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5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虚拟现实(英文全称: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显示设备、增强现实(英文全称: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显示设备等依赖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层出不穷。而“元宇宙”概念的兴起,也使得VR/AR显示设备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VR/AR显示设备为近眼显示设备,对其中的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具有较高的要求。在现有的像素设计的架构下,VR/AR显示设备中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单位(英文全称:Pixels Per Inch,简称:PPI)仅能够达到1000-1500之间的水平,依旧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如进一步提升PPI,则会面临布线(英文全称:layout)空间局促,相关安全距离无法保证的问题,降低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因此,如何在保证高像素分辨率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VR/AR显示设备中的显示面板无法兼顾高分辨率和产品良率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条数据线;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第一金属层之间,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透明有源层,所述透明有源层包括第一电极导体部,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之间;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背离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相绝缘,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二透明电极;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明有源层中,其中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与一个所述第一透明电极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电性连接,另外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与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极和多个第二像素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通过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电极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通过第四过孔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透明电极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电性连接;在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三过孔的深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二过孔和所述第四过孔的深度之和,且所述像素电极层的材质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材质相同。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的表面上;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绝缘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质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靠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边缘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相重叠,所述第二透明电极靠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边缘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相重叠。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靠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边缘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靠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边缘相邻接或相重叠。

可选的,所述显示区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像素区,所述显示区的显示面板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个所述像素区与一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相对应,其中,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和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设置,每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和一个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每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和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

可选的,所述显示区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栅极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栅极层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栅极线;第二栅极层,设置在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栅极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栅极层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栅极线;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还包括第一栅极、第二栅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栅极线包括所述第一栅极,所述第二栅极线包括所述第二栅极,所述数据线包括所述第二电极。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的显示面板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条数据线,所述显示区被所述多条数据线划分为多个像素列,每个像素列包括多个像素区;其中,多个所述像素列包括多个奇数像素列和多个偶数像素列,所述奇数像素列的每个所述像素区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与第一透明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偶数像素列的每个所述像素区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与第二透明电极电性连接。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条数据线;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第一金属层之间,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透明有源层,所述透明有源层包括第一电极导体部,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之间;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背离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相绝缘,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二透明电极;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明有源层中,其中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与一个所述第一透明电极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电性连接,另外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与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电性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在保证高分辨率的情况下,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分区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区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区的多个膜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区的有源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衬底10;功能层11;第一栅绝缘层12;第一栅极层13;第一栅极线131;第一栅极132;第二栅绝缘层1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5;透明有源层150;第一电极导体部151;沟道152;第二电极导体部153;第三栅绝缘层16;第二栅极层17;第二栅极线171;第二栅极172;层间介质层18;第一金属层19;数据线191;第二电极192;第一绝缘层20;第一透明导电层21;第一透明电极211;第二绝缘层22;第二透明导电层23;第二透明电极231;平坦层24;像素电极层25;第一像素电极251;第二像素电极252;钝化层26;公共电极层27;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一过孔H1;第二过孔H2;第三过孔H3;第四过孔H4;薄膜晶体管TFT;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显示区AA;像素列PXL;奇数像素列PXL1;偶数像素列PXL2;像素区PX;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分区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区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区的多个膜层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区的有源层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平面示意图。结合图1-图5所示,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应用在具有高分辨率显示需求的VR/AR类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类型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

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AA,所述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第一金属层19,设置在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19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条数据线191;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5,设置在所述衬底10和所述第一金属层19之间,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5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透明有源层150,所述透明有源层150包括第一电极导体部151,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191之间;第一透明导电层21,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19背离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5的一侧,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包括多个第一透明电极211;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背离所述第一金属层19的一侧,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包括多个第二透明电极231;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明有源层150中,其中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150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151与一个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电性连接,另外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150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151与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电性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区AA为显示面板执行显示功能的区域,显示区AA包括沿行方向(即第一方向X)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像素列PXL,每个像素列PXL包括多个像素区PX,像素区PX为显示区AA内的实际透光区,因此,显示区AA的像素区PX的数量及分布密度与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分辨率直接相关,像素列PXL的数量越多,像素区PX的数量及分布密度越大,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则越大。由于VR/AR类液晶显示面板对分辨率的要求较高,因此,相应的,需要尽可能地增多像素列PXL的数量,而像素列PXL对应相邻两条所述数据线191之间的区域。

与此同时,当像素列PXL的数量增多,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增大时,为了保证像素面板的显示效果,还需要保证显示面板的开口率。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5具有透光性,因此,可以利用具有透光性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5形成透明有源层150,并将所述透明有源层150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151设置在相邻两条数据线191之间的方式,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所在的区域能够被作为显示面板中的像素区PX进行使用,从而能够提高显示区AA的空间利用率和开口率,进而能够使有限的显示区AA内能够设置的像素区PX的数量增多,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示例性地,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当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位于相邻两条数据线191之间的位置时,由于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具有透光性,因此,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不会对液晶显示面板中的背光源的出射光造成遮挡,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所在的区域具有被作为像素区PX的前提条件。

而所述透明有源层150为显示区AA的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一部分,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作为显示面板的驱动元件,需要向像素区PX的像素电极提供驱动信号,为了保证驱动信号的正常传输,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还需要包括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和所述像素电极的透明电极(功能上作为源极或漏极),所述透明电极作为搭接结构需要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电性连接,因此,不可避免的,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和所述第一电极会在垂直所述衬底10的方向上产生重叠,以便于过孔的设置。如前所述,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所在的区域具有被作为像素区PX的需求,因此,为了保证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所在的区域的透光性,本申请利用具有透光性的透明导电层形成所述透明电极。

但研究人员意外地发现,由于所述透明电极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电性连接,为了保证过孔连接的稳定性,需要保证透明电极对所述过孔的覆盖率,这就使得对应所述过孔、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的区域的所述透明电极在第一方向X(即数据线191的排列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应当大于所述过孔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最大宽度,进而使得对应所述过孔、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的区域的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最大宽度较大。相关技术中,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各所述透明电极同层设置且依次重复排列,因此,此种架构会导致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明电极的间隔距离较小,进而容易产生安全性问题,大大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稳定性和良率。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通过形成两个绝缘设置的所述透明导电层的方式,将相关技术中的所述透明电极重新划分为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21中的第一透明电极211和位于第二透明导电层23中的第二透明电极231,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第一透明电极211和第二透明电极231的间隔距离较小时,依旧能够保证第一透明电极211和第二透明电极231之间的安全性,提高了显示面板的稳定性和良率。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明有源层150中,其中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150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151与一个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电性连接,另外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150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151与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虽然,为了保证过孔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对应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的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较大,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对应所述第二电极导体部153的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较大,第一透明电极211和第二透明电极23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依旧存在间隔距离较小的问题,但由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所在的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所在的第二透明导电层23异层设置且电性绝缘,因此,能够保证第一透明电极211和第二透明电极231之间的安全性,提高了显示面板的稳定性和良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的厚度相同。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是显示面板在保证高像素分辨率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的关键膜层,但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为新增膜层,其不可避免地或会导致工艺步骤的增多和成本的增高。本申请通过将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的材质设置为相同,从而能够利用现有的用于形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的成膜设备形成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从而尽可能地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其次,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的形状指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其形状与掩膜版的形状相对应,本申请通过将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的形状设置为相同,从而能够利用现有的用于形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的掩膜版形成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从而无需为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而单独形成掩膜版,从而尽可能地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再次,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的厚度指在垂直于所述衬底1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的厚度,其厚度与成膜时间相对应,本申请通过将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的厚度设置为相同,从而能够利用现有的用于形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的成膜参数形成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从而无需为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而单独设定参数,提高了工艺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极层25,所述像素电极层25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极251和多个第二像素电极252,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251通过第三过孔H3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通过第一过孔H1与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252通过第四过孔H4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通过第二过孔H2与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电性连接;在垂直于所述衬底1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过孔H1和所述第三过孔H3的深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二过孔H2和所述第四过孔H4的深度之和,且所述像素电极层25的材质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第二透明导电层23的材质相同。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由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25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252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像素电极251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252均属于像素电极层25(即所述第一像素电极251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252同层设置),因此,能够使在垂直于所述衬底1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过孔H1和所述第三过孔H3的深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二过孔H2和所述第四过孔H4的深度之和,从而使所述第一像素电极251的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252的驱动信号在所述垂直于所述衬底10的方向上的传输距离保持一致,提高了所述第一像素电极251的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252的驱动信号的信号传输一致性,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并且,由于像素电极层25的材质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第二透明导电层23的材质相同,进而进一步地使所述第一像素电极251的驱动信号在由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传输到所述第一像素电极251的过程中的电阻等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252的驱动信号在由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传输到所述第二像素电极252的过程中的电阻,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像素电极251的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252的驱动信号的信号传输一致性,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20,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19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20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的表面上;第二绝缘层22,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层22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绝缘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层20和所述第二绝缘层22的材质相同。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层22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绝缘设置,也即,所述第二绝缘层22是能够使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电性绝缘的必备新增膜层,相应地,所述第二绝缘层22会导致显示面板的膜层增多和成本提高。而所述第一绝缘层20为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的承载膜层,本申请通过将所述第一绝缘层20和所述第二绝缘层22的材质设置为相同,从而能够利用现有的用于形成所述第一绝缘层20的成膜设备形成所述第二绝缘层22,从而尽可能地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层2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层20的厚度。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绝缘层22是能够使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电性绝缘的必备膜层,所述第二绝缘层22的绝缘性直接影响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的绝缘效果,进而影响所述显示面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本申请通过使所述第二绝缘层2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层20的厚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的绝缘效果,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并为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过孔H1、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完全覆盖所述第二过孔H2提供结构基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靠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的边缘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191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相重叠;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靠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的边缘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191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相重叠。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由于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靠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的边缘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191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相重叠,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靠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的边缘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191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相重叠,从而进一步增大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最大宽度,提高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对所述第一过孔H1的覆盖性,提高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对所述第二过孔H2的覆盖性,进而提高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和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靠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的边缘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靠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的边缘相邻接或相重叠。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由于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靠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的边缘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靠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的边缘相邻接或相重叠,也即,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互相不受其边缘的界限限制,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最大宽度进一步增大,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对所述第一过孔H1的覆盖性,提高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对所述第二过孔H2的覆盖性,进而提高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和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AA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像素区PX,所述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FT,每个所述像素区PX与一个所述薄膜晶体管TFT相对应,其中,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TFT包括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交替设置,每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包括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150和一个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每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包括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150和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应用在VR/AR类显示装置中,因此,具有较高的开口率需求。本申请的每个像素区PX与一个所述薄膜晶体管TFT相对应,也即,每个所述像素区PX中的像素电极仅通过一个所述薄膜晶体管TFT驱动,以尽可能地减少薄膜晶体管TFT的数量,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另外,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因此,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中,相邻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之间不会因为在第一方向X上的间隔距离过小而产生安全性问题,提高了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器件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栅极层13,设置在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5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层13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一栅极层13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栅极线131;第二栅极层17,设置在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5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19设置在所述第二栅极层17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二栅极层17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栅极线171;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TFT还包括第一栅极132、第二栅极172和第二电极192,所述第一栅极线131包括所述第一栅极132,所述第二栅极线171包括所述第二栅极172,所述数据线191包括所述第二电极192。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由于所述薄膜晶体管TFT的所述透明有源层150位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5,也即,所述薄膜晶体管TFT的类型为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因此,所述薄膜晶体管TFT存在迁移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通过使所述薄膜晶体管TFT形成包括第一栅极132和第二栅极172的双栅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所述薄膜晶体管TFT的器件性能。另外,由于所述第一栅极线131包括所述第一栅极132,所述第二栅极线171包括所述第二栅极172,所述数据线191包括所述第二电极192,因此,所述第一栅极132、所述第二栅极172和所述第二电极192分别属于所述第一栅极线131、所述第二栅极线171和所述数据线191的一部分,进而能够避免所述第一栅极132、所述第二栅极172和所述第二电极192的不透光性而导致的影响显示面板开口率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中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11为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中的所述第二电极192为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中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31为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中的所述第二电极192为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有源层150还包括沟道152和第二电极导体部153,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151和所述第二电极导体部153分别位于所述沟道152的两侧,所述第二电极导体部153与所述第二电极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功能层11、第一栅绝缘层12、第二栅绝缘层14、第三栅绝缘层16、层间介质层18、平坦层24、钝化层26和公共电极层27。其中,所述功能层11设置在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一栅绝缘层12设置在所述功能层11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一栅极层13设置在所述第一栅绝缘层12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二栅绝缘层14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层13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5设置在所述第二栅绝缘层14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三栅绝缘层16设置在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5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二栅极层17设置在所述第三栅绝缘层16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层间介质层18设置在所述第二栅极层17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19设置在所述层间介质层18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一绝缘层20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19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20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层22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22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平坦层24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像素电极层25设置在所述平坦层24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钝化层26设置在所述像素电极层25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公共电极层27设置在所述钝化层26背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过孔H1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20、所述层间介质层18和所述第三栅绝缘层16,所述第二过孔H2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22、所述第一绝缘层20、所述层间介质层18和所述第三栅绝缘层16,所述第三过孔H3贯穿所述平坦层24和所述第二绝缘层22,所述第四过孔H4贯穿所述平坦层24。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AA,所述显示区AA的显示面板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条数据线191,所述显示区AA被所述多条数据线191划分为多个像素列PXL,每个像素列PXL包括多个像素区PX;其中,多个所述像素列PXL包括多个奇数像素列PXL1和多个偶数像素列PXL2,所述奇数像素列PXL1的每个所述像素区PX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151与第一透明电极211电性连接,所述偶数像素列PXL2的每个所述像素区PX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151与第二透明电极231电性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奇数像素列PXL1的每个所述像素区PX中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透明电极211,也即,所述奇数像素列PXL1中的每个所述像素区PX中,与第一电极导体部151通过过孔电性连接的透明电极均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中;所述偶数像素列PXL2的每个所述像素区PX中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透明电极231,也即,所述偶数像素列PXL2中的每个所述像素区PX中,与第一电极导体部151通过过孔电性连接的透明电极均位于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相绝缘的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3中,从而能够改善因相邻的奇数像素列PXL1和偶数像素列PXL2中的相邻两列透明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X(即行方向)上的间距过小而导致的产品良率的问题,使得所述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分辨率提高的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多条数据线;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第一金属层之间,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透明有源层,所述透明有源层包括第一电极导体部,所述第一电极导体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之间;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背离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相绝缘,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二透明电极;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明有源层中,其中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与一个所述第一透明电极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电性连接,另外一个所述透明有源层中的第一电极导体部与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通过过孔连接的方式电性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在保证高分辨率的情况下,提高产品良率。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相关技术
  • 用于车辆悬架的弹簧座支架
  • 弹簧座和结合这种弹簧座的车辆悬架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54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