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地铁隧道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4:25


一种地铁隧道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救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地铁隧道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车。

背景技术

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等,在交通隧道中,发生火灾救援难度较大,且内部有毒气体不易排放,使得遇险人员生还几率降低,现有技术的救护车不具有消防功能,仅具有医疗设备,难以应付救援场景,同时很难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因此,需要一种针对隧道的消防专用救援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地铁隧道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本发明包括拖挂平板车、救援保障仓、灭火设备托盘、动力设备舱,所述救援保障仓、灭火设备托盘、动力设备舱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拖挂平板车上,所述救援保障仓设置于所述拖挂平板车上的前端,所述灭火设备托盘固定设置于所述拖挂平板车上的后端,所述动力设备舱固定设置于所述拖挂平板车上的中段,所述灭火设备托盘上设置有消防设备,所述动力设备舱内设置有动力设备。

所述消防设备包括消防水炮和射流风机,所述消防水炮和所述射流风机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灭火设备托盘上,所述消防水炮的供水端和控制端与所述动力设备舱内的动力设备连接,所述射流风机的控制端与所述动力设备舱内的动力设备连接。

所述灭火设备托盘上固定设置有消防设备架,所述消防设备架上放置消防救援设备。

所述灭火设备托盘的上方设置有探照灯,所述探照灯的控制端与所述动力设备舱内的动力设备连接。

所述救援保障仓内设置有控制中心机台、座椅和呼吸器,所述控制中心机台的控制信号传输端与所述动力设备舱内的动力设备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座椅为多个,多个所述座椅固定设置于所述救援保障仓内的底部,所述呼吸器为多个,多个所述呼吸器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座椅的上方,所述呼吸器与所述动力设备舱内的动力设备氧气输出端连接。

所述救援保障仓内的底部设置有救援仓储物柜,所述座椅固定设置于所述救援仓储物柜上。

所述救援保障仓内的顶部设置有储物吊柜,所述呼吸器设置于所述储物吊柜的下端。

所述动力设备包括中央控制器、发电机、高压水泵、氧气瓶、供气阀、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控制中心机台的控制信号传输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传输端连接,所述发电机的供电输出端通过所述中央控制器与射流风机、高压水泵、探照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所述高压水泵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高压水泵的供水端与消防水炮连接,所述高压水泵的进水端与隧道内消防栓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灯控信号输出端与探照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数据信号采集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和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供气控制端与所述供气阀的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氧气瓶的排气端与所述供气阀的进气端连接,所述供气阀的排气端与呼吸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是一种地铁隧道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搭载消防设备的半挂平板车,搭载灭火救援、救援保障模块,采用牵引动力车由应急队员佩戴防护装备驾驶车辆拖挂救援保障车靠近隧道灾害现场。灭火救援模块集成消防水炮、射流风机、照明装置以及常规救援工具,能够有效阻隔火源和抵挡烟雾,从而保证救援车安全。救援保障模块需提供动力,具有防火隔热隔烟能力,为人员的安全生存环境提供保障;配置中控平台,实现对所有设备的控制;并装配监控系统与通讯系统,搭载物联网传感器,利用无线及通用有线通讯技术构成数据传输体系,实时对内外部环境参数(烟气温度、浓度、环境视频等)进行安全监测;实现轨道应急救援车音频通讯及实时视频监控,依托建立的通讯网络实现救援现场与地面控制中心实时通话和转播监控现场视频。该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车集成了“防/灭/救”多功能,能满足地铁隧道区间火灾、水灾等应急救援需求,为地铁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动力设备结构框图。

图中:拖挂平板车1、救援保障仓2、灭火设备托盘3、动力设备舱4、消防水炮5、射流风机6、探照灯7、消防设备架8、控制中心机台9、救援仓储物柜10、座椅11、储物吊柜12、呼吸器13、中央控制器41、发电机42、高压水泵43、氧气瓶44、供气阀45、温度传感器46、烟雾传感器47、空气质量传感器4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拖挂平板车1、救援保障仓2、灭火设备托盘3、动力设备舱4,所述救援保障仓2、灭火设备托盘3、动力设备舱4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拖挂平板车1上,所述救援保障仓2设置于所述拖挂平板车1上的前端,所述灭火设备托盘3固定设置于所述拖挂平板车1上的后端,所述动力设备舱4固定设置于所述拖挂平板车1上的中段,所述灭火设备托盘3上设置有消防设备,所述动力设备舱4内设置有动力设备。

所述消防设备包括消防水炮5和射流风机6,所述消防水炮5和所述射流风机6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灭火设备托盘3上,所述消防水炮5的供水端和控制端与所述动力设备舱4内的动力设备连接,所述射流风机6的控制端与所述动力设备舱4内的动力设备连接。

所述灭火设备托盘3上固定设置有消防设备架8,所述消防设备架8上放置消防救援设备。

所述灭火设备托盘3的上方设置有探照灯7,所述探照灯7的控制端与所述动力设备舱4内的动力设备连接。

所述救援保障仓2内设置有控制中心机台9、座椅11和呼吸器13,所述控制中心机台9的控制信号传输端与所述动力设备舱4内的动力设备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座椅11为多个,多个所述座椅11固定设置于所述救援保障仓2内的底部,所述呼吸器13为多个,多个所述呼吸器13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座椅11的上方,所述呼吸器13与所述动力设备舱4内的动力设备氧气输出端连接。

所述救援保障仓2内的底部设置有救援仓储物柜10,所述座椅11固定设置于所述救援仓储物柜10上。

所述救援保障仓2内的顶部设置有储物吊柜12,所述呼吸器13设置于所述储物吊柜12的下端。

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设备包括中央控制器41、发电机42、高压水泵43、氧气瓶44、供气阀45、温度传感器46、烟雾传感器47、空气质量传感器48,控制中心机台9的控制信号传输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41的控制信号传输端连接,所述发电机42的供电输出端通过所述中央控制器41与射流风机6、高压水泵43、探照灯7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41与所述高压水泵43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高压水泵43的供水端与消防水炮5连接,所述高压水泵43的进水端与隧道内消防栓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41的灯控信号输出端与探照灯7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41的数据信号采集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46、所述烟雾传感器47和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48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41的供气控制端与所述供气阀45的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氧气瓶44的排气端与所述供气阀45的进气端连接,所述供气阀45的排气端与呼吸器13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实施救援时,拖车与拖挂平板车1连接,实现移动,当移动到救援位置时,人员进入救援保障仓2中,通过温度传感器46、烟雾传感器47、空气质量传感器48感应空气情况,自动控制高压水泵43通过消防水炮5喷水灭火,还能够自动控制射流风机6将烟雾向相反方向排,缺氧或一氧化碳含量过高情况下,启动供气阀45,释放氧气瓶44中的氧气提供给呼吸器13,使救援保障仓2内的人员可以呼吸,探照灯7用于提供照明,消防设备架8上可以放置一些救援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安全锤、工具、防火毯、手电等救援工具,救援保障仓2内的救援仓储物柜10和储物吊柜12中可以用于放置救援物资。控制中心机台9装配监控系统与搭载物联网通讯系统,利用无线及通用有线通讯技术构成数据传输体系,实时对内外部环境参数(烟气温度、浓度、环境视频等)进行安全监测;实现轨道应急救援车音频通讯及实时视频监控,依托建立的通讯网络实现救援现场与地面控制中心实时通话和转播监控现场视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隧道内应急救援施工综合保障车
  • 一种抢险应急救援用抽水综合救援保障车
技术分类

0612011607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