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微生物净化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7:31


一种微生物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生物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净化技术是是指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有害物质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吸收、分解和利用,使之氧化为最终产物,从而去除有害物质的方法,然而据调查发现,目前现有的微生物净化装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在对污水净化过程中,仅依靠单一的微生物载体上的微生物菌落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微生物的活性不断降低、数量不断减少,从而使得净化效果大大降低;

2.微生物的活性往往受到水质的酸碱度以及温度的影响,而诸多微生物净化装置没有升温装置,使得微生物处于污水中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也不断降低;

3.经过微生物净化后的水中难免会存留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而大多微生物净化装置进对净化后的水进行过滤处理,使得其中具有活性的微生物随之排出,造成浪费,增加了微生物的培养成本。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净化装置,其包括机壳、净化组件以及过滤组件,其中,所述机壳内部底端的左侧设置有净化罐,所述净化罐的左侧上方连通有固定在机壳上的污水管,且,其底端中连通有污泥吸收管;所述净化罐内容纳有净化组件,以便使得净化罐内净化后的水在水泵的作用下流入过滤组件中,所述过滤组件安装在机壳底端中部;所述机壳内的底端右侧还设置有培育罐,用于对净化组件中的微生物进行循环培育;

所述净化组件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净化组件分别置于净化罐和培育罐内,用于交替对净化罐内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所述培育罐的右侧上方连通有培养液供给管,且,与培养液供给管同侧的下端连通有排液管;

所述机壳的后端面上安装有多个进气扇,且,所述机壳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用于对微生物代谢净化产生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进一步,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净化组件的上端均通过提拉装置滑动安装在机壳顶壁上的环形滑槽内,且,所述提拉装置固定在转动安装在机壳顶壁上的传动链上,且,所述传动链由固定在机壳顶部的步进电机驱动传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提拉装置包括承接滑座、气动滑轨以及电动伸缩杆,所述承接滑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气动滑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尾端滑动设置在气动滑轨上,且,所述电动伸缩杆由固定在气动滑轨顶部的气缸驱动滑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固定盘、密封盖、微生物载体以及线性振荡器,所述固定盘的下端面中部安装有线性振荡器,所述线性振荡器与密封盖固定连接,且,所述线性振荡器的输出轴完全处于密封盖下方,所述微生物载体的中部通过弹性套与线性振荡器的输出轴末端弹性连接;

所述密封盖上端面靠近机壳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气压平衡阀。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载体的横截面为蛇形盘状结构,且,所述微生物载体的中部上端滑动设置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与微生物载体中部的滑腔内设置有缓冲弹簧;

所述微生物载体的侧面上布满有活性微生物,用于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载体的间隙中竖直设置有多个导热棒,

且,多个所述导热棒的上端与固定在固定盘与密封盖之间的加热器相连接导热;

多个所述导热棒沿微生物载体的蛇形盘状间隙均匀分布。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容纳壳体、隔板、过滤网以及微生物吸附床,所述容纳壳体内通过横向设置的隔板将其内部空间分割为上方的过滤空间以及下方的微生物收集空间;所述过滤空间中部横向设置滑动有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网的右端通过固定在容纳壳体内壁上的压缩杆驱动滑动;

所述过滤网与隔板之间横向设置有多个微生物吸附床,且,每个所述微生物吸附床的下端与隔板滑动连接;

所述隔板的右端与出水管相连通;

微生物收集空间内预存有微生物培养液,以便保证收集微生物的活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吸附床包括高密度滤网以及吸附毛刷,所述吸附毛刷均匀分布在高密度滤网的左右两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设备中设置有两组净化组件,其中一个净化组件置于净化罐内用于对净化罐内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而另一个净化组件则处于培育罐内,对微生物载体上的微生物进行二次培育,以增加微生物载体上的微生物数量以及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两个净化组件每隔24交替进行净化和培育工作,从而使得在对污水净化过程中始终保持有足够数量以及活性较高的微生物,进而提高对污水的净化效果;

2.在净化组件中,微生物载体的蛇形盘状结构的间隔中均匀分布有多个导热棒,且,多个导热棒由密封盖上方的加热器进行微加热,使得微生物在对污水净化时始终处于温度最佳的环境中,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加快代谢,从而提高净化效果;

3.本设备中设置有过滤组件,不仅可对净化后的水进行再次过滤处理,同时,通过过滤网与隔板之间设置的多个微生物吸附床可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吸附,而后,由压缩杆带动微生物吸附床向下滑动,并与微生物培养液相接触,通过压缩杆的不断伸缩,使得微生物吸附床上的微生物均被抖落至微生物培养液中,从而完成对微生物的收集,收集后的微生物经过再次培育固定到载体上后可重复使用,避免了微生物的浪费,从而降低了微生物的培养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提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微生物载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净化组件;3、过滤组件;4、培育罐;5、净化罐;6、提拉装置;7、传动链;8、步进电机;9、进气扇;10、承接滑座;11、气动滑轨;12、电动伸缩杆;13、气缸;14、空气净化装置;15、微生物载体;16、缓冲杆;17、固定盘;18、线性振荡器;19、加热器;20、导热棒;21、密封盖;22、气压平衡阀;23、弹性套;24、容纳壳体;25、水泵;26、过滤网;27、隔板;28、微生物吸附床;29、压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微生物净化装置,其包括机壳1、净化组件2以及过滤组件3,其中,所述机壳1内部底端的左侧设置有净化罐5,所述净化罐5的左侧上方连通有固定在机壳1上的污水管,且,其底端中连通有污泥吸收管;所述净化罐5内容纳有净化组件2,以便使得净化罐5内净化后的水在水泵25的作用下流入过滤组件3中,所述过滤组件3安装在机壳1底端中部;所述机壳1内的底端右侧还设置有培育罐4,用于对净化组件2中的微生物进行循环培育;

所述净化组件2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净化组件2分别置于净化罐5和培育罐4内,用于交替对净化罐5内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所述培育罐4的右侧上方连通有培养液供给管,且,与培养液供给管同侧的下端连通有排液管;

所述机壳1的后端面上安装有多个进气扇9,且,所述机壳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14,用于对微生物代谢净化产生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净化组件2的上端均通过提拉装置6滑动安装在机壳1顶壁上的环形滑槽内,且,所述提拉装置6固定在转动安装在机壳1顶壁上的传动链7上,且,所述传动链7由固定在机壳1顶部的步进电机8驱动传动。

参阅图2,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提拉装置6包括承接滑座10、气动滑轨11以及电动伸缩杆12,所述承接滑座1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气动滑轨11,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尾端滑动设置在气动滑轨11上,且,所述电动伸缩杆12由固定在气动滑轨11顶部的气缸13驱动滑动,其中,所述气动滑轨11以及电动伸缩杆12主要用于在净化组件2进行轮替的过程中将其提起,并在传动链7的带动下完成,完全自动化,相比于传统单一微生物载体15的净化装置,还需人工进行微生物载体15的更换与微生物的再培育,更加智能化,

且,提高了对污水的净化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组件2包括固定盘17、密封盖21、微生物载体15以及线性振荡器18,所述固定盘17的下端面中部安装有线性振荡器18,所述线性振荡器18与密封盖21固定连接,且,所述线性振荡器18的输出轴完全处于密封盖21下方,所述微生物载体15的中部通过弹性套23与线性振荡器18的输出轴末端弹性连接,其中,所述线性振荡器18用于在对污水净化过程中带动微生物载体15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微震荡,以使得污水得以被充分的净化;同时,还可降低微生物载体15上吸附的微生物代谢物,防止由于吸附代谢物过多而导致净化效果显著降低,从而提高净化效果;在震荡过程中,使得污水不断进行小幅波动,在弹性套23的作用下,使得微生物载体15也会随污水进行小幅度的晃动,从而加快污水的混合,提高净化效率;

所述密封盖21上端面靠近机壳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气压平衡阀22。

参阅图3、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微生物载体15的横截面为蛇形盘状结构,且,所述微生物载体15的中部上端滑动设置有缓冲杆16,所述缓冲杆16与微生物载体15中部的滑腔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杆16以及缓冲弹簧均是使得微生物载体15在线性振荡器18的作用下可沿竖直方向进行微震荡,从而提高净化效率;

所述微生物载体15的侧面上布满有活性微生物,用于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微生物载体15的间隙中竖直设置有多个导热棒20,

且,多个所述导热棒20的上端与固定在固定盘17与密封盖21之间的加热器19相连接导热;

多个所述导热棒20沿微生物载体15的蛇形盘状间隙均匀分布,所述导热棒20用于对污水进行微加热处理,以使得微生物处于较适宜的温度环境中,从而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加快微生物的代谢,进而提高净化效率。

参阅图4,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容纳壳体24、隔板27、过滤网26以及微生物吸附床28,所述容纳壳体24内通过横向设置的隔板27将其内部空间分割为上方的过滤空间以及下方的微生物收集空间;所述过滤空间中部横向设置滑动有过滤网26,且,所述过滤网26的右端通过固定在容纳壳体24内壁上的压缩杆29驱动滑动;

所述过滤网26与隔板27之间横向设置有多个微生物吸附床28,且,每个所述微生物吸附床28的下端与隔板27滑动连接;

所述隔板27的右端与出水管相连通;

微生物收集空间内预存有微生物培养液,以便保证收集微生物的活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微生物吸附床28包括高密度滤网以及吸附毛刷,所述吸附毛刷均匀分布在高密度滤网的左右两侧面;其中,经过过滤网26过滤后的水流经微生物吸附床28,水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在吸附毛刷的作用下均被吸附,而后由压缩杆29带动微生物吸附床28向下滑动,并完全置于微生物培养液中,通过压缩杆29的不断伸缩,使得微生物吸附床28不断震荡,从而使得吸附在其上的微生物均被抖落至微生物培养液中,最终完成了微生物的收集和再培育,避免了微生物的浪费,从而节约了微生物的培养成本。

具体地,首先,进气扇以及空气净化装置介入工作,而后,由污水管向污水罐内通入适量的污水,此中,需要注意的是,通入污水的高度应小于污水罐高度的4/5,以使得污水与微生物载体的充分接触,从而保证污水的净化效果;通入完成后,加热器开始工作,对污水进行微加热处理,使得微生物处于最佳温度环境中,加快代谢,从而提高净化效率,净化过程持续最少30min;此过程中,通过线性振荡器带动微生物载体不断进行上下微震荡,使得污水得以充分的净化,同时,也可大大降低微生物代谢的产物吸附在微生物载体上;净化结束后,水泵将净化后的水泵入过滤组件中,而代谢物则由污水罐底部的污泥吸收管排出;进入过滤组件中的水收件经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处理,而后落入过滤网下方经微生物吸附床将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吸附,最终的水由与隔板右侧相连通的出水管排出;一次净化结束后,由压缩杆带动微生物吸附床向下滑动并完全置于微生物培养液中,通过压缩杆的不断伸缩,使得微生物吸附床上的微生物不断被抖落,并最终完成微生物的收集;最后,每隔24小时,左右两侧的净化组件在传动链的带动下相互交换位置,由培育罐中的净化组件进行净化工作,而污水罐中的净化组件则进入培育罐中进行微生物的二次培育;在培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向培育罐中通入培养液并使其完全没过微生物载体,由加热器加热至适宜温度静置培育22小时,而后将培养液完全排出,使得微生物载体静置2小时,使得微生物完全将其表面的培养液完全代谢,防止净化组件交换过程中培养液滴落至装置内部,从而提高装置内部的环保性。

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微生物净化装置用微生物载体
  • 一种用于河流水体原位修复治理的微生物净化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05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