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摩擦片加工用自动上料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5:20


一种摩擦片加工用自动上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擦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擦片加工用自动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鼓式刹车片应用在汽车上面已经近一世纪的历史了,但是由于它的可靠性以及强大的制动力,使得鼓式刹车现今仍配置在许多车型上(多使用于后轮);它与轮胎固定并同速转动;在获得相同刹车力矩的情况下,鼓式刹车装置的刹车鼓的直径可以比盘式刹车的刹车盘还要小上许多;因此载重用的大型车辆为获取强大的制动力,只能够在轮圈的有限空间之中装置鼓式刹车,在进行摩擦片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对为了便于进行便携化生产,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中都会使用到对应的上料设备,从而便于其加工。

公开号为CN11470182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鼓式摩擦片自动上料装置及方法,常用的鼓式摩擦片在生产后,需要进行加工,需要对鼓式摩擦片进行搬运,在上料过程中,不容易将鼓式摩擦片正确摆放,使得加工的效率较低。包括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的下方设置有运输组件,运输组件上安装有推料组件,本发明通过推板推动鼓式摩擦片一段距离至第二传送装置的指定位置,方便夹持;转动调节杆可调节松紧度,弹簧可使夹持过程中能得到缓冲;通过第一电机、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和第二电机的协作,可实现鼓式摩擦片的转运,从而进行上料,保证将鼓式摩擦片正确的放置在待加工的设备上。

但是上述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摩擦片加工会有不同的加工阶段如对其进行打孔,在对摩擦片进行打孔时需要将摩擦片进行竖放,从而便于进行打孔,但是在对生产后的摩擦片进行抛光清洗时就需要使其进行横放,但是现有的上料设备进行上料时,往往只能是摩擦片处于一种放置状态,影响了上料机构的使用范围,并且在使用上料设备进行上料时,为了使上料机构能够正常工作,往往将摩擦片通过人为放置的方式使得摩擦片处于相同状态,但是在人为进行放置时,无法对放置位置放置角度进行准确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擦片加工用自动上料设备,以解决现有的上料设备无法根据后续步骤使摩擦片在进行放置时处于不同放置状态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摩擦片加工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本体和用于对摩擦片进行输送的传动带,还包括用于对放置在传动带上的摩擦片进行自动定位的导正纠偏机构,用于对摩擦片进行夹持转变姿态的夹持转变机构,用于对夹持转变机构进行转移的转向机构,所述导正纠偏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架设置在本体外壁上,且驱动电机设置在传动带的其中一端,所述驱动电机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板,所述本体中设置有挡块。

进一步,所述传动带输送速度大于驱动电机转动速度,且驱动板与摩擦片接触面为平面。

进一步,所述夹持转变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和形态转变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传动带的另外一侧,所述安装板中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开设有导向滑槽,每个所述导向滑槽内中均设置有导向滑块,两个所述导向滑块的下方均设置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之间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上方设置有延迟伸缩杆,延迟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与顶块固定连接,所述延迟伸缩杆的顶端与安装板的下底面连接,所述顶块的上方两侧设置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与夹持块的内壁连接,所述导向滑块中设置有复位弹簧柱,所述复位弹簧柱与导向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滑块中设置有连接丝杆,所述连接丝杆端部设置有扭块。

进一步,所述导向滑块横截面呈L字型,所述夹持块底端内侧呈弧面,所述顶块与第一推块接触面呈斜面。

进一步,所述形态转变组件包括两组传动组件和夹持翻转组件,所述夹持翻转组件包括两个滑动连接伸缩块,两个所述滑动连接伸缩块设置在安装板的下方两端,且滑动连接伸缩块与安装板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滑动连接伸缩块中均贯穿设置有连接弹簧柱,每个连接弹簧柱的末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每个所述滑动连接伸缩块下端均设置有定位转动块,其中一个所述定位转动的端部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传动齿条,所述第三传动齿条的上方设置有第四传动齿条,所述第四传动齿条内侧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下方设置有第五传动齿条,所述第三传动齿条中滑动设置有连接定位杆,所述连接定位杆与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五传动齿条的上方啮合设置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末端设置有摩擦滚轮,所述摩擦滚轮通过安装支架与安装板连接,所述摩擦滚轮的下方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末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两组传动组件分别设置在安装板的两侧,每个所述传动组件均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若干活动推块,所述活动推块外设置有连接转块,所述连接转块与安装板连接,所述连接转块外设置有第一连接齿轮,所述活动推块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所述活动推块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呈棘爪状,下部分所述活动推块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齿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传动齿条,所述第一传动齿条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伸缩连接杆,所述第一传动齿条的末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侧啮合设置有第二传动齿条,每个所述第二传动齿条的末端与对应第一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插杆横截面呈U字形,插杆的头端为斜面设置,所述插杆位置与第二推块位置对应。

进一步,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设置在本体外侧,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末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通过设置导正纠偏机构,可以对人为放置在传动带上的摩擦片进行导正纠偏,便于进行后续工作,现有的自动上料机构在进行上料时,都需要将摩擦片的初始状态调整到相同形态,从而便于上料机构进行上料,但是在通过人为对摩擦片进行放置时,无法保证每次放置的角度位置都相同,此时通过导正纠偏机构可以将放置在传动带上的摩擦片进行有效纠偏,从而便于后续设备进行工作,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导正纠偏机构还可以起到对工件进行分隔的效果,避免工件扎堆移动,便于后续机构进行工作,有效了工作效率;

其二,在进行上料的过程中,由于后续加工步骤的不同此时可能需要对工件的夹持方式也不相同,如在后续步骤为钻孔时,此时就需要将工件立起来,从而便于钻孔设置对摩擦片表面进行钻孔,如后续步骤为打磨时将工件进行平放,此时通过上夹持转变机构即可人为控制对摩擦片的放置状态进行改变,从而适用于不同的放置状态,而现有的上料设备,在进行上料时只能使摩擦片处于一种状态,无法对摩擦片的放置状态进行改变,当摩擦片状态可以自我进行改变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进行状态切换时,通过利用电动伸缩杆的升降进行同步工作,从而避免降低生产效率,同时利用电动伸缩杆进行升降时的力同时完成摩擦片夹持状态的改变,降低了能源损耗,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摩擦片进行平放时,此时电动伸缩杆下移,通过夹持块即可完成对摩擦片的夹持,当需要对摩擦片的状态进行切换时,通过人为控制传动组件的介入,在移动摩擦片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切换,并且由于夹持块通过连接丝杆连接,可以根据不同摩擦片的加工要求,对摩擦片的夹持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摩擦片的加工;

综上所述,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导正纠偏机构可以自动对放置在传动带上的片进行导正纠偏,使得移动到传动带末端的摩擦片状态都相同,随后根据摩擦片后续加工工序的情况可以通过夹持转变机构对摩擦片的放置状态进行调节,如当后续加工工序为打磨时,此时需要将摩擦片进行平放,此时通过夹持转变机构可以将摩擦片进行平放,当后续加工工序为钻孔时,此时需要将摩擦片进行竖放,此时通过夹持转变机构中的传动组件和夹持翻转组件的配合作用,可以将平放的摩擦片进行状态调节,使其进行竖放,从而使得该设备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后续加工工序中,有效对提高了设备的适用范围,并且还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夹持转变机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夹持转变机构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夹持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夹持转变机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本体;2、传动带;3、导正纠偏机构;31、驱动电机;32、驱动板;4、夹持转变机构;41、第一传动齿条;42、第一传动轴;43、第二传动齿条;44、安装板;45、扭块;46、活动推块;47、固定杆;48、连接转块;410、第一连接齿轮;411、伸缩连接杆;412、复位弹簧柱;413、导向滑块;414、夹持块;415、第一推块;416、顶块;417、延迟伸缩杆;418、第二推块;419、第三传动齿条;420、第二传动轴;421、第四传动齿条;422、连接定位杆;423、第五传动齿条;424、连接丝杆;426、滑动连接伸缩块;427、连接弹簧柱;428、转动齿轮;429、定位转动块;430、第四转动轴;431、第一连接杆;432、摩擦滚轮;433、插杆;5、转向机构;51、转向电机;52、转向轴;53、连接板;54、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片加工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本体1和用于对摩擦片进行输送的传动带2,还包括用于对放置在传动带2上的摩擦片进行自动定位的导正纠偏机构3,用于对摩擦片进行夹持转变姿态的夹持转变机构4,用于对夹持转变机构4进行转移的转向机构5,所述导正纠偏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通过连接架设置在本体1外壁上,且驱动电机31设置在传动带2的其中一端,所述驱动电机31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板32,所述本体1中设置有挡块。

工作时,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导正纠偏机构3可以自动对放置在传动带2上的片进行导正纠偏,使得移动到传动带2末端的摩擦片状态都相同,随后根据摩擦片后续加工工序的情况可以通过夹持转变机构4对摩擦片的放置状态进行调节,如当后续加工工序为打磨时,此时需要将摩擦片进行平放,此时通过夹持转变机构4可以将摩擦片进行平放,当后续加工工序为钻孔时,此时需要将摩擦片进行竖放,此时通过夹持转变机构4中的传动组件和夹持翻转组件的配合作用,可以将平放的摩擦片进行状态调节,使其进行竖放,从而使得该设备可以使用于不同的后续加工工序中,有效对提高了设备的适用范围,并且还提高了加工效率。

具体的,所述传动带2输送速度大于驱动电机31转动速度,且驱动板32与摩擦片接触面为平面。

工作时,当摩擦片通过驱动板32进行调平后,此时移动到另外一侧时,此时受到传动带2的作用会快速移动,避免摩擦片还会受到驱动板32影响。

具体的,所述夹持转变机构4包括夹持组件和形态转变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板44,所述安装板44设置在传动带2的另外一侧,所述安装板44中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开设有导向滑槽,每个所述导向滑槽内中均设置有导向滑块413,两个所述导向滑块413的下方均设置有夹持块414,所述夹持块414之间设置有顶块416,所述顶块416的上方设置有延迟伸缩杆417,延迟伸缩杆41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推块418,所述第二推块418与顶块416固定连接,所述延迟伸缩杆417的顶端与安装板44的下底面连接,所述顶块416的上方两侧设置有第一推块415,所述第一推块415与夹持块414的内壁连接,所述导向滑块413中设置有复位弹簧柱412,所述复位弹簧柱412与导向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滑块413中设置有连接丝杆424,所述连接丝杆424端部设置有扭块45。

具体的,所述导向滑块413横截面呈L字型,所述夹持块414底端内侧呈弧面,所述顶块416与第一推块415接触面呈斜面。

工作时,当顶块416向上压时,可以使夹持块414自动打开,从而便于进行放料。

具体的,所述形态转变组件包括两组传动组件和夹持翻转组件,所述夹持翻转组件包括两个滑动连接伸缩块426,两个所述滑动连接伸缩块426设置在安装板44的下方两端,且滑动连接伸缩块426与安装板44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滑动连接伸缩块426中均贯穿设置有连接弹簧柱427,每个连接弹簧柱427的末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431,每个所述滑动连接伸缩块426下端均设置有定位转动块429,其中一个所述定位转动的端部设置有转动齿轮428,所述转动齿轮42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传动齿条419,所述第三传动齿条419的上方设置有第四传动齿条421,所述第四传动齿条421内侧设置有第二传动轴420,所述第二传动轴420下方设置有第五传动齿条423,所述第三传动齿条419中滑动设置有连接定位杆422,所述连接定位杆422与安装板44连接,所述第五传动齿条423的上方啮合设置有第四转动轴430,所述第四转动轴430末端设置有摩擦滚轮432,所述摩擦滚轮432通过安装支架与安装板44连接,所述摩擦滚轮432的下方设置有插杆433,所述插杆433的末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杆431连接。

具体的,两组传动组件分别设置在安装板44的两侧,每个所述传动组件均包括固定杆47,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若干活动推块46,所述连接转块48与安装板44连接,所述活动推块46外设置有连接转块48,所述连接转块48外设置有第一连接齿轮410,所述活动推块46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所述活动推块46与安装板44转动连接呈棘爪状,下部分所述活动推块46与安装板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齿轮41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传动齿条41,所述第一传动齿条41与安装板44之间设置有伸缩连接杆411,所述第一传动齿条41的末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42,所述第一传动轴42的外侧啮合设置有第二43传动齿条,每个所述第二传动齿条43的末端与对应第一连接杆431连接。

具体的,所述插杆433横截面呈U字形,插杆433的头端为斜面设置,所述插杆433位置与第二推块418位置对应。

工作时,随着第一连接杆431的移动,会带动插杆433同步移动,此时插杆433与第二推块418配合,可以使夹持块414打开,从而便于摩擦片进行翻转。

具体的,所述转向机构5包括转向电机51,所述转向电机51设置在本体1外侧,所述转向电机51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向轴52,所述转向轴52的末端设置有连接板53,所述连接板53与安装板44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44的上方设置有电动伸缩杆54,所述固定杆47与安装板44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根据夹持位置的需求,通过扭动扭块45,使得连接丝杆424转动,连接丝杆424转动会带动导向滑块413移动,导向滑块413移动带动夹持块414移动,从而对夹持位置进行调节,当夹持块414的夹持位置调节完成后,随后将摩擦片人为放置在传动带2上,此时摩擦片随着传动带2的作用会移动到驱动板32处,由于驱动板32不在传动带2中心位置,此时摩擦片会移动到驱动电机31处,此时驱动板32会抵触到摩擦片并带动摩擦片进行旋转,在摩擦片移动的过程中,会与驱动板32对齐,从而达到对摩擦片纠偏的作用,当摩擦片移动到驱动电机31另外一侧时,此时由于传动带2移动速度大于驱动电机31转动速度,此时摩擦片在传动带2的作用下会移动到传动带2末端,当后续加工步骤为打磨时,此时需要将摩擦片平放,当摩擦片移动到位后,此时电动伸缩杆54工作,带动安装板44下移,当夹持块414下移到一定位置时,此时夹持块414会抵触到摩擦片,由于夹持块414通过导向滑块413与安装板44之间通过复位弹簧柱412连接,此时夹持块414之间的间距会增大,从而可以完成后摩擦片的夹持,当夹持完成后,此时电动伸缩杆54复位,转向电机51工作,通过转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板53转动,由于连接板53与安装板44连接会带动安装板44同步移动,从而使夹持后的摩擦片移动到下一道打磨工序上,在对摩擦片进行放置的过程中,当摩擦片抵触到放置平台时,此时在额外下移一定距离,摩擦片位置不同,但是摩擦片会抵触到顶块416,使得顶块416上移,顶块416上移可以额外将夹持块414进行撑开,同时在延迟伸缩杆417的作用下可以减缓夹持块414的复位速度,从而达到摩擦片自动放料的作用,当后续加工工序为打孔时,此时需要将平放的摩擦片进行竖放,此时人为推动第一传动齿条41,使得第一传动齿条41与第一连接齿轮410连接,此时电动伸缩杆54下移,由于活动推块46与固定杆47之间呈棘爪状,此时活动推块46不会带动连接转块48转动,当通过夹持块414对摩擦片完成夹持后,在安装板44上升的过程中,此时连接转块48受到活动推块46的影响,连接转块48开始进行转动,当连接转块48转动时,会带动第一连接齿轮410转动,由于第一连接齿轮410与第一传动齿条41啮合,第一传动齿条41与第一传动轴42啮合,第一传动轴42与第二传动齿条43啮合,而第二传动齿条43贯穿在安装板44中通过第一连接杆431与连接弹簧柱427的末端连接,使得当安装板44上方时,会使两侧的滑动连接伸缩块426移动,从而对摩擦片完成两端夹持,当夹持完成后,此时由于设置在滑动连接伸缩块426上的定位转动块429抵触摩擦片,而安装板44仍然在上方,使得定位转动块429位置不动,而连接弹簧柱427被拉长,从而使第一连接杆431仍然可以进行移动,第一连接杆431移动带动插杆433同步移动,当第一连接杆431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此时插杆433插入到第二推块418下方,抵触第二推块418,使得第二推块418上移,第二推块418上移带动顶块416上移,顶块416上移抵触第二推块418,使得夹持块414接触对摩擦片的夹持,同时随着插杆433的不断移动,当插杆433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此时插杆433与摩擦滚轮432接触,带动摩擦滚轮432转动,摩擦滚轮432转动带动第四转动轴430转动,而第四转动轴430与第五传动齿条423啮合,而第五传动齿条423与第二传动轴420啮合,第二传动轴420与第四传动齿条421啮合,使得第四传动轴转动会带动第四传动齿条421移动,第四传动齿条421移动带动第三传动齿条419移动,第三传动齿条419移动带动转动齿轮428转动,而转动齿轮428与定位转动块429连接,使得定位转动块429会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摩擦片进行转动,使其树立,便于进行后续打孔加工;

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导正纠偏机构3可以自动对放置在传动带2上的片进行导正纠偏,使得移动到传动带2末端的摩擦片状态都相同,随后根据摩擦片后续加工工序的情况可以通过夹持转变机构4对摩擦片的放置状态进行调节,如当后续加工工序为打磨时,此时需要将摩擦片进行平放,此时通过夹持转变机构4可以将摩擦片进行平放,当后续加工工序为钻孔时,此时需要将摩擦片进行竖放,此时通过夹持转变机构4中的传动组件和夹持翻转组件的配合作用,可以将平放的摩擦片进行状态调节,使其进行竖放,从而使得该设备可以使用于不同的后续加工工序中,有效对提高了设备的适用范围,并且还提高了加工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锂电池加工用自动上料机
  • 一种板材加工用自动上料机构
  • 一种塑料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 一种振动上料装置和振动上料方法
  • 一种零件自动上料装置及零件自动上料方法
  • 一种金属线材拉拔润滑粉加工用可自动上料混料粉碎设备
  • 一种自动上料的环保自动化加药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6085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