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负压吸盘式肱骨头取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4:14


一种负压吸盘式肱骨头取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是一种负压吸盘式肱骨头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头脱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这类骨折涉及肱盂关节脱位(肱骨头从盂窝移位),且前脱位较后脱位常见。在某些病例中,神经血管损伤常由肱骨头脱位引起的,会明显增加肱骨头缺血性骨坏死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尽快手术治疗,特别是如果希望挽救肱骨头。切开复位和角型稳定钢板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这些骨折的首选技术。

在临床手术过程中,首先要取出脱位的肱骨头并进行复位。但是由于脱位的肱骨头常位于关节盂下方,特别是易受到肱二头肌长头腱的阻挡,手术时移位的肱骨头很难从间隙内取出。目前临床上针对该情况,骨科医生通常会对周围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将该间隙出口进行人为扩大后,进行复位,但因人为造成患者肱盂关节局部软组织的损伤,会给患者额外造成痛苦且影响骨折的愈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吸盘式肱骨头取出装置,所述的这种负压吸盘式肱骨头取出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取出肱骨头容易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压吸盘式肱骨头取出装置,包括支座,支座上穿设负压连接管,负压连接管在支座的上侧滑动套设有一个旋钮,旋钮可沿负压连接管的轴向滑动,旋钮的下侧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后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三齿轮设置在第二齿轮的下方,第一齿轮在负压连接管的轴向上具有一个第一啮合位置和一个第二啮合位置,在所述的第一啮合位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并与第三齿轮脱离,在所述的第二啮合位置,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并与第二齿轮脱离,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传动杆和一个第二传动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锥齿轮和一个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各自通过一个支撑座设置在支座上,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下侧分别设置有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分别与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啮合,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各自通过连接轴连接在支座上,支座的下侧面设置有一个球窝,球窝内设置有一个连接球,连接球与球窝可相对转动,连接球的后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一排轮齿,两排轮齿各自从连接球的上侧向下侧依次间隔排列,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分别与连接球后侧的轮齿和右侧的轮齿啮合,连接球下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吸盘,吸盘中设置有第一通气孔,负压连接管的下端穿过连接球并与第一通气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上沿第一通气孔的外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第二通气孔均与负压连接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上端连接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的截面呈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由硅胶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利用肱骨头软骨表面光滑的特点,通过吸盘实现肱骨头与本装置的吸附,在减少肩关节周围组织人为损伤的同时,还有利于将肱骨头完整的取出,降低肱骨头坏死的风险,便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连接球上的轮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第一锥齿轮和第四齿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第一锥齿轮和第四齿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吸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吸盘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为了便于解释和精确定义,术语“上”、“下”、“左”、“右” 或者“内”、“外”等用于参考在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的位置来对这些特征进行描述。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压吸盘式肱骨头取出装置,包括支座12,支座12上穿设负压连接管1,负压连接管1在支座12的上侧滑动套设有一个旋钮2,旋钮2可沿负压连接管1的轴向滑动,旋钮2的下侧连接有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的后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15,第三齿轮15设置在第二齿轮5的下方,第一齿轮3在负压连接管1的轴向上具有一个第一啮合位置和一个第二啮合位置,在所述的第一啮合位置,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5啮合并与第三齿轮15脱离,在所述的第二啮合位置,第一齿轮3与第三齿轮15啮合并与第二齿轮5脱离,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15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传动杆6和一个第二传动杆16,第一传动杆6和第二传动杆16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锥齿轮7和一个第二锥齿轮17,第一传动杆6和第二传动杆16各自通过一个支撑座(图中未示)设置在支座12上,第一锥齿轮7和第二锥齿轮17的下侧分别设置有第四齿轮8和第五齿轮18,第一锥齿轮7和第二锥齿轮17分别与第四齿轮8和第五齿轮18啮合,第四齿轮8和第五齿轮18各自通过连接轴连接在支座12上,支座12的下侧面设置有一个球窝,球窝内设置有一个连接球11,连接球11与球窝可相对转动,连接球11的后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一排轮齿9,两排轮齿9各自从连接球11的上侧向下侧依次间隔排列,第四齿轮8和第五齿轮18分别与连接球11后侧的轮齿9和右侧的轮齿9啮合,连接球11下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吸盘,吸盘10中设置有第一通气孔13,负压连接管1的下端穿过连接球11并与第一通气孔13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10上沿第一通气孔13的外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14,第二通气孔14均与负压连接管1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12的上端连接有手柄4。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10的截面呈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10由硅胶构成。

具体的,本发明中的锥齿轮、吸盘等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已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吸盘10以国人平均肱骨头冠状面直径(42.4±4.0) mm ,平均肱骨头矢状面直径(40.1±3.9 ) mm,冠状面与矢状面直径比为1.06±0.09,平均肱骨头表面曲率直径(44.6±4.4)mm为参考标准,确保其能够适用绝大部分患者,其截面呈圆形,第一通气孔13直径约为3mm,提供主要吸附力。第二通气孔14直径约为1.5mm,具有增大吸附面积和吸附力量的作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负压连接管1与负压设备连接,手动对旋钮2和第一齿轮3整体进行上提和下压,当第一齿轮3上移与第二齿轮5啮合,本装置切换“前后转动档位”,通过旋转旋钮2,旋钮2依次通过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5、第一锥齿轮7以及第四齿轮8带动连接球11和吸盘10前后转动。当第一齿轮3下移与第三齿轮15啮合,本装置切换“左右转动档位”,连接球11和和吸盘10左右转动的原理与“前后转动档位”相同,活动角度范围均为120°,然后打开负压设备的负压开关,吸盘10处产生负压将肱骨头吸附取出。

本发明利用肱骨头软骨表面光滑的特点,通过吸盘10实现肱骨头与本装置的吸附,在减少肩关节周围组织人为损伤的同时,还有利于将肱骨头完整的取出,降低肱骨头坏死的风险,便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此外,吸盘10采用可替换的硅胶材料,其余部分采用金属材料,在确保功能实现的同时,使器械主体经高温消毒后可进行循环使用。

相关技术
  • 一种负压吸盘式肱骨头取出装置
  • 一种吸盘式注塑机取出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977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