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3:33


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演进,基站侧天线规模不断增大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趋势,尤其是在高频段毫米波通信中,为了克服高频带来的更高传播损耗、易于被遮挡影响等挑战,可以利用大规模天线阵列通过波束赋形所形成的窄波束来提升覆盖范围。一般来说,天线数量过大会使得全数字波束赋形面临高成本、大功耗等工程问题,技术实现难度较大,因此毫米波通信在工程上一般采用模拟波束赋形或者改进的模数混合波束赋形技术。

由于同一时间内只能发送有限个模拟波束,并且波束宽度较窄,为了实现小区广播信号的完整覆盖,需要采用时域内多个来自预置码本的波束联合扫描的传输方式,最终使得基站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收发波束对齐。相关技术中,在UE初始接入完成后,现有的上下行数据传输一般按照波束扫描后已对齐的模拟波束进行,对于基站侧来说,模拟波束一般来自于预置码本,由于预置码本主要针对的是该小区可能出现的所有UE,因此在针对特定UE的数据传输时使用预置码本中的波束会有一定性能损失,降低用户体验,而如果使用精细码本,重新设计每个UE的特定波束,则会极大增加系统整体的实现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在降低实现复杂度的同时提升小区整体传输吞吐率,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备UE的到达角DOA信息;根据预设阈值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聚类,得到包括多个角度簇的聚类结果,其中,所述多个角度簇的分布覆盖所有UE;根据所述多个角度簇生成波束码本,其中,所述波束码本包括多个与所述角度簇对应的波束;根据所述聚类结果确定所述UE与所述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和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能够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包括: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备UE的到达角DOA信息;根据预设阈值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聚类,得到包括多个角度簇的聚类结果,其中,所述多个角度簇的分布覆盖所有UE;根据所述多个角度簇生成波束码本,其中,所述波束码本包括多个与所述角度簇对应的波束;根据所述聚类结果确定所述UE与所述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获取接入至基站的UE的DOA信息,并根据预设阈值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能够自适应形成多个角度簇,且多个角度簇的分布覆盖所有UE,根据多个角度簇生成波束码本,并确定UE与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无需预设波束数目,基于UE分布信息及波束设计条件产生最终的聚类结果,从而自适应生成用于上下行数据传输的波束码本,减少人为设定带来的性能损失,同时生成的波束能够覆盖所有UE,可以在降低实现复杂度的同时提升小区整体传输吞吐率,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UE均匀分布场景下的波束码本生成的效果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二分K-means加权聚类算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高楼覆盖场景下的波束码本生成的效果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申请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申请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相关技术中,在UE初始接入完成后,现有的上下行数据传输一般按照波束扫描后已对齐的模拟波束进行,对于基站侧来说,模拟波束一般来自于预置码本,由于预置码本主要针对的是该小区可能出现的所有UE,因此在针对特定UE的数据传输时使用预置码本中的波束会有一定性能损失,降低用户体验,而如果使用精细码本,重新设计每个UE的特定波束,则会极大增加系统整体的实现复杂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在降低实现复杂度的同时提升小区整体传输吞吐率,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应用于基站,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10至步骤S140:

步骤S110:获取UE的DOA信息;

基站侧可以对所有接入的UE通过上行信道测量并计算得到相应的到达角(Direction Of Arrival,DOA)信息,DOA信息用于反映UE的二维分布位置,通过获取接入至基站的UE的DOA信息,可以估算UE相对基站天线阵列的位置,便于确定基站覆盖范围内的UE分布信息。具体地,基站侧可以利用现有的DOA估计方法获取DOA信息,例如多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基于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Estimating Signal Parameter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ESPRIT)算法、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算法等,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制。

步骤S120:根据预设阈值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聚类,得到包括多个角度簇的聚类结果,其中,多个角度簇的分布覆盖所有UE;

本申请一实施例,可以采用聚类算法对DOA信息进行聚类,例如采用二分K-means聚类算法,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设置,例如对于UE均匀分布的场景下预设阈值可以设置偏大一点,使得角度簇的分布范围更宽,对于高楼覆盖的场景,由于UE分布在不同高度和水平方向,预设阈值可以设置偏小一点,使得角度簇的分布更具指向性。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聚类,可以基于UE分布信息得到聚类结果,通过设置预设阈值,预设阈值用于反映实际的波束设计条件,根据预设阈值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聚类,最终得到的多个角度簇的分布覆盖所有UE,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区别于现有技术采用聚类算法需要预设簇数的方式,本申请通过预设阈值即可自适应得到合适的角度簇分布,无需预设簇数,有效降低系统整体的实现复杂度。

步骤S130:根据多个角度簇生成波束码本,其中,波束码本包括多个与角度簇对应的波束;

具体地,通过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聚类自适应形成多个角度簇,按照每个角度簇的分布范围可以确定对应的波束,即生成波束码本,通过优化波束码本可以提升系统性能,可以理解的是,属于同一角度簇内的UE归属于同一服务波束,可以减少上下行的测量与反馈开销,生成的波束码本可用于基站侧上行和下行数据传输等方面。

步骤S140:根据聚类结果确定UE与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由于角度簇与波束一一对应,假设得到K个角度簇,则生成的波束码本有K个波束,以质心{c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中,通过获取接入至基站的UE的DOA信息,并根据预设阈值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能够自适应形成多个角度簇,且多个角度簇的分布覆盖所有UE,根据多个角度簇生成波束码本,并确定UE与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无需预设波束数目,基于UE分布信息及波束设计条件产生最终的聚类结果,从而自适应生成用于上下行数据传输的波束码本,减少人为设定带来的性能损失,同时生成的波束能够覆盖所有UE,可以在降低实现复杂度的同时提升小区整体传输吞吐率,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

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预置码本与精细码本,本申请最终生成的波束可以与UE分布自适应匹配,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优化系统性能,保证用户良好的体验感。

本申请一实施例,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可以根据用户分布适应性调整波束码本中每个波束的形态,例如可以根据空分配对条件调整每个波束旁瓣的形态,减少对其它波束的主瓣造成干扰,保证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感,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自适应生成的波束码本可灵活设计,适配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本申请不对波束的设计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UE可以包括各种具有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各种形式的终端设备等。

如图2所示,在上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中,步骤S110中获取UE的DOA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210和步骤S220:

步骤S210:获取UE的俯仰角和方位角,其中,俯仰角表示UE在二维分布上的垂直角度,方位角表示UE在二维分布上的水平角度;

步骤S220:根据俯仰角和方位角确定UE的DOA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UE的俯仰角和方位角,即得到UE在二维分布上的垂直角度和水平角度,根据俯仰角和方位角确定对应的UE的DOA信息,DOA信息是二维向量,可以反映UE的二维分布位置,通过获取所有接入至基站的UE的DOA信息,可以反映UE的分布信息,便于使得最终生成的波束可以与UE分布自适应匹配。

具体地,某个UE的俯仰角和方位角分别为θ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获取所有UE的DOA信息所对应的权值,其中,权值用于反映UE的重要程度。

步骤S120中根据预设阈值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聚类,得到包括多个角度簇的聚类结果,包括:

步骤S410:根据预设阈值和权值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加权聚类,得到包括多个角度簇的聚类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UE的DOA信息的权值由对应的UE的重要程度决定,通过获取UE的DOA信息所对应的权值,将UE的重要程度作为聚类的加权权值,根据预设阈值和权值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加权聚类,使得最终得到的角度簇的分布形态偏向重要用户的同时兼顾所有用户,从而使得最终生成的波束对重要用户产生偏向性,有利于达到更优的系统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UE的DOA信息的权值可以由基站相应配置,根据网络提供服务的具体需求进行设定,例如针对运营商规定的用户的重要性分布进行相应的配置,使得最终生成的波束的主瓣可以对准重要用户,保障重要用户的良好通信,本申请不对权值的设定依据作具体限定。

如图5所示,在上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中,步骤S410中根据预设阈值和权值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加权聚类,得到包括多个角度簇的聚类结果,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510至步骤S560:

步骤S510:根据所有UE的DOA信息确定DOA估计集合;

步骤S520:根据DOA估计集合确定初始簇;

步骤S530:根据权值对初始簇进行二分聚类以划分成两个角度簇,确定每个角度簇对应的质心;

步骤S540:计算每个UE的DOA信息与对应的角度簇的质心的角度差,确定所有角度差中的最大角度差;

步骤S550:判断最大角度差是否满足预设收敛条件;

步骤S560:若最大角度差满足预设收敛条件,输出聚类结果,其中,预设收敛条件为最大角度差小于预设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DOA估计集合包括所有UE的DOA信息,根据DOA估计集合确定初始簇,即将所有的DOA信息看成一个簇,根据权值对初始簇进行二分加权聚类,得到两个角度簇,确定每个角度簇对应的质心,并计算出每个UE的DOA信息与所在的角度簇的质心的角度差,通过比较所有角度差的大小,确定最大角度差,判断最大角度差是否满足预设收敛条件,若最大角度差满足预设收敛条件,即最大角度差小于预设阈值,表示此时形成的角度簇能够满足波束设计条件,且角度簇的分布能够覆盖所有UE,则输出聚类结果,本申请无需预设簇数即可自适应得到最终角度簇分布,最终生成的波束可以与UE分布自适应匹配,能够有效减少人为设定带来的性能损失。

如图6所示,在上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中,还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610至步骤S630:

步骤S610:若最大角度差不满足预设收敛条件,获取所有角度簇对应的加权残差平方和;

步骤S620:比较所有加权残差平方和的大小,对最大的加权残差平方和所对应的角度簇进行二分聚类以划分成两个新的角度簇并确定对应的质心;

步骤S630:重新计算最大角度差并重新判断最大角度差是否满足预设收敛条件,直至最大角度差满足预设收敛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若最大角度差不满足预设收敛条件,即最大角度差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表示此时的聚类结果仍不是最优,则需要继续调整聚类结果,通过获取所有角度簇对应的加权残差平方和,加权残差平方和能够衡量聚类性能,该值越小表示DOA信息越接近于对应的角度簇的质心,聚类效果越好,通过比较所有加权残差平方和的大小,对最大的加权残差平方和所对应的角度簇进行再一次二分聚类,得到两个新的角度簇,并确定每个角度簇对应的质心,能够有效降低整体加权残差平方和,以达到更好的聚类效果,并重新计算每个UE的DOA信息与对应的角度簇的质心的角度差,确定所有角度差中的最大角度差,重新判断最大角度差是否满足预设收敛条件,若满足预设收敛条件,则输出聚类结果,若不满足预设收敛条件,重新获取所有角度簇对应的加权残差平方和,并对最大的加权残差平方和所对应的角度簇进一步二分聚类,不断迭代,直至最大角度差满足预设收敛条件再输出聚类结果,保证良好的聚类性能,使得最终生成的波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本申请无需预设簇数,通过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二分加权聚类直至满足预设收敛条件,能够基于小区UE分布自适应形成多个角度簇,从而生成用于上下行数据传输的波束码本,可以在降低实现复杂度的同时提升小区整体传输吞吐率。

本申请一实施例,采用二分K-means聚类算法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加权聚类,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它能够达到相同目的的聚类算法,另外,还可以采用三分、四分等划分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中,步骤S610中获取所有角度簇对应的加权残差平方和,包括:

根据每个角度簇覆盖范围内的所有UE对应的角度差和权值计算得到加权残差平方和。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每个角度簇覆盖范围内的所有UE对应的角度差以及权值,并根据所有的角度差和权值计算得到对应的角度簇的加权残差平方和(Sum of SquareError,SSE)。

具体地,每个UE对应的角度差可以根据UE的DOA信息与对应的角度簇的质心计算得到,假设第j簇的质心为c

加权

其中,加权SSE

如图7所示,在上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中,步骤S130中根据多个角度簇生成波束码本,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710和步骤S720:

步骤S710:根据每个角度簇确定对应的质心和半径;

步骤S720:根据质心和半径生成对应的波束。

在本实施例中,当获得聚类结果,可以根据聚类结果生成波束码本,聚类结果包括多个角度簇,根据每个角度簇确定对应的质心和半径,从而确定一定的覆盖范围,根据质心和半径生成对应的波束,使得生成的波束码本中的波束能够覆盖所有UE。

如图8所示,在上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中,步骤S710中根据每个角度簇确定对应的质心和半径,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810和步骤S820:

步骤S810:根据角度簇覆盖范围内的所有UE的DOA信息和权重计算得到角度簇的质心;

步骤S820:根据质心、所有UE的DOA信息和第一预设值计算得到角度簇的半径。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每个角度簇覆盖范围内的所有UE的DOA信息和权重计算得到质心,通过以UE的重要程度加权的方式使得最终的角度簇的分布形态偏向重要用户,根据质心、角度簇覆盖范围内的所有UE的DOA信息和第一预设值可以计算得到角度簇的半径,即确定对应的波束的覆盖范围,其中,第一预设值用于使得生成的波束能够完全覆盖角度簇内的UE。

本申请一实施例,以第j簇为例,其质心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c

半径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r

如图9所示,在上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中,还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910至步骤S930:

步骤S910:获取初始接入至基站的UE的第一接入数量;

步骤S920:记录当前接入的UE的第二接入数量;

步骤S930:当第一接入数量和第二接入数量的绝对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重新获取所有UE的DOA信息并更新聚类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初始接入至基站的UE的第一接入数量,并记录当前接入的UE的第二接入数量,当第一接入数量和第二接入数量的绝对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表示存在多个UE接入或退出,则重新获取所有UE的DOA信息并更新聚类结果,可以减少计算与更新开销,同时可以保证生成的波束码本能够及时更新,有效优化整体性能,提升小区整体传输吞吐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认为UE数目较稳定,则波束码本保持相对稳定,当有一定数目的新UE接入或者有一定数目的UE退出,则对聚类结果进行一次更新。

本申请一实施例,保存初始接入的UE的DOA信息以及初始的聚类结果,当有一定数目的新UE接入,计算新UE的DOA信息,并计算新UE的DOA信息与所有角度簇的质心的欧式距离,选择归属到最小距离对应的角度簇,并更新对应的角度簇的质心和半径。

为了更清楚阐述本申请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处理过程,以下将用两个具体实施例作详细介绍。

实施例1:UE均匀分布场景下的波束码本生成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有多个UE接入至基站,设UE数为N,UE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属于无线通信典型场景,可假设在该场景下基站想要用较少波束覆盖所有UE,则将预设阈值δ设置得偏大一点,比如δ=15,另外设第一预设值Δr=1。

步骤一:基站侧对所有已接入UE通过上行信道测量并计算得到DOA估计集合;具体地,对于任意UE,基站侧可以利用DOA估计方法得到对应的UE的俯仰角θ

步骤二:基站侧对DOA估计集合实施二分K-means加权聚类算法直至满足预设收敛条件,预设收敛条件为所有UE的DOA信息与对应的角度簇的质心的角度差的最大值小于预设阈值δ,即最大角度差小于δ,假设所有UE的DOA信息的权值为Γ={γ

1、将所有UE的DOA信息看成一个簇;

2、(只有一个簇时跳过此步骤)对所有角度簇计算相应的加权SSE;假设第j簇质心为c

加权

其中,加权SSE

3、对最大的加权SSE对应的角度簇进行K=2的K-means加权聚类,得到新的两个角度簇及其质心;

4、计算每UE的DOA信息与其所在角度簇的质心的角度差;假设某UE位于第j簇(质心为c

5、比较最大角度差与预设阈值δ的大小,若最大角度差

从图10中的UE分布可以看出,该场景下将执行三次K=2的K-means加权聚类,最终得到四个角度簇,可以理解的是,预设阈值设置得较大,则最终生成的波束的宽度较宽。

步骤三:基站侧根据聚类结果生成或更新波束码本,并确定UE与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聚类结果包括多个角度簇,按照每个角度簇的质心及半径生成满足设计要求的相应波束,以第j簇为例,其质心为:

其中,c

半径为:

其中,r

步骤四:基站侧更新并维护UE与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假设生成的波束码本有四个波束,质心分别为{c

步骤五:判断基站是否存在多个UE接入或退出,若存在则需要通过上行信道测量并进行DOA估计得到相应的DOA信息,更新K-means加权聚类结果,跳转到步骤三,更新波束码本;若不存在则结束流程。

基于本申请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本实施例最终得到的四个较宽波束将覆盖所有UE,且波束宽窄各不相同的同时能够针对不同用户产生偏向性,满足设计条件。

实施例2:高楼覆盖场景下的波束码本生成

如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为高楼覆盖场景下的波束码本生成过程,有多个UE接入至基站,该场景的UE分布的特点为接近一半的UE分布在垂直方向,且分布在水平方向上的UE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设UE数为N,可假设在该场景下基站想要对用不同的窄波束对分布在不同高度和不同水平方向的UE进行覆盖,则需要将预设阈值设置得偏小一点,比如δ=4,另外设Δr=1。

本实施例波束码本的生成过程与实施例1的生成过程相同,详细的处理步骤可参见上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从图13中的UE分布可以看出,当执行三次K=2的K-means加权聚类后,将得到四个角度簇,分别为第一角度簇C1、第二角度簇C2、第三角度簇C2和第四角度簇C4,该场景下将执行超过三次K=2的K-means加权聚类,图13中仅展示前三次二分K-means加权聚类过程,后续迭代将会把已经得到第一角度簇C1、第二角度簇C2、第三角度簇C3和第四角度簇C4继续进行二分聚类直到满足预设收敛条件,比如下一次迭代将会对第二角度簇C2进行二分聚类。

基于本申请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本实施例最终得到的波束主要由窄波束组成,针对高楼覆盖场景下不同高度的用户采用不同的窄波束进行覆盖,另外可以对这些窄波束进行特定设计,可以理解的是,预设阈值设置得较小,则最终生成的波束的宽度较窄,指向性更强。

根据上述两个实施例,基站侧通过获取所有UE的DOA信息,能够确定UE的分布信息,通过将所有UE的DOA信息按照二分K-means加权聚类算法自适应形成多个角度簇,每个UE的DOA信息的权值由该UE的重要程度决定,随后按照各个角度簇的质心及半径生成波束码本,确定UE与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基站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进行更新维护,本申请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无需预设簇数即可自适应得到最终的角度簇分布,且最终生成的波束可以与UE分布自适应匹配,能够减少人为设定带来的性能损失,可以在降低实现复杂度的同时提升小区整体传输吞吐率。

如图14所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400,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1410和用于与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1410通信连接的存储器1420;控制处理器1410和存储器142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14中示出通过总线连接的例子,存储器1420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1410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1410执行,以使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1410能够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中的方法步骤S110至S140、图2中的方法步骤S210和S220、图3中的方法步骤S310、图4中的方法步骤S410、图5中的方法步骤S510至S560、图6中的方法步骤S610至S630、图7中的方法步骤S710和S720、图8中的方法步骤S810和S820、图9中的方法步骤S910至S930、图11的方法步骤以及图12的方法步骤。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通过获取接入至基站的UE的DOA信息,并根据预设阈值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能够自适应形成多个角度簇,且多个角度簇的分布覆盖所有UE,根据多个角度簇生成波束码本,并确定UE与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无需预设波束数目,基于UE分布信息及波束设计条件产生最终的聚类结果,从而自适应生成用于上下行数据传输的波束码本,减少人为设定带来的性能损失,同时生成的波束能够覆盖所有UE,可以在降低实现复杂度的同时提升小区整体传输吞吐率,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中的方法步骤S110至S140、图2中的方法步骤S210和S220、图3中的方法步骤S310、图4中的方法步骤S410、图5中的方法步骤S510至S560、图6中的方法步骤S610至S630、图7中的方法步骤S710和S720、图8中的方法步骤S810和S820、图9中的方法步骤S910至S930、图11的方法步骤以及图12的方法步骤。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通过获取接入至基站的UE的DOA信息,并根据预设阈值对所有UE的DOA信息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能够自适应形成多个角度簇,且多个角度簇的分布覆盖所有UE,根据多个角度簇生成波束码本,并确定UE与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无需预设波束数目,基于UE分布信息及波束设计条件产生最终的聚类结果,从而自适应生成用于上下行数据传输的波束码本,减少人为设定带来的性能损失,同时生成的波束能够覆盖所有UE,可以在降低实现复杂度的同时提升小区整体传输吞吐率,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相关技术
  • 一种可制氢储氢的有机液体储氢技术发电系统
  • 一种增大储氢材料与氢气接触面积的储氢反应器
  • 一种储氢材料、储氢反应器及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33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