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灵芝提取物和灵芝孢子油固油混悬液的制备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18


一种灵芝提取物和灵芝孢子油固油混悬液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灵芝提取物和灵芝孢子油固油混悬液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灵芝提取物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有免疫调节作用、.辅助抗肿瘤作用、神经保护作用、止咳、祛痰、平喘、抗炎、抗组胺和抗过敏作用、保护胃黏膜和预防肝损伤等作用。

灵芝孢子提取物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此外,灵芝孢子油还可以提高机体抗放、化疗伤害能力。市场上有灵芝提取物的硬胶囊和灵芝孢子油的软胶囊,但两者一起服用每次服用胶囊数量较多。因此,探索一款产品把灵芝提取物和灵芝孢子油固液混合制作软胶囊,用有药理作用的灵芝孢子油代替辅料油既能减少辅料的使用,也能减少服用胶囊数量,以期发挥其缓释长效、降低副作用及增加老人和吞咽困难患者的顺应性的优势。

固油混合软胶囊制剂是特殊的药物剂型,药物成分被包裹在油性囊壳中,能够减少药物与胃肠道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但固油混合软胶囊制剂的生产过程相对复杂,混悬液容易不稳定,药物的吸收受到一定的影响,其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通过对灵芝提取物和孢子油的混合制备工艺的摸索得出了合适的参数条件,解决了固油混悬液的不稳定性,便于操作且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灵芝提取物和灵芝孢子油固油混悬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灵芝提取物和灵芝孢子油按照重量比例1:8-10采用胶体磨进行研磨;胶体磨转速为300-500rpm,时长15-30分钟;其中灵芝提取物为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得到的提取物,乙醇质量浓度为75%-95%。

优选地,所述的将灵芝提取物和灵芝孢子油按照重量比例1:10采用胶体磨进行研磨。

优选地,乙醇质量浓度为75%。

优选地,所述的胶体磨转速为500rpm,时长30分钟。

优选地,所述的灵芝提取物制备方法:将灵芝横切成薄片,加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按照重量比例1:10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到密度为1.0~1.2,干燥成块状。

上述灵芝提取物和灵芝孢子油固油混悬液的制备方法中,灵芝孢子油的提取方法如下:将灵芝孢子粉破壁,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萃取温度约45℃,萃取压力约30MPa,分离温度45℃~55℃,分离压力6~10MPa。

灵芝提取物一般是用水作溶剂去提取,但是水提取得到的产物和油混合会发生粘黏抱团,无法混合均匀,增加混合时间和胶体磨转速也无法改变。为了解决此问题,经过摸索灵芝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发现采用一定比例和浓度的乙醇提取可以改变和油混合后的粘黏抱团的现象,并且得到的提取物的功效成分多糖含量和水提取相当,三萜类的功效成分也显著提高,药理作用经动物实验证实也显著增加。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灵芝提取物和灵芝孢子油固油混悬液稳定性好,服用量少且抑瘤效果显著,生物利用度高。

2、能够减少药物与胃肠道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3、本发明方法便于操作,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灵芝孢子油和灵芝提取物使用胶体磨混合后在显微镜下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实施例1

灵芝提取物①制备方法:将灵芝横切成薄片,加水1:10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到密度为1.0~1.2,干燥成块状。

灵芝提取物②制备方法:将灵芝横切成薄片,加95%乙醇1:10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到密度为1.0~1.2,干燥成块状。

灵芝提取物③制备方法:将灵芝横切成薄片,加75%乙醇1:10煎煮二次,第一、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到密度为1.0~1.2,干燥成块状。

多糖含量、总三萜含量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注:多糖检测方法是硫酸蒽酮法,总三萜检测参考《美国药典》灵芝项下的总三萜高效液相法。

实施例2

油混悬剂的制备:将灵芝提取物10重量份和灵芝孢子油100重量份采用胶体磨转速为500rpm,时长30分钟,制备得到灵芝提取物和灵芝孢子油油混悬剂。其中,组方1-3灵芝提取物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灵芝孢子油的提取方法如下:将灵芝孢子粉破壁,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萃取温度约45℃,萃取压力约30MPa,分离温度45℃~55℃,分离压力6~10MPa。

组方1:灵芝提取物①10重量份、灵芝孢子油100重量份。

组方2:灵芝提取物②10重量份、灵芝孢子油100重量份。

组方3:灵芝提取物③10重量份、灵芝孢子油100重量份。

将上述组方进行药效试验,方法如下:

取ICR小鼠,按移植性肿瘤研究法,接种腹水型瘤(在无菌操作下取腹水,加生理盐水稀释成1:4的细胞悬液,容器置冰块上,用空针抽吸,每次抽吸前将细胞混匀,每只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0.2ml),接种后24小时称鼠重,并随机分为13组。各给药组于接种24小时后(d1)第一次给药,组方1-组方3样品灌胃给药,1次/1天,共给药9次。给药体积为0.4ml/20g。于接种后第10天(d10)处死荷瘤小鼠称重,并分离瘤块称重,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阳性药物5-FU以30mg/kg尾静脉注射给药,每2天给药1次,给药周期10天,抑瘤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药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组方3在相同剂量下,抑瘤率最高,疗效最好,在服用量方面,如果要达到40%左右的抑瘤率,组方3用2.0g/人·日可以达到,而组方1和组方2需要8.0g/人·日才能达到相同疗效,有此可见选用组方3可以大大减少服用剂量。

以混悬剂的性状、粒径、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等为主要评价指标,对油混悬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考察,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吸取少量油滴置于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见图1:

图1a是组方1油混悬剂,图1b是组方2油混悬剂,图1c是组方3油混悬剂。由图1可见,组方1油混悬剂中的颗粒混合30分钟粘黏结块状态,组方2油混悬剂和组方3油混悬剂中的颗粒比较均匀。

体积沉降比照下述方法检查,沉降体积比应不低于0.90。用具塞量筒量取供试品50ml,密塞,用力振摇1分钟,记下混悬物的开始高度H0,静置3小时,记下混悬物的最终高度H,按下式计算:沉降体积比=H/H0,结果见表4.

表4

再分散性考察:

将供试品置于50m L离心管内,充分混匀,静置一周,上下翻转(一正一反记为一次),每次翻转停留3s,至混悬剂重新分散均匀,记录再分散均匀所需的翻转次数,当翻转次数为1时,记录再分散性R为100%,翻转次数每增加1次,R值即减少5%。R值越接近于100%,说明混悬剂的再分散性越好。优良的混悬剂在贮存一段时间后上下翻转,沉降物应能很快重新分散均匀。再分散性结果见表5.

表5

由上述实验可见,组方2和组方3油混悬液的性状、粒径、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都具备生产能力。但是组方1油混悬液的功效成分多糖含量低于组方3油混悬液,药理作用也会显著降低,所以组方3油混悬液作为最优方案能解决固油混悬液的不稳定性,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

技术分类

0612011657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