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消毒液发生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毒液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卫生越来越重视。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来制作消毒液的消毒液发生装置能够仅借助水来产生消毒液,且产生的消毒液中包含大量的H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消毒液发生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雾化组件、气液混合组件、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和释放装置。雾化组件用于将水雾化,气液混合组件用于将水雾与空气混合。等离子体发生组件适于对空气进行放电,并产生H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体发生组件产生的活性粒子难以与水充分混合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制备浓度均匀的消毒液的消毒液发生装置,能够提升消毒液的消毒杀菌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毒液发生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其适于将水雾化;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具有发生腔,发生腔的进口与雾化组件的出雾口连通;气液均布机构,其与发生腔的出口相连通;释放结构,其与气液均布机构相连通,适于释放气液均布机构中的消毒液。

进一步地,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包括:

壳体,壳体内构成发生腔,壳体的第一端与雾化组件密封连接,第二端与气液均布机构密封连接;

放电电极,其设置在壳体内并适于与供电装置相连;

地电极,其设置在壳体内并环绕放电电极。

进一步地,壳体为绝缘结构且其内形成有环形槽,环形槽具有靠近放电电极的第一环形侧壁以及远离放电电极的第二环形侧壁,地电极位于环形槽中。

进一步地,消毒液发生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的第二端上的电极固定架,放电电极固定设置在电极固定架上,电极固定架上形成有连通孔,连通孔将等离子体发生组件与气液均布机构连通;和/或,

雾化组件与壳体连接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电极支撑架,放电电极固定设置在电极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电极固定架上设有适于固定放电电极的固定孔和与固定孔连接的放电电极接线槽;和/或,

消毒液发生装置还包括形成在壳体上并穿过电极固定架的地电极接线孔。

进一步地,地电极接线孔为沉头孔。

进一步地,消毒液发生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并适于向发生腔内注入空气的单向进气结构。

进一步地,单向进气结构为压力阀。

进一步地,气液均布机构为离心电机,离心电机的进口与等离子发生装置的出口相连,离心电机的出口与释放结构相连。

进一步地,释放结构为喷头,喷头的出口处为尖嘴状。

进一步地,雾化组件包括:

储水箱,其开口侧与等离子体发生组件相连接;

超声波雾化片,其设置在储水箱中。

进一步地,储水箱的侧壁上形成有注水结构。

进一步地,消毒液发生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内设有计时器,计时器适于检测释放结构的出水时间,控制模块与供电装置和雾化组件通信连接,能够在释放结构的出水时间超过预设值时,控制供电装置的供电电压增大,雾化组件的出雾量增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消毒液发生装置中的雾化组件能够将水雾化,等离子体发生组件能够放电并生成活性粒子。气液均布机构与发生腔的出口相连,能够将来自于发生腔内的水气混合物混合均匀,并使放电产生的活性粒子与水充分混合,并生成浓度均一的消毒液。因此,本发明的消毒液发生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体发生组件产生的活性粒子难以与水充分混合的缺陷,提升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另外,本发明的消毒液发生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的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和电极固定架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的壳体和电极固定架;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的雾化组件和电极支撑架。

附图标记说明:

1、雾化组件;11、储水箱;111、注水结构;2、等离子体发生组件;21、壳体;211、第一环形侧壁;212、第二环形侧壁;213、地电极接线孔;22、放电电极;23、地电极;3、气液均布机构;4、释放结构;5、电极固定架;51、固定孔;52、放电电极接线槽;53、连通孔;6、电极支撑架;7、单向进气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包括雾化组件1、等离子体发生组件2、气液均布机构3和释放结构4。其中,雾化组件1适于将水雾化。等离子体发生组件2具有发生腔。发生腔的进口与雾化组件1的出雾口连通。气液均布机构3与发生腔的出口相连通。释放结构4与气液均布机构3相连通。适于释放气液均布机构3中的消毒液。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中的雾化组件1能够将水雾化,等离子体发生组件2能够放电并生成活性粒子。气液均布机构3与发生腔的出口相连,能够将来自于发生腔内的水气混合物混合均匀,并使放电产生的活性粒子与水充分混合,并生成浓度均一的消毒液。因此,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体发生组件产生的活性粒子难以与水充分混合的缺陷,提升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另外,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等离子体发生组件2包括壳体21、放电电极22和地电极23。壳体21内构成发生腔。壳体21的第一端与雾化组件1密封连接,第二端与气液均布机构3密封连接。放电电极22和地电极23优选但不限于为彼此平行的板状电极或波浪状电极。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放电电极22设置在壳体21内并适于与供电装置相连。地电极23设置在壳体21内并环绕放电电极22。地电极23可选为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的筒状。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地电极23为圆筒,放电电极22沿地电极23的轴线设置,能够确保放电电极22的放电较为均匀并有助于增大放电电极22的放电区域。优选地,供电装置为交流电源,并适于向放电电极22提供5000-10000伏的交流电压。

壳体21优选但不限于筒型壳、圆台型壳或棱柱型壳等,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21为绝缘结构且其内形成有环形槽。环形槽具有靠近放电电极22的第一环形侧壁211以及远离放电电极22的第二环形侧壁212,地电极23位于环形槽中。绝缘的第一环形侧壁211能够作为绝缘介质,并增强放电电极22和地电极23之间的放电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消毒液发生装置优选为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21的第二端上的电极固定架5。放电电极22固定设置在电极固定架5上。电极固定架5上形成有连通孔53。连通孔53将等离子体发生组件2与气液均布机构3连通。电极固定架5优选但不限于为覆盖壳体21的端部的圆板。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极固定架5包括与壳体21的内壁相匹配的塞部和沿周向设置在塞部上的周向凸缘。周向凸缘能够抵靠在壳体21的端部上。

如图5所示,电极固定架5上优选为设有适于固定放电电极22的固定孔51和与固定孔51连接的放电电极接线槽52。优选地,在固定孔51内形成有环形凹槽,放电电极22上形成有适于被放入到环形凹槽中的周向凸缘,能够使电极固定架5对放电电极22的固定更加稳定。优选地,消毒液发生装置还包括形成在壳体21上并穿过电极固定架5的地电极接线孔213。地电极接线孔213适于允许导线穿过并与地电极23连接,并将地电极23接地。地电极接线孔213优选为沉头孔。沉头孔能够在被设置的较长时仍能保证导线与地电极23连接的可靠性,放电导线的安装,减少电极之间的爬电现象。

雾化组件1与壳体21连接的一端优选为固定设置有电极支撑架6。放电电极22固定设置在电极支撑架6上。如图7所示,电极支撑架6优选为包括适于套设在放电电极22的端部的固定槽。固定槽通过连接条与雾化组件1的开口侧相连接。电极支撑架6能够进一步降低放电电极22发生晃动的风险。雾化组件1的出雾口形成在连接条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消毒液发生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21上并适于向发生腔内注入空气的单向进气结构7。当发生腔内的空气携带活性粒子进入到气液均布机构3中导致发生腔内的空气不足时,单向进气结构7能够在保证发生腔内的气液混合物不会泄露的同时向发生腔内注入空气,为等离子体发生组件2电解空气提供原材料。单向进气结构7优选但不限于为压力阀或单向阀等。在本实施例中,单向进气结构7为压力阀。等离子体发生组件2的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发生腔内的空气,从而在发生腔内形成负压,压力阀能够向发生腔内输入空气并保证壳体21的内外气压平衡。

气液均布机构3优选但不限于风轮或搅拌器等。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气液均布机构3为离心电机。离心电机的进口与等离子发生装置的出口相连,离心电机的出口与释放结构4相连。当气液均布机构3选择为离心电机时,离心电机既能够将水雾与活性粒子充分混合,形成浓度均匀的消毒液,又能够在发生腔内形成负压,促进单向进气结构7向反应腔内注入空气,提高等离子体发生组件2的电解效率。另外,离心电机还能够驱动消毒液向释放结构4流动,从而为释放结构4释放消毒液提供动力,使释放结构4中无需设置动力源就能起到释放消毒液的作用,能够节约消毒液发生装置的制造成本。

释放结构4可选为可开闭地设置在气液均布机构3上的盖体或喷头。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释放结构4为喷头。喷头的出口处为尖嘴状。尖嘴状的喷头内径较小,喷淋更加均匀。

雾化组件1可选为蒸发型加湿器、电加热式加湿器或超声波加湿器。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包括储水箱11和超声波雾化片。其中,储水箱11的开口侧与等离子体发生组件2相连接。超声波雾化片设置在储水箱11中,能够将储水箱11内的液体雾化。使用超声波雾化片对水进行雾化节能环保,且雾化效率高。为了便于向储水箱11内注水,储水箱11可选为与等离子体发生组件2可拆卸连接,用户能够拆下储水箱11并向储水箱11内注水。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储水箱11的侧壁上形成有注水结构111。注水结构111优选但不限于为注水管。储水箱11可选为圆柱形或圆台形的。优选地,在本实施中,储水箱11为圆台形的,且底部的面积大于顶部面积,能够提高消毒液发生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消毒液发生装置优选为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内设有计时器,计时器适于检测释放结构4的出水时间。例如,控制模块可被设置成,当接收到第一指令时开始计时。第一指令优选但不限于开启等离子体发生组件2和/或气液均布机构3的指令。控制模块与供电装置和雾化组件1通信连接,能够在释放结构4的出水时间超过预设值时,控制供电装置的供电电压增大,雾化组件1的出雾量增大。预设值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置。这使得消毒液发生装置能够根据环境对消毒液的浓度需求来调整消毒液发生装置释放的消毒液浓度和出雾量。当需要消毒的空间较小或空间内污染物的浓度较低时,消毒液的浓度和释放量能够较低并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当需要消毒的空间较大或空间内污染物的浓度较高时,控制模块能够调高等离子体发生组件2的放电功率,从而提高消毒液的浓度,对环境进行快速彻底的消毒。控制模块可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部件(如PLC或CPU)、存储器和与可编程逻辑控制部件相连的电子元件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体发生组件产生的活性粒子难以与水充分混合的缺陷,提升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另外,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发生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相关技术
  • 消毒液发生装置及发生方法和加湿器
  • 一种雾化消毒液发生装置及基于其的干化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46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