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墩柱钢筋绑扎胎架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50


一种墩柱钢筋绑扎胎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下部结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墩柱钢筋绑扎胎架。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桥梁工程的建设经历了一段飞速发展的时期,桥梁工程建造技术逐步精进,桥梁建设面临的工程体量和难度也日益增大。现阶段,国内许多在建及规划中的桥梁具有体量大、工程难度大、建设周期长和建设投入大的特点,而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此类工程当中的便是工厂化预制装配施工。

由于这类工程包含的构件数量庞大、重复性要素较多,且现场施工的难度较高,对于此,采用预制场内大批量、标准化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然而,现有的大部分墩身施工方法,特别是墩身钢筋笼的施工方法,工作过程较为繁复,成本较高,效率较低,难以适应现代桥梁工程的标准化预制装配施工,具体如下:

1)传统墩身钢筋施工:

传统墩身钢筋笼生产绑扎过程具体为:钢筋在加工场集中下料、弯制成半成品,然后将半成品钢筋运输至墩柱预制台座上进行绑扎,钢筋绑扎还需要辅助设置脚手架系统进行高空作业。基本施工顺序:工人在墩柱预制台座上安装竖向主筋→绑扎横向水平钢筋→安装拉筋或支撑钢筋,钢筋绑扎完毕安装保护层垫块,立模浇筑墩身混凝土。

2)传统施工的局限性:

传统的墩柱钢筋笼绑扎,钢筋绑扎的间距难以精确控制,且钢筋容易发生位移和变形,特别是在较高墩身中。传统的墩柱钢筋绑扎,必须遵循由下至上的钢筋绑扎工序,从而使得钢筋绑扎的效率较低、难度较高;需要进行高空作业,提高了钢筋绑扎工作的危险性,而且需要架设脚手架系统,增加了成本,这点在较高墩身的钢筋笼绑扎中尤其突出。

可见,传统施工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较高墩柱的钢筋笼预制中,局限性更大,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适用于空心墩类或墩高较大的墩柱钢筋笼的绑扎施工器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墩柱钢筋绑扎胎架,适用于空心墩类或墩高较大的墩柱钢筋笼的绑扎施工,施工效率高、质量高、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墩柱钢筋绑扎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胎架混凝土基础、水平滑动于胎架混凝土基础上的内侧胎架、分别设于胎架混凝土基础两侧且于地面滑动设置的第一外侧胎架和第二外侧胎架,胎架混凝土基础、内侧胎架、第一外侧胎架和第二外侧胎架上均设有用于搭放钢筋的放置件,第一外侧胎架的移动方向与第二外侧胎架的移动方向相互平行,内侧胎架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外侧胎架或第二外侧胎架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外侧胎架和第二外侧胎架通过移动可调节横向间距以适应不同钢筋工程的需要。

进一步地,胎架混凝土基础的上表面一体向上设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顶端皆设有可拆卸的水平导轨,内侧胎架滑动设于水平导轨上,其中,水平导轨成对设置为槽钢导轨,支撑柱采用方钢。

进一步地,水平导轨的外侧设有保护套,水平导轨通过保护套与支撑柱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柱的高度为0.5—1.5m,水平导轨的长度为15—25m,两者的具体高度可根据实际作业现场确定。

进一步地,内侧胎架的底部设有多个内侧胎架滚轮,内侧胎架通过多个内侧胎架滚轮与水平导轨滑动设置;胎架混凝土基础的两侧地面皆设有滑轨,第一外侧胎架和第二外侧胎架的底部均设有多个外侧胎架滚轮,第一外侧胎架和第二外侧胎架皆通过外侧胎架滚轮配合滑轨滑动于地面。

进一步地,内侧胎架包括支撑脚和设于支撑脚上的平台,平台包括设于支撑脚上的下平台和设于下平台上方的上平台,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设有第一支撑平台并通过第一支撑平台相互固定,上平台的两端均延伸有向下倾斜设置的侧梁,侧梁通过第二支撑平台与第一支撑平台和下平台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外侧胎架和第二外侧胎架均为多层框架结构,多层框架结构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平行设置的底层框架、中层框架和顶层框架,底层框架、中层框架和顶层框架的两侧侧面皆设有用于相互连接的连接框架。

进一步地,第一外侧胎架和第二外侧胎架对称设置在胎架混凝土基础两侧。

进一步地,放置件为角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移动的内侧胎架提供对不同高度钢筋笼绑扎的适用性,通过移动的第一外侧胎架和第二外侧胎架提供对不同直径钢筋笼绑扎的适用性。

(2)采用本发明可实现水平分节绑扎,方便墩柱各节间竖向主筋的匹配连接,且匹配性更好,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方便吊装,既满足门吊的限高要求,又满足翻转钢筋笼的高度限制。

(3)通过内侧胎架、第一外侧胎架、第二外侧胎架以及角钢组的配合,确定每根钢筋的位置,提升精度。

(4)本发明实现了墩柱钢筋笼预制工作场地从高空到平地的转变,极大地改善了一线作业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大大降低了工人工作的危险性,规避了高空作业的风险性,且不再需要架设大量的脚手架系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墩柱钢筋绑扎胎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侧胎架及下侧结构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墩柱钢筋绑扎胎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侧胎架、水平导轨和部分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外侧胎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的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墩底钢筋工程辅助结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胎架混凝土基础;2、内侧胎架;3、第一外侧胎架;4、第二外侧胎架;5、支撑柱;6、水平导轨;7、内侧胎架滚轮;8、外侧胎架滚轮;9、第一角钢组;10、第二角钢组;11、第三角钢组;12、支撑脚;13、下平台;14、上平台;15、第一支撑平台;16、底层框架;17、中层框架;18、上层框架;19、连接框架;20、保护套;21、侧梁;22、第二支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7所示,一种墩柱钢筋绑扎胎架,置于地面上,绑扎胎架包括胎架混凝土基础1、设于胎架混凝土基础1上方的可移动的内侧胎架2以及设于胎架混凝土基础1两侧的可移动的第一外侧胎架3和第二外侧胎架4,胎架混凝土基础1、内侧胎架2、第一外侧胎架3和第二外侧胎架4至少一处设有搭放钢筋的放置件,放置件为角钢,胎架混凝土基础1的顶部铺设有第一角钢组9,具体可如图6所示,内侧胎架2的顶部铺设有第二角钢组10,第一外侧胎架3和第二外侧胎架4面对内侧胎架2一侧的连接框架19上均铺设有第三角钢组11。角钢上设有凹槽,该凹槽处搭放钢筋,第一角钢组9与胎架混凝土基础1焊接,第二角钢组10与内侧胎架2焊接,第三角钢组11与第一外侧胎架3以及第二外侧胎架4焊接。内侧胎架2、第一外侧胎架3和第二外侧胎架4均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外侧胎架3的移动方向与第二外侧胎架4的移动方向相平行,内侧胎架2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外侧胎架3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第一外侧胎架3和第二外侧胎架4为对称设置。内侧胎架2和外侧胎架的高度关系主要取决于要绑扎的墩柱钢筋的尺寸,即最内侧钢筋和最外侧钢筋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作业现场进行设计,本发明内侧胎架2的高度为第一外侧胎架3的0.75倍。

胎架混凝土基础1上方设有多个一体成型的支撑柱5,支撑柱5为方钢,其底端直接浇筑在胎架混凝土基础1内。支撑柱5顶端设有可拆卸的水平导轨6,该水平导轨6成对设置,为槽钢材质,水平导轨6的外侧设有保护套20,并通过保护套20放置在支撑柱5上,具体可如图7所示,支撑柱5为方钢材质,高度为0.5—1.5m,水平导轨6的长度为15—25m,支撑柱5的实际高度和水平导轨6的实际长度具体可根据实际作业现场进行设计。

如图4所示,内侧胎架2包括支撑脚12和设于支撑脚12上的平台,平台包括设于支撑脚12上的下平台13和设于下平台13上的上平台14,上平台14和下平台13之间设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包括第一支撑平台15和第二支撑平台22,上平台14和下平台13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平台15相互固定。上平台14邻近第一外侧胎架3和第二外侧胎架4的两侧面均伸出有向下倾斜设置的侧梁21,两侧的侧梁21都通过第二支撑平台22与下平台13和第一支撑平台15相连接,从而实现固定。支撑脚12的底部端面固定有多个内侧胎架滚轮7,内侧胎架2通过内侧胎架滚轮7滑动于水平导轨6上。

如图5所示,第一外侧胎架3和第二外侧胎架4均为多层框架结构,多层框架结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底层框架16、中层框架17和顶层框架18,底层框架16、中层框架17和顶层框架18的两侧侧面都设置有连接框架19,并通过两侧的连接框架19实现相互之间的固定。第一外侧胎架3和第二外侧胎架4的底层框架16的底部均设有多个外侧胎架滚轮8,第一外侧胎架3和第二外侧胎架4均置于地面上,地面上设有供外侧胎架滚轮8移动的滑轨。

如图8所示,将墩柱钢筋绑扎胎架置于桥墩上,扩展桥墩的墩底部分的截面,即扩大四边的边长,相应地内侧截面也变大,使得钢筋绑扎胎架上的角钢高度也同步做出变化,以适应墩底部分的赶紧布置位置的变化。

本发明一种墩柱钢筋绑扎胎架的具体使用顺序为:

箍筋→底部外侧竖向主筋→底部内侧竖向主筋→安装钢筋内胎架→顶部竖向主筋→顶部外侧竖向主筋、倒角钢筋及水平筋→拉钩筋。具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先将第一外侧胎架和第二外侧胎架移动到胎架混凝土基础两侧,并对称设置,之后进行固定;

步骤2:在位于第一外侧胎架和第二外侧胎架高处的第三角钢组上安装外侧水平箍筋,使水平箍筋水平横跨在第一外侧胎架和第二外侧胎架之间;

步骤3:分别在位于第一外侧胎架下部和第二外侧胎架下部的第三角钢组上安装底部外侧竖向主筋;

步骤4:在胎架混凝土基础的第一角钢组上安装底部内侧定位柱,并在底部内侧定位柱上安装底部内侧竖向主筋;

步骤5:在支撑柱上安装水平导轨,再在水平导轨上安装内侧胎架,使内侧胎架位于内侧竖向主筋的上方;

步骤6:分别在位于第一外侧胎架上部和第二外侧胎架上部的第三角钢组上安装顶部外侧竖向主筋,以及在外侧竖向主筋之间安装水平筋,并且在内侧胎架的第二角钢组上安装顶部内侧竖向主筋,在位于内侧胎架侧梁的第二角钢组上以及内侧竖向主筋等之间安装倒角钢筋;

步骤7:安装内外侧钢筋间的拉钩筋;

步骤8:绑扎顶面的钢筋网片。结束之后即可得到钢筋笼。利用可水平移动的内侧胎架安装钢筋笼上的竖向主筋、倒角钢筋及水平筋,达到快速、准确、安全地绑扎。

对于高度较小的墩柱钢筋笼,在绑扎胎架上直接绑扎完成,起吊;对于高度较大的墩柱钢筋笼,在绑扎胎架上绑扎时,在第一外侧胎架和第二外侧胎架之间从前往后依次设置多个内侧胎架形成内侧胎架列,分节绑扎,绑扎结束后各节之间的竖向主筋通过套筒连接,按要求,套筒连接的位置不能在同一竖向平面内,绑扎完成后,在吊装前拆下套筒,两节分离并分别进行起吊,起吊时,先将可水平移动的内侧胎架移位,拆下水平导轨,然后起吊钢筋笼,钢筋笼吊走后,恢复各构件位置,即可开始下一钢筋笼的制作。长度过大的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容易因为自重原因发生钢筋位移及变形,而水平分节绑扎是先将各分节的钢筋笼的刚度一一对应,因此通过分节绑扎可有效避免钢筋位移及变形的情况。内侧胎架的长度,可按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各组件的形状也可根据所绑扎钢筋笼的不同类型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动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绞肉切片机万向磨刀器
  • 一种磨刀器
  • 一种研磨刀具和食物垃圾处理器
  • 一种研磨刀具和食物垃圾处理器
  • 一种磨刀器座及使用该磨刀器座的磨刀器装置
  • 一种磨刀片及使用该磨刀片的磨刀器
技术分类

06120116540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