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华南山坡地栽乔木的劣质土球改良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4:45


一种华南山坡地栽乔木的劣质土球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资源修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华南山坡地栽乔木的劣质土球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华南地区山地多、平地少,绿化苗木的种植以传统的山坡地栽为主,受制于山坡贫瘠、恶劣的立地环境,山坡地栽乔木普遍存在直接起苗移栽困难、断根缓苗周期长、根系少且土壤差异性大导致移栽成活率不高等问题而饱为市场诟病。

在普通绿化苗木供过于求而花木产业要求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努力提高山坡地栽乔木的苗木质量已刻不容缓。钻研山坡地栽乔木的容器化培育技术,提高乔木壮根养护水平和移栽成活率,是提高苗木产品质量、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针对华南地区山坡地栽乔木进行劣质土球的改良和容器化培育,将具有重要的市场经济价值和生态学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华南山坡地栽乔木的劣质土球改良方法,以解决以解决华南地区山坡地栽乔木直接移栽困难、断根缓苗周期长、移栽成活率低、树势恢复缓慢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华南山坡地栽乔木的劣质土球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山坡地栽乔木的起挖,断根起挖,对山坡地栽阔叶乔木进行起挖,根据乔木胸径或地径、成活难易等确定土球大小,其中单杆乔木的土球直径宜为胸径的6~10倍、丛生乔木的土球直径宜为地径的4~8倍,土球高度均为土球直径的2/3~4/5,起挖时,由浅及深逐层掘土并切断所有根系,确保土球壁面和根系断面平滑、土球不散裂;

S2:移苗准备,对直径1cm以上的断根涂抹伤口愈合剂后,用易拆解的网兜和布绳捆扎土球;在确保树形优美的前提下,剪除20~40%的病虫枝、老弱枝,对余下的健康枝条,摘除25~50%叶片,并对较大的或明显的花序予以全部摘除;

S3:假植圃地准备,就近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建立假植圃地,根据乔木假植培育的数量和株行距,铺设合适的供水系统、定时器和相应的灌溉管线;

S4:假植穴准备,根据乔木土球大小准备假植穴,直径0.8m以下的土球,采用PVC控根器围合而成假植穴,穴规格比土球大20~30cm、高15~25cm;直径0.8m以上的土球,采用烧结砖或水泥砖围合而成假植穴,穴内径比土球大30~60cm、高25~35cm;

S5:乔木假植与基质填充,假植穴底部采用粒径1~5mm粗河沙铺5~10cm厚以便排水;在河沙层之上,再铺5~10cm保水性良好的营养基质,营养基质采用林下腐殖土、泥炭土、3~6mm赤玉土和生物有机肥配制,按体积比4:3:2:1混合均匀而成;将起挖的乔木小心吊运至假植圃地,拆解网兜后,按土球大小分别吊植于假植穴内,穴四周用吸水性强的疏松基质填充紧实,疏松基质采用粒径0.3~1.0mm细河沙、1~3mm细赤玉土、3~6mm赤玉土和生物有机肥配制,按体积比3:3:3:1混合均匀而成;假植穴上部,将泥炭土、生物有机肥按体积比3:1混合均匀后,覆盖土球表面3~5cm;假植完成后,根据实际需要,对乔木进行合理支撑并浇透水;

S6:土球钻孔与填充,土球表面覆土之前,采用长约1m、直径25~32mm螺纹钢钎(焊接有十字手柄以便操作)对土球进行钻孔,孔深达土球高度的2/3且均匀分布在土球四周;钻孔时小心操作,尽量避开主根,避免弄碎土球;土球直径0.8m以下的乔木,每棵打孔4~6个,土球直径0.8m以上的乔木,每棵打孔6~8个;孔内以枯稻草垂直填充,直至填充紧实。

S7:土球生根诱导,为诱导土球大量萌发不定根,假植1个月内,每隔10~15天对土球浇灌1次生根溶液,连续浇灌2~3次;浇灌时,从土球表面的钻孔处和土球四周的边缘缓慢灌入,直至浸透土球;每1L生根溶液包含:ABT-6生根粉0.02g、吲哚丁酸钾0.02~0.04g、磷酸二氢钾1.0~2.0g、恶霉灵1.0g和余量的水;

S8:根系垂直诱导,为促进土球根系在垂直方向(向下)生长,采用滴灌方式对土球进行定向灌溉,将滴箭插入土球表面的钻孔内,每孔插1支,采用最小流量(单箭流量1.0~1.5L/h)对土球进行补水,水分沿枯稻草往下渗,诱导根系向湿度较大的土球中下部生长;滴灌每小时启动1次,每次滴灌15min;

S9:根系水平诱导,为促进土球根系在水平方向(向外)生长,采用上述滴灌方式对土球进行持续补水,同时每周沿土球边缘人工淋水1~2次,利用土球外围疏松基质的吸水性形成的水势差,诱导不定根系向水势较高的外围基质中不断生长;

S10:原土改良,为改良土球自身的贫瘠土壤,采用活性营养液浇灌土球表面及钻孔处,直至基本浸透土球,每月浇灌1次,连续浇3~4次;每1L活性营养液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剂0.3~0.6g、矿源黄腐酸钾0.3~0.6g、水溶复合肥(15:15:15)3~6g和余量的水。

优选的,所述乔木的水肥管理,冬、春季日最高气温不超过25℃时,水肥管理参照S7-S9中的滴灌和营养液浇灌;春、秋季日最高气温连续5天以上在25~33℃时,将单支滴箭的流量调整为1.5~2.0L/h,直至养护结束。

优选的,所述乔木的水肥管理在春末至秋初,日最高气温连续5天以上超过33℃时,除了将单支滴箭的流量调整为2.0~3.0L/h外,为提高假植乔木对高温天气的适应性,每隔7~10d采用高压水枪对树冠喷施1次抗旱剂,连续喷施4~6次,直至养护结束。每1L抗旱剂溶液包含:0.001g0.2%芸苔素内酯、0.1~0.2g硼酸、2~4g硝酸钾和余量的水。

优选的,所述乔木在栽植后,为提高新生根系的适应性和抗旱性,养护3个月后,继续进行为期1个月的控水炼苗;前1~2周,按当前滴灌频次,将滴灌间隔改为每2小时启动1次;至第3周,在前2周滴灌基础上,将单支滴箭的流量调减25~50%;至第4周,继续在前1周滴灌基础上,将滴灌间隔改为每3小时启动1次,逐步减少土球水分以便起苗。

优选的,所述乔木在起苗出圃时选择阴天或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3℃的晴天起苗,先拆除由控根器或砖块围合成的假植穴,再小心清除土球外围松垮的填充基质,露出密集的不定根系,采用易拆解的遮阳网兜和布绳捆扎土球;视移栽季节和乔木类型,摘除25~50%叶片后,及时装车运至目的地,尽量当天装运、当天定植并浇透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华南山坡地栽乔木的劣质土球改良方法,针对华南山坡地栽乔木的劣质土球进行改良和容器化培育,适合对山坡地栽的单杆和丛生阔叶乔木进行操作;地栽乔木起挖时间为每年9月至次年5月,全年均可进行容器化假植培育,养护4个月即可出圃移栽,培育周期短,土球根系繁多,苗木移栽便利,能极大的满足市场对容器化优质乔木的需求。

2、该华南山坡地栽乔木的劣质土球改良方法,就近选择平地建圃,采用PVC控根器、烧结砖或水泥砖围合成假植穴的方式进行容器化培育,方式简单,易于操作,适合山坡地栽乔木的规模化改培。所采用的不同成分和配比的营养基质、疏松基质,兼顾吸水性、保水性、排水性和透气性,对不定根系的诱导性强;大胆采用的土球钻孔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土球内部的根系生长环境和水肥供给,方便不定根系的诱导和生长发育。

3、该华南山坡地栽乔木的劣质土球改良方法,采用多种方式同步诱导不定根系的发育,所采用的生根溶液适合华南地区常见阔叶乔木大量萌发不定根,也能抑制根部真菌对伤口的侵害;采用的垂直诱导方法,利用根系的向重力性和向水性,能引导根系向湿度较大的土球中下部生长;采用的水平诱导方法,主要利用赤玉土不同粒径的吸水性、透气性和不同基质间的水分张力而形成的水势差,诱导土球不定根系向水势较高的外围基质中不断生长,从而多维度、极大地提升了土球不定根系的数量。同时,所采用的活性营养液能够活化土壤、改善原土理化性状,还能补充和提高肥效,预防土传病害,从而确保根系健康、旺盛生长。

4、该华南山坡地栽乔木的劣质土球改良方法,采用针对性的水肥管理措施进行乔木容器化养护,滴灌的给水频次根据天气温度和生长期来灵活设置,能够很好地平衡植株吸收与水分蒸发,避免水资源浪费;抗旱剂的叶面喷施可以增强植株的光合作用和耐旱、耐高温能力,从而提高假植乔木对高温天气的适应性。所采用的控水炼苗方法,能够逐步提高根系的耐旱性和适应性,满足园林工程场地的移栽种植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单杆与多杆山坡地栽乔木的起挖捆扎、修枝摘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别采用PVC控根器、烧结砖围合而成的乔木假植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山坡地栽乔木不同规格的容器化、规模化假植培育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土球根系水平诱导与垂直诱导形成的密集不定根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假植培育的单杆、多杆乔木出圃定植后迅速形成密林景观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华南山坡地栽乔木的劣质土球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山坡地栽乔木的起挖,断根起挖,对山坡地栽阔叶乔木进行起挖,根据乔木胸径或地径、成活难易等确定土球大小,其中单杆乔木的土球直径宜为胸径的6~10倍、丛生乔木的土球直径宜为地径的4~8倍,土球高度均为土球直径的2/3~4/5,起挖时,由浅及深逐层掘土并切断所有根系,确保土球壁面和根系断面平滑、土球不散裂;

S2:移苗准备,对直径1cm以上的断根涂抹伤口愈合剂后,用易拆解的网兜和布绳捆扎土球;在确保树形优美的前提下,剪除20~40%的病虫枝、老弱枝,对余下的健康枝条,摘除25~50%叶片,并对较大的或明显的花序予以全部摘除;

S3:假植圃地准备,就近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建立假植圃地,根据乔木假植培育的数量和株行距,铺设合适的供水系统、定时器和相应的灌溉管线;

S4:假植穴准备,根据乔木土球大小准备假植穴,直径0.8m以下的土球,采用PVC控根器围合而成假植穴,穴规格比土球大20~30cm、高15~25cm;直径0.8m以上的土球,采用烧结砖或水泥砖围合而成假植穴,穴内径比土球大30~60cm、高25~35cm;

S5:乔木假植与基质填充,假植穴底部采用粒径1~5mm粗河沙铺5~10cm厚以便排水;在河沙层之上,再铺5~10cm保水性良好的营养基质,营养基质采用林下腐殖土、泥炭土、3~6mm赤玉土和生物有机肥配制,按体积比4:3:2:1混合均匀而成;将起挖的乔木小心吊运至假植圃地,拆解网兜后,按土球大小分别吊植于假植穴内,穴四周用吸水性强的疏松基质填充紧实,疏松基质采用粒径0.3~1.0mm细河沙、1~3mm细赤玉土、3~6mm赤玉土和生物有机肥配制,按体积比3:3:3:1混合均匀而成;假植穴上部,将泥炭土、生物有机肥按体积比3:1混合均匀后,覆盖土球表面3~5cm;假植完成后,根据实际需要,对乔木进行合理支撑并浇透水;

S6:土球钻孔与填充,土球表面覆土之前,采用长约1m、直径25~32mm螺纹钢钎(焊接有十字手柄以便操作)对土球进行钻孔,孔深达土球高度的2/3且均匀分布在土球四周;钻孔时小心操作,尽量避开主根,避免弄碎土球;土球直径0.8m以下的乔木,每棵打孔4~6个,土球直径0.8m以上的乔木,每棵打孔6~8个;孔内以枯稻草垂直填充,直至填充紧实。

S7:土球生根诱导,为诱导土球大量萌发不定根,假植1个月内,每隔10~15天对土球浇灌1次生根溶液,连续浇灌2~3次;浇灌时,从土球表面的钻孔处和土球四周的边缘缓慢灌入,直至浸透土球;每1L生根溶液包含:ABT-6生根粉0.02g、吲哚丁酸钾0.02~0.04g、磷酸二氢钾1.0~2.0g、恶霉灵1.0g和余量的水;

S8:根系垂直诱导,为促进土球根系在垂直方向(向下)生长,采用滴灌方式对土球进行定向灌溉,将滴箭插入土球表面的钻孔内,每孔插1支,采用最小流量(单箭流量1.0~1.5L/h)对土球进行补水,水分沿枯稻草往下渗,诱导根系向湿度较大的土球中下部生长;滴灌每小时启动1次,每次滴灌15min;

S9:根系水平诱导,为促进土球根系在水平方向(向外)生长,采用上述滴灌方式对土球进行持续补水,同时每周沿土球边缘人工淋水1~2次,利用土球外围疏松基质的吸水性形成的水势差,诱导不定根系向水势较高的外围基质中不断生长;

S10:原土改良,为改良土球自身的贫瘠土壤,采用活性营养液浇灌土球表面及钻孔处,直至基本浸透土球,每月浇灌1次,连续浇3~4次;每1L活性营养液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剂0.3~0.6g、矿源黄腐酸钾0.3~0.6g、水溶复合肥(15:15:15)3~6g和余量的水。

乔木的水肥管理,冬、春季日最高气温不超过25℃时,水肥管理参照S7-S9中的滴灌和营养液浇灌;春、秋季日最高气温连续5天以上在25~33℃时,将单支滴箭的流量调整为1.5~2.0L/h,直至养护结束。

乔木的水肥管理在春末至秋初,日最高气温连续5天以上超过33℃时,除了将单支滴箭的流量调整为2.0~3.0L/h外,为提高假植乔木对高温天气的适应性,每隔7~10d采用高压水枪对树冠喷施1次抗旱剂,连续喷施4~6次,直至养护结束。每1L抗旱剂溶液包含:0.001g0.2%芸苔素内酯、0.1~0.2g硼酸、2~4g硝酸钾和余量的水。

乔木在栽植后,为提高新生根系的适应性和抗旱性,养护3个月后,继续进行为期1个月的控水炼苗;前1~2周,按当前滴灌频次,将滴灌间隔改为每2小时启动1次;至第3周,在前2周滴灌基础上,将单支滴箭的流量调减25~50%;至第4周,继续在前1周滴灌基础上,将滴灌间隔改为每3小时启动1次,逐步减少土球水分以便起苗。

乔木在起苗出圃时选择阴天或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3℃的晴天起苗,先拆除由控根器或砖块围合成的假植穴,再小心清除土球外围松垮的填充基质,露出密集的不定根系,采用易拆解的遮阳网兜和布绳捆扎土球;视移栽季节和乔木类型,摘除25~50%叶片后,及时装车运至目的地,尽量当天装运、当天定植并浇透水。

案例一:土球的钻孔对比试验

为改良乔木土球的根系生长环境,本发明进行了不同的土球钻孔对比试验。以华南地区常见的山坡地栽阔叶乔木铁冬青为例,在假植后的土球表面,采用长约1m、直径25mm或32mm螺纹钢钎对土球进行钻孔,钢钎顶部焊接有十字手柄以便操作;钻孔时小心操作,尽量避开主根,避免弄碎土球,孔深达土球高度的2/3;孔内以枯稻草垂直填充,直至填充紧实。

除钻孔数量不同外,山坡地栽的铁冬青来源相同,苗木胸径和土球规格一致,土球均采用常规的滴灌和施肥管理,不做其他特殊诱导或养护。具体处理对比如下:

处理1:土球直径0.8m以下和0.8m以上的铁冬青各9棵,均不钻孔,共处理18棵;

处理2:土球直径0.8m以下的铁冬青9棵,每棵打孔2个,土球直径0.8m以上的铁冬青9棵,每棵打孔4个,共处理18棵;

处理3:土球直径0.8m以下的铁冬青9棵,每棵打孔4个,土球直径0.8m以上的铁冬青9棵,每棵打孔6个,共处理18棵;

处理4:土球直径0.8m以下的铁冬青9棵,每棵打孔6个,土球直径0.8m以上的铁冬青9棵,每棵打孔8个,共处理16棵;

养护4个月后,先拆除由控根器或砖块围合成的假植穴,小心清除土球外围的填充基质;为评估钻孔对改善土球内部根系生长环境从而诱导不定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在每种处理土球中下部的四面随机打4个10*10cm样方的方式,统计各处理样方内粗度≥1mm的根系数量来间接衡量打孔的有益效果,平均生根条数越多则表明该处理的改善效果越好。各处理的生根统计结果如下:

表1:各处理样方内的平均生根条数

注:数据的显著性是针对相同土球规格或同一品种进行的单因素分析,下同。

由表1可知:均不做打孔处理时,土球规格较小的铁冬青透气性较好,生根条数较土球大的植株平均生根条数更多;与处理1不打孔相比,处理2对铁冬青两种规格的土球进行打孔都可以促进平均生根条数的增多,且对大规格土球打孔4个相较小规格土球打孔2个的生根条数增加更明显。

由处理2~处理4的对比可以看出,随着铁冬青土球打孔数的增加,两种规格土球的平均生根条数均有持续增多,其中处理4促进生根的效果最显著,与处理1相比,土球直径≤0.8m的生根条数增加39.02%,土球直径>0.8m的生根条数增加48.15%。另外,方差分析表明处理3与处理4的生根效果差异不显著,即处理3也有较好的土球改善效果。

综合考虑土球打孔越多越容易导致土球破碎,因此可认定处理4和处理3均有较好的改善土球内部根系生长环境从而诱导不定根系生长发育的效果,即对土球直径0.8m以下的乔木,每棵打孔4~6个,土球直径0.8m以上的乔木,每棵打孔6~8个最为合适。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最优处理方法在其他不同品种(常绿阔叶乔木如桂花、罗汉松、香樟、杨梅、水蒲桃,落叶乔木如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凤凰木、小叶榄仁、细叶紫薇等)的乔木土球上也取得了相同或相似的改良效果。

案例二:假植土球的基质填充配比试验

为促进假植土球的根系生长,本发明进行了假植土球的不同基质填充试验。以华南地区常见的山坡地栽阔叶乔木铁冬青、细叶紫薇为例,均采用土球直径0.8m以下的植株,采用PVC控根器围合而成假植穴,并采用实施例一及其处理4的方式进行钻孔和填充。假植穴底部采用粒径1~5mm粗河沙铺5~10cm厚以便排水;除假植穴其余填充基质均不相同外,山坡地栽的铁冬青、细叶紫薇来源相同,苗木胸径和土球规格一致,均采用常规的滴灌和施肥管理确保假植乔木的正常生长。具体处理对比如下:

处理5:铁冬青、细叶紫薇各10棵,假植穴底部、四周和上部均采用相同的园土(就地取耕作层的熟土)与0.3~1.0mm细河沙按体积比9:1混合均匀后进行填充,共处理20棵;

处理6:铁冬青、细叶紫薇各10棵,假植穴底部、四周和上部均采用相同的林下腐殖土(取自附近树林里的腐殖土)与3~6mm赤玉土按体积比9:1混合均匀后进行填充,共处理20棵;

处理7:铁冬青、细叶紫薇各10棵,假植穴底部、四周和上部均采用相同的营养基质进行填充,营养基质采用林下腐殖土、泥炭土、3~6mm赤玉土和生物有机肥配制,按体积比4:3:2:1混合均匀而成,共处理20棵。

处理8:铁冬青、细叶紫薇各10棵,假植穴底部采用营养基质进行填充,营养基质采用林下腐殖土、泥炭土、3~6mm赤玉土和生物有机肥配制,按体积比4:3:2:1混合均匀而成;假植穴四周采用吸水性强的疏松基质填充,疏松基质采用粒径0.3~1.0mm细河沙、1~3mm细赤玉土、3~6mm赤玉土和生物有机肥配制,按体积比3:3:3:1混合均匀而成;假植穴上部,将泥炭土、生物有机肥按体积比3:1混合均匀后,覆盖土球表面3~5cm。

养护4个月后,先拆除由控根器围合成的假植穴,小心清除土球外围的填充基质;为评估不同填充基质对土球不定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在每种处理土球中下部的四面随机打4个10*10cm的样方,统计各处理样方内粗度≥1mm的根系数量来衡量填充基质对生根的有益效果,平均生根条数越多则表明该基质的生根效果越好。各处理的生根统计结果如下:

表2:各处理样方内的平均生根条数

注:以上处理是在1年内先后进行的,处理8是在处理5~7基础上的优化实施。

由表2可知:处理5~7对铁冬青的生根效果差异显著,单一的林下腐殖土的生根效果优于园土,而采用林下腐殖土复配的营养基质的生根效果较好,其生根条数多达10.33根;处理8是在处理5~7基础上的优化实施,其生根效果最好,不仅平均生根条数最多,达到10.68条,且更有利于根系在水平方向(向外)生长,其不定根的长度更长、也更粗壮。

处理5~7对细叶紫薇的生根效果差异非常显著,单一的林下腐殖土的生根效果显著优于园土,而又显著差于采用林下腐殖土复配的营养基质;同样的,在处理5~7基础上优化实施的处理8,其生根效果又显著优于复配的营养基质,且水平方向(向外)生长的不定根的长度更长、二级侧根数也更多。

综上所述,在处理5~7基础上的优化实施的处理8是最有利于假植土球的根系生长的,即假植穴底部先采用营养基质进行填充,营养基质采用林下腐殖土、泥炭土、3~6mm赤玉土和生物有机肥配制,按体积比4:3:2:1混合均匀而成;假植穴四周采用吸水性强的疏松基质填充,疏松基质采用粒径0.3~1.0mm细河沙、1~3mm细赤玉土、3~6mm赤玉土和生物有机肥配制,按体积比3:3:3:1混合均匀而成;假植穴上部,将泥炭土、生物有机肥按体积比3:1混合均匀后,覆盖土球表面3~5cm。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最优处理方法在土球直径0.8m以上铁冬青、细叶紫薇上也有一致的生根效果,在其他不同品种(常绿阔叶乔木如罗汉松、香樟、杨梅等,落叶乔木如黄花风铃木、凤凰木、小叶榄仁等)的乔木土球上也取得了相同或相似的改良效果,因其他土球规格或乔木品种的处理数量各不一样,故不再详细赘述。

案例三:假植土球的原土改良试验

为改良土球自身的贫瘠土壤,本发明先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原土改良试验。仍以华南地区常见的山坡地栽阔叶乔木铁冬青、细叶紫薇为例,均采用土球直径0.8m以下的植株,采用PVC控根器围合而成假植穴进行假植,假植穴采用处理8的营养基质和疏松基质分别进行填充,并采用实施例一及其处理4的方式进行钻孔和填充。除浇灌营养液配比及方式不同外,山坡地栽的铁冬青、细叶紫薇来源相同,原山坡地土壤pH平均值为4.42,苗木胸径和土球规格一致,均采用常规的滴灌方式进行养护。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处理9:铁冬青、细叶紫薇各10棵,采用营养液浇灌土球表面及钻孔处,直至基本浸透土球,每月浇灌1次,连续浇3~4次;每1L营养液包含水溶复合肥(15:15:15)5~6g和余量的水。

处理10:铁冬青、细叶紫薇各10棵,采用营养液浇灌土球表面及钻孔处,直至基本浸透土球,每月浇灌1次,连续浇3~4次;每1L营养液包含:矿源黄腐酸钾0.3~0.6g、水溶复合肥(15:15:15)4~6g和余量的水。

处理11:铁冬青、细叶紫薇各10棵,采用活性营养液浇灌土球表面及钻孔处,直至基本浸透土球,每月浇灌1次,连续浇3~4次;每1L活性营养液包含:哈茨木霉菌0.6~1.2g、枯草芽孢杆菌0.3~0.6g、水溶复合肥(15:15:15)3~6g和余量的水。

处理12:铁冬青、细叶紫薇各10棵,采用活性营养液浇灌土球表面及钻孔处,直至基本浸透土球,每月浇灌1次,连续浇3~4次;每1L活性营养液包含:枯草芽孢杆菌0.3~0.6g、矿源黄腐酸钾0.3~0.6g、水溶复合肥(15:15:15)3~6g和余量的水。

养护4个月后,先拆除由控根器围合成的假植穴,小心清除土球外围的填充基质;为评估不同营养液配方对土球改良及不定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在每种处理土球中下部的四面随机打4个10*10cm的样方,统计各处理样方内粗度≥1mm的根系数量并检测土球土壤pH平均值的变动范围来衡量不同营养液处理对原土改良的有益效果,平均生根条数越多、土壤pH值上升越明显,则表明该处理的土球改良效果越好。各处理的生根条数及pH值统计如下:

表3:各处理样方内的平均生根条数及pH值

注:原山坡地土壤pH平均值为4.42。

由表3可知:不同处理对铁冬青的生根效果不尽相同,处理12的平均生根条数最多,达11.08条,其与处理11差异不明显,与处理9、处理10差异极显著;同时,处理12对原土球的酸碱性调节也最显著,pH平均值由原土的4.42上升为5.19,即土壤由酸性改良为弱酸性,很好的改善了根部土壤酸性环境、也提高了苗木移栽的适应性。

不同处理对细叶紫薇的生根效果也不同,处理12的平均生根条数最多,达14.42条,其与处理9、10、11的差异均为极显著,同时处理12对细叶紫薇原土球的酸碱性调节也最佳,改良后的土壤pH平均值上升了0.76。

综合各处理对铁冬青、细叶紫薇的生根效果来看,添加有微生物菌剂的活性营养液(处理11和12)的平均生根条数优于只添加肥料的营养液(处理9和10),同时添加哈茨木霉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调节效果(处理11)不如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处理12,这可能与菌剂的相互抑制或者杀菌剂对哈茨木霉菌的生长抑制有关。同时,添加有矿源黄腐酸钾的处理组(10和12)的土壤pH变化值远大于没添加的处理组(9和11),其作为碱性肥料,对酸性土球的调节效果强与复合肥。因此,可认定由枯草芽孢杆菌剂0.3~0.6g、矿源黄腐酸钾0.3~0.6g、水溶复合肥(15:15:15)3~6g和余量的水配制而成的活性营养液对原土球贫瘠土壤的改良效果最佳。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最优处理方法在土球直径0.8m以上铁冬青、细叶紫薇上也有很好的生根效果,在其他不同品种(常绿阔叶乔木如罗汉松、香樟、水蒲桃、杨梅等,落叶乔木如黄花风铃木、小叶榄仁、大叶紫薇等)的乔木土球上也取得了相同或相似的改良效果,因其他乔木品种的处理数量各不一样,故不再详细赘述。

案例四:土球根系诱导试验

为诱导土球大量萌发不定根并引导不定根系向下和向外生长,本发明先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生根诱导试验。仍以华南地区常见的山坡地栽阔叶乔木铁冬青为例,对不同规格的土球分别采用PVC控根器和砖块围合而成假植穴进行假植。假植穴采用处理9的营养基质和疏松基质分别进行填充,并采用实施例一及其处理4的方式进行钻孔和填充。除进行生根诱导和根系定向诱导方式不同外,山坡地栽的铁冬青来源相同,苗木胸径和土球规格一致,土球均采用常规的滴灌和肥料管理。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处理13:土球直径0.8m以下和0.8m以上的铁冬青各8棵,均采用常规的滴灌和营养液浇灌方式进行养护;同时,假植1个月内每隔10~15天对土球浇灌1次生根溶液,连续浇灌2~3次,每次从土球表面的钻孔处和土球四周的边缘灌入,直至浸透土球;每1L生根溶液包含:ABT-6生根粉0.02g、磷酸二氢钾1.0~2.0g和余量的水。

处理14:土球直径0.8m以下和0.8m以上的铁冬青各8棵,均采用常规的滴灌和营养液浇灌方式进行养护;同时,假植1个月内每隔10~15天对土球浇灌1次生根溶液,连续浇灌2~3次,每次从土球表面的钻孔处和土球四周的边缘灌入,直至浸透土球;每1L生根溶液包含:萘乙酸0.04~0.08g、吲哚丁酸钾0.02~0.04g、磷酸二氢钾1.0~2.0g和余量的水。

处理15:土球直径0.8m以下和0.8m以上的铁冬青各8棵,均采用常规的滴灌和营养液浇灌方式进行养护;同时,假植1个月内每隔10~15天对土球浇灌1次生根溶液,连续浇灌2~3次,每次从土球表面的钻孔处和土球四周的边缘灌入,直至浸透土球;每1L生根溶液包含:ABT-6生根粉0.02g、吲哚丁酸钾0.02~0.04g、磷酸二氢钾1.0~2.0g、恶霉灵1.0g和余量的水。

处理16:土球直径0.8m以下和0.8m以上的铁冬青各8棵,在处理15的基础上,为促进土球根系在垂直方向(向下)生长,滴灌采用最小流量(单箭流量1.0~1.5L/h)对土球进行补水,水分沿枯稻草往下渗,诱导根系向湿度较大的土球中下部生长,滴灌每天7:00~19:00开启,每小时启动1次,每次滴灌15min。同时,为促进土球根系在水平方向(向外)生长,除采用上述滴灌方式对土球进行持续补水外,每周沿土球边缘人工淋水1~2次,诱导不定根系向水势较高的外围基质中不断生长。

养护4个月后,先拆除由控根器围合成的假植穴,小心清除土球外围的填充基质;为评估不同营养液配方对土球改良及不定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在每种处理土球中下部的四面随机打4个10*10cm的样方,统计各处理样方内粗度≥1mm的根系数量来衡量不同处理对根系诱导的有益效果,平均生根条数越多则表明该处理的根系诱导效果越好。各处理的生根条数统计如下:

表4:各处理样方内的平均生根条数

注:以上处理是在1年内先后进行的,处理16是在处理13~15基础上的优化实施。

由表4可知:不同处理对铁冬青的生根效果不同,处理13采用ABT-6生根粉的平均生根条数优于处理14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但后者的侧根比前者稍粗壮;处理15采用ABT-6生根粉与吲哚丁酸钾的组合效果则显著优于处理13和处理14,不仅侧根较粗长,平均生根条数也多达11条以上;不同处理对不同规格土球的生根效果都具有一致性,即铁冬青土球直径0.8m以下的生根条数均优于土球直径0.8m以上的。

处理16是在处理13~15基础上的优化实施,具有比处理15更显著的生根效果,即两种规格土球的平均生根条数都在11.5条以上,侧根都很长且粗壮,可知根系的水平诱导、垂直诱导对根系的增多、增长增粗均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最优处理方法在其他不同品种(常绿阔叶乔木如香樟、罗汉松、吊钟花、杨梅等,落叶乔木如朴树、大腹木棉、细叶紫薇、黄花风铃木等)的乔木土球上也取得了相同或相似的改良效果,因其他乔木品种的处理数量各不一样,故不再详细赘述。

案例五:不同山坡地栽乔木的移栽效果比较

为明确本方法对山坡地栽乔木劣质土球的改良效果,本发明采用4种不同方式进行了地栽乔木的移栽对比试验。针对山坡地栽阔叶乔木,以华南地区常见的常绿乔木铁冬青、落叶乔木凤凰木为例,分别选择山坡邻近地块土球直径0.8m以下、直径0.8m以上的铁冬青、凤凰木各8棵,每种方式共处理32棵,4种方式共计处理128棵。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处理17:常规断根移栽

2020年10月初对选定的铁冬青、凤凰木植株进行第一次断根,以树干为中心,以6~8倍胸径或地径开挖土球,由浅及深逐层向下掘土并切断所有水平方向的根系,对直径2cm以上的粗根涂抹伤口愈合剂;在确保树形优美的前提下,剪除乔木中下层20~40%的枝条,随即用混合有枯稻草、肥料的原土填入挖坑中稍加夯实,并对植株进行合理的支撑。至2021年2~3月,对选定植株进行第二次断根,从原土球底部沿水平方向掘土并切断所有垂直方向的根系,并仍照上述操作进行修剪、填充和支撑。

正常水肥养护至当年10月,重新起挖并捆绑土球后,及时就近运至项目地进行栽植和常规水肥管理。

处理18:常规假植移栽

2020年10月初对选定的铁冬青、凤凰木植株进行断根,以树干为中心,以6~8倍胸径或地径开挖土球,由浅及深逐层掘土并切断所有根系,确保土球壁面和根系断面平滑、不散球。对直径2cm以上的断根涂抹伤口愈合剂,并在确保树形优美的前提下,剪除20~40%的病虫老弱枝;采用易拆解的网兜和布绳捆扎土球后,就近移栽到山下平坦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假植。

采用挖沟培土方式进行土球假植,假植沟的宽度和长度,根据苗木规格、数量而定;假植沟内,将乔木直立成行摆放,土球分别培土并踩严实,根据实际需要对乔木进行合理支撑。随后,定期进行常规的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度在50~70%,肥料以根部撒施复合肥为主。正常水肥养护至2021年5月,重新起挖土球,及时就近运至项目地进行栽植和常规水肥管理。

处理19:常规控根容器移栽

2020年10月初对选定的铁冬青、凤凰木植株进行断根,以树干为中心,以6~8倍胸径或地径开挖土球,由浅及深逐层掘土并切断所有根系,确保土球壁面和根系断面平滑、不散球。对直径2cm以上的断根涂抹伤口愈合剂,并在确保树形优美的前提下,剪除20~40%的病虫老弱枝;采用易拆解的网兜和布绳捆扎土球后,就近移栽到山下平坦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控根容器假植。

采用PVC控根器围合而成假植穴,直径0.8m以下的土球,穴规格比土球大20~30cm、高15~25cm;直径0.8m以上的土球,穴规格比土球大30~50cm、高20~30cm。将起挖的乔木小心吊运至假植圃地,按土球大小分别吊植于假植穴内;采用园土、林下腐殖土按体积比1:1混合后填充紧实,并根据实际需要对乔木进行合理支撑。随后,定期进行常规的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度在50~80%,肥料以根部撒施复合肥为主。正常水肥养护至2021年5月,重新起挖土球,及时就近运至项目地进行栽植和常规水肥管理。

处理20:本发明方法

本发明方法的完整措施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容。

2021年2月按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容进行乔木断根起挖和假植移栽,随后进行土球根系诱导与原土改良,生长养护至当年5月进行出圃,及时就近运至项目地进行栽植和常规水肥管理。

定期回访上述各处理的乔木移栽后的生长情况和成活率,各处理结果统计如下:

表5:各处理的培养时长与移栽成活情况统计

由表5可知:不同处理对山坡地栽乔木的培养时长和移栽成活效果各有不同,3种常规方法对山坡地栽乔木土球的培养时长达8~12个月,乔木出圃后的移栽成活率为68.7%~84.4%,乔木出圃栽植后普遍需要2~4个月才能恢复生长势。而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山坡地栽乔木的劣质土球改良与容器化培养,至出圃仅需4个月,比常规方法的培养时长至少缩短4个月;其移栽成活率可达100%,比常规方法提高了15.6%~31.3%,可有效减少乔木损失;经过常规水肥养护,仅需1~2个月即可恢复旺盛的生长势,从而迅速形成密林的景观效果,比常规方法的恢复时长缩短了1~2个月。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方法在其他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山坡地栽乔木劣质土球改良上均进行了更多的试验和规模化的容器苗培育(附图3),也都取得了相同的或相似的改良效果,因其他乔木品种的处理数量各不一样或培养方式各有针对性调整,故不再详细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638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