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箱式变电站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11:11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变电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把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低压开关设备、电能计量设备和无功补偿装置等按一定的接线方案组合在一个箱体内的紧凑型成套配电装置。

公告号为CN10320875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变压器室、高压开关室以及低压开关室,该变压器室、高压开关室以及低压开关室分别安装各自的仪表、开关以及其他电路装置,在箱体的正面并排安装两个低压开关室,在低压开关室后部的箱体内安装变压器室和高压开关室。

上述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城市涝灾水位上升至高于变电站底端时,水可能会从箱门缝等位置不断渗入变电站内部,导致变电站出现漏电或者触电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涝灾时变电站出现漏电现象的几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箱式变电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还包括底座、充气装置和可充气的气囊,所述变电站本体设置在底座顶面上,所述气囊位于底座与变电站本体之间,所述充气装置用来给气囊进行充气,所述气囊仅位于变电站本体周围的部分可供充气,当气囊未充入气体时,所述气囊平铺在底座顶面上,所述气囊在变电站本体上的投影将变电站本体完全覆盖,当充气装置给气囊充满气体后,所述气囊位于变电站本体周围的部分膨胀并与变电站本体底端紧密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城市涝灾水位上升时,底座由于具有一定高度能够提供缓冲时间,使充气装置及时对气囊进行充气,充气后的气囊能够与变电站本体底端紧密贴合,减小水从各处缝隙中漫入变电站本体内部的几率,从而对变电站本体起到保护作用,能够减小涝灾时变电站出现漏电现象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浮板、启动装置和打气装置,所述底座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两端连通的进水通槽,所述浮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进水通槽内,所述浮板漂浮在水面上,当浮板移动至警戒水位的高度时,所述启动装置驱动打气装置开始运作,所述打气装置用来对气囊进行充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城市涝灾水位上升时,水会进入进水通道然后拖动浮板上移,当浮板移动至警戒水位的高度时,启动装置驱动打气装置对气囊进行充气,能够及时对变电站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打气装置包括输气管、驱动件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活塞和带有内腔的打气筒,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内腔上并将内腔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上腔和下腔,所述驱动件一驱动活塞来回运动,所述输气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气囊以及下腔,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输气管上并仅供下腔中的空气流至气囊,所述上腔和下腔上均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下腔的通孔上并仅供外界气体进入下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一驱动活塞来回滑动,来不断对气囊进行充气。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一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条、转杆和直筒,所述变电站本体顶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沿环形槽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有环形块,所述启动装置用来驱动环形块在环形槽上滑动,所述环形槽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流道,当环形块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上方时,所述第一流道封堵,当环形块移动至第一流道下方时,雨水能够通过环形槽流至第一流道中;

所述变电站本体上固定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内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延伸块上开设有连通活动槽与第一流道的第二流道,所述转杆沿水平轴线方向转动连接在活动槽内,所述直筒固定在转杆上,所述第二流道靠近直筒的一端设置且位于直筒的上方,所述直筒朝向第二流道的一端开设有接水槽,当接水槽中没有水时,所述直筒朝向第二流道一侧转动至接水槽的槽口正对第二流道,当接水槽中的水满时,所述直筒朝向远离第二流道一侧转动并将接水槽中的水倒掉;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转杆上,所述第一齿条沿平行于活塞的滑动方向滑动连接在延伸块上,所述第一齿条啮合连接在第一齿轮上,所述第一齿条伸入打气筒并固定在活塞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装置用来控制环形块的移动,相当于控制了第一流道的连通,只有当涝灾时,雨水才能通过环形槽进入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雨水作用在直筒上,直筒通过杠杆原理运动,利用储存一定量的雨水使直筒两端的平衡转移,从而实现转杆的来回转动,然后通过一系列联动带动活塞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对气囊的充气。

优选的,所述启动装置包括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二齿轮、第一弹簧、锁定杆和拉绳,所述第二齿条沿平行于浮板的滑动方向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第二齿条上并驱动第一齿条的底端向下伸至进水通槽并位于警戒水位的下方,所述第一齿条底端正对浮板设置,所述第二齿轮沿水平轴线方向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三齿条沿平行于第二齿条的滑动方向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三齿条分别位于第二齿轮的两侧且啮合连接在第二齿轮上,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三齿条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锁定杆上;

所述启动装置还包括立杆、第四齿条、第五齿条、第三齿轮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块、移动块和第二弹簧,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变电站本体顶面上,所述移动块套设并沿平行于环形块的滑动方向滑动连接在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固定块上和移动块上,所述立杆固定在变电站本体上并位于弹性件的一侧,所述锁定杆沿垂直于移动块的滑动方向滑动连接在立杆上,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供锁定杆插入的插孔;

所述第四齿条固定在环形块上并滑动连接在变电站本体上,所述第五齿条沿平行于第四齿条的滑动方向滑动连接在变电站本体上,所述第三齿轮的轴线方向沿垂直于环形块的轴线方向转动连接在变电站本体上,所述第四齿条与第五齿条分别位于第三齿轮的两侧且啮合连接在第三齿轮上,所述第五齿条的顶端伸出变电站本体的顶端并固定在移动块上,当锁定杆插入插孔时,所述环形块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上方,当浮板上移至警戒水位时,所述锁定杆远离插孔,所述环形块移动至第一流道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浮板上移至警戒水位时,浮板推动第二齿条上移,第二齿条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条下移,第三齿条下移通过拉动拉绳来驱动锁定杆从插孔脱出,然后固定块没有锁定杆的锁定后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上移进而带动第五齿条上移,第五齿条上移通过第三齿轮带动第四齿条下移,最终第四齿条带动环形块下移至第一流道下方,从而使雨水能够通过环形槽进入第一流道,使打气装置开始工作。

优选的,还包括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包括伞杆、伞面和多根伞架,所述伞杆固定在变电站本体顶面上并穿设在固定块以及移动块上,所述伞面中心固定在伞杆顶端,所述伞架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伞面的内底面上以及固定块上,当锁定杆插入插孔时,所述伞面收起,当锁定杆远离插孔时,所述伞面打开且伞面上的水能够流至环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在伞面上的雨水能够汇聚并落在环形槽内,伞面起到了收集雨水的作用,能够使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中的水流变大,从而更好更快的驱动直筒进行转动,最终提高充气的效率。

优选的,还包括驱动件二,所述环形槽的周向内壁上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第一流道的上方,所述密封圈下方固定有防溅水环,当环形块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上方时,所述环形块的周向外壁抵接在密封圈以及防溅水环的周向内壁上,当环形块移动至第一流道下方时,所述驱动件二驱动防溅水环的底端朝向环形块轴线一侧移动,所述防溅水环的内壁用来承接伞面上滑落的雨水,所述防溅水环用来减小打在上面的液体溅起的程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环形块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上方时,密封圈用来防止雨水从环形块与环形槽的间隙中进入环形槽中,当环形块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下方时,防溅水环的底端朝向轴心一侧渐缩,从而使得防溅水环的内壁呈倾斜设置并用来承接伞面上滑落的雨水,雨水打在防溅水环上相比于直接打在环形槽上,能够减小雨水溅出环形槽的几率,从而提高雨水的收集效果。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二包括多个驱动杆、多个第三弹簧和多个带动杆,所述带动杆沿垂直于防溅水环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在变电站本体上,所述带动杆的一端固定在防溅水环上,多个带动杆沿防溅水环的周向方向依次分布在防溅水环上,多个第三弹簧分别设置在多个带动杆上并驱动带动杆朝向远离防溅水环一侧移动至防溅水环的外壁抵接在环形槽的内壁上,所述驱动杆固定在环形块上,所述驱动杆朝向带动杆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当环形块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上方时,所述驱动杆远离带动杆设置,当环形块移动至第一流道下方时,所述环形块上的第一倾斜面抵接在带动杆上并驱动带动杆朝向环形槽一侧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环形块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上方时,环形块带动驱动杆上移使驱动杆远离带动杆,此时环形块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朝向远离环形槽一侧移动至防溅水环的外壁抵接在环形槽的内壁上;当环形块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上方时,环形块带动驱动杆下移,驱动杆的第一倾斜面会抵接在带动杆上并驱动带动杆克服第三弹簧的弹力朝向环形槽一侧移动,从而使带动杆驱动防溅水环的底端朝向轴心一侧渐缩。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充气装置和气囊,当城市涝灾水位上升时,充气装置及时对气囊进行充气,充气后的气囊能够与变电站本体底端紧密贴合,减小水从各处缝隙中漫入变电站本体内部的几率,从而对变电站本体起到保护作用;

通过设置集水装置,能够提高充气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伞面收起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伞面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E处的放大图。

图5是沿图3中沿B-B的剖视图。

图6是图2中F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G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2中H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3中沿B-B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I处的放大图。

图11是图1中沿D-D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变电站本体;11、箱体;111、环形槽;112、第一流道;113、密封圈;114、防溅水环;115、限位槽;116、滚轮;12、门板;13、容纳腔;14、底座;141、进水通槽;142、第一竖槽;143、第二竖槽;15、气囊;151、排气阀;2、充气装置;21、浮板;3、启动装置;31、第二齿条;311、齿条部;312、抵接部;313、第一弹簧;32、第三齿条;33、第二齿轮;34、拉绳;341、锁定杆;35、立杆;361、第四齿条;362、第五齿条;363、第三齿轮;37、弹性件;371、固定块;3711、第二槽;372、移动块;3721、第一槽;3722、插孔;373、第二弹簧;4、打气装置;41、输气管;42、驱动件一; 421、第一齿轮;422、第一齿条;423、转杆;424、直筒;4241、第一端;4242、第二端;4243、接水槽;43、活塞;44、打气筒;441、内腔;4411、上腔;4412、下腔;45、环形块;46、延伸块;461、活动槽;462、第二流道;463、气缸;5、集水装置;51、伞杆;52、伞面;53、伞架;531、隐藏槽;54、锁定件;541、锁定块;5411、第二倾斜面;542、连接块;543、按动块;544、第四弹簧;55、驱动件二;551、驱动杆;5511、第一杆;5512、第二杆;5513、第一倾斜面;552、第三弹簧;553、带动杆;553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箱式变电站。

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1、底座14、充气装置2和可充气的气囊15。变电站本体1包括带有容纳腔13的箱体11和铰接在箱体11上的门板12,容纳腔13内用来放置变压器等各种设备。当气囊15未充入气体时,气囊15平铺在底座14顶面上,气囊15位于底座14与箱体11之间,箱体11通过气囊15固定在底座14上,气囊15在箱体11上的投影将箱体11完全覆盖,气囊15仅位于变电站本体1周围的部分可供充气。参照图1、图3,充气装置2用来给气囊15进行充气,当充气装置2给气囊15充满气体后,气囊15位于变电站本体1周围的部分膨胀并与变电站本体1底端紧密贴合。气囊15上安装有排气阀151,当排气阀151打开时,气囊15中的气体通过排气阀151排出。

参照图1、图3,当城市涝灾水位上升时,底座14由于具有一定高度能够提供缓冲时间,使充气装置2及时对气囊15进行充气,充气后的气囊15能够与变电站本体1底端紧密贴合,还能够给门板12施加力使门板12更好的关紧,减小水从门板12与箱体11之间的缝隙中漫入容纳腔13内的几率,从而对变电站本体1起到保护作用,能够减小涝灾时变电站出现漏电现象的几率。

参照图2、图3,充气装置2包括浮板21、启动装置3和打气装置4,底座14底面上开设有进水通槽141,进水通槽141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且两端均与外界连通,浮板2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进水通槽141上,浮板21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操作人员预设警戒水位的高度,当浮板21移动至警戒水位的高度时,启动装置3驱动打气装置4开始运作,打气装置4用来对气囊15进行充气。

参照图3、图4,打气装置4包括输气管41、驱动件一42、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活塞43和带有内腔441的打气筒44,打气筒44固定在箱体11外壁上,活塞43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内腔441上并将内腔441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上腔4411和下腔4412,上腔4411位于下腔4412的上方,驱动件一42驱动活塞43来回运动。上腔4411和下腔4412上均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第二单向阀设置在下腔4412的通孔上并仅供外界气体进入下腔4412,输气管41的两端分别连通气囊15以及下腔4412,第一单向阀设置在输气管41上并仅供下腔4412中的空气通过输气管41进入气囊15。驱动件一42通过驱动活塞43来回滑动,来不断对气囊15进行充气。

参照图3、图5,箱体11顶面中心开设有环形槽111,环形槽111的轴线方向呈竖直设置,环形槽111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环形块45,环形块45与环形槽111同轴设置,启动装置3用来驱动环形块45在环形槽111上滑动,环形槽111内壁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流道112,第一流道112靠近环形槽111的一端至远离环形槽111的一端的高度位置逐渐下降。当环形块45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112上方时,环形块45将第一流道112封堵。当环形块45移动至第一流道112下方时,雨水能够通过环形槽111流至第一流道112中。

参照图4、图5,驱动件一42包括第一齿轮 421、第一齿条422、转杆423和直筒424,箱体11的外壁上固定有延伸块46,延伸块46位于打气筒44的正上方。延伸块46内开设有活动槽461,活动槽461底端与外界连通。延伸块46上还开设有连通活动槽461与第一流道112的第二流道462,第二流道462靠近第一流道112的一端至第二流道462靠近活动槽461一端的高度位置逐渐下降。转杆423转动连接在活动槽461内,转杆423的轴线方向呈水平设置,直筒424固定在转杆423上,直筒424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转杆423的轴线方向,直筒424的两端分别位于转杆423的两侧。令直筒424位于转杆423两侧的部分分别为第一端4241以及第二端4242,第一端4241靠近箱体11设置,第二端4242远离箱体11设置,活动槽461对直筒424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直筒424能在活动槽461内来回转动的角度小于60°。第一端4241的端面开设有接水槽4243,接水槽4243的深度方向平行于直筒424的长度方向,接水槽4243的两端分别位于转杆423的两侧。

参照图4、图5,当接水槽4243中没有水时,第二端4242比第一端4241重,第二端4242向下转动至抵接在活动槽461内底壁上,第一端4241向上转动至第二端4242的上方,此时接水槽4243的槽口正对第二流道462设置,第二流道462流出的雨水能够流至接水槽4243内。当接水槽4243中的水快接满时,此时第一端4241重于第二端4242,第一端4241向下转动并将接水槽4243中的水倒掉,当水倒完后,第一端4241又转动回接水状态。

参照图4,第一齿轮 421同轴固定连接在转杆423上,第一齿条422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延伸块46上,第一齿条422啮合连接在第一齿轮 421上,第一齿条422的底端伸出延伸块46再伸入打气筒44并固定在活塞43上。

参照图3、图5,启动装置3用来控制环形块45的移动,相当于控制了第一流道112的连通,只有当涝灾时,雨水才能通过环形槽111进入第一流道112以及第二流道462。参照图3、图4,雨水作用在直筒424上,直筒424通过杠杆原理运动,利用储存一定量的雨水使直筒424两端的平衡转移,从而实现转杆423的来回转动,然后通过第一齿轮 421和第一齿条422的配合带动活塞43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对气囊15的充气。

参照图3、图4,气囊15上设有气压检测器,延伸块46内固定有气缸463,气缸463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并正对直筒424的第二端4242,当气压检测器检测到的气压值达到气囊15充好气的要求时,气缸463的活塞43杆伸出,使直筒424始终呈接水状态,直筒424不再进行转动,充气装置2不再对气囊15进行充气。

参照图2、图6,启动装置3包括第二齿条31、第三齿条32、第二齿轮33、第一弹簧313、锁定杆341和拉绳34,第二齿条31与第三齿条32均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底座14上,第二齿轮33沿水平轴线方向转动连接在底座14内,第二齿条31与第三齿条32分别位于第二齿轮33的两侧且啮合连接在第二齿轮33上。为了防止第二齿条31在滑动的过程中脱离底座14,第二齿条31包括齿条部311和抵接部312,齿条部311固定在抵接部312的一侧侧面上,底座14上开设有竖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竖槽142和第二竖槽143,第一竖槽142的底端与活动槽461连通,第二竖槽143位于底座14内且不与外界连通,齿条部311滑动连接在第二竖槽143上,抵接部312滑动连接在第一竖槽142上。第一弹簧313设置在第一竖槽142内,第一弹簧313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竖槽142顶壁上以及抵接部312上,第一弹簧313始终呈压缩状态。当没有外力作用在第二齿条31上时,齿条部311移动至抵接在第二竖槽143的底面上,抵接部312的底端伸至活动槽461内且位于警戒水位的下方,抵接部312的底端位于浮板21的正上方。拉绳34的一端固定在第三齿条32上,拉绳34的另一端伸出底座14并固定在锁定杆341上。

参照图1、图2,为了减小拉绳34在拉动过程中受到的磨损,箱体11上途径拉绳34的路径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116,拉绳34抵接经过多个滚轮116。

参照图5、图7,启动装置3还包括立杆35、第四齿条361、第五齿条362、第三齿轮363和弹性件37,弹性件37包括固定块371、移动块372和第二弹簧373,固定块371竖直固定在箱体11顶面的中心位置,移动块372底端开设有与固定块371匹配的第一槽3721,移动块372通过第一槽3721套设并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固定块371上,固定块371顶端开设有供第二弹簧373容纳的第二槽3711,第一槽3721与第二槽3711始终连通,第二弹簧373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二槽3711的底壁上以及第一槽3721的顶壁上。立杆35竖直固定在箱体11顶面上并位于弹性件37的一侧,锁定杆34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立杆35上,固定块371的外壁上开设有供锁定杆341插入的插孔3722。

参照图5、图7,第四齿条361与第五齿条362均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箱体11上,第三齿轮363转动连接在箱体11内,第三齿轮363的轴线方向呈水平设置,第四齿条361与第五齿条362分别位于第三齿轮363的两侧且啮合连接在第三齿轮363上。第四齿条361的顶端固定在环形块45的底面上,第五齿条362的顶端伸出箱体11并固定在移动块372上。

参照图2、图8,当浮板21位于警戒水位下方时,此时锁定杆341插入插孔3722,固定块371克服第二弹簧373的弹力移动至抵接在箱体11顶面上,此时环形块45在第四齿条361、第三齿轮363以及第五齿条362的配合下,环形块45的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112上方。

参照图2、图6,当浮板21上移至警戒水位时,浮板21推动第二齿条31上移,第二齿条31通过第二齿轮33带动第三齿条32下移,参照图5、图7,然后拉动拉绳34来驱动锁定杆341从插孔3722脱出,然后固定块371没有锁定杆341的锁定后在第二弹簧373的作用下上移进而带动第五齿条362上移,第五齿条362上移通过第三齿轮363带动第四齿条361下移,最终第四齿条361带动环形块45下移至第一流道112下方,从而使雨水能够通过环形槽111进入第一流道112,使打气装置4开始工作。

参照图5、图7,箱体11上还设有集水装置5,集水装置5包括伞杆51、伞面52和多根伞架53, 伞杆51竖直固定在箱体11顶面上,伞杆51的顶端依次穿过固定块371以及移动块372并位于移动块372的上方,伞杆51不对第二弹簧373造成影响。伞面52的底面中心固定在伞杆51顶端,伞架5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伞面52的底面上以及固定块371的顶面上,伞杆51位于多根伞架53的中心位置。参照图2、图8,当锁定杆341插入插孔3722时,伞面52收起;参照图5、图7,当锁定杆341远离插孔3722时,伞面52打开且伞面52上的水能够正好流至环形槽111内。

参照图5,打在伞面52上的雨水能够汇聚并落在环形槽111内,伞面52起到了收集雨水的作用,能够使第一流道112与第二流道462中的水流变大,从而更好更快的驱动直筒424进行转动,最终提高充气的效率。

参照图5、图7,伞杆51上设有锁定件54,当伞面52打开时,锁定件54用来将移动块372与伞杆51锁定在一起。参照图7、图8,锁定件54包括锁定块541、连接块542、按动块543和第四弹簧544,伞杆51上开设有隐藏槽531,连接块542的两端分别垂直固定在锁定块541和按动块543上,锁定块541、连接块542和按动块543沿平行于锁定杆341的滑动方向滑动连接在隐藏槽531内,连接块542呈竖直设置,第四弹簧54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锁定块541上以及隐藏槽531远离外界的一侧内壁上,当没有外力时,连接块542在第四弹簧544的作用下移动至抵接在隐藏槽531靠近外界的一侧侧壁上,锁定块541以及按动块543的端部伸出外界,按动块543位于锁定块541的上方。锁定块541底面上开设有第二倾斜面5411,第二倾斜面5411靠近第四弹簧544的一端至远离第四弹簧544的一端的高度位置逐渐变高。

图5、图7,插孔3722的两端贯通,当伞面52打开时,移动块372上移并推动锁定块541朝向隐藏槽531一侧滑动,直到插孔3722正对锁定块541时,锁定块541在第四弹簧544的弹力作用下插入插孔3722,从而实现移动块372与伞杆51的锁定,此时按动块543位于移动块372的上方,操作人员通过按动按动块543能够实现移动块372与伞杆51之间的解锁。

参照图9、图10,环形槽111顶端的周向内壁上固定有密封圈113,密封圈113位于第一流道112的上方,密封圈113位于第一流道112的上方。密封圈113下方固定有防溅水环114,环形块45、防溅水环114与密封圈113同轴设置。参照图1、图11,当伞面52收起时,环形块45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112上方,此时环形块45的周向外壁抵接在密封圈113以及防溅水环114的周向内壁上。参照图9、图10,箱体11上设有驱动件二55,当伞面52打开时,环形块45移动至第一流道112下方,驱动件二55驱动防溅水环114的底端朝向环形槽111轴线一侧移动,防溅水环114的内壁用来承接伞面52上滑落的雨水,防溅水环114用来减小打在上面的液体溅起的程度。防溅水环114可以由4D空气纤维或者硬质海绵等材料制成。

参照图1、图11,当环形块45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112上方时,密封圈113用来防止雨水进入环形槽111中。参照图9、图10,当环形块45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112下方时,防溅水环114的底端朝向轴心一侧渐缩,从而使得防溅水环114的内壁呈倾斜设置并用来承接伞面52上滑落的雨水,雨水打在防溅水环114上相比于直接打在环形槽111上,能够减小雨水溅出环形槽111的几率,从而提高雨水的收集效果。

参照图10、图11,驱动件二55包括多个驱动杆551、多个第三弹簧552和多个带动杆553,带动杆553沿垂直于环形槽111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在箱体11上,带动杆55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带动杆553的滑动方向,带动杆553的一端伸至环形槽111内并固定在防溅水环114的外壁上,带动杆553沿防溅水环114的周向方向依次分布在防溅水环114上,带动杆553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与环形槽111的轴线相交于一点。箱体11内开视有多个限位槽115,多个限位槽115不与环形槽111连通并将环形槽111包围在内,多个限位槽115分别对应多个带动杆553,带动杆553底面上固定有限位块5531,限位块5531沿平行于带动杆553的滑动方向滑动连接在对应限位槽115内。多个第三弹簧552分别对应多个限位槽115,第三弹簧552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限位槽115远离环形槽111的一端端面上以及对应限位块5531上。当没有外力作用在带动杆553上时,带动杆553朝向远离环形槽111一侧移动至防溅水环114的周向外壁抵接在环形槽111的周向内壁上。

参照图10、图11,多根驱动杆551分别对应多个带动杆553,驱动杆551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第一杆5511和第二杆5512,第一杆5511位于第二杆5512的下方,驱动杆551有第一极限长度和第二极限长度,第一极限长度是第一杆5511与第二杆5512朝向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至能够达到的最短长度,第二极限长度是第一杆5511与第二杆5512朝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至能够达到的最长长度。第一杆5511固定在环形块45上,第二杆5512远离第一杆5511的一端朝向带动杆553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5513,第一倾斜面5513靠近带动杆553的一端至远离带动杆553的一端的高度位置逐渐下降。

参照图10、图11,当环形块45顶端移动至第一流道112上方时,环形块45带动第一杆5511以及第二杆5512上移至第一极限位置,驱动杆551移动至带动杆553上方并远离带动杆553设置,此时环形块45在第三弹簧552的作用下朝向远离环形槽111一侧移动至防溅水环114的外壁抵接在环形槽111的内壁上,防溅水环114不对环形块45的移动造成影响。当环形块45移动至第一流道112下方时,第一杆5511下移至第二极限位置后带动第二杆5512下移,环形块45上的第一倾斜面5513抵接在带动杆553上并驱动带动杆553克服第三弹簧552的弹力朝向环形槽111一侧移动,从而使带动杆553驱动防溅水环114的底端朝向轴心一侧渐缩,更好的承接雨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实施原理为:当城市涝灾水位上升时,底座14由于具有一定高度能够提供缓冲时间,使充气装置2及时对气囊15进行充气,充气后的气囊15能够与变电站本体1底端紧密贴合,对变电站本体1起到保护作用,能够减小涝灾时变电站出现漏电现象的几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设备和箱式变电站
  • 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设备和箱式变电站
技术分类

0612011473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