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拼接屏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9:34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屏。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屏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大屏化显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实现大屏化的方式之一是将多个小尺寸的显示屏进行拼接形成超大尺寸的拼接屏。但现有的显示屏在显示区的外围设置非显示区,当多个现有的显示屏拼接形成拼接屏时,相邻的显示屏的非显示区形成较大的拼接缝,从而造成视觉上的割裂感,破坏拼接屏的显示画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降低拼接屏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拼接屏,以缓解现有拼接屏的拼接处存在较大拼接缝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拼接屏,其包括:

盖板;以及

多个显示模组,贴附于所述盖板,且多个所述显示模组相互拼接;每个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支撑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靠近所述盖板侧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边缘走线区;

其中,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模组的拼接处,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所述边缘走线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模组为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一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包括第二支撑构件和第二显示面板,在所述拼接处,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边缘走线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第二边缘走线区,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位于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在对应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避空区,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位于所述第一避空区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中,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远离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区的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弯折至所述第二支撑构件远离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在靠近所述第一避空区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避空区,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第二避空区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中,所述弯折区内的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上设置有补强层,且所述补强层还填充在所述第二避空区内,并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构件接触。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中,所述第一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盖板一侧的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二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盖板一侧的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通过第一粘结层贴附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上,所述第二偏光片通过第二粘结层贴附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上,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二粘结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粘结层的厚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中,所述第二偏光片靠近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的内边界平齐。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中,所述第一偏光片在靠近所述第二偏光片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的外边界平齐。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中,所述第一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盖板一侧的第一偏光片以及第一触控层,所述第二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盖板一侧的第二偏光片以及第二触控层,所述第一触控层通过第三粘结层贴附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二触控层通过第四粘结层贴附在所述盖板上,其中,所述第四粘结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粘结层的厚度。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拼接屏中,拼接屏包括盖板以及贴附于所述盖板的多个显示模组,多个所述显示模组相互拼接;每个显示模组包括支撑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靠近所述盖板侧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边缘走线区;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模组的拼接处,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所述边缘走线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重合,以减小拼接屏的拼接处的非显示区面积,进而减小拼接屏的拼接缝,解决了现有拼接屏的拼接处存在较大拼接缝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拼接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拼接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的又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在附图中,为了清晰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即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拼接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拼接屏1000包括盖板100以及贴附于所述盖板100的多个显示模组,多个所述显示模组相互拼接,以形成大尺寸的拼接屏1000。每个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AA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AA相对两侧的第一边框区BD1和第二边框区BD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边框区BD1和所述第二边框区BD2的第三边框区BD3,其中所述第二边框区BD2包括走线区LD以及位于所述走线区LD远离所述显示区AA一侧的弯折区BE。

具体地,每个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支撑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靠近所述盖板100侧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柔性OLED显示面板等。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AA外围的边缘走线区,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区AA即为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区AA,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边缘走线区即对应所述显示模组的非显示区设置,比如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边缘走线区对应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一边框区BD1、所述第三边框区BD3以及所述第二边框区BD2内的所述走线区LD。

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模组的拼接处,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所述边缘走线区在所述盖板100上的正投影重合,以减小拼接处的拼接缝。具体而言,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模组为第一显示模组201和第二显示模组202,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包括第一支撑构件11和第一显示面板21,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包括第二支撑构件12和第二显示面板22。

在所述拼接处,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包括第一边缘走线区211,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包括第二边缘走线区221,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位于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211远离所述盖板100的一侧,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形成高度差。其中高度差是指在垂直于所述盖板10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与所述盖板100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与所述盖板100之间的距离不同。

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211对应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的所述第一边框区BD1,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对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的所述第一边框区BD1。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在所述盖板10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211在所述盖板100上的正投影重合,也即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211和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在空间上的叠置,如此使得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的所述第一边框区BD1在所述盖板10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的所述第一边框区BD1在所述盖板100上的正投影重合,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的拼接处的边框区减小,以减小拼接缝。

为了实现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211和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在空间上的叠置,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1在对应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2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避空区1111,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位于所述第一避空区1111内,使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211和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在垂直于所述盖板100的空间方向上叠置,以减小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的拼接处的边框区。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1包括层叠的第一背板111和第一泡棉层112,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贴附在所述第一背板111上,所述第一泡棉层112位于所述第一背板111远离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1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所述第二支撑构件12包括层叠的第二背板121和第二泡棉层122,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贴附在所述第二背板121上,所述第二泡棉层122位于所述第二背板121远离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构件12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均还包括弯折区BE,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的弯折区BE对应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的所述第二边框区BD2内的弯折区BE,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的弯折区BE对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的所述第二边框区BD2内的弯折区BE。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的弯折区BE弯折到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1远离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的一侧,并通过双面胶14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1上。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的弯折区BE弯折到所述第二支撑构件12远离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的一侧,并通过双面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12上。

下面将具体阐述如何填补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之间形成的高度差: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靠近所述盖板100一侧的第一偏光片31,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靠近所述盖板100一侧的第二偏光片32,所述第一偏光片31通过第一粘结层51贴附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上,所述第二偏光片32通过所述第二粘结层52贴附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上。

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3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偏光片32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二粘结层5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粘结层51的厚度,以通过使增大所述第二粘结层52的厚度来填补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之间的高度差。可选地,所述第一粘结层51和所述第二粘结层52的材料包括透明光学胶等,比如为OCA、OCR等。另外,本申请中偏光片的上表面是指偏光片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

可选地,为了实现拼接屏1000的触控功能,每个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触控层,比如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31远离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一侧的第一触控层41,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偏光片32远离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一侧的第二触控层42。所述第一触控层41通过第三粘结层53与所述盖板100贴合,所述第二触控层42通过第四粘结层54与所述盖板100贴合。所述第一触控层4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触控层42的上表面也平齐,使得所述第三粘结层53的厚度等于所述第四粘结层54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偏光片32靠近所述第一偏光片3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的内边界平齐;所述第一偏光片31靠近所述第二偏光片32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211的外边界平齐,使得所述第一偏光片31与所述第二偏光片32接触,避免由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在空间上的叠置而导致所述第一偏光片31和所述第二偏光片32之间产生间隙或干涉。

相应地,所述第二触控层42靠近所述第一触控层4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的内边界平齐;所述第一触控层41在靠近所述第二触控层42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211的外边界平齐,使得所述第一触控层41与所述第二触控层42接触,避免由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在空间上的叠置而导致所述第一触控层41和所述第二触控层42之间产生间隙或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边缘走线区的内边界是指边缘走线区靠近显示区的边界,而外边界是指边缘走线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比如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的内边界即是指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靠近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的显示区AA的边界;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211的外边界即是指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211远离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AA的边界。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拼接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拼接屏1001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的第一边框区BD1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的第二边框区BD2相拼接。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远离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的所述显示区AA的弯折区BE,所述弯折区BE弯折至所述第二支撑构件12远离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12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的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对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的所述第二边框区BD2内的走线区LD,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的弯折区BE对应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的所述第二边框区BD2内的弯折区BE。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1在靠近所述第一避空区111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避空区1112,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位于所述第一避空区1111内,所述弯折区BE位于所述第二避空区1112内,如此使所述第一边缘走线区211与所述第二边缘走线区221在垂直于所述盖板100的空间方向上叠置,以减小拼接处的拼缝。同时把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的弯折区BE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远离所述盖板100的一侧,能够进一步减小整个所述拼接屏1001的边框。

可选地,所述弯折区BE内的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上设置有补强层60,以保护所述弯折区BE的走线。同时所述补强层60还填充在所述第二避空区1112内,并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1接触,以减小所述弯折区BE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1之间的应力。可选地,所述补强层60的材料包括OCA、OCR等加强胶。

另外,还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填补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之间高度差的方式不同。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靠近所述盖板100一侧的第一偏光片31以及第一触控层41,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靠近所述盖板100一侧的第二偏光片32以及第二触控层42。

所述第一偏光片31通过第一粘结层51贴附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上,所述第二偏光片32通过第二粘结层52贴附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上,所述第一触控层41通过第三粘结层53贴附在所述盖板100上,所述第二触控层42通过所述第四粘结层54贴附在所述盖板100上。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51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粘结层52的厚度,所述第四粘结层54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粘结层53的厚度。

如此,通过增大所述第四粘结层54的厚度来填补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1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2之间的高度差。可选地,所述第三粘结层53、所述第四粘结层54均与所述第一粘结层51的材料相同。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的又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拼接屏1002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的第三边框区BD3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的第三边框区BD3相拼接,使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的第三边框区BD3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的第三边框区BD3在垂直于所述盖板100的空间方向上叠置,同样能够减小所述拼接屏1002的拼接缝。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的所述拼接屏1003以三个显示模组为例说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拼接,同时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还与第三显示模组203拼接。

具体地,所述第三显示模组203包括第三支撑构件13以及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构件13上的第三显示面板23、第三偏光片33以及第三触控层43,所述第三偏光片33通过第五粘结层55贴附在所述第三显示面板23上,所述第三触控层43通过第六粘结层56贴附在所述盖板100上。其中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1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的拼接可参照对应图2实施例的描述,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02与所述第三显示模组203的拼接可参照对应图4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申请提供一种拼接屏,所述拼接屏包括盖板以及贴附于所述盖板的多个显示模组,多个所述显示模组相互拼接;每个显示模组包括支撑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靠近所述盖板侧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边缘走线区;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模组的拼接处,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所述边缘走线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重合,以减小拼接屏的拼接处的非显示区面积,进而减小拼接屏的拼接缝,解决了现有拼接屏的拼接处存在较大拼接缝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拼接屏的亮度调节方法、拼接屏的显示子屏和拼接屏
  • 拼接屏的亮度调节方法、拼接屏的显示子屏和拼接屏
技术分类

06120114728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