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取纸装置及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48:15


一种取纸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基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纸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玻璃基板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通常会在两块玻璃基板之间放置一块经过特殊处理的间隔纸,使玻璃基板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消除玻璃基板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提升玻璃基板的品质。

在对玻璃基板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时,需要将间隔纸取下,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取纸手臂对玻璃基板上的间隔纸进行取下,但是现有技术的取纸手臂只能单侧进行取纸,想要对相对应的两侧间隔纸进行取纸就需要新增一台取纸方向相反的取纸手臂,通过两台取纸手臂进行取纸。

现有技术中,对相对应的两侧间隔纸进行取纸时,新增一台取纸手臂需要重新分配工位占地,同时成本升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对相对应的两侧间隔纸进行取纸时,新增一台取纸手臂需要重新分配工位占地,同时成本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取纸装置及设备,包括:承载部,承载部为长条状,承载部的至少一端设置连接结构,承载部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相背两侧分别为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分别设置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多个吸持部,多个吸持部分别设置于承载部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夹持部,夹持部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和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设置于承载部上,第一驱动部的驱动端与夹持部连接;其中,第一驱动部能够往复驱动夹持部转动,使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抵顶。

本公开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位和第二夹持位均为多个且数量相同,夹持部的数量与第一夹持位的数量相同,并且每个夹持部与一个第一夹持位和一个第二夹持位对应设置与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取纸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夹块,多个第一夹块分别设置于第一侧和第二侧,设置于第一侧的第一夹块构成第一夹持位,设置于第二侧的第一夹块构成第二夹持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为第一端与第二端相背离设置的一体结构,夹持部中部与第一驱动部的驱动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驱动部的驱动端连接;两个第一支架,两个第一支架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的两侧连接,两个第一支架具有预设角度;两个第二支架,两个第二支架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两个第二支架向同一方向弯折,使夹持部呈现M型,两个第二支架的两个另一端分别为夹持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驱动部的驱动端连接;两个夹持臂,两个夹持臂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且两个夹持臂沿承载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并反向设置,两个夹持臂向同一方向弯折,两个夹持臂的两个另一端分别为第一端与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持部包含多个真空吸盘,多个吸持部分别间隔设置于第一侧与第二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吸持部与第一侧和第二侧设置的多个第一夹块交替间隔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纸装置还包括:分配器,分配器设置在承载部上,与吸持部连接,用于控制吸持部的工作。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取纸设备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提出的一种取纸设备;和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与取纸装置的承载部一端的连接结构连接,用于驱动取纸装置的移动。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取纸设备可直接使用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取纸装置,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取纸装置,包括:承载部、第一驱动部、多个吸持部和夹持部,承载部为长条状,承载部的至少一端设置连接结构,承载部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相背两侧分别为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分别设置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多个吸持部分别设置于承载部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夹持部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驱动部设置于承载部上,第一驱动部的驱动端与夹持部连接;其中,第一驱动部能够往复驱动夹持部转动,使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抵顶。通过布置在长条状承载部第一侧与第二侧的吸持部可以实现对相对处于取纸装置两侧的间隔纸进行吸取,第一驱动部驱动夹持部抵顶至第一夹持位或第二夹持位,对被吸取的间隔纸进行夹紧,实现一个取纸装置可也对相对的两侧间隔纸进行取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两个取纸手臂相反设置的取纸手臂对相对两侧的间隔纸进行取纸所导致的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取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取纸装置第一侧抵顶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取纸装置第二侧抵顶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取纸装置第二侧抵顶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取纸装置一体式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取纸装置分体式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取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取纸装置;

11、夹持部;111、第二夹块;112、第一支架;113、第二支架;114、第一连接部;115、夹持臂;116、第二连接部;

12、第一驱动部;

13、吸持部;131、真空吸盘;132、分配器;

14、承载部;141、第一夹块;

15、连接结构;

2、第二驱动部;

A、第一侧;B、第二侧;C、第一端;D、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公开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大于或等于两个;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公开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取纸装置1,包括:承载部14、多个吸持部13、夹持部11和第一驱动部12,承载部14为长条状,承载部14的至少一端设置连接结构15,承载部14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相背两侧分别为第一侧A与第二侧B,第一侧A与第二侧B分别设置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多个吸持部13分别设置于承载部14的第一侧A与第二侧B;夹持部11具有第一端C与第二端D;第一驱动部12设置于承载部14上,第一驱动部12的驱动端与夹持部11连接;其中,第一驱动部12能够往复驱动夹持部11转动,使第一端C和第二端D分别与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抵顶。

具体地,取纸装置1的所有部件均设置于承载部14上,承载部14可以是长条状圆柱体,也可以是长条状长方体,其具体的形状不做限定,只需要保证承载部14为长条状,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设置取纸装置1的其他部件即可。本实施例可以采用长条状长方体承载部14,第一夹持位、第二夹持位和吸持部13设置于长方体承载部14相对的两个长的侧面上,夹持部11设置于其余一个长的侧面上。承载部14的一端设置连接结构15,用于连接驱动承载部14运动的驱动装置,连接结构15可以是在承载部14的一端设置法兰,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承载部14与驱动装置,也可以是在驱动装置上设置固定槽,承载部14插入固定槽实现连接,其具体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可以实现承载部14与驱动承载部14的驱动装置之间不发生分离,并且传动稳定即可。

定义承载部14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相背两侧分别为第一侧A与第二侧B,是为了对应取纸装置1两侧放置间隔纸的位置,两侧的间隔纸分别处于取纸装置1两侧放置在A型架中的玻璃基板上。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可以是分别设置在第一侧A与第二侧B的夹块,也可以是分别设置在第一侧A与第二侧B的夹持槽,具体构成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的结构不做限定,可以实现夹持部11的第一端C或第二端D抵顶第一夹持位或第二夹持位时,可以稳定的夹住间隔纸,使间隔纸不发生脱落即可。承载部14的材料可以是碳纤维材质,也可以是铝合金材质的,其具体的材料不做的限定,只要可以承载取纸装置1其余部件的重量,不发生断裂,并且质量较轻即可。

吸持部13设置于承载部14的第一侧A与第二侧B,目的是使取纸装置1可以对相对两侧的间隔纸进行吸取,吸持部13可以是真空吸盘131,或是可以持续提供吸持力的吸持装置,其具体不做限定,可以实现将间隔纸吸持,并保证间隔纸的吸持相对稳定,不易脱落即可,吸持部13的数量根据间隔纸的尺寸进行设定,其具体数量不做限定,可以吸持间隔纸,使间隔纸不发生脱落即可。

夹持部11可以是第一端C与第二端D相背的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第一端C与第二端D相反,第一端C与第二端D之间沿承载部14长度方向具有一定的距离的分体结构,其具体的结构不做限定,可以实现夹持部11具有第一端C与第二端D,并且第一端C与第二端D可以在第一驱动部12的驱动下分别抵顶承载部14两侧的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即可,夹持部11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被吸持部13吸持的间隔纸发生脱落。

第一驱动部12主要是用来往复驱动夹持部11的转动,实现夹持部11的第一端C与第二端D分别抵顶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实现对间隔纸的夹持动作,第一驱动部12可以是回转气缸,也可以是转动电机,不做具体的限定,可以实现第一驱动部12驱动夹持部11的往复转动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取纸装置1,包括:承载部14、第一驱动部12、多个吸持部13和夹持部11,承载部14为长条状,承载部14的至少一端设置连接结构15,承载部14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相背两侧分别为第一侧A与第二侧B,第一侧A与第二侧B分别设置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多个吸持部13分别设置于承载部14的第一侧A与第二侧B;夹持部具有第一端C与第二端D;第一驱动部12设置于承载部14上,第一驱动部12的驱动端与夹持部11连接;其中,第一驱动部12能够往复驱动夹持部11转动,使第一端C和第二端D分别与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抵顶。通过布置在长条状承载部14第一侧A与第二侧B的吸持部13可以实现对相对处于取纸装置1两侧的间隔纸进行吸取,第一驱动部12驱动夹持部11抵顶至第一夹持位或第二夹持位,对被吸取的间隔纸进行夹紧,实现一个取纸装置1可也对相对的两侧间隔纸进行取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两个取纸手臂相反设置的取纸手臂对相对两侧的间隔纸进行取纸所导致的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的问题。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位和第二夹持位均为多个且数量相同,夹持部11的数量与第一夹持位的数量相同,并且每个夹持部11与一个第一夹持位和一个第二夹持位对应设置与配合。

多个第一夹持位和多个第二夹持位配合着与第一夹持位数量相同的夹持部11可以为间隔纸提供多个夹持力,使间隔纸更加不易脱离取纸装置1,第一夹持位、第二夹持位和夹持部11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间隔纸的尺寸进行设置,对于尺寸较大的间隔纸,或者间隔纸需要回收再利用的情况,靠近承载部14两端的两个第一夹持位、两个第二夹持位和两个夹持部11要尽量靠近间隔纸处于同一侧的两个边角,使间隔纸在取纸的过程中一侧紧靠取纸装置1,防止出现间隔纸固定不稳定的情况而导致脱落或损坏。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要设置在靠近夹持部11的对应位置,同时要保证第一驱动部驱动夹持部11进行往复转动时,夹持部11的第一端C与第二端D可以分别抵顶至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

多个第一夹持位、多个第二夹持位可以规则的分别间隔设置于承载部14的第一侧A和第二侧B,也可以按照间隔纸需要夹紧的位置进行设置,其具体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可以稳固的夹紧间隔纸,使间隔纸不发生脱落即可,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的数量根据间隔纸的尺寸进行选择,其具体的数量不做限定,只要保证当第一驱动部12驱动夹持部11分别对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进行抵顶时,间隔纸不会发生脱落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纸装置1还包括:多个第一夹块141,多个第一夹块141分别设置于第一侧A和第二侧B,设置于第一侧A的第一夹块141构成第一夹持位,设置于第二侧B的第一夹块141构成第二夹持位。

第一夹块141可以是长方体,也可是圆柱体,不对其形状做具体的限定,只有第一夹块141上存在一个平面可以与间隔纸进行贴合即可,第一夹块141的材料可以是聚氨酯材质的第一夹块141,也可是橡胶材质的第一夹块141,对其材料不做具体的限定,可以实现夹持的稳定性,不易损坏,并可以提供较大的摩擦力即可,第一夹块141与夹持部1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在承载部14上设置固定底座,将第一夹块141通过铆钉或焊接连接于固定底座上,也可以是直接将第一夹块141通过螺栓固定至承载部14上,其具体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可以实现第一夹块141与承载部14之间稳固的连接即可。第一夹块141的具体数量等于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的数量总和。

采用第一夹块141构成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为取纸装置1提供了一个与间隔纸贴合平面,使间隔纸的夹持更加牢固,并且不易损坏间隔纸,同时第一夹块141采用摩擦力较大的材质,进一步提高了对间隔纸夹持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11为第一端C与第二端D相背离设置的一体结构,夹持部11中部与第一驱动部12的驱动端连接。

夹持部11为第一端C与第二端D相背的一体结构减小了夹持部11在承载部14上占用的空间,当夹持部11为相背的一体结构时,对应的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需要相背的对应设置于承载部14的第一侧A与第二侧B,实现第一驱动部12驱动一体结构夹持部11的第一端C与第一夹持位抵顶,或第二端D与第二夹持位抵顶。同时可以在夹持部11的第一端C与第二端D设置第二夹块111,第二夹块111的形状可以是长方体第二夹块111,也可以是圆柱体第二夹块111,具体的形状不做限定,本实施例可以采用圆柱体第二夹块111,圆柱体第二夹块111的一端可以分别对应设置在夹持部11的第一端C与第二端D的同一侧,第二夹块111可以是聚氨酯材质,也可以是橡胶材质,对其材质不做具体的限定,使第二夹块111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即可。设置第二夹块111可以进一步的增加取纸装置1夹纸时的摩擦力,使间隔纸更稳固的夹在取纸装置1上,夹持部11中部与第一驱动部1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在夹持部11中部设置轴承,第一驱动部12的驱动端与轴承配合连接,也可是通过法兰进行连接,其具体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可以实现在工作过程中第一驱动部12的驱动端不与夹持部11发生分离,且转动稳定即可。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11包括:第一连接部114、两个第一支架112、两个第二支架113;第一连接部114与第一驱动部12的驱动端连接;两个第一支架11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14的两侧连接,两个第一支架具有预设角度;两个第二支架11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架112的另一端连接,两个第二支架113向同一方向弯折,使夹持部11呈现M型,两个第二支架113的两个另一端分别为夹持部11的第一端C与第二端D。

第一连接部114处于夹持部11的中部,第一连接部114、第一支架112和第二支架113可以通过焊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构成夹持部11,其具体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只要可以保证夹持部11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断裂即可。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夹持部11。两个第一支架112之间设置预设角度是为了使夹持部为M型,两个第一支架112的预设角度可以在30°至160°之间。当吸持部13吸取间隔纸后,在远离间隔纸放置位时,取纸装置1取纸后需要远离放置间隔纸与玻璃基板的A型架,远离至取纸装置1与A型架的距离大于夹持部11伸出承载部14一侧的长度时,夹持部11才能对间隔纸进行夹持。

M型的一体式夹持部11由于存在一定的弯折,缩短了夹持部11的长度,使M型的一体式夹持部11可以更早的对间隔纸进行夹持,与非M型的一体式夹持部11相比,减小了夹持部11与间隔纸下方玻璃发生干涉并使玻璃发生损坏的概率,同时减小了间隔纸脱落的概率。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11包括:第二连接部116、两个夹持臂115;第二连接部116的一端与第一驱动部12的驱动端连接;两个夹持臂11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16固定连接,且两个夹持臂115沿承载部14的长度方向间隔并反向设置,两个夹持臂115向同一方向弯折,两个夹持臂115的两个另一端分别为第一端C与第二端D。

第二连接部116可以是传动轴,也可以是一个传动杆,不对其做具体的限定,能够起到传动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工作时不易损坏即可。第二连接部116处于夹持部11的中部位置,两个夹持臂115与第二连接部116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在夹持臂115上设置孔,通过第二连接部116与孔配合实现连接,也可以将第二连接部116与两个夹持臂115直接焊接,其具体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保证第一驱动部12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部116稳定的为夹持臂115提供往复转动的动力,使夹持部11的第一端C可以抵顶第一夹持位,或第二端D抵顶第二夹持位即可。

两个夹持臂115沿承载部14的长度方向间隔并反向设置可以使两个夹持臂115的第一端C与第二端D分别处于承载部14的第一侧A与第二侧B对应的方向,方便夹持部11的第一端C与第二端D分别对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的抵顶。在承载部14两侧的吸持部13的设置并不对应,且位置相错设置时,沿承载部14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夹持臂115可以配合着承载部14两侧相错设置的第一夹持位与第二夹持位为取纸装置1两侧的间隔纸提供相错设置的夹持力,使装置两侧的间隔纸所受到的吸持力与夹持力都处于两个间隔纸相对应的相同位置,使夹持更加稳定。两个夹持臂115向同一方向弯折使夹持臂115的长度变短,在吸持部13吸持间隔纸后,夹持部11能够更早的落下,夹持间隔纸,提高了取纸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持部13包含多个真空吸盘131,多个吸持部13分别间隔设置于第一侧A与第二侧B。

吸持部13中包含多个真空吸盘131可以为间隔纸提供更大的吸持力,使间隔纸被吸持的更稳定,真空吸盘131的具体数量根据间隔纸的尺寸进行选择,具体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使间隔纸被稳定的吸起,不易发生脱落即可。多个吸持部13分别间隔设置于承载部14的第一侧A与第二侧B,间隔设置可以使间隔纸受力平均,使间隔纸受到的吸持力更加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吸持部13与第一侧A和第二侧B设置的多个第一夹块141交替间隔排列。

多个吸持部13与第一侧A和第二侧B设置的多个第一夹块141交替间隔排列,可以使间隔纸在取纸装置1上受到的吸持力与夹持力更加的平均,使间隔纸的取纸过程更加的稳定,不易从取纸装置1上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纸装置1还包括:分配器132,分配器132设置在承载部14上,与吸持部13连接,用于控制吸持部13的工作。

分配器132用于控制吸持部13的工作,可以使吸持部13单侧的工作,即控制设置在承载部14第一侧A的吸持部13进行吸取间隔纸,第二侧B的吸持部13不进行工作,或控制设置在承载部14第二侧B的吸持部13进行吸取间隔纸,第一侧A的吸持部13不进行工作,设置分配器132可以只运作单侧的需要对间隔纸进行吸持的吸持部13,减少了无用的工作,降低了成本。

实施例二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取纸设备,包括:取纸装置1和第二驱动部2,第二驱动部2与取纸装置1的承载部14一端的连接结构15连接,用于驱动取纸装置1的移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取纸装置1可直接使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取纸装置1,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第二驱动部2可以是六轴机械臂,也可以是在丝杠上设置转动结构,组成既可以进行移动,也可以进行转动的驱动装置,其具体不做限定,可以实现取纸装置1的移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六轴机械臂作为第二驱动部2,六轴机械臂可以使取纸装置1转动,使取纸装置1的吸持部13垂直于间隔纸,方便了间隔纸的吸取,同时六轴机械臂设置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技术分类

06120116306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