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体育运动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有意识地对自己身体素质的培养的各种活动。采取了各种走、跑、跳、投以及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这些活动就是人们通常称作的身体练习过程。其内容丰富,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健美操、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等多种项目。体育运动中包括有体操运动,这是一项在规定的器械上,完成复杂、协调的动作,并根据动作的分值或动作的难度、编排与完成情况等给予评分的运动。

中国专利CN205460874U针对已有的体操训练中的保护问题,公开了一种体操训练保护器,其通过设有一个具有弹性的保护套本体的方式,达到了在体操训练者训练时能对训练者肘部进行保护的效果,但由于该设计只能针对训练者的肘部进行保护,但是对于双杠和吊环训练者的其他部位不能达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会导致在训练时的失误会对双杠和吊环训练者的身体部位造成损伤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平台、高杠以及低杠,所述高杠以及低杠通过调节组件布设在训练平台上方,调节组件一端与训练平台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高杠以及低杠连接,用于对高杠以及低杠的高度进行调节;

其中,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布设在训练平台表面的缓冲板,缓冲板与训练平台通过均匀布设的多组缓冲弹簧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两侧相对固定安装有防护板,两侧所述防护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缓冲气囊,缓冲气囊与充气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布置在缓冲板两端的充气缸体,所述充气缸体通过输气管与缓冲气囊连接,所述充气缸体内设置活塞,缓冲板表面相对布设多组L型支架,所述活塞通过活塞杆与L型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相对布设在训练平台表面两侧的限位支架,限位支架通过底座与训练平台固定连接,所述高杠布设在两侧第一安装架间,低杠布设在两侧第二安装架间,所述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固定连接,限位支架一侧布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与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一端滑动布设在限位支架内侧滑槽内,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

其中,升降板一侧布设齿条板,所述齿条板与布设在限位支架底端的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与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杠两侧滑动布设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底端通过绳索与吊环固定连接;

其中,两侧所述活动座与带动其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推动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转动布设在两侧第一安装架间的螺杆,螺杆端部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螺杆两侧螺纹旋向相反,螺杆表面相对螺纹套设螺母,螺母与活动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表面设置限位套筒,限位套筒内滑动布设限位杆,限位杆远离限位套筒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架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训练完成后,训练者需要重新跳落至训练平台表面,对于初学者而言,当高度较高时,落下很容易扭伤脚踝,因此通过在训练平台表面设置与缓冲弹簧弹性连接的缓冲板,学员落在缓冲板表面时,缓冲板朝向训练平台的方向移动,缓冲板挤压缓冲弹簧收缩产生弹力,使得缓冲弹簧对训练者进行缓冲保护,与此同时,部分训练者在训练时很容易出现脱手的现象,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缓冲组件有效对学员的安全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中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中限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训练平台;2、底座;3、限位套筒;4、限位杆;5、低杠;6、第二安装架;7、第一安装架;8、吊环;9、螺母;10、螺杆;11、高杠;12、活动座;13、第二电机;14、L型支架;15、防护板;16、第一电机;17、齿轮;18、限位套筒;19、活塞;20、活塞杆;21、充气缸体;22、输气管;23、升降板;24、限位支架;25、齿条板;26、缓冲板;27、缓冲弹簧;28、缓冲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所述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平台1、高杠11以及低杠5,所述高杠11以及低杠5通过调节组件布设在训练平台1上方,调节组件一端与训练平台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高杠11以及低杠5连接,用于对高杠11以及低杠5的高度进行调节;

其中,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布设在训练平台1表面的缓冲板26,缓冲板26与训练平台1通过均匀布设的多组缓冲弹簧27弹性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训练者站立在训练平台1上方,通过高杠11以及低杠5进行训练,由于在训练时所提升的高度较高,因此训练完成后,训练者需要重新跳落至训练平台1表面,对于初学者而言,当高度较高时,落下很容易扭伤脚踝,因此通过在训练平台1表面设置与缓冲弹簧27弹性连接的缓冲板26,学员落在缓冲板26表面时,缓冲板26朝向训练平台1的方向移动,缓冲板26挤压缓冲弹簧27收缩产生弹力,使得缓冲弹簧27对训练者进行缓冲保护,与此同时,部分训练者在训练时很容易出现脱手的现象,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缓冲组件有效对学员的安全进行防护。

请参阅图5-图6,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板26两侧相对固定安装有防护板15,两侧所述防护板15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缓冲气囊28,缓冲气囊28与充气机构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训练者进一步防护,当训练者落至缓冲板26表面的同时,通过充气机构对缓冲气囊28进行充气处理,进而在两侧对训练者再次进行保护,避免训练者落下时由于身体不平衡造成磕碰,防护效果更佳。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布置在缓冲板26两端的充气缸体21,所述充气缸体21通过输气管22与缓冲气囊28连接,所述充气缸体21内设置活塞19,缓冲板26表面相对布设多组L型支架14,所述活塞19通过活塞杆20与L型支架14固定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板26受到人体的作用力朝向训练平台1的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缓冲板26通过L型支架14以及活塞杆20推动活塞19在充气缸体21内滑动,所述活塞19将充气缸体21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22输送至缓冲气囊28内,进而对缓冲气囊28充气处理,使得缓冲气囊28发生膨胀,对训练者进行保护,在缓冲弹簧27的弹性复位作用力下,所述缓冲板26复位,进而通过充气缸体21将缓冲气囊28内的气体抽出,使其体积缩小,不会影响学院进行训练。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相对布设在训练平台1表面两侧的限位支架24,限位支架24通过底座2与训练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高杠11布设在两侧第一安装架7间,低杠5布设在两侧第二安装架6间,所述第一安装架7与第二安装架6固定连接,限位支架24一侧布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与第一安装架7固定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高杠11以及低杠5的高度进行调节时,通过伸缩机构带动第一安装架7在竖直方向进行运动,进而实现对高杠11和低杠5的高度调节。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升降板23,所述升降板23一端滑动布设在限位支架24内侧滑槽内,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架7固定连接;

其中,升降板23一侧布设齿条板25,所述齿条板25与布设在限位支架24底端的齿轮17啮合,所述齿轮17与第一电机16输出端固定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启动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带动齿轮17转动,齿轮17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与齿条板25啮合带动升降板23在限位支架24滑槽内滑动,进而使得所述升降板23推动第一安装架7在竖直方向进行高度调节,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高杠11以及低杠5进行高度调节,以便于不同身高的人群进行体操训练,训练效果更佳。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杠11两侧滑动布设有活动座12,所述活动座12底端通过绳索与吊环8固定连接;

其中,两侧所述活动座12与带动其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推动机构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推动机构带动活动座12在高杠11表面水平滑动,进而通过活动座12对两侧吊环8的间距进行调节,以便于适应训练者的训练宽度。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转动布设在两侧第一安装架7间的螺杆10,螺杆10端部与第二电机13固定连接,螺杆10两侧螺纹旋向相反,螺杆10表面相对螺纹套设螺母9,螺母9与活动座12固定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启动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带动螺杆10转动,两侧所述螺母9在螺杆10表面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活动座12在高杠11表面滑动。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2表面设置限位套筒3,限位套筒3内滑动布设限位杆4,限位杆4远离限位套筒3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架6固定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布设限位杆4以及限位套筒3,使得第二安装架6在竖直方向移动稳定性更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体操教学训练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训练者站立在训练平台1上方,通过高杠11以及低杠5进行训练,通过在训练平台1表面设置与缓冲弹簧27弹性连接的缓冲板26,学员落在缓冲板26表面时,缓冲板26朝向训练平台1的方向移动,缓冲板26挤压缓冲弹簧27收缩产生弹力,缓冲板26通过L型支架14以及活塞杆20推动活塞19在充气缸体21内滑动,所述活塞19将充气缸体21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22输送至缓冲气囊28内,进而对缓冲气囊28充气处理,使得缓冲气囊28发生膨胀,对训练者进行保护。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0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