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用于改善慢性肢体缺血症状的康复训练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康复训练器材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慢性肢体缺血症状的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慢性肢体缺血主要是由于上肢或下肢动脉慢性狭窄或阻塞,导致肢体血供逐渐减少,引起肢体发凉、麻木、无力、步行距离缩短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肢体疼痛、组织坏死,从而导致患者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在慢性肢体缺血的治疗方式中,除手术和药物治疗外,运动和康复治疗也是其中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其原理是通过肢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促进肢体侧枝血管的形成,进而增加肢体动脉血供,达到改善肢体缺血症状的目标。规律的肢体运动和康复训练可改善最大平板步行距离、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特别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老年患者,运动治疗可增加无痛步行距离和最大步行距离,同时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降低收缩压。推荐的运动方式有伸踝、屈膝和抓举等运动,伸踝运动主要训练小腿部肌肉群,屈膝运动主要训练大腿部肌肉群,伸踝和屈膝运动有助于改善下肢慢性缺血症状,抓举运动主要训练上肢肌肉群,有助于改善上肢慢性缺血症状。

当前疫情条件下,不宜到人口密集的公园等场合进行室外活动,室内训练则成为优先选择。室内训练需要训练设施辅助训练来提高训练效果。目前尚缺少专门用于对上肢或下肢进行特定运动方式进行训练的室内训练装置,而且已有的室内训练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挪动,需要对其进行安装固定,造成室内装修环境破坏。

康复训练的器材作为室内辅助训练器材也存在这些问题:现有的康复训练装器材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因动作幅度过大而导致躺椅产生挪动,进而使患者动作出错,产生对康复过程的不良影响,且容易受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慢性肢体缺血症状的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训练过程中动作幅度过大易导致躺椅产生挪动的问题,而且可实现对上肢和下肢分别进行运动及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上肢和下肢的慢性缺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改善慢性肢体缺血症状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放置有躺椅,所述躺椅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椅腿,所述躺椅的一侧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限位夹持机构,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驱使限位夹持机构夹持椅腿对躺椅进行居中限位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躺椅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患者手臂进行训练的第一训练组件,所述固定座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一训练组件水平运动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躺椅上设置有用于对患者腿部进行训练的第二训练组件。

优选的,所述限位夹持机构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限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光杆,所述第一光杆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动块,两个第一滑动块分别与两个限位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限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光杆,所述第二光杆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动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分别与两个限位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侧与安装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轴杆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并且轴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嵌设在固定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座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采用硬质弹性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训练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杠铃,两个所述支撑杆上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杠铃的两端贯穿两侧支撑杆上的活动槽,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T形滑块,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支撑杆通过底端的T形滑块与固定座上的T形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两个第三电机,两个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座的两侧,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支撑杆的底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训练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滑块,所述躺椅的顶面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开设有与T形滑块滑动连接的T形滑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T形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顶部铰接有鞋板,所述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

与现有的康复训练器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用于改善慢性肢体缺血症状的康复训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第二电机电机轴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连接板旋转,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光杆和第一滑动块带动两个限位杆旋转,两个限位杆呈X的形状在旋转的过程中,会与四条椅腿接触,并推动某条或几条椅腿移动,使躺椅摆正,此时两个限位杆的状态限制了四条椅腿的移动,这样在躺椅上进行康复训练的人不会因为动作幅度过大而导致躺椅产生挪动;

2、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电机轴带动第一螺纹杆旋转,进而使安装板带动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光杆移动,这时两个限位杆的两端会通过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向中部移动,同时两个限位杆通过中部的转动连接位置而进行转动,两个限位杆会与四条椅腿接触,并推动某条或几条椅腿移动,使躺椅摆正,通过第二电机驱使下,使限位杆旋转,由两个限位杆会对椅腿产生向内侧的推力,因限位杆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椅腿受推力后,其反作用力会使限位杆产生一定的形变,这时限位杆的弹性势能会作用在椅腿上,可使躺椅的限位效果更好,即使患者运动更大的动作幅度,也不会使躺椅产生挪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改善慢性肢体缺血症状的康复训练装置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改善慢性肢体缺血症状的康复训练装置另一视角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限位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固定座三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躺椅放置完成后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躺椅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限位杆;3、第一滑动块;4、第一连接板;5、第一光杆;6、第二滑动块;7、第二连接板;8、第二光杆;9、安装板;10、第一电机;11、第一螺纹杆;12、第一齿轮;13、第二电机;14、第二齿轮;15、支撑杆;16、活动槽;17、第二螺纹杆;18、第三电机;19、杠铃;20、躺椅;21、椅腿;22、凹槽;23、安装座;24、弹簧;25、鞋板;26、弹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改善慢性肢体缺血症状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的内侧放置有躺椅20,躺椅2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椅腿21,躺椅20的一侧设置安装板9,安装板9与固定座1之间设置有限位夹持机构。限位夹持机构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限位杆2,限位杆2采用硬质弹性材料。两个限位杆2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限位杆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第一连接板4朝向限位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光杆5,第一光杆5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动块3,两个第一滑动块3分别与两个限位杆2的第一端铰接,限位杆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7朝向限位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光杆8,第二光杆8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动块6,两个第二滑动块6分别与两个限位杆2的第二端铰接,第二连接板7的外侧与安装板9转动连接。如图5所示,躺椅20可摆放在固定座1前,使躺椅20底面的椅腿21处于两个限位杆2交叉处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座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限位夹持机构夹持椅腿21对躺椅20进行居中限位的第一驱动结构。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二电机13,第一连接板4的侧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轴杆,第一连接板4通过轴杆与固定座1转动连接,并且轴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2。第二电机13固定嵌设在固定座1上。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4,第二齿轮14与第一齿轮12相啮合。在当第二电机13工作时,可由第二电机13带动第二齿轮14转动。通过第二齿轮14与第一齿轮12的啮合关系,可使第一连接板4以轴杆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

进一步来说,第一驱动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一电机10。两个第一电机10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的两侧,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的另一端与固定座1转动连接。安装板9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11螺纹连接。可通过两个第一电机10同步工作带动第一螺纹杆11转动。由第一螺纹杆11与安装板9的螺纹关系,可驱使安装板9沿着第一螺纹杆11的长度方向水平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躺椅20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患者上肢进行训练的第一训练组件。第一训练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15,两个支撑杆15之间设置有杠铃19,两个支撑杆15上端开设有活动槽16,杠铃19的两端贯穿两侧支撑杆15上的活动槽16。杠铃19能够在两侧支撑杆15的活动槽16内上下运动,进而可对患者手臂进行抬升训练。支撑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T形滑块,固定座1上开设有T形滑槽。支撑杆15通过底端的T形滑块与固定座1上的T形滑槽滑动连接。

值得提出的是,固定座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一训练组件水平运动的第二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包括两个第三电机18,两个第三电机18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的两侧。第三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7,第二螺纹杆17的一端与固定座1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17与支撑杆15的底端螺纹连接。通过两侧第三电机18同步工作,可带动第二螺纹杆17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17与支撑杆15的螺纹关系,可驱使支撑杆15沿着第二螺纹杆17的长度方向水平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躺椅20上设置有用于对患者下肢进行训练的第二训练组件。第二训练组件包括安装座23,安装座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滑块,躺椅20的顶面开设有两个凹槽22,两个凹槽22的内部开设有与T形滑块滑动连接的T形滑槽,凹槽2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24,弹簧24的一端与T形滑块固定连接,安装座23的顶部铰接有鞋板25,鞋板2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26。可通过脚部穿入鞋板25,并通过弹性带26进行固定后,可前后滑动鞋板25,由弹簧24来回拉伸进行下肢的训练。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如下:图中所示均为该装置的初始状态。其中,两个限位杆2为水平状态。图5为躺椅20在该装置上的放置位置;在使用时,需要保证躺椅20的四条椅腿21必须两两成对处于两个限位杆2分割成的四个空间中的相对的两个空间内。例如,其中两条椅腿21处于与安装板9紧邻的空间中,另两条椅腿21处于与第一连接板4紧邻的空间中;或是,其中两条椅腿21处于第一连接板4和安装板9左侧的空间中,另两条椅腿21处于第一连接板4和安装板9右侧的空间中。

使用时,启动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带动第二螺纹杆17旋转,进而使支撑杆15带动杠铃19向右移动(图1中所示的右侧方向)。在移动到装置的右侧时,关闭第二电机18,此时的状态如图5所示。然后将躺椅20放在装置中,使四条椅腿21位于两个限位杆2的内侧,具体位置参照图5;

使用方式一:待躺椅20放置完毕后,直接启动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通过电机轴带动第二齿轮14旋转,第二齿轮14带动第一齿轮12旋转,第一齿轮12带动第一连接板4旋转,第一连接板4通过第一光杆5和第一滑动块3带动两个限位杆2旋转。两个限位杆2呈X的形状在旋转的过程中,会与四条椅腿21接触,并推动某条或几条椅腿21移动,使躺椅20摆正(这里的摆正的意思为,躺椅20在放置完毕后,大概率为倾斜状态,即躺椅20的长边不与固定座1平行,摆正的意思为躺椅20的长边与固定座1平行)。在四条椅腿21均与两个限位杆2接触后,关闭第二电机13。此时两个限位杆2的状态限制了四条椅腿21的移动,这样在躺椅20上进行康复训练的人不会因为动作幅度过大而导致躺椅20产生挪动。然后启动第二电机18反转,使杠铃19移动到患者可接触的位置时,关闭第二电机18,患者即可进行训练。

使用方式二:待躺椅20放置完毕后,先启动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通过电机轴带动第一螺纹杆11旋转,进而使安装板9向左移动(图1中的左),安装板9带动第二连接板7和第二光杆8向左移动,这时两个限位杆2的两端会通过第一滑动块3和第二滑动块6向中部移动,同时两个限位杆2通过中部的转动连接位置而进行转动。在上面的这个过程中,两个限位杆2会与四条椅腿21接触,并推动某条或几条椅腿21移动,使躺椅20摆正(这里的摆正的意思为,躺椅20在放置完毕后,大概率为倾斜状态,即躺椅20的长边不与固定座1平行,摆正的意思为躺椅20的长边与固定座1平行)。在四条椅腿21均与两个限位杆2接触后,关闭第一电机10。然后患者躺在躺椅20上,再启动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通过电机轴带动第二齿轮14旋转,第二齿轮14带动第一齿轮12旋转,第一齿轮12带动第一连接板4旋转,第一连接板4通过第一光杆5和第一滑动块3带动两个限位杆2旋转。在限位杆2旋转的过程中,两个限位杆2会对椅腿21产生向内侧的推力,因限位杆2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椅腿21受推力后,其反作用力会使限位杆2产生一定的形变,这时限位杆2的弹性势能会作用在椅腿21上,然后关闭第二电机13。这样做的目的可使躺椅20的限位效果更好,即使患者运动更大的动作幅度,也不会使躺椅20产生挪动。

在躺椅20被限位完成后,患者可躺在躺椅20上,然后启动第二电机18反转,第二电机18通过电机轴带动第二螺纹杆17旋转,进而使支撑杆15带动杠铃19向左移动(图5中的左)。最终在杠铃19移动到患者的胸口上方时,关闭第二电机18,这时患者可向上举动杠铃19进行锻炼双臂。也可通过握持杠铃19用于在伸踝运动中对人体的稳定。患者将双脚放在两个鞋板25上,并通过弹性带26将双脚固定在鞋板25上,此时患者的腿是呈倒V形状的,然后患者将双腿进行伸直,使安装座23通过T形滑块在凹槽22内向左移动,进而使弹簧24压缩,然后再弯曲双腿,在弹簧24的弹性作用下会使安装座23向右移动,如此反复屈伸双腿,达到屈膝运动的效果。同时在安装座23左右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因患者的双脚是固定在鞋板25上的,所以在安装座23左右移动的过程中,鞋板25会相对于安装座23会有一个往复摆动的运动,进而达到伸踝运动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470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