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线端连接器外壳及其连接器组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46:07


一种线端连接器外壳及其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线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线束的线端连接器外壳和数据线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高速连接器是目前汽车行业广泛采用的部件,应用于:导航系统、远程控制、车载电话、车载电视、音响设备、天线等领域。现有技术中相关的高速线束连接器,在与板端连接器的连接过程中,容易因为振动或其他原因造成连接线本身与其外部套接的外壳发生相对移动,进而松脱,导致连接线与板端连接器的连接松开或接触不良,从而影响高速数据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现有技术中也会提供一些用于数据线连接的接头,部分接头带有弹片,但在运输过程中因为弹片比较薄,容易被拉断。

如何提供一种使连接线与其外壳连接牢固的固定结构,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线端连接器外壳,以解决上述若干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线端连接器外壳的一种数据线接头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端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外壳,所述主外壳内部设置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通腔,所述长度方向为主外壳的长度方向,所述主外壳沿长度方向顺次设置前导筒、矩形座和后导筒;

插件,可拆卸地插接于矩形座底部的插接位内,所述插件与所述通腔形成一个在所述通腔内的、限制内部数据线接头沿长度方向移动的限位空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座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相对端面,两个相对端面分别为连接前导筒的前端面,和连接后导筒的后端面,两个所述端面之间设置四个面,分别为顶面、底面以及顶面和底面之间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所述顶面上靠近前导筒处设置一个拱门,所述拱门靠近后导筒一侧的顶面上设置有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经由拱门穿出,向前导筒方向延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拱门内侧顶面设置一个向所述底面方向凸起的、具有弹性的缓冲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卡件靠近前导筒的自由端下部为削薄结构,所述弹性卡件靠近前导筒的自由端顶面设置第一凸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卡件靠近前导筒的顶面设置第一卡件,所述第一卡件设于第一凸圆和拱门之间;所述第一卡件包括顶部的水平面,水平面靠近拱门方向和背离拱门方向分别设置两个相对侧面,其中靠近拱门方向为竖直侧面,背离拱门方向为向前导筒方向倾斜延伸的坡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后导筒为圆筒结构,所述后导筒外壁沿周向设置若干加强肋,所述加强肋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加强肋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于矩形座,所述加强肋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具有倒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前导筒为椭圆形筒结构,所述前导筒上设置第一凸楞和第二凸楞,所述第一凸楞和第二凸楞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楞和第二凸楞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面,设置在所述前端面和前导筒长度方向的自由端面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通腔沿长度方向顺次为连通的第一通腔、第二通腔和第三通腔,所述第一通腔设于所述前导筒内;所述第三通腔设于后导筒内,所述第一通腔和第二通腔衔接处设置卡环;所述第二通腔竖直方向内径短于第三通腔内径,所述第二通腔顶面设置滑槽,所述滑槽沿长度方向的、靠近第三通腔的一端为与所述第三通腔连通的开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插件由主外壳底部向顶部方向插入所述第二通腔内;

所述插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前端座,所述底座沿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后端座,所述前端座靠近所述前导筒;

所述前端座上部为U型结构,包括两个以主外壳中轴面对称的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上部远离中轴面的壁面上设置第二凸圆,所述矩形座的侧面上设置与所述第二凸圆配合的推件孔;

所述后端座上部设置两个以主外壳中轴面对称的第二插板,两个第二插板之间,设置两个以主外壳中轴面对称的第三插板,所述后端座中部设置第二卡件,所述第二卡件设于两个第三插板之间;

所述第二卡件包括两个相对竖直面,两个竖直面平行设置,所述竖直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两个竖直面之间,包括一个靠近前导筒的竖立面和一个向后导筒方向倾斜延伸的坡面;

所述后端座底部设置抠槽。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线端连接器外壳,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弹性卡件结构更好与板端外壳连接。此外,由于弹性卡件为薄型结构,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向上力而被扯断,在拱门内安装缓冲块,防止弹性卡件受向上力后被拉断,保证整体外壳完整可使用。

此外,本设计在固定数据线头部时采用双保险结构,通过卡环和滑槽与第三卡件的多重作用下,卡住数据线前端,又通过插件的第二卡件,卡住数据线后端。保证端子在一个区域内轴向固定,不会移动。保证了数据线前端接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随意晃动,保证数据线连接的稳定,确保数据传输的通畅稳定。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线结构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线端连接器外壳,还包括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头部插接在所述通腔内,所述线端连接器外壳内设置限制数据线的头部沿所述长度方向移动的限位结构;

所述数据线顺次包括接头、端子、连接线和线缆,所述接头设于第一通腔内,所述端子卡接在第二通腔内,所述端子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其中一个端面与卡环抵压,另一个端面与第二卡件抵压,所述端子靠近第二通腔顶面位置设置第三卡件,所述第三卡件与滑槽靠近前导筒方向的端面抵压。

由于上述的线端连接器外壳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线端连接器外壳的数据线结构组件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线端连接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线端连接器外壳的轴侧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线端连接器外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本公开实施例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插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数据线接头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本公开实施例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主外壳100,矩形座101,前导筒102,后导筒103,推件孔104,加强肋105,弹性卡件106,缓冲块107,拱门108,第一卡件109,第一凸圆110,第一凸楞111,第一通腔112,卡环113,第二通腔114,插接位115,第三通腔116,滑槽117,第二凸楞118,

插件200,底座201,前端座202,第一插板203,第二凸圆204,第二插板205,第三插板206,第二卡件207,抠槽208,

数据线300,接头301,端子302,第三卡件303,连接线304,线缆30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线端连接器外壳,以解决现有的数据线插接不牢固、容易松动,从而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甚至断线的问题。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线端连接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线端连接器外壳的轴侧图。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线端连接器外壳,包括:主外壳100,主外壳100内部设置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通腔,长度方向为主外壳100的长度方向。主外壳100沿长度方向顺次设置前导筒102、矩形座101和后导筒103。

通腔的轴向与长度方向平行,本设计中的主外壳为一体形成的具有绝缘性能的壳结构,选用具有绝缘功能的材料制得。为了提高实用性并降低成本,可以选用PA、PP材料进行生产加工。

插件200,可拆卸地插接于矩形座101底部的插接位115内。插件200与通腔形成一个在通腔内的、限制内部数据线300接头301沿长度方向移动的限位空间。

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用于作为线端数据线的接头外壳,其设计的首要目的是保证外壳和线端数据线的相对固定,线端数据线在外壳中不会因为空隙而轴向移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设计中设计了可以针对线端数据线对应部件前端和后端都进行限位的结构。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线端连接器外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本公开实施例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3图4所示,线端数据线由外壳的后导筒103向前导筒102方向推进,推进到对应位置后,其端子前端面卡于卡环113后端面。接着将插件插入矩形座101底部的插接位115内,插件200中的第二卡件抵压住端子的后端面,从而完成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矩形座101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相对端面,两个相对端面与轴线垂直。两个相对端面分别为连接前导筒102的前端面,和连接后导筒103的后端面。两个端面之间设置四个面,分别为顶面、底面以及顶面和底面之间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两个侧面与轴线平行。顶面上靠近前导筒102处设置一个拱门108,拱门108靠近后导筒103一侧的顶面上设置有弹性卡件106,弹性卡件106经由拱门108穿出,向前导筒102方向延伸。

如图2所示,拱门靠近前导筒102的端面与矩形座101的前端面平齐,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线端连接器外壳更好的与板端接头外壳进行连接。在线端连接外壳和板端连接外壳连接时,板端连接外壳上也有一个与拱门108相似的结构,在线端连接外壳和板端连接外壳连接时,拱门和拱门进行抵压,形成了一个防护罩类结构。

拱门108内侧顶面设置一个向底面方向凸起的、具有弹性的缓冲块107。

弹性卡件106靠近前导筒102的自由端下部为削薄结构。弹性卡件106靠近前导筒102的自由端顶面设置第一凸圆110。

弹性卡件106靠近前导筒102的顶面设置第一卡件109,第一卡件109设于第一凸圆110和拱门108之间。第一卡件109包括顶部的水平面,水平面靠近拱门108方向和背离拱门108方向分别设置两个相对侧面,其中靠近拱门108方向为竖直侧面,背离拱门108方向为向前导筒102方向倾斜延伸的坡面。

由上述实施例中可推知,在板端连接器对应位置设置可以套接前导筒的套筒,套筒上部设置与弹性卡件106配合的插接槽,插接槽上部设置与第一卡件109卡接的条孔。通过条孔与弹性卡件106上的第一卡件109,完成连接。若需要解除连接,下按第一卡件109,使其脱离条孔的限位,达到解除连接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导筒103为圆筒结构,后导筒103外壁沿周向设置若干加强肋105,加强肋105沿长度方向延伸,加强肋105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于矩形座101,加强肋105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具有倒圆。

加强肋的设计一方面加强后导筒和矩形座的连接牢固性。另一方面,后导筒在于其他套接部件配合时,加强肋作为一种撑紧件,起到加强连接、支撑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导筒102为椭圆形筒结构,前导筒102上设置第一凸楞111和第二凸楞118,第一凸楞111和第二凸楞118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凸楞111和第二凸楞118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面,设置在前端面和前导筒102长度方向的自由端面之间。

如图3所示的,第二凸楞设置在前导筒底面,两个第一凸楞设置在前导筒左右两侧,并交错设置。凸楞起到导向作用,当前导筒与板端接头外壳卡接的时候,凸楞与对应的导向槽插接。一方面限制板端接头外壳与线端连接器外壳相对转动,另一方面,在套接过程中起到支撑的作用。

此外,前导筒设计为腰圆孔式的筒型结构,也在根本上防止前导筒与套接在前导筒上的部件相对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腔沿长度方向顺次为连通的第一通腔112、第二通腔114和第三通腔116,第一通腔112设于前导筒102内。第三通腔116设于后导筒103内,第一通腔112和第二通腔114衔接处设置卡环113。第二通腔114竖直方向内径短于第三通腔116内径,第二通腔114顶面设置滑槽117,滑槽117沿长度方向的、靠近第三通腔116的一端为与第三通腔116连通的开口。插件200由主外壳100底部向顶部方向插入第二通腔114内。数据线头部设置在通腔内,前导筒与板端数据线接头插接时,两端数据线同时完成插接。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插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的插件200包括底座201,底座20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前端座202。底座201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后端座,前端座202靠近前导筒102。

前端座202上部为U型结构,包括两个以主外壳100中轴面对称的第一插板203,第一插板203上部远离中轴面的壁面上设置第二凸圆204,矩形座101的侧面上设置与第二凸圆204配合的推件孔104。

后端座上部设置两个以主外壳100中轴面对称的第二插板205,两个第二插板205之间,设置两个以主外壳100中轴面对称的第三插板206,后端座中部设置第二卡件207,第二卡件207设于两个第三插板206之间。

第二卡件207包括两个相对竖直面,两个竖直面平行设置,竖直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两个竖直面之间,包括一个靠近前导筒102的竖立面和一个向后导筒103方向倾斜延伸的坡面。

后端座底部设置抠槽208,需要将插件拔出时,推动左右两个第二凸圆204,使其脱离推件孔104,在抠槽施力,是插件脱离主外壳。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线300结构组件。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数据线接头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本公开实施例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图8所示,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线端接头301外壳,还包括数据线300,数据线300的头部插接在通腔内,线端接头301外壳内设置限制数据线300的头部沿长度方向移动的限位结构。数据线在线端连接器外壳内卡紧,限制其轴线方向的移动。

数据线300顺次包括接头301、端子302、连接线304和线缆305,接头301设于第一通腔112内,端子302卡接在第二通腔114内,端子302沿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其中一个端面与卡环113抵压,另一个端面与第二卡件207抵压,端子302靠近第二通腔114顶面位置设置第三卡件303,第三卡件303与滑槽117靠近前导筒102方向的端面抵压。

由于上述的线端连接器外壳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线端连接器外壳的数据线结构组件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68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