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一种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院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框架柱通常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浇筑时需要采用框架柱模板作为临时性支护结构,为了避免框架柱模板在浇筑时出现移位的情况,通常使用加固装置对框架柱模板进行固定。

现有的加固装置通常采用四根槽钢进行贯穿连接,然后再通过插销片固定套设在框架柱模板的表面的方式进行加固工作;在遇到具有更大尺寸、更大高度的框架柱浇筑时,为了进一步防止框架柱模板在建筑浇筑成型的过程中发生变形,通常需要在框架柱模板上安装斜向支撑结构,如公告号为CN106150087B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框架柱模板及其施工方法,该组合式框架柱模板同时通过能够伸缩配合的斜内伸缩杆和斜外伸缩杆、内伸缩杆和外伸缩杆与锚地连接件连接,从而完成对框架柱模板的斜向支撑。

上述组合式框架柱模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往组合式框架柱模板里浇筑混凝土时,该组合式框架柱模板具有向四周张开的趋势,在斜内伸缩杆、斜外伸缩杆、内伸缩杆和外伸缩杆的支撑作用下槽钢具有扭转的趋势,从而导致槽钢容易疲劳变形,影响框架柱模板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框架柱模板浇注过程中所存在的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所述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包括:

基台,所述基台上设置有方柱模板;

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多层套设于所述方柱模板外周的紧固件,多层所述紧固件沿所述方柱模板的高度方向排布;

斜向支撑机构,所述斜向支撑机构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布在所述方柱模板的外周,每个所述斜向支撑机构均包括至少两个能够调节长度的斜撑杆,同一个所述斜向支撑机构的斜撑杆位于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垂直于所述方柱模板的侧面,且每一个所述斜向支撑机构的斜撑杆均一端铰接在所述基台上,另一端铰接在不同层的所述紧固件上;同一个所述斜向支撑机构的相邻的斜撑杆之间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用于阻碍所述斜撑杆发生转动以使所述紧固件保持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组件包括顶杆、分力板和分力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斜撑杆中的其中一个斜撑杆的一端共同铰接在同一层所述紧固件上,所述顶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该相邻的两个所述斜撑杆中的另一个斜撑杆上;所述分力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该相邻的两个所述斜撑杆对应层的所述紧固件上;所述分力杆的一端和所述顶杆的一端共同铰接在该相邻的两个所述斜撑杆中的另一个斜撑杆上,所述分力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分力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包括一端呈折弯状的四个卡板,四个所述卡板首尾相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板中,其中一个所述卡板的折弯端卡接在另一个所述卡板远离自身折弯端的一端,四个所述卡板沿自身长度方向远离自身折弯端的一端均设有多个卡孔,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板的连接处,位于远离所述方柱模板一侧的卡孔内插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用以固定相邻的所述卡板。

进一步地,相邻层的四个所述卡板的排布方式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斜向支撑机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以连接所述分力板和所述卡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套接在所述卡板远离自身折弯端的一端,所述卡接块通过所述固定销固定在所述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销的形状为楔形。

进一步地,同一个所述斜向支撑机构的斜撑杆远离所述紧固件的一端共同铰接在所述基台上。

进一步地,同一个所述斜向支撑机构的斜撑杆所在的平面位于所述方柱模板侧面的中部。

进一步地,各层所述紧固件靠近所述方柱模板的一侧均共同设置有木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在使用时,一方面通过紧固件紧固方柱模板,另一方面通过斜向支撑机构斜向支撑紧固件,进而在往方柱模板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该方柱模板虽然具有向四周张开的趋势,并通过紧固件具有带动斜撑杆转动的趋势,但是在稳定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减小斜撑杆和紧固件受到的扭矩,使得斜撑杆和紧固件能够更好的保持稳定,进而使得紧固件能够更好的紧固住方柱模板,从而提高方柱模板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稳定组件包括顶杆、分力板和分力杆、紧固件包括一端呈折弯状的四个卡板,在往方柱模板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卡板对斜撑杆的力能够通过顶杆、分力板和分力杆转化为对同一层其他卡板的拉力,使得斜撑杆铰接带点所在的一层卡板具有收缩的趋势,进而使得该层卡板能够更好的紧固住方柱模板,从而提高方柱模板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所示的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的局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基台; 101、铰接座;

200、方柱模板; 201、木方;

300、紧固机构;310、卡板;311、直端;312、折弯端;313、卡孔;320、固定销;

400、斜向支撑机构;410、第一斜撑杆;411、第一直杆段;412、第一螺纹杆段;413、第二螺纹杆段;420、第二斜撑杆;421、第二直杆段;422、第三直杆段;423、第三螺纹杆段;424、第四螺纹杆段;430、连接块;440、顶杆;450、分力杆;460、卡接块;470、分力板;480、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用以支撑方柱模板200;在本实施例中,医院建筑方柱模板支撑系统设置为包括基台100、紧固机构300和斜向支撑机构400,基台100水平设置,方柱模板200垂直于基台100且设置在基台100上,方柱模板200具有高度方向,且方柱模板200的高度方向设置为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紧固机构300设置为包括多层套设于方柱模板200外周的紧固件,多层紧固件沿方柱模板200的高度方向排布;斜向支撑机构400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均布在方柱模板200的外周,每个斜向支撑机构400均设置为包括至少两个能够调节长度的斜撑杆,斜撑杆的长度能够调节使得斜撑杆能够适配不同高度的方柱模板200和不同间距的紧固件,从而有助于提高斜撑杆的适用性,同一个斜向支撑机构400的斜撑杆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垂直于方柱模板200的侧面,同一个斜向支撑机构400的斜撑杆均一端铰接在基台100上,另一端铰接在不同层的紧固件上,同一个斜向支撑机构400的相邻的斜撑杆之间设置有稳定组件,稳定组件用于阻碍斜撑杆发生转动以使紧固件保持稳定;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可以设置为包括四根槽钢,四根槽钢进行贯穿连接,且相邻的槽钢之间通过插销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完成对方柱模板200的紧固,同一个斜向支撑机构400的斜撑杆设置为均一端铰接在基台100上,另一端铰接在不同层的槽钢上。

可以理解的是,多层紧固件沿方柱模板200的高度方向可以采用均布的方式,均布的多层紧固件使得方柱模板200受力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方柱模板200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每个斜向支撑机构400均设置为包括两个斜撑杆为例,为便于描述,将位于方柱模板200的高度方向上靠下一侧的斜撑杆命名为第一斜撑杆410,将位于方柱模板200的高度方向上靠上的一侧的斜撑杆命名为第二斜撑杆420,如图5所示,在往方柱模板200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该方柱模板200具有向四周张开的趋势,以此时方柱模板200右侧的第一斜撑杆410为例,第一斜撑杆410铰接的槽钢受到方柱模板200水平向右的推力、具有水平向右移动的趋势,由于第一斜撑杆410远离方柱模板200的一端铰接在基台100上,因此在第一斜撑杆410铰接的槽钢的推动作用和基台100的支撑共同作用下第一斜撑杆410受到顺时针方向的扭矩、具有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该槽钢受到来自第一斜撑杆410沿左上方向的顶推力,该顶推力可以分解为沿水平方向向左的分力和沿上下方向向上的分力,该沿水平方向向左的分力与方柱模板200对该槽钢的水平向右的推力能够抵消,而在沿上下方向向上的分力的作用下该槽钢具有沿上下方向向上移动的趋势,因此该槽钢受到沿上下方向向下的摩擦力,摩擦力和该沿上下方向向上的分力等大且反向、构成该槽钢扭转的扭矩,因此该槽钢具有扭转的趋势,进而容易导致该槽钢疲劳变形,使得该槽钢和方柱模板200之间产生间隙,进而无法更好的紧固住方柱模板200,影响方柱模板200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方柱模板200右侧的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的槽钢也同样具有扭转的趋势,原理同上述方柱模板200右侧的第一斜撑杆410铰接的槽钢具有扭转趋势的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方柱模板200其他侧面上的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的槽钢也同样具有扭转的趋势,同样影响方柱模板200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通过在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之间设置稳定组件以减弱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的槽钢扭转的趋势,在往方柱模板200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该方柱模板200虽然仍然具有向四周张开的趋势,并通过槽钢具有带动第一斜撑杆410、第二斜撑杆420转动的趋势,但是在稳定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减小第一斜撑杆410、第二斜撑杆420和槽钢受到的扭矩,进而不容易导致槽钢疲劳变形,使得槽钢能够更好的与方柱模板200的侧壁面贴合进而能够更好的紧固住方柱模板200,从而提高方柱模板200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为便于第一斜撑杆410、第二斜撑杆420铰接安装在基台100上,在基台100上预埋有铰接座101,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远离方柱模板200的一端均铰接在铰接座101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远离方柱模板200的一端可以设置为共同铰接在一个铰接座101上,也可以设置为分别铰接在两个铰接座101上。

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一斜撑杆410设置为包括第一直杆段411、第一螺纹杆段412和第二螺纹杆段413,第一螺纹杆段412和第二螺纹杆段413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螺纹,第一直杆段411为光杆,第一直杆段411一端套接在第一螺纹杆段412上,且和第一螺纹杆段4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另一端套接在第二螺纹杆段413上,且和第二螺纹杆段41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段412远离第一直杆段411的一端铰接在位于最下方的一层槽钢上,第二螺纹杆段413远离第一直杆段411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101上;使用过程中,转动第一直杆段411可以改变第一螺纹杆段412和第二螺纹杆段413缩入或伸出第一直杆段411的长度,进而改变第一斜撑杆410的长度。

第二斜撑杆420设置为包括第二直杆段421、第三直杆段422、第三螺纹杆段423和第四螺纹杆段424,第三螺纹杆段42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螺纹,第四螺纹杆段424的中部外周壁上设置有凸起,该凸起用以方便带动第四螺纹杆段424转动,第四螺纹杆段424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第二直杆段421和第三直杆段422均为光杆,第二直杆段421一端套接在第三螺纹杆段423上,且和第三螺纹杆段42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另一端套接在第四螺纹杆段424上,且和第四螺纹杆段42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第三螺纹杆段423远离第二直杆段421的一端铰接在一层槽钢上,第四螺纹杆段424远离第二直杆段421的一端插装在第三直杆段422上,且和第三直杆段42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第三直杆段422远离第四螺纹杆段424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101上;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可通过转动第二直杆段421改变第三螺纹杆段423和第四螺纹杆段424缩入或伸出第二直杆段421的长度,进而改变第二斜撑杆420的长度,另一方面可通过转动第四螺纹杆段424改变第二直杆段421和第三直杆段422包覆第四螺纹杆段424的长度,进而改变第二斜撑杆420的长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斜向支撑机构400均设置为包括数量和紧固件的层数相同的斜撑杆,除最下方斜撑杆的结构设置为和第一斜撑杆410的结构相同之外,其他所有的斜撑杆的结构均设置为和第二斜撑杆420的结构相同,这些斜撑杆沿方柱模板200的高度方向从下往上依次安装,且同一个斜向支撑机构400的斜撑杆均一端铰接在基台100上,另一端铰接在不同层的紧固件上,同一个斜向支撑机构400相邻的斜撑杆之间均设置有稳定组件;进而在往方柱模板200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方面每一层紧固件都有对应的斜撑杆作支撑,从而有助于提高每一层紧固件对方柱模板200的紧固效果,另一方面每一层紧固件在稳定组件的作用下都具有更小的扭矩,进而不容易导致紧固件发生疲劳变形,使得紧固件能够更好的与方柱模板200的侧壁面贴合进而能够更好的紧固住方柱模板200,从而提高方柱模板200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斜向支撑机构400还可以均设置为数量在两个和与紧固件的层数相同之间的斜撑杆,除最下方斜撑杆的结构设置为和第一斜撑杆410的结构相同之外,其他所有的斜撑杆的结构均设置为和第二斜撑杆420的结构相同,这些斜撑杆沿方柱模板200的高度方向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同一个斜向支撑机构400的斜撑杆均一端铰接在基台100上,另一端铰接在不同层的紧固件上,且同一个斜向支撑机构400的相邻的斜撑杆之间均设置有稳定组件;进而在往方柱模板200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斜撑杆铰接点所在的那一层紧固件具有对应的斜撑杆作支撑,从而有助于提高斜撑杆铰接点所在的那一层紧固件对方柱模板200的紧固效果,另一方面斜撑杆铰接点所在的那一层紧固件在稳定组件的作用下具有更小的扭矩,进而不容易导致该层紧固件发生疲劳变形,使得该层紧固件能够更好的与方柱模板200的侧壁面贴合进而能够更好的紧固住方柱模板200,从而提高方柱模板200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斜向支撑机构400的斜撑杆远离紧固件的一端共同铰接在基台100上,从而有助于减少铰接座101的数量,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稳定组件设置为包括顶杆440、分力板470和分力杆450,顶杆440的一端和相邻的两个斜撑杆中的其中一个斜撑杆的一端共同铰接在同一层紧固件上,顶杆440的另一端铰接在该相邻的两个斜撑杆中的另一个斜撑杆上;分力板47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该相邻的两个所述斜撑杆对应层的紧固件上;分力杆450的一端和顶杆440的一端共同铰接在该相邻的两个斜撑杆中的另一个斜撑杆上,分力杆450的另一端设置在分力板470上。

以每个斜向支撑机构400均设置为包括两个斜撑杆、紧固件设置为包括四根槽钢为例,为便于描述,将位于方柱模板200的高度方向上靠下一侧的斜撑杆命名为第一斜撑杆410,将位于方柱模板200的高度方向上靠上的一侧的斜撑杆命名为第二斜撑杆420,以方柱模板200的一个侧面上的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为例,顶杆440的组成结构和第一斜撑杆410的组成结构相同,进而能够调节顶杆440的长度,顶杆440的一端和第一斜撑杆410共同铰接在同一层槽钢上,顶杆440和第一斜撑杆410能够相对转动,顶杆440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斜撑杆420上,分力板47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和第一斜撑杆410、第二斜撑杆420对应的同一层槽钢上,分力杆450的一端和顶杆440靠近第二斜撑杆420的一端共同铰接在第二斜撑杆420上,分力杆450的另一端插装在分力板470上,分力杆450靠近分力板470的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螺纹,稳定组件设置为还包括调节螺母480,调节螺母480套接在分力杆450靠近分力板470的一端上且和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进而可通过调节螺母480将分力杆450连接在分力板470上。

如图5所示,在往方柱模板200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该方柱模板200具有向四周张开的趋势,第一斜撑杆410铰接的槽钢受到方柱模板200水平向右的推力、具有水平向右移动的趋势,由于第一斜撑杆410远离方柱模板200的一端铰接在基台100上,因此在第一斜撑杆410铰接的槽钢的推动作用和基台100的支撑共同作用下第一斜撑杆410受到顺时针方向的扭矩、具有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而在第一斜撑杆410铰接的槽钢的推动作用下顶杆440对第一斜撑杆410的施力方向为左下,在顶杆440对第一斜撑杆410的推力作用下第一斜撑杆410具有向逆时针旋转的趋势,使得第一斜撑杆410受到顺时方向转动的扭矩减小,使得第一斜撑杆410铰接的槽钢受到的扭矩减小,进而不容易导致第一斜撑杆410铰接的槽钢疲劳变形,使得第一斜撑杆410铰接的槽钢能够更好的与方柱模板200的侧壁面贴合进而能够更好的紧固住方柱模板200;同理,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的槽钢受到方柱模板200水平向右的推力、具有水平向右移动的趋势,由于第二斜撑杆420远离方柱模板200的一端铰接在基台100上,因此在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的槽钢的推动作用和基台100的支撑共同作用下第二斜撑杆420受到顺时针方向的扭矩、具有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由于分力杆450的一端设置在分力板470上,因此在分力杆450的拉动作用下第二斜撑杆420具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使得第二斜撑杆420受到顺时方向转动的扭矩减小,使得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的槽钢受到的扭矩减小,进而不容易导致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的槽钢疲劳变形,使得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的槽钢能够更好的与方柱模板200的侧壁面贴合进而能够更好的紧固住方柱模板200,从而有助于提高方柱模板200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方柱模板200其他侧面上的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的槽钢也同样存在扭矩减小的情况,进而不容易导致所有的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的槽钢疲劳变形,使得所有的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的槽钢都能够更好的与方柱模板200的侧壁面贴合进而能够更好的紧固住方柱模板200,从而有助于提高方柱模板200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紧固件还可以设置为包括一端呈折弯状的四个卡板310,四个卡板310首尾相接,为便于描述,将卡板310呈折弯状的一端命名为折弯端312,将卡板310远离折弯状的一端命名为直端311,在相邻的两个卡板310中,其中一个卡板310的折弯端312卡接在另一个卡板310远离自身折弯端312的一端,四个卡板310沿自身长度方向远离自身折弯端312的一端均设有多个卡孔313,在相邻的两个卡板310的连接处,位于远离方柱模板200一侧的卡孔313内插设有固定销320,固定销320用以固定相邻的卡板310;在紧固件安装在方柱模板200上的过程中,首先将第一个卡板310水平放置在辅助支架上,辅助支架是安装卡板310时临时用于支撑的架子,在图中未画出,放置时,确保第一个卡板310的折弯端312弯头向下,放置位置尽量让折弯边缘(头端)与方柱模板200外缘对齐,再将第二个卡板310的直端311穿过第一个卡板310的折弯端312,然后水平放置在辅助支架上,确保第二个卡板310的折弯端312弯头向上,放置位置尽量让折弯边缘(头端)与方柱模板200外缘对齐,接着将第三个卡板310的直端311穿过第二个卡板310的折弯端312,然后水平放置在辅助支架上,确保第三个卡板310的折弯端312弯头向下,放置位置尽量让折弯边缘(头端)与方柱模板200外缘对齐,最后将第四个卡板310的直端311穿过第三个卡板310的折弯端312,同时保证第四个卡板310的折弯端312卡住第一个卡板310的直端311,然后放置在辅助支架上,四个卡板310通过固定销320合拢加固后,可以将辅助支架拿掉,从而完成这一层的紧固件对方柱模板200的紧固工作。

以每个斜向支撑机构400均设置为包括两个斜撑杆为例,为便于描述,将位于方柱模板200的高度方向上靠下一侧的斜撑杆命名为第一斜撑杆410,将位于方柱模板200的高度方向上靠上的一侧的斜撑杆命名为第二斜撑杆420,以方柱模板200的一个侧面上的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为例,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远离基台100的一端均铰接在卡板310上,分力板47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与第一斜撑杆410、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的卡板310相邻的卡板310上;在往方柱模板200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在分力杆450的拉动作用下分力板470同步带动对应的卡板310具有向远离方柱模板200的方向移动的趋势,由于四个卡板310设置为勾连在一起,在分力板470的移动趋势下与该方柱模板200的侧面相对的侧面处的卡板310具有向靠近方柱模板200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使得该卡板310具有和方柱模板200贴合更紧的趋势,从而有助于提高方柱模板200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方柱模板200其他侧面上的分力板470同样具有带动与各自方柱模板200的侧面相对的侧面处的卡板310向靠近方柱模板200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使得所有的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点所在的一层卡板310具有收缩的趋势,进而使得所有的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点所在的一层卡板310能够更好的与方柱模板200的侧壁面贴合进而能够更好的紧固住方柱模板200,从而有助于提高方柱模板200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4所示,为便于斜撑杆铰接在卡板310上,在卡板310上设置有连接块430,斜撑杆远离基台100的一端铰接在连接块430上。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块430可以设置为直接焊接在卡板310上,也可以设置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卡板310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设置为相邻层的四个卡板310的排布方式相反,以每个斜向支撑机构400均设置为包括两个斜撑杆为例,为便于描述,将位于方柱模板200的高度方向上靠下一侧的斜撑杆命名为第一斜撑杆410,将位于方柱模板200的高度方向上靠上的一侧的斜撑杆命名为第二斜撑杆420,如图3所示,以方柱模板200的一个侧面上的第一斜撑杆410和第二斜撑杆420为例,第一斜撑杆410铰接的卡板310设置为在该第一斜撑杆410的左侧为折弯端312、右侧为直端311,且折弯端312弯头向下,其余三个卡板310依次卡接,则第一斜撑杆410铰接点所在的一层卡板310的直端311设置为沿逆时针方向排布,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的卡板310设置为在该第二斜撑杆420的左侧为直端311、右侧为折弯端312,且折弯端312弯头向下,其余三个卡板310依次卡接,则第二斜撑杆420铰接点所在的一层卡板310的直端311设置为沿顺时针方向排布;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分力板470能够一端连接在第一斜撑杆410左侧的卡板310的直端31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斜撑杆420右侧的卡板310的直端311上,且分力杆450位于分力板470的中部,进而使得分力杆450对分力板470两端的拉力相等且同向,从而一方使得分力板470所连接的两个卡板310受到的拉力相同,且由于四个卡板310勾连在一起,进而使得与该方柱模板200的侧面相对的侧面处的卡板310和方柱模板200侧面之间的压力处处相等,使得与该方柱模板200的侧面相对的侧面处的卡板310能够更好的与方柱模板200侧面贴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斜向支撑机构400设置为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用以连接分力板470和卡板31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连接组件设置为包括卡接块460,卡接块460套接在卡板310远离自身折弯端312的一端,且通过固定销320固定在卡板310上,分力板470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卡接块460上,进而避免将分力板470直接焊接在卡板310上,影响卡板310的组装和运输。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固定销320的形状设置为楔形;进而在固定相邻的卡板310或卡接块460和卡板310时,固定销320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穿过卡孔313并与卡孔313卡接,且固定销320向下移动的量越大,固定销320和卡孔313之间的卡接力越大,从而有助于提高安装的牢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为同一个斜向支撑机构400的斜撑杆所在的平面位于方柱模板200侧面的中部;进而在往方柱模板200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避免斜撑杆对紧固件的顶推力偏向紧固件的一侧,导致紧固件在方柱模板200的顶推作用下容易变形,使得紧固件和方柱模板200之间产生间隙,进而无法更好的紧固住方柱模板200,影响方柱模板200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各层的紧固件靠近方柱模板200的一侧均共同设置有木方201;进而在安装紧固件或向方柱模板200里浇筑混凝土时,避免紧固件直接与方柱模板200接触,从而有助于减少方柱模板200的磨损,在保证方柱模板200的完整性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方柱模板200的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混凝土方柱模板
  • 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剪力墙模板及构件安装矩形钢架支撑
  •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节点支撑、定位、模板装置
  •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装置
  • 一种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
  • 一种用于建筑方柱模板的两端调位箍紧组件及加固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508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