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2:01


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尤指一种具有一谐波减速器的电动助力车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3,其是现有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行星齿轮传动装置9包括一电动马达92、一中空连接轴93、一制动装置98、一空心轮94、一中心轮96、三个行星齿轮95以及一行星齿轮架99。请同时参阅图14,其是图13现有技术的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空心轮94具有一内齿轮以及一外齿轮。中心轮96具有一外齿轮。三个行星齿轮95分别具有一外齿轮。三个行星齿轮95分别与空心轮94的内齿轮以及中心轮96的外齿轮啮合。行星齿轮架99分别与三个行星齿轮95相连接。空心轮94的外齿轮与一电动助力车的一链条97的链节啮合。电动助力车的一中轴91穿过中空连接轴93中心,而与行星齿轮架99固定连接。中空连接轴93与电动马达92固定连接,也同时与中心轮96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使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9,主要有减速比较低、重量较重、体积较大、噪音较大以及传动精度较低等缺点。由于其减速比较低、重量较重等问题,因此对于电动马达的需求功率较大,进而影响电池的续航力。此外,噪音较大以及传动精度较低等则会影响使用者骑乘时的舒适度。再者,体积较大会影响电动助力车的外观美学设计。

有鉴于此,发明人开发出简便组装的设计,能够避免上述的缺点,安装方便,又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以兼顾使用弹性与经济性等考量,因此遂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降低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的重量、体积、噪音,且同时提高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的减速比,并提高传动精度,进而提高电池续航力、提高骑乘时的舒适度、以及提升外观美学设计。

为解决前述问题,以达到所预期的功效,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设置于一电动助力车的一车架内,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包括一传动齿轮装置。传动齿轮装置包括一波发生器、一柔轮、一刚轮、一转向齿轮组以及一第一单向离合器。波发生器包括一椭圆凸轮以及一柔性轴承。柔性轴承具有一内圈,供容置椭圆凸轮,使柔性轴承形变为椭圆状。柔轮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柔轮的第一端具有一柔轮外齿轮以及一内圈,柔轮的第一端的内圈供容置波发生器,使柔轮的第一端形变为椭圆状。刚轮具有一刚轮内齿轮,供与柔轮外齿轮啮合。转向齿轮组具有一第一输入部、一第二输入部以及一输出部,第一输入部与柔轮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输入部具有一内圈,输出部供与电动助力车的一链盘相连接,第一输入部所具有的一第一输入转动轴系不平行于第二输入部所具有的一第二输入转动轴。第一单向离合器容置于转向齿轮组的第二输入部的内圈内,第一单向离合器具有一内圈,供容置电动助力车的一中轴。

此外,本发明更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设置于一电动助力车的一车架内,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包括一传动马达装置以及一传动齿轮装置。传动马达装置包括一电动马达。电动马达具有一马达出力轴。传动齿轮装置包括一波发生器、一柔轮、一刚轮、一转向齿轮组以及一第一单向离合器。波发生器包括一椭圆凸轮以及一柔性轴承。椭圆凸轮具有一内圈,与马达出力轴相连接。柔性轴承具有一内圈,供容置椭圆凸轮,使柔性轴承形变为椭圆状。柔轮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柔轮的第一端具有一柔轮外齿轮以及一内圈,柔轮的第一端的内圈供容置波发生器,使柔轮的第一端形变为椭圆状。刚轮具有一刚轮内齿轮,供与柔轮外齿轮啮合。转向齿轮组具有一第一输入部、一第二输入部以及一输出部,第一输入部与柔轮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输入部具有一内圈,输出部供与电动助力车的一链盘相连接,第一输入部所具有的一第一输入转动轴系不平行于第二输入部所具有的一第二输入转动轴。第一单向离合器容置于转向齿轮组的第二输入部的内圈内,第一单向离合器具有一内圈,供容置电动助力车的一中轴。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转向齿轮组包括一第一齿轮件以及一第二齿轮件。第一齿轮件包括一第一齿轮以及一第一连接轴。转向齿轮组的第一输入部位于第一连接轴的一第一端,第一齿轮与第一连接轴的一第二端相连接。第二齿轮件包括一第二齿轮以及一第二连接轴。转向齿轮组的第二输入部位于第二连接轴的一第一端,第二齿轮与第二连接轴的第一端相连接,转向齿轮组的输出部位于第二连接轴的一第二端。其中第一齿轮件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件的第二齿轮啮合。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的组合包括选自以下群组之一者:两个伞齿轮的组合、两个戟齿轮的组合、一外齿轮以及一面齿轮的组合、一蜗轮以及一圆筒蜗杆的组合、以及一蜗轮以及一鼓形蜗杆的组合。

此外,本发明再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设置于一电动助力车的一车架内,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包括一传动齿轮装置。传动齿轮装置包括一波发生器、一柔轮、一刚轮、一平行轴齿轮组以及一第一单向离合器。波发生器包括一椭圆凸轮以及一柔性轴承。柔性轴承具有一内圈,供容置椭圆凸轮,使柔性轴承形变为椭圆状。柔轮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柔轮的第一端具有一柔轮外齿轮以及一内圈,柔轮的第一端的内圈供容置波发生器,使柔轮的第一端形变为椭圆状。刚轮具有一刚轮内齿轮,供与柔轮外齿轮啮合。平行轴齿轮组具有一第一输入部、一第二输入部以及一输出部,第一输入部与柔轮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输入部具有一内圈,输出部供与电动助力车的一链盘相连接,第一输入部所具有的一第一输入转动轴系平行于第二输入部所具有的一第二输入转动轴。第一单向离合器容置于平行轴齿轮组的第二输入部的内圈内,第一单向离合器具有一内圈,供容置电动助力车的一中轴。

此外,本发明又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设置于一电动助力车的一车架内,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包括一传动马达装置以及一传动齿轮装置。传动马达装置包括一电动马达。电动马达具有一马达出力轴。传动齿轮装置包括一波发生器、一柔轮、一刚轮、一平行轴齿轮组以及一第一单向离合器。波发生器包括一椭圆凸轮以及一柔性轴承。椭圆凸轮具有一内圈,与马达出力轴相连接。柔性轴承具有一内圈,供容置椭圆凸轮,使柔性轴承形变为椭圆状。柔轮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柔轮的第一端具有一柔轮外齿轮以及一内圈,柔轮的第一端的内圈供容置波发生器,使柔轮的第一端形变为椭圆状。刚轮具有一刚轮内齿轮,供与柔轮外齿轮啮合。平行轴齿轮组具有一第一输入部、一第二输入部以及一输出部,第一输入部与柔轮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输入部具有一内圈,输出部供与电动助力车的一链盘相连接,第一输入部所具有的一第一输入转动轴系平行于第二输入部所具有的一第二输入转动轴。第一单向离合器容置于平行轴齿轮组的第二输入部的内圈内,第一单向离合器具有一内圈,供容置电动助力车的一中轴。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平行轴齿轮组包括一第一齿轮件以及一第二齿轮件。第一齿轮件包括一第一齿轮以及一第一连接轴。平行轴齿轮组的第一输入部位于第一连接轴的一第一端,第一齿轮与第一连接轴的一第二端相连接。第二齿轮件包括一第二齿轮以及一第二连接轴。平行轴齿轮组的第二输入部位于第二连接轴的一第一端,第二齿轮与第二连接轴的第一端相连接,平行轴齿轮组的输出部位于第二连接轴的一第二端。其中第一齿轮件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件的第二齿轮啮合。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的组合包括选自以下群组之一者:两个外齿轮的组合、两个螺旋齿轮的组合、以及一外齿轮以及一内齿轮的组合。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二齿轮所具有的一第二齿数与第一齿轮所具有的一第一齿数的比例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2。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传动齿轮装置更包括至少一第一轴承,至少一第一轴承具有一内圈,供容置第一齿轮件的第一连接轴。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至少一第一轴承包括选自以下群组的至少一个:一滚珠轴承以及一滚针轴承。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传动齿轮装置更包括一孔用扣环,至少一第一轴承具有一外环,孔用扣环用以固定至少一第一轴承的外环。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柔轮更包括一固定部,第一齿轮件更包括一固定部,至少一第一轴承具有一内环,柔轮的固定部以及第一齿轮件的固定部供固定至少一第一轴承的内环。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传动齿轮装置更包括至少一第二轴承,至少一第二轴承具有一内圈,供容置第二齿轮件的第二连接轴。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至少一第二轴承包括选自以下群组的至少一个:一滚珠轴承以及一滚针轴承。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传动齿轮装置更包括至少一第三轴承,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更包括一连接轴凸出部,至少一第三轴承具有一内圈,供容置连接轴凸出部。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至少一第三轴承包括选自以下群组的至少一个:一滚珠轴承以及一滚针轴承。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滚珠轴承是一深沟球轴承。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齿轮件更包括一第二单向离合器,第二单向离合器具有一内圈,供容置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第一齿轮具有一内圈,供容置第二单向离合器。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二单向离合器包括选自以下群组之一者:一滚柱型单向离合器以及一撑柱型单向离合器。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设置于车架的一五通管内。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输入转动轴与第二输入转动轴不重合。

于一实施例中,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更包括一壳体,壳体供容置传动齿轮装置,刚轮固定于壳体上。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壳体是一8字型。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电动马达包括选自以下群组之一者:一无刷直流马达以及一有刷直流马达。

于一实施例中,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更包括一电池,其中电池与传动马达装置电性连接。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电池是一充电电池。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电池设置于车架的一中管内或一斜管内。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波发生器、柔轮以及刚轮形成一谐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所具有的一谐波减速器转动轴与第一输入转动轴重合;其中马达出力轴所具有的一马达出力转动轴与第一输入转动轴重合。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传动齿轮装置更包括一轴用扣环,轴用扣环用以固定椭圆凸轮与马达出力轴的连接。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波发生器、柔轮以及刚轮形成一谐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具有一减速比,减速比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50。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柔轮外齿轮具有一柔轮外齿齿数,柔轮外齿轮与刚轮内齿轮啮合的一啮合齿数大于或等于15%的柔轮外齿齿数,且小于或等于30%的柔轮外齿齿数。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柔轮外齿轮具有一柔轮齿轮模数,柔性轴承的内圈具有一柔性轴承内圈直径,椭圆凸轮具有一长轴以及一短轴;其中长轴大于柔性轴承内圈直径,且小于或等于柔性轴承内圈直径加两倍的柔轮齿轮模数;其中短轴大于或等于柔性轴承内圈直径减两倍的柔轮齿轮模数,且小于柔性轴承内圈直径。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柔轮是一杯形,柔轮的第一端是杯形的一杯口,柔轮的第二端是杯形的一杯底。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传动齿轮装置更包括一第三单向离合器,第三单向离合器容置于椭圆凸轮的内圈内,第三单向离合器具有一内圈,供与马达出力轴相连接。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传动齿轮装置更包括一第三单向离合器,椭圆凸轮具有一内圈,第三单向离合器容置于椭圆凸轮的内圈内。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三单向离合器是一单向滚子轴承。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传动齿轮装置更包括一扭力感知器,扭力感知器容置于第一单向离合器的内圈内,扭力感知器具有一内圈,供容置电动助力车之中轴。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波发生器、柔轮以及刚轮形成一谐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所具有的一谐波减速器转动轴与第一输入转动轴重合。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靠近波发生器的一端设置于车架的一中管内或一斜管内;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远离波发生器的一端设置于车架的一五通管内。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输入转动轴与第二输入转动轴的一夹角是90度。

于一实施例中,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更包括一壳体,壳体供容置传动齿轮装置,刚轮固定于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兼顾使用弹性与经济性等考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以下举较佳的实施例,配合图式、图号,将本发明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实施例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实施例的椭圆凸轮、柔性轴承、柔轮以及刚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的实施例的椭圆凸轮、柔性轴承、柔轮以及刚轮的组合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实施例的柔轮、第一齿轮件以及第二齿轮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设置于电动助力车的车架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设置于电动助力车的车架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的五种情境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具体实施例的柔轮、第一齿轮件以及第二齿轮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设置于电动助力车的车架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设置于电动助力车的车架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现有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图13现有技术的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0传动齿轮装置;11壳体;12靠近波发生器的一端;13远离波发生器的一端;2波发生器;20椭圆凸轮;21椭圆凸轮的内圈;200椭圆凸轮的外圈;22法兰;23端盖;24垫片;25柔性轴承;26柔性轴承的内圈;27柔性轴承的外圈;28轴承;29铜套;3柔轮;31柔轮的第一端;32柔轮的第一端的内圈;33柔轮的固定部;34柔轮外齿轮;35柔轮的第二端;36密封元件;4刚轮;40刚轮内齿轮;45谐波减速器;46谐波减速器转动轴;5转向齿轮组;50第一齿轮件;500第一齿轮件的固定部;51第一输入部;510第一输入转动轴;52第一齿轮;520第一齿轮的内圈;53第一连接轴;530第一连接轴的第一端;531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55第二齿轮件;56第二输入部;560第二输入部的内圈;561第二输入转动轴;57输出部;58第二齿轮;59第二连接轴;590第二连接轴的第一端;591第二连接轴的第二端;6平行轴齿轮组;60第一齿轮件;600第一齿轮件的固定部;61第一输入部;610第一输入转动轴;62第一齿轮;620第一齿轮的内圈;63第一连接轴;630第一连接轴的第一端;631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64连接轴凸出部;65第二齿轮件;66第二输入部;660第二输入部的内圈;661第二输入转动轴;67输出部;68第二齿轮;69第二连接轴;690第二连接轴的第一端;691第二连接轴的第二端;7第一单向离合器;71第一轴承;710第一轴承的内圈;711第一轴承的内环;712第一轴承的外环;72第二轴承;73第三轴承;74孔用扣环;75、75’第二单向离合器;750、750’第二单向离合器的内圈;76第三单向离合器;760第三单向离合器的内圈;77扭力感知器;78第四轴承;780第四轴承的内圈;79轴用扣环;80车架;81链盘;82中轴;83五通管;84中管;85斜管;86传动马达装置;87电动马达;88马达出力轴;880马达出力转动轴;89电池;9行星齿轮传动装置;91中轴;92电动马达;93中空连接轴;94空心轮;95行星齿轮;96中心轮;97链条;98制动装置;99行星齿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的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包括一传动齿轮装置10、一壳体11以及一传动马达装置86。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设置于一电动助力车的一车架80内(请同时参阅图6或图7)。壳体11供容置传动齿轮装置10。传动马达装置86包括一电动马达87。电动马达87包括选自以下群组之一者:一无刷直流马达以及一有刷直流马达。电动马达87具有一马达出力轴88。马达出力轴88具有的一马达出力转动轴880。请同时参阅图2,其是图1的实施例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传动齿轮装置10包括一波发生器2、一柔轮3、一刚轮4、一转向齿轮组5、一第一单向离合器7、一第二单向离合器75、一第三单向离合器76、两个第一轴承71、两个第二轴承72、一扭力感知器77、一孔用扣环74以及一轴用扣环79。波发生器2包括一椭圆凸轮20以及一柔性轴承25。请同时参阅图3,其是图1的实施例的椭圆凸轮、柔性轴承、柔轮以及刚轮的立体分解图。柔性轴承25具有一内圈26,供容置椭圆凸轮20。将椭圆凸轮20容置于柔性轴承25的内圈26内时(也即将椭圆凸轮20的一外圈200塞入柔性轴承25的内圈26内),会使柔性轴承25形变为椭圆状,如此使椭圆凸轮20以及柔性轴承25形成波发生器2。柔轮3具有一第一端31以及一第二端35。其中柔轮3是一杯形,柔轮3的第一端31是杯形的一杯口,柔轮3的第二端35是杯形的一杯底。柔轮3的第一端31具有一柔轮外齿轮34以及一内圈32。将波发生器2容置于柔轮3的内圈32内时(也即将柔性轴承25的一外圈27塞入柔轮3的内圈32内),会使柔轮3的第一端31形变为椭圆状。刚轮4具有一刚轮内齿轮40,供与柔轮外齿轮34啮合。刚轮4固定于壳体11上。请同时参阅图4,其是图3的实施例的椭圆凸轮、柔性轴承、柔轮以及刚轮的组合俯视示意图。其中波发生器2(椭圆凸轮20以及柔性轴承25)、柔轮3以及刚轮4形成一谐波减速器45。椭圆凸轮20具有一内圈21。第三单向离合器76容置于椭圆凸轮20的内圈21内。第三单向离合器76具有一内圈760,供与马达出力轴88相连接。轴用扣环79用以固定马达出力轴88与椭圆凸轮20以及与第三单向离合器76的连接,以避免轴向位移。使用轴用扣环79时更可加上一垫片24。谐波减速器45具有的一谐波减速器转动轴46,与马达出力转动轴880重合。请同时参阅图5,其是图1的实施例的柔轮、第一齿轮件以及第二齿轮件的立体分解图。转向齿轮组5包括一第一齿轮件50以及一第二齿轮件55。第一齿轮件50包括一第一齿轮52以及一第一连接轴53。第二齿轮件55包括一第二齿轮58以及一第二连接轴59。转向齿轮组5具有一第一输入部51、一第二输入部56以及一输出部57。转向齿轮组5的第一输入部51位于第一连接轴53的一第一端530。第一齿轮52与第一连接轴53的一第二端531相连接。第一齿轮52具有一内圈520。在此实施例中,两个第四轴承78分别具有一内圈780,第二单向离合器75具有一内圈750,系先将第一连接轴53的第二端531容置于两个第四轴承78的内圈780以及第二单向离合器75的内圈750内,再将两个第四轴承78以及第二单向离合器75容置于第一齿轮52的内圈520内。转向齿轮组5的第一输入部51(第一连接轴53的第一端530)与柔轮3的第二端35相连接。转向齿轮组5的第二输入部56位于第二连接轴59的一第一端590。转向齿轮组5的第二输入部56具有一内圈560。第一单向离合器7容置于转向齿轮组5的第二输入部56的内圈560内。第二齿轮58与第二连接轴59的第一端590相连接。第一齿轮件50的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件55的第二齿轮58啮合。转向齿轮组5的输出部57位于第二连接轴59的一第二端591。转向齿轮组5的输出部57(第二连接轴59的第二端591)供与电动助力车的一链盘81相连接。第一单向离合器7具有一内圈,扭力感知器77容置于第一单向离合器7的内圈内。扭力感知器77具有一内圈,供容置电动助力车的一中轴82。其中更可增加使用一轴承28以及一铜套29,使中轴82同时扭力感知器77的一内圈、轴承28的一内圈内以及铜套29的一内圈内,使中轴82的转动更加稳定,并避免轴向位移。转向齿轮组5的第一输入部51(第一连接轴53的第一端530)具有一第一输入转动轴510。转向齿轮组5的第二输入部56(第二连接轴59的第一端590)具有一第二输入转动轴561。第一输入转动轴510与谐波减速器转动轴46重合,也与马达出力转动轴880重合。第一输入转动轴510与第二输入转动轴561的一夹角是90度(不平行)。柔轮3更包括一固定部33。第一齿轮件50更包括一固定部500(位于第一连接轴53)。两个第一轴承71分别具有一内圈710、一内环711以及一外环712。在转向齿轮组5的第一输入部51(第一连接轴53的第一端530)与柔轮3的第二端35相连接的前,可先将介于转向齿轮组5的第一输入部51(第一连接轴53的第一端530)与固定部500之间的第一连接轴53容置于两个第一轴承71的内圈710内,再将转向齿轮组5的第一输入部51(第一连接轴53的第一端530)与柔轮3的第二端35相连接,如此可将第一轴承71的内环711固定于柔轮3的固定部33以及第一齿轮件50的固定部500之间,以避免第一轴承71的轴向位移。转向齿轮组5的第一输入部51(第一连接轴53的第一端530)与柔轮3的第二端35之间的连接更可加入一垫片24。孔用扣环74用以将第一轴承71的外环712固定于壳体11,以避免第一轴承71的轴向位移。第一轴承71包括选自以下群组的至少一个:一滚珠轴承以及一滚针轴承。其中滚珠轴承可为一深沟球轴承。两个第二轴承72分别具有一内圈,第二齿轮件55的第二连接轴59容置于两个第二轴承72的内圈内。第二轴承72包括选自以下群组的至少一个:一滚珠轴承以及一滚针轴承。其中滚珠轴承可为一深沟球轴承。其中更可包括一密封元件36,以密封介于中轴82以及转向齿轮组5的输出部57(第二连接轴59的第二端591)之间的空隙。

请参阅图6,其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设置于电动助力车的车架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更包括一电池89,其中电池89与传动马达装置86电性连接。电池89可为一充电电池。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靠近波发生器2的一端12设置于车架80的一斜管85内;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远离波发生器2的一端13设置于车架80的一五通管83内;其中电池89设置于车架80的斜管85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靠近波发生器2的一端12设置于车架80的斜管85内;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远离波发生器2的一端13设置于车架80的五通管83内;而电池89设置于车架80的一中管84内(图中未显示)。

请参阅图7,其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设置于电动助力车的车架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更包括一电池89,其中电池89与传动马达装置86电性连接。电池89可为一充电电池。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靠近波发生器2的一端12设置于车架80之中管84内;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远离波发生器2的一端13设置于车架80的五通管83内;其中电池89设置于车架80之中管84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靠近波发生器2的一端12设置于车架80之中管84内;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远离波发生器2的一端13设置于车架80的五通管83内;其中电池89设置于车架80的斜管85内(图中未显示)。

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采用转向齿轮组5的转向以及减速结构(包括两个伞齿轮:第一齿轮件50与第二齿轮件55),搭配谐波减速器45的减速结构,可大幅降低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的体积以及重量,并且可将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设置于电动助力车的车架80之中管84以及五通管83内或设置于电动助力车的车架80的斜管85以及五通管83内。如此设计,可有效减少整个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在五通管83处的体积,如此可提升电动助力车之中轴82、扭力感知器77以及第一单向离合器7等其他零件的设计及配置的灵活性。相较于现有技术将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外挂在车架外部,本发明采用此结构可将整个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隐藏至电动助力车的车架80中,可提升外观美学设计。此外,谐波减速器45具有高减速比、啮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低噪音以及高传动精度等特点,可有效地提高电池续航力,高传动精度的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运转平顺,并可提高骑乘时的舒适度。

使用者在骑乘或使用具有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的电动助力车时,一般有以下五种情境模式。请参阅图8,其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的五种情境模式的流程示意图。图8中的线条一、线条二、线条三、线条四以及线条五分别代表情境模式一、情境模式二、情境模式三、情境模式四以及情境模式五,其中线条的箭头方向代表带动转动的方向。例如,中轴82与扭力感知器77之间的线条一代表中轴82带动扭力感知器77。情境模式一:是正常骑乘状态。当使用者踩脚踏板使其正向旋转,使电动助力车之中轴82开始正向转动,此时扭力感知器77感测到一转动扭力值,电动马达87即依据此转动扭力值的大小开始转动(电动马达87的输出扭力与转动扭力值相关),而通过谐波减速器45、第一齿轮件50以及第二齿轮件55,增加转向齿轮组5的输出部57(第二连接轴59的第二端591)于电动助力车的链盘81所输出的扭力,以降低使用者的负担。(使用者踩脚踏板正向转动,带动中轴82,带动扭力感知器77,带动第一单向离合器7,带动第二齿轮件55,带动链盘81;电动马达87转动,带动第三单向离合器76,带动波发生器2,带动柔轮3,带动第一连接轴53,带动第二单向离合器75,带动第一齿轮52,带动第二齿轮件55,带动链盘81。)情境模式二:当使用者欲使脚踏板逆向旋转时(使中轴82逆向旋转),此时第一单向离合器7即发挥作用,使扭力感知器77与第二连接轴59的第一端590脱离(也即使中轴82与第二连接轴59的第一端590脱离),而此时扭力感知器77所感测到的扭力值为零(因无负载),故电动马达87即停止转动。(使用者踩脚踏板逆向转动,带动中轴82,带动扭力感知器77,第一单向离合器7使扭力感知器77与第二齿轮件55脱离。)情境模式三:当电池89没电时电动马达87不会转动,或是当使用者不想使用电动马达87协助时切掉开关使电动马达87不会转动。此时若无第二单向离合器75,则使用者踩脚踏板时,中轴82的正向转动不仅会带着第二齿轮件55的转动而使链盘81正向转动,第二齿轮件55也会连带着使第一齿轮件50以及谐波减速器45一起转动。然而由于谐波减速器45具有较大的减速比,故使用者踩脚踏板会倍感吃力。因此,在情境模式三下,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的第二单向离合器75即可发挥作用,使第一齿轮52与第一连接轴53的第二端531脱离,如此大幅降低使用者踩脚踏板因连动谐波减速器45所造成的负载。(使用者踩脚踏板正向转动,带动中轴82,带动扭力感知器77,带动第一单向离合器7,带动第二齿轮件55,同时带动链盘81以及带动第一齿轮52,第二单向离合器75使第一齿轮52与第一连接轴53脱离。)情境模式四:当紧急煞车时,使用者停止踩脚踏板,然而电动马达87并无法在那一瞬间立即停止转动,因此电动马达87完全停止的前,依旧会带动谐波减速器45、第一齿轮件50以及第二齿轮件55,进而带动中轴82,虽然这段时间很短暂,但对于使用者而言可能会造成脚的不适感。此时,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的第一单向离合器7即可发挥作用,使扭力感知器77与第二连接轴59的第一端590脱离(也即使中轴82与第二连接轴59的第一端590脱离),以避免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电动马达87转动,带动第三单向离合器76,带动波发生器2,带动柔轮3,带动第一连接轴53,带动第二单向离合器75,带动第一齿轮52,带动第二齿轮件55,带动链盘81,同时第一单向离合器7使第二齿轮件55与扭力感知器77脱离。)情境模式五:使用者有时需要以牵车的方式倒车,使链盘81逆向旋转,此时扭力感知器77所感测到的扭力值为零(因无负载),故电动马达87不会转动。然而链盘81逆向旋转会带动第二齿轮件55的逆向旋转,不仅带动中轴82逆向旋转,也同时带动第一齿轮件50以及谐波减速器45一起转转。但由于电动马达87无法逆转,故此时第三单向离合器76即发挥作用,使马达出力轴88与椭圆凸轮20脱离,如此使牵车的方式倒车不至于卡死。(链盘81逆向转动,带动第二齿轮件55,同时带动第一单向离合器7以及第一齿轮52;第一单向离合器7带动扭力感知器77,带动中轴82,带动脚踏板;第一齿轮52带动第二单向离合器75,带动第一连接轴53,带动柔轮3,带动波发生器2,第三单向离合器76使波发生器2与电动马达87脱离。)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齿轮58所具有的一第二齿数与第一齿轮52所具有的一第一齿数的比例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2。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2以及第二齿轮58的组合包括选自以下群组之一者:两个伞齿轮的组合、两个戟齿轮的组合、一外齿轮以及一面齿轮的组合、一蜗轮以及一圆筒蜗杆的组合、以及一蜗轮以及一鼓形蜗杆的组合。

柔轮外齿轮34具有一柔轮外齿齿数。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柔轮外齿轮34与刚轮内齿轮40啮合的一啮合齿数大于或等于15%的柔轮外齿齿数,且小于或等于30%的柔轮外齿齿数。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谐波减速器45具有一减速比,减速比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50。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柔轮外齿轮34具有一柔轮齿轮模数。柔性轴承25的内圈26具有一柔性轴承内圈直径。椭圆凸轮20具有一长轴以及一短轴,长轴大于短轴。其中长轴大于或等于柔性轴承内圈直径加上1.8倍的柔轮齿轮模数,且小于或等于柔性轴承内圈直径加上2.4倍的柔轮齿轮模数;其中短轴大于或等于柔性轴承内圈直径减去2.4倍的柔轮齿轮模数,且小于或等于柔性轴承内圈直径减去1.8倍的柔轮齿轮模数。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可以一法兰22来连接传动齿轮装置10与传动马达装置86。

请参阅图9,其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的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包括一传动齿轮装置10、一壳体11以及一传动马达装置86。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设置于一电动助力车的一车架80内(请同时参阅图11或图12)。壳体11供容置传动齿轮装置10。传动马达装置86包括一电动马达87。电动马达87包括选自以下群组之一者:一无刷直流马达以及一有刷直流马达。电动马达87具有一马达出力轴88。马达出力轴88具有的一马达出力转动轴880。传动齿轮装置10包括一波发生器2、一柔轮3、一刚轮4、一平行轴齿轮组6、一第一单向离合器7、一第二单向离合器75’、一第三单向离合器76、一第一轴承71、两个第二轴承72、一第三轴承73、一扭力感知器77以及一轴用扣环79。波发生器2包括一椭圆凸轮20以及一柔性轴承25。请同时参阅图3以及图4。柔性轴承25具有一内圈26,供容置椭圆凸轮20。将椭圆凸轮20容置于柔性轴承25的内圈26内时(将椭圆凸轮20的一外圈200塞入柔性轴承25的内圈26内),会使柔性轴承25形变为椭圆状,如此形成波发生器2。柔轮3具有一第一端31以及一第二端35。其中柔轮3是一杯形,柔轮3的第一端31是杯形的一杯口,柔轮3的第二端35是杯形的一杯底。柔轮3的第一端31具有一柔轮外齿轮34以及一内圈32。将波发生器2容置于柔轮3的内圈32内时(将柔性轴承25的一外圈27塞入柔轮3的内圈32内),会使柔轮3的第一端31形变为椭圆状。刚轮4具有一刚轮内齿轮40,供与柔轮外齿轮34啮合。刚轮4固定于壳体11上。其中壳体11是一8字型。其中波发生器2、柔轮3以及刚轮4形成一谐波减速器45。椭圆凸轮20具有一内圈21。第三单向离合器76容置于椭圆凸轮20的内圈21内。第三单向离合器76具有一内圈760,供与马达出力轴88相连接。轴用扣环79用以固定马达出力轴88与椭圆凸轮20以及与第三单向离合器76的连接,以避免轴向位移。使用轴用扣环79时更可加上一垫片24。谐波减速器45具有的一谐波减速器转动轴46,与马达出力转动轴880重合。请同时参阅图10,其是图9的具体实施例的柔轮、第一齿轮件以及第二齿轮件的立体分解图。平行轴齿轮组6包括一第一齿轮件60以及一第二齿轮件65。第一齿轮件60包括一第一齿轮62以及一第一连接轴63。第二齿轮件65包括一第二齿轮68以及一第二连接轴69。平行轴齿轮组6具有一第一输入部61、一第二输入部66以及一输出部67。平行轴齿轮组6的第一输入部61位于第一连接轴63的一第一端630。第一齿轮62与第一连接轴63的一第二端631相连接。第一齿轮62具有一内圈620。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单向离合器75’具有一内圈750’。第一连接轴63的第二端631更包括一连接轴凸出部64。第三轴承73具有一内圈。系先将第一连接轴63的第二端631容置于第二单向离合器75’的内圈750’内。再将第二单向离合器75’容置于第一齿轮62的内圈620内。再将连接轴凸出部64容置于第三轴承73的内圈内。第二单向离合器75’包括选自以下群组之一者:一滚柱型单向离合器以及一撑柱型单向离合器。第三轴承73包括选自以下群组的至少一个:一滚珠轴承以及一滚针轴承。平行轴齿轮组6的第一输入部61(第一连接轴63的第一端630)与柔轮3的第二端35相连接。平行轴齿轮组6的第二输入部66位于第二连接轴69的一第一端690。平行轴齿轮组6的第二输入部66具有一内圈660。第一单向离合器7容置于平行轴齿轮组6的第二输入部66的内圈660内。第二齿轮68与第二连接轴69的第一端690相连接。第一齿轮件60的第一齿轮62与第二齿轮件65的第二齿轮68啮合。平行轴齿轮组6的输出部67位于第二连接轴69的一第二端691。平行轴齿轮组6的输出部67(第二连接轴69的第二端691)供与电动助力车的一链盘81相连接。第一单向离合器7具有一内圈,扭力感知器77容置于第一单向离合器7的内圈内。扭力感知器77具有一内圈,供容置电动助力车的一中轴82。其中更可增加使用一轴承28以及一铜套29,使中轴82同时扭力感知器77的一内圈、轴承28的一内圈内以及铜套29的一内圈内,使中轴82的转动更加稳定,并避免轴向位移。平行轴齿轮组6的第一输入部61(第一连接轴63的第一端630)具有一第一输入转动轴610。平行轴齿轮组6的第二输入部66(第二连接轴69的第一端690)具有一第二输入转动轴661。第一输入转动轴610与谐波减速器转动轴46重合,也与马达出力转动轴880重合。第一输入转动轴610系平行于第二输入转动轴661,且第一输入转动轴610与第二输入转动轴661不重合。柔轮3更包括一固定部33。第一齿轮件60更包括一固定部600(位于第一连接轴63)。第一轴承71具有一内圈以及一内环。在平行轴齿轮组6的第一输入部61(第一连接轴63的第一端630)与柔轮3的第二端35相连接的前,可先将介于平行轴齿轮组6的第一输入部61(第一连接轴63的第一端630)与固定部600之间的第一连接轴63容置于第一轴承71的内圈内,再将平行轴齿轮组6的第一输入部61(第一连接轴63的第一端630)与柔轮3的第二端35相连接,如此可将第一轴承71的内环固定于柔轮3的固定部33以及第一齿轮件60的固定部600之间,第一轴承71的以避免轴向位移。第一轴承71包括选自以下群组的至少一个:一滚珠轴承以及一滚针轴承。其中滚珠轴承可为一深沟球轴承。两个第二轴承72分别具有一内圈,第二齿轮件65的第二连接轴69容置于两个第二轴承72的内圈内。第二轴承72包括选自以下群组的至少一个:一滚珠轴承以及一滚针轴承。其中滚珠轴承可为一深沟球轴承。其中更可包括一密封元件36,以密封介于中轴82以及平行轴齿轮组6的输出部67(第二连接轴69的第二端691)之间的空隙。

请参阅图11,其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设置于电动助力车的车架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更包括一电池89,其中电池89与传动马达装置86电性连接。电池89可为一充电电池。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设置于车架80的五通管83内;其中电池89设置于车架80之中管84内。

请参阅图12,其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设置于电动助力车的车架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更包括一电池89,其中电池89与传动马达装置86电性连接。电池89可为一充电电池。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设置于车架80的五通管83内;电池89设置于车架80的斜管85内。

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采用平行轴齿轮组6的减速结构(包括两个外齿轮:第一齿轮件60与第二齿轮件65),搭配谐波减速器45的减速结构,可大幅降低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的体积以及重量,并且可将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设置于电动助力车的车架80的五通管83内。相较于现有技术将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外挂在车架外部,本发明采用此结构可将整个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隐藏至电动助力车的车架80中,可提升外观美学设计。此外,谐波减速器45具有高减速比、啮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低噪音以及高传动精度等特点,可有效地提高电池续航力,高传动精度的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运转平顺,并可提高骑乘时的舒适度。

使用者在骑乘或使用具有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的电动助力车时,一般有以下五种情境模式。请参阅图8。情境模式一:是正常骑乘状态。当使用者踩脚踏板使其正向旋转,使电动助力车之中轴82开始正向转动,此时扭力感知器77感测到一转动扭力值,电动马达87即依据此转动扭力值的大小开始转动(电动马达87的输出扭力与转动扭力值相关),而通过谐波减速器45、第一齿轮件60以及第二齿轮件65,增加平行轴齿轮组6的输出部67(第二连接轴69的第二端691)于电动助力车的链盘81所输出的扭力,以降低使用者的负担。(使用者踩脚踏板正向转动,带动中轴82,带动扭力感知器77,带动第一单向离合器7,带动第二齿轮件65,带动链盘81;电动马达87转动,带动第三单向离合器76,带动波发生器2,带动柔轮3,带动第一连接轴63,带动第二单向离合器75’,带动第一齿轮62,带动第二齿轮件65,带动链盘81。)情境模式二:当使用者欲使脚踏板逆向旋转时(使中轴82逆向旋转),此时第一单向离合器7即发挥作用,使扭力感知器77与第二连接轴69的第一端690脱离(也即使中轴82与第二连接轴69的第一端690脱离),而此时扭力感知器77所感测到的扭力值为零(因无负载),故电动马达87即停止转动。(使用者踩脚踏板逆向转动,带动中轴82,带动扭力感知器77,第一单向离合器7使扭力感知器77与第二齿轮件65脱离。)情境模式三:当电池89没电时电动马达87不会转动,或是当使用者不想使用电动马达87协助时切掉开关使电动马达87不会转动。此时若无第二单向离合器75’,则使用者踩脚踏板时,中轴82的正向转动不仅会带着第二齿轮件65的转动而使链盘81正向转动,第二齿轮件65也会连带着使第一齿轮件60以及谐波减速器45一起转动。然而由于谐波减速器45具有较大的减速比,故使用者踩脚踏板会倍感吃力。因此,在情境模式三下,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的第二单向离合器75’即可发挥作用,使第一齿轮62与第一连接轴63的第二端631脱离,如此大幅降低使用者踩脚踏板因连动谐波减速器45所造成的负载。(使用者踩脚踏板正向转动,带动中轴82,带动扭力感知器77,带动第一单向离合器7,带动第二齿轮件65,同时带动链盘81以及带动第一齿轮62,第二单向离合器75’使第一齿轮62与第一连接轴63脱离。)情境模式四:当紧急煞车时,使用者停止踩脚踏板,然而电动马达87并无法在那一瞬间立即停止转动,因此电动马达87完全停止的前,依旧会带动谐波减速器45、第一齿轮件60以及第二齿轮件65,进而带动中轴82,虽然这段时间很短暂,但对于使用者而言可能会造成脚的不适感。此时,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1的第一单向离合器7即可发挥作用,使扭力感知器77与第二连接轴69的第一端690脱离(也即使中轴82与第二连接轴69的第一端690脱离),以避免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电动马达87转动,带动第三单向离合器76,带动波发生器2,带动柔轮3,带动第一连接轴63,带动第二单向离合器75’,带动第一齿轮62,带动第二齿轮件65,带动链盘81,同时第一单向离合器7使第二齿轮件65与扭力感知器77脱离。)情境模式五:使用者有时需要以牵车的方式倒车,使链盘81逆向旋转,此时扭力感知器77所感测到的扭力值为零(因无负载),故电动马达87不会转动。然而链盘81逆向旋转会带动第二齿轮件65的逆向旋转,不仅带动中轴82逆向旋转,也同时带动第一齿轮件60以及谐波减速器45一起转转。但由于电动马达87无法逆转,故此时第三单向离合器76即发挥作用,使马达出力轴88与椭圆凸轮20脱离,如此使牵车的方式倒车不至于卡死。(链盘81逆向转动,带动第二齿轮件65,同时带动第一单向离合器7以及第一齿轮62;第一单向离合器7带动扭力感知器77,带动中轴82,带动脚踏板;第一齿轮62带动第二单向离合器75’,带动第一连接轴63,带动柔轮3,带动波发生器2,第三单向离合器76使波发生器2与电动马达87脱离。)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三单向离合器76是一单向滚子轴承。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齿轮68所具有的一第二齿数与第一齿轮62所具有的一第一齿数的比例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2。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62以及第二齿轮68的组合包括选自以下群组之一者:两个外齿轮的组合、两个螺旋齿轮的组合、以及一外齿轮以及一内齿轮的组合。

柔轮外齿轮34具有一柔轮外齿齿数。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柔轮外齿轮34与刚轮内齿轮40啮合的一啮合齿数大于或等于15%的柔轮外齿齿数,且小于或等于30%的柔轮外齿齿数。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谐波减速器45具有一减速比,减速比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50。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柔轮外齿轮34具有一柔轮齿轮模数。柔性轴承25的内圈26具有一柔性轴承内圈直径。椭圆凸轮20具有一长轴以及一短轴,长轴大于短轴。其中长轴大于或等于柔性轴承内圈直径加上1.8倍的柔轮齿轮模数,且小于或等于柔性轴承内圈直径加上2.4倍的柔轮齿轮模数;其中短轴大于或等于柔性轴承内圈直径减去2.4倍的柔轮齿轮模数,且小于或等于柔性轴承内圈直径减去1.8倍的柔轮齿轮模数。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电动助力车谐波传动系统
  • 一种谐波传动系统及电动助力车
技术分类

0612011277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