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电感器部件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电感器部件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011059295.1、申请日为2020年9月30日、申请人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发明名称为“电感器部件”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感器部件。

背景技术

在搭载于电子设备的电感器部件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有构成电感器阵列的结构,该电感器阵列具备:主体,层叠作为铁氧体的烧结体的磁性材料层而成;以及多个电感器布线,在主体的内部位于同一虚拟平面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10432号公报

在构成如上述那样的电感器阵列的电感器部件中,一般地,多个电感器布线形成为布线宽度、线路长度相同,且直流电阻等同。而且,在电感器部件具备在同一虚拟平面上对齐排列的3个以上的电感器布线的情况下,位于电感器布线的并排设置方向的两端的电感器布线仅在与该并排设置方向的单侧与电感器布线相邻。与此相对,位于两端的电感器布线之间的电感器布线在电感器布线的并排设置方向的两侧与电感器布线相邻。因此,考虑到在各电感器布线中流过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位于两端的电感器布线之间的电感器布线与位于两端的电感器布线相比,热量容易积聚在周围,从而温度升高的问题。

另外,在这样的电感器部件中,为了小型低背化,有采用底面电极型的情况。底面电极型的电感器部件还具备从各个电感器布线到主体的表面为止在垂直于电感器布线所延伸的平面的方向上贯通主体的垂直布线,使与垂直布线连接的外部端子仅在该电感器部件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的至少一方露出。这样的电感器部件在通过焊料与电路基板连接时,由于焊料仅附着于底面侧,所以能够减少该电路基板上的安装面积。

但是,在实际制造出底面电极型的电感器部件后,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电流容易集中在电感器部件与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即,连接外部端子和电路基板的焊料的部分),所以在该连接部分容易产生电迁移。

在这里,薄膜中的电迁移寿命公式(Black的经验公式)如下所示。

[式1]

A表示比例常数,J表示电流密度[A/cm

通过上述的电迁移寿命公式,可知温度越高寿命越短。另外,可知该寿命的温度依存性较高。

位于两端的电感器布线之间的电感器布线如上所述,温度容易升高。因此,在将与该电感器布线连接的垂直布线以及外部端子与电路基板连接的焊料中,特别容易产生电迁移。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的电感器部件。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电感器部件具备:主体;第一电感器布线,位于上述主体的内部,并在虚拟平面上延伸;第二电感器布线,位于上述主体的内部,并平行于上述虚拟平面延伸;第三电感器布线,在上述主体的内部位于上述第一电感器布线与上述第二电感器布线之间,并平行于上述虚拟平面延伸;以及垂直布线,从上述第一电感器布线至上述第三电感器布线的各个布线到上述主体的表面为止在垂直于上述虚拟平面的方向上贯通上述主体的内部,上述第三电感器布线是直流电阻比上述第一电感器布线以及上述第二电感器布线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

根据上述方式,即使当在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中流过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热量特别容易积聚的第三电感器布线与第一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相比也难以发热。因此,抑制了与第一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附近相比在第三电感器布线附近局部成为高温,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电感器布线”是在电流流动的情况下产生磁通量从而对电感器部件赋予电感的结构,对于其构造、形状、材料等并不特别限定。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电感器部件具备:主体;多个电感器布线,在上述主体的内部排列成矩阵状;以及垂直布线,从各个上述电感器布线到上述主体的表面为止在各列的上述电感器布线的并排设置方向上贯通上述主体的内部,各行的上述电感器布线分别排列有3个以上,越是接近位于行的两端的2个上述电感器布线的中间位置的上述电感器布线,直流电阻越小,各列的上述电感器布线分别排列有3个以上,越是接近位于列的两端的2个上述电感器布线的中间位置的上述电感器布线,直流电阻越小。

根据上述方式,即使当在各行的各电感器布线中流过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在各行的电感器布线中,接近位于行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的中间位置的热量特别容易积聚的电感器布线也难以发热。因此,在各行的电感器布线中,抑制了在处于位于行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之间的电感器布线附近局部成为高温。

同样地,即使在各列的各电感器布线中流动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在各列的电感器布线中,接近位于列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的中间位置的热量特别容易积聚的电感器布线也难以发热。因此,在各列的电感器布线中,抑制了在处于位于列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之间的电感器布线附近局部成为高温。

由此,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感器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b)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2的(a)中的2b-2b剖视图),(c)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2的(a)中的2c-2c剖视图)。

图3的(a)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b)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3的(a)中的3b-3b剖视图)。

图4的(a)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b)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4的(a)中的4b-4b剖视图)。

图5的(a)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b)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5的(a)中的5b-5b剖视图)。

图6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

图7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

图8的(a)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b)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8的(a)中的8b-8b剖视图)。

图9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

图10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

图11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

图12的(a)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b)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12的(a)中的12b-12b剖视图),(c)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12的(a)中的12c-12c剖视图)。

图13的(a)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b)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13的(a)中的13b-13b剖视图)。

图14的(a)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b)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14的(a)中的14b-14b剖视图),(c)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14的(a)中的14c-14c剖视图)。

图15的(a)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b)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15的(a)中的15b-15b剖视图),(c)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15的(a)中的15c-15c剖视图)。

图16的(a)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b)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16的(a)中的16b-16b剖视图)。

图17的(a)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b)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17的(a)中的17b-17b剖视图)。

图18的(a)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b)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18的(a)中的18b-18b剖视图)。

图19的(a)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b)是该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图19的(a)中的19b-19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1D、1E、1F、1G、1H、1K、1L、1M、1N、1P、1Q、1R、1S、1T…电感器部件;20…主体;20a…上表面;20b…第一端面;20c…第二端面;20d…下表面;20e…第一端面;20f…第二端面;21、22…磁性材料层;30、30A、160…第一电感器布线;31、33、161…第一布线部;32…第一连接部;40、40A、170…第二电感器布线;41、43、171…第二布线部;42…第二连接部;50、50C、50E、50G、50H、50I、50J、50K、50L、50M、121、180A…第三电感器布线;50A、50D、50F、122A、122B、180B…第四电感器布线;51、53、54、56、57、58、59、81、83、101、121a、181a…作为低电阻布线部的第三布线部;51A、53D、54F、122a、122b、181b…作为低电阻布线部的第四布线部;52…作为低电阻连接部的第三连接部;52A…作为低电阻连接部的第四连接部;52B…作为低电阻连接部的第五连接部;55、55A、55B、55C、55D、55E、55F、55G、55H、55I、55J、185…低电阻电感器布线;61~65、130、141…垂直布线;71~75、142…外部端子;83a、83b、101a、101b…并联布线;111…主布线;112…副布线;123A、123B…第五电感器布线;123a、123b…作为低电阻布线部的第五布线部;143…虚拟端子;150…电感器布线;F1、F2、F3…并排设置方向;S1…虚拟平面;S2…平面;S11…虚拟平面;S21…虚拟平面;T11…距离;T12…距离;T13…距离;T14…距离;W1~W5…布线宽度;W11…布线宽度;W21…布线宽度;W31…布线宽度;W31A…布线宽度;W41…距离;W42…距离;W43…距离;W44…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感器部件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附图有为了容易理解而放大构成要素来表示的情况。有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与实际的尺寸比率、或者其它图中的尺寸比率不同的情况。另外,在剖视图中标注阴影,但为了容易理解,有省略一部分构成要素的阴影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例如是搭载于个人计算机、DVD播放器、数码相机、电视机、移动电话、汽车电子设备等电子设备的表面安装型的电感器部件。

如图1所示,电感器部件1具备主体20、位于主体20的内部并在虚拟平面S1上延伸的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位于主体20的内部并在虚拟平面S1上(与虚拟平面S1平行地)延伸的第二电感器布线40。另外,电感器部件1具备在主体20的内部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并在虚拟平面S1上(与虚拟平面S1平行地)延伸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另外,电感器部件1具备从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各个布线到主体20的表面为止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贯通主体20的内部的垂直布线61、62、63。第三电感器布线50是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

如图1、图2的(a)以及图2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是层叠型的电感器部件。电感器部件1具备主体20、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以及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

主体20大致为长方体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20的上表面20a是在将电感器部件1安装于电路基板时与电路基板对置的安装面。

主体20是层叠材料层而成的层叠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20是层叠多个磁性材料层21、22而成的层叠体。各磁性材料层21、22呈长方形的板状。磁性材料层21、22为烧结体,作为其材料,能够使用铁氧体等磁性体材料、玻璃、氧化铝等非磁性体材料等。由于磁性材料层21、22是烧结体,所以能够高品质并且低成本地形成电感器布线30、40、50。此外,磁性材料层21、22并不局限于烧结体,作为磁性材料层21、22的材料,也能够使用在低温下不熔化的磁性材料。

第一电感器布线30、第二电感器布线40以及第三电感器布线50位于主体20的内部。第一电感器布线30、第二电感器布线40以及第三电感器布线50设置在磁性材料层21的主面21a上。第一电感器布线30、第二电感器布线40、以及第三电感器布线50设置为位于同一虚拟平面S1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虚拟平面S1与磁性材料层21的主面21a一致。另外,第三电感器布线50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并且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沿着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一个方向等间隔地对齐排列。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排列方向亦即并排设置方向F1在图2的(a)中为左右方向。另外,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具有在虚拟平面S1上沿与并排设置方向F1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状。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延伸方向在图2的(a)中为上下方向。

在这里,将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主体20的两端面中的第一电感器布线30侧的端面设为第一端面20b,将第二电感器布线40侧的端面设为第二端面20c。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一端面20b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相邻。另外,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二端面20c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相邻。即,在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一端面20b之间未设置其他电感器布线,并且在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二端面20c之间未设置其他电感器布线。而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是电感器部件1所具备的所有电感器布线中的最外周,即,位于并排设置方向F1的两端的电感器布线。

第一电感器布线30包含第一布线部31、以及设置于第一布线部31的两端的第一连接部32。

第一布线部31呈沿着与并排设置方向F1正交并且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带状。第一布线部31形成为布线宽度W11以及厚度恒定。第一连接部32与第一布线部31形成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一连接部32的从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观察的形状(即在图2的(a)中图示的状态)呈大致正方形的四边形。而且,第一连接部32的布线宽度W12(与第一布线部31的布线宽度方向相同方向的宽度)比第一布线部31的布线宽度W11粗。即,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一连接部32的边界为布线宽度发生变化的位置。另外,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一连接部32的布线宽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并排设置方向F1相同)的中央位置与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一布线部31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即,第一布线部31从一个第一连接部3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延伸到另一个第一连接部3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

第二电感器布线40平行于虚拟平面S1延伸。第二电感器布线40包含第二布线部41、以及设置于第二布线部41的两端的第二连接部42,为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相同的形状并且相同的大小。

第二布线部41呈沿着与并排设置方向F1正交并且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带状。第二布线部41与第一布线部31平行地延伸。另外,第二布线部41形成为布线宽度W21以及厚度恒定。而且,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厚度、以及线路长度与第一布线部31相等。

第二连接部42与第二布线部41形成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二连接部42的从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观察的形状(即图2的(a)中图示出的状态)呈与第一连接部32相同的大致正方形的四边形。而且,第二连接部42为与第一连接部32相同的大小,并且厚度与第一连接部32相等。另外,第二连接部42的布线宽度W22(与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方向相同方向的宽度)比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21粗。即,第二布线部41与第二连接部42的边界是布线宽度发生变化的位置。另外,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二连接部4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与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即,第二布线部41从一个第二连接部4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延伸到另一个第二连接部4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

第三电感器布线50平行于虚拟平面S1延伸。第三电感器布线50是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第三电感器布线50包含第三布线部51、以及设置于第三布线部51的两端的第三连接部52。此外,由于第三电感器布线50是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所以第三布线部51相当于低电阻布线部的一个例子,并且第三连接部52相当于低电阻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第三布线部51呈沿着与并排设置方向F1正交并且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带状。第三布线部51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平行地延伸。第三布线部51形成为布线宽度W31以及厚度恒定。另外,第三布线部51的线路长度以及厚度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相等。

本实施方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至少一部分的剖面积(垂直于电流流动的方向的剖面的面积)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大。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至少一部分的布线宽度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粗,而形成为剖面积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大。具体而言,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第二布线部41粗。即,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W31比第一布线部31的布线宽度W1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21粗。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由于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W31比第一布线部31的布线宽度W1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21粗,而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

第三连接部52与第三布线部51形成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三连接部52的从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观察的形状(即图2的(a)中图示出的状态)呈与第一连接部32以及第二连接部42相同的大致正方形的四边形。而且,第三连接部52是与第一连接部32以及第二连接部42相同的大小,并且厚度与第一连接部32以及第二连接部42相等。另外,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W32(与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方向相同方向的宽度)比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W31粗。即,第三布线部51与第三连接部52的边界是布线宽度发生变化的位置。另外,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与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即,第三布线部51从一个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延伸到另一个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

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一个第一至第三连接部32、42、52(在图2的(a)中为上侧的连接部)在垂直于并排设置方向F1的方向并平行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在图2的(a)中为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相等。因此,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一个第一至第三连接部32、42、52沿着并排设置方向F1对齐排列。另外,该第一至第三连接部32、42、52沿着并排设置方向F1等间隔地排列。同样地,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另一个第一至第三连接部32、42、52(在图2的(a)中为下侧的连接部)在垂直于并排设置方向F1的方向并平行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的位置相等。因此,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另一个第一至第三连接部32、42、52沿着并排设置方向F1对齐排列。另外,该第一至第三连接部32、42、52沿着并排设置方向F1等间隔地排列。

主体20为在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中流动电流时所产生的磁通量通过的磁路。由此,对电感器部件1赋予显著的电感,而产生针对通过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信号的阻抗。因此,电感器部件1作为使重叠于信号的高频噪声等作为主体20中的磁损耗而消耗的噪声抑制产品来动作。其中,电感器部件1只要被赋予电感,就不对其功能进行限定,也可以具有阻抗匹配、滤波、谐振器、平滑、整流、蓄电、变压、分配、耦合、转换等功能。

第一布线部31与主体20的第一端面20b之间的距离W41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旁边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布线部51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距离W42短。在主体20中,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一端面20b之间的部分是成为由第一电感器布线30构成的电感器的磁路的部分。另外,在主体20中,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旁边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布线部51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部分是成为由第一电感器布线30构成的电感器的磁路的部分。因此,从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观察,关于由第一电感器布线30构成的电感器,与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靠第三电感器布线50侧的磁路的宽度相比,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靠第一端面20b侧的磁路的宽度较窄。

另外,第二布线部41与主体20的第二端面20c之间的距离W43比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旁边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布线部51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距离W44短。在主体20中,第二布线部41与第二端面20c之间的部分是成为由第二电感器布线40构成的电感器的磁路的部分。另外,在主体20中,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旁边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布线部51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部分是成为由第二电感器布线40构成的电感器的磁路的部分。因此,从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观察,关于由第二电感器布线40构成的电感器,与比第二电感器布线40靠第三电感器布线50侧的磁路的宽度相比,比第二电感器布线40靠第二端面20c侧的磁路的宽度较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布线部51之间的距离W42和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第二布线部41与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布线部51之间的距离W44相等。

此外,在主体20中,距离W41~W44也可以不必为上述的关系。

第一垂直布线61、第二垂直布线62以及第三垂直布线63设置于主体20的内部。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设置于磁性材料层22,并且贯通层叠在磁性材料层21的主面21a上的磁性材料层22。

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从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各个到主体20的表面为止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贯通主体20的内部。此外,所谓的贯通主体20的内部表示除了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2、63延伸的方向(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的主体20的端面以外,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2、63不从主体20露出,具体而言,表示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2、63的周面不从主体20露出。

第一垂直布线61从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第一连接部32的上表面(在图2的(c)中为上侧的面)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贯通磁性材料层22的内部。而且,第一垂直布线61的上端面从主体20的上表面20a露出到主体20的外部。另外,第一垂直布线61与第一连接部32电连接。第二垂直布线62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第二连接部42的上表面(在图2的(c)中为上侧的面)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贯通磁性材料层22的内部。而且,第二垂直布线62的上端面从主体20的上表面20a露出到主体20的外部。另外,第二垂直布线62与第二连接部42电连接。第三垂直布线63从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连接部52的上表面(在图2的(c)中为上侧的面)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贯通磁性材料层22的内部。而且,第三垂直布线63的上端面从主体20的上表面20a露出到主体20的外部。另外,第三垂直布线63与第三连接部52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垂直布线61、第二垂直布线62以及第三垂直布线63的横截面积相等。此外,垂直布线的横截面积被定义为与电流流动的方向正交的剖面的面积。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中,由于电流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流动,所以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的平行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的剖面积相等。另外,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的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的长度相等。

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以及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例如能够使用银(Ag)、钯(Pd)、铜(Cu)、镍(Ni)、金(Au)、铝(Al)、包含这些金属的合金等良导体。

第一至第三外部端子71~73覆盖从主体20的上表面20a露出到外部的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的端面。第一外部端子71设置于主体20的上表面20a,并且覆盖从该上表面20a露出的第一垂直布线61的上端面。第二外部端子72设置于主体20的上表面20a,并且覆盖从该上表面20a露出的第二垂直布线62的上端面。第三外部端子73设置于主体20的上表面20a,并且覆盖从该上表面20a露出的第三垂直布线63的上端面。

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是使与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连接的第一至第三外部端子71~73仅在主体20的上表面20a(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电感器部件1的上表面)露出的底面电极型的电感器部件。而且,电感器部件1通过在使上表面20a与电路基板对置的状态下将第一至第三外部端子71~73通过焊料连接于电路基板而安装于该电路基板。

作为第一至第三外部端子71~73的材料,能够使用耐焊料性、焊料润湿性较高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Ni、Cu、锡(Sn)、Au等金属、或者包含这些金属的合金等。另外,第一至第三外部端子71~73也能够由多个层来形成。例如,也能够使用依次层叠Cu镀层、Ni镀层、Sn镀层而成的结构。此外,也可以省略第一至第三外部端子71~73。在该情况下,能够用露出在主体20的外部的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的端面代替第一至第三外部端子71~73。这不适用于将电感器部件1作为表面安装型来使用的情况,而适用于作为嵌入至电路基板的基板嵌入型来使用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中,也可以在主体20的上表面20a以及下表面20d设置绝缘性的覆盖膜。该覆盖膜在确保主体20的外表面的绝缘性的同时使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的端面露出,并且使第一至第三外部端子71~73露出到外部。另外,覆盖膜也可以具有规定形成第一至第三外部端子71~73的范围的作用。

接下来,对上述的电感器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概要进行说明。

首先,形成母层叠体。所谓的母层叠体是成为多个主体20的部分连接成矩阵状的状态的未烧制体。具体而言,首先,例如准备多片生片,该生片通过利用刮刀法将使铁氧体粉末分散至树脂中的浆料涂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薄膜上并使其片材化而成。

接下来,对于一个上述生片,在主面上,在应形成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部分通过丝网印刷涂覆包含导电性材料的导电浆料。此外,该导电性材料是用于上述的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以及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的导电性材料。

接下来,对于其它生片,在应形成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的部分通过激光等形成贯通孔,并涂覆导电浆料以便向该贯通孔内填充上述导电浆料。在层叠规定片数的包含该2个生片的多个生片之后,通过压接,形成母层叠体。

接下来,通过切割、截切机等切断母层叠体,而单片化为成为主体20的未烧制体。进一步,通过利用烧制炉等对单片化而成的未烧制体进行烧制,而形成在内部具有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以及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的主体20。此外,当在主体20的上表面20a以及下表面20d形成绝缘性的覆盖膜的情况下,在该主体20例如涂覆树脂材料。而且,在使覆盖膜成为玻璃、氧化铝等的烧制体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单片化前,将使包含玻璃粉末、氧化铝粉末的绝缘浆料片材化而成的结构层叠于母层叠体的上下面并压接。

接下来,在主体20的上表面20a,通过镀层、溅射、蒸镀、涂覆等方法,形成第一至第三外部端子71~73,从而完成电感器部件1。此外,上述的制造方法只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代替上述的片材层叠方法,而使用印刷层叠方法,也可以不用导电浆料的涂覆,而通过镀层、溅射等形成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以及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所使用的导电性材料或进行图案化。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1-1)电感器部件1具备主体20、位于主体20的内部并在虚拟平面S1上延伸的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位于主体20的内部并平行于虚拟平面S1延伸的第二电感器布线40。另外,电感器部件1具备第三电感器布线50,该第三电感器布线50在主体20的内部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并平行于虚拟平面S1延伸。另外,电感器部件1具备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该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从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各个到主体20的表面为止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贯通主体20的内部。而且,第三电感器布线50是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中流过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热量特别容易积聚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与第一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30、40相比也难以发热。因此,抑制了与第一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30、40附近相比在第三电感器布线50附近局部成为高温,其结果,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并排设置方向F1的两端的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具有仅在并排设置方向F1的单侧相邻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而且,位于两端的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因此,即使在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两侧具有相邻的电感器布线(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也由于抑制了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发热而抑制热量积聚于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周围,从而抑制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温度上升。

另外,抑制了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温度差增大,即,抑制了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相比第三电感器布线50成为高温。因此,能够抑制在连接至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垂直布线63与搭载有电感器部件1的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产生电迁移。

由此,在具有对齐排列的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底面电极型的电感器部件1中,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1-2)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至少一部分的剖面积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大。通过这样,能够容易地使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直流电阻小。

(1-3)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至少一部分的布线宽度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粗。通过这样,从而与通过加厚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布线厚度来增大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剖面积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容易地使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直流电阻小。

(1-4)第一电感器布线30包含第一布线部31、以及设置于第一布线部31的两端并连接有第一垂直布线61的第一连接部32。第二电感器布线40包含第二布线部41、以及设置于第二布线部41的两端并连接有第二垂直布线62的第二连接部42。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包含作为低电阻布线部的第三布线部51、以及设置于第三布线部51的两端并连接有第三垂直布线63的作为低电阻连接部的第三连接部52。将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主体20的两端面中的第一电感器布线30侧的端面设为第一端面20b,将第二电感器布线40侧的端面设为第二端面20c。此时,第一端面20b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距离W41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旁边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布线部51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距离W42短。第二端面20c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距离W43比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旁边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布线部51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距离W44短。

在这里,考虑具有布线宽度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相等的第三布线部的第三电感器布线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的情况。第一电感器布线30、第二电感器布线40以及第三电感器布线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等间隔地排列。对于由第三电感器布线构成的电感器而言,在第三电感器布线的并排设置方向F1的两侧,主体20中的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三布线部之间的部分和主体20中的第二布线部41与第三布线部之间的部分成为磁路。与此相对,对于由第一电感器布线30构成的电感器而言,在并排设置方向F1的一侧,主体20中的第一端面20b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部分成为磁路。另外,对于由第一电感器布线30构成的电感器而言,在并排设置方向F1的另一侧,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相邻的第三电感器布线的第三布线部和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主体20的部分成为磁路。而且,第一端面20b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距离W41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旁边的第三电感器布线的第三布线部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距离短。因此,由第一电感器布线30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变得比由第三电感器布线构成的电感器低。同样地,对于由第二电感器布线40构成的电感器而言,在并排设置方向F1的一侧,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相邻的第三电感器布线的第三布线部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主体20的部分成为磁路。另外,对于由第二电感器布线40构成的电感器而言,在并排设置方向F1的另一侧,主体20中的第二端面20c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部分成为磁路。而且,第二端面20c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距离W43比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旁边的第三电感器布线的第三布线部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距离短。因此,由第二电感器布线40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变得比由第三电感器布线构成的电感器低。像这样,在由第一电感器布线30、第二电感器布线40以及第三电感器布线构成的3个电感器中,在电感上产生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加粗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W31,在主体20中距离W42、W44相应地变短,所以由第三电感器布线50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降低。其结果,即使第一端面20b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距离W41比第三布线部51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距离W42短,也能够减少由第一电感器布线30构成的电感器与由第三电感器布线50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的偏差。同样地,即使第二端面20c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距离W43比第三布线部51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距离W44短,也能够减少由第二电感器布线40构成的电感器与由第三电感器布线50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的偏差。

(1-5)主体20是烧结体。由于主体20,即构成主体20的磁性材料层21、22是烧结体,所以能够高品质并且低成本地形成电感器布线30、40、50。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感器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或者与上述实施方式对应的构成部件,有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情况。

图3的(a)以及图3的(b)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A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中,还具备在主体20的内部位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50之间,并平行于虚拟平面S1延伸的第四电感器布线50A的结构。第四电感器布线50A是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即,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A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数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不同。电感器部件1A在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具有2个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

位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50之间的第四电感器布线50A与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相同地在磁性材料层21的主面21a上与主面21a平行地延伸。因此,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50A位于同一虚拟平面S1上。另外,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50A沿着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一个方向等间隔地对齐排列。

第四电感器布线50A是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第四电感器布线50A包含第四布线部51A、以及设置于第四布线部51A的两端的第四连接部52A。此外,由于第四电感器布线50A是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所以第四布线部51A相当于低电阻布线部的一个例子,并且第四连接部52A相当于低电阻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第四布线部51A呈沿着与并排设置方向F1正交并且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带状。第四布线部51A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平行地延伸。第四布线部51A形成为布线宽度W31A以及厚度恒定。另外,第四布线部51A的线路长度以及厚度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相等。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布线部51A呈与第三布线部51相同的形状。即,第四布线部51A的布线宽度W31A与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W31相等。进一步,第四布线部51A的线路长度以及厚度与第三布线部51相等。而且,第四布线部51A的从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观察的形状(即在图3的(a)中图示出的状态)呈与第三布线部51相同的带状。

第四连接部52A与第四布线部51A形成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四连接部52A的从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观察的形状(即在图3的(a)中图示出的状态)呈与第一至第三连接部32、42、52相同的大致正方形的四边形。而且,第四连接部52A为与第一至第三连接部32、42、52相同的大小,并且厚度与第一至第三连接部32、42、52相等。另外,第四连接部52A的布线宽度W32A(与第四布线部51A的布线宽度方向相同方向的宽度)比第四布线部51A的布线宽度W31A粗。即,第四布线部51A与第四连接部52A的边界是布线宽度发生变化的位置。另外,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四连接部52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与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四布线部51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即,第四布线部51A从一个第四连接部52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延伸到另一个第四连接部52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

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四电感器布线50A的至少一部分的剖面积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大。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四电感器布线50A的至少一部分的布线宽度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粗,而形成为剖面积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大。具体而言,第四布线部51A的布线宽度比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粗。因此,第四布线部51A的剖面积(垂直于电流流动的方向的剖面的面积)比第一布线部31的剖面积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剖面积大。像这样,由于第四电感器布线50A的第四布线部51A的布线宽度W31A比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11、W21粗,即,由于第四布线部51A的剖面积比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剖面积大,从而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此外,只要第四布线部51A的布线宽度W31A比第一布线部31的布线宽度W1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21粗,也可以与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W31不同。

在电感器部件1A中,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直流电阻越小。在本实施方式中,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A,低电阻布线部,即第三以及第四布线部51、51A的剖面积越大。由此,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直流电阻越小。在图3的(a)中,用点划线图示出通过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并平行于虚拟平面S1延伸的中心线L1。由于第三电感器布线50和第四电感器布线50A距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中心线L1的距离相等,所以能够使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W31以及厚度与第四布线部51A的布线宽度W31A以及厚度相等。即,第三布线部51与第四布线部51A的剖面积相等。

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50A的一个第一至第四连接部32、42、52、52A(在图3的(a)中,为上侧的连接部)在垂直于并排设置方向F1的方向并平行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的位置相等。因此,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50A的一个第一至第四连接部32、42、52、52A沿着并排设置方向F1对齐排列。另外,该第一至第四连接部32、42、52、52A沿着并排设置方向F1等间隔地排列。同样地,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50A的另一个第一至第四连接部32、42、52、52A(在图3的(a)中,为下侧的连接部)在垂直于并排设置方向F1的方向并平行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的位置相等。因此,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50A的另一个第一至第四连接部32、42、52、52A沿着并排设置方向F1对齐排列。另外,该第一至第四连接部32、42、52、52A沿着并排设置方向F1等间隔地排列。

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一端面20b之间的距离W41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旁边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布线部51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距离W42短。另外,第二布线部41与第二端面20c之间的距离W43比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旁边的第四电感器布线50A(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四布线部51A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距离W44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三布线部51之间的距离W42和第二布线部41与第四布线部51A之间的距离W44相等。

另外,第三布线部51与第四布线部51A之间的距离W45比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三布线部51之间的距离W42、以及第二布线部41与第四布线部51A之间的距离W44短。具体而言,第三布线部51与第四布线部51A之间的距离W45比距离W42以及距离W44短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W31或第四布线部51A的布线宽度W31A与第一布线部31的布线宽度W11或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21之差的二分之一。此外,在主体20中,距离W41~W45也可以不必为上述的关系。

在第四电感器布线50A的第四连接部52A连接有第四垂直布线64。第四垂直布线64设置于主体20的内部。第四垂直布线64从第四电感器布线50A到主体20的表面为止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贯通主体20的内部。具体而言,第四垂直布线64从第四连接部52A的上表面开始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贯通磁性材料层22的内部。而且,第四垂直布线64的上端面从主体20的上表面20a露出到主体20的外部。另外,第四垂直布线64与第四连接部52A电连接。

从主体20的上表面20a露出在外部的第四垂直布线64的上端面分别被第四外部端子74覆盖。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A是使与第一至第四垂直布线61~64连接的第一至第四外部端子71~74仅在主体20的上表面20a(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电感器部件1A的上表面)露出的底面电极型的电感器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电感器布线50A由与第三电感器布线50相同的材料构成,并且第四垂直布线64由与第三垂直布线63相同的材料构成。另外,第四外部端子74由与第三外部端子73相同的材料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A通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相同的方法来制造。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电感器部件1A中,模拟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W31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A的第四布线部51A的布线宽度W31A变化的情况下的、由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50A各个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的变化。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50A的材料为Cu,将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50A的并排设置方向F1的间隔(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的间隔)设为300μm间隔。另外,将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50A的厚度设为50μm。另外,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第一布线部31的布线宽度W11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21为50μm。该模拟的结果可知,若使布线宽度W31以及布线宽度W31A分别相对于布线宽度W11粗6.4%,则由第三电感器布线50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以及由第四电感器布线50A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与由第一电感器布线30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分别相等。另外,可知若使布线宽度W31以及布线宽度W31A分别相对于布线宽度W21粗6.4%,则由第三电感器布线50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以及由第四电感器布线50A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与由第二电感器布线40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分别相等。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起到以下的效果。

(2-1)电感器部件1A还具备在主体20的内部位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50之间,并平行于虚拟平面S1延伸的第四电感器布线50A。第四电感器布线50A是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

一般地,在具备形成为布线宽度、线路长度相同,直流电阻相等的多个电感器布线的电感器部件的情况下,对于对齐排列在同一虚拟平面上的多个电感器布线而言,若在各电感器布线中流动相同的电流,则越是接近两端的电感器布线的中间位置的电感器布线,温度越容易升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A设为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因此,即使在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50A中流动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热量特别容易积聚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A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相比也难以发热。因此,抑制了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附近相比在第三电感器布线50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A附近局部成为高温。

另外,抑制了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50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A的温度差增大,即,抑制了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相比第三电感器布线50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A成为高温。因此,不光是连接至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垂直布线63与搭载电感器部件1A的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也能够抑制在连接至第四电感器布线50A的第四垂直布线64与搭载电感器部件1A的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产生电迁移。

由此,在具有对齐排列的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50A的底面电极型的电感器部件1A,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2-2)第一电感器布线30包含第一布线部31、以及设置于第一布线部31的两端并连接有第一垂直布线61的第一连接部32。第二电感器布线40包含第二布线部41、以及设置于第二布线部41的两端并连接有第二垂直布线62的第二连接部42。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的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包含第三布线部51、以及设置于第三布线部51的两端并连接有第三垂直布线63的第三连接部52。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的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四电感器布线50A包含第四布线部51A、以及设置于第四布线部51A的两端并连接有第四垂直布线64的第四连接部52A。而且,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第三布线部51以及第四布线部51A的剖面积越大。

根据该结构,通过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越增大第三布线部51以及第四布线部51A的剖面积,能够成为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直流电阻越小的结构。一般地,在具备形成为布线宽度、线路长度相同,且直流电阻等同的多个电感器布线的电感器部件的情况下,对于对齐排列在同一虚拟平面上的多个电感器布线而言,若在各电感器布线中流动相同的电流,则越是接近两端的电感器布线的中间位置的电感器布线,温度越容易升高。因此,通过这样,能够容易地抑制在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附近局部成为高温。其结果,能够容易地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变更例>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如下的方式变更并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来实施。此外,在各变更例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或者与上述实施方式对应的构成部件,有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情况。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中,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与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另外,在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四电感器布线50A中,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四布线部51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与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四连接部52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然而,在第三电感器布线50中,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也可以不必与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同样地,在第四电感器布线50A中,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四布线部51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也可以不必与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四连接部52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

例如,图4的(a)以及图4的(b)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B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A中,代替第三电感器布线50具有第三电感器布线50C,并且代替第四电感器布线50A具有第四电感器布线50D。第三电感器布线50C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D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位于同一虚拟平面S1上。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C、50D沿着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一个方向等间隔地对齐排列。另外,第三电感器布线50C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并且,第四电感器布线50D位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50C之间。第一布线部31与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相等。

第三电感器布线50C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D均为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A。第三电感器布线50C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D的厚度(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的厚度)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厚度相等。第三电感器布线50C包含第三布线部53、以及设置于第三布线部53的两端的第三连接部52。第四电感器布线50D包含第四布线部53D、以及设置于第四布线部53D的两端的第四连接部52A。第三布线部53以及第四布线部53D分别相当于低电阻布线部的一个例子,并且第三连接部52以及第四连接部52A分别相当于低电阻连接部的一个例子。位于第一至第四布线部31、41、53、53D的一端侧的第一至第四连接部32、42、52、52A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等间隔地排列。另外,位于第一至第四布线部31、41、53、53D的另一端侧的第一至第四连接部32、42、52、52A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等间隔地排列。

第三布线部53具备布线宽度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相等的基础部53a、以及在基础部53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单侧与基础部53a设置为一体的扩展部53b。在图4的(a)中,扩展部53b是第三布线部53中图示出的虚线的内侧的部分。此外,第三布线部53的布线宽度恒定,并且基础部53a以及扩展部53b的宽度也恒定。在第三电感器布线50C中,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基础部53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与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

第四布线部53D具备布线宽度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相等的基础部53c、以及在基础部53c的布线宽度方向的单侧与基础部53c设置为一体的扩展部53d。在图4的(a)中,扩展部53d是第四布线部53D中图示出的虚线的内侧的部分。此外,第四布线部53D的布线宽度恒定,并且基础部53c以及扩展部53d的宽度也恒定。在第四电感器布线50D中,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基础部53c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与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四连接部52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而且,第一布线部31、第二布线部41以及基础部53a、53c等间隔地位于并排设置方向F1上。

在第三电感器布线50C中,扩展部53b位于基础部53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两侧中的、远离通过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央位置并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中心线L1的一侧。具体而言,在图4的(a)中,中心线L1位于第三电感器布线50C的右侧。而且,在第三电感器布线50C中,扩展部53b位于基础部53a的左侧,即第三电感器布线50C的旁边的第一电感器布线30侧。因此,第三电感器布线50C的第三布线部53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比第三连接部52靠近第一布线部31侧。即,第三布线部53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于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比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靠第一布线部31侧。

在第四电感器布线50D中,扩展部53d位于基础部53c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两侧中的远离中心线L1的一侧。具体而言,在图4的(a)中,中心线L1位于第四电感器布线50D的左侧。而且,在第四电感器布线50D中,扩展部53d位于基础部53c的右侧,即第四电感器布线50D的旁边的第二电感器布线40侧。因此,第四电感器布线50D的第四布线部53D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比第四连接部52A靠第二布线部41侧。即,第四布线部53D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于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比第四连接部52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靠第二布线部41侧。

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三布线部53之间的距离W46比第三布线部53与第四布线部53D之间的距离W47短扩展部53b的宽度的量。另外,第二布线部41与第四布线部53D之间的距离W48比第三布线部53与第四布线部53D之间的距离W47短扩展部53d的宽度的量。另外,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三布线部53之间的距离W46和第二布线部41与第四布线部53D之间的距离W48相等。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三电感器布线50C的第三布线部53比第三连接部52靠近第一布线部31侧,从而主体20中的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三布线部53之间的部分的并排设置方向F1的宽度变窄。即,加粗第三布线部53的布线宽度,以使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相邻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C的第三布线部53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磁路变窄。因此,抑制了由第一电感器布线30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

同样地,通过第四电感器布线50D的第四布线部53D比第四连接部52A靠近第二布线部41侧,从而主体20中的第二布线部41与第四布线部53D之间的部分的并排设置方向F1的宽度变窄。即,加粗第四布线部53D的布线宽度,以使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相邻的第四电感器布线50D的第四布线部53D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磁路变窄。因此,抑制了由第二电感器布线40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

一般地,当在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配置有2个电感器布线的情况下,与配置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的电感器布线为一个的情况相比,热量容易积聚于靠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央的部分。因此,即使在各电感器布线中流动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在电感器部件中的靠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央的部分更容易发热。

因此,在电感器部件1B中,使配置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C的第三布线部53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D的第四布线部53D的布线宽度比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粗。由此,即使在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C、50D流动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也抑制了第三电感器布线50C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D的发热。在使第三布线部53以及第四布线部53D的布线宽度比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粗时,例如,考虑到通过单纯地在各基础部53a、53c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两侧相等地设置扩展部来加粗第三布线部53以及第四布线部53D的布线宽度。若这样,由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各个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比由第三电感器布线50C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D各个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降低。与此相对,在电感器部件1B中,在从第一布线部31与第二布线部41的中间位置沿着并排设置方向F1朝向电感器部件1B的外侧的方向上加粗第三布线部53以及第四布线部53D的布线宽度。若这样,则能够抑制由第三电感器布线50C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D各个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的降低,并且降低由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各个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因此,作为电感器部件1B整体,能够在由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C、50D各个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对齐的方向上进行调整。

此外,第三电感器布线50C的第三布线部53也可以不必比第三连接部52靠近第一布线部31侧。

另外,例如,图5的(a)以及图5的(b)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C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A中,代替第三电感器布线50具有第三电感器布线50E,并且代替第四电感器布线50A具有第四电感器布线50F。第三电感器布线50E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F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位于同一虚拟平面S1上。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E、50F沿着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一个方向等间隔地对齐排列。另外,第三电感器布线50E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并且第四电感器布线50F位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50E之间。第一布线部31与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相等。

第三电感器布线50E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F均为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B。第三电感器布线50E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F的厚度(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的厚度)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厚度相等。第三电感器布线50E包含第三布线部54、以及设置于第三布线部54的两端的第三连接部52。第四电感器布线50F包含第四布线部54F、以及设置于第四布线部54F的两端的第四连接部52A。第三布线部54以及第四布线部54F分别相当于低电阻布线部的一个例子,并且第三连接部52以及第四连接部52A分别相当于低电阻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位于第一至第四布线部31、41、54、54F的一端侧的第一至第四连接部32、42、52、52A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等间隔地排列。另外,位于第一至第四布线部31、41、54、54F的另一端侧的第一至第四连接部32、42、52、52A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等间隔地排列。

第三布线部54具备布线宽度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相等的基础部54a、以及在基础部54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单侧与基础部54a设置为一体的扩展部54b。在图5的(a)中,扩展部54b是第三布线部54中图示出的虚线的内侧的部分。此外,第三布线部54的布线宽度恒定,并且基础部54a以及扩展部54b的宽度也恒定。在第三电感器布线50E中,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基础部54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与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

第四布线部54F具备布线宽度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相等的基础部54c、以及在基础部54c的布线宽度方向的单侧与基础部54c设置为一体的扩展部54d。在图5的(a)中,扩展部54d是第四布线部54F中图示出的虚线的内侧的部分。此外,第四布线部54F的布线宽度恒定,并且基础部54c以及扩展部54d的宽度也恒定。在第四电感器布线50F中,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基础部54c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与并排设置方向F1上的第四连接部52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而且,第一布线部31、第二布线部41以及基础部54a、54c等间隔地位于并排设置方向F1上。

在第三电感器布线50E中,扩展部54b位于基础部54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两侧中、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的中心线L1的一侧。具体而言,在图5的(a)中,中心线L1位于第三电感器布线50E的右侧。而且,在第三电感器布线50E中,扩展部54b位于基础部54a的右侧,即接近中心线L1的一侧且远离第三电感器布线50E的旁边的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一侧。由此,第三电感器布线50E的第三布线部54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比第三连接部52靠近第一布线部31与第二布线部41的中间位置侧。即,第三布线部54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于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比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靠第一布线部31与第二布线部41的中间位置侧。

在第四电感器布线50F中,扩展部54d位于基础部54c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两侧中的接近中心线L1的一侧。具体而言,在图5的(a)中,中心线L1位于第四电感器布线50F的左侧。而且,在第四电感器布线50F中,扩展部54d位于基础部54c的左侧,即接近中心线L1的一侧并远离第四电感器布线50F的旁边的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一侧。由此,第四电感器布线50F的第四布线部54F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比第四连接部52A靠近第一布线部31与第二布线部41的中间位置侧。即,第四布线部54F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位于在并排设置方向F1上比第四连接部52A的布线宽度方向的中央靠第一布线部31与第二布线部41的中间位置侧。

第三布线部54与第四布线部54F之间的距离W51比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三布线部54之间的距离W52短扩展部54b的宽度以及扩展部54d的宽度的量。换言之,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三布线部54之间的距离W52比第三布线部54与第四布线部54F之间的距离W51长扩展部54b的宽度以及扩展部54d的宽度的量。另外,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三布线部54之间的距离W52与第二布线部41与第四布线部54F之间的距离W53相等。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旁边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E扩展布线宽度,以使第一布线部31与第三布线部54之间的距离W52相对地扩宽。即,加粗第三布线部54的宽度,以使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旁边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E的第三布线部54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磁路相对地扩宽。因此,由第一电感器布线30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被相对地增大。

同样地,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旁边的第四电感器布线50F扩展布线宽度,以使第二布线部41与第四布线部54F之间的距离W53相对地扩宽。即,加粗第四布线部54F的宽度,以使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旁边的第四电感器布线50F的第四布线部54F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磁路相对地扩宽。因此,由第二电感器布线40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被相对地增大。

通过使第三以及第四布线部54、54F的布线宽度比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粗,来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E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F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直流电阻小。在这种情况下,存在有由位于并排设置方向F1的两端的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各个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比由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E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50F各个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小的可能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如上述那样,能够抑制各电感器的电感的偏差。即,作为电感器部件1C整体,能够在由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E、50F各个构成的电感器的电感对齐的方向上进行调整。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三电感器布线50为通过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W31比第一布线部31的布线宽度W1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21粗,而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然而,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直流电阻小的方法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第三布线部51的部分布线宽度比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粗,而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直流电阻小。其中,在该情况下,在第三布线部51中布线宽度比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粗的部分的布线宽度为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W32以下的范围内的值。

在图6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D中,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C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G的第三布线部56在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具有布线宽度部分变粗的宽幅部56a。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第三布线部56中的宽幅部56a以外的部分的布线宽度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11、W12相等,但既可以比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W32细,也可以比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11、W12粗。

若这样,则在热量特别容易积聚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G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能够抑制发热。而且,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的降低。

另外,在图7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E中,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D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H的第三布线部57在两端部具有布线宽度部分变粗的宽幅部57a。宽幅部57a与第三连接部52邻接,并且与该第三连接部52连续地设置。此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第三布线部57中的宽幅部57a以外的部分的布线宽度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11、W12相等,但既可以比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W32细,也可以比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11、W12粗。

若这样,能够抑制第三连接部52附近的发热。因此,能够抑制连接至第三连接部52的第三垂直布线63与搭载电感器部件1E的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的温度上升。因此,容易抑制在第三垂直布线63与搭载电感器部件1E的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产生电迁移。而且,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第三连接部52的布线宽度W32比第一连接部32以及第二连接部42的布线宽度W12、W22粗。

另外,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至少一部分厚度(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的厚度)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厚度厚,而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成为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

图8的(a)以及图8的(b)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F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中代替第三电感器布线50具有第三电感器布线50I。第三电感器布线50I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位于同一虚拟平面S1上。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I沿着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一个方向等间隔地对齐排列。

第三电感器布线50I是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E。而且,第三电感器布线50I的至少一部分的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的厚度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厚。在本例中,第三电感器布线50I形成为厚度T3恒定,并且第三电感器布线50I的厚度T3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厚度T1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厚度T2厚。而且,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厚度T1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厚度T2相等。另外,第三电感器布线50I的第三布线部58的布线宽度W33以及线路长度与第一布线部31的布线宽度W11以及线路长度、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21以及线路长度相等。

即使这样,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另外,通过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I的至少一部分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厚,能够容易地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I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直流电阻小。

另外,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线路长度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线路长度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线路长度短,来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成为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

在图9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G中,位于并排设置方向F1的两端的第一电感器布线30A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A的第一布线部33以及第二布线部43呈朝向电感器部件1G的外侧弯曲的圆弧状。另一方面,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A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A之间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J的第三布线部59沿着与并排设置方向F1正交并且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因此,第三电感器布线50J的线路长度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A的线路长度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A的线路长度短。而且,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第一至第三布线部33、43、59的布线宽度相等。通过像这样构成,第三电感器布线50J成为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A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A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F。

若这样,则能够容易地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J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A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A的直流电阻小。而且,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此外,第一布线部33以及第二布线部43的形状并不限于图9所示的形状,也可以是朝向电感器部件1G的内侧弯曲的圆弧状、矩形状、波状等。

另外,在图10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H中,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G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K的第三连接部52位于在与并排设置方向F1正交并且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方向(在图10中,为上下方向)上比第一连接部32以及第二连接部42靠内侧。若这样,即使使第一至第三布线部31、41、81的形状成为复杂的形状,也能够容易地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K的线路长度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线路长度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线路长度短。而且,能够容易地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K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直流电阻小。其结果,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另外,例如,第三布线部51也可以由在第三连接部52间并联电连接的多个并联布线构成。多个并联布线构成为具备该多个并联布线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直流电阻小。通过像这样由多个并联布线构成第三布线部51,能够容易地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直流电阻小。而且,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的降低。

在图1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K中,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H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L的第三布线部83由在第三连接部52间并联电连接的2个并联布线83a、83b构成。2个并联布线83a、83b中的一个并联布线83a是在虚拟平面S1上延伸的主布线91,剩余的并联布线83b是沿着主布线91的副布线92。在电感器部件1K中,副布线92与主布线91位于同一虚拟平面S1上。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主布线91的布线宽度以及副布线92的布线宽度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相等,但也可以不必相等。另外,也可以使主布线91的布线宽度与副布线92的布线宽度不同。另外,副布线92的线路长度可以比主布线91长,也可以比主布线91短。例如,副布线92也可以比主布线91短,并沿着主布线91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来设置。另外,在图11中,副布线92的两端与主布线91连接,但也可以与第三连接部52连接。此外,由于第三电感器布线50L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H,所以第三布线部83相当于低电阻布线部的一个例子,并且设置于第三布线部83的两端的第三连接部52相当于低电阻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若这样,则能够容易地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L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直流电阻小。而且,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另外,在图12的(a)、图12的(b)以及图12的(c)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L中,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I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M的第三布线部101由在第三连接部52间并联电连接的2个并联布线101a、101b构成。2个并联布线101a、101b中的一个并联布线101a是在虚拟平面S1上延伸的主布线111,剩余的并联布线101b是在与虚拟平面S1不同的平面S2上平行于虚拟平面S1延伸的副布线112。此外,在本例的电感器部件1L中,平面S2是构成主体20的3个磁性材料层中、具有下表面20d的磁性材料层的主面,且是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平面。副布线112位于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与主布线111重叠的位置。在电感器部件1L中,副布线112相对于主布线111位于电感器部件1L的下表面20d侧(与安装面相反侧),但也可以构成为相对于主布线111位于电感器部件1L的上表面20a侧(安装面侧)。副布线112的两端部经由导通孔布线113与主布线111的两端部连接。在图12中,主布线111的布线宽度以及副布线112的布线宽度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相等,但也可以不必相等。另外,也可以使主布线111的布线宽度与副布线112的布线宽度不同。另外,副布线112的线路长度可以比主布线111长,也可以比主布线111短。例如,副布线112也可以比主布线111短,并沿着主布线111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来设置。另外,在电感器部件1L中,副布线112的两端与主布线111连接,但也可以与第三连接部52连接。此外,由于第三电感器布线50M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I,所以第三布线部101相当于低电阻布线部的一个例子,并且设置于第三布线部101的两端的第三连接部52相当于低电阻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若这样,则能够容易地使第三电感器布线50M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直流电阻小。而且,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此外,上述的变更例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电感器布线50A中也能够同样地实施。即,上述的变更例也能够在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的任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中来实施。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电感器部件1A在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具备第三电感器布线50和第四电感器布线50A这2个电感器布线。然而,电感器部件1A也可以在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50之间还具备第五电感器布线。

例如,图13的(a)以及图13的(b)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M在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具有平行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所延伸的虚拟平面S1延伸的一个第三电感器布线121。另外,电感器部件1M在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121之间具有平行于虚拟平面S1延伸的2个第四电感器布线122A、122B。进一步,电感器部件1M在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121之间具有平行于虚拟平面S1延伸的2个第五电感器布线123A、123B。第三电感器布线121、第四电感器布线122A、22B以及第五电感器布线123A、123B是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而且,第三电感器布线121的直流电阻比第四电感器布线122A、122B以及第五电感器布线123A、123B小。

在本例中,第三电感器布线121、第四电感器布线122A、122B以及第五电感器布线123A、123B位于虚拟平面S1上。而且,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侧开始依次等间隔地排列第五电感器布线123B、第五电感器布线123A、第三电感器布线121、第四电感器布线122A、第四电感器布线122B。

第三电感器布线121包含第三布线部121a、以及设置于第三布线部121a的两端的第三连接部52。位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121之间的第四电感器布线122A包含第四布线部122a、以及设置于第四布线部122a的两端的第四连接部52A。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121之间的第五电感器布线123A包含第五布线部123a、以及设置于第五布线部123a的两端的第五连接部52B。位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四电感器布线122A之间的第四电感器布线122B包含第四布线部122b、以及设置于第四布线部122b的两端的第四连接部52A。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五电感器布线123A之间的第五电感器布线123B具有第五布线部123b、以及设置于第五布线部123b的两端的第五连接部52B。此外,由于第三至第五电感器布线121、122A、122B、123A、123B均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所以第三布线部121a、第四布线部122a、122b以及第五布线部123a、123b分别相当于低电阻布线部的一个例子。进一步,第三至第五连接部52、52A、52B分别相当于低电阻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第五布线部123a、123b呈沿着与并排设置方向F1正交并且与虚拟平面S1平行的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带状。第五布线部123a、123b与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平行地延伸。第五布线部123a、123b形成为布线宽度W1、W2以及厚度恒定。另外,第五布线部123a、123b的线路长度与第一布线部31的线路长度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线路长度相等。

第五连接部52B呈与第三连接部52以及第四连接部52A相同的形状。其中,第五连接部52B也可以是与第三连接部52以及第四连接部52A不同的形状。

在各第五连接部52B连接有第五垂直布线65。第五垂直布线65设置于主体20的内部。第五垂直布线65从第五电感器布线123A、123B各个到主体20的表面为止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贯通主体20的内部。具体而言,第五垂直布线65从第五连接部52B的上表面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贯通磁性材料层22的内部。而且,第五垂直布线65的上端面从主体20的上表面20a露出到主体20的外部。另外,第五垂直布线65与第五连接部52B电连接。从主体20的上表面20a露出在外部的第五垂直布线65的上端面分别被第五外部端子75覆盖。第五垂直布线65例如由与第一至第四垂直布线61~64相同的材料来形成。另外,第五外部端子75例如由与第一至第四外部端子71~74相同的材料来形成。

在电感器部件1M中,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直流电阻越小。在图13的(a)中,用点划线图示出通过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并呈与并排设置方向F1垂直并且平行于虚拟平面S1延伸的中心线L1。最接近该中心线L1,即最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第三电感器布线121在本例中位于中心线L1上。而且,该第三电感器布线121的直流电阻在5个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中最小。第二接近中心线L1的第四电感器布线122A以及第五电感器布线123A位于第三电感器布线121的两旁。这些第四电感器布线122A以及第五电感器布线123A的直流电阻在5个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中第二小。而且,剩余的第四电感器布线122B以及第五电感器布线123B第三接近中心线L1,并且直流电阻在5个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中第三小。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第三至第五电感器布线121、122A、122B、123A、123B的厚度恒定。通过使第三布线部121a、第四布线部122a、122b以及第五布线部123a、123b的布线宽度不同,而使第三布线部121a、第四布线部122a、122b以及第五布线部123a、123b的剖面积不同,并使直流电阻的大小不同。具体而言,使最接近中心线L1的第三电感器布线121的第三布线部121a的布线宽度W3最粗,并且使第二接近中心线L1的第四电感器布线122A以及第五电感器布线123A的第四布线部122a以及第五布线部123a的布线宽度W4、W2第二粗。进一步,使第三接近中心线L1的第四电感器布线122B以及第五电感器布线123B的第四布线部122b以及第五布线部123b的布线宽度W5、W1第三粗。其中,第四布线部122b以及第五布线部123b的布线宽度W5、W1比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11、W21粗。由此,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第三至第五布线部121a、122a、122b、123a、123b的剖面积越大。

此外,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第三至第五布线部121a、122a、122b、123a、123b的剖面积越大的方法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布线宽度W1~W5全部为恒定,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第三至第五布线部121a、122a、122b、123a、123b的厚度越厚。另外,例如,也可以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第三至第五布线部121a、122a、122b、123a、123b的宽度越粗,并且厚度越厚。

一般而言,在具备形成为布线宽度、线路长度相同,且直流电阻等同的多个电感器布线的电感器部件的情况下,排列在同一虚拟平面上的多个电感器布线越是接近两端的电感器布线的中间位置的电感器布线,温度越容易升高。因此,在本例中,通过使第三电感器布线121的直流电阻比第四电感器布线122A、122B的直流电阻以及第五电感器布线123A、123B的直流电阻小,来使最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的直流电阻最小。因此,即使在第一至第五电感器布线30、40、121、122A、122B、123A、123B中流动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热量特别容易积聚在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附近局部成为高温。其结果,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另外,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和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第三至第五布线部121a、122a、122b、123a、123b的剖面积越大。由此,能够容易地成为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直流电阻越小的结构。进一步,即使在第一至第五电感器布线30、40、121、122A、122B、123A、123B流动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越能够抑制发热。

此外,配置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的多个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的数量并不限于5个。例如,也可以使位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121之间的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的第四电感器布线的数量为1个或3个以上。另外,例如,也可以使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121之间的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J的第五电感器布线的数量为1个或3个以上。

另外,在多个低电阻电感器布线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必构成为越是接近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中间位置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直流电阻越小。例如,也可以所有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的直流电阻相等。

另外,在多个电感器布线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必所有的电感器布线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也可以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多个电感器布线中的至少一个电感器布线是第三电感器布线,即低电阻电感器布线。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的所有剖面积为相同的大小。然而,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的剖面积的大小也可以为相互不同的大小。此外,所谓的垂直布线的剖面积是指电流通过的面积,具体而言,是与虚拟平面平行的剖面的面积。

例如,在图14的(a)、图14的(b)以及图14的(c)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N中,与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连接的第三垂直布线130的剖面积比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连接的第一垂直布线61以及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连接的第二垂直布线62大。在电感器部件1N中,第三垂直布线130的直径比第一垂直布线61的直径以及第二垂直布线62的直径大。像这样,通过增大接近容易产生电迁移的与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的第三垂直布线130的剖面积,能够抑制第三垂直布线130中的发热并且提高散热性。因此,容易进一步抑制电感器部件1N与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上的电迁移的产生。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同样地进行变更。

·如图15的(a)、图15的(b)以及图15的(c)所示,在与主体20的虚拟平面S1平行的下表面20d也可以设置露出在外部并经由第三垂直布线141与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连接的第三外部端子142。在本例中,第三垂直布线141从第三连接部52的下表面到主体20的下表面20d为止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贯通主体20。而且,第三外部端子142覆盖从主体20的下表面20d露出的第三垂直布线141的下端面。而且,第三垂直布线141与第三连接部52以及第三外部端子142电连接。

若这样,能够提高电感器部件1P的安装的自由度。另外,也能够使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热量在从下表面20d露出到外部的第三外部端子142散热。因此,由于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散热性提高,所以能够抑制在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与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产生电迁移。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的降低。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同样地变更。

·如图16的(a)以及图16的(b)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Q那样,也可以在主体20的平行于虚拟平面S1的上表面20a以及下表面20d的至少一方,具备露出在外部且未与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电连接的虚拟端子143。在本例中,虚拟端子143设置于主体20的下表面20d。另外,在本例中,虚拟端子143设置于主体20的下表面20d中在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上与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连接部52以及第三垂直布线63重叠的位置。若这样,由于能够从虚拟端子143散热,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位于同一虚拟平面S1上,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在虚拟平面S1的平面方向上排列。然而,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排列设置方向并不限于此。

图17的(a)以及图17的(b)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R具备主体20、在主体20的内部位于第一虚拟平面S11上的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在主体20的内部平行于第一虚拟平面S11延伸的第二电感器布线40。另外,电感器部件1R具有在主体20的内部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之间,并平行于第一虚拟平面S11延伸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另外,电感器部件1R具备从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各个延伸并在垂直于第一虚拟平面S11的方向上贯通主体20的垂直布线。

在图17的(a)中,省略在电感器部件1R中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上侧的部分并图示。第二电感器布线40位于平行于第一虚拟平面S11的第二虚拟平面S12上。第三电感器布线50位于第一虚拟平面S11与第二虚拟平面S12之间,并沿着第一电感器布线30和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并排设置方向F2与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排列。即,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在垂直于第一虚拟平面S11的方向上排列。

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通过在垂直于第一虚拟平面S11的方向(在图17的(b)中,为上下方向)上层叠,而在垂直于第一虚拟平面S11的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因此,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并排设置方向F2是垂直于第一虚拟平面S11的方向。另外,虽然省略了部分图示,但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第一连接部32、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连接部在第一虚拟平面S11的平面方向上处于错开的位置。而且,未图示的垂直布线从第一至第三连接部各个延伸到20的表面,并且该垂直布线在并排设置方向F2上贯通主体20并露出到主体20的外部。若将并排设置方向F2上的主体20的两端面中的第一电感器布线30侧的端面设为第一端面20e,并将第二电感器布线40侧的端面设为第二端面20f,则垂直布线例如从第一端面20e露出到主体20的外部。该垂直布线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至第三垂直布线61~63相同。露出到主体20的外部的垂直布线的端面被未图示的外部端子覆盖。其中,露出到主体20的外部的垂直布线的端面也可以不必被外部端子覆盖。

第三电感器布线50是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在本例中,第一至第三电感器布线30、40、50的厚度相等。另外,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第一布线部31的布线宽度W11与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21相等。而且,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布线部51的布线宽度W31比第一布线部31以及第二布线部41的布线宽度W11、W21粗。由此,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直流电阻变得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直流电阻小。使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直流电阻小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此,能够使用上述变更例所记载的方法。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1-1)、(1-2)、(1-3)、(1-5)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本例中,能够使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旁边的第一端面20e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距离T11比第一电感器布线30的旁边的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布线部51与第一布线部31之间的距离T12短。进一步,能够使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旁边的第二端面20f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距离T13比第二电感器布线40的旁边的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的第三电感器布线50的第三布线部51与第二布线部41之间的距离T14短。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1-4)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电感器部件1R中,也可以在第二电感器布线4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50之间配置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的第四电感器布线。进一步,也可以在第一电感器布线3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50之间配置作为低电阻电感器布线的第五电感器布线。即使这样,由于在低电阻电感器布线55附近抑制发热,所以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电感器部件也可以是具备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电感器布线的结构。

例如,图18的(a)以及图18的(b)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S具备主体20、在主体20的内部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电感器布线150、以及从各个电感器布线150到主体20的表面为止在各列的电感器布线150的并排设置方向F3上贯通主体20的内部的垂直布线。各行的电感器布线150分别排列有3个以上,越是接近位于行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的中间位置的电感器布线,直流电阻越小。另外,各列的电感器布线150分别排列有3个以上,越是接近位于列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的中间位置的电感器布线,直流电阻越小。

电感器部件1S例如具有排列成3行3列的矩阵状的9个电感器布线150。将这些电感器布线150配置于内部的主体20层叠有例如4层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磁性材料层21、22相同的磁性材料层。9个电感器布线150中的3个电感器布线150在主体20的内部在第一虚拟平面S21上,等间隔地排列,以使布线宽度方向为并排设置方向。另外,另3个电感器布线150在主体20的内部在平行于第一虚拟平面S21的第二虚拟平面S22上,等间隔地排列,以使布线宽度方向为并排设置方向。另外,剩余的3个电感器布线150在主体20的内部,在与第一虚拟平面S21平行并位于第一虚拟平面S21与第二虚拟平面S22之间的第三虚拟平面S23上等间隔地排列,以使布线宽度方向为并排设置方向。在各虚拟平面S21、S22、S23上排列的每3个电感器布线150分别构成行。此外,在图18的(a)中,仅图示出9个电感器布线150中的、位于第一虚拟平面S21上的3个电感器布线150。

另外,第一虚拟平面S21上的3个电感器布线150、第二虚拟平面S22上的3个电感器布线150、以及第三虚拟平面S23上的3个电感器布线150层叠为在垂直于第一虚拟平面S21的方向上每3个电感器布线150进行排列。而且,在垂直于第一虚拟平面S21的方向上排列的每3个电感器布线150分别构成列。即,构成各列的每3个电感器布线150排列在垂直于第一虚拟平面S21的方向上。

各电感器布线150包含布线部151、以及设置于布线部151的两端的连接部152。9个电感器布线150相互的布线部151呈平行。各电感器布线150的连接部152在第一虚拟平面S21的平面方向上处于错开的位置。而且,在各连接部152连接有未图示的垂直布线。该垂直布线从连接部152到主体20的表面为止在各列的电感器布线150的并排设置方向F3(在本例中,与垂直于第一虚拟平面S21的方向相同)上贯通主体20并露出到主体20的外部。该垂直布线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至第四垂直布线61~64相同。露出到主体20的外部的垂直布线的端面被未图示的外部端子覆盖。该外部端子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至第四外部端子71~74相同。其中,露出到主体20的外部的垂直布线的端面也可以不必被外部端子覆盖。

各行的电感器布线150越是接近位于行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的中间位置的电感器布线150,直流电阻越小。在本例中,各电感器布线150的厚度相等。另外,位于行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的布线部151的布线宽度(在图18的(b)中,为左右方向的宽度)相等。而且,行的中央的电感器布线150的布线部151的布线宽度比行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粗。由此,行的中央的电感器布线150的直流电阻比行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小。此外,使行的中央的电感器布线150的直流电阻比行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的直流电阻小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此,能够使用上述变更例所记载的方法。

另外,各列的电感器布线150越是接近位于列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的中间位置的电感器布线,直流电阻越小。在本例中,列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的布线部151的布线宽度相等。而且,列的中央的电感器布线150的布线部151的布线宽度比列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粗。由此,列的中央的电感器布线150的直流电阻比列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小。此外,使列的中央的电感器布线150的直流电阻比列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的直流电阻小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此,能够使用上述变更例所记载的方法。

若这样,即使在各行的各电感器布线150流动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在各行的电感器布线150中,越是接近位于行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的中间位置的热量特别容易积聚的电感器布线150,越难以发热。因此,在各行的电感器布线150中,抑制了在处于位于行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之间的电感器布线150附近局部成为高温。其结果,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另外,在各行的电感器布线150中,抑制了与行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相比,位于行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之间的电感器布线150成为高温。因此,在各行的电感器布线150中,能够抑制在与位于行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之间的电感器布线150连接的垂直布线和搭载电感器部件1S的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产生电迁移。

同样地,即使在各列的各电感器布线150中流动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在各列的电感器布线150中,越是接近位于列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的中间位置的热量特别容易积聚的电感器布线150,越难以发热。因此,在各列的电感器布线150中,抑制了在处于位于列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之间的电感器布线150附近局部成为高温。其结果,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另外,在各列的电感器布线150中,抑制了与列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相比,位于列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之间的电感器布线150成为高温。因此,在各列的电感器布线150中,能够抑制在与位于列的两端的2个电感器布线150之间的电感器布线150连接的垂直布线与搭载电感器部件1S的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产生电迁移。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感器布线30、第二电感器布线40、第三电感器布线50、第四电感器布线50A直线状地延伸。然而,电感器布线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螺旋布线。所谓的螺旋布线是在平面(包含虚拟平面)上延伸的曲线(二维曲线)的布线,该曲线描绘的匝数可以超过1周,也可以小于1周,也可以是具有部分直线部的布线。另外,电感器布线也能够使用曲折形状等公知形状的布线。

另外,第一至第四连接部32、42、52、52A不是大致正方形,也可以是大致长方形。另外,第一至第四连接部32、42、52、52A并不局限于四边形,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由这些形状组合形成的形状。

例如,图19的(a)以及图19的(b)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T的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160、170、180A、180B为呈在虚拟平面S1上卷绕成螺旋状的形状的螺旋布线。此外,虽然在图19中省略图示,但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160、170、180A、180B以双层形成为从垂直于虚拟平面S1的方向观察看起来像螺旋状。具体而言,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160、170、180A、180B各个当在虚拟平面S1上从一端旋转一周后,即在图19的(a)中布线交叉的附近,经由导通孔布线移动到上层或下层,进一步,在移动后的层延伸到另一端。

位于第一电感器布线160与第二电感器布线170之间的第三电感器布线180A是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16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17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185。另外,位于第二电感器布线170与第三电感器布线180A之间的第四电感器布线180B是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16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170小的低电阻电感器布线185。

在本例中,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160、170、180A、180B的厚度相等。而且,第三电感器布线180A的第三布线部181a的布线宽度比第一电感器布线160的第一布线部161的布线宽度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170的第二布线部171的布线宽度粗。进一步,第四电感器布线180B的第四布线部181b的布线宽度比第一布线部161的布线宽度以及第二布线部171的布线宽度粗。这样,通过使第三布线部181a的布线宽度以及第四布线部181b的布线宽度比第一布线部161的布线宽度以及第二布线部171的布线宽度粗,能够使第三电感器布线180A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180B的直流电阻比第一电感器布线160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170的直流电阻小。因此,抑制了第三电感器布线180A以及第四电感器布线180B的发热,所以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此外,由于第三电感器布线180A是低电阻电感器布线185,所以第三布线部181a相当于低电阻布线部的一个例子,并且设置于第三布线部181a的两端的第三连接部52相当于低电阻连接部的一个例子。另外,由于第四电感器布线180B是低电阻电感器布线185,所以第四布线部181b相当于低电阻布线部的一个例子,并且设置于第四布线部181b的两端的第四连接部52A相当于低电阻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磁性材料层21、22也可以由含有金属磁性粉、铁氧体粉等磁性粉的绝缘性树脂构成。在该情况下,在第一至第四电感器布线30、40、50、50A的表面与主体20之间,也可以进一步设置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层。另外,主体20也可以不必包含磁性材料层21、22。主体20也可以不包含磁性材料层21、22,而层叠有由非磁性铁氧体、玻璃、氧化铝等非磁性的烧结体、不含有磁性体的非磁性的绝缘性树脂构成的绝缘层例如含有二氧化硅填料的环氧树脂等。在具有这样的主体20的电感器部件中,也能够抑制由热量引起的可靠性降低。

相关技术
  • 电感器部件
  • 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电感器
  • 用于支承电感器的支架装置、电感器装置以及不间断电源
  • 汽车构造部件用拉深成形体、汽车构造部件用拉深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及汽车构造部件用拉深成形体的制造装置
  • 电感器部件、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感器构造体
  • 电感器部件以及电感器部件的安装构造
技术分类

0612011633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