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2:16


一种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和香气物质,具有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来自百度百科)。然而,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茶的多元化需求也丰富了起来,传统红茶的单一口味越来越不能满足多元化消费群体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对红茶口味的多元化需求,现有红茶开发出了花香型红茶系列产品,花香型红茶满足了人们对红茶多元化口味的需求,但花香型红茶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着较大缺陷,主要原因在于花香与红茶香气不协调和滋味不调和,红茶的风味属香甜味醇,而药食同源的鲜花多数属于香浓而味淡(涩),这就导致花香型红茶在香气方面缺少层次感和丰富感,不是红茶香味盖过花香,就是花香盖过红茶香气,在滋味方面,鲜花口感鲜淡(或带涩味),而红茶风味甜醇厚,导致风味不能融合,调和性差,最终导致花香型红茶的市场推广受到严重限制。

花茶,是指选用香花和花叶窨制而成的熏花茶或香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其是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茶坯混合在一起窨制,鲜花吐香,茶坯吸香,再把花筛除,干燥后制成的茶产品。花茶兼具芬芳或馥郁的花香,可口的茶味。但目前市场上较多的为茉莉绿茶口味较单一,越来越不能满足多元化消费群体的需求,如何将特种鲜花与其他茶类相融合,以得到复合型风味的茶类是技术人员的一大研究方向,也是发挥花茶经济效益的重要应用方式。目前,已开发出金银花香型绿茶系列,市面上流通的金银花绿茶系列大多是用新鲜金银花直接烘干成金银花产品或以绿茶为素坯,加以新鲜金银花按窨制工艺制备而成的花茶产品。其工艺简单,产品单一,金银花茶香味单调,且与绿茶茶坯的协调度差,难以满足现有多元化消费群体的需求。例如,中国专利201810831517.3公开的一种金银花茶的制作方法。

中国专利CN109717261A公开了一种花香红茶,其制备工艺为:将茶叶、栀子花、金银花和玫瑰花洗净晾干后,在茶叶揉捻过程中加入栀子花、金银花和玫瑰花一同揉捻,使茶叶和花瓣溢出汁液,然后和茶叶共同发酵,采用窨制工艺进行提香,后续经筛离烘焙后,得到花香型红茶。说明书声称,一同揉捻、发酵可使花香浸透茶叶,提升香气和茶色,富含营养成分,使茶汤色泽鲜艳。最终获得的花香型红茶口感清香、茶色鲜艳、营养丰富,具有清热消暑、镇静安神、疏利咽喉等功效。首先,该制作工艺在揉捻时将鲜花与茶叶一同揉捻,由此产生汁液和碎渣,这不仅会导致茶叶含水率过高而影响后续窨制工艺(含水率过高会堵住茶叶内的孔洞,进而大幅降低提香效果),还会在后续筛离碎茶渣时,也只能实现部分筛离,附着在茶叶上的碎花屑在泡茶时会释放出来而导致浑汤问题,使茶的品色变差,因此,技术效果值得怀疑。其次,该工艺并未注重茶叶、栀子花、金银花和玫瑰花彼此之间的比例,也就未注重风味的统一协调,例如,红茶性温,香甜味醇,而金银花性凉,带清甜香,栀子花性凉,香浓而不持久,呈甜鲜香,茶叶和花的比例直接决定该红茶是温性,还是凉性,对适饮人群有选择,不利于红茶的推广。另外,茶叶、栀子花、金银花和玫瑰花都是有采摘时间的(温室培养的品质差,不考虑),优质红茶所用鲜叶的采摘时间一般分为春季和秋季,相应得到春季红茶和秋季红茶,以滋味上以春季红茶为最优,香气上以秋季红茶为最优。金银花的花期在4-6月,适合制作春季茶时采摘,而栀子花和玫瑰花的花期一般在5-7月,多数在春夏交替之时,适合制作夏季茶时采摘,要制备高品质的春季红茶,则无法统一各花的采摘时间,这对春季红茶的制作可行性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创新性选用了金银花搭配红茶做茶坯,在红茶制作中的发酵环节,添加新鲜的金银花与茶叶一起发酵,再分离分别干燥,最后混匀成品,并通过窨制工艺赋予茶叶以栀子花香,最终能得到既保留了红茶香甜味醇、汤色红亮的特点,还在此基础上提高了风味的层次感和丰富度,提高了品质质量,并且工艺精简,与传统窨制工艺相比制备成本低,生产时间更短,克服了现有花香型红茶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新鲜茶叶和金银花朵,将新鲜茶叶进行萎凋,萎凋后进行揉捻;

S2、将揉捻后的新鲜茶叶解块并摊于发酵室,按照加工前新鲜茶叶和金银花重量比100:2-15的比例,向新鲜茶叶中混入鲜金银花一同发酵;

S3、发酵完成后,用色选机将金银花和茶叶分开,然后用烘干法对茶叶进行烘干,得到红茶;用微波干燥的方式对金银花进行干燥,得到金银花干;

S4、在封闭装置中,按红茶与栀子花重量比100:20-40的比例,用纱布按一层红茶一层栀子花分层放置,然后进行窨制;

S5、窨制完成后,将窨制后的红茶烘干,然后再向红茶中混入金银花干,即得到含金银花的栀子花红茶。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选用金银花与茶叶一同发酵,茶叶与金银花充分接触后,内含成分进一步朝着各自品质有利的方向转化,并实现茶和金银花之间的物质交换,茶和金银花的香味和风味融合程度高,在后续分离又混合后,最终得到有茶有花的成品茶。该方式由发明人经过数次实验研究并总结得到,发明人在前期课题研究时,设计了“金银花和茶叶窨制技术所得金银花红茶成品”和“金银花和茶叶一同发酵,再分别干燥混合所得金银花红茶成品”两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窨制技术,通过新鲜的金银花和茶叶一起发酵,再分别干燥混合的工艺可以显著提高茶的花香气、风味的融合度,香味的持久度也更佳,也即是说,在后者的干燥混合工艺中,发酵过程中茶和花一同混合发酵会产生一定的物质交换,由此使茶中带花香,而花中带茶香,融合程度高,茶和花分别干燥后,再拼合在一起,茶和花的风味物质共同被冲泡出来,充分发挥了茶和花各自的优势。同时,在此制备过程中,发酵的方式使得金银花的用量相比窨制要少很多,用更少的金银花达到了更好的效果,而且发酵后的金银花金干燥后再混合红茶一起制备成品,几乎无固废产生,使药食同源的金银花得到了充分利用。

进一步,金银花和茶叶采用分别干燥,而不是发酵后随同茶叶一同干燥,发明人在做实验研究时,发现金银花和茶叶的最佳干燥温度和方式差异较大,若将发酵后的茶花混合物不分离而直接进行干燥,则会导致茶叶湿度过大或者金银花干燥过度,例如,若采用烘干法干燥,则金银花无法保持原有色泽,并容易失去清甜香味,这些结果都会使茶叶与金银花不能各自充分冲泡出最佳风味,香气和风味都缺少相应的融合度,缺乏层次感;而分别对茶叶和金银花干燥,可以使花和茶叶都保持了干燥后的最佳状态,例如,对于金银花来说,微波干燥可以保持金银花的色泽,还不会造成干燥过度的问题,分别干燥后再混合,除了能各自发挥出最佳状态外,得到的金银花红茶的色、香、味都较佳,不会出现浑汤的问题,口感也具有层次,明显优于共同干燥的方式。

进一步,本发明通过窨制的方式为红茶增添栀子花香,选择窨制栀子花的缘由在于,主要从风味的匹配性、香气的融合度以及保健作用来考虑的,在香气的融合度方面,红茶甜香,金银花清甜香,栀子花甜鲜香,三种物料的香型都属甜香型,三种香气在一定比例的混合下,得到的复合香气馥郁协调并富有层次感,增加了红茶香气的丰富程度;在风味匹配性方面,金银花和栀子花都能增加茶汤的甜度,对提高茶味很有帮助,并未引入其它影响红茶口味表达的味道,使红茶依然以红茶本身味道为主,辅以金银花的清甜味和栀子花的甜鲜味,最终呈现出甜韵十足、鲜甜醇和、爽滑细腻、齿颊留香而又不失茶品本味的风味,层次感和丰富度统一协调,品质质量高;在保健作用方面,考虑到鲜花的安全和质量性,主要考虑药食同源的鲜花资源,在其基础上配伍才更安全,同时,再从产量和推广潜力上考虑,金银花和栀子花配伍更合适,而且金银花和栀子花本身的保健作用跟红茶相配,保健作用更佳。

在本发明中,其与中国专利CN 109717261A的花香红茶相比,未采用揉捻时将金银花一同揉捻的方式,因此,不会存在该专利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制备工艺上,选择金银花与茶一同发酵,可以规避金银花和栀子花花期不同的问题,金银花和茶叶一同发酵,使红茶具有金银花的花香口味时,不仅不会增加红茶的制作周期,后期分别干燥时,干燥后的金银花可以仓储,等待栀子花花期到来时,再混合制备花香红茶,由此可实现高品质春季红茶的制作。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茶叶和花的配伍关系很重要,其直接影响花香红茶的色、香、味等方面,例如茶叶和金银花的配伍关系须满足100:2-15的关系,该配伍关系由发明人根据数次配伍实验所制成品茶感官审评的结果,该比例主要从加工、风味和茶性三个角度考察得到。具体地说,从成品茶加工的角度考察,茶叶发酵过程需要考虑的主要条件是温度、湿度和供氧状态等,其中湿度是重要因素,这里的湿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茶叶和鲜花本身的含水量,二是空气的相对湿度。而茶叶和金银花的比例会影响发酵过程中的茶叶和花本身的含水量,经过前期大量实验的结果筛选得到,在该比例范围内,发酵出来的花和茶叶最充分,发酵效果优异,为得到香气馥郁协调、汤色红亮醇厚、风味富有层次感和丰富度的花香红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如果超出该范围,则会由于茶叶或者金银花发酵不充分而导致得到的花香红茶口感中带苦带涩、汤色成色也不足,很难得到高品质的花香红茶。进一步,从成品茶风味的角度考察,如果茶叶和花的比例高于这个范围,则茶和花的融合度较差,茶叶偏多而使金银花的风味难以体现,遮蔽了金银花的香气,对成品茶的层次感和风味的回味贡献不大;而如果低于这个比例范围,则会使金银花偏多,成品茶中金银花的风味太明显而遮蔽了红茶的本味,最终使红茶的风味很不协调。进一步,从茶性的角度考察,金银花为凉性,红茶为温性,在该比例范围内,其制得的成品茶总体茶性仍为温性,适合绝大部分人饮用,而随着金银花比例增多而超出该范围,则会导致成品茶性质转为凉性,其适饮人群的定位也需要相应调整,显然不利于花香红茶的市场推广。

相应地,茶叶和栀子花的配伍关系也很重要,茶叶和栀子花的配伍关系须满足本发明给出的比例范围,该比例范围也是根据数次试验成品茶感官审评的结果,比例筛选主要从风味的角度来考虑的。通过大量实验成品样审评结果表明,窨花以后最好的状态是花茶香气鲜灵、浓郁、协调且持久。在本发明中,如果茶叶与栀子花的比例关系低于这个比例范围,则会由于茶少花多的缘故,导致栀子花的香气太明显,香气浓郁但和红茶香气不协调,太突出,缺乏层次感;而如果高于这个比例范围,则会由于茶多花少的缘故,导致栀子花的香气不鲜灵、不浓郁、不持久,香气的层次感和丰富感不突出,整体来说风味都不是最佳的。因此,需要严格按照本发明的配伍关系来制备高品质花香红茶。

相应地,在本发明中,金银花和栀子花可相互替换,进而制备得到一种含栀子花的金银花香型红茶,但在正常情况下,考虑到金银花的花期较栀子花靠前,更优选制备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

在本发明中,萎凋时,以3-5cm厚度摊于萎凋槽中萎凋,保持叶温15-25℃,萎凋槽鼓风风量2000-2500L/s,鼓风时间间隔2-5min。

在发明中,发酵时,揉捻后的新鲜茶叶解块后,以5-8cm厚度薄摊于发酵室,发酵室环境温度20-30℃,空气湿度80-95%RH,发酵至条索紧卷,干茶散发花香或甜香后,停止发酵。

在本发明中,为了分别干燥得到最佳状态的茶叶和金银花,在S3中,茶叶烘干时,初烘温度为110-120℃,复烘温度为80-100℃,金银花干燥时,控制微波温度在70-80℃,直至金银花能手搓成粉即可。

进一步,在窨制时,顶层设置为红茶层,窨制环境温度为20-30℃,窨制时间为12-22h。

进一步,窨制时,当花温达到30-35℃时,通花降温,温度降至室温后再继续窨制,期间把黄变的栀子花剔除。

进一步,窨制后的红茶于50-70℃下烘干,烘至手捏茶条成粉即可。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其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得到的红茶甜韵十足、鲜甜醇和、爽滑细腻、齿颊留香而又不失红茶本味,属高品质花香红茶,能够满足人们对红茶口味的多元化需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选用金银花搭配红茶做茶坯,在未增加红茶制作周期的情况下,使金银花与茶叶相互融合,减少了金银花的使用,而且采用分别干燥的方式使花和茶叶都保持了干燥后的最佳状态,茶和花的风味物质共同被冲泡出来,充分发挥了茶和花各自的优势,同时,采用窨制的方式赋予红茶栀子花香,增加了红茶香气的层次感和丰富度,获得的花香红茶甜韵十足、鲜甜醇和、爽滑细腻、汤色红亮、齿颊留香,既不失红茶本味,又有浓郁的金银花和栀子花香味,而且复合香味还能散发出一种淡淡的类似玫瑰花的花香,品饮时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还提升了红茶的保健功效。整个制备工艺精简,制备周期并未延长,与传统窨制工艺相比,生产成本低,生产时间更短,克服了现有花香红茶所存在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图1为例,本发明的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新鲜茶叶和金银花朵,将新鲜茶叶进行萎凋,萎凋后进行揉捻;

S2、将揉捻后的新鲜茶叶解块并摊于发酵室,按照加工前新鲜茶叶和金银花重量比100:2-15的比例,向新鲜茶叶中混入鲜金银花一同发酵;

S3、发酵完成后,用色选机将金银花和茶叶分开,然后用烘干法对茶叶进行烘干,得到红茶;用微波干燥的方式对金银花进行干燥,得到金银花干;

S4、在封闭装置中,按红茶与栀子花重量比100:20-40的比例,用纱布按一层红茶一层栀子花分层放置,然后进行窨制;

S5、窨制完成后,将窨制后的红茶烘干,然后再向红茶中混入金银花干,即得到含金银花的栀子花红茶。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为了提高萎凋效果,萎凋时,以3-5cm厚度摊于萎凋槽中萎凋,保持叶温15-25℃,萎凋槽鼓风风量2000-2500L/s,鼓风时间间隔2-5min。具体参数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萎凋参数。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为了提高揉捻效果,发酵时,揉捻后的新鲜茶叶解块后,以5-8cm厚度薄摊于发酵室,发酵室环境温度20-30℃,空气湿度80-95%RH,发酵至条索紧卷,干茶散发花香或甜香后,停止发酵。具体参数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揉捻参数。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为了分别干燥得到最佳状态的茶叶和金银花,在S3中,茶叶烘干时,初烘温度为110-120℃,复烘温度为80-100℃,金银花干燥时,控制微波温度在70-80℃,直至金银花能手搓成粉即可。

进一步地,在窨制时,顶层设置为红茶层,窨制环境温度为20-30℃,窨制时间为12-22h。

为了进一步提高窨制效果,窨制时,当花温达到30-35℃时,通花降温,以避免栀子花温度过高,温度降至室温后再继续窨制,期间把黄变的栀子花剔除。进一步,窨制后的红茶于50-70℃下烘干,烘至手捏茶条成粉即可。

为了更好地实施本发明,以下列举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的红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和花朵的准备:于晴天早晨,待露水完全散去后,早上九点之前采摘鲜叶和花朵(金银花和栀子花),其中鲜叶选取产于四川地区的四川群体种品种优质鲜叶,原料为清明谷雨期间,一芽一叶初展鲜叶标准,金银花和栀子花在盛花期,分别选取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下部青色的和初开放花朵状态的进行采摘;

S2、萎凋:将采摘回来的鲜叶,以5cm左右厚度摊于萎凋槽中萎凋,萎凋环境23.3℃,萎凋槽鼓风风量2500L/s,鼓风时间间隔2min,至鲜叶叶质柔软,失去光泽呈疲软状态,手摸芽叶柔软,不刺手,可成团,青草气大部分消失,散发出清香;

S3、揉捻:将萎凋后鲜叶输送到下一步进行揉捻,室内温度为22-24℃,揉捻机每桶投叶量35Kg,转速36r/min,按照轻重轻原则,先空揉25min,再轻压15min(解块一次),再重压20min,然后松压10min,至85%以上茶条条索紧微卷,茶汁流出,部分叶色呈微黄绿色为宜;

S4、发酵:解块后将茶叶以5cm左右厚度薄摊于发酵室,按照未加工前鲜叶和鲜金银花比例100:5,撒入鲜金银花,混匀后一起发酵,发酵室环境温度24.2℃,空气湿度88.7RH,发酵至条索紧细稍卷,叶色为淡红黄色,叶脉呈浅红黄,散发出花香,停止发酵;

S5、分离:用色选机将金银花和茶叶分开;

S6、茶叶干燥:初烘温度为120℃,30min,至茶条紧卷,手捏茶条尚软,甜花香明显;复烘温度为85℃,至闻到清香、花果香,茶条紧卷,色泽红棕油润,显金毫,手捏茶条成粉即可;

S7、金银花干燥:采用微波干燥的方法对金银花进行干燥,控制微波温度在80℃,至金银花茶能手搓成粉即得到金银花干;

S8、窨花:在封闭装置中,按红茶和栀子花比100:20的比例,用纱布把茶花分层放置,一层红茶一层栀子茶,注意顶层为红茶,窨花环境温度25.7℃,当花温达到30℃通花降温,温度降至室温后再继续窨制,窨制时间14h;

S9、产品干燥:将窨制的红茶放入茶叶烘笼中,温度为60℃烘干,烘至手捏茶条成粉;

S10、将S9工艺得到的花茶和S7工艺得到的金银花干,混匀称重,包装成品,即得到成品——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

实施例2

一种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的红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和花朵的准备:于晴天早晨,待露水完全散去后,早上九点之前采摘鲜叶和花朵(金银花和栀子花),其中鲜叶选取产于四川地区的早白尖品种优质鲜叶,原料为清明谷雨期间,鲜叶为单芽标准,金银花和栀子花在盛花期,分别选取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下部青色的和初开放花朵状态的进行采摘;

S2、萎凋:将采摘回来的鲜叶,以3cm左右厚度摊于萎凋槽中萎凋,萎凋环境21.1℃,萎凋槽鼓风风量2500L/s,鼓风时间间隔5min,至鲜叶叶面萎软,叶质柔软,叶表失去光泽,叶色转暗绿,青草气减退,透出清香;

S3、揉捻:将萎凋后鲜叶输送到下一步进行揉捻,揉捻机每桶投叶量35kg,中压揉捻2h,至85%以上茶条条索细紧微卷,手捏成团而茶汁不外溢,青红泛棕色为宜;

S4、发酵:解块后输送至发酵室发酵。发酵室环境温度27.6℃,空气湿度94.6%RH,茶叶以8cm左右厚度摊于发酵室,按照未加工前鲜叶和鲜金银花比例100:8,撒入鲜金银花,混匀后一起发酵,至条索紧细卷曲,叶色呈红棕色,散发出甜香,停止发酵;

S5、分离:用色选机将金银花和茶叶分开;

S6、茶叶干燥:初烘温度为120℃,35min,至茶条紧细卷曲,乌润稍显金毫,手捏茶条尚软,甜香明显;复烘温度为100℃,至茶条紧细卷曲,色泽乌黑油亮,显金毫,手捏茶条成粉,甜香明显;

S7、金银花干燥:采用微波干燥的方法对金银花进行干燥,控制微波温度在80℃,至金银花茶能手搓成粉即得到金银花干;

S8、窨花:在封闭装置中,按红茶和栀子花比100:40的比例,用纱布把茶花分层放置,一层红茶一层栀子茶,注意顶层为红茶;窨花环境温度23.4℃,当花温达到30℃通花降温,温度降至室温后再继续窨制,窨制时间16h;

S9、产品干燥:将窨制的红茶放入茶叶烘笼中,温度为60℃烘干,烘至手捏茶条成粉;

S10、将S9工艺得到的花茶和S7工艺得到的金银花干,混匀称重,包装成品,即得到成品——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

实施例3

一种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的红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和花朵的准备:于晴天早晨,待露水完全散去后,早上九点之前采摘鲜叶和花朵(金银花和栀子花),其中鲜叶选取产于四川地区的优质福鼎大白品种鲜叶,原料为清明谷雨期间,一芽一叶鲜叶标准,金银花和栀子花在盛花期,分别选取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下部青色的和初开放花朵状态的进行采摘;

S2、萎凋:将采摘回来的鲜叶,以5cm左右厚度摊于萎凋槽中萎凋,萎凋环境23.4℃,萎凋槽鼓风风量2500L/s,鼓风时间间隔2min,至鲜叶嫩梗萎软,折而不断,紧握成团,松手可缓慢松散,叶质柔软,叶表失去光泽,叶色转暗绿,青草气减退,透出清香;

S3、揉捻:将萎凋后鲜叶输送到下一步进行揉捻,揉捻机每桶投叶量35Kg,按照轻重轻原则,先空揉再中压揉捻,中压1.5h,分两次揉捻,至85%以上茶条条索紧微卷,手捏成团而茶汁不外溢,青泛红棕色为宜;

S4、发酵:解块后将茶叶以5cm左右厚度薄摊于发酵室,按照未加工前鲜叶和鲜金银花比例100:6,撒入鲜金银花,混匀后一起发酵,发酵室环境温度24.1℃,空气湿度86.6RH,发酵至条索紧卷,叶色黄红,散发甜花香后,停止发酵;

S5、分离:用色选机将金银花和茶叶分开;

S6、茶叶干燥:初烘温度为110℃,20min,至茶条紧卷,乌润有金毫,手捏茶条尚软,甜花香明显;复烘温度为80℃,至茶条紧卷,色泽乌黑油亮,多金毫,手捏茶条成粉,甜香明显;

S7、金银花干燥:采用微波干燥的方法对金银花进行干燥,控制微波温度在70℃,至金银花茶能手搓成粉即得到金银花干;

S8、窨花:在封闭装置中,按红茶和栀子花比100:30的比例,用纱布把茶花分层放置,一层红茶一层栀子茶,注意顶层为红茶,窨花环境温度25.1℃,当花温达到30℃通花降温,温度降至室温后再继续窨制,窨制时间18h;

S9、产品干燥:将窨制的红茶放入茶叶烘笼中,温度为50℃烘干,烘至手捏茶条成粉;

S10、将S9工艺得到的花茶和S7工艺得到的金银花干,混匀称重,包装成品,即得到成品——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

表1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感官审评结果

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3所制得的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感官审评品质较优,分数均高于90分。上述三款茶的香气层次丰富,高长持久,表现为花香,甜香,鲜香融为一体,协调度高,口感也较佳,表现为红茶和金银花的滋味融合度高,口感醇厚鲜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含金银花的栀子花香型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含金银花的抑菌口腔组合物、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20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