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工业及环保生产使用的智能下料闸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一种工业及环保生产使用的智能下料闸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下料闸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及环保生产使用的智能下料闸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活动增加,工业基层建设的节奏更加快速,随着工业基建的数量变大时,石料、混凝土、砂浆以及粉末等材料的需求量会增加,这些材料在使用前需要在搅拌站里进行生产加工,生产加工完毕后需要从搅拌机里通过打开下料闸门进行卸出,并下料到运输罐车上,再由运输罐车运送至使用地点,从而进行材料进一步的使用,需要适应不同的运输车辆,如运输罐车根据生产厂家和容量的不同,进料口高度在3.5-4米之间,而工程用自卸车的高度一般在3.5米以下,工程翻斗车高度只有2米左右,因此为了防止材料在装车过程中装量过大、下料速度过快,造成抛洒溅料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成品料斗下面安装导料装置,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在成品料斗下安装下料闸门用来控制下料的流速以及下料体积。

现有的下料闸门一般是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下料控制的,第一种是通过在成品料斗底部设立两扇可开合的下料门,通过开合下料门来控制下料的体积,而这种方式必须依赖上方设立成品料斗整合才能使用,去掉了成品料斗后则基本无法使用,并且使用一段时间后还会出现两扇门关不严、漏料的问题,第二种下料则是通过旋转式的下料门进行控制下料,而该门的高度有70-80公分,在安装使用时需要向地面下开挖一定深度或是减少料斗的高度,搅拌站为了施工安全大多不愿意下挖地面,而减少成品料斗的高度则会导致料斗其自身的储存量减小,上述两种办法同时还具有不能智能自动化控制下料速率的问题,第三种方式则是插板方式下料,通过用槽钢做围板、配合铁板进行焊接形成抽屉,并将插板插至抽屉的中间,通过在插板的后侧安装气缸,通过气缸与导杆的延伸收缩控制插板的位置,进而完成抽屉的开合,进而控制下料,而该方法时间使用一长容易出现磨漏插板,进而漏料的现象,以及出现密封不严,容易撒料出来,有的掉到搅拌车身上,有的停在下方会沾到混合料对外面道路造成污染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工业及环保生产使用的智能下料闸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及环保生产使用的智能下料闸门,具有快速卸料、防止混凝土散落到地面上、减少浪费保护场内环境,无需下挖地面、抬高料斗,自动化控制阀门、减少人工操作、不存在漏料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及环保生产使用的智能下料闸门,包括一上压板、一下压板、一插板、两夹板、若干固定螺栓、一连接法兰、一接近开关支架、两油缸、三接近开关以及一感应开关;其中

所述下压板位于所述上压板下方且与所述上压板之间夹持设有两夹板;

所述上压板、下压板均为矩形板且中间开设有一圆孔,孔内套设有一所述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上端面呈圆周环绕的设有若干固定螺栓,所述上压板两侧均设有一油缸且两所述油缸一端与所述夹板相连接,两所述油缸活动端共同夹持连接有一插板,所述插板滑动设于所述上压板、下压板两侧的夹板内;

所述上压板上端面一侧螺栓固定设有一接近开关支架,所述接近开关支架上分布设有三接近开关,三所述接近开关可分为关闭、中开和全开模式;

所述感应开关固定设于所述插板上端面一侧且与三所述平行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压板上方设置有内置螺丝孔且孔内设有若干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用于对所述连接法兰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法兰下端面焊接设有一个内径为500MM的法兰连接焊管,所述下压板下方设有一软导料管,所述软导料管通过喉箍固定在连接法兰下方的法兰连接焊管外圆周面上且与连接法兰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夹板为20MM厚×50MM宽的碳钢板,两所述夹板将所述上压板、下压板分隔并形成上下间距,两所述夹板分别设于所述上压板、下压板的外侧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均为20MM厚的45#碳钢板,所述上压板、下压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插板的厚度相适配,所述插板的表面积可将所述连接法兰整体覆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缸后端通过一油缸叉接头固定在夹板上,两所述油缸延伸端均连接设有一油压导杆且两个油压导杆端均通过一油缸叉接头共同固定一插板,所述插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油缸叉接头上与油缸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三所述接近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油缸的启停工作,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两侧均开设有三个隐式螺栓孔且每个螺栓孔内均设有一螺栓,所述感应开关与三所述的位置平行设置且移动间距与三所述的分布位置相对应。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的工业及环保生产使用的智能下料闸门,通过设置的夹板将设置的上压板、下压板进行分隔,在实际安装时,上压板、下压板之间的间隙可控制在0.05MM内,进而使得当油缸驱动插板进行外延时,从搅拌机内下落的材料流经连接法兰以及软导料管最终下落到运输罐车上时,上压板、下压板之间包括下料料斗内存有混合料时,通过关闭智能下料闸门,可做到不漏料的效果,不仅降低了材料的泄露损耗,同时使得地面与车体更加整洁,达到了环保的需求,保证了厂区环境的无污染状态。

2.本发明的工业及环保生产使用的智能下料闸门,通过设置的油缸配合感应开关以及接近开关的安装,在使用时,通过将油缸连接油压控制器并将油压控制器与接近开关均与自主研发的电脑自动化系统进行连接,通过电脑控制油缸的启停,当油缸驱动插板移动时,由于感应开关在插板上的固定以及与三个接近开关之间的平行移动,使得感应开关在移动时与三个分布的接近开关传递其位置信号,并通过电脑系统接收信号控制油缸的油压供油,进而实现插板在连接法兰内的关闭状态、中开状态与全开状态,进而使得在材料从插板内下落时,可以精准控制下落的体积以及速率,减少人工操作且避免了材料在插板内堆积过多造成软导料管与运输罐车的进料口出出现外溢的现象。

3.本发明的工业及环保生产使用的智能下料闸门,通过设置的插板采用油压驱动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气动控制,使得对于插板的推动动力大幅提升,通过双油缸的驱动,使得插板与连接法兰的开闭状态切换速度更快,并且不会出现插板在上压板、下压板内卡住、拉不动的现象,通过设置的油压驱动,还避免了出现像气缸那样通过反复抽取气体,使得插板在抽插过程中造成阀门开关不严、不能及时回到原位的问题,实现了通过插板将连接法兰进行快速闭合与打开,提高了该下料闸门的工作效率。

4.本发明的工业及环保生产使用的智能下料闸门,通过设置的上压板、下压板、插板,实现了抽屉式的闸门闭合工作,通过设置的油缸对插板的驱动,使得该闸门相当于传统的闸门结构更加小巧,不需要下挖地面以及抬高料斗的尺寸,适应性更强且实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俯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上压板;2、下压板;3、插板;4、夹板;5、固定螺栓;6、连接法兰;7、接近开关支架;8、油缸叉接头;9、软导料管;10、油缸;11、接近开关;12、螺栓;13、感应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由图1-4给出,一种工业及环保生产使用的智能下料闸门,包括一上压板1、一下压板2、一插板3、两夹板4、若干固定螺栓5、一连接法兰6、一接近开关支架7、两油缸10、三接近开关11以及一感应开关13;其中

下压板2位于上压板1下方且与上压板1之间夹持设有两夹板4;

上压板1、下压板2均为矩形板且中间开设有一圆孔,孔内套设有一连接法兰6,连接法兰6上端面呈圆周环绕的设有若干固定螺栓5,上压板1两侧均设有一油缸10且两油缸10一端与夹板4相连接,两油缸10活动端共同夹持连接有一插板3,插板3滑动设于上压板1、下压板2两侧的夹板4内;

上压板1上端面一侧螺栓固定设有一接近开关支架7,接近开关支架7上分布设有三接近开关11,三接近开关11可分为关闭、中开和全开模式;

感应开关13固定设于插板3上端面一侧且与三11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夹板4将设置的上压板1、下压板2进行分隔,在实际安装时,上压板1、下压板2之间的间隙可控制在0.05MM内,进而使得当油缸10驱动插板3进行外延时,从搅拌机内下落的材料流经连接法兰6以及软导料管9最终下落到运输罐车上时,上压板1、下压板2之间包括下料料斗内存有混合料时,通过关闭智能下料闸门,可做到不漏料的效果,不仅降低了材料的泄露损耗,同时使得地面与车体更加整洁,达到了环保的需求,保证了厂区环境的无污染状态;通过设置的油缸10配合感应开关13以及接近开关11的安装,在使用时,通过将油缸10连接油压控制器并将油压控制器与接近开关11均与自主研发的电脑自动化系统进行连接,通过电脑控制油缸10的启停,当油缸10驱动插板3移动时,由于感应开关13在插板3上的固定以及与三个接近开关11之间的平行移动,使得感应开关13在移动时与三个分布的接近开关11传递其位置信号,并通过电脑系统接收信号控制油缸10的油压供油,进而实现插板3在连接法兰6内的关闭状态、中开状态与全开状态,进而使得在材料从插板3内下落时,可以精准控制下落的体积以及速率,减少人工操作且避免了材料在插板3内堆积过多造成软导料管9与运输罐车的进料口出出现外溢的现象;通过设置的插板3采用油压驱动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气动控制,使得对于插板3的推动动力大幅提升,通过双油缸10的驱动,使得插板3与连接法兰6的开闭状态切换速度更快,并且不会出现插板3在上压板1、下压板2内卡住、拉不动的现象,通过设置的油压驱动,还避免了出现像气缸那样通过反复抽取气体,使得插板3在抽插过程中造成阀门开关不严、不能及时回到原位的问题,实现了通过插板3将连接法兰6进行快速闭合与打开,提高了该下料闸门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上压板1、下压板2、插板3,实现了抽屉式的闸门闭合工作,通过设置的油缸10对插板3的驱动,使得该闸门相当于传统的闸门结构更加小巧,不需要下挖地面以及抬高料斗的尺寸,适应性更强且实用性大大提高。

具体的,参照图1至图4,上压板上方设置有内置螺丝孔且孔内设有若干固定螺栓5,固定螺栓5用于对连接法兰6进行固定,连接法兰6下端面焊接设有一个内径为500MM的法兰连接焊管,下压板2下方设有一软导料管9,软导料管9通过喉箍固定在连接法兰6下方的法兰连接焊管外圆周面上且与连接法兰6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软导料管9一端与运输罐车的进料口进行连通,另一端通过喉箍与法兰连接焊管连通,通过法兰连接焊管与连接法兰6之间的连通,并通过改变软导料管9的长度,可用于匹配不同高度、不同型号的运输罐车,进而使得在材料从搅拌站的储料仓中下落时,不会出现掉落在地面的问题,通过设置的连接法兰6可用于与搅拌机进行连接并下落材料至软导料管9中。

具体的,参照图1至图4,两夹板4为20MM厚×50MM宽的碳钢板,两夹板4将上压板1、下压板2分隔并形成上下间距,两夹板4分别设于上压板1、下压板2的外侧边。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夹板4将设置的上压板1、下压板2进行分隔,在实际安装时,上压板1、下压板2之间的间隙可控制在0.05MM内,进而使得当油缸10驱动插板3进行外延时,从储料仓内下落的材料流经连接法兰6以及软导料管9最终下落到运输罐车上时,上压板1、下压板2之间可做到不会出现漏料的效果,大大降低了传输的损耗。

具体的,参照图1至图4,上压板1与下压板2均为20MM厚的45#碳钢板,上压板1、下压板2之间的间距与插板3的厚度相适配,插板3的表面积可将连接法兰6整体覆盖。

本实施例中,上压板1、下压板2均使用高强度45#碳钢调制处理,其使用性能时间更长,相对于普通碳钢易变形且长时间反复抽插过程中造成材料磨损严重的问题,使用高强度45#碳钢可延长使用寿命2-3年,而普通碳钢仅使用0.5-1年,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且后期更换也较为方便,通过设置的插板3的表面积可将连接法兰6进行覆盖,使得当停止使用时,连接法兰6可始终处于闭合状态。

具体的,参照图1至图4,油缸10后端通过一油缸叉接头8固定在夹板4上,两油缸10延伸端均连接设有一油压导杆且两个油压导杆端均通过一油缸叉接头8共同固定一插板3,插板3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缸叉接头8上与油缸10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油缸10以及其输出端连接的油压导杆对插板3的驱动,使得当油缸10通过控制器泵送液压油进行启动时,可使得插板3通过接近开关11的关门中开和全开的电脑控制,进而完成对材料下落的速率、下落体积的控制,油缸10在启动时连接的控制器为现有结构,且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的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具体的,参照图1至图4,三接近开关11用于控制油缸10的启停工作,上压板1与下压板2两侧均开设有三个隐式螺栓孔且每个螺栓孔内均设有一螺栓12,感应开关13与三11的位置平行设置且移动间距与三11的分布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通过接近开关11的电信号传递完成油缸10的推出距离的控制,使用者可通过编辑程序控制油缸10的伸出距离,可使得插板3通过接近开关11的关门、中开和全开的电脑控制,进而实现对材料的下落速率的精准掌控,通过设置的螺栓12采用隐式螺栓孔,使得上压板1表面更加整齐平滑,进而可以更好的将该闸门与储料仓进行安装,通过设置的感应开关13,在实际使用中,当需要打开闸门到全开的时候,通过设置的感应开关13在插板3上的连接安装,使得当插板3移动到中开的时候,感应开关13会与其中一个接近开关11传递信号到中开位不停止并继续移动打开,当到全开位的时候会自动停到另一个接近开关11的下方并给电脑传输位置信号,当电脑感应到位置信号会即可停止油泵增压,进而实现了通过电脑配合三个分布的接近开关11以及感应开关13的位置变化的传输信号完成智能化的开关闸门的控制。

本发明的工业及环保生产使用的智能下料闸门:

第一步:当使用者在使用该下料闸门时,首先将两油缸10连接外界液压油与控制器,通过油缸10的驱动使得输出端连接的油压导杆进行伸缩,随后将控制器以及接近开关11通过连接自主研发的电脑自动化系统完成对接近开关11、油缸10的电子信号控制;

第二步:当储料仓内的材料卸出时,通过程序控制油缸10的启停,使得油缸10的油压导杆向外延伸并使得插板3逐渐脱离连接法兰6,通过软导料管9的连接,生产企业将软导料管9的出口端与运输罐车的进料端进行平行对齐连接,进而使得从搅拌机内下落的材料通过打开插板3流通至软导料管9内并最终到运输罐车内;

第三步:通过接近开关11的电信号传递完成油缸10的推出距离的控制,使用者可通过编辑程序控制油缸10的伸出距离,并实现插板3在连接法兰6内完成全开、中开的操作,进而实现对材料的下落速率的精准掌控,防止材料下落过快导致软导料管9与运输罐车的进料口材料堆积过多造成外溢,当储料仓内的材料卸出完成后,通过关闭油缸10到达最低限位的接近开关11的位置即停止,使得油缸10连接的油压导杆收缩并进而使得通过插板3在上压板1、下压板2之间的间距内滑动将两侧夹板4的中间空隙封闭;

第四步:当需要打开闸门到全开的时候,通过设置的感应开关13在插板3上的连接安装,使得当插板3移动到中开的时候,感应开关13会与其中一个接近开关11传递信号到中开位不停止并继续移动打开,当到全开位的时候会自动停到另一个接近开关11的下方并给电脑传输位置信号,当电脑感应到位置信号会即可停止油泵增压,进而实现了通过电脑系统配合三个分布的接近开关11以及感应开关13的位置变化的传输信号完成智能化的开关闸门的关闭、中开以及全开的控制,实现该下料闸门的下落速率以及进出料的容量的控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63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