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方法、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口罩的制造方法及口罩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1:27


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方法、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口罩的制造方法及口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方法、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口罩的制造方法及口罩。

背景技术

作为佩戴在脸上的口罩的结构,已知具备有:口罩主体,其至少部分地覆盖佩戴者的脸;以及一对耳挂部,亦即为了将口罩主体保持在其佩戴位置而能够挂在佩戴者的各耳上的部件,其分别结合在口罩主体上。

以往,用于口罩上的耳挂部件(耳挂部)大多情况下为带状,但为了减轻对耳部施加的负担,也开始研究片状的耳挂部件。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口罩具备单一片状的耳挂片,其中两耳挂部利用连接部以相互连接的状态在同一平面上延伸。

并且近年来,口罩的需求量增加,男女老幼各种使用者都需要使用口罩。伴随这种情况,要求制造一种对应使用者的脸的大小、形状、喜好的使用感等的各种各样的结构的耳挂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628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口罩中,作为耳挂片,采用一种无纺布片,其相较于朝长边延伸方向,容易朝与长边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伸长。并且,在制造生产线中,将耳挂片带朝长边方向传送并进行冲裁处理,且接合在口罩主体上。然而,在该方法中,要改变耳挂部件的设计(尺寸、形状等)时,需要改变冲裁模本身,花费成本和时间,制造各种结构的耳挂部并不容易。因此,期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设计改变的口罩的制造方法。

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本发明的一形态,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计改变容易的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构件>

本发明的一形态是一种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使伸缩性部件在规定方向上以产生张力的方式伸长,一边维持所述张力一边将非伸缩性的表面材重叠在所述伸缩性部件的至少一个面上,并将所述伸缩性部件与所述表面材接合而得到接合体,然后使所述接合体朝所述规定方向松弛,而成为降低所述张力后的规定的松弛状态,并将处于所述规定的松弛状态的所述接合体冲裁成规定形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能够提供一种设计改变容易的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口罩的平面图。

图2是从内侧(脸侧)观察图1所示的口罩而得的平面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线的剖面图。

图4是一对耳挂部分别朝侧方打开后的口罩的平面图。

图5是沿着图4的II-II线的剖面图。

图6表示耳挂部片的剖面图。

图7是用以说明关于口罩的制造的示意图。

图8是用以说明松弛构件的图。

图9表示通过图7所示的口罩的制造装置而制造出来的口罩的一例。

图10表示未包含辅助件的口罩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有时对于相同或相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此外,附图是为了有助于发明的理解而示意地表示的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与口罩用耳挂部有关。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与具备此种口罩用耳挂部的口罩有关。以下,首先说明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口罩的基本结构。

(口罩的基本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的口罩可以是能够覆盖佩戴者的脸的口罩,具体而言,可以是能够覆盖佩戴者的至少鼻和嘴的口罩。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口罩,可获得防止异物到达脸部的功能、或防止从佩戴者产生的飞沫飞散的功能,也被称为卫生口罩或医用口罩。本实施方式适合作为一次性口罩来使用,但是也可以作为能够通过清洗等而反复使用的口罩来使用。

图1表示口罩1的平面图。图1是从外表面侧亦即在佩戴时不与脸相对而是露出于外部的一侧观察口罩1而得的图。此外,图2表示从内表面侧(脸侧)观察口罩而得的平面图。图3表示沿着第1图的I-I线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具备:口罩主体10,其在佩戴时被配置在佩戴者的脸的正面,主要能够覆盖佩戴者的鼻和嘴;以及一对耳挂部20a、20a,其结合在口罩主体10上。口罩主体10具有:纵向D1,其在佩戴时对应于佩戴者的脸的上下方向;以及横向D2(在佩戴时对应于佩戴者的脸的左右方向的方向),其与纵向D1正交。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口罩主体10具有长方形的俯视形状,该长方形在横向D2上具有长边,但是口罩主体10的俯视形状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

如图1和图2所示,口罩主体10具有皱褶构造15,该皱褶构造15是通过在纵向D1上排列地配置的多个皱襞(皱褶)而形成的。皱褶构造15的皱襞是通过将构成口罩主体10的片材在沿着横向D2的折线折叠多次而形成的。并且,在形成有多个皱襞的状态下,口罩主体10的侧部(横向D2端部)被固定。因此,在使用口罩1时,将皱褶构造15的皱襞朝纵向D1扩展,从而使横向D2的中央以向口罩1的外表面侧突出的方式弯曲,而可以变形成适合于脸的立体形状的形状。皱褶构造15的具体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形成于口罩主体的众所周知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一对耳挂部20a、20a配置在口罩主体10的外表面。如图1所示,耳挂部20a分别在俯视时是环状(或闭合带状)、或者也可以具有包含环的形状。在佩戴时,以佩戴者的耳部可进入耳挂部20a的环的内侧亦即耳挂部20a的中央的开口29中的方式,能够将耳挂部20a挂在耳上。

一对耳挂部20a、20a可构成为在横向D2的中央处可相互分离地结合而成的一张片状的耳挂部件(耳挂部片)20。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片状”或“片”是指长度和宽度比厚度大且在一平面上延伸或能够延伸的形状。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一对耳挂部20a、20a不同于带状或线状的耳挂部。通过将一对耳挂部20a、20a构成为耳挂部片20,在佩戴口罩时将耳挂部20a挂在耳部上的时候,耳挂部20a能够与耳垂的背面面接触,因此能够减轻施加在耳部及其周边部分上的负担,并减少不适感和疼痛。

一对耳挂部20a、20a的可分离结合部28的结合形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可通过使用者的通常的力量进行拉拽而分离的结合。例如图1所示,可制作不连续的切槽(切口部)作为打孔眼线来形成。此外,结合部28也可以不是打孔眼线,而是通过使片材的厚度变小或是其他构件,使一对耳挂部20a、20a的边界脆弱化或容易施加应力来形成。

口罩主体10也可以具有由多个层层叠而成的多层构造。例如,也可以是至少包含以外侧层和内侧层夹住中间层而成的三层的构造,该中间层提高了捕集异物(灰尘、花粉、细菌、病毒等)的功能。构成口罩主体10的各层优选包含无纺布、织物、编织品等含纤维层,更优选包含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可举出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点粘无纺布等。此外,中间层优选使用可包含细纤维的熔喷无纺布。此外,构成含纤维层的纤维优选为树脂纤维,作为树脂纤维的树脂的种类,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等。外侧层和内侧层的基重可为10~50g/m

一对耳挂部20a、20a分别结合在口罩主体10的外表面的侧部(横向D2端部)。亦即,一对耳挂部20a、20a分别在口罩主体10的横向D2的外端部被接合,一对耳挂部20a、20a的除此之外的部分则没有被接合在口罩主体10上。需说明的是,图1的实施方式中,一对耳挂部20a、20a分别经由辅助件30、30而被结合在口罩主体10的两侧部。辅助件30、30可以是沿着口罩1的纵向D1延伸的片状部件。并且,辅助件30、30分别在外侧接合部50、50与口罩主体10的横向D2的两端部接合。此外,辅助件30、30分别在内侧接合部60、60与耳挂部片20的横向D2的两端部接合。因此,可以为辅助件30与口罩主体10的外侧接合部50、以及辅助件30与耳挂部片20的内侧接合部60分别选择最适当的结合形式,所以相较于使耳挂部片20与口罩主体10直接接合的情况,能获得更牢固的口罩1。辅助件30也可具有伸缩性,优选比耳挂部片20的伸缩性小。

当开始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时,使用者在佩戴口罩1前解除一对耳挂部20a、20a彼此之间的可分离结合部28的结合,并使耳挂部20a、20a彼此分离,而将耳挂部20a、20a的未与口罩主体10接合的部分朝横向D2侧方打开。这种分离、展开及与这些动作相关联的结构,说明如下。

(耳挂部的分离/展开)

在使用图1所示的口罩1时,使用者能够以手分别捏住或把持一对耳挂部20a、20a彼此朝相反方向拉拽。由此,首先,能够解除可分离结合部28的结合。然后,使用者能够在分别把持一对耳挂部20a、20a的状态下,分别朝横向D2外侧(朝侧方)打开。

图4是表示将图1的口罩1的一对耳挂部20a、20a朝侧方展开后的图。此外,图5表示沿着图4的II-II线的剖面图。如图4和图5所示,一旦打开一对耳挂部20a、20a则耳挂部20a、20a被翻面,之前一直与口罩主体10相对的面露出。并且,口罩主体10的几乎整个外表面也露出。

一对耳挂部20a、20a可配置在口罩主体10的外表面侧,也可配置在内表面侧,如图1至图5所示,优选为配置在口罩1的外表面侧。若一对耳挂部20a、20a被配置在口罩主体10的外表面侧,则当解除一对耳挂部20a、20a彼此之间的结合而朝横向D2外侧打开时,能够降低触摸到口罩主体10的内表面的可能性、或是避免该可能性,从卫生方面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能够以如下方式使用。例如,在将口罩主体10的外表面朝上来放置口罩1的状态下,使用者分别以手来把持一对耳挂部20a、20a并朝横向D2外侧打开后,能够在仍旧把持一对耳挂部20a、20a的情况下,使口罩1朝他人(佩戴者)的脸移动。在将口罩主体10配置在他人的脸的所希望的位置后,能够在不改变把持方法的情况下,将一对耳挂部20a、20a分别挂在他人的耳上。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即便是在使口罩佩戴在例如小孩、病人等难以自己佩戴口罩的人的脸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

进一步,如图1所示,也可在一对耳挂部20a、20a上形成有捏持部25、25,使用者在将一对耳挂部20a、20a彼此分离而朝横向D2外侧打开时,能够捏住该捏持部25、25。捏持部25、25在俯视时从口罩主体10的端缘突出,优选为从口罩1的下端(或口罩主体10的下端)突出。由于捏持部25、25从口罩主体10的端缘突出,因此在没有触摸到或几乎没有触摸到口罩主体10自身亦即口罩主体1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任一面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以两手来捏住捏持部25、25。并且,使用者能够在没有触摸到或几乎没有触摸到口罩主体10的情况下,使一对耳挂部20a、20a分离并展开。由此,使用者即便在无法充分地照顾到手指卫生的情况,也能够将卫生状态良好的口罩1佩戴于自身或他人。需说明的是,在捏持部25从口罩主体10的端缘突出的情况下,突出部分的纵向D1的最大长度优选为5~20mm,更优选为8~15mm。

此外,由于耳挂部20a具有捏持部25、25,因此使用者在将耳挂部20a挂在佩戴者的耳部上时或挂上后,能够捏住捏持部25、25而容易地对耳挂部进行调整。亦即,可捏住捏持部25、25,将耳挂部20a相对于耳朵相对地在耳挂部20a的周向上移动来进行位置调整、或将耳挂部20a朝向后侧拉伸或使其松弛来调整耳挂部20a的张力程度。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一对耳挂部20a、20a不是结合在口罩主体10的内表面(脸侧的面)而是分别结合在外表面的两侧部(图1、图3至图5等),所以在佩戴口罩1时,亦即在将耳挂部20a、20a朝侧方打开并挂在耳部上的状态下,口罩主体10的两侧部通过耳挂部20a而从外表面侧压向脸部。由此,能够缩小口罩主体10的两侧部处口罩主体10与脸之间的间隙,因而能够提高口罩的功能,例如遮挡异物的功能、防止佩戴者咳出的飞沫飞散的功能等。此外,由于耳挂部20a没有配置在主体的两侧部的内表面侧(脸侧),因此在佩戴中,在口罩主体10的两侧部处耳挂部20a不直接接触佩戴者的脸,也可降低不适感。

需说明的是,在口罩主体10上也可以通过压纹加工、印刷、缝绣等,形成可区别口罩主体1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标记18。只要用户能够以目视或触摸的方式辨识内外表面,标记18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如图1等所示,标记18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数字、记号、图形、标志等。

(耳挂部件)

本实施方式中的耳挂部件(耳挂部片)20、或耳挂部20a、20a,至少在横向D2上具有伸缩性或弹性。图6表示耳挂部片20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图6(a)表示没有对耳挂部片20施加外力的状态(自然状态),图6(b)表示耳挂部片20被朝向横向D2的外侧拉伸的状态。

如图6所示,耳挂部片20也可以是多个层层叠而成的层叠片。在图6的例子中,耳挂部片20具备伸缩性部件5,且在伸缩性部件5的一个面即第一面上配置有第一表面材2,在第一面的相反侧的面即第二面上配置有第二表面材3。两表面材可为非伸缩性。伸缩性部件5、第一表面材2及第二表面材3,通过隔开地配置的接合部4、4、……接合在一起。耳挂部片20也可以由伸缩性部件5、以及仅配置在伸缩性部件5的一个面上的非伸缩性的表面材的组合来构成,但表面材配置在两个面上,从肌肤触感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有关耳挂部片20的制造,之后详细地说明,其中,在使伸缩性部件5伸长的状态下配置非伸缩性的表面材并且利用接合部4、4、……接合后,解除伸缩性部件5的伸长状态(使伸缩性部件5松弛)。因此,在没有对耳挂部片20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在表面材(第一表面材2和第二表面材3)产生皱襞(图6(a))。需说明的是,使伸缩性部件5伸长的方向,可以是分解后包含宽度方向(横向)D2的分量的方向,优选为宽度方向(横向)D2。

耳挂部20a的伸缩性主要是缘自于耳挂部20a具有伸缩性部件5。需说明的是,伸缩性部件5的“伸缩性”是指,通过对其施加拉伸力而使其能够至少朝一个方向伸长,并且通过解除所施加的拉伸力(没有受到外力的状态)而恢复到原本的长度(自然长度)的性质。

图6的例子中,作为伸缩性部件5可采用伸缩性膜,亦即伸缩性部件5可采用厚度大致均匀的连续膜状的成形体。但是,也可代替伸缩性膜,使用一种将多条橡胶线等线状伸缩体(或是线状弹性体)并列配置而成的线状伸缩集合体,还可以使用伸缩性热熔粘着剂。伸缩性热熔粘着剂可配置成线状,也可以配置成面状。不过,伸缩性膜由于相较于线状伸缩体等的其他的伸缩性部件,可对耳挂部件(耳挂部片)20赋予较高的伸缩性或伸长性,所以是优选的。此外,伸缩性膜在制造时也容易处理。

作为伸缩性膜的材料,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聚胺酯等。伸缩性膜的伸缩性优选为,在由拉伸试验机所进行的测量中,最大伸长率为自然长度的

表面材(在表面材设置在伸缩性部件5的两个面上时为第一表面材2和/或第二表面材3),优选为纤维构造体。作为纤维构造体,可举出无纺布、织物、编织品等,其中,无纺布由于肌肤触感、通气性良好而有助于佩戴感的提升,所以是优选的。作为无纺布,可举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针刺无纺布、化学粘合无纺布等。其中,能够适当地选择不会起毛且强度高的纺粘无纺布、具有柔软性的热风无纺布等。此外,无纺布所含的纤维优选为树脂纤维,作为树脂纤维的树脂的种类,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等。在表面材是无纺布的情况下,无纺布的基重可为5~50g/m

(耳挂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关于一种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a)伸长工序,使伸缩性部件在规定方向上以产生张力的方式伸长;(b)配置工序,一边维持所产生的张力一边将非伸缩性的表面材重叠在伸缩性部件的至少一个面上;(c)接合工序,将伸缩性部件与表面材接合而得到接合体;(d)松弛工序,使接合体在伸长的规定方向上松弛以降低张力而处于规定的松弛状态;以及(e)冲裁工序,将松弛状态(规定的松弛状态)的接合体冲裁成规定形状。

此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关于一种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包括下述部件:

(A)伸长构件,使伸缩性部件在规定方向上以产生张力的方式伸长;(B)层叠构件,一边维持所产生的张力一边将非伸缩性的表面材重叠在伸缩性部件的至少一个面上;(C)接合构件,将伸缩性部件与表面材接合而得到接合体;(D)松弛构件,使接合体在伸长的规定方向上松弛以降低张力而成为规定的松弛状态;以及(E)冲裁构件,将松弛状态(规定的松弛状态)的接合体冲裁成规定形状。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可构成为口罩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也可以独立地构成。

图7表示包括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100和口罩部件组合装置200的口罩制造装置300的概略图。如图7所示,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100被配置在口罩制造装置300的上游。通过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100制造出来的口罩用耳挂部件,在口罩部件组合装置200中与口罩的其他部件组合,而获得最终制品即口罩。

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100也可具备:伸缩性部件带供给构件123,其供给之后成为伸缩性部件5的伸缩性部件带5A;第一表面材带供给构件121,其用于供给之后成为第一表面材2的第一表面材带2A;以及第二表面材带供给构件122,其用于供给之后成为第二表面材3的第二表面材带3A。从各供给构件供给的长条状的原材料(即,伸缩性部件带5A、第一表面材带2A及第二表面材带3A)被供给到层叠构件130。接着,在层叠构件130中,第一表面材带2A被重叠在伸缩性部件带5A的其中一个面(第一面)上且第二表面材带3A被重叠在伸缩性部件带5A的另一个面(第二面)上而形成层叠体(多层构造体)6A。层叠体6A朝传送方向Dt传送。

这里,伸缩性部件带5A在伸长构件120中在传送方向Dt上被伸长,在该伸长的状态下,亦即在传送方向Dt上施加有外力(拉伸力)的状态下被传送。换言之,在伸缩性部件带5A上产生对抗外力的应力(拉伸应力)。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上述拉伸力和上述拉伸应力均称为张力。如此,伸缩性部件带5A,一边维持产生第一张力t1的状态(伸长状态)一边被第一表面材带2A和第二表面材带3A(有时统称为表面材带)层叠。需说明的是,传送方向Dt为对应于所获得的耳挂部件(耳挂部片)20的横向D2的方向。

上述伸缩性部件带5A的第一张力t1、或伸缩性部件带5A的伸长程度,是根据伸缩性部件带供给构件123的送出速度及传送构件(未图示)来控制。伸缩性部件带5A例如优选为使其以成为自然长度的

上述层叠体6A被馈送至接合构件140,伸缩性部件带5A与第一表面材带2A被接合,且伸缩性部件带5A与第二表面材带3A被接合。该接合是通过遍及层叠体6A整体地形成不连续的接合部4、4、……来进行的。在接合构件140中的接合,优选为超音波熔接、热熔接等。不连续的多个接合部4、4、……例如形成为在俯视时呈点状。在接合构件140中,层叠体6A的层间被接合,由此能够获得接合体8A(图6(b)、图7的部分III的放大图)。

在接合体8A中,在伸缩性部件带5A上在传送方向Dt上产生第一张力t1的状态(在传送方向Dt上伸长的状态)下,在伸缩性部件带5A与第一表面材带2A之间、以及在伸缩性部件带5A与第二表面材带3A之间,断续地形成有接合部4、4、……。需说明的是,一个接合部4在俯视时的基准直径可为0.2~1.0mm。此外,接合部4、4、……在俯视时的面积可为片材面积的1.8~19.1%。

接合体8A被馈送至后续的松弛构件160。在松弛构件160中,原本在伸缩性部件带5A上所产生的在传送方向Dt上的张力降低,能够成为具有比初始的第一张力t1小的第二张力t2的规定的松弛状态。这里,第二张力t2只要小于第一张力t1即可,也可为零(0≤t2

一旦在伸缩性部件带5A上所产生的张力降低,则伸缩性部件带5A的长度就会在传送方向Dt上缩短。但是,第一表面材带2A和第二表面材带3A是非伸缩性的且仅通过断续地配置的接合部4、4、……而结合,所以第一表面材带2A和第二表面材带3A的除接合部4、4、……以外的部分没有追随伸缩性部件带5A松缓,而从伸缩性部件带5A的表面隆起。因此,在第一表面材带2A和第二表面材带3A上形成耳挂部片带20A,该耳挂部片带20A形成有多个沿着与传送方向Dt正交的方向延伸且排列在传送方向Dt上的小皱襞。换言之,在配置于耳挂部片带20A处的第一表面片材带2A和第二表面片材带3A上,分别沿着传送方向Dt而形成有连续的凹凸(图6(a)、图7的部分IV的放大图)。

对于调整松弛构件160中的张力的降低程度(接合体8A的松弛程度)的方法、或调整通过松弛构件160而获得的第二张力t2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将在松弛构件160中所包含的上游辊161和/或下游辊162构成为一对辊,可以改变在该一对辊所包含的辊之间的推压,也可改变上游辊161和/或下游辊162与接合体8A之间的摩擦阻力。或者,还可以在进入松弛构件160前的上游的位置,调整施加在接合体8A上的张力。不过,在松弛构件160中,优选为在主要负责传送任务的上游辊161和/或下游辊162以外,设置张力调整部件。例如图7所示,张力调整部件可构成为张力调整辊165。

张力调整辊165是通过改变其位置而能够调整接合体8A的传送距离的部件。张力调整辊165,可相对于传送方向Dt在任意的方向(相对于接合体8A的面方向在任意的方向)上移动。此外,张力调整辊165的移动后的位置也可通过螺栓等而将位置固定。张力调整辊165相对于松弛构件160中的其他部件,可上下(与接合体8A的面方向垂直地)且/或左右(与接合体8A的面方向平行地且与传送方向Dt垂直地)移动,优选为至少可上下移动。使张力调整辊165朝上方或下方移动,由此能够将接合体8A朝下压或朝上推,因而能够容易地使松弛构件160中的接合体8A的传送距离增长或缩短。

图8表示包含张力调整辊165的松弛构件160的示意的放大图。张力调整辊165配置在上游辊161与下游辊162之间。在图8(a)所示的状态下,在上游辊161与下游辊162之间,接合体8A以平面状的方式(从侧方观察大致呈直线状)被传送。相对于此,在图8(b)所示的状态下,张力调整辊165位于图中的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在上游辊161与下游辊162之间,接合体8A的传送轨迹朝下方偏移,于是接合体8A的传送距离变长。

以往,若松弛构件中的传送距离较短,则由于来自表面材的阻力等,在松弛构件内有时伸缩性部件的松弛没有充分进行。相对于此,例如图8(b)所示,在上游辊161与下游辊162之间,若接合体8A的传送距离变长,则相应于所延长的距离,能够确保接合体8A的松弛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因而能够促进松弛。此外,在松弛构件中的松弛工序特别是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大多没有较好地进行,但是如本实施方式般通过张力调整部件来调整传送距离,由于能够调整松弛的进行程度,所以即便使装置高速运转,也能够将松弛构件160后的第二张力t2成为所希望的张力(也包含t2=0的情况)。可通过张力调整辊165而增大的传送距离的长度,可以根据所希望的松弛状态,对松弛构件160整体的结构(上游辊161和/或下游辊162的结构)、在松弛构件160的上游传送层叠体6A和接合体8A的传送构件的结构、运转速度(接合体8A的传送速度)等加以考量来决定。

如此,设置在松弛构件160中的张力调整辊,通过改变其位置便能够改变接合体8A的传送轨迹,具体而言,能够改变成包含与接合体8A的面方向垂直的分量的方向,因而能够调整传送距离。由此,即便没有增大松弛构件160的设置面积(例如没有使上游辊161与下游辊162之间的间隔变宽),也能够利用紧凑的结构容易地改变接合体8A的传送距离,进而能够容易地调整接合体8A的松弛程度。并且,能够容易地调整对从松弛构件160送出时的接合体8A施加的张力(或是在接合体8A上所产生的张力),亦即能够容易地调整上述的第二张力t2。

需说明的是,上述这样的张力调整辊也可以设置多个。此外,张力调整部件可构成为带传送构件,该带传送构件的带面也能以在接触到接合体8A上的状态下被操作。此时,通过改变带传送构件的带的速度,能够改变接合体8A的松弛状态。在希望使第二张力t2成为0的情况下,亦即在希望使接合体8A中所包含的伸缩性部件5成为自然长度的情况下,这样的带传送构件是特别理想的。生产线的传送速度过快时,在松弛构件160中,会出现无法使伸缩性部件5充分松弛的情况,此时,通过对带传送构件的带的速度、带面的粗糙度等进行调整,能够降低接合体8A在松弛构件160中的速度,并能够使伸缩性部件5充分地松弛。如此,如本实施方式般,通过使松弛构件160具备张力调整部件,无需采用复杂的结构便能够容易地控制接合体8A的松弛状态。

接着,所得到的耳挂部片带20A(接合体8A)通过冲裁构件180而被冲裁成规定形状,亦即冲裁成各个耳挂部片20的形状。由此,能够获得多个耳挂部片20、20、……。此时,耳挂部片带20A也可一直维持在松弛构件160中被松弛成的规定的松弛状态。由此,例如耳挂部片带20A也可在一直维持在松弛构件160中被松弛成的规定的松弛状态下被传送至冲裁构件180,并被冲裁成规定形状。亦即,也可在维持从第一张力t1降低至第二张力t2的状态下,被进行冲裁。

由此,例如在通过松弛构件160后所获得的第二张力t较高的情况下,亦即在耳挂部片带20A的张力没有降低多少的情况,若在维持该松弛状态下进行冲裁,则在冲裁工序后,一旦从耳挂部片20去掉张力,则耳挂部片20会在传送方向Dt(在口罩中为横向D2)上收缩,其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由此,能够获得一种至少横向D2的尺寸较小的耳挂部片20。另一方面,例如在将第二张力t2设为0,亦即在使耳挂部片带20A松弛成施加于其上的张力消失的状态(自然状态)的情况下,若在维持该松弛状态下进行冲裁,则所获得的耳挂部片20的形状会与刚完成冲裁工序时的形状相同或几乎相同。因此,通过改变在松弛构件160中所获得的松弛状态,即便是相同的冲裁模,也能够制造出一种具有不同的形状、尺寸的耳挂部件20,进而能够制造出一种具有不同的使用感的耳挂部件20。亦即,能够容易改变耳挂部件20的设计。

通过冲裁构件180而获得的耳挂部片20、20、……被馈送至口罩部件组合装置200。在口罩部件组合装置200中,耳挂部片20与口罩主体10被组合起来。这里,说明有关包含辅助件30、30的口罩1(图1至图5)的制造。

首先,将辅助件带30A配置在通过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100而获得的耳挂部片20的一个面上。之后,可通过热封等将耳挂部片20与辅助件带30A接合,形成内侧接合部60、60(图1等)。接着,从口罩主体带供给构件221,在耳挂部片20的配置有辅助件带30A的一侧的相反侧,供给之后将作为口罩主体10的口罩主体带10A。然后,可通过热封等将辅助件带30A与口罩主体带10A接合,形成外侧接合部50、50(图1等)。

在将耳挂部片20、辅助件带30A及口罩主体带10A组合在一起之后,例如通过切断构件190中的切断工序,可获得各个口罩1。切断可以与耳挂部片20和口罩主体带10A的接合同时进行。

本实施方式中,当将耳挂部片20组合在口罩主体带10A上时,能够在使该耳挂部片20在横向D2上产生张力的状态下,将耳挂部片20接合在口罩主体带10A上。为使耳挂部片20处于其中产生张力的状态,可以将通过上述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100的冲裁构件180进行冲裁而得到的耳挂部片20,分别在横向D2的两端部(在传送方向Dt的上游和下游)固定,并从横向D2的两端部,以使横向D2的长度变长的方式一边拉伸一边传送,从而将耳挂部片20重叠并接合在口罩主体带10A上(图7)。

由此,例如也可以一边维持利用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100的松弛构件160使张力降低而获得的第二张力t2,一边传送耳挂部片带20A,将耳挂部片带20A配置在口罩主体带10A上并进行接合。或者,也可将产生了与第二张力t2不同的例如比第二张力t2大或小的第3张力t3的耳挂部片20,在维持第3张力t3的状态下,接合在口罩主体带10A上。

图9表示如上所述在使该耳挂部片20产生在横向D2上的张力的状态下,耳挂部片20被接合在口罩主体带10A上而获得的口罩1’的平面图。图9(a)表示口罩1’的使用开始前的状态。如图9(a)所示,在使用开始前的口罩1’的耳挂部片20中产生了在横向D2上的张力。这里,在开始使用口罩1’时,若将可分离结合部28分离而将一对耳挂部20a、20a在将口罩放置在平面上的状态下分离,则如图9(b)所示,一对耳挂部20a、20a的横向D2的尺寸变小,一对耳挂部20a、20a的横向D2的中央侧的端部彼此分隔开。于是,显现出相对于口罩主体10尺寸较小的耳挂部20a、20a。

由此,对于使用开始前的口罩的耳挂部件20中是否有产生横向D2上的张力,例如在将口罩放置在平面上的状态下,比较使用开始前的一对耳挂部20a、20a的横向D2的总长(耳挂部片20的横向D2的长度)与在结合部28处将一对耳挂部20a、20a彼此分离后的耳挂部20a、20a的横向D2的总长,若后者较小,则由此能够确认。

对于想要预先使口罩主体10的尺寸较大而又想要使耳挂部20a、20a的尺寸较小而适配于耳部这类使用者而言,图9所示的口罩1’是合适的。在想要制造出这类使耳挂部20a、20a的横向D2的尺寸较之于口罩主体10的横向D2的尺寸小的口罩的时,如果不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的制造方法,通常耳挂部片20在口罩主体10上的接合位置会偏向横向D2的中心,在配戴时,会有无法利用口罩主体10整体的可能性。或者,放弃耳挂部片20的结构,需要在将一对耳挂部20a、20a在分离的状态下分别接合在口罩主体10的横向D2的两端部,此时,制作工艺会变繁杂。相对于此,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的制造方法,即使改变耳挂部片20的尺寸,也不用改变耳挂部片20与口罩主体10的接合位置、或几乎不作改变,便能够获得所希望的结构。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也可以构成为与图1的口罩1不同的未包含辅助件30、30的口罩1”。此时,如图10所示,可以使耳挂部片20与口罩主体带10A直接重叠,并在耳挂部片20的横向D2的两端部,使耳挂部片20与口罩主体10接合。

以下,记载本发明的具体形态。

(附注1)

附注1的形态是一种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使伸缩性部件在规定方向上以产生张力的方式伸长,一边维持所述张力一边将非伸缩性的表面材重叠在所述伸缩性部件的至少一个面上,并将所述伸缩性部件与所述表面材接合而得到接合体,然后使所述接合体在所述规定方向上松弛,而成为降低所述张力后的规定的松弛状态,并将处于所述规定的松弛状态的所述接合体冲裁成规定形状。

在上述附注1的形态中,耳挂部件的材料包含伸缩性部件、以及配置在该伸缩性部件的至少一个面上的非伸缩性的表面材。并且,在制造时,使伸缩性部件在规定方向上以产生张力的方式伸长,一边维持该张力一边将表面材重叠在伸缩性部件上,并将两者接合。由此,通过调整在伸缩性部件所产生的张力(调整伸缩性部件的伸长程度),无需改变耳挂部件的材料,也能够以相同的材料容易地制造出伸缩特性(最大伸长长度)不同的耳挂部件。

进一步,在本形态中,使伸缩性部件与表面材的接合体松弛而成为规定的松弛状态,并将处于该规定的松弛状态的接合体冲裁成规定形状。因此,通过调整冲裁时的接合体的松弛状态(调整伸缩性部件的张力的降低程度),无需改变冲裁模,也能够以相同的冲裁模来制造出具有不同的结构(尺寸、形状、使用感等)的耳挂部件。

(附注2)

在附注2的形态中,在所述松弛中,通过张力调整部件来调整所述规定的松弛状态,所述张力调整部件将所述接合体的传送轨迹,改变为包含垂直于所述接合体的面方向的分量的方向。

根据上述附注2的形态,能够无级地调整张力的松弛状态,而无需繁杂的程序。

(附注3)

在附注3的形态中,所述张力调整部件包括能够将所述接合体朝下压或朝上推的辊。

根据上述附注3的形态,通过使张力调整部件包含比较简单的辊这样的部件,能够容易地调整接合体的松弛状态。

(附注4)

在附注4的形态中,伸缩性部件具有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面,并且包括下述工序:

一边维持所述张力一边将第一表面材重叠在所述第一面上且将第二表面材重叠在所述第二面上,并将所述伸缩性部件与所述第一表面材接合,且将所述伸缩性部件与所述第二表面材接合。

根据上述附注4的形态,因为在伸缩性部件的两个面上配置有表面材,所以能够制造出一种耳挂部件,不论触摸任一面都可获得舒适的触感。

(附注5)

附注5的形态是一种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包括:伸长构件,使伸缩性部件在规定方向上以产生张力的方式伸长;层叠构件,一边维持所述张力一边将非伸缩性的表面材重叠在所述伸缩性部件的至少一个面上;接合构件,将所述伸缩性部件与所述表面材接合而形成接合体;松弛构件,使所述接合体在所述规定方向上松弛,而成为降低所述张力后的规定的松弛状态;以及冲裁构件,将处于所述规定的松弛状态的所述接合体冲裁成规定形状。

根据上述附注5的形态,能够获得一种具有与附注1的形态同样的效果的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

(附注6)

在附注6的形态中,通过附注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口罩用耳挂部件,所述口罩用耳挂部件是耳挂部片,该耳挂部片包含在横向的中央处能够相互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一对耳挂部,其中,将所述耳挂部片重叠在口罩主体上,并在所述耳挂部片的所述横向的两端处接合在所述口罩主体上。

根据上述附注6的形态,能够制造一种具有与附注1至附注4中任一形态同样的效果的口罩。

(附注7)

在附注7的形态中,在使所述耳挂部片在所述横向上产生张力的状态下,将所述耳挂部片接合在所述口罩主体上。

根据上述附注7的形态,在使用相同尺寸的耳挂部片来制造口罩主体的横向尺寸比较大的口罩的情况下,无需改变耳挂部件(耳挂部片)与口罩主体的接合位置,便能够制造口罩。例如,若对应于口罩主体的横向尺寸,将耳挂部片以在横向上拉伸的状态接合于口罩主体上,则能够使耳挂部片的横向的两端部分别接合于口罩主体的横向的两端部。并且,也无需将耳挂部件(耳挂部片)改变成使一对耳挂部彼此分离的状态。

此外,使用所得到的口罩的情况下,在开始使用时,使耳挂部片所包含的一对耳挂部彼此在横向的中央处分离,此时,原本在耳挂部件内所产生的张力消失。由此,一对耳挂部件,相应于所消失的张力而在横向上收缩,于是彼此在横向上分隔开,一对耳挂部的横向尺寸变成比开始使用前的外观小。由此,能够获得一种耳挂部的横向尺寸比口罩主体的横向尺寸小的口罩。

(附注8)

附注8的形态是一种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以及耳挂部片,其具有一对耳挂部,该一对耳挂部分别接合在所述口罩主体的横向的两端部,且在所述横向的中央处能够相互分离地接合在一起,所述耳挂部片在所述横向上产生张力。

根据上述附注8的形态,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与附注7的形态同样的效果的口罩。

(附注9)

附注9的形态是一种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以及耳挂部片,其具有一对耳挂部,该一对耳挂部分别接合在所述口罩主体的横向的两端部,且在所述横向的中央处能够相互分离地接合在一起,若在将所述口罩主体放置在平面上的状态下,将所述接合在一起的一对耳挂部分离,则所述一对耳挂部的分离后的端部彼此分隔开。

根据上述附注9的形态,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与附注7或附注8的形态同样的效果的口罩。

本申请主张于2021年2月22日向日本特许厅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26368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参考而援引于此。

标号说明

1:口罩

2:第一表面材

2A:第一表面材带

3:第二表面材

3A:第二表面材带

4:接合部

5:伸缩性部件(伸缩性膜)

5A:伸缩性部件带(伸缩性膜带)

6A:层叠体

8A:接合体

10:口罩主体

10A:口罩主体带

15:皱褶

18:标记

20:耳挂部片(耳挂部件)

20a:耳挂部

20A:耳挂部片带

28:可分离结合部

29:开口

30:辅助件

30A:辅助件带

50:外侧接合部

60:内侧接合部

100:口罩用耳挂部件的制造装置

121:第一表面材带供给构件

122:第二表面材带供给构件

123:伸缩性部件带供给构件

130:层叠构件

140:接合构件

160:松弛构件

161:上游辊

162:下游辊

165:张力调整部件(张力调整辊)

180:冲裁构件

200:口罩部件组合装置

221:口罩主体带供给构件

300:口罩制造装置

D1:口罩的纵向

D2:口罩的横向

Dt:传送方向。

技术分类

06120116149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