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12:48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包括:扫描线、数据线、薄膜晶体管、液晶电容及存储电容。其中,液晶电容由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像素电极与设置于第二基板上的公共电极构成;存储电容由像素电极与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公共电极构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到扫描线,源极电连接到数据线,漏极电连接到像素电极。

由于扫描线与漏极之间会形成寄生电容,薄膜晶体管关闭的瞬间,寄生电容将扫描信号引入至像素电极,从而降低加载在像素电极上的电压,所降低的电压被称为馈通电压。其中,共用数据线且沿行方向排布的两个像素单元中离数据线较远端的像素单元较离数据线较近端的像素单元多了扫描线对像素单元的侧向电场,导致离数据线较远端的像素单元的扫描线与漏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较大,造成离数据线较远端的像素单元的馈通电压大于离数据线较近端的像素单元的馈通电压,进而导致在低灰阶画面下,存在亮度不均的缺陷,影响显示品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调整寄生电容的大小,以解决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扫描线、第一像素单元以及第二像素单元,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相交设置,所述扫描线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与所述数据线以及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以及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沿第二方向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与所述数据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栅极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二栅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重叠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的重叠面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还包括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还包括第四电极,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栅极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沿第二方向相邻设置。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的横截面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横截面宽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栅极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栅极的厚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的横截面宽度沿靠近所述第四电极的方向逐渐变小。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栅极之间具有第一重叠区及第一非重叠区,位于所述第一重叠区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等于位于所述第一非重叠区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栅极之间具有第二重叠区及第二非重叠区,位于所述第二重叠区的所述第二电极的厚度小于位于所述第二非重叠区的所述第二电极的厚度;其中,位于所述第二非重叠区的所述第二电极的厚度小于或等于位于所述第一重叠区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二重叠区的所述第二栅极的厚度小于位于所述第一重叠区的所述第一栅极的厚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二重叠区的所述第二栅极的厚度沿远离所述第四电极的方向逐渐变小。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用于将光源提供给所述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扫描线、第一像素单元以及第二像素单元,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相交设置,所述扫描线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与所述数据线以及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以及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沿第二方向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与所述数据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栅极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二栅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重叠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的重叠面积。本申请的显示面板通过调整寄生电容的大小,以解决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提升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电路图;

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

100/200/300/400/500/600/700、显示面板,10、第一像素单元,11、第一薄膜晶体管,12、第一像素电极,20、第二像素单元,21、第二薄膜晶体管,22、第二像素电极,30、衬底基板,40、栅极绝缘层,50、半导体层,70、背光模组,80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调整存储电容以平衡寄生电容不同对馈通电压的影响,能够解决馈通电压不同导致的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作为标示使用,其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采用的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均是对称的,所以其源极、漏极是可以互换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区分晶体管除栅极之外的两极,将其源极与漏极中的一者称为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将其源极与漏极中的另一者称为第三电极/第四电极。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电路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数据线DATA、扫描线GATE、第一像素单元10以及第二像素单元20,扫描线GATE与数据线DATA相交设置,扫描线GATE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第一扫描线GATE1和第二扫描线GATE2;第一像素单元10与数据线DATA以及第一扫描线GATE1电连接,第一像素单元1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11,第一薄膜晶体管11包括第一栅极g1以及第一电极d1;第二像素单元20与第一像素单元10沿第二方向Y相邻设置,第二像素单元20与数据线DATA以及第二扫描线GATE2电连接,第二像素单元20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21,第二薄膜晶体管21包括第二栅极g2以及第二电极d2;其中,第二栅极g2与第二电极d2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栅极g1与第一电极d1的重叠面积。

本申请的提供的显示面板100通过减小第二像素单元20的第二栅极g2与第二电极d2之间的寄生电容,使得第一像素单元10与第二像素单元20的馈通电压相同,进而解决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提升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单元10还包括第一像素电极12,第一薄膜晶体管11还包括第三电极s1,第三电极s1与数据线DATA电连接,第一电极d1与第一像素电极12电连接,第一栅极g1与第一扫描线GATE1电连接;第二像素单元20还包括第二像素电极22,第二薄膜晶体管21还包括第四电极s2,第四电极s2与数据线DATA电连接,第二电极d2与第二像素电极22电连接,第二栅极g2与第二扫描线GATE2电连接;其中,第一像素电极12与第二像素电极22沿第二方向Y相邻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极d2的横截面宽度W2小于第一电极d1的横截面宽度W1。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电极d1与第一栅极g1的重叠面积,进而使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减小,可以解决由于第二像素单元20与第二扫描线GATE2之间的寄生电容大于第一像素单元10与第一扫描线GATE1之间的寄生电容所引起的馈通电压不同,导致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100在驱动过程中,扫描信号通过扫描线GATE加载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使得薄膜晶体管导通,数据信号通过数据线DATA加载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其中,液晶电容Clc由设置于阵列基板30上的像素电极与设置于彩膜基板(图中未示出)上的公共电极构成;存储电容Cst由像素电极与设置于阵列基板30上的公共电极构成。当扫描信号使得薄膜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数据信号通过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加载到液晶电容Clc的像素电极。当加在液晶电容Clc之间的电压发生变化时,液晶层(图中未示出)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也发生改变,从而控制通过该像素单元的光通过率,进而控制每个像素单元的显示亮度。

由于寄生电容的存在,薄膜晶体管关闭的瞬间,寄生电容将扫描信号引入至像素电极,从而降低加载在像素电极上的电压,所降低的电压被称为馈通电压,像素电压因为馈通电压的存在而向下耦合,使得原本平衡的公共电极电压发生偏差,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显示屏会发生闪烁。像素电压变化的越大,面板出现画面残留和信赖性问题的可能性越大。馈通电压的公式为:

其中△Vp为由于扫描电压变化经由耦合电容引起的像素电压的变化,Vgh为扫描电压输入的TFT晶体管的开启电压,Vgl为扫描电压输入的TFT晶体管的关断电压,Cgs为寄生电容,Clc为液晶电容,Cst为存储电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单元10与第二像素单元20共用数据线DATA且沿第二方向Y排布,第二像素单元20较第一像素单元10多了第二扫描线GATE2对其的侧向电场,可以解决由于第二像素单元20与第二扫描线GATE2之间的寄生电容Cgs2大于第一像素单元10与第一扫描线GATE1之间的寄生电容Cgs1,造成第二像素单元20的馈通电压大于第一像素单元10的馈通电压,因而,需要通过减小第二栅极g2与第二电极d2的重叠面积以调整第二寄生电容Cgs2的容值,使第一寄生电容Cgs1的容值与第二寄生电容Cgs2的容值一致,进而平衡第一像素单元10与第二像素单元20之间的馈通电压的差异,实现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提升显示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0通过设置第二电极d2的横截面宽度W2小于第一电极d1的横截面宽度W1,以使得第二栅极g2与第二电极d2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栅极g1与第一电极d1的重叠面积,进而使第一寄生电容Cgs1的容值与第二寄生电容Cgs2的容值一致,以平衡第一像素单元10与第二像素单元20之间的馈通电压的差异,实现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提升显示效果。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200相较于显示面板100的区别点在于:第二栅极g2的厚度H2小于第一栅极g1的厚度H1。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200通过设置第二栅极g2的厚度H2小于第一栅极g1的厚度H1,使得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大,进而使得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Cgs2减小,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第一薄膜晶体管11包括第一栅极g1、第一电极d1以及第三电极s1;第二薄膜晶体管21包括第二栅极g2、第二电极d2以及第四电极s2;其中,第二栅极g2与第二电极d2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栅极g1与第一电极d1的重叠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还包括:衬底基板30、栅极绝缘层40、半导体层50,具体地,第一栅极g1与第二栅极g2同层设置于衬底基板30上,栅极绝缘层40覆盖第一栅极g1和第二栅极g2,半导体层50设置于栅极绝缘层40上,第一电极d1、第二电极d2、第三电极s1以及第四电极s2同层设置于半导体层50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极d2的横截面宽度W2小于第一电极d1的横截面宽度W1。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电极d1与第一栅极g1的重叠面积,进而使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减小,可以解决由于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大于第一电极d1与第一栅极g1之间的寄生电容所引起的馈通电压不同,导致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300,显示面板300相较于显示面板200的区别点在于:第二电极d2的厚度H4小于第一电极d1的厚度H3。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300通过设置第二电极d2的厚度H4小于第一电极d1的厚度H3,且第二栅极g2的厚度H2小于第一栅极g1的厚度H1,使得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大,进而使得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Cgs2减小,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第一薄膜晶体管11包括第一栅极g1、第一电极d1以及第三电极s1;第二薄膜晶体管21包括第二栅极g2、第二电极d2以及第四电极s2;其中,第二栅极g2与第二电极d2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栅极g1与第一电极d1的重叠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0还包括:衬底基板30、栅极绝缘层40、半导体层50,具体地,第一栅极g1与第二栅极g2同层设置于衬底基板30上,栅极绝缘层40覆盖第一栅极g1和第二栅极g2,半导体层50设置于栅极绝缘层40上,第一电极d1、第二电极d2、第三电极s1以及第四电极s2同层设置于半导体层50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极d2的横截面宽度W2小于第一电极d1的横截面宽度W1。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电极d1与第一栅极g1的重叠面积,进而使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减小,可以解决由于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大于第一电极d1与第一栅极g1之间的寄生电容所引起的馈通电压不同,导致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400,显示面板400相较于显示面板100的区别点在于:第二电极d2的横截面宽度W2沿靠近第四电极s2的方向逐渐变小。

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电极d1与第一栅极g1的重叠面积,进而使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减小,可以解决由于第二像素单元20与第二扫描线GATE2之间的寄生电容大于第一像素单元10与第一扫描线GATE1之间的寄生电容所引起的馈通电压不同,导致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400包括:数据线DATA、扫描线GATE、第一像素单元10以及第二像素单元20,扫描线GATE与数据线DATA相交设置,扫描线GATE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第一扫描线GATE1和第二扫描线GATE2;第一像素单元1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一像素电极12,第一薄膜晶体管11包括第一栅极g1、第一电极d1以及第三电极s1,第三电极s1与数据线DATA电连接,第一电极d1与第一像素电极12电连接,第一栅极g1与第一扫描线GATE1电连接;第二像素单元20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21和第二像素电极22,第二薄膜晶体管21包括第二栅极g2、第二电极d2以及第四电极s2;第四电极s2与数据线DATA电连接,第二电极d2与第二像素电极22电连接,第二栅极g2与第二扫描线GATE2电连接;其中,第一像素电极12与第二像素电极22沿第二方向Y相邻设置。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500,显示面板500相较于显示面板100的区别点在于:第一电极d1与第一栅极g1之间具有第一重叠区及第一非重叠区,位于第一重叠区的第一电极d1的厚度H3等于位于第一非重叠区的第一电极d1的厚度H3;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具有第二重叠区201及第二非重叠区202,位于第二重叠区的第二电极d2的厚度H4小于位于第二非重叠区的第二电极d2的厚度H4;其中,位于第二非重叠区的第二电极d2的厚度H4小于或等于位于第一重叠区的第一电极d1的厚度H3。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500通过增大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Cgs2减小,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50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第一薄膜晶体管11包括第一栅极g1、第一电极d1以及第三电极s1;第二薄膜晶体管21包括第二栅极g2、第二电极d2以及第四电极s2;其中,第二栅极g2与第二电极d2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栅极g1与第一电极d1的重叠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500还包括:衬底基板30、栅极绝缘层40、半导体层50,具体地,第一栅极g1与第二栅极g2同层设置于衬底基板30上,栅极绝缘层40覆盖第一栅极g1和第二栅极g2,半导体层50设置于栅极绝缘层40上,第一电极d1、第二电极d2、第三电极s1以及第四电极s2同层设置于半导体层50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极d2的横截面宽度W2小于第一电极d1的横截面宽度W1,以进一步减小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Cgs2。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600,显示面板600相较于显示面板200的区别点在于:位于第二重叠区的第二栅极g2的厚度H2小于位于第一重叠区的第一栅极g1的厚度H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60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第一薄膜晶体管11包括第一栅极g1、第一电极d1以及第三电极s1;第二薄膜晶体管21包括第二栅极g2、第二电极d2以及第四电极s2;其中,第二栅极g2与第二电极d2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栅极g1与第一电极d1的重叠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600还包括:衬底基板30、栅极绝缘层40、半导体层50,具体地,第一栅极g1与第二栅极g2同层设置于衬底基板30上,栅极绝缘层40覆盖第一栅极g1和第二栅极g2,半导体层50设置于栅极绝缘层40上,第一电极d1、第二电极d2、第三电极s1以及第四电极s2同层设置于半导体层50上。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600通过增大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Cgs2减小,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极d2的横截面宽度W2小于第一电极d1的横截面宽度W1。以进一步减小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Cgs2。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700,显示面板700相较于显示面板600的区别点在于:位于第二重叠区的第二栅极g2的厚度H2沿远离第四电极s2的方向逐渐变小,且位于第二重叠区的第二电极d2的厚度H4沿靠近第四电极s2的方向逐渐变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70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第一薄膜晶体管11包括第一栅极g1、第一电极d1以及第三电极s1;第二薄膜晶体管21包括第二栅极g2、第二电极d2以及第四电极s2;其中,第二栅极g2与第二电极d2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栅极g1与第一电极d1的重叠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700还包括:衬底基板30、栅极绝缘层40、半导体层50,具体地,第一栅极g1与第二栅极g2同层设置于衬底基板30上,栅极绝缘层40覆盖第一栅极g1和第二栅极g2,半导体层50设置于栅极绝缘层40上,第一电极d1、第二电极d2、第三电极s1以及第四电极s2同层设置于半导体层50上。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700通过增大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Cgs2减小,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极d2的横截面宽度W2小于第一电极d1的横截面宽度W1。以进一步减小第二电极d2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寄生电容Cgs2。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800,显示装置800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以及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70。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二栅极g2与第二电极d2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栅极g1与第一电极d1的重叠面积,以减小第二像素单元20的寄生电容,可以解决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提升显示效果。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相关技术
  • EL显示面板、包含EL显示面板的EL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以及EL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 EL显示面板、具有EL显示面板的EL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以及EL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474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