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环境中所使用的空调,通常在出风口的位置设置导风板及摆叶,通过电机驱动摆叶和导风板转动,实现定向送风、偏转送风等几种出风效果。然而,这种导流出来的气流强度较硬,舒适性差,换热范围小,室内温度均匀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可以改善空调的出风效果,提升用户舒适性,并能够扩大空调效果作用范围,以提高室内空气调节效果的均匀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空调主体,所述空调主体设有出风口;和扰流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扰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风部件,所述导风部件包括振动片和谐振作动器,所述谐振作动器设置为驱动所述振动片发生谐振以实现扰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包括空调主体和可转动的扰流组件。空调主体可以包括机壳、换热器、风机等结构。空调主体设有出风口,风机送出的气流由出风口输出。扰流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处。导风部件包括振动片和谐振作动器。由于谐振动作器能够驱动振动片发生谐振,使得振动片产生快速的往复振动,改变周围空气压力,带动空气流动,从而改变风场分布,形成局部扰流效果,有效改善出风风感。

并且,扰流组件整体可以转动,这样,扰流组件可以在振动片发生谐振的同时相对出风口转动,从而加大空间扰动幅度范围,加速房间内空气循环流动,使室内空间空气调节范围加大,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均匀性。如此,在导风部件的自身扰动和扰流组件整体转动作用下,整机扰流效果更好,风感更柔和,用户的使用体验更舒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主体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扰流组件设于所述导风板;或者,所述空调主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扰流组件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组件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出风口在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转动;基于所述扰流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扰流组件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上的导风方向;基于所述扰流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扰流组件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下的导风方向。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扰流组件设于导风板且所述空调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扰流组件位于第一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基于所述扰流组件与底座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空调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扰流组件位于第二初始位置,所述第二初始位置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重合。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片的根部指向梢部的方向记为第一方向,所述空调主体内流向所述扰流组件的主气流方向记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朝下设置;基于所述扰流组件设于导风板且所述扰流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方向偏离所述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朝上偏转;基于所述扰流组件设于导风板且所述扰流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方向偏离所述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朝下偏转;基于所述扰流组件与底座可转动连接且所述扰流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方向偏离所述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朝上偏转;基于所述扰流组件与底座可转动连接且所述扰流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平行。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扰流组件与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空调主体内设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风道,所述扰流组件位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且所述扰流组件的转动轴线偏离所述出风风道的中心线。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还包括:驱动装置,设置为驱动所述扰流组件相对所述空调主体转动,以调整所述扰流组件的导风方向。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部件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扰流组件还包括固定座,多个所述导风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确认所述空调进入扰流模式;启动所述扰流组件,使所述扰流组件的导风部件发生谐振以实现扰流。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扰流组件转动,以调整所述扰流组件的导风方向。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扰流模式包括第一扰流模式和第二扰流模式的至少一种;所述控制所述扰流组件转动,以调整所述扰流组件的导风方向,包括:基于确认所述空调进入所述第一扰流模式,控制所述扰流组件转动至设定工作位置,所述设定工作位置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的范围内;基于确认所述空调进入所述第二扰流模式,控制所述扰流组件在设定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所述设定工作位置范围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的范围内。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定工作位置包括设定制冷工作位置与设定制热工作位置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基于确认所述空调进入所述第一扰流模式,控制所述扰流组件转动至设定工作位置,包括:基于在制冷模式下确认所述空调进入所述第一扰流模式,控制所述扰流组件转动至所述设定制冷工作位置,使所述扰流组件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上的导风方向;和/或,基于在制热模式下确认所述空调进入所述第一扰流模式,控制所述扰流组件转动至所述设定制热工作位置,使所述扰流组件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下的导风方向。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定工作位置范围包括设定制冷工作位置范围与设定制热工作位置范围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基于确认所述空调进入所述第二扰流模式,控制所述扰流组件在设定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包括:基于在制冷模式下确认所述空调进入所述第二扰流模式,控制所述扰流组件在所述设定制冷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其中,在所述制冷工作位置范围内,所述扰流组件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上的导风方向;和/或,基于在制热模式下确认所述空调进入所述第二扰流模式,控制所述扰流组件在所述设定制热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其中,在所述制热工作位置范围内,所述扰流组件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下的导风方向。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扰流模式中,所述扰流组件间歇式周期性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风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关闭状态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空调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空调第一工作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空调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空调第二工作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空调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空调的扰流组件、导风板及驱动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关闭状态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空调D-D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空调第一工作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空调E-E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0所示空调第二工作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空调F-F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0所示空调的扰流组件及驱动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图1至图16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空调主体,11出风口,12导风板,121卡扣,13底座,14出风风道, 15风机,16换热器,17机壳;

2扰流组件,21导风部件,211谐振作动器,212振动片,22固定座, 23导风排;

3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如图2至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空调主体1 和扰流组件2。

其中,空调主体1设有出风口11。扰流组件2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11 处,扰流组件2包括至少一个导风部件21,导风部件21包括振动片212和谐振作动器211,谐振作动器211设置为驱动振动片212发生谐振以实现扰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包括空调主体1和可转动的扰流组件2。空调主体1还可以包括机壳17、换热器16、风机15(如贯流风轮)等结构,如图3、图5和图7所示。在本申请中,空调是广义的空气调节设备,不限于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空调,还可以是具有净化、加湿、新风功能的空调。空调主体1设有出风口11,风机15送出的气流由出风口11输出。扰流组件2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11处。导风部件21包括振动片212和谐振作动器 211,如图1所示。由于谐振动作器能够驱动振动片212发生谐振,使得振动片212产生快速的往复振动,改变周围空气压力,带动空气流动,从而改变风场分布,形成局部扰流效果,有效改善出风风感。

并且,扰流组件2整体可以转动,这样,扰流组件2可以在振动片212 发生谐振的同时相对出风口11转动,从而加大空间扰动幅度范围,加速房间内空气循环流动,使室内空间空气调节范围加大,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均匀性。如此,在导风部件21的自身扰动和扰流组件2整体转动作用下,整机扰流效果更好,风感更柔和,用户的使用体验更舒适。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11内侧安装扰流器,以通过扰流器的凸起部位以及扰流器在风道内的转动实现扰流,但安装在出风口11侧的扰流器使整机风量下降明显,影响换热效率。相较于该方案,本方案的振动片212风阻小,对整机风量影响小,振动片212振动甚至能够带动更多空气流动,增加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导风板12上安装散风结构,如形成在散风板上的多个导风圈以及与导风圈一一相对设置的多个旋叶,在驱动装置3的作用下,旋叶能够进行转动,从而对穿过散风结构的气流进行调节,但散风结构易造成风量衰减,驱动装置3驱动旋叶转动时,旋叶的转速过低(往往低于1HZ),难以对风感进行有效调节;旋叶转动时,易产生部件之间的摩擦噪音。相较于该方案,本方案对整机风量影响小,噪音低,可靠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电机转速调整出风风量和出风风速,以改变送风距离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温度均匀性的调节,但调整电机转速对电机性能要求过高,电机成本高,转速提高往往噪音也会加大;且电机转速变化过快容易受损,导致寿命大幅度衰减,可靠性降低。相较于该方案,本方案噪音低,可靠性高。

可以理解的是,“谐振”又称“共振”,当驱动力的频率和系统的固有频率相等时,系统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振荡系统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当外力作用频率与系统固有振荡频率相同或很接近时,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产生谐振时的频率称“谐振频率”。此外,“固有频率”也称为“自然频率”,当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位移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振动的频率与初始条件无关,而仅与系统的固有特性有关(如质量、形状、材质等),称为固有频率,其对应周期称为固有周期。固有频率与外界激励没有关系,是结构的一种固有属性。不管外界有没有对结构进行激励,结构的固有频率都是存在的,只是当外界有激励时,结构是按固有频率产生振动响应的。另外,“自由振动”指的是:去掉激励或约束之后,机械系统所出现的振动,振动只靠其弹性恢复力来维持,当有阻尼时振动便逐渐衰减,自由振动的频率只决定于系统本身的物理性质,称为系统的固有频率。

简单来说,当谐振作动器211的激励频率与振动片212的固有频率相同或接近,则利用了共振效应,振动片212产生的振动称为谐振,振动片212 的振幅会急剧增大,从而振动片212能够较为有效地扰流,改善出风风感。

例如,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当谐振作动器211为压电材料件时(此时导风部件可以为压电风扇),在压电材料件的极化方向施加交变电压,此时压电材料件会在一定方向上产生周期性机械变形。当压电材料件的激励频率与振动片212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才发生共振(或称谐振),此时,振动片212的振幅会急剧增大,从而振动片212能够较为有效地扰流,改善出风风感。

需要说明的是,谐振作动器211驱动振动片212发生谐振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谐振作动器211可以包括应用电、磁、机械、温度场中的至少一种驱动而实现往复运动的作动器,从而实现灵活设计。例如,谐振作动器211可以包括压电作动器,采用逆压电效应,谐振作动器211为压电片,利用压电片的逆压电效应往复变形,驱动振动片212发生谐振,达到扰流的目的。其中,压电片为压电材料形成的片体,如压电薄膜,压电薄膜是一种柔性、轻质、高韧性的塑料薄膜,可以制成各种厚度和较大面积的物体,属于压电材料的一种,可以通过交流电驱动压电薄膜发生逆压电效应,从而驱动振动片212 发生谐振。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谐振作动器21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驱动振动片212发生谐振,例如下面举例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谐振作动器211包括电致伸缩作动器,通过电致伸缩效应驱动振动片212发生谐振。

例如,谐振作动器211包括磁致伸缩作动器,通过磁致伸缩效应驱动振动片212发生谐振。

例如,谐振作动器211包括记忆合金作动器,通过形状记忆合金变形驱动振动片212发生谐振。

例如,谐振作动器211包括电流变流体作动器,通过电致电流变流体变形驱动振动片212发生谐振。

例如,谐振作动器211包括伺服作动器,伺服作动器可以是液压执行机构,能把来自液压源的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也可根据需要通过产品自带的位移传感器或行程开关进行伺服控制。

例如,谐振作动器211还可以包括机械作动器,机械作动器可以通过高速电机,直接驱动或者通过机械机构驱动振动片212发生谐振等等,这里不作赘述。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7所示,空调主体1包括导风板12,导风板12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11处。扰流组件2设于导风板 12,如图8和图9所示。

由于导风板12设在出风口11处,且导风板12可以相对出风口11转动,因而将扰流组件2安装在导风板12上,可以通过导风板12的转动来带动扰流组件2转动,这样无需额外设置用于驱动扰流组件2转动的驱动装置3,因而有利于简化空调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个示例中,扰流组件2设置为相对于出风口11在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转动。

基于空调处于关闭状态,扰流组件2位于第一初始位置,如图2和图3 所示。第一初始位置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

基于扰流组件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扰流组件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上的导风方向,如图4和图5所示。

基于扰流组件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扰流组件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下的导风方向,如图6和图7所示。

这样,对于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可以将扰流组件 2转动至第一工作位置,利用扰流组件2向上导风,改善冷气下沉的现象,增加冷风的水平送风距离,避免冷风直吹用户,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制热模式下,可以将扰流组件2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利用扰流组件 2向下导风,改善热风上浮的现象,提高热风的竖直送风距离,起到暖足的效果,进而也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在制冷模式下,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扰流组件2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或者其他位置。同理,在制热模式下,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扰流组件2转动至第一工作位置或者其他位置。

在一个示例中,扰流组件2由第一初始位置以最小角度转动至第一工作位置的转动方向,与扰流组件2由第一初始位置以最小角度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的转动方向相反。

比如:扰流组件2由第一初始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第一工作位置,转动幅度最小(由图3的状态转动至图5的状态),若反向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第一工作位置的转动幅度则较大。扰流组件2由第二初始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由图3的状态转动至图7的状态),转动幅度最小,若反向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的转动幅度则较大。

在一个示例中,振动片212的根部指向梢部的方向记为第一方向,空调主体1内流向扰流组件2的主气流方向记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朝下设置。其中,空调主体1内流向扰流组件2的主气流方向,由风机15(如贯流风轮)的出风风向、出风风道14的形状等因素决定,这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详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可以为 0-90°。

基于扰流组件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一方向偏离第二方向,且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方向朝上偏转,如图5所示。

基于扰流组件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第一方向偏离第二方向,且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方向朝下偏转,如图7所示。

这样,无论扰流组件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还是第二工作位置,扰流组件 2的固定端(即靠近振动片212的根部的部位)都会偏离主气流方向,这样可以有效减小扰流组件2产生的风阻,进而进一步降低扰流组件2对风量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空调的空气调节效率。

其中,当扰流组件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方向朝上偏转,则流经扰流组件2的气流会在主气流方向的基础上向上偏转,从而起到向上导风的效果,有利于改善制冷模式下冷气下沉的现象。

当扰流组件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方向朝下偏转,则流经扰流组件2的气流会在主气流方向的基础上向下偏转,从而起到向下导风的效果,有利于改善制热模式下暖气上浮的现象。

在一个示例中,基于扰流组件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方向偏转的角度大于90°。

这样,第一方向也是倾斜朝下,但第一方向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倾斜方向相反。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气流的竖直送风距离,从而进一步提高制热模式下的暖足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导风板12设有用于固定扰流组件2的卡扣121如图9 所示。

这样,安装时利用卡扣121直接将扰流组件2卡在导风板12上即可,装配较为方便,也便于拆卸检修。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9所示,卡扣121设有两组,两组卡扣121沿导风板1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分别卡住大扰流组件2的两端。每组卡扣121 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扣121沿导风板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对于扰流组件2包括多个导风部件21的方案,多个导风部件21可以形成一个导风排23,也可以形成多个导风排23(如图8和图9所示)。

在另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5所示,空调主体1包括底座13,底座13设于出风口11处。扰流组件2与底座13可转动连接。

本方案将扰流组件2安装在底座13上,可以避免扰流组件2外露,从而避免扰流组件2受到外部杂物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一个示例中,扰流组件2设置为相对于出风口11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转动。

基于空调处于关闭状态,扰流组件2位于第二初始位置,如图10和图 11所示。其中,第二初始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重合。

基于空调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即空调处于打开状态且扰流组件2处于第二初始位置),扰流组件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下的导风方向,如图12和图 13所示。

基于扰流组件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扰流组件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上的导风方向,如图14和图15所示。

本方案中,由于扰流组件2位于出风口11内侧,活动空间有限,因而相较于将扰流组件2安装在导风板12上的方案,本方案中的扰流组件2相对于关闭状态下的位置只朝一个方向转动。

这样,对于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可以将扰流组件 2转动至第一工作位置,利用扰流组件2向上导风,改善冷气下沉的现象,增加冷风的水平送风距离,避免冷风直吹用户,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制热模式下,可以将扰流组件2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利用扰流组件 2向下导风,改善热风上浮的现象,提高热风的竖直送风距离,起到暖足的效果,进而也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在制冷模式下,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扰流组件2转动在第二初始位置或者转动至其他位置。同理,在制热模式下,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扰流组件2转动至第一工作位置或者其他位置。

在一个示例中,振动片212的根部指向梢部的方向记为第一方向,空调主体1内流向扰流组件2的主气流方向记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朝下设置。

基于扰流组件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如图 13所示。

基于扰流组件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一方向偏离第二方向,且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朝上偏转,如图15所示。

这样,当扰流组件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扰流组件2的固定端(即靠近振动片212的根部的部位)会偏离主气流方向,这样可以有效减小扰流组件2产生的风阻,进而进一步降低扰流组件2对风量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空调的空气调节效率。

其中,当扰流组件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方向朝上偏转,则流经扰流组件2的气流会在主气流方向的基础上向上偏转,从而起到向上导风的效果,有利于改善制冷模式下冷气下沉的现象。

当扰流组件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而第二方向倾斜朝下设置,则流经扰流组件2也会起到向下导风的效果,有利于增加出风距离,改善制热模式下暖气上浮的现象。

在一个示例中,空调主体1内设有与出风口11连通的出风风道14,扰流组件2位于出风风道14内,且扰流组件2的转动轴线偏离出风风道14的中心线,如图13所示。

这样,无论扰流组件2位于任何位置,扰流组件2的固定端(即靠近振动片212的根部的部位)都会偏离主气流方向,这样可以有效减小扰流组件 2产生的风阻,进而进一步降低扰流组件2对风量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空调的空气调节效率。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空调还包括:驱动装置3,如图8、图9和图16所示,设置为驱动扰流组件2相对空调主体1转动,以调整扰流组件2 的导风方向。

通过驱动装置3来驱动扰流组件2转动,可以实现扰流组件2的自动转动,无需用户手动转动,从而提高空调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驱动装置3可以为电机。

其中,如图8和图9所示,对于扰流组件2安装于导风板12的方案,驱动装置3与导风板12相连,通过驱动导风板12转动来驱动扰流组件2转动。扰流组件2的转动幅度可以在0°至360°的范围内。

如图16所示,对于扰流组件2安装于底座13的方案,驱动装置3可直接驱动扰流组件2转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8、图9和图16所示,导风部件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风部件21沿出风口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扰流组件 2还包括固定座22,多个导风部件21固定于固定座22。

这样,既便于扰流组件2与空调主体1之间的装配,也便于扰流组件2 的驱动,直接驱动固定座22转动,即可实现扰流组件2转动。

对于扰流组件2安装于导风板12的方案,利用卡扣121卡住固定座22,实现扰流组件2与导风板12之间的装配。

对于扰流组件2安装于底座13的方案,固定座22可以两端分别与一个电机相连,也可以一端与电机相连,另一端与转动轴相连。

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空调,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2:确认空调进入扰流模式;

步骤S104:启动扰流组件,使扰流组件的导风部件发生谐振以实现扰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当确认空调进入扰流模式时,就启动扰流组件2,则扰流组件2的振动片212可以发生快速往复转动,改变周围空气压力,带动空气流动,从而改变风场分布,形成局部扰流效果,有效改善出风风感。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6:控制扰流组件转动,以调整扰流组件的导风方向。

这样,可以调整扰流组件2的导风风向,进而调整空调的出风风感,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其中,对于扰流组件2安装于底座13并与底座13可转动连接的方案,扰流组件2由第二初始位置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可以认为转动角度为0°。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扰流模式包括第一扰流模式和第二扰流模式的至少一种。

控制扰流组件2转动,以调整扰流组件2的导风方向,包括:

基于确认空调进入第一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转动至设定工作位置;

基于确认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在设定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

其中,设定工作位置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的范围内,即:设定工作位置可以为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包括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第二工作位置)的任意位置。

设定工作位置范围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的范围内,即:设定工作位置范围可以为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包括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第二工作位置)的任意范围,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包括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第二工作位置)的任意范围。

相较于没有开启第一扰流模式时,开启第一扰流模式后,扰流组件2可以转动至设定的工作位置并保持在该工作位置,改变附近区域的风场分布,形成局部扰流效果,调整出风方向,有效改善出风风感,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相较于第一扰流模式中扰流组件2保持在固定位置,第二扰流模式扰流组件2会在一定范围内周期性转动,这样,扰流组件2可以在振动片212发生谐振的同时相对出风口11转动,从而加大空间扰动幅度范围,加速房间内空气循环流动,使室内空间空气调节范围加大,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均匀性。在导风部件21的自身扰动和整体转动作用下,整机扰流效果更好,风感更柔和,用户的使用体验更舒适。

第一扰流模式也可以称为风感模式,第二扰流模式也可以称为纯扰流模式。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扰流模式包括第一扰流模式。设定工作位置包括设定制冷工作位置与设定制热工作位置中的至少之一。

基于确认空调进入第一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转动至设定工作位置,包括:

基于在制冷模式下确认空调进入第一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转动至设定制冷工作位置,使扰流组件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上的导风方向;

基于在制热模式下确认空调进入第一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转动至设定制热工作位置,使扰流组件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下的导风方向。

这样,当在制冷模式下确定空调进入第一扰流模式时,扰流组件2会自动转动至设定制冷工作位置,并保持在该设定制冷工作位置,利用扰流组件 2向上导风,改善冷气下沉的现象,增加冷风的水平送风距离,避免冷风直吹用户,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在制热模式下确定空调进入第一扰流模式时,扰流组件2会自动转动至设定制热工作位置,并保持在该设定制热工作位置,利用扰流组件2向下导风,改善热风上浮的现象,提高热风的竖直送风距离,起到暖足的效果,进而也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在制冷模式下,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扰流组件2转动至其他位置。同理,在制热模式下,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扰流组件2转动至其他位置。

至于扰流组件2的振动频率不受具体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比如,制冷模式下扰流组件2的振动频率(记为f1)与制热模式下扰流组件2 的振动频率(记为f2),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扰流组件2的振动频率的调节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固定频率不同的振动片来实现,多个固定频率不同的振动片可以连接在相同或不同的谐振作动器上;扰流组件2的振动频率的调节也可以在同一振动片上设置多个谐振作动器来实现,控制至少一个谐振作动器启动,其他不工作的谐振作动器负载在振动片上相当增加了振动片的质量,改变了固有频率,也可以调节振动片的振动频率。

至于扰流组件2的振动幅度不受具体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比如,制冷模式下扰流组件2的振动频率(记为A1)与制热模式下扰流组件2 的振动频率(记为A2),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扰流组件2的振动幅度的调节可以通过施加到谐振作动器两端的电压幅值等来实现。

在一个示例中,振动片212的根部指向梢部的方向记为第一方向,空调主体1内流向扰流组件2的主气流方向记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朝下设置。

基于扰流组件2位于设定制冷工作位置,第一方向偏离第二方向,且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方向朝上偏转。

基于扰流组件2位于设定制热工作位置,第一方向偏离第二方向,且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方向朝向偏转。

其中,设定制冷工作位置可以是上述第一工作位置,也可以是其他位置。设定制热工作位置可以是上述第二工作位置,也可以是其他位置。

这样,无论扰流组件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还是第二工作位置,扰流组件 2的固定端(即靠近振动片212的根部的部位)都会偏离主气流方向,这样可以有效减小扰流组件2产生的风阻,进而进一步降低扰流组件2对风量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空调的空气调节效率。

其中,当扰流组件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方向朝上偏转,则流经扰流组件2的气流会在主气流方向的基础上向上偏转,从而起到向上导风的效果,有利于改善制冷模式下冷气下沉的现象。

当扰流组件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方向朝下偏转,则流经扰流组件2的气流会在主气流方向的基础上向下偏转,从而起到向下导风的效果,有利于改善制热模式下暖气上浮的现象。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扰流模式包括第二扰流模式。设定工作位置范围包括设定制冷工作位置范围与设定制热工作位置范围中的至少之一。

基于确认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在设定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包括:

基于在制冷模式下确认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在设定制冷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其中,在制冷工作位置范围内,扰流组件 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上的导风方向;

基于在制热模式下确认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在设定制热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其中,在制热工作位置范围内,扰流组件 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下的导风方向。

这样,当在制冷模式下确定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时,扰流组件2会自动在设定制冷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而不是保持在设定制冷工作位置不动,既能够利用扰流组件2向上导风,改善冷气下沉的现象,增加冷风的水平送风距离,避免冷风直吹用户,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也能够加速房间内空气循环流动,使室内空间空气调节范围加大,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均匀性。

当在制热模式下确定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时,扰流组件2会自动在设定制热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而不是保持在设定制热工作位置不动,既能够利用扰流组件2向下导风,改善热风上浮的现象,提高热风的竖直送风距离,起到暖足的效果,也能够加速房间内空气循环流动,使室内空间空气调节范围加大,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均匀性。

当然,在制冷模式下,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扰流组件2转动至其他位置。同理,在制热模式下,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扰流组件2转动至其他位置。

其中,设定制冷工作位置范围可以是由上述第一初始位置至第一工作位置之间的范围或由上述第二初始位置至第一工作位置之间的范围,也可以是其他位置范围。设定制热工作位置可以是上述第一初始位置至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的范围,也可以是其他位置范围。

扰流组件2的振动频率不受具体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制冷模式下扰流组件2的振动频率(记为f1)与制热模式下扰流组件2的振动频率 (记为f2),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第二扰流模式,扰流组件2间歇式周期性转动。

在第二扰流模式中,扰流组件2间歇式周期性转动,即转到某一位置时会停留一段时间,再继续转动。这样便于扰流组件2停留在某位置时能够对附近区域的空气进行充分的扰动,从而提高扰流组件2的扰流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室内空间的空气均匀性。

至于扰流组件2间歇式周期性转动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从转动周期内的初始位置间歇式转动至结束位置,然后连续转动回到初始位置,再开始下一个周期;也可以是从转动周期内的初始位置间歇式转动至结束位置,再反向由结束位置间歇式转动至初始位置,然后开始下一个周期。这两种方案的区别在于具体的转动周期不同。

例如:对于制冷模式下确认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扰流组件2的一个转动周期包括n个阶段,将第n个阶段中第一方向(即振动片212的根部指向梢部的方向)与第二方向(即主气流方向)之间的夹角记为θ1n,振动片212的振动频率记为f1n,振动时长记为t1n,则扰流组件2的转动过程可以为:

1)第一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11角以f11频率振动t11)——第二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12角以f12频率振动t12)——第三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13角以f13频率振动t13)——……——第n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1n角以f1n频率振动t1n)——第一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11 角以f11频率振动t11)——……。

2)第一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11角以f11频率振动t11)——第二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12角以f12频率振动t12)——第三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13角以f13频率振动t13)——……——第n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1n角以f1n频率振动t1n)——第n-1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11-n角以f11-n频率振动t11-n)——……——第三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13角以f13频率振动t13)——第二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12角以 f12频率振动t12)——第一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11角以f11频率振动 t11)。

其中,θ11<θ12<θ13<……<θ1n。而f11、f12、f13、……f1n的相对大小不受限制,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t11、t12、t13、……t1n的相对大小不受限制,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在其他示例中,各个阶段也可以采用大小相等或不相等的振动幅度。

对于制热模式下确认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扰流组件2的一个转动周期包括m个阶段,将第m个阶段中第一方向(即振动片212的根部指向梢部的方向)与第二方向(即主气流方向)之间的夹角记为θ2m,振动片212 的振动频率记为f2m,振动时长记为t2m,则扰流组件2的转动过程可以为:

1)第一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21角以f21频率振动t21)——第二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22角以f22频率振动t22)——第三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23角以f23频率振动t23)——……——第m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2m角以f2m频率振动t2m)——第一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21角以f21频率振动t21)——……。

2)第一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21角以f21频率振动t21)——第二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22角以f22频率振动t22)——第三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23角以f23频率振动t23)——……——第m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2m角以f2m频率振动t2m)——第m-1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21-m角以f21-m频率振动t21-m)——……——第三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23角以f23频率振动t23)——第二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22 角以f22频率振动t22)——第一个阶段(与主气流方向成θ21角以f21频率振动t21)。

其中,θ21<θ22<θ23<……<θ2m。而f21、f22、f23、……f2m的相对大小不受限制,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t21、t22、t23、……t2m的相对大小不受限制,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m与n的相对大小不受限制,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在其他示例中,各个阶段也可以采用大小相等或不相等的振动幅度。

在一个示例中,在制冷模式下确定空调进入第一扰流模式包括:

在扰流模式处于关闭状态的制冷模式下进入第一扰流模式。

这样,制冷模式下,扰流组件2开启并直接转动至设定制冷工作位置,进行扰流。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制冷模式下确定空调进入第一扰流模式包括:

在扰流模式的其他模式(如第二扰流模式)处于开启状态的制冷模式下进入第一扰流模式。

比如:基于在制冷模式下确认空调进入第一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 转动至设定制冷工作位置,使扰流组件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上的导风方向,包括:

基于在制冷模式下确定空调由第二扰流模式进入第一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转动至设定制冷工作位置,使扰流组件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上的导风方向。

这样,制冷模式下,空调可以由第二扰流模式直接切换为第一扰流模式,而无需先退出第二扰流模式再重新进入第一扰流模式,有利于提高空调的响应速度,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示例中,在制热模式下确定空调进入第一扰流模式包括:

在扰流模式处于关闭状态的制热模式下进入第一扰流模式。

这样,制热模式下,扰流组件2开启并直接转动至设定制热工作位置,进行扰流。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制热模式下确定空调进入第一扰流模式包括:

在扰流模式的其他模式(如第二扰流模式)处于开启状态的制热模式下进入第一扰流模式。

比如:基于在制热模式下确认空调进入第一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 转动至设定制热工作位置,使扰流组件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下的导风方向,包括:

基于在制热模式下确认空调由第二扰流模式进入第一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转动至设定制热工作位置,使扰流组件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下的导风方向。

这样,制热模式下,空调可以由第二扰流模式直接切换为第一扰流模式,而无需先退出第二扰流模式再重新进入第一扰流模式,有利于提高空调的响应速度,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示例中,在制冷模式下确定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包括:

在扰流模式处于关闭状态的制冷模式下进入第二扰流模式。

这样,制冷模式下,扰流组件2开启并直接在设定制冷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进行扰流。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制冷模式下确定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包括:

在扰流模式的其他模式(如第一扰流模式)处于开启状态的制冷模式下进入第二扰流模式。

比如,基于在制冷模式下确认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 在设定制冷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包括:

基于在制冷模式下确认空调由第一扰流模式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在设定制冷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其中,在制冷工作位置范围内,扰流组件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上的导风方向。

这样,制冷模式下,空调可以由第一扰流模式直接切换为第二扰流模式,而无需先退出第一扰流模式再重新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有利于提高空调的响应速度,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示例中,在制热模式下确定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包括:

在扰流模式处于关闭状态的制热模式下进入第二扰流模式。

这样,制热模式下,扰流组件2开启并直接在设定制热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进行扰流。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制热模式下确定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包括:

在扰流模式的其他模式(如第一扰流模式)处于开启状态的制热模式下进入第二扰流模式。

比如,基于在制热模式下确认空调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 在设定制热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包括:

基于在制热模式下确认空调由第一扰流模式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控制扰流组件2在设定制热工作位置范围内周期性转动;其中,在制热工作位置范围内,扰流组件2的导风方向包括向下的导风方向。

这样,制热模式下,空调可以由第一扰流模式直接切换为第二扰流模式,而无需先退出第一扰流模式再重新进入第二扰流模式,有利于提高空调的响应速度,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确认空调退出扰流模式,关闭扰流组件2。

这样,在扰流组件2工作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随时关闭扰流功能,便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加大室内空间扰动幅度范围,加速房间空气循环流动,使得空气调节效果更加均匀,同时使出风风感更柔和更舒适,扰流组件对整机风量影响小,噪音低,可靠性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在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一组合来实施。如果以软件实施,那么功能可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经由计算机可读介质传输,且由基于硬件的处理单元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含对应于例如数据存储介质等有形介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包含促进计算机程序例如根据通信协议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任何介质的通信介质。以此方式,计算机可读介质通常可对应于非暂时性的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例如信号或载波等通信介质。数据存储介质可为可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或者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取以检索用于实施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指令、代码和/或数据结构的任何可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含计算机可读介质。

举例来说且并非限制,此类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RAM、 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装置、磁盘存储装置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快闪存储器或可用来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所要程序代码且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而且,还可以将任何连接称作计算机可读介质举例来说,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 或例如红外线、无线电及微波等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指令,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纹线、DSL或例如红外线、无线电及微波等无线技术包含于介质的定义中。然而应了解,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数据存储介质不包含连接、载波、信号或其它瞬时(瞬态)介质,而是针对非瞬时有形存储介质。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盘及光盘包含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学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磁盘或蓝光光盘等,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数据,而光盘使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生数据。上文的组合也应包含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举例来说,可由例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理器(DSP)、通用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或其它等效集成或离散逻辑电路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指令。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处理器”可指上述结构或适合于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任一其它结构中的任一者。另外,在一些方面中,本文描述的功能性可提供于经配置以用于编码和解码的专用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内,或并入在组合式编解码器中。并且,可将所述技术完全实施于一个或多个电路或逻辑元件中。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在广泛多种装置或设备中实施,包含无线手机、集成电路(IC)或一组IC(例如,芯片组)。本公开实施例中描各种组件、模块或单元以强调经配置以执行所描述的技术的装置的功能方面,但不一定需要通过不同硬件单元来实现。而是,如上所述,各种单元可在编解码器硬件单元中组合或由互操作硬件单元(包含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集合结合合适软件和/或固件来提供。

相关技术
  • 空调控制系统、空调控制装置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 控制器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控制器和空调器
  • 控制器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控制器和空调器
  • 空调器压缩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复合式空调装置的控制装置、具备该控制装置的复合式空调系统及复合式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 空调控制系统、空调控制装置、空调控制方法以及空调控制程序
技术分类

06120116494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