并连通于开口式锥筒内。

优选的,所述滑移板在手术台的上表面为可调节设置。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轨道槽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置于摆动部上,所述滚轮与轨道槽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开口式锥筒的下端口直径大于摆动部的下端口,且摆动部的下端口置于开口式锥筒的下端口以下。

优选的,所述磁性抵接件的端部与开口式锥筒的内壁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插接推头与插接槽相配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升降机构上设置动态监测机构,由手动推动插接推头,使得磁性抵接件分别贴合于开口式锥筒内不同高度的轨道槽内,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摇杆在滑移槽内往复滑动,并带动滑移槽转动,铰接于滑移槽中部下端的摆动部同步转动,使得摆动部的下端口分别进行小、中及大摆角的圆周摆动,实现动态监测角膜前凸部分、角膜与虹膜之间的前房以及植入后的人工晶体与晶状体前表面之间的拱高的实时参数,操作者根据实时反馈为依据进行人工晶体植入前的晶状体层剥取,以及植入过程中的精准修正,保证了拱高的精准性;

通过在升降座上设置连通于开口式锥筒内的药剂雾化器,采用持续雾化的药剂供应方式,避免了传统的药剂滴液方式对人工晶体的植入稳定性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动态监测机构内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动态监测机构小摆角状态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动态监测机构中摆角状态的内部示意图。

其中,1-手术台,2-滑移板,3-升降机构,4-动态监测机构,5-支撑架,31-电动伸缩杆,32-升降座,33-导向柱,34-加强板,401-开口式锥筒,402-驱动电机,403-前眼部监测探头,404-药剂雾化器,405-轨道槽,406-摇杆,407-滑移槽,408-摆动部,409-滑球,410-滑杆,411-磁性抵接件,412-弹簧,413-滚轮,414-插接槽,415-防雾透光块,416-永磁板,417-插接推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眼科用人工晶体植入辅助设备,包括手术台1、滑移板2、升降机构3以及动态监测机构4,所述滑移板2滑动设置于手术台1上,所述升降机构3通过支撑架5安装于手术台1上,并用于对不同患者的体位状态进行监测高度调节,所述动态监测机构4安装于升降机构3上,并用于实时监测人工晶体植入过程角膜前凸部分、眼球前房以及眼球内部的拱高变化,滑移板2在手术台1的上表面为可调节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电动伸缩杆31、升降座32以及导向柱33,所述支撑架5上固定设置有加强板34,所述电动伸缩杆31安装于加强板34上,所述升降座32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31的输出端上,所述导向柱33固定设置于手术台1上,升降座32滑动设置于导向柱33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态监测机构4包括开口式锥筒401、驱动电机402、前眼部监测探头403以及药剂雾化器404,所述开口式锥筒401的开口朝下且呈竖直状态安装于升降座32上,开口式锥筒40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均布的轨道槽405,所述驱动电机402安装于开口式锥筒401的上端,驱动电机402的输出端安装有摇杆406,所述摇杆406的下端滑动设置有滑移槽407,所述滑移槽407的中部下端铰接有摆动部408,所述摆动部408的侧端限位滑动设置有滑球409,所述滑球409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滑杆410,所述滑杆410的另一端滑动设置有磁性抵接件411,滑杆410上于滑杆410的端部与磁性抵接件411的内部套设有弹簧412,磁性抵接件411的另一端安装有滚轮413,磁性抵接件411上于滚轮413的上方设置有插接槽414,所述前眼部监测探头403安装于摆动部408内,摆动部408的下端口设置有防雾透光块415,开口式锥筒401的侧端安装有永磁板416,所述永磁板416上滑动设置有插接推头417,所述药剂雾化器404安装于升降座32上并连通于开口式锥筒401内。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开口式锥筒401的下端口处可调节设置口鼻防护罩,使得雾状药剂不会过多进入到患者的口鼻内,防雾透光块415为防雾玻璃材质,避免雾状药剂过量附着的同时,不影响前眼部监测探头403的实时监测效果。

同时,所述磁性抵接件411与永磁板416二者的磁性相吸,使得磁性抵接件411在驱动电机402停止驱动后,在惯性作用配合与永磁板416的吸合力,能够处于与永磁板416的吸合定位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轨道槽405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置于摆动部408上,所述滚轮413与轨道槽405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式锥筒401的下端口直径大于摆动部408的下端口,且摆动部408的下端口置于开口式锥筒401的下端口以下。

此外,所述磁性抵接件411的端部与开口式锥筒401的内壁相配合,插接推头417与插接槽414相配合。

工作过程及原理: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启动电动伸缩杆31使其输出端伸出,带动升降座32沿着导向柱33上升,进而带动动态监测机构4同步上移,然后患者仰卧于滑移板2上,通过推动滑移板2滑动到终点位置,根据患者体型及患病眼位调整滑移板2后电动伸缩杆31的输出端复位,在手术台1上完成患者的定位,然后开启药剂雾化器404,使其内部的药剂喷入开口式锥筒401内,再由下端口排出,持续雾化供给,相较于传统由操作人员不定时的手动滴入更能保证晶体在眼内的稳定性;

随之,操作人员手动推动插接推头417寻找此刻磁性抵接件411的高度位置,向内推入后完成插接推头417与插接槽414的插接,使得弹簧412处于压缩状态,带动磁性抵接件411与开口式锥筒401的内壁处于分离状态,并拉动插接推头417至开口式锥筒401内最下方的轨道槽405位置,抽出插接推头417后在弹簧412的弹力作用下,磁性抵接件411再次与开口式锥筒401的内壁处于压紧贴合状态,此时滚轮413贴合于轨道槽405内;

然后启动驱动电机402使其输出端带动摇杆406在滑移槽407内往复滑动,并带动滑移槽407转动,铰接于滑移槽407中部下端的摆动部408同步转动,而此时相接表面为球形的滑球409处于摆动部408侧端,而滑杆410在弹簧412的弹性顶推力作用下,在同一水平高度下滑球409与开口式锥筒401的距离不变,滚轮413能够在轨道槽405内滚动,使得摆动部408的下端口进行小摆角的圆周摆动,此时摆动部408内前眼部监测探头403的下端监测端口与开口式锥筒401的下端口间距为h1,用于动态监测角膜前凸部分的实时参数;

关闭驱动电机402后磁性抵接件411由自身惯性在轨道槽405上滑动至永磁板416位置并吸合,再由插接推头417依次推动至中部及上方的轨道槽405内,同理完成上述操作后,实现依次完成角膜与虹膜之间的前房,以及植入后的人工晶体与晶状体前表面之间的拱高监测,此过程摆动部408的下端口进行中摆角及大摆角的圆周摆动,摆动部408内前眼部监测探头403的下端监测端口与开口式锥筒401的下端口间距则分别为h2及其它。

基于上述,本发明通过在升降机构3上设置动态监测机构4,由手动推动插接推头417,使得磁性抵接件411分别贴合于开口式锥筒401内不同高度的轨道槽405内,驱动电机402的输出端带动摇杆406在滑移槽407内往复滑动,并带动滑移槽407转动,铰接于滑移槽407中部下端的摆动部408同步转动,使得摆动部408的下端口分别进行小、中及大摆角的圆周摆动,实现动态监测角膜前凸部分、角膜与虹膜之间的前房以及植入后的人工晶体与晶状体前表面之间的拱高的实时参数,操作者根据实时反馈为依据进行人工晶体植入前的晶状体层剥取,以及植入过程中的精准修正,保证了拱高的精准性;

通过在升降座32上设置连通于开口式锥筒401内的药剂雾化器404,采用持续雾化的药剂供应方式,避免了传统的药剂滴液方式对人工晶体的植入稳定性造成影响。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相关技术
  • 一种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辅助固定装置
  • 一种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用推注装置辅助架
技术分类

0612011459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