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摄像装置、车辆和后视镜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7:31


摄像装置、车辆和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摄像装置领域,更特别地涉及用于行驶工具内部(例如车辆内部)的摄像装置和包括该摄像装置的车辆,以及包括该摄像装置的后视镜。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视觉技术的分析和决策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例如在车辆领域,出现了各种基于图像或视频等信息的应用或功能,例如自动驾驶、人车智能交互、座舱娱乐、汽车共享租赁安全和汽车主动安全等。

然而,对于车内人员活动的识别和记录,还缺少较佳的解决方案。

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摄像装置进行拍照和/或视频录制,然而,如何获取高质量的画面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有效记录拍摄对象的状态的摄像装置和包括该摄像装置的车辆,以及包括该摄像装置的后视镜。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包括壳体、镜头、第一补光灯和第二补光灯,所述第一补光灯和所述第二补光灯朝向所述摄像装置的成像一侧设置、并用于向位于所述壳体外的拍摄对象照射红外光,

所述第一补光灯和所述第二补光灯分别设置于所述镜头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侧;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补光灯所能照射的角度范围大于所述第二补光灯所能照射的角度范围。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补光灯所能照射的角度范围比所述第二补光灯所能照射的角度范围大35°至45°。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补光灯所能照射的角度范围为80°,所述第二补光灯所能照射的角度范围为120°。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补光灯的发光中心的高度与所述第二补光灯的发光中心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摄像装置的成像面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表面形成有第一补光区和第二补光区,

所述第一补光区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补光灯能从所述第一开口处向所述壳体的外部照射,所述第一补光区的外表面的中部区域形成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凹进的喇叭状的第一挡光区,所述第一挡光区围绕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挡光区的开口面积沿着向所述壳体的内侧靠近的方向逐渐减小;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补光区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补光灯能从所述第二开口处向所述壳体的外部照射,所述第二补光区的外表面的中部区域形成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凹进的喇叭状的第二挡光区,所述第二挡光区围绕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挡光区的开口面积沿着向所述壳体的内侧靠近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补光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挡光曲面和第一挡光平面,所述第一挡光平面位于所述第一挡光曲面的上方;和/或

所述第二补光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挡光曲面和第二挡光平面,所述第二挡光平面位于所述第二挡光曲面的上方。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光曲面是锥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挡光平面与第三方向呈第一倾斜角,所述第一倾斜角小于所述第一挡光曲面的母线与所述第三方向的夹角;和/或

所述第二挡光曲面是锥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挡光平面与第三方向呈第二倾斜角,所述第二倾斜角小于所述第二挡光曲面的母线与所述第三方向的夹角;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补光区的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表面为平面、并与所述第一补光灯的电路板相接触,

所述第二补光区的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表面为平面、并与所述第二补光灯的电路板相接触。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至少背离所述第一补光灯和所述第二补光灯的一面形成有多个散热翅片。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制作材料包括金属。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传感器、主板和密封垫圈,

所述传感器、所述主板和所述密封垫圈均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镜头部分地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分地伸出或露出于所述壳体,

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主板的朝向所述镜头的一侧,

所述密封垫圈呈环形并围绕所述传感器设置,且所述密封垫圈的轴向两侧分别以弹性变形的方式地与所述镜头和所述主板相抵接。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补光灯和所述第二补光灯中的至少一个为红外补光灯;和/或

所述主板还包括处理部件,所述处理部件能够根据所述传感器对光照强度的测量值,控制所述第一补光灯和所述第二补光灯的开启,

在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处理部件控制所述第一补光灯和所述第二补光灯关闭;

在光照强度小于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处理部件控制所述第一补光灯和所述第二补光灯开启。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安装螺孔,所述安装螺孔用于与螺钉配合,从而连接所述壳体与用于支承所述壳体的支架。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与支承所述壳体的支架配合,以确定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支架的安装位置。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装置用于为以下至少一种识别功能提供图像依据:

识别拍摄对象身份、识别拍摄对象年龄、识别拍摄对象表情、识别拍摄范围内有无目标对象和识别拍摄范围内有无遗留物品。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中,包括设置于车舱内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为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舱内的后视镜的上方,和/或

所述摄像装置安装于所述车舱内的阅读灯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后视镜,包括:后视镜主体和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所述后视镜主体与所述摄像装置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舱内摄像装置结构简单,能给不同远近的拍摄对象提供较均匀的补光,拍摄的影像画面质量高。

根据本公开的车辆能有效记录和/或识别车内的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后视镜具有摄像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安装于车顶棚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的示意性简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沿光轴剖开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的补光光线范围的示意图。

图7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的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的补光光线范围的示意图。

图8是沿左右方向观察的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的第一补光灯的补光光线范围的示意图。

图9是沿左右方向观察的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的第二补光灯的补光光线范围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的前壳的内侧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T车顶棚;S护罩;M后视镜;L0阅读灯;C摄像装置;

10壳体;11前壳;111第一补光区;111a第一开口;111f第一法兰部;112第二补光区;112a第二开口;112f第二法兰部;113镜头口;

M1第一挡光区;M2第二挡光区;M11第一挡光曲面;M12第一挡光平面;M21第二挡光曲面;M22第二挡光平面;

12后壳;20镜头;31第一补光灯;311第一补光灯电路板;312第一补光灯灯头;313第一滤光片;32第二补光灯;321第二补光灯电路板;322第二补光灯灯头;323第二滤光片;40传感器;50主板;51接头;60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公开,而不用于穷举本公开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或者,至少一者,或者至少一个)”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以用于汽车车舱的摄像装置为例,参照图1至图10,介绍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摄像”包括拍摄视频和拍摄照片。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C例如可以安装于车舱内的顶部位置。可选地,对于舱内靠前(以车辆的前进方向为“前”)和靠上的区域安装有阅读灯L0和后视镜M的车舱,摄像装置C例如可以安装于阅读灯L的前方、后视镜M的后方;又例如,摄像装置C可以安装于后视镜M的上部,这种情况下,摄像装置C属于后视镜的一部分,例如摄像装置C与后视镜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又例如,摄像装置C可以安装于后视镜M的上方的车顶棚T;又例如,摄像装置C可以固定连接于阅读灯L0的外壳。安装于后视镜M的上方或阅读灯L0的位置,能方便摄像装置C拍摄到车内较大区域的画面。当摄像装置C与后视镜M相连时,能节约车内的空间,也方便摄像装置C的固定。

可选地,摄像装置C部分地被护罩S包围,护罩S起到了保护摄像装置C的作用。

摄像装置C具有录制视频(简称录像)和拍摄照片(简称拍照)的功能。

可选地,摄像装置C作为乘员监控系统(OMS,Occupant Monitoring System)的一部分而为车辆提供智能控制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也将该摄像装置C称为OMS摄像装置。例如,摄像装置C可用于全车拍照,乘员身份(包括性别)识别、年龄识别、情绪识别,视频录制,识别遗留儿童或物品和防盗等多种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2至图10具体介绍摄像装置10的结构。

参照图2至图4,摄像装置C包括壳体10、镜头20、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其中,壳体10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前壳11和后壳12通过螺钉b2连接在一起。

可以理解,在描述车辆和描述摄像装置C时,有时会使用不同的方向系统。对于车辆而言,通常以车辆的车头方向为前方。对于摄像装置C,通常以摄像装置C的镜头20所在侧或者摄像装置C的拍摄方向为前方,背向镜头20的方向为后方,并且为表述方便,将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的连线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也称第一方向),将与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也称第二方向)。

前壳11的大致中部区域形成贯通壳体10的内外的镜头口113,镜头20安装于镜头口113并部分地伸至壳体10的外部。具体地,前壳11在镜头口113处形成有内螺纹,镜头20形成有外螺纹,内外螺纹彼此啮合。镜头20通过旋拧的方式安装到镜头口113,在旋拧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镜头的调焦。可选地,在调焦完成后,使用胶(例如UV胶,又称无影胶或紫外光固化胶)填充镜头20的外螺纹和镜头口113的内螺纹之间的间隙,从而将镜头20牢固地固定在壳体10上。

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分别设置在镜头20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即分别设置在镜头20的左右两侧,并朝向镜头20的前方设置,即,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的发光区域的中心线与镜头20的光轴方向(或者说前后方向,也称第三方向)平行。第一补光灯31、第二补光灯32和镜头20在摄像装置的左右方向上一字排开的设置方式使得摄像装置C整体在上下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小,在摄像装置C设置在靠近后视镜M的情况下,不容易遮挡驾驶员或乘客的视线。

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用于在光照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对拍摄对象进行补光。可选地,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均为用于发射红外光的红外灯,可选为LED红外灯。在拍摄对象的光照强度充足(光照强度大于阈值或者等于阈值)的情况下,例如白天,摄像装置C工作时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不开启;在光照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小于阈值),例如夜晚、阴天或隧道中,摄像装置C工作时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开启以发射红外光,摄像装置C能够采集清晰的黑白图像。

具体地,前壳11的位于镜头口113两边的区域部分地向前凸出而分别形成第一补光区111和第二补光区112。

第一补光区111的大致中部区域形成贯通壳体10的内外的第一开口111a,第二补光区112的大致中部区域形成贯通壳体10的内外的第二开口112a。

第一补光灯31包括第一补光灯电路板311、第一补光灯灯头312和第一滤光片313,第二补光灯32包括第二补光灯电路板321、第二补光灯灯头322和第二滤光片323。

第一补光灯电路板311和第二补光灯电路板321均安装于壳体10的内部,第一补光灯灯头312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第一开口111a的筒形区域内,第二补光灯灯头322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第二开口112a的筒形区域内。

第一滤光片313设置在第一补光灯灯头312的外侧(定义靠近壳体10的内部的一侧为内侧,反之为外侧),第二滤光片323设置在第二补光灯灯头322的外侧,使得第一补光灯灯头312和第二补光灯灯头322发出的光需经过滤光片的过滤再照射到壳体10的外部。

第一滤光片313和第二滤光片323用于过滤可见光、而使红外光透过。可选地,第一滤光片313和第二滤光片323均为能使波长940nm的红外光透过的有机玻璃。

可选地,第一补光区111的外周区域向壳体10的外部凸出而形成第一法兰部111f,第一滤光片313嵌设在第一法兰部111f的内周;第二补光区112的外周区域向壳体10的外部凸出而形成第二法兰部112f,第二滤光片323嵌设在第二法兰部112f的内周。可选地,第一滤光片313和第二滤光片323与前壳11之间使用胶连接。

第一补光灯电路板311和第二补光灯电路板321分别与主板50电连接。可选地,补光灯电路板(包括第一补光灯电路板311和第二补光灯电路板321)与主板50通过PIN脚(也叫引脚)插接件而互相连接。

主板50安装在壳体10的内部。可选地,主板50与壳体10之间通过螺钉b1连接。

主板50的朝向镜头20的区域安装有传感器40,且传感器40正对镜头20设置。传感器40能够测量光照的强度,光照强度的测量值为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的开启提供了控制依据。可选地,传感器40与主板50通过单排的排针类型的插接件彼此连接。

主板50设有处理部件,例如用于执行补光灯驱动和/或摄像装置驱动的基本电路结构、或者补光灯的LED驱动芯片、或者整个摄像装置的驱动芯片。处理部件能够根据传感器40对光照强度的测量值,控制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的开启。

例如,处理部件为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即图像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器。ISP图像处理器接收传感器40的输出信号(用于表征所测量的光照强度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选择使用RGB模式(也称为加色模式)或IR(Infrared Radiation,即红外线或红外光)模式进行工作。在光照强度足够的情况下,主板50启用RGB模式,采集彩色图像;在光照强度不足的情况下,主板50启用IR模式,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开启进行补光,摄像装置C采集黑白图像。可选地,摄像装置C的初始模式或者说默认模式为RGB模式。

主板50上还连接有接头51,接头51例如为HSD(高速数据)连接器,其能与外界的例如域控制器连接而为摄像装置C供电并使摄像装置C与域控制器进行信号传输。

可选地,接头51设置于主板50和后壳12之间。接头51从壳体10的一个侧面(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侧面)部分地伸出壳体10,以方便连接例如域控制器。

可选地,域控制器与多媒体主机通过以太网方式进行影像显示、回放、预览及数据共享。

镜头20和主板50之间还设有密封垫圈60。密封垫圈60的制作材料例如包括硅胶。密封垫圈60呈环形,传感器40设置在密封垫圈60的内周。镜头20朝向主板50的面的外周部分与密封垫圈60紧密接触,使得在镜头20的光轴方向A上,镜头20与密封垫圈60过盈配合,且密封垫圈60与主板50过盈配合。

密封垫圈60、镜头20以及主板50将传感器40密封住,这使得传感器40只能接受来自镜头20的光线,避免环境中的杂散光照射到传感器40,影响传感器40对拍摄对象的光照强度的感测。

并且,镜头20的位于壳体10内部的端面得到密封垫圈60的密封,能避免灰尘和水汽等接触到该端面,从而能提高成像质量。

再者,密封垫圈60也起到了给镜头20提供支承的作用。由于制作工艺的精度问题和公差的冗余量等因素,镜头20在旋拧到镜头口113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镜头20的光轴方向A与传感器40的中心不重合的问题。而由于镜头20紧密地压在密封垫圈60上,因此密封垫圈60为镜头20提供了垂直于光轴方向A的定位基础,使得镜头20的光轴与传感器40的中心能重合,摄像装置C的安装定位精度高。

接下来,结合图5至图9,介绍两个补光灯的结构差异以及其对摄像效果的影响。

由于车舱内通常包括至少前后两排座位,而摄像装置C通常安装在前排座位的前方。在拍摄时,对于单个补光灯而言,前排所获得的光照强度较大,后排所获得的光照强度较小。这就使得使用单一补光光源时,可能前排的光照强度已经足够,但是后排的光照强度不够;而若通过增加光照强度以满足后排的补光需求,则会造成前排的光照强度过大而影响前排拍摄对象的成像效果。因此,本公开使用两个照射角度范围不同的补光灯来解决上述问题。

图7示出了两个补光灯在左右方向(即两个补光灯的排列方向)上所照射的角度范围,或者可以认为图7示出了沿上下方向观察的摄像装置C的出射光线的示意图。

假设第一补光灯31的光源位于点P,光源的正前方为PO1方向,第一补光灯31在左右两侧所能照射的极限位置分别为连线PL1和连线PR1所在的位置,连线PL1和连线PR1关于连线PO1对称;第二补光灯32的光源位于点Q,光源的正前方为QO2方向,第二补光灯32在左右两侧所能照射的极限位置分别为连线QL2和连线QR2所在的位置,连线QL2和连线QR2关于连线QO2对称。

连接点L1、点P和点L2所形成的夹角a1为第一补光灯31在左右方向上所能照射的角度范围,连接点L2、点Q和点R2所形成的夹角a2为第二补光灯32在左右方向上所能照射的角度范围。

夹角a1小于夹角a2。可选地,夹角a2与夹角a1的差值为35°至45°,优选为40°。本实施方式中a1=80°,a2=120°。

夹角a2的覆盖范围大,这使得第二补光灯32能作为全局补光灯照射到舱内的大部分区域,并例如为舱内距离摄像装置C较近的前排区域提供主要的补光。夹角a1的覆盖范围小,这使得第一补光灯31能作为局部补光灯,为舱内距离摄像装置C较远的后排提供额外的补光,且由于该补光区域的角度范围较小,其不会对前排的拍摄对象造成不良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舱内的前排区域主要由照射范围较大的第二补光灯32进行补光,后排区域由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所叠加的光照进行补光。

应当理解,在其中一个补光灯的照射范围覆盖大致全车、另一个补光灯的照射范围能覆盖后排且基本不照射到前排的基础上,根据舱内的布局和摄像装置C的安装位置,两个补光灯的照射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应当理解,上述补光区域的角度范围不仅限于左右方向上,除了下文将介绍的向上的部分区域的角度范围有特殊设置外,在经过光源且与前后方向平行的平面内,光照区域的角度范围基本都满足上述限定。

而对于向上的部分区域的光照,由于摄像装置C通常安装在舱内靠近车顶棚T的位置,为了避免光线照射到车顶棚T或照射到安装在车顶棚T的阅读灯L0之后反射或折射,进而影响拍摄对象的成像效果,补光灯向上的照射范围小于向下的照射范围。

图8和图9分别示出了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的光照区域在竖直平面内向上和向下两个极限位置的示意图。

第一补光灯31在上下两侧所能提供的光照的极限位置分别为连线PU和连线PD所在的位置,连线PU和连线PD关于连线PO1不对称;第二补光灯32在上下两侧所能提供的光照的极限位置分别为连线QU和连线QD所在的位置,连线QU和连线QD关于连线QO2不对称。

连接点U、点P和点O1形成夹角a11,连接点D、点P和点O1形成夹角a12,连接点U、点Q和点O2形成夹角a21,连接点D、点Q和点O2形成夹角a22。夹角a11小于夹角a12,夹角a21小于夹角a22。

可选地,夹角a11和夹角a21的范围均为25°至35°,例如夹角a11和夹角a21均为30°。

可选地,夹角a12等于上文夹角a1的一半,夹角a22等于上文夹角a2的一半。例如,夹角a12等于40°,夹角a22等于60°。

接下来参照图5和图6介绍上述照射范围的实现方式。

第一补光区111的外表面的中部区域形成向壳体H的内部凹进的喇叭状的第一挡光区M1,第二补光区112的外表面的中部区域形成向壳体H的内部凹进的喇叭状的第二挡光区M2。

图6示出了在上述挡光区的遮挡下,从上述这两个补光区射出的光线的边界的示意。挡光区的外形确定了光线的边界,或者说光线的边界能反应挡光区的外形。为了方便描述,也把图中光线的边界示意图认为是挡光区的放大图,并在该图中作挡光区各部分的标注。

第一挡光区M1围绕第一开口111a,越靠近壳体H的内侧、第一挡光区M1的径向尺寸(或者说开口面积)越小;第二挡光区M2围绕第二开口112a,越靠近壳体H的内侧、第二挡光区M2的径向尺寸(或者说开口面积)越小。

第一补光区111包括第一挡光曲面M11和第一挡光平面M12,第一挡光平面M12位于第一挡光曲面M11的上方。第一挡光曲面M11是锥面的一部分,第一挡光平面M12与前后方向倾斜地设置,第一挡光平面M12与前后方向的夹角小于第一挡光曲面M11的母线与前后方向的夹角。

第二补光区112包括第二挡光曲面M21和第二挡光平面M22,第二挡光平面M22位于第二挡光曲面M21的上方,第二挡光曲面M21是锥面的一部分,第二挡光平面M22与前后方向倾斜地设置,第二挡光平面M22与前后方向的夹角小于第二挡光曲面M21的母线与前后方向的夹角。

上述锥面状的曲面限定了补光灯在除上方的各向上的照射范围,而与前后方向倾斜设置的平面限定了补光灯向上方的照射范围。

补光灯向上方照射的角度范围小于向下方照射的角度范围,这在摄像装置安装于车顶棚T(包括后视镜M的上方和/或阅读灯L0的位置)的情况下尤其适用。这种设置方式能避免LED光辐射到车顶棚T而产生反射和/或折射并进一步影响传感器40所采集到的车内图像亮度。

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10,介绍摄像装置C的散热结构。

首先参照图3,后壳12的背面,即背离镜头20(或者说背离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的面上,形成有多个向壳体10的外部凸出的鲨鱼鳍样式的散热翅片121。散热翅片121增加了外壳12的表面积,增强了外壳12的散热效果。此外,散热翅片121的筋条形状也使得其具有加强筋的作用,能加强后壳12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后壳12的制作材料包括金属,例如铝,以利于壳体10的热量能较快地向外界耗散。

参照图10,第一补光区111的位于壳体H内部的表面为平面,该平面用于与第一补光灯31的电路板相接触;第二补光区112的位于壳体H内部的表面为平面,该平面用于与第二补光灯32的电路板相接触。于是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通过与壳体10直接接触的方式实现较快的热传导。

回到图3,后壳12还用于与固定摄像装置C的支架(图未示)相连。接下来介绍壳体10的用于与支架相连的安装结构。

后壳12的背面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安装螺孔122,安装螺孔122具有内螺纹,可以使用螺钉与螺孔122配合,将摄像装置C安装到支架上。

可选地,例如根据不同的车型,支架的具体型号也可以不同,但螺钉在支架的固定位置相同。从而可以使一个型号的摄像装置C适配不同型号的安装对象。

为方便壳体10与支架的安装定位,后壳12的背面还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定位部123。本实施方式中的定位部123凸出于后壳12的背面,其能够与位于支架的凹部相配合以实现定位。

接下来介绍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C的使用场景和方法。

摄像装置C可以处于常开状态,实时地记录车舱内的影像;或者,至少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以及车辆停止运行后一段时间内处于打开状态;又或者,至少在发生紧急情况(例如车辆发生碰撞或破损)时处于打开状态。

对于不同的光照情况,摄像装置C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摄像装置C使用加色模式摄像;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红外模式摄像。

对于车舱内有无驾乘人员的不同情况,摄像装置C采集的图像可以用于分别为相应的场景的分析提供图像或视频数据。

例如,在舱内有人的情况下,摄像装置C可以录制舱内环境的图像或视频,识别舱内状态,识别乘客(或者说拍摄对象)的身份、年龄、情绪或表情(包括例如高兴、生气、伤心、惊讶和平静等)。

又例如,在舱内无人的情况下,可以录制舱内环境的图像或视频,识别舱内状态,识别例如有无遗留物品、儿童或宠物,识别盗取舱内物品的行为。

应当理解,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摄像装置的行驶工具,例如车辆、船或飞机等。

应当理解,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摄像装置的后视镜,其包括后视镜主体和摄像装置,摄像装置与后视镜主体可拆卸地连接。摄像装置安装于后视镜能节约车内的空间,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也方便对摄像装置的安装和维护。

本公开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中的一个优点:

(i)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C能自动判断光照强度,并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使用红外灯进行补光,且用于补光的红外线不容易照射到舱顶而发生杂散光现象。拍摄的影像画面质量高。

(ii)本公开通过提供两个照射范围不同的补光灯,使得距离摄像装置C的远近不同的拍摄对象能获得较均匀的补光,使得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仍能得到成像质量高、且画面各区域成像质量一致的图像。

(iii)本公开的摄像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定位和安装,散热性能好,可靠性高。

(iv)根据本公开的摄像装置,能进行例如:全车舱拍照、录制视频,记录整车全员互动,识别拍摄对象的身份(包括性别)、年龄、情绪,识别遗留儿童或物品,提供防盗等功能,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教导下可以对本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做出各种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例如:

(i)虽然第一补光灯31、第二补光灯32和镜头20在左右方向上一字排开的设置方式能使摄像装置C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较小的尺寸,但是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错开设置。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也可以设置在镜头20的同一侧。

可以理解,第一补光灯31和第二补光灯32不必总是同时工作。第一补光灯31可以单独工作,第二补光灯32也可以单独工作。例如,在仅需拍摄前排区域,或者主要拍摄前排区域(例如,仅前排区域具有乘客)时,可以仅第二补光灯32工作,第一补光灯31不工作。

(ii)上文的介绍默认镜头20的光轴方向A是平行于水平方向的,然而这并不是必须的,摄像装置C也可以以光轴方向A略微倾斜向下的方式安装。

相关技术
  • 摄像装置、车辆和后视镜
  • 车用摄像头装置、外后视镜总成、全景影像系统和车辆
技术分类

0612011305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