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寒地一季双收鲜食玉米栽培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一种寒地一季双收鲜食玉米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鲜食玉米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寒地一季双收鲜食玉米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从品质上分有甜玉米、超甜玉米、甜糯玉米等;从籽粒颜色上分有黑色、紫色、黄色、白色等。

肇源县地处北纬45°23'~45°59',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5.2℃,无霜期150天,常规栽培一年只种植一季作物。但肇源县是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年有效积温2900℃~3100℃,无霜期可达165天,年均降水量在600mm左右,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日照时间长、作物生长季节日照总数达1295小时左右,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气温适宜,雨量丰足,光热资源居黑龙江省之首,并且黑土地资源稀缺,寒冷的北方传统栽培一年只能收获一季作物;

为此,需要探索高产高效生产模式,提高土地复种指数、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明显增产增收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寒地一季双收鲜食玉米栽培方法,采用“抢前延后”的措施,巧妙安排作物茬口,使寒冷的北方传统栽培一年只能收获一季作物转变成一年收获两季作物,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具体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栽培方法包括如下:

S1第一茬玉米采用早播避免与其他类型玉米串粉,保障鲜食玉米品质;

S2第一茬玉米种子播前采用包衣提高种子发芽势,进行精量下种;

S3在第一茬玉米收获之前,采用精量点播机,在两株第一茬玉米之间播种第二茬玉米;

S4改善种植区域小环境的通风透光能力,增强群体光合效应,选取合适的保苗密度;

S5科学肥水,以有机肥为主,前期施足底肥,结合播前整地,每亩施加有机肥;

S6播后苗前,及时进行土壤封闭除草,采取生物防治技术及时防治,禁止使用化学农药;

S7通过观察籽粒灌浆进度,做到适时采收,避免采收过早或过晚,以免影响产量、品质和商品性;

S8鲜食玉米果穗采收后,其秸秆可直接用于青贮饲料,提高全株利用率和生产附加值。

优选的,在步骤S1中,所述第一茬玉米采用铺设滴灌带地膜覆盖栽培方式。

优选的,在步骤S1中,所述第一茬玉米早播时间为15~25天。

优选的,在步骤S2中,所述精量下种为每亩1kg,播深2~3cm;所述包衣为锐胜和亮盾复合包衣。

优选的,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一茬玉米收获之前的时间为10~20天。

优选的,在步骤S4中,所述保苗密度为每亩3500~4000株。

优选的,在步骤S4中,所述改善的具体措施为:把原来常规的两垄65厘米均匀分布的垄距130厘米,调整为行间距为50厘米的种植带加上80厘米的通风带。

优选的,在步骤S5中,所述每亩施加有机肥的量为1000~1500公斤,其中,每亩施用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6公斤、尿素5公斤,结合整地做底肥施入。

优选的,所述底肥深度15~20厘米,种肥施在距种子5~6厘米的侧下方、深度8~10厘米,每亩施尿素15公斤做追肥施入,追肥部位离植株8~12厘米,深度10~15厘米;

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根据土壤墒情、天气情况和植株长势,遇旱及时补水;

抽雄散粉期,如土壤墒情较差应及时浇水,保证籽粒灌浆,结合补水,水肥一体化补肥,补肥量:磷酸二铵+聚合氨基酸+35%氮钾追肥。

优选的,所述磷酸二铵用量为6Kg/h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合理利用光热资源,在有限的黑土地上,采用“抢前延后”的措施,巧妙安排作物茬口,使寒冷的北方传统栽培一年只能收获一季作物转变成一年收获两季作物,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2.本发明采用“抢前延后”栽培技术,并通过种子包衣、地膜覆膜、错时套种、配方施肥、化控促壮、滴管补肥、绿色防控、无损收获等措施,提高土地复种指数、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寒地一季双收鲜食玉米栽培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寒地一季双收鲜食玉米栽培方法,栽培方法包括如下:

S1第一茬玉米采用早播避免与其他类型玉米串粉,保障鲜食玉米品质;

S2第一茬玉米种子播前采用包衣提高种子发芽势,进行精量下种;

S3在第一茬玉米收获之前,采用精量点播机,在两株第一茬玉米之间播种第二茬玉米;

S4改善种植区域小环境的通风透光能力,增强群体光合效应,选取合适的保苗密度;

S5科学肥水,以有机肥为主,前期施足底肥,结合播前整地,每亩施加有机肥;

S6播后苗前,及时进行土壤封闭除草,采取生物防治技术及时防治,禁止使用化学农药;

S7通过观察籽粒灌浆进度,做到适时采收,避免采收过早或过晚,以免影响产量、品质和商品性;

S8鲜食玉米果穗采收后,其秸秆可直接用于青贮饲料,提高全株利用率和生产附加值。

在步骤S1中,第一茬玉米采用铺设滴灌带地膜覆盖栽培方式;

在步骤S1中,第一茬玉米早播时间为15~25天;常规玉米种植时间5月1日左右,第一茬鲜食玉米在4月5日左右采用铺设滴灌带地膜覆盖栽培,利用时间隔离,一般早播种20天左右即可避免与其他类型玉米串粉。

在步骤S2中,精量下种为每亩1kg,播深2~3cm;包衣为锐胜和亮盾复合包衣。

在步骤S3中,第一茬玉米收获之前的时间为10~20天;第二茬鲜食玉米在7月上旬,第一茬鲜食玉米收获前15天左右,采用精量点播机,在两株第一茬玉米中间播种。

在步骤S4中,保苗密度为每亩3500~4000株;为提高果穗的等级率和商品性,鲜食玉米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保苗密度一般以每亩3500--4000株为宜;

在步骤S4中,改善的具体措施为:把原来常规的两垄65厘米均匀分布的垄距130厘米,调整为行间距为50厘米的种植带加上80厘米的通风带;改善种植区域小环境的通风透光能力,增强群体光合效应,提高了单株边际效应,并且比常规增加单位面积群体植株20%以上,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奠定基础,根据订单要求、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生产条件、管理水平等确定适宜种植密度。

在步骤S5中,每亩施加有机肥的量为1000~1500公斤,其中,每亩施用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6公斤、尿素5公斤,结合整地做底肥施入。

底肥深度15~20厘米,种肥施在距种子5~6厘米的侧下方、深度8~10厘米,每亩施尿素15公斤做追肥施入,追肥部位离植株8~12厘米,深度10~15厘米;

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根据土壤墒情、天气情况和植株长势,遇旱及时补水;

抽雄散粉期,如土壤墒情较差应及时浇水,保证籽粒灌浆,结合补水,水肥一体化补肥,补肥量:磷酸二铵+聚合氨基酸+35%氮钾追肥。

磷酸二铵用量为6Kg/hm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寒地一季双收鲜食玉米栽培方法,一茬玉米在4月10日进行覆膜播种,接着在4月25日进行玉米引苗,二茬玉米在6月30日~7月5日进行育苗或套种,之后一茬鲜食玉米在7月17日收获,二茬鲜食玉米在7月27日加强苗期管理,最后二茬鲜食玉米在10月上旬收获;

其中,鲜食玉米一茬亩平均3300标准穗,两茬收获6600穗,每穗0.8元,一年两茬鲜食玉米每亩收5280元,生产资料亩投入成本:种子300元、肥料350元、绿色防控60元、亩纯效益4570元;常规种植玉米,亩产1500斤,每斤玉米1.1元,亩收1650元,生产资料亩投入成本:种子90元、肥料175元、绿色防控20元、亩纯效益1365元;一年种植两茬鲜食玉米的收益是常规种植玉米的3.3倍,收益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述替代可以是部分结构、器件、方法步骤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1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