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茶油用双式过滤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0:48


一种茶油用双式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油用双式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茶油,俗称茶籽油,其脂肪酸含量、比例与橄榄油极为相似,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称号,甚至有些营养成分的指标还要高于橄榄油。由于油茶整个生长过程无需使用化肥、农药,山茶果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冬、春、夏、秋之雨露,尽吸天然养分、日月精华,营养价值极高,所榨取出来的茶籽油是能够与橄榄油相媲美的高档健康食用油,因而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和推崇。

而现有的茶油生产过程中,茶油在压榨过程中会含有较多的杂质颗粒,如果不进行过滤,则会导致加工的茶油品质变差;但是现有的过滤设备仅进行一次过滤,并且多采用垂直过滤的方式,使得杂质在茶油的重力挤压下堵塞或者穿过过滤孔,不利于提高过滤效果,也不利于提高过滤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过滤效果好、多级过滤、杂质收集和提高过滤效率的茶油过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油用双式过滤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密封盖,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的进油管,平行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的、并且贯穿所述罐体两侧的压油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压油过滤机构上的、并且位于所述罐体内部的连接座,以及等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的若干个静置过滤板。

进一步的,所述静置过滤板包括内部为中空设置的板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板架顶部与底部的嵌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嵌槽内的第一过滤板,设置在所述嵌槽内的、并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侧面的滤纸层,设置在所述滤纸层侧面的滤布层,间隔设置在所述板架内部中间的、并且用于支撑所述滤布层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出油腔,设置在所述出油腔底部的第一出油管。

进一步的,所述板架的两端内侧等间隔设置有碗状凹口。

进一步的,所述碗状凹口的底部设置有通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碗状凹口之间设置有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静置过滤板的顶部设置有提拉杆,所述静置过滤板的底部设置有卡持上座,所述卡持上座上设置有连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压油过滤机构包括集油管,设置在所述集油管一侧的液压缸,设置在所述液压缸活动端上的压油锤头,设置在所述集油管另一侧的、通过螺纹固定的第一过滤盖和第二过滤盖,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盖与第二过滤盖之间的精密过滤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盖侧面的第二出油管。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包括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对位凹槽,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并且位于所述对位凹槽下方的卡持下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并且位于所述支撑杆下方的连接套,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套内的电磁阀。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碗状凹口、凸条与第一过滤板的配合,起到杂质收集、避免杂质堆积的作用,通过静置过滤板内板架、第一过滤板、滤纸层和滤布层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还通过压油过滤机构与静置过滤板的协同作用,利用静置过滤板对茶油进行横向静置过滤,过滤大部分杂质,从而将过滤一次后的茶油来配合压油过滤机构,利于保持压油过滤机构的连续工作,减少清理杂质的次数,并且静置过滤板通过卡持固定在连接座上,别与静置过滤板拆装和清理,从而利于提高过滤效率,并且得到纯净高、杂质少的茶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茶油用双式过滤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静置过滤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一种茶油用双式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罐体1,设置在所述罐体1顶部的密封盖2,设置在所述罐体1底部的进油管3,使得茶油从罐体1底部进入,便于罐体1内的茶油平稳增加,平行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部的、并且贯穿所述罐体1两侧的压油过滤机构4,用于对静置过滤后的茶油再进行挤压过滤,设置在所述压油过滤机构4上的、并且位于所述罐体1内部的连接座5,用于卡持固定静置过滤板6,避免静置过滤板6松动,以及等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座5上的若干个静置过滤板6,对进入静置过滤板6的茶油进行水平方向上的三次过滤,从而过滤大部分杂质。

所述压油过滤机构4包括集油管41,设置在所述集油管41一侧的液压缸42,设置在所述液压缸42活动端上的压油锤头43,利用液压缸42伸长,利用压油锤头43对集油管41内的茶油产生挤压力,设置在所述集油管41另一侧的、通过螺纹固定的第一过滤盖44和第二过滤盖45,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盖44与第二过滤盖45之间的精密过滤板46,受到挤压的茶油在从精密过滤板46上压出,从而得到高纯度的茶油,并且第一过滤盖44与第二过滤盖45通过螺栓固定,方便拆换精密过滤板46,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盖45侧面的第二出油管47。

如图2所示,所述静置过滤板6包括内部为中空设置的板架61,对称设置在所述板架61顶部与底部的嵌槽62,用于嵌合固定第一过滤板63、滤纸层64和滤布层65,对称设置在所述嵌槽62内的第一过滤板63,用于对茶油进行第一次过滤,设置在所述嵌槽62内的、并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63侧面的滤纸层64,设置在所述滤纸层64侧面的滤布层65,所述滤纸层64和滤布层65结合形成双层复合过滤层,实现对茶油进行第二次过滤,间隔设置在所述板架61内部中间的、并且用于支撑所述滤布层65的支撑板66,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6之间的出油腔67,用于汇集精过滤后的茶油,设置在所述出油腔67底部的第一出油管68;所述静置过滤板6的顶部设置有提拉杆69,所述静置过滤板6的底部设置有卡持上座611,所述卡持上座611上设置有连接头612,所述连接头612上设置有密封圈613;所述板架61的两端内侧等间隔设置有碗状凹口614,所述碗状凹口614的底部设置有通油孔615,所述碗状凹口614之间设置有凸条616,静置过滤板6外的茶油通过通油孔615进入碗状凹口614后,在外部茶油的压力下经过第一过滤板63,而杂质停留第一过滤板63上,随后由于碗状凹口614内的斜面设置,从而减小了杂质回流到罐体1内,起到收集杂质的作用,并且凸条616的作用下,使得茶油被隔开成多路与第一过滤板63接触,从而避免杂质堆积在第一过滤板63下端侧面,进而提高过滤效率。

所述连接座5包括支撑杆51,设置在所述支撑杆51上的对位凹槽52,用于对位和承托静置过滤板6,设置在所述支撑杆51上的、并且位于所述对位凹槽52下方的卡持下座53,用于与卡持上座611配合,避免静置过滤板6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51上的、并且位于所述支撑杆51下方的连接套54,用于与静置过滤板6上的连接头612卡持固定,使得第一进油管3与集油管41连通,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套54内的电磁阀5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66为蜂窝板,利于提高对滤布层65的支撑力,还利于增大茶油的通过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精密过滤板46上的空滤孔孔径小于第一过滤板63的过滤孔孔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2的顶部还设置有压力变送器21和排气阀2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55的型号为2W-320-32。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进油管3持续向罐体1进油,使得茶油在罐体1内的平稳的升高,在茶油接触静置过滤板6后,利用通油孔615、碗状凹口614和凸条616将茶油分为若干路,利于避免杂质堆积在第一过滤板63底部,并且利用碗状凹口614来避免杂质回流到罐体1,从而收集杂质;随后茶油经过第一过滤板63,利用第一过滤板63上的孔洞对茶油进行第一次过滤,随后依次经过滤纸层64和滤布层65,实现对茶油进行第二次过滤,使得茶油中大部分杂质被过滤;两次过滤后的茶油经过支撑板66的网孔汇集到出油腔67,在从出油腔67下方的第一出油管68进入集油管41内;利用精密过滤板46上小孔径的过滤孔,使得茶油不易直接通过,从而将茶油汇集在集油管41内,随后利用电磁阀断开第一出油管68与集油管41,再利用液压缸42伸长,压油锤头43对集油管41内的茶油产生挤压力,受到挤压的茶油再从精密过滤板46上压出,而杂质停留到精密过滤板46上,从而得到高纯度的茶油。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碗状凹口、凸条与第一过滤板的配合,起到杂质收集、避免杂质堆积的作用,通过静置过滤板内板架、第一过滤板、滤纸层和滤布层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还通过压油过滤机构与静置过滤板的协同作用,利用静置过滤板对茶油进行横向静置过滤,过滤大部分杂质,从而将过滤一次后的茶油来配合压油过滤机构,利于保持压油过滤机构的连续工作,减少清理杂质的次数,并且静置过滤板通过卡持固定在连接座上,别与静置过滤板拆装和清理,从而利于提高过滤效率,并且得到纯净高、杂质少的茶油。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茶油用双式过滤装置
  • 一种茶果油榨油用多级过滤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01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