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充气轮胎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2:25


充气轮胎

本申请是以日本特许申请2021-121901(申请日:2021年7月26日)为基础,要求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包含了日本特许申请2021-121901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这样一种:在胎侧部设置有排列有多个文字的显示区域、由锯齿状部(serration)构成的显示区域的充气轮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所谓的锯齿状部是指:在形成于轮胎表面的较宽且较浅的凹部的内部,以固定间隔排列有较长延伸的多个凸条。凹部的内部的凸条称之为脊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1111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不过,发明者为了提高胎侧部的装饰性,对在设置有锯齿状部的显示区域追加设计性较高的形状的装饰进行了探究。而且,发明者探究出了所追加的装饰也可以作为锯齿状部来形成。然而,由于构成充气轮胎的橡胶在锯齿状部的部位较薄,因此,仅仅追加锯齿状部有可能出现:产生开裂等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设计性较高且耐开裂性也呈现良好的胎侧部的充气轮胎。

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在轮胎轴向两侧的胎侧部的至少一方以沿着轮胎周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第1显示区域以及第2显示区域,在第1显示区域设置有多个文字,在第2显示区域设置有:在相对于轮胎表面而凹陷的凹部之中排列有多个凸条的装饰,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作为所述装饰,设置有将文字图案化而成的形状的第1装饰、以及与所述第1装饰不同的形状的第2装饰,所述第1装饰与所述第2装饰相邻接地配置,所述第1装饰的轮胎径向的长度比所述第2装饰的轮胎径向的长度要短。

由于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侧部具有上述的特征,因此,设计性较高,且耐开裂性也呈现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充气轮胎的截面图。

图2是从轮胎轴向观察胎侧部的显示带的图。

图3是第2显示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第1装饰以及第3装饰的放大图。

图5是与脊部的延长方向相正交的面上的第1装饰的截面图。是脊部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时的图。

图6是与脊部的延长方向相正交的面上的第1装饰的截面图。是脊部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时的图。

图7是与脊部的延长方向相正交的面上的第1装饰的截面图。是脊部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时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C…轮胎中心线;1…充气轮胎;2…胎体帘布;2a…翻卷部分;3…橡胶胎圈包布;4…带束层;5…带束加强层;6…胎面胶;7…胎侧胶;9…胎圈部;9a…胎圈芯;9b…胎圈外护胶;10…第1显示区域;11…第2显示区域;12…显示带;13…内径侧的线;14…外径侧的线;15…文字;20…第1装饰;21…第2装饰;22…第3装饰;23a…第1周向分界线;23b…第2周向分界线;23c…第3周向分界线;24a…第1径向分界线;24b…第2径向分界线;24c…第3径向分界线;24d…第4径向分界线;25a…第1径向分界线;25b…第2径向分界线;25c…第3径向分界线;25d…第4径向分界线;25e…第5径向分界线;25f…第6径向分界线;25g…第7径向分界线;26a…周向分界线;26b…周向分界线;26c…周向分界线;26d…周向分界线;26e…周向分界线;26f…周向分界线;27a…径向分界线;27b…径向分界线;27c…径向分界线;29…没有装饰的部位;30…凹部;31…脊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基于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整体结构。另外,图1所示的只是轮胎轴向的一半,实际的充气轮胎1相对于轮胎中心线C而呈左右对称。图1的上下方向为轮胎径向,左右方向为轮胎轴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为轮胎周向。

在充气轮胎1中,在轮胎轴向两侧(图1中只为右侧)设置有胎圈部9。胎圈部9包括有:由钢线构成的胎圈芯9a、以及在胎圈芯9a的径向外侧设置的橡胶制的胎圈外护胶9b。

1个或者多个胎体帘布2架设在轮胎轴向两侧的胎圈部9。胎体帘布2是将与轮胎周向相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帘布帘线利用橡胶进行被覆而成的片状的部件。胎体帘布2在轮胎轴向两侧的胎圈部9之间形成充气轮胎1的骨架形状。此外,胎体帘布2是在胎圈部9周围从轮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进行折返而翻卷到轮胎径向外侧。在向胎体帘布2的轮胎径向外侧翻卷的翻卷部分2a的轮胎轴向外侧的部位设置有橡胶胎圈包布3。

另外,在胎体帘布2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1个或者多个带束层4,在带束层4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带束加强层5。带束层4是将钢丝制的多个帘线利用橡胶进行被覆而成的部件。带束加强层5是将有机纤维制的多个帘线利用橡胶进行被覆而成的部件。在带束加强层5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胎面胶6。在胎面胶6设置有多个沟而形成出胎面图案。

另外,在胎体帘布2的轮胎轴向两侧设置有胎侧胶7。胎面胶6与胎侧胶7在支承部(buttress)重叠,但是胎面胶6与胎侧胶7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成为轮胎表面侧。在图1的支承部,胎面胶6成为轮胎表面侧。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在支承部设置有胎翼胶。胎侧胶7的轮胎径向内侧的部分延伸到接近于胎圈部9的位置,且从轮胎轴向外侧包裹橡胶胎圈包布3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仅仅将胎侧胶7显现在轮胎表面的部分作为胎侧部,而是将从轮胎轴向观察充气轮胎1时能够目视的整体范围作为胎侧部。

除了这些部件之外,根据需要,在充气轮胎1还设置有带束层下衬垫等部件。

接下来,说明胎侧部的显示区域。

如图2所示,在轮胎轴向两侧的胎侧部的至少一方,以沿着轮胎周向交替地排列的方式设置有2个第1显示区域10以及2个第2显示区域11。这些显示区域10、11设置于:在轮胎周向上绕1圈的显示带12(参照图2)。显示带12是:被描绘出小径的圆形的内径侧的线13与描绘出大径的圆形的外径侧的线14夹着且在轮胎径向上具有固定宽度的区域。另外,这些线13、14形成为轮胎表面上的阶梯差。

在第1显示区域10以沿着轮胎周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文字15。通过这些多个文字15,显示出:制造厂商名、商品名、品牌等。这些文字15是:出于显示制造厂商名等的目的而能够明确地判别出是什么文字的形状。另外,通过文字15本身部分与其周围部分之间的分界线而被修边,来形成各个文字15。

另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第2显示区域11设置有第1装饰20、第2装饰21以及第3装饰22。在1个第2显示区域11,分别各设置有1个第1装饰20以及第3装饰22,并设置有3个第2装饰21。第1装饰20配置成从轮胎周向两侧被2个第2装饰21夹着。另外,第3装饰22设置在第1装饰20的一部分的轮胎内径侧的部位。

第1装饰20具有将文字(不一定就是与第1显示区域10的文字相同的文字)图案化的形状。文字的图案化通过以下的手法来进行,即:粗粗地描画文字、将文字的一部分变形、将描画文字的线的原本离开的部分连接(或者相反地将原本连接的部分分离开)、将文字简化、将文字抽象化等等。图案化的程度是:图案化比第1显示区域10的文字15更加先进且人们看到时能够联想到文字的那种程度。

本实施方式的第1装饰20是将数字“7”图案化的装饰。具体而言,是粗粗地描绘数字“7”进一步形成为略微流行的形状的装饰。作为图案化根本的数字“7”虽然是由第1笔画的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线与第2笔画的在轮胎径向上延伸的线构成,但也可以同时粗粗地描画这2条线。

由数字“7”图案化而成的第1装饰20通过与周围之间的分界线而被修边。作为分界线,具有: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周向分界线、以及、从轮胎径向内侧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径向分界线。

如图4所示,作为由数字“7”图案化而成的第1装饰20的周向分界线,具有:与上述第1笔画的线相当的部分的上端的第1周向分界线23a、该部分的下端的第2周向分界线23b、以及、与上述第2笔画的线相当的部分的下端的第3周向分界线23c。

另外,如图4所示,作为第1装饰20的径向分界线,具有:与上述第1笔画的线相当的部分的左端的第1径向分界线24a、与上述第2笔画的线相当的部分的左端的第2径向分界线24b、与上述第2笔画的线相当的部分的右端的第3径向分界线24c、以及、与数字“7”的角相当的部分的右端的第4径向分界线24d。

这些径向分界线之中的3/4的第1径向分界线24a、第2径向分界线24b以及第3径向分界线24c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向右侧倾斜(亦即越趋向于轮胎径向外侧就越向右侧倾斜)。余下的第4径向分界线24d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向左侧倾斜(亦即越趋向于轮胎径向外侧就越向左侧倾斜)。

如图2以及图3所示,3个第2装饰21分别是:不会联想到文字的形状的部分。3个第2装饰21分别在轮胎径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且沿着轮胎周向延伸。3个第2装饰21的轮胎径向的最大宽度相同。

3个第2装饰21分别通过与周围之间的分界线而被修边。作为分界线,具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分界线、以及、从轮胎径向内侧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径向分界线。即便在任意一个第2装饰21,在轮胎径向外侧与内侧也分别只设置1条周向分界线,径向分界线将这2条周向分界线的右端彼此以及左端彼此分别连结起来。

作为3个第2装饰21的径向分界线,具有:最左侧的第2装饰21的左端的第1径向分界线25a、最左侧的第2装饰21的右端的第2径向分界线25b、从左起第2个第2装饰21的左端的轮胎径向外侧的第3径向分界线25c、从左起第2个第2装饰21的左端的轮胎径向内侧的第4径向分界线25d、从左起第2个第2装饰21的右端的第5径向分界线25e、最右侧的第2装饰21的左端的第6径向分界线25f、以及最右侧的第2装饰21的右端的第7径向分界线25g。

在这些径向分界线之中,第3径向分界线25c与第4径向分界线25d被连接起来,据此,形成出在中途弯曲的1条线。

另外,在这些径向分界线之中,第2径向分界线25b、第4径向分界线25d、第5径向分界线25e、第6径向分界线25f、以及第7径向分界线25g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向右侧倾斜。余下的第1径向分界线25a以及第3径向分界线25c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向左侧倾斜。

另外,第3装饰22呈:将由数字“7”图案化而成的第1装饰20的左下空间填埋的形状。第3装饰22也通过与周围之间的分界线而被修边。如图4所示,作为分界线,具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3条周向分界线、以及从轮胎径向内侧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3条径向分界线27a、27b、27c。3条径向分界线27a、27b、27c全部都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向右侧倾斜。

第2显示区域11具有总计14条的径向分界线,但其中3/4以上的11条径向分界线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向右侧倾斜。

上述的第1装饰20的轮胎径向的长度比3个第2装饰21各自的轮胎径向的长度要短。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第1装饰20的轮胎径向内侧端处的第3周向分界线23c相比于3个第2装饰21各自的轮胎径向内侧端处的周向分界线26a、26b、26c而言,处于轮胎径向外侧。另外,第1装饰20的轮胎径向外侧端处的第1周向分界线23a相比于3个第2装饰21各自的轮胎径向外侧端处的周向分界线26d、26e、26f而言,处于轮胎径向内侧。由此,在第1装饰20的轮胎径向内侧以及外侧形成有:在轮胎径向上狭窄且没有作为锯齿状部的装饰的部位29(参照图4)。

第1装饰20的轮胎径向的长度(并非沿着轮胎表面的长度,而是与轮胎轴向相正交的方向的长度)优选为:第2装饰21的轮胎径向的长度的75%以上且80%以下。另外,第1装饰20的轮胎径向的长度优选为:轮胎截面高度(图1中H所示的长度)的15%以上且20%以下。

如此的第1装饰20在整体上形成为锯齿状部。锯齿状部的截面图如图5所示。图5是图3的A-A线的截面图。如图5所示,所谓的锯齿状部是指:在形成于轮胎表面的较浅且较宽的凹部30中,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脊部31以固定间隔沿着轮胎周向排列,由此形成的部分。在此,所谓的脊部31是指:从凹部30的底面突出且沿着凹部30的内表面较长地延伸的凸条。

另外,上述的各分界线由凹部30与其周围部分之间的阶梯差构成。

作为脊部31的与长边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除了图5所示的半圆形之外,还有图6所示的三角形、图7所示的梯形等。另外,图2~图4的第1装饰20中描画的多条线为脊部31的中心线。

脊部31的间距P(相邻的2条脊部31的顶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参照图5)例如为:0.4mm以上且2.0mm以下。另外,脊部31的高度h(参照图5)例如为:0.2mm以上且3.0mm以下。

第1装饰20中的所有脊部31相对于轮胎径向而以相同角度朝向同一方向倾斜。如图2~图4所示,这些脊部31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向左侧倾斜(亦即越趋向于轮胎径向外侧就越向左侧倾斜)。如上所述,第1装饰20的径向分界线的3/4的第1径向分界线24a、第2径向分界线24b以及第3径向分界线24c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向右侧倾斜,第1装饰20的脊部31朝向与这些径向分界线相反的方向倾斜。

另外,所有的第2装饰21、第3装饰22、以及所有的文字15也分别在整体上形成为锯齿状部。而且,在第1装饰20、第2装饰21、第3装饰22以及文字15中,凹部30的深度相同。另外,在第1装饰20、第2装饰21、第3装饰22以及文字15中,脊部31的截面形状、间距P、高度h、相对于轮胎径向的倾斜方向以及相对于轮胎径向的倾斜角度均相同。

另外,图2~图4的第2装饰21以及第3装饰22所描画的线为脊部31的中心线。虽然文字15也存在着多个脊部31,但省略了图示。

如上所述,第2显示区域11的径向分界线之中的3/4以上的径向分界线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向右侧倾斜,第2显示区域11的脊部31朝向与这些径向分界线相反的方向倾斜。

另外,第1装饰20、第2装饰21、第3装饰22以及文字15各自的周围为平滑面。

虽然在1个胎侧部分别设置有2个第1显示区域10以及第2显示区域11,但是以上的特征分别在2个第1显示区域10以及第2显示区域11是通用的。

也可以在图1的相反侧的胎侧部设置:上述那样的第1显示区域10以及第2显示区域11。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第2显示区域11邻接地配置有:作为代表性的锯齿状部的第2装饰21、以及将文字图案化而成的形状的第1装饰20。据此,胎侧部的装饰性得到提高。在此,第1装饰20也与第2装饰21相同地为形成为锯齿状部,因此,第1装饰20与第2装饰21呈现出一体感,装饰性得到提高。

另外,通过第1装饰20的轮胎径向的长度比第2装饰21的轮胎径向的长度还要短,能够将因为第1装饰20而使橡胶变薄的部分的面积抑制得较小。由此,难以产生开裂。

另外,若在第2装饰21的轮胎径向内侧端或者外侧端产生开裂,该开裂有可能沿着轮胎周向伸展下去。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装饰20在轮胎径向上较短,在第2装饰21的轮胎径向内侧端或者外侧端的轮胎周向的部位(图4中没有装饰的部位29)不存在有作为第1装饰20的锯齿状部,该部位的橡胶呈现较厚。由此,该开裂难以伸展下去。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具有设计性较高且耐开裂性也良好的胎侧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装饰20配置成从轮胎周向两侧被2个第2装饰21夹着,因此,由文字图案化而成的形状的第1装饰20变得更加显眼,从而胎侧部的设计性较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装饰20与第2装饰21,凹部30的深度相同,脊部31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倾斜的方向以及角度相同。由此可知,第1装饰20与第2装饰21呈现出一体感,装饰性得到提高。另外,在第1装饰20与第2装饰21,脊部31的截面形状、间距P以及高度h也相同,因此,第1装饰20与第2装饰21之间的一体感得以提升。

另外,第3装饰22在凹部30以及脊部31方面也具有与第1装饰20相同的特征,据此,位于第2显示区域11的所有的装饰20、21、22在凹部30以及脊部31方面具有共通的特征,因此,作为第2显示区域11整体的一体感得以提升。

另外,第1显示区域10的文字15形成为锯齿状部,此外,由于该锯齿状部的凹部30的深度与第1装饰20中的凹部30的深度相同,因此,第1显示区域10的文字15与第1装饰20呈现出一体感,胎侧部的装饰性得到提高。此外,由于在第1显示区域10的文字15与第1装饰20,脊部31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倾斜的方向以及角度、脊部31的截面形状、间距P、以及、高度h均相同,因此,第1显示区域10的文字15与第1装饰20之间的一体感得以提升。

另外,众所周知,当对充气轮胎1进行吹气(インフレート)时,胎侧部产生有:沿着轮胎径向延伸的凹陷的筋。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多个脊部31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倾斜地延伸,因此,沿着轮胎径向延伸的上述的筋难以被看到,从而外观呈现良好。

另外,由于对第2显示区域11的第1装饰20、第2装饰21以及第3装饰22进行修边的各径向分界线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倾斜地延伸,因此,吹气时沿着轮胎径向延伸的上述的筋难以被看到,从而外观呈现良好。

另外,由于第2显示区域11中的所有的径向分界线之中的3/4以上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向相同方向倾斜,因此,胎侧部的设计性较高。此外,由于第2显示区域11中的所有的径向分界线之中的3/4以上的径向分界线相对于轮胎径向而言的倾斜方向、与第2显示区域11中的脊部31相对于轮胎径向而言的倾斜方向相反,因此,胎侧部的设计性变得更高,另外,吹气时沿着轮胎径向延伸的上述的筋更加难以被看到。

以上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一例而已,可以对以上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第1装饰20的轮胎周向的两方配置了第2装饰21,但作为变更例,也可以只在第1装饰20的轮胎周向的一方配置第2装饰21。例如,可以在第2显示区域11的轮胎周向的端部配置第1装饰20,在该第1装饰20的轮胎周向一方的旁边配置第2装饰21。在如此配置的情况下,胎侧部的设计性较高,且耐开裂性也呈现良好。

另外,凹部30的深度、或者脊部31的相对于轮胎径向而言的倾斜方向、相对于轮胎径向而言的倾斜角度、截面形状、间距P或者高度h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在第1装饰20、第2装饰21、第3装饰22以及文字15之中的一部分,不同于其它部分。尤其是文字15、与第1装饰20、第2装饰21以及第3装饰22与部位分离开,因此,凹部30的深度或者脊部31的特征也可以不同于第1装饰20、第2装饰21以及第3装饰22。

相关技术
  •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轮胎硫化模具以及充气轮胎
  • 一种免充气微发泡人力车轮胎原料和免充气微发泡人力车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 用于充气车辆轮胎、优选地用于充气车辆轮胎的带束箍带层的加强层
  • 轮胎密封剂、包含该密封剂的车辆充气轮胎以及用于检测具有密封剂层的车辆充气轮胎和用于再循环具有密封剂的车辆充气轮胎的方法
  • 包含密封剂层的车辆充气轮胎、以及用于检测包含密封剂层的车辆充气轮胎和回收包含密封剂的车辆充气轮胎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606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