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吊装式空调室内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吊装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吊装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现有的四面出风天埋式空调采用的都是离心风扇,因机体内离心风扇吸力作用,且其回风口朝向地面,室内气流经底部面板中央的回风口进入到机体,然后进入离心风扇,继而吹向四周的换热器,与其进行热交换,最后经底部面板的长条形或环形出风口吹出,如此持续进行。

由于出风口和回风口均设置在底部面板,彼此位置较近,这样的布局在处于制热模式时,气流易发生短路,影响制热效果。此外,由于出风口调节风向的摆叶旋转角度的限制,处于制冷模式时,摆叶不可能呈水平状态,冷风容易直吹人体,造成身体不适。

因此,亟需一种新结构的吊装式空调室内机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制热模式时气流短路,制冷模式时冷风直吹人体,造成身体不适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吊装式空调室内机,该吊装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出风口闭合,所述第二出风口打开;

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闭合。

在上述吊装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顶部环设有多个所述回风口,每个所述回风口为弧形。

在上述吊装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包括多个,并且围设在所述回风口的四周。

在上述吊装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在上述吊装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多个,并且沿所述壳体底部的四周设置。

在上述吊装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四周的侧壁上。

在上述吊装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中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四周的侧壁上。

在上述吊装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离心风机,该离心风机用于将从回风口进入的气流输送至所述第一出风口或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上述吊装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该换热器环设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内侧。

在上述吊装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格栅,该格栅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内侧。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在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一出风口闭合,第二出风口打开,室内气流从回风口进入,然后由第二出风口排出,由于第二出风口和回风口不在同一侧,相距较远,很好地解决了制热工况时气流短路的问题。当处于制冷模式时,第一出风口打开,第二出风口闭合,室内气流从回风口进入,然后由第一出风口排出,即冷空气从顶部吹出,解决了底部出风时的冷风直吹人体的问题。而且,回风口位于顶部,距离用户较远,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静音感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在制热模式时的气流路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在制冷模式时的气流路径的示意图。

1、壳体;11、回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第二出风口;121、第一导风板;131、第二导风板;2、离心风机;3、换热器;4、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尽管这里是结合吊装式空调室内机来描述的,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天花机,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本发明的方案应用于其他类似的空调室内机,例如墙角空调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处于制热模式时,气流易发生短路,影响制热效果;处于制冷模式时,摆叶不可能呈水平状态,冷风容易直吹人体,造成身体不适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装式空调室内机,该吊装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回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底部设置有第二出风口13。如图2所示,壳体1的顶部中央环设有四个回风口11,具体为四个不连续的弧形回风口11。关于这点,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不连续的环形回风口11是为了适应现有吊装式空调室内机的顶部吊装结构,其能够在不降低顶部安装强度的情况下使回风口面积最大化。但是,这种形状和数量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具体地,回风口11的数量多于或少于四个,回风口11的形状也可以是弧形之外的其他形状,例如长条形,只要其能有效回风即可。

继续参阅图2,第一出风口12为长条状,设置有四个,并且围设在回风口11的四周,也即第一出风口12设置在回风口11的外侧。类似地,尽管第一出风口12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为四个,形状为长条状,每个回风口11的外侧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出风口12。但是,这也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第一出风口12的数量和具体位置进行调整。具体地,第一出风口12的数量可以为四个以上,例如六个或八个,也可以少于四个,例如左右或者前后两侧各一个。并且,第一出风口12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弧形等。

继续参阅图1,第二出风口13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具体地,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出风口13为四个长条状的出风口,分别沿壳体1底部的四周设置。与回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类似,第二出风口13的数量和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这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具体地,第二出风口13的数量可以为四个以上,例如六个或八个,也可以少于四个,例如左右或前后两侧各一个。并且,第二出风口13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弧形等。

下面参阅图3和4,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处均设置有导风板。具体地,第一出风口12处设置有第一导风板121,第二出风口13处设置有第二导风板131,通过控制第一导风板121和第二导风板131的转动角度可以控制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的开度。

如图3和4所示,该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离心风机2、换热器3及格栅4,离心风机2包括设置在壳体1顶壁上的电机及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风扇,换热器3环设于离心风机2的外侧,且位于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的内侧。电机驱动风扇转动可以将从回风口11进入的气流引导至换热器3,经过换热器3换热,然后流至第一出风口12或第二出风口13。

格栅4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且位于第二出风口13的内侧。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格栅4不起通风的作用,仅仅起到装饰作用。

如图3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一出风口12闭合,第二出风口13打开。室内气流从回风口11进入到壳体1内,然后经离心风机2输送至换热器3处,由换热器3对气流加热,然后由第二出风口13排出,其效果类似轴流风扇,进出风方向在一个方向上,很好地解决了制热工况时气流短路的问题。

如图4所示,当处于制冷模式时,第一出风口12打开,第二出风口13闭合。室内气流从回风口11进入到壳体1内,然后经离心风机2输送至换热器3处,由换热器3对气流制冷,然后由第一出风口12排出,即冷空气从顶部吹出,解决了底部出风时的冷风直吹人体的问题。并且,无论在制热模式,还是在制冷模式,回风口11都位于室内机顶部,距离用户较远,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静音感受。

实施例二

下面继续结合图1-4来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吊装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回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第一出风口12和回风口11的设置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出风口13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3设置有多个,并且全部设置在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四周的每个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长条形的第二出风口13。与实施例一类似,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可以对第二出风口13的数量和其在侧壁上的位置进行调整。优选地,壳体1的四个侧壁中的每个上都设置有一个第二出风口13,并且每个第二出风口13在高度上都靠侧壁的下部设置,即更靠壳体1的底部,以便在制热模式下更好地向下输送热量。

结合图3来理解,该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一出风口12闭合,第二出风口13打开。室内气流从回风口11进入到壳体1内,然后经离心风机2输送至换热器3处,由换热器3对气流加热,然后由壳体1四周侧壁上的第二出风口13排出,同样由于出风口和回风口11距离较远,有效地解决了制热工况时气流短路的问题。

结合图4来理解,当处于制冷模式时,第一出风口12打开,第二出风口13闭合。室内气流从回风口11进入到壳体1内,然后经离心风机2输送至换热器3处,由换热器3对气流制冷,然后由第一出风口12排出,即冷空气从顶部吹出,解决了底部出风时的冷风直吹人体的问题。并且,无论在制热模式,还是在制冷模式,回风口11位于室内机的顶部,距离用户较远,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静音感受。

实施例三

下面继续结合图1-4来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吊装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回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第一出风口12和回风口11的设置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出风口13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3设置有多个,其中一部分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另一部分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3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壳体1的左右侧壁上,另外两个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并且位置上对应于壳体1的前后侧壁。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类似,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可以对第二出风口13的数量和其在侧壁以及底部的位置进行调整。优选地,对于设置在侧壁上的第二出风口13,每个第二出风口13在高度上都靠侧壁的下部设置,即更靠壳体1的底部,以便在制热模式下更好地向下输送热量。

结合图3来理解,该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一出风口12闭合,第二出风口13打开。室内气流从回风口11进入到壳体1内,然后经离心风机2输送至换热器3处,由换热器3对气流加热,热气流中的一部分从壳体1侧壁上的两个第二出风口13排出,热气流中的另一部分从壳体1底部的两个第二出风口13排出,无论是侧壁上的第二出风口13,还是底部的第二出风口13,其与回风口11的距离都较远,因此能有效解决制热工况时气流短路的问题。

结合图4来理解,当处于制冷模式时,第一出风口12打开,第二出风口13闭合。室内气流从回风口11进入到壳体1内,然后经离心风机2输送至换热器3处,由换热器3对气流制冷,然后由第一出风口12排出,即冷空气从顶部吹出,解决了底部出风时的冷风直吹人体的问题。并且,无论在制热模式,还是在制冷模式,回风口11位于室内机的顶部,距离用户较远,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静音感受。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分布式空调系统及其空调室内机和消防方法
  •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无风感控制方法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外壳、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外壳、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技术分类

0612011649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