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新风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5:16


新风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生活电器,为了满足使用者越来越高的需求,空调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

现有的空调的大多设置了新风功能,但是大部分是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到室内环境,改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将室内污浊空气引出至室外的较少,且现有的新风产品的风量有限,有时达不到用户所需的风量,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户对空调器的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包括:壳体;第一风机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第一风机组件具有第一导风通道;第二风机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第二风机组件具有第二导风通道;第一挡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之间,以使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之间隔离或连通。

新风系统还包括:排风通道,设置在壳体上,排风通道与第一导风通道连通,第一挡板位于排风通道与第二导风通道之间,以在第一导风通道与第二导风通道之间连通时,第一挡板对排风通道的入口端进行遮挡。

进一步地,新风系统还包括:后盖,设置在壳体上,后盖上设置有第一连通腔和第二连通腔,第一连通腔与第一导风通道连通,第二连通腔与第二导风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二挡板,设置在后盖上并位于第一连通腔和第二连通腔之间,第二挡板具有遮挡位置和避让位置,第二挡板在遮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连通腔与第二连通腔连通,或,使第一连通腔与第二连通腔之间为断路。

进一步地,后盖上设置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第一风口与第一连通腔连通,第二风口与第二连通腔连通;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三挡板,设置在第一风口处,第三挡板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第三挡板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风口打开或闭合。

进一步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四挡板,设置在第二风口处,第四挡板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第四挡板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二风口打开或闭合。

进一步地,新风系统还包括:过渡部件,设置在后盖的侧方,过渡部件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一导风通道连通,第二腔室与第二导风通道连通,第二连通腔与第一腔室连通。

进一步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五挡板,设置在过渡部件上并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第五挡板具有阻挡位置和导通位置,第五挡板在阻挡位置和导通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为断路,或,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导通。

进一步地,过渡部件上设置有第三风口,第一腔室通过第三风口与第一导风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过渡部件上设置有第四风口,第二腔室通过第四风口与第二导风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过渡部件上设置有第五风口,第一腔室与第五风口连通,室内气流流经第五风口后流入至第一腔室内。

进一步地,新风系统还包括:过滤部件,过滤部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后盖与过渡部件之间,过滤部件与第一腔室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体和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安装在机体内,新风系统为上述的新风系统。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新风系统,包括壳体、第一风机组件、第二风机组件和第一挡板,第一风机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第一风机组件具有第一导风通道,通过第一导风通道将室内气流导出至室外;第二风机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第二风机组件具有第二导风通道,通过第二导风通道将室外气流导入至室内;第一挡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之间,以使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之间隔离或连通。这样设置通过第一挡板的位置可调节,可实现第一导风通道与第二导风通道分别独立运行或者使第一导风通道与第二导风通道连通,当第一导风通道与第二导风通道连通时,第一风机组件个第二风机组件均将室外新风引入之内,增大室内新风量,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过渡部件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第一状态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过渡部件的第一状态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第二状态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第三状态图一;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第三状态图二;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过渡部件的第二状态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第四状态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后盖的第一状态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第五状态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后盖的第二状态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机体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机体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壳体;2、第一风机组件;20、第一导风通道;3、第二风机组件;30、第二导风通道;4、第一挡板;5、后盖;51、第一连通腔;52、第二连通腔;6、第二挡板;53、第一风口;54、第二风口;7、第三挡板;8、第四挡板;9、过渡部件;91、第一腔室;92、第二腔室;10、第五挡板;93、第三风口;94、第四风口;95、第五风口;11、过滤部件;12、排风口;13、引风口;14、排风通道;100、机体;200、新风系统;101、第一开口;102、第二开口;103、第三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请参考图1至图19,包括:壳体1;第一风机组件2,设置在壳体1内,第一风机组件2具有第一导风通道20,通过第一导风通道20将室内气流导出至室外;第二风机组件3,设置在壳体1内,第二风机组件3具有第二导风通道30,通过第二导风通道30将室外气流导入至室内;第一挡板4,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第一导风通道20和第二导风通道30之间,以使第一导风通道20和第二导风通道30之间隔离或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系统,包括壳体1、第一风机组件2、第二风机组件3和第一挡板4,第一风机组件2设置在壳体1内,第一风机组件2具有第一导风通道20,通过第一导风通道20将室内气流导出至室外;第二风机组件3设置在壳体1内,第二风机组件3具有第二导风通道30,通过第二导风通道30将室外气流导入至室内;第一挡板4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第一导风通道20和第二导风通道30之间,以使第一导风通道20和第二导风通道30之间隔离或连通。这样设置通过第一挡板4的位置可调节,可实现第一导风通道20与第二导风通道30分别独立运行或者使第一导风通道20与第二导风通道30连通,当第一导风通道20与第二导风通道30连通时,第一风机组件2个第二风机组件3均将室外新风引入之内,增大室内新风量,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其中,新风系统还包括:排风通道14,设置在壳体1上,排风通道14与第一导风通道20连通,第一挡板4位于排风通道14与第二导风通道30之间,以在第一导风通道20与第二导风通道30之间连通时,第一挡板4对排风通道14的入口端进行遮挡。这样设置在第一导风通道20与第二导风通道30导通时,使排风通道14与第一导风通道20之间为断路,避免气流流窜,影响出风效率。

具体地,新风系统还包括:后盖5,设置在壳体1上,后盖5上设置有第一连通腔51和第二连通腔52,第一连通腔51与第一导风通道20连通,第二连通腔52与第二导风通道30连通。这样设置以实现第一导风通道20与第二导风通道30的分别独立运行。

在具体实施时,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二挡板6,设置在后盖5上并位于第一连通腔51和第二连通腔52之间,第二挡板6具有遮挡位置和避让位置,第二挡板6在遮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连通腔51与第二连通腔52连通,或,使第一连通腔51与第二连通腔52之间为断路。这样设置可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控制第一连通腔51与第二连通腔52之间导通或断路,以使新风系统处于内循环模式或者排风模式或者引风模式。

为了进一步地对第一连通腔51的导通状态进行控制,后盖5上设置有第一风口53和第二风口54,第一风口53与第一连通腔51连通,第二风口54与第二连通腔52连通;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三挡板7,设置在第一风口53处,第三挡板7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第三挡板7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风口53打开或闭合。

其中,为了进一步地对第二连通腔52的导通状态进行控制,新风系统还包括:第四挡板8,设置在第二风口54处,第四挡板8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第四挡板8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二风口54打开或闭合。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新风系统还包括:过渡部件9,设置在后盖5的侧方,过渡部件9包括第一腔室91和第二腔室92,第一腔室91与第一导风通道20连通,第二腔室92与第二导风通道30连通,第二连通腔52与第一腔室91连通。其中,通过设置过渡部件9,将新风系统处于增大新风量模式或内循环模式时,对气流起到汇流或过渡的作用,尤其是内循环模式时,第一导风通道20内的气流依次流经第一腔室91、第二腔室92后,经过过滤部件11过滤后在流入第二导风通道30内。

为了便于控制第一腔室91和第二腔室92之间的导通或断路,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五挡板10,设置在过渡部件9上并位于第一腔室91和第二腔室92之间,第五挡板10具有阻挡位置和导通位置,第五挡板10在阻挡位置和导通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腔室91和第二腔室92之间为断路,或,使第一腔室91和第二腔室92导通。

具体地,如图5所示,过渡部件9上设置有第三风口93,第一腔室91通过第三风口93与第一导风通道20连通。过渡部件9上设置有第四风口94,第二腔室92通过第四风口94与第二导风通道30连通。过渡部件9上设置有第五风口95,第一腔室91与第五风口95连通,室内气流流经第五风口95后流入至第一腔室91内,之后在第一风机组件2的导流作用下导出。

新风系统还包括:过滤部件11,过滤部件11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后盖5与过渡部件9之间,过滤部件11与第二腔室92相对。这样,使气流在流经第二连通腔52之后,通过过滤部件11过滤室外新风内的杂质之后,使新风流入室内,提高室内新风质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体100和新风系统200,新风系统200安装在机体100内,新风系统200为上述的新风系统200。机体100的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01、第二开口102和第三开口103,第一开口101与排风口12相对,第二开口102与引风口13相对,第三开口103与第五风口95相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第一挡板4、第四挡板8和第五挡板10均处于阻挡位置,第二挡板6和第三挡板7处于打开位置时,如图6所示,第二连通腔52与第二腔室92连通,空调处于引风模式,室外新风经过引风口13后导入至室内,如图9所示,第一导风通道20与第一腔室91和第一连通腔51连通,空调处于排风模式,室内浊气经过第五风口95流入至第一导风通道20内,之后通过排风通道14的排风口12排出至室外。

当第二挡板6处于阻挡位置,第一挡板4、第三挡板7、第四挡板8和第五挡板10处于打开位置,此时,第一腔室91和第二腔室92连通,第一导风通道20与第二导风通道30连通,第五风口95关闭,第一挡板4排风通道的入口端进行阻挡,第一风机组件2和第二风机组件3同时工作,气流通过引风口13被导入至第二腔室92内后,在第一风机组件2的作用下一部分气流被引入至第一腔室91内,之后由第一导风通道20流入至第二导风通道30内,之后流入室内,使空调处于增大新风量模式。

当第一挡板4、第三挡板7、第四挡板8和第五挡板10处于阻挡位置,第二挡板6处于打开位置时,如图14和图15所示,此时室内气流在流经第一导风通道20后流入至第一连通腔51内,由第一连通腔51流入第二连通腔52内,之后在流经过滤部件11之后流入至室内,使空调处于内循环模式。

当第一挡板、第三挡板7和第五挡板10处于阻挡位置,第四挡板8和第二挡板6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连通腔51和第二连通腔52之间导通,室内气流在流经第一导风通道20后,与第二连通腔52内的新风混合,流经过滤部件11之后流入室内,此时新风与室内气流混合后提高了新风温度,避免温度较低的新风直吹用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系统,包括壳体1、第一风机组件2、第二风机组件3和第一挡板4,第一风机组件2设置在壳体1内,第一风机组件2具有第一导风通道20,通过第一导风通道20将室内气流导出至室外;第二风机组件3设置在壳体1内,第二风机组件3具有第二导风通道30,通过第二导风通道30将室外气流导入至室内;第一挡板4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第一导风通道20和第二导风通道30之间,以使第一导风通道20和第二导风通道30之间隔离或连通。这样设置通过第一挡板4的位置可调节,可实现第一导风通道20与第二导风通道30分别独立运行或者使第一导风通道20与第二导风通道30连通,当第一导风通道20与第二导风通道30连通时,第一风机组件2个第二风机组件3均将室外新风引入之内,增大室内新风量,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新风管结构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器
  • 新风系统以及包含该新风系统的空调器
技术分类

0612011279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