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山大齿猛蚁巢穴的构建及饲养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4:30


山大齿猛蚁巢穴的构建及饲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蚂蚁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山大齿猛蚁为猛蚁亚科大齿猛蚁属昆虫,山大齿猛蚁为肉食性、捕食性昆虫,与蚜虫等同翅目昆虫无共栖现象,因此,山大齿猛蚁具有作为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利用价值。在自然界中,山大齿猛蚁种群多分布在森林,且分布不均,很难对农田害虫形成有效控制。

目前,通过人工饲养山大齿猛蚁是开发利用该蚂蚁作为天敌昆虫的第一步,与其他昆虫不同,蚂蚁有强烈的社会习性,具有固定巢穴,因此建造人工蚁巢是养殖和利用山大齿猛蚁的关键。现有的人工蚁巢有多种样式,但常见的人工蚁巢为固定式,不便于拆分和扩展,不能满足蚁巢大型化和多样化的需要,导致需要购买多个不同大小、样式的蚁巢,造成成本提高。

以及饲养过程中出现的蚁后不产卵、不孵化、不结茧或种群减少等诸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开发出满足人们,对不同用途或不同种类蚂蚁养殖需要的人工蚁巢装置及饲养方法。

从材质上分有玻璃、亚克力板、透水砖、石膏、土质和木质等,但这些蚁巢主要用来饲养宠物类蚂蚁,体积和容量偏小,虽然外观漂亮,但造价高昂;此外,这类蚁巢多为一巢一制,不适合批量生产。上述缺点决定了现有的人工蚁巢无法为蚁类天敌昆虫提供巢穴,也无法在农田森林等环境下使用。并且人工蚁巢结构简单,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山大齿猛蚁巢穴的构建方法,以解决目前人工蚁巢不便于拆分和扩展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山大齿猛蚁巢穴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山大齿猛蚁巢穴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用顶部开口、透明的箱体和用于密封箱体顶部的顶盖,顶盖的底部覆盖箱体的顶部;

步骤二:在箱体的底部开有底孔;

步骤三:选用若干单元模块和用于填充箱体内空隙的填充部,使得单元模块的宽度、填充部的宽度与箱体内宽度一致,单元模块和填充部均能在箱体内竖向滑动;

步骤四:在每个单元模块的两侧就均开有腔室槽,且腔室槽的底部与底孔相通;在每个单元模块的顶部均开有主入口、第一副入口和第二副入口,且主入口、第一副入口、第二副入口均与腔室槽相通;相邻两个单元模块贴合时,两个腔室槽形成一个养殖腔;

步骤五:当需要使用若干单元模块的厚度之和小于箱体内壁的宽度时,可使用填充部进行补充,将若干单元模块和填充部放入并填满箱体内部,再使用可拆卸的固定件同时固定若干单元模块和填充部;

当需要若干单元模块填满箱体内部时,将若干单元模块放入并填满箱体内部,再使用可拆卸的固定件同时固定若干单元模块;

步骤六:使用顶盖密封箱体的顶部。

构建方法基础方案的优点:

1、本方案箱体和箱套均为透明材质制得,能够随时查看山大齿猛蚁的生活情况,还能及时查看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不同时期的成长情况,便于对山大齿猛蚁研究和种群繁育。

2、本方案通过相邻两个单元模块的贴合,使得两个腔室槽形成一个养殖腔;可根据使用需要增减养殖腔的数量,以此满足不同的养殖需求,实用性强。

3、本方案单元模块和填充板均能在箱体的内部竖向滑动,并且,固定件对单元模块和填充板的固定和拆分十分方便;因此,本方案对单元模块和填充板固定和抽取十分方便,为清理箱体内部提供了便利,不易造成食物碎屑、蚂蚁尸体堆积致蚁巢内霉菌的滋生及蚁螨对蚂蚁的危害;并且,既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清洁箱体的效率。

使用山大齿猛蚁巢穴的构建方法构建的山大齿猛蚁巢穴饲养山大齿猛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箱体放入温度为20℃-30℃、空气湿度为60%-80%的空间里,并对箱体光照处理,光照时间不低于8h;

步骤二:选取优质健康已受精的蚁后1头,工蚁18-25头;控制箱体内山大齿猛蚁数量在30头以下;

步骤三:将顶盖从箱体顶部取下,再将蚁后和工蚁放入箱体内,使得蚁后和工蚁进入养殖腔内;在单元隔板的顶部放入餐食盘,餐食盘内加入蜂蜜水;使用顶盖密封箱体的顶部;

步骤四:1-2天后在箱体添加蜂蜜水和剪断的黄粉虫;

步骤五:蚁后受精5-8天后会开始产卵,蚁后产卵后增加黄粉虫的投喂量;

步骤六:将顶盖从箱体顶部取下,使用1-2块单元模块替换填充板;再向箱体内倒入干燥沙子,使用顶盖密封箱体的顶部;

步骤七:蚁后开始产卵12-16天后,观察箱体;卵进入孵化期,近孵化时卵体表面变为乳白色或淡白色;

步骤八:卵孵化成幼虫后9-17天,观察箱体;幼虫腹部内含物消失,全体呈淡白色或乳白色,说明幼虫进入预蛹期阶段、工蚁会搬运前期放置的沙子颗粒作为幼虫结茧的辅助材料并进入蛹期;工蚁会在多个养殖腔内搬运卵、幼虫和蛹;

步骤九:14-20天后破蛹,得到山大齿猛蚁成虫。

饲养方法基础方案的优点:

1、本方案步骤二中,防止因大齿猛蚁数量过多致养殖腔内种群频繁骚动,进而降低对蚁后的惊扰,有利于山大齿猛蚁种群在陌生养殖腔中较快的适应;提高山大齿猛蚁在一个养殖腔的适应性,是种群繁育成功的前提保障;

2、本方案步骤四中,前期避免饲喂活物,防止山大齿猛蚁捕食黄粉虫活物过程中由于其剧烈翻滚,造成对工蚁的伤害。前期工蚁的存活可保证对蚁后食物的稳定供给,促进蚁后生长发育,对后期可持续性产卵有一定的帮助,并且,还有利于养殖腔内食物碎屑的清理和搬运等。

3、本方案步骤六中,根据山大齿猛蚁习性,此时工蚁会自行清理或搬运养殖腔内的沙子颗粒至合适位置供其使用,利用沙子目的是后期用于代替泥土作为幼虫结茧时的辅助材料。

4、本方案步骤八中,随着大齿猛蚁卵、幼虫和蛹的增加,在这期间会被工蚁在各养殖腔之间频繁搬运数次;步骤六中所扩展的单元模块所补充的养殖腔在此发挥应用。

进一步,步骤六中,在箱体的顶部内壁上涂有特佛龙的胶带黏贴。

通过上述设置,用于防止山大齿猛蚁逃逸,保证山大齿猛蚁的养殖数量。

进一步,所述填充部包括若干填充板,使得填充板的宽度与箱体内宽度一致,填充板能在箱体内竖向滑动。

通过上述设置,根据养殖需要,当若干单元模块放入箱体内但不能填满箱体时,使用填充满对箱体多余的空间进行填充,即通过单元模块和填充板共同填满箱体内部。

进一步,所述填充板的厚度与单元模块的厚度一致。

通过上述设置,方便填充板和单元模块的统一加工。

进一步,步骤一中,还选用底部开口、透明的套箱,所述套箱的底部和箱体的顶部均设有法兰盘。

通过上述设置,当需要竖向扩展时,箱体顶部的法兰盘与套箱底部的法兰盘相贴,通过螺栓连接两者,即可实现竖向空间扩展。

进一步,所述顶盖上设有通气孔。

通过上述设置,通气孔用于空气流通。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底部固接有底座,在底座上开有与底孔相通的排水口,且排水口上固接有钢丝网。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底座代替箱体与地面接触,避免箱体的莫顺,进而延长箱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在步骤三后,观察箱体内蚁后和工蚁的活动情况。

通过上述设置,如果蚁后在一个养殖腔内固定活动,工蚁吸食蜂蜜水并对蚁后进行饲喂,说明山大齿猛蚁种群在养殖腔内达到一定的适应性,保证了蚁后能够顺利产卵。

进一步,步骤六在避光环境中操作。

通过上述设置,可避免引起蚁群过激的骚动,进而避免影响对蚁后的惊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箱盖密封箱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箱体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单元模块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底孔2、法兰盘3、顶盖4、单元模块5、填充板6、腔室槽7、主入口8、第一副入口9、第二副入口10、胶带黏贴11、底座12。

实施例

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

山大齿猛蚁巢穴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用顶部开口、透明的箱体1、用于密封箱体1顶部的顶盖4和底部开口、透明的套箱,箱体1和套箱均呈矩形,且箱体1和套箱均由透明亚克力板制成;

箱体1的顶部沿箱体1顶部的边缘通过螺栓固定有法兰盘3,套箱的底部沿套箱底部的边缘通过螺栓固定有法兰盘3;当需要竖向扩展时,箱体1顶部的法兰盘3与套箱底部的法兰盘3相贴,通过螺栓连接两者,即可实现竖向空间扩展;

顶盖4的底部覆盖箱体1的顶部,顶盖4上开有通气孔,用于空气流通;

步骤二:在箱体1的底部开有底孔2;箱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座12,在底座12上开有与底孔2相通的排水口,且排水口上固接有不锈钢钢丝网,排水口用于空气流通;

步骤三:选用若干单元模块5和用于填充箱体1内空隙的填充部,填充部包括若干填充板6,使得单元模块5的宽度、填充板6的宽度与箱体1内宽度一致,且填充板6的厚度与单元模块5的厚度一致;单元模块5和填充板6均能在箱体1内竖向滑动;单元模块5为石膏板;

步骤四:在每个单元模块5的两侧就均开有腔室槽7,且腔室槽7的底部与底孔2相通;在每个单元模块5的顶部均开有主入口8、第一副入口9和第二副入口10,且主入口8、第一副入口9、第二副入口10均与腔室槽7相通;相邻两个单元模块5贴合时,两个腔室槽7形成一个养殖腔;

步骤五:当需要使用若干单元模块5的厚度之和小于箱体1内壁的宽度时,可使用适量的填充板6进行补充,将若干单元模块5和若干填充板6放入并填满箱体1内部,再使用固定件同时固定若干单元模块5和若干填充板6;

当需要若干单元模块5填满箱体1内部时,将若干单元模块5放入并填满箱体1内部,再使用固定件同时固定若干单元模块5;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为带挂钩调节码钢丝绳;

步骤六:在箱体1的顶部内壁周向涂有特佛龙的胶带黏贴11,用于防止山大齿猛蚁逃逸;再使用顶盖4覆盖箱体1的顶部,以此实现对箱体1顶部的密封。

因此,采用上述方法即可完成山大齿猛蚁巢穴的构建,并且,本方案具有以下效果:

1、本方案箱体1和箱套均采用透明亚克力板制成,能够随时查看山大齿猛蚁的生活情况,还能及时查看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不同时期的成长情况,便于对山大齿猛蚁研究和种群繁育。

2、本方案通过相邻两个单元模块5的贴合,使得两个腔室槽7形成一个养殖腔;可根据使用需要增减养殖腔的数量,以此满足不同的养殖需求,实用性强;并且,本方案单元模块5为石膏板,有利于水汽的吸收及缓释等。

3、本方案单元模块5和填充板6均能在箱体1的内部竖向滑动,并且,带挂钩调节码钢丝绳对单元模块5和填充板6的固定和拆分十分方便;因此,本方案对单元模块5和填充板6固定和抽取十分方便,为清理箱体1内部提供了便利,不易造成食物碎屑、蚂蚁尸体堆积致蚁巢内霉菌的滋生及蚁螨对蚂蚁的危害;并且,既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清洁箱体1的效率。

4、本方案单元模块5为石膏板,可根据自然界不同种类蚂蚁养殖腔大小进行适应性二次加工磨制,进而满足不同种类蚂蚁的养殖,实用性强。

使用本方案构建的山大齿猛蚁巢穴饲养山大齿猛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箱体1放入温度为28℃、空气湿度为70%的空间里,并对箱体1光照处理,光照时间为10h;

步骤二:选取优质健康已受精的蚁后1头,工蚁22头,控制箱体1内山大齿猛蚁数量在30头以下;

步骤三:将顶盖4从箱体1顶部取下,再将蚁后和工蚁放入箱体1内,使得蚁后和工蚁进入养殖腔内;在单元隔板的顶部放入餐食盘,餐食盘内加入蜂蜜水;主入口8、第一副入口9和第二副入口10各预留一个,其他主入口8、第一副入口9和第二副入口10使用橡胶塞封堵;再使用顶盖4密封箱体1的顶部;

步骤四:观察箱体1内蚁后和工蚁的活动情况,如果蚁后在一个养殖腔内固定活动,工蚁吸食蜂蜜水并对蚁后进行饲喂,说明山大齿猛蚁种群在养殖腔内达到一定的适应性;

步骤五:山大齿猛蚁在养殖腔内适应后,1天后向餐食盘内添加蜂蜜水和剪断的黄粉虫;

步骤六:蚁后受精7天后会开始产卵,蚁后产卵后增加黄粉虫的投喂量;

步骤七:将顶盖4从箱体1顶部取下,使用2块单元模块5替换填充板6;再向箱体1内倒入干燥沙子,使用顶盖4密封箱体1的顶部;该步骤在避免的环境下进行,可避免引起蚁群过激的骚动;

步骤八:蚁后开始产卵14天后,观察箱体1;卵进入孵化期,近孵化时卵体表面变为乳白色或淡白色;整个过程中,蚁后仍在持续的产卵;

步骤九:卵孵化成幼虫后12天,观察箱体1;幼虫腹部内含物消失,全体呈淡白色或乳白色,说明幼虫进入预蛹期阶段、工蚁会搬运前期放置的沙子颗粒作为幼虫结茧的辅助材料并进入蛹期;工蚁会在多个养殖腔内搬运卵、幼虫和蛹;

步骤十:18天后破蛹,得到山大齿猛蚁成虫。

因此,采用上述方法即可实现山大齿猛蚁的饲养,并且,本方案具有以下效果:

1、本方案步骤二中,防止因大齿猛蚁数量过多致养殖腔内种群频繁骚动,进而降低对蚁后的惊扰,有利于山大齿猛蚁种群在陌生养殖腔中较快的适应;提高山大齿猛蚁在一个养殖腔的适应性,是种群繁育成功的前提保障;

2、本方案步骤五中,前期避免饲喂活物,防止山大齿猛蚁捕食黄粉虫活物过程中由于其剧烈翻滚,造成对工蚁的伤害。前期工蚁的存活可保证对蚁后食物的稳定供给,促进蚁后生长发育,对后期可持续性产卵有一定的帮助,并且,还有利于养殖腔内食物碎屑的清理和搬运等。

3、本方案步骤七中,根据山大齿猛蚁习性,此时工蚁会自行清理或搬运养殖腔内的沙子颗粒至合适位置供其使用,利用沙子目的是后期用于代替泥土作为幼虫结茧时的辅助材料。

4、本方案步骤九中,随着大齿猛蚁卵、幼虫和蛹的增加,在这期间会被工蚁在各养殖腔之间频繁搬运数次;步骤七中所扩展的单元模块5所补充的养殖腔在此发挥应用。

另外,通过本方案可扩繁山大齿猛蚁种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山大齿猛蚁种群的保种,选取含有优质山大齿猛蚁种群的巢穴,作为种群保种的来源。

步骤二:山大齿猛蚁种群的分群,在一定的季节拆分蚁巢,收集不同蚁巢内雄蚁、雌蚁根据上述步骤进行种群的扩繁。

步骤三:山大齿猛蚁种群复壮,主要是采取野外挖掘方式,对山大齿猛蚁巢穴进行整体搬移至室内,对室内蚁群中进行雌蚁的补充。

步骤四:利用山大齿猛蚁对农田害虫生物防治,根据田间害虫生物防控需要,释放到田间起到防治效果是本方案的设计目的所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分类

06120112153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