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高空应急滑降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4:5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安全逃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空应急滑降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乡镇楼房越来越多,楼层越来越高。在火灾、地震来临时,楼上的居民往往缺乏逃生方法,面对灾难束手无策。在新闻、微信中经常看到一些人甚至直接往下跳,其状惨不忍睹。

现有的滑降器结构过于复杂,而且也不便于使用,尤其是对老年人或者小孩来说不友好,而且还很容易出现下降速度太快的现象,对人的下落冲击力较大,很容易影响人身安全。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高空应急滑降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空应急滑降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用于人从高处缓慢降落到低处,从而实现高空逃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空应急滑降器,包括:

壳体,其顶部和底部对称开设有贯通的开口;

两个减速板,分别安装于开口两侧的所述壳体内部,两个所述减速板之间形成有供滑降扁带穿过的绳道,所述绳道至少包括弧形通道和阶梯状通道;

多对弹簧,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减速板背离另一个所述减速板的侧壁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所述弹簧用于使两个减速板相互靠近;

安全带,其一端通过安全钩连接在壳体外部、另一端系在滑降人员腰带上。

本发明基于以下认知,通过两个减速板之间形成非直线型的通道来与滑降扁带之间形成摩擦,从而降低滑降人员的下降速度,实现缓慢降落的效果,通过将绳道设计成弧形通道和阶梯状通道,可能的原理是,通过阶梯状通道进行多级减速,每个台阶之间的通道均存在转折处,能够增大与滑降扁带之间的摩擦,而摩擦增大后也需要进行有效控制,所以,特别地,在其中一个减速板背离另一个减速板的侧壁和壳体之间设置弹簧,通过弹簧来控制两个减速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较小加速度的滑降,保证人员的安全性,而弧形通道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能够与实现阶梯状通道的转向,使其与开口对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实现摩擦,提供较小的摩擦阻力,实现进一步减速效果。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减速板朝向另一个减速板设置有弧形凹槽,另一个减速板对应所述弧形凹槽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和所述弧形凹槽之间用于形成所述弧形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在常态下,所述弧形凸起和所述弧形凹槽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等于滑降扁带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凹槽的截面为半圆弧,所述半圆弧的直径处于15mm±2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通道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阶梯状通道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阶梯状通道包括N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段和N+1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段之间,且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段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N的数值为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与水平面的夹角处于30°~50°之间,所述第二段与水平面的夹角处于70°~85°之间,且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一段两侧的所述减速板端面为两个开口相对的弧形面,所述弹簧在常态下,两个所述弧型面之间最小间距大于滑降扁带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的长度处于5mm±1mm之间。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二段两侧的所述减速板端面为两个平行的平面,所述弹簧在常态下,两个平面之间的间距等于滑降扁带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处于20mm±2mm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减速板相对的端面呈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板至少在背对所述第二段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段之间设置有水平的贯穿孔,侧壁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的所述减速板为第一减速板,另一个所述减速板为第二减速板,所述第一减速板上的所述贯穿孔内置入有减速插板,所述减速插板的尾部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壁,所述减速插板的头部用于在弹簧压缩状态下,伸入所述第二段内与滑降扁带摩擦。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提供的方案中,由于摩擦面积无法更改,仅能在弹簧的调节下,适应一段范围体重的人进行下降,针对体重较大的人员,无法进一步进行减速,所以,本发明人特别设置了减速板来针对体重较大的人员进行滑降,在体重较大的人进行滑降时,会通过滑降扁带传力使弹簧压缩的更短,而弹簧压缩后,第一减速板会远离第二减速板进行移动,从而扩大两个减速板之间的间距,此时,由于减速插板的长度是不变的,所以会伸入到第二段内直接与滑降扁带进行接触,通过多次试验证明,此种接触,会造成较大的减速效果,从而适用于体重较大的人员进行滑降逃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速板上的所述第一凹槽处设置有悬停开关,所述悬停开关包括滑动片、拉簧和推拉键,所述滑动片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片顶端朝向所述第二段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伸入所述贯穿孔内,所述拉簧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另一端与所述滑动片固定连接,所述推拉键与所述滑动片固定连接,且安装于所述壳体外部,在拉簧的拉力下,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贯穿孔内,通过推动所述推拉键,可使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拉簧滑动并伸入所述第一段内与滑降扁带摩擦。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使人或物能够空中悬停,通过开启悬停开关即可实现,具体的,第二段倾斜设计,第一限位部用于受到拉簧的拉力,会全部处于贯穿孔内,当滑降人员通过推动所述推拉键来使第一限位部远离拉簧进行滑动时,第一限位部会部分进入到第二段内与滑降扁带直接接触,而此种接触,会区别于前述减速插板的插入,由于第一限位部的滑动距离长,所以进入到第二段的长度更长,对滑降扁带形成完全挤压,从而防止滑降扁带与滑道之间相互滑动,实现停止。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减速板上,所述第二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壳体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前半壳体和后半壳体,所述前半壳体和所述后半壳体通过合页铰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提供两个减速板来形成供滑降扁带穿过的绳道,绳道至少包括弧形通道和阶梯状通道,在滑降扁带与绳道两侧的减速板进行摩擦,从而实现减速效果,通过在其中一个减速板背部与壳体内壁之间设置弹簧,从而在滑降时,控制两个减速板之间的间距,从而使摩擦力保持稳定,防止下降加速度太大,影响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空应急滑降器(省略合页)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空应急滑降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空应急滑降器(省略部分前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空应急滑降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空应急滑降器(省略部分后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前半壳体;2、后半壳体;3、第一减速板;4、第二减速板;5、弧形通道;6、阶梯状通道;7、弹簧;8、弧形凹槽;9、弧形凸起;10、第一段;11、第二段;12、第一凹槽;13、贯穿孔;14、减速插板;15、滑动片;16、拉簧;17、推拉键;18、第一限位部;19、第一限位槽;20、第二限位槽;21、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8所示的高空应急滑降器,包括:前半壳体1、后半壳体2、第一减速板3、第二减速板4和三对弹簧7,其中第一减速板3和第二减速板4中心对称,两者的长度均为15cm,厚度均为1.5cm,宽度与滑降扁带的宽度一样均为6cm,减速板的材质优选钢材质,其中,前半壳体1和后半壳体2通过合页21铰接,同时采用插销与插销套的配合进行限位,防止前半壳体1和后半壳体2在使用过程中打开,前半壳体1和后半壳体2之间形成贯通的开口,第一减速板3安装于前半壳体1内,第二减速板4安装于后半壳体2内,第一减速板3和第二减速板4之间形成有供滑降扁带穿过的绳道,绳道包括两个弧形通道5和一个阶梯状通道6,两个弧形通道5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减速板3与壳体之间设置有三对弹簧7,弹簧7用于使第一减速板3靠近第二减速板4移动,从而在滑降时,控制第一减速板3和第二减速板4之间的间距,在后半壳体2顶部设置有圆孔,在使用时,安全带一端通过安全钩挂在后半壳体2的顶部,另一端系在滑降人员腰带上,将滑降扁带的顶部穿过绳道后进行位置固定,滑降人员通过本发明中的高空应急滑降器进行缓慢下降,使其降落更加平稳,不会出现急降的风险,更具安全性,适用于高空火灾逃生等场景,滑降速度受到滑降人员的重量影响,体重太轻,存在无法下滑的状况,需要人员进行配重,体重太大,滑降速度太快,无法保证安全,所以特别适用于20公斤到120公斤之间的滑降人员。

优选的,第一减速板3底部设置有弧形凹槽8、第二减速板4对应设置有弧形凸起9,第二减速板4顶部设置有弧形凹槽8以及第一减速板3顶部设置有弧形凸起9,弧形凹槽8的截面为半圆弧,半圆弧的直径优选15mm。

更具体的,阶梯状通道6包括三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段10和四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段11,第二段11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段10之间,且第二段11的长度大于第一段10的长度,第一段10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第二段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第一段的长度为5mm,第二段的长度为20mm,位于第一段两侧的减速板端面为两个开口相对的弧形面,弹簧在常态下,两个弧型面之间最小间距大于滑降扁带的厚度,位于所述第二段两侧的所述减速板端面为两个平行的平面,两个平面之间的间距等于滑降扁带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人员进行滑降时,滑降扁带主要是通过与阶梯状通道6两侧的减速板接触从而实现减速,滑降扁带在通过阶梯状通道6处时,主要是在第一段10和第二段11连接处摩擦最大,从而实现减速效果。

为了使高空应急滑降器能够适用于体重较大的人员,在减速板背对第二段11的侧壁设置有上下两个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与第二段11之间设置有水平的贯穿孔13,第一减速板3上的贯穿孔13内置入有减速插板14,减速插板14的尾部固定于壳体内壁,减速插板14的头部用于在弹簧7压缩状态下,伸入第二段11内与滑降扁带摩擦,减速插板14的结构优选U型板,U型板底部通过螺栓固定于前壳体1内壁上,U型板的两端分别插入到贯穿孔13内,U型板的底部厚度小于第一凹槽12的深度,从而防止对第一减速板3的移动进行限位。

为了能够实现空中悬停,第二减速板4上的第一凹槽12处设置有悬停开关,悬停开关包括滑动片15、拉簧16和推拉键17,滑动片15与第一凹槽12底部滑动连接,滑动片15顶端朝向第二段11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18,第一限位部18伸入贯穿孔13内,拉簧16一端固定于第一凹槽12底部、另一端与滑动片15固定连接,推拉键17与滑动片15固定连接,且安装于壳体外部,在拉簧16的拉力下,第一限位部18处于贯穿孔13内,通过推动推拉键17,可使第一限位部18远离拉簧16滑动并伸入第一段10内与滑降扁带摩擦。

本发明人还发现,在滑降人员进行滑降时,无需采用上述的悬停开关,地面人员仅需要在地面上对滑降扁带向下拉动,施加一个很小的拉力,即可实现此高空应急滑降器的空中悬停,这可能是,虽然仅对滑动扁带施加了一个很小的拉力,也会让滑动扁带相对绷紧,而滑动扁带绷紧后,可能会增大与减速板之间的摩擦,也可能是将减速板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增加了减速插板14插入第二段11的深度,从而增大了对滑动扁带的挤压,使摩擦力增大,实现悬停,而地面人员松开滑降扁带后,滑降人员还可继续下降,具备实用性。

为了便于弹簧7的安装限位,弹簧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9和第二限位槽20,第一限位槽19开设在第一减速板3上,第二限位槽20开设在壳体内壁上。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分类

0612011469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