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术后器械保养用可旋转的器械放置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8: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置架,尤其涉及一种术后器械保养用可旋转的器械放置架。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作为医疗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疗器械的存放在医疗行业尤为重要,医疗器械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医院,目前医院对术后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存放,一般是先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接着进行消毒处理,随之放置在干燥区域进行存放,现有的医疗器械放置架普遍由放置台与遮布组成,其结构较为简单,普遍只能实现基本的放置功能,术后器械一般存有较多的细菌,若后续直接进行使用,便会造成感染,因此,便要对术后器械进行消毒,现有放置架的消毒功能普遍是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但是医疗器械在清洗过后,表面还存在较多的水雾,需医疗器械等待自行吹干,如此便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医疗器械进行高温消毒,使得医疗器械处于干燥区域,节省时间的术后器械保养用可旋转的器械放置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放置架的消毒功能普遍是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但是医疗器械在清洗过后,表面还存在较多的水雾,需医疗器械等待自行吹干,如此便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医疗器械进行高温消毒,使得医疗器械处于干燥区域,节省时间的术后器械保养用可旋转的器械放置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术后器械保养用可旋转的器械放置架,括:

底板,顶部中间设有第一固定杆;

框架,第一固定杆顶部设有框架;

第一转杆,框架内转动式设有第一转杆;

装料框,第一转杆中部设有装料框;

机架,框架内上部设有机架;

电机,机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第一转杆连接;

开合机构,框架右侧设有开合机构;

消毒机构,第一转杆上设有消毒机构,用于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进一步的,开合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块,框架右端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块;

第二转杆,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杆;

旋转板,第二转杆下端连接有旋转板,旋转板与框架接触配合;

扭力弹簧,两个第一固定块与旋转板之间均设有扭力弹簧;

第一连接块,框架右侧下部设有第一连接块;

滑动杆,第一连接块内滑动式设有滑动杆;

楔形块,滑动杆上部设有楔形块,楔形块与旋转板接触配合;

第一复位弹簧,楔形块与第一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绕在滑动杆上。

进一步的,消毒机构包括:

支撑块,第一转杆上部转动式设有支撑块;

灯罩,支撑块外侧均匀间隔安装有四个灯罩;

消毒灯,四个灯罩内均安装有消毒灯,灯罩可用于防止人们触碰到消毒灯。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

第二连接块,第一固定杆上部右侧设有第二连接块;

第三转杆,第二连接块转动式设有第三转杆;

放置板,第三转杆上设有放置板;

第一齿轮,第三转杆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第二转杆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齿轮;

导轨,框架右端中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导轨;

齿条,两个导轨均内滑动式设有齿条,两个齿条分别与同侧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第二复位弹簧,两个齿条与同侧导轨之间均设有第二复位弹簧,两个第二复位弹簧绕在同侧齿条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卡住机构,卡住机构包括:

连接杆,第一固定杆上部右侧前后两侧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位于第二连接块上方;

第二固定杆,两个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杆;

橡胶块,第二固定杆上滑动式设有橡胶块;

第三复位弹簧,橡胶块的U形槽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绕接在第二固定杆上,橡胶块与放置板槽孔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

固定板,框架左侧下部设有固定板;

水箱,固定板左侧安装有水箱,塞子,水箱前侧滑动设有塞子,用于对水箱内进行注入水;

第一水管,水箱顶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水管,两个第一水管与框架相连通;

喷头,两个第一水管之间设有喷头,喷头位于框架内部;

支架,水箱上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支架,两个支架上均转动式设有两个绕线轮;

第三连接块,底板顶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三连接块;

滚轮,两个第三连接块上部外侧均转动式设有滚轮;

第四复位弹簧,水箱内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四复位弹簧;

滑动板,两个第四复位弹簧顶部之间设有滑动板,滑动板与水箱滑动配合;

绳子,放置板底部前后两侧与滑动板顶部前后两侧之间均设有绳子,且绳子穿过水箱,绳子绕接在绕线轮与滚轮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排水机构,排水机构包括:

收集框,框架内部下端设有收集框;

第二水管,收集框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穿过框架;

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杆左侧设有第二固定块;

收集瓶,第二固定块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收集瓶,收集瓶左侧下部滑动式设有塞子,用于对收集满的废水进行排出,两个第二水管与同侧收集瓶连接。

进一步的,装料框上开有多个漏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在正常状态下,旋转板是对框架进行挡住的,从而旋转板能够挡住灰尘,防止灰尘附着在医疗器械上;

2、通过旋转板转动,使得第二齿轮带动齿条向上侧移动,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便带动第三转杆及放置板转动打开,随之人们便可将医疗器械放置在放置板上,便于辅助人们拿取医疗器械;

3、放置板转动对橡胶块挤压,使得橡胶块往内凹,随之在第三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橡胶块向外侧移动,橡胶块便对放置板进行卡紧,使得放置板无法进行转动,人们可通过控制放置板来对医疗器械进行存放;

4、放置板转动拉动绳子,绳子带动滑动板向上侧移动,滑动板便对水箱内的水进行挤压,使得水沿第一水管通过喷头喷洒在医疗器械上,水便对医疗器械上的污渍进行冲洗;

5、医疗器械上的水流动至收集框内,随之水沿第二水管流动至收集瓶内,收集瓶便可对水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开合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消毒机构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消毒机构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翻转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翻转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翻转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卡住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喷水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喷水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喷水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排水机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排水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底板,2:第一固定杆,3:框架,4:第一转杆,5:装料框,6:机架,7:电机,8:开合机构,81:第一固定块,811:第二转杆,82:旋转板,83:扭力弹簧,84:第一连接块,85:滑动杆,86:楔形块,87:第一复位弹簧,9:消毒机构,91:支撑块,92:灯罩,93:消毒灯,10:翻转机构,101:第二连接块,102:第三转杆,103:放置板,104:第一齿轮,105:第二齿轮,106:导轨,107:齿条,108:第二复位弹簧,11:卡住机构,111:连接杆,112:第二固定杆,113:橡胶块,114:第三复位弹簧,12:喷水机构,121:固定板,122:水箱,123:第一水管,124:喷头,125:第三连接块,126:滚轮,127:支架,128:绳子,129:滑动板,1210:第四复位弹簧,13:排水机构,131:收集框,132:第二固定块,133:收集瓶,134:第二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术后器械保养用可旋转的器械放置架,如图1-16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固定杆2、框架3、第一转杆4、装料框5、机架6、电机7、开合机构8和消毒机构9,底板1顶部中间设有第一固定杆2,第一固定杆2顶部设有框架3,框架3右侧开有通口,便于人们放置医疗器械,框架3内转动式设有第一转杆4,第一转杆4中部设有装料框5,用于存放医疗器械,装料框5上开有多个漏孔,用于医疗器械上的水进行排出,框架3内上部设有机架6,机架6上安装有电机7,电机7输出轴与第一转杆4通过联轴器连接,框架3右侧设有开合机构8,用于挡住灰尘,防止灰尘附着在医疗器械上,第一转杆4上设有消毒机构9,用于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当需要对医疗器械进行放置时,首先人们先转动打开开合机构8,开合机构8不再对框架3通口挡住,随之启动电机7,电机7带动第一转杆4转动,第一转杆4带动装料框5转动,接着人们便将医疗器械分批放置在装料框5内,放置工作完成好,人们便反向转动开合机构8,开合机构8便对框架3通口进行挡住,从而有效的进行遮挡灰尘,人们便启动消毒机构9,消毒机构9发出的热量对医疗器械进行高温消毒,使得附着在医疗器械上的细菌进行消灭,通过装料框5带动医疗器械转动,使得消毒机构9能够均匀对医疗器械进行高温消毒,消毒工作完成后,人们先关闭消毒机构9,随之关闭电机7,最终便可实现对医疗器械进行存放,并保养的目的。

开合机构8包括有第一固定块81、第二转杆811、旋转板82、扭力弹簧83、第一连接块84、滑动杆85、楔形块86和第一复位弹簧87,框架3右侧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块81,两个第一固定块81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杆811,第二转杆811下端连接有旋转板82,旋转板82与框架3接触配合,旋转板82能够对框架3进行挡住,使得旋转板82能够挡住灰尘,防止灰尘进行框架3内,两个第一固定块81与旋转板82之间均设有扭力弹簧83,框架3右侧下部设有第一连接块84,第一连接块84内滑动式设有滑动杆85,滑动杆85上部设有楔形块86,楔形块86与旋转板82接触配合,楔形块86能够对旋转板82进行抵住,使得旋转板82无法转动,楔形块86与第一连接块84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87,第一复位弹簧87绕在滑动杆85上。

当需要对医疗器械进行存放时,人们可先拉动滑动杆85向下侧移动,第一复位弹簧87被压缩,滑动杆85带动楔形块86向下侧移动,楔形块86便不再对旋转板82抵住,扭力弹簧83初始状态呈形变状态,在扭力弹簧83的复位作用下,旋转板82带动第二转杆811转动,旋转板82便不会对框架3通口挡住,随之启动电机7,电机7带动第一转杆4转动,第一转杆4带动装料框5转动,接着人们便可将医疗器械依次放置在装料框5内,放置工作完成后,人们便可反向转动旋转板82与框架3接触,扭力弹簧83形变,随之人们便不再对滑动杆85施加力,在第一复位弹簧87的复位作用下,滑动杆85带动楔形块86向上侧移动复位,楔形块86便对旋转板82进行抵住,使得旋转板82无法转动,旋转板82可对框架3进行遮挡灰尘,防止灰尘附着在医疗器械上,最终便可实现对医疗器械进行存放,有效遮挡灰尘的目的,操作结束后,关闭电机7即可。

消毒机构9包括有支撑块91、灯罩92和消毒灯93,第一转杆4上部转动式设有支撑块91,支撑块91外侧均匀间隔安装有四个灯罩92,四个灯罩92内均安装有消毒灯93,灯罩92用于防止人们触碰到消毒灯93。

当需要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时,人们可先将清洗过后的医疗器械分批放置在装料框5内,接着打开消毒灯93,消毒灯93发出的热量对医疗器械进行高温消毒,对附着在医疗器械上的细菌进行消灭,消毒工作完成后,人们便关闭消毒灯93,使得消毒灯93不会再发出热量,最终便可实现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的目的。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和图16所示,还包括有翻转机构10,翻转机构10包括有第二连接块101、第三转杆102、放置板103、第一齿轮104、第二齿轮105、导轨106、齿条107和第二复位弹簧108,第一固定杆2上部右侧设有第二连接块101,第二连接块101转动式设有第三转杆102,第三转杆102上设有放置板103,用于放置医疗器械,放置板103上开有槽孔,第三转杆102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齿轮104,第二转杆811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齿轮105,框架3右侧中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导轨106,两个导轨106均内滑动式设有齿条107,两个齿条107分别与同侧第一齿轮104与第二齿轮105相啮合,两个齿条107与同侧导轨106之间均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08,两个第二复位弹簧108绕在同侧齿条107上。

当人们在对装料框5内的医疗器械进行拿取时,需要对医疗器械进行暂时的放置,随之再进行取走,且在旋转板82带动第二转杆811转动,第二转杆811带动第二齿轮105转动,使得齿条107沿导轨106向上侧移动,第二复位弹簧108被压缩,齿条107向上侧移动带动第一齿轮104转动,第一齿轮104便带动第三转杆102转动,第三转杆102随之带动放置板103转动,使得放置板103转动至水平状态,接着人们在进行取出医疗器械时,可先将医疗器械放置在放置板103上,人们拿取完医疗器械后,便可将放置板103上的医疗器械取出,随之反向转动旋转板82带动第二转杆811反转,第二转杆811带动第二齿轮105反转,第二齿轮105带动齿条107向下侧移动,第二复位弹簧108随之复位,齿条107带动第一齿轮104反转,使得第一齿轮104带动第三转杆102及放置板103反转,放置板103便收起,从而节省空间,最终便可实现对医疗器械进行放置,便于辅助人们拿取医疗器械的目的。

还包括有卡住机构11,卡住机构11包括有连接杆111、第二固定杆112、橡胶块113和第三复位弹簧114,第一固定杆2上部右侧前后两侧均设有连接杆111,连接杆111位于第二连接块101上方,两个连接杆111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杆112,第二固定杆112上滑动式设有橡胶块113,橡胶块113具有一定的弹性,橡胶块113呈U形,橡胶块113的U形槽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弹簧114,第三复位弹簧114绕接在第二固定杆112上,橡胶块113与放置板103槽孔配合。

当需要对医疗器械进行存放在放置板103上时,为防止放置板103移动,便要对放置板103进行卡紧,使得放置板103无法进行转动,放置板103转动至与橡胶块113接触,橡胶块113插到放置板103的槽孔内,使得橡胶块113被挤压,从而橡胶块113往内凹,第三复位弹簧114被压缩,随之放置板103转动至不再对橡胶块113挤压,在第三复位弹簧114的复位作用下,橡胶块113往外张开,从而橡胶块113能够对放置板103进行卡住,使得放置板103无法进行转动,当人们将放置板103上的医疗器械取走后,便要对旋转板82进行关闭,人们可先按压橡胶块113往内凹,第三复位弹簧114被压缩,橡胶块113不再对放置板103卡住,人们反向转动旋转板82,使得旋转板82与框架3通口进行挡住,随之第三转杆102便带动放置板103反向转动收起,接着人们松开橡胶块113,在第三复位弹簧114的复位作用下,橡胶块113往外侧张开复位,最终便可实现对放置板103进行卡紧,使得放置板103无法进行转动,人们可通过控制放置板103来对医疗器械进行存放。

还包括有喷水机构12,喷水机构12包括有固定板121、水箱122、第一水管123、喷头124、第三连接块125、滚轮126、支架127、绳子128、滑动板129和第四复位弹簧1210,框架3左侧下部设有固定板121,固定板121左侧安装有水箱122,水箱122用于存放水,水箱122前侧设有单向接口,用于外接水管,用于对水箱122内进行注入水,水箱122顶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水管123,两个第一水管123与框架3相连通,两个第一水管123之间设有喷头124,喷头124位于框架3内部,喷头124可将水进行喷洒出,从而对医疗器械进行冲洗,水箱122上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支架127,两个支架127上均转动式设有两个绕线轮,底板1顶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三连接块125,两个第三连接块125上部外侧均转动式设有滚轮126,水箱122内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四复位弹簧1210,两个第四复位弹簧1210顶部之间设有滑动板129,滑动板129与水箱122滑动配合,放置板103底部前后两侧与滑动板129顶部前后两侧之间均设有绳子128,且绳子128穿过水箱122,绳子128绕接在绕线轮与滚轮126上。

当需要对医疗器械进行冲洗时,首先人们先将单向接口外接水管,水注入水箱122内,注入工作完成后,人们将单向接口和水管脱离,随之放置板103转动拉动绳子128移动,绳子128移动过程中带动滚轮126与绕线轮转动,使得滚轮126与绕线轮辅助绳子128移动,绳子128带动滑动板129沿水箱122向上侧移动,第四复位弹簧1210被拉伸,滑动板129向上侧移动将水箱122内的水进行挤压,使得水沿第一水管123流动至喷头124处,通过喷头124将水进行喷洒出,水便喷洒至医疗器械上,从而水能对医疗器械上的污渍进行冲洗干净,当放置板103反向转动收起时,随之绳子128放松,在第四复位弹簧1210的复位作用下,滑动板129带动绳子128向下侧移动,滑动板129不再对水箱122内的水进行挤压,使得水不再沿第一水管123流动,最终便可实现对医疗器械上的污渍进行冲洗的目的。

还包括有排水机构13,排水机构13包括有收集框131、第二固定块132、收集瓶133和第二水管134,框架3内部下端设有收集框131,收集框131可用于收集冲洗医疗器械过后的废弃的水,收集框131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水管134,第二水管134穿过框架3,第一固定杆2左侧设有第二固定块132,第二固定块132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收集瓶133,用于存放废弃水,收集瓶133为塑料材质,能够减少成本,收集瓶133左侧下部滑动式设有堵塞块,用于对收集满的废水进行排出,两个第二水管134与同侧收集瓶133连接。

当水对医疗器械进行冲洗,水便沿装料框5的漏孔进行流动出,水流动至收集框131内,接着水便沿第二水管134进行流动至收集瓶133内,收集瓶133对废水进行收集存放,当收集瓶133内的废水收集满后,人们便拉动堵塞块向左侧移动,堵塞块便不再对收集瓶133堵住,随之废水便进行排出,接着人们便将堵塞块安装回原位,最终便可实现对废水进行收集处理的目的。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471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