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驾驶室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驾驶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驶室。

背景技术

在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内设有空调装置。为了使来自空调装置的风吹向驾驶室内乘务员的头部,已经公开一种在顶棚的内侧配置有管道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液压挖掘机中,例如存在驾驶室的前面玻璃构成为能够开闭,以在进行挖掘作业时能够一边观察挖掘对象,一边进行操作的情况。在打开前面玻璃时,前面玻璃容纳在顶棚的下侧。

在这样设有能够开闭的前面玻璃的情况下,如果为了使来自空调装置的风吹向乘务员的头部而在顶棚的下侧配置管道时,在顶棚的下侧容纳前窗的情况下,存在前窗与管道发生干涉的情况。为了避免与上述的天窗发生干涉,已经公开一种在顶棚的内部配置有管道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390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765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在液压挖掘机的驾驶室中,存在为了目视确认上方而设有天窗的情况,在天窗配置有用于遮挡阳光的卷式遮光窗帘。

然而,因为顶棚的内部空间较小,所以在配置有卷式遮光窗帘的情况下,卷式遮光窗帘与管道的出风口发生干涉,不能在期望的位置配置管道。在该情况下,管道出风口的百叶窗与包括乘务员的头部在内的上半身相比位于更靠后方,上半身难以吹到风。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配置有遮挡天窗的卷式遮光窗帘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风吹向乘务员上半身的驾驶室。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驾驶室具有:顶棚部、卷式遮光窗帘、第一管道、以及百叶窗。顶棚部具有天窗。卷式遮光窗帘具有幕布、以及卷绕装置。幕布配置在天窗的内侧。卷绕装置在天窗的后侧,即在顶棚部的内部进行配置,对幕布进行卷绕。第一管道配置在内部,并通过卷绕装置的下方。百叶窗与顶棚部的卷绕装置相比配置在更靠近前侧、即配置在第一管道的第一出风口。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方式,能够提供一种驾驶室,该驾驶室即使在配置有遮挡天窗的卷式遮光窗帘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风吹向乘务员的上半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剖视图。

图2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驾驶室的前视图。

图3是从驾驶室的内部观察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驾驶室的顶棚部的前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上方观察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驾驶室的顶棚部以及空调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下方观察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驾驶室的顶棚部以及空调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驾驶室的顶棚部的管道结构的后视图。

图7A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驾驶室的顶棚部的前部分的、图2的AA′间的剖视图。

图7B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驾驶室的顶棚部的后部分的、图2的AA′间的剖视图。

图7C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驾驶室的顶棚部的前部分的、图2的BB′间的剖视图。

图8A是从下方观察图2的EE′间的剖面的立体图。

图8B是从上方观察图2的EE′间的剖面的立体图。

图8C是图8B的部分放大图。

图9是顶棚部15的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剖视图。

图10是包括除霜装置用管道的出风口在内的侧剖视图。

图11是从图7A中拆下天窗、卷式遮光窗帘、以及前后管道部分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本公开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参照附图如下说明。

<结构>

(驾驶室1的概况)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1的剖视图。图2是驾驶室1的前视图。图1相当于图2的AA′间的位置的剖视图。图1中的箭头表示风向。

驾驶室1作为操作人员驾驶时乘坐的驾驶席而配置在建筑机械。作为使用驾驶室1的建筑机械,能够例举液压挖掘机。

驾驶室1具有:底面部11、前面部12、左右侧面部13、后面部14、顶棚部15、座椅16、空调装置17、以及卷式遮光窗帘18。

由底面部11、前面部12、左右侧面部13、后面部14、以及顶棚部15围成的空间S1形成驾驶室。

底面部11形成驾驶室的地板。前面部12从底面部11的前端向上方进行配置。前面部12的上部向后方倾斜。左右侧面部13从底面部11左侧的端部以及右侧的端部向上方进行配置。后面部14从底面部11的后端向上方进行配置。顶棚部15以与前面部12、左右侧面部13、以及后面部14的上端连接的方式配置。顶棚部15以前端与前后方向的中央相比位于更靠下方的方式向前下方弯曲。

乘务员乘坐在座椅16。座椅16配置在空间S1内。空调装置17对空间S1的温度进行调节。卷式遮光窗帘18对在顶棚部15配置的天窗24进行遮挡或者开放。

需要说明的是,在驾驶室1中,以乘坐在座椅16的乘务员为基准来确定前后左右。在附图中,箭头Xf表示前方向,箭头Xb表示后方向。另外,如图2所示,箭头Yr表示右方向,箭头Yl表示左方向。

(前面部12)

如图2所示,前面部12具有下部玻璃21、以及上部玻璃22。下部玻璃21配置在前面部12的下部。上部玻璃22在下部玻璃21的上侧配置,即配置在前面部12的上部。

如图1所示,在左右侧面部13的内侧面沿水平方向配置有导轨23(也参照后面叙述的图8A)。在上部玻璃22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配置有未图示的辊体。通过沿着导轨23的内表面引导该辊体,上部玻璃22的上端侧如箭头C所示,向后方向Xb滑动,上部玻璃22的下端侧如箭头D所示,向上方滑动。在图1中以双点划线表示了移动中的上部玻璃22。由此,在完全打开时,上部玻璃22与顶棚部15平行地容纳在顶棚部15的下侧。

(顶棚部15)

图3是从驾驶室1的内部观察顶棚部15的前部分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顶棚部15具有天窗24。天窗24配置在顶棚部15的前部分。在液压挖掘机等中,乘务员可以通过天窗24来目视确认上方。

天窗24能够以后端为中心,前端向上方转动。在天窗24的后端配置有铰链25(参照后面叙述的图7A的箭头F),能够以铰链25为中心抬起前端。如图3所示,在天窗24的前端与天窗24前侧的顶棚部15的边缘部分15a之间配置有锁定部26,能够在关闭状态下锁定天窗24。在天窗24的下表面设有开闭天窗24时乘务员把持的把手24a。

如图1所示,顶棚部15具有:面向空间S1的装饰板27、以及面向外侧的外侧板28。在装饰板27与外侧板28之间的内部空间S2配置有空调装置17的前后管道部分42a、42b(后面叙述)、以及卷式遮光窗帘18的卷绕装置54。

如图3所示,在顶棚部15的天窗24的后侧、且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配置有照亮驾驶室1内的照明灯29。照明灯29在前后方向上也配置在大致中央。

(空调装置17)

图4是从上方观察顶棚部15以及空调装置17的立体图。图5是从下方观察顶棚部15以及空调装置17的立体图。图6是用于表示顶棚部15的管道结构的后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图6中,顶棚部15中隔开多个管道的隔壁被装饰板27及外侧板28遮挡,因而看不到,但为了说明,以实线进行了表示。

空调装置17具有:空调装置主体31、前用管道32、前百叶窗33、后用管道34、后百叶窗35、以及除霜装置用管道36。

如图1所示,空调装置主体31配置在座椅16的后侧。在空调装置主体31中容纳有风扇或热交换器等。

前用管道32将空气从空调装置主体31供至顶棚部15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前用管道32具有:上下管道部分41(参照图5)、以及前后管道部分42a、42b(第一管道的一个例子)(参照图4)。

上下管道部分41从空调装置主体31延伸至顶棚部15。上下管道部分41配置在右侧的侧面部13与后面部14之间的角部。上下管道部分41与顶棚部15的装饰板27的开口27a(参照图6)连接。开口27a形成在顶棚部15的右后部。

图4所示的前后管道部分42a与前后管道部分42b配置在顶棚部15的内部空间S2。如图6所示,所述管道部分42a与前后管道部分42b从开口27a在左右方向上分离,向前方向延伸。

如图6所示,前后管道部分42a从开口27a向前方向Xf延伸至天窗24的后端部分15b。如图6所示,前后管道部分42b从开口27a向左前方斜向上延伸后,再向前方延伸至天窗24的后端部分15b。

前后管道部分42a与前后管道部分42b在左右方向上隔着照明灯29而配置。

图7A是表示顶棚部15的前部分的、图2的AA′间的剖视图。图7B是表示顶棚部15的后部分的、图2的AA′间的剖视图。图7A及图7B表示前后管道部分42a的剖面。图7C是表示顶棚部15的前部分的、图2的BB′间的剖视图。图7C是左右方向的中央的顶棚部15的前部分的剖视图。在图7A及图7B中,以箭头表示前后管道部分42a中空气的流动。

如图7A及图7B所示,前后管道部分42a与在装饰板27形成的两个出风口42c(第一出风口的一个例子)连接,向驾驶室1的空间S1开口。如图6所示,出风口42c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为细长。两个出风口42c在前后方向上并列进行配置。如图7A所示,前百叶窗33分别配置在两个出风口42c。

图8A是从下方观察图2的EE′间的剖面的立体图。图8B是从上方观察图2的EE′间的剖面的立体图。图8C是图8B的部分放大图。

如图6、图8A及图8B所示,前后管道部分42b与在装饰板27形成的两个出风口42c连接,向驾驶室1的空间S1开口。出风口42c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为细长。两个出风口42c在前后方向上并列进行配置。如图8A所示,前百叶窗33分别配置在两个出风口42c。

前百叶窗33将左右方向作为中心轴,能够旋转地安装在出风口42c。通过旋转前百叶窗33,能够改变风向。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这样在前后方向上并列配置两个前百叶窗33,能够根据乘务员的需求,以调节诸如只向头部集中吹风、向头部以及上半身的除头部以外的部分分散吹风、或关闭一部分送风区域的方式自由地改变送风方向。

另外,虽然由于顶棚部15的内部空间S2狭小而使用了小尺寸的前百叶窗33,但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并列配置两个前百叶窗,能够确保出风量。

另外,如图7A及图7B所示,前后管道部分42a在前百叶窗33的后侧具有高度方向的厚度缩窄的狭窄部42d。另外,如图8A所示,前后管道部分42b也在前百叶窗33的后侧形成有狭窄部42d。在上述狭窄部42d的上侧配置有后面叙述的卷式遮光窗帘18的卷绕装置54。

如图4所示,后用管道34将空气从空调装置主体31供至后面部14的上端。后用管道34具有上下管道部分43、以及左右管道部分44。

上下管道部分43沿着后面部14,从空调装置主体31延伸至顶棚部15的下侧。上下管道部分43在右侧的侧面部13与后面部14之间的角部与上下管道部分41并列进行配置。左右管道部分44沿着顶棚部15的下侧,从上下管道部分43的上端向左方向延伸。如图5及图8A所示,在左右管道部分44左右并列地形成有出风口,在各个出风口配置有后百叶窗35。

除霜装置用管道36将空气从空调装置主体31供至顶棚部15的前端。如图4及图5所示,除霜装置用管道36具有上下管道部分45、以及前后管道部分46a、46b(第二管道的一个例子)。

上下管道部分45从空调装置主体31延伸至顶棚部15。上下管道部分45在右侧的侧面部13与后面部14之间的角部,与上下管道部分41、43并列进行配置。如图4所示,上下管道部分45与顶棚部15的装饰板27的开口27b(参照图6)连接。开口27b形成在顶棚部15的右后部。开口27b比开口27a更靠近外侧形成。

前后管道部分46a与前后管道部分46b配置在顶棚部15的内部空间S2。如图6所示,前后管道部分46a与前后管道部分46b从开口27b在左右方向上分开,向前方向延伸。

如图6所示,前后管道部分46a从开口27b向前方向Xf延伸至顶棚部15的前端。如图6所示,前后管道部分46b从开口27b朝向左前方,在斜向上延伸之后,再朝向前方向Xf延伸至顶棚部15的前端。前后管道部分46a与前后管道部分46b配置在天窗24的左右方向的外侧。

图9是顶棚部15的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剖视图。在图9中,省略了后面叙述的卡止部件61、62、63。如图9所示,前后管道部分46a比前后管道部分42a更靠近右方向Yr侧进行配置,前后管道部分46b比前后管道部分42b更靠近左方向Yl侧进行配置。前后管道部分46a与前后管道部分46b在左右方向上,隔着前后管道部分42a、42b而配置。

如图6所示,前后管道部分46a与在装饰板27形成的出风口46c连接,向驾驶室1的空间S1开口。图10是包括出风口46c在内的侧剖视图。如图10所示,前后管道部分46a具有与出风口46c连接的倾斜部分46d。倾斜部分46d向前下方倾斜。具体而言,倾斜部分46d的上表面46da以随着朝向前方而朝向下方的方式倾斜。上面46da向上方弯曲为凸状。

根据上述结构,尽管出风口46c向下方开口,但能够将风向前方排出,吹向上部玻璃22。

(卷式遮光窗帘18)

卷式遮光窗帘18为了阻挡天窗24而设置。卷式遮光窗帘18安装在顶棚部15。

如图8A所示,卷式遮光窗帘18具有:幕布51、前端部52、把持部53、以及卷绕装置54。

幕布51从卷绕装置54中拉出。幕布51被卷绕装置54在卷绕方向上施力。幕布51从天窗24的后端部分15b拉出,覆盖至天窗24的前端。幕布51为了遮光可以使用黑色的材料,但未特别限定。幕布51可以构成为乘务员可透视幕布51的上侧,但也可以不透视。幕布51优选具有覆盖天窗2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以及覆盖前后方向的长度,但也可以不覆盖天窗24的一部分。

前端部52配置在幕布51的前端。前端部52为棒状,沿着左右方向进行配置。前端部52为了保持从卷绕装置54拉伸出的幕布51的位置,而被卡止部件61、62、63(参照图3)卡止。

如图3所示,在天窗24固定有一对卡止部件61、一对卡止部件62、以及一对卡止部件63。一对卡止部件61配置在天窗24的后部。一对卡止部件61在左右方向上并列进行配置。一对卡止部件61配置在天窗24的两端附近。左方向Yl侧的卡止部件61配置在天窗24的左端附近,右方向Yr侧的卡止部件61配置在天窗24的右端附近。

图11是从图7A中拆下天窗24、卷式遮光窗帘18、以及前后管道部分42a后的图。如图11所示,各卡止部件61具有钩部64、以及固定部65。钩部64从天窗24向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弯曲后向上方折回。钩部64的弯曲部分向下方形成为凸状,能够在其内侧配置前端部52。固定部65将钩部64固定在天窗24。通过将前端部52卡止在一对钩部64的弯曲部分,能够保持幕布51的位置。

一对卡止部件62在天窗24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进行配置。一对卡止部件62在左右方向上并列进行配置。一对卡止部件62配置在天窗24的两端附近。左方向Yl侧的卡止部件62配置在天窗24的左端附近,右方向Yr侧的卡止部件62配置在天窗24的右端附近。由于卡止部件62是与卡止部件61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一对卡止部件63配置在天窗24的前部。一对卡止部件63在左右方向上并列进行配置。一对卡止部件63配置在天窗24的两端附近。左方向Yl侧的卡止部件63配置在天窗24的左端附近,右方向Yr侧的卡止部件63配置在天窗24的右端附近。各卡止部件63具有钩部66、以及固定部65。钩部66从天窗24向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弯曲后向上方折回。钩部66的弯曲部分向下方形成为凸状,能够在其内侧配置前端部52。固定部65将钩部66固定在天窗24。如图3所示,卡止部件63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锁定部26的外侧。因此,如图7C所示,为了避免幕布51与锁定部26发生干涉,钩部66比锁定部26更向下方较长地延伸而形成。通过将前端部52卡止在一对钩部64的弯曲部分,能够保持幕布51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C中,以实线表示了由卡止部件63卡止有卷式遮光窗帘18的前端部52的状态,以双点划线表示了由卡止部件62卡止有卷式遮光窗帘18的前端部52的状态,以双点划线表示了由卡止部件61卡止有卷式遮光窗帘18的前端部52的状态,图7A也相同。图8A表示了由卡止部件63进行前端部52的卡止、由幕布51覆盖天窗24整体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C中,表示了把手24a,且与幕布51重合表示,但实际上,拉出的幕布51位于把手24a的下侧。

把持部53在拉出幕布51时,被乘务员把持。如图8A所示,把持部53配置在前端部5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把持部53为大致板状的部件。把持部53比前端部52更向下方突出。在前端部52未被卡止部件61、62、63的任一部件卡止的状态下,利用作用力,幕布51被卷绕装置54卷绕,如图7C所示,把持部53(以双点划线表示)与顶棚部15的天窗24的后端部分15b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图7C的剖面的位置与图7A不同,所以图示有把持部53。

如图7C所示,通过由卡止部件63卡止前端部52,能够完全地阻挡天窗24。另外,通过由卡止部件62或卡止部件61卡止前端部52,能够改变天窗24的开放状态。另外,如图3及图7C所示,通过使手离开把持部53,幕布51被卷绕装置54自动卷绕,把持部53与顶棚部15的天窗24的后端部分15b抵接。

卷绕装置54为辊状,可以以左右方向为中心轴进行旋转,来卷绕幕布51。或者从卷绕装置54拉出幕布51。

如图7A所示,卷绕装置54配置在顶棚部15的内部空间S2。卷绕装置54沿左右方向进行配置。图6以虚线示意性地表示了卷绕装置54。

如图6的虚线所示,卷绕装置54配置在多个前百叶窗33的后方向Xb侧。卷绕装置54在左右方向上,从前后管道部分46a的大致中央跨过前后管道部分42a、42b,配置至前后管道部分46b的大致中央。

如图7A及图7B所示,在卷绕装置54的下方,向前百叶窗33输送空气的前后管道部分42a在前后方向上通过。如图7A的狭窄部42d所示,卷绕装置54下方的前后管道部分42a的厚度减薄。

另外,如图8A~图8C所示,在卷绕装置54的下方,向前百叶窗33输送空气的前后管道部分42b在前后方向上通过。如图8C的狭窄部42d所示,卷绕装置54下方的前后管道部分42b的厚度减薄。

另外,如图7C所示,卷绕装置54配置在照明灯29的后方向Xb侧。

通过这样将卷绕装置54配置在前百叶窗33的后方向Xb侧,能够将前百叶窗33配置在乘务员的头上。

另外,如图7A所示,卷绕装置54的一部分在铅垂方向上与前百叶窗33重合。即,来自卷绕装置54下端的水平线抵靠前百叶窗33,来自前百叶窗33上端的水平线抵靠卷绕装置54。前百叶窗33的部分在高度方向(铅垂方向)上与位于该两条水平线之间(参照附图中g)的卷绕装置54的部分重合。由此,能够控制顶棚部15的厚度。

如图7A、图7C及图11所示,从卷绕装置54至天窗24的后端部分15b形成有配置幕布51的空间S3。空间S3在前后管道部分42a、42b及照明灯29的上方、且外侧板28的下侧形成。如图7A及图7C所示,空间S3的下表面71朝向前下方,斜向地倾斜而形成。因此,配置在空间S3的幕布51也向前下方,斜向地倾斜进行配置。这样,通过在前下方形成用于从卷绕装置54拉出幕布51的空间S3,能够使卷绕装置54在内部空间S2中尽可能地位于上方,能够确保在卷绕装置54的下侧形成管道的空间。

(特征)

(1)

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具有:顶棚部15、卷式遮光窗帘18、前后管道部分42a、42b(第一管道的一个例子)、以及前百叶窗33(百叶窗的一个例子)。顶棚部15具有天窗24。卷式遮光窗帘18具有幕布51、以及卷绕装置54。幕布51配置在天窗24的内侧。卷绕装置54在天窗24的后侧、即顶棚部15的内部空间S2(顶棚部的内部的一个例子)进行配置,对幕布51进行卷绕。前后管道部分42a、42b配置在内部空间S2,并通过卷绕装置54的下方。前百叶窗33与顶棚部15的比卷绕装置54相比位于更靠前侧、即在前后管道部分42a、42b的出风口42c(第一出风口的一个例子)进行配置。

通过这样将出风的前百叶窗33配置在比卷绕装置54更靠近前侧,能够使前百叶窗33的位置配置在乘务员的头上,所以能够使风吹向包括头部在内的上半身。

(2)

在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中,从卷绕装置54至天窗24后侧的配置有幕布51的空间S3的下表面71朝向前方向Xf,向下方倾斜。

驾驶室1的顶棚部15以在前后方向上使前端比中央低的方式弯曲而形成,通过结合该弯曲在前下方形成配置有幕布51的空间S3,而能够将卷绕装置54配置在顶棚部15的内部空间S2的上部,因而容易确保在卷绕装置54的下方配置前后管道部分42a、42b的空间。

(3)

在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中,前后管道部分42a,42b从后方向前方配置至天窗24的后侧。

由此,因为能够使前百叶窗33的位置配置在天窗24的后方附近,所以容易在乘务员的头上配置百叶窗,能够使风吹向上半身。

(4)

在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中,在高度方向上与卷绕装置54重合而配置。

由此,能够减薄顶棚部15的厚度,所以能够控制驾驶室1的高度增高,并且确保乘务员的头上至顶棚部15的空间。

(5)

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此外具有卡止部件61、62、63。卡止部件61、62、63配置在天窗24的两端,对幕布51进行卡止。

由此,能够容易地在天窗24的内侧保持幕布51。

(6)

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进一步具有前后管道部分46a、46b(第二管道的一个例子)。前后管道部分46a、46b配置在顶棚部15,并从后方向前方通过天窗24的侧方。前后管道部分46a、46b具有出风口46c(第二出风口的一个例子)、以及倾斜部分46d。出风口46c配置在顶棚部15的前端。倾斜部分46d与出风口46c连接,上表面46da侧朝向前方向Xf,向下方倾斜。

通过这样设置倾斜部分46d,无须使出风口46c朝向前方就能够使风吹向上部玻璃22。因为不需要使出风口46c朝向前方,所以能够减薄顶棚部15的厚度。

(其它实施方式)

上面,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照明灯29配置在左右方向的中央,但也可以不限于中央。另外,也可以配合照明灯29的位置,适当改变前百叶窗33的位置。

(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两个前百叶窗33沿着前后方向并列进行了配置,但也可以不限于两个。可以为一个或三个以上。

(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前窗玻璃的上部能够移动的结构的驾驶室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前窗玻璃不能移动的结构的驾驶室。

(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天窗24构成为能够开闭,但也可以为不能够开闭的结构。

(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驾驶室1配置在作为建筑机械的一个例子的液压挖掘机中的情况,但也可以不限于液压挖掘机,可以配置在起重机或农用作业机械等中。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的驾驶室具有即使在配置有遮挡天窗的卷式遮光窗帘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风吹向乘务员的包括头部在内的上半身的效果,在建筑机械等中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驾驶室;15顶棚部;18卷式遮光窗帘;24天窗;33前百叶窗;42a,42b前后管道部分;42c出风口;51幕布;54卷绕装置。

相关技术
  •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PcPT11及其编码产物与应用
  • 茜草1,4-二羟基-2-萘甲酸异戊烯基转移酶及编码基因与应用
技术分类

0612011655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