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导管式容积泵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一种导管式容积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导管式容积泵。

背景技术

各种心脏疾病,例如心衰、心梗、心肌损伤等,会导致心室的泵血功能受到损伤。在治疗这些患者的时候,目前主要手段是采用心室辅助泵血装置,不仅能够帮助心脏泵血减少心肌负担,有助于心肌恢复,而且还能够避免人体重要脏器,例如,大脑、肾脏,在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甚至消失时,因缺血造成的损伤。

心脏辅助装置,也被称为机械血液循环支撑装置或心脏泵组件,可以被引入心脏中并且可以被构造为通过血液的循环泵送或连续泵送来辅助或代替自然的心脏功能,为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心力衰竭提供血流动力支持。

本申请中的一种导管式容积泵,给现有心脏辅助装置提供了另一种实现泵送血液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式容积泵,通过在空心导管中设置联动结构,实现血液从心脏移送至主动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管式容积泵,空心导管,所述空心导管的内管和外管分别形成有内管出血口和外管出血口,所述空心导管的管腔中设有可控制空心导管入口开启/关闭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形成有用于连通内管出血口和外管出血口的中心管口,所述空心导管的内管中设有可带动中心管同步滑动的抽吸件,所述抽吸件滑动至最近端时,中心管封堵内外管出血口,空心导管入口开启;抽吸件滑动至最远端时,空心导管入口关闭,中心管口连通内外管出血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管出血口与外管出血口沿中心管轴向错开且内管出血口位于外管出血口的远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抽吸件位于最远端时,中心管口最远端与内管出血口最远端平齐;抽吸件位于最近端时,中心管口最近端与外管出血口最近端平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心管远端固定连接有球形盖,所述球形盖由若干个可拼合/分离的弧形块构成;若干个弧形块展开形成空心导管入口,若干个弧形块拼合空心导管入口关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心管周向轴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抽吸件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贯穿通孔与中心管固定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吸件包括编织形成的网状金属丝以及固定在网状金属丝表面的膜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状金属丝近端固定连接有贯穿至体外的驱动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吸件包括与连接件固定相连的支撑件、与支撑件固定相连的伸缩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件与伸缩膜呈同轴设置,所述支撑件和伸缩膜近端分别与贯穿至体外的驱动件和动力传输件固定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块沿球形盖径向截面的宽度小于沿球形盖轴向截面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块表面涂设有防水涂层,所述中心管与内外管之间填充有密封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新颖,通过设置外管、中心管和内管,同时限定外管出血口、内管出血口以及中心管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中心管与抽吸件的联动作用下,巧妙控制血液入口和出口的交替开启,实现血液从心脏移动至主动脉。本申请通过设置联动结构,实现主动脉瓣展开时,抽吸件移动使入血口逐渐开启出血口逐渐关闭,同时使管内外形成负压,心脏中的血液从入血口进入内管中;主动脉瓣关闭时,抽吸件再次移动,使入血口逐渐关闭出血口逐渐打开,同时管内压力增大,将管内的血液从出血口压出,配合心脏的搏动将空心导管中的血液从出血口进入主动脉,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提供血流动力辅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导管式容积泵中心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导管式容积泵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导管式容积泵入血口打开出血口关闭状态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导管式容积泵入血口打开且管内负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导管式容积泵入血口关闭且管内压力增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导管式容积泵中抽吸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导管式容积泵中抽吸件未拉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导管式容积泵中抽吸件拉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导管式容积泵运行一个周期下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导管式容积泵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中导管式容积泵运行一个周期下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12为一种导管式容积泵中球形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种导管式容积泵中弧形块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一种导管式容积泵介入至心脏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中心管、11-中心管口、20-球形盖、21-弧形块、30-内管、31-内管出血口、32-通孔、33-连接件、34-抽吸件、341-金属丝、342-膜层、343-支撑件、344-伸缩膜、35-驱动件、36-动力传输件、40-外管、41-外管出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提到的近端是指: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本申请中提到的远端是指:在产品使用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导管式容积泵,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空心导管,所述空心导管的内管30和外管40分别形成有内管出血口31和外管出血口41,所述空心导管的管腔中设有可控制空心导管入口开启/关闭的中心管10,所述中心管10形成有用于连通内管出血口31和外管出血口41的中心管口11,所述空心导管的内管30中设有可带动中心管10同步滑动的抽吸件34,所述抽吸件34滑动至最近端时,中心管10封堵内外管出血口41,空心导管入口开启;抽吸件34滑动至最远端时,空心导管入口关闭,中心管口11连通内外管出血口41。

所述内管出血口31与外管出血口41沿中心管10轴向错开且内管出血口31位于外管出血口41的远侧,抽吸件34位于最远端时,中心管口11最远端与内管出血口31最远端平齐;抽吸件34位于最近端时,中心管口11最近端与外管出血口41最近端平齐。通过限定内管出血口31、外管出血口41以及中心管口11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实现空心导管的入口和出口能够交替开启。

所述中心管与内外管之间填充有密封件,在密封件的作用下,能够有效防止血液进入空心导管的空心腔中,避免产生血栓。

所述中心管10远端固定连接有球形盖20,球形盖20由若干个可拼接的弧形块21构成,若干个弧形块21受力后展开,空心导管入口开启,形成血液入口,心脏中的血液进入管内;若干个弧形块21受力合并后,中心管10的球形盖20封堵空心导管入口,此时从心脏中进入管内的血液存储至管内。

所述中心管10周向轴对称开设有通孔32,所述抽吸件34固定连接有连接件33,所述连接件33贯穿通孔32与中心管10固定相连,在连接件33与通孔32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实现连接件33在通孔32中相对空心导管的内管30滑动;同时抽吸件34带动连接件33,连接件33带动中心管10,能够实现抽吸件34与中心管10的同步运动。

连接件33与中心管1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焊接固定,如图2所示,焊接区域位于连接件33与中心管10的重合面。

抽吸件34近端固定连接有贯穿至体外的驱动件35,在驱动件35的作用下,能够实现驱动件35和中心管10相对空心导管的轴向滑动。

如图2所示,当抽吸件34位于最远端时,中心管10同样位于最远端,中心管10远端的球形盖20闭合,空心导管远端处于闭合状态,中心管口11连通内外管出血口41,此时空心导管入口关闭出口打开;如图3所示,当抽吸件34位于最近端时,中心管10同样位于最近端,中心管10远端的球形盖20打开,空心导管远端处于开启状态,中心管10将内外管出血口41封堵,此时空心导管入口开启,出口关闭。

抽吸件34由最远端移动至最近端时的过程中,中心管10的球形盖20受到内管30的挤压作用力,使组成球形盖20的若干个弧形块21展开,此时空心导管的入口被打开,抽吸件34继续带动中心管10移动,中心管口11逐渐与内管出血口31错开,此时空心导管形成只有入口打开的腔体结构,抽吸件34继续移动,空心导管内形成负压,心脏中的血液进入空心导管中;抽吸件34由最近端移动至最远端的过程中,中心管10的球形盖20的开口逐渐变小直至关闭,中心管口11逐渐将内管出血口31和外管出血口41连通直至开口最大,此时空心导管形成只有出口打开的腔体结构,抽吸件34继续移动,将空心导管中储存的血液从出口压至主动脉中。

抽吸件34近端固定连接有贯穿至体外的驱动件35,在驱动件35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抽吸件34相对空心导管内管30的轴向滑动,同时在通孔32的限定作用下,使抽吸件34在驱动件35的带动作用下,仅能够沿内管30轴向滑动。

上述抽吸件34从最远端移动至最近端,再从最近端移动至最远端为一个周期,在这个运动周期内,心脏中的血液从空心导管的入口进入管内,管内的血液再从外管出血口41、中心管口11和内管出血口31形成的出口进入主动脉中。通过控制空心导管入口和出口的交替开启,本申请实现主动脉瓣展开时,入口开启出口逐渐关闭,血液进入空心导管内,主动脉瓣关闭时,入口逐渐关闭出口逐渐打开,空心导管中的血液流至主动脉,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血流动力辅助。

实施例2

抽吸件34包括编织形成的网状金属丝341以及固定在网状金属丝341表面的膜层342,网状金属丝341近端固定连接有贯穿至体外的驱动件35,在驱动件35的带动作用下,能够改变网状金属丝341在空间上的形状。

如图4-图9所示,驱动件35带动金属丝341滑动至通孔32的最近端,此时空心导管入口打开,出口关闭,驱动件35再次向近端移动,金属丝341形变拉伸筋膜层342,使管内继续保持负压,心脏中的血液从空心导管入口进入至管内;驱动件35带动金属丝341滑动至最远端,此时空心导管入口打开,出口关闭,驱动件35再次向远端移动,金属丝341再次形变拉伸膜层342,管内压力继续增大,将空心导管中的血液从出口挤出,实现心脏中的血液转移至主动脉。

实施例3

抽吸件34包括与连接件33固定相连的支撑件343,与支撑件343同轴固定相连的伸缩膜344,支撑件343和伸缩膜344的近端分别与贯穿至体外的驱动件35和动力传输件36固定相连。

支撑件343在驱动件35的带动作用下,能够相对通孔32滑动,伸缩膜344在动力传输件36的带动作用下,能够改变伸缩膜344与支撑件343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伸缩膜344的拉伸和复原。

在伸缩膜和支撑件的配合作用下,相较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心管和抽吸件的移动距离不变,且能够增加空心导管的泵血量,同时中心管和抽吸件的移动距离相对驱动件移动距离较短,能够减少对管内血红细胞的摩擦损伤。

如图10、图11所示,驱动件35带动支撑件343移动至通孔32的最近端,此时空心导管入口开启,出口关闭,动力传输件36再带动伸缩膜344从远端向近端拉伸,使管内继续保持负压,心脏中的血液从空心导管的入口进至管内;驱动件35带动支撑件343移动至通孔32的最远端,此时空心导管的入口关闭,出口开启,动力传输件36再带动伸缩膜344从远端逐渐向近端拉伸,管内压力持续增大,将空心导管中的血液从出口挤出,实现心脏中的血液转移至主动脉。

在主动脉瓣展开时,空心导管入口开启出口关闭,在机械结构作用下,心脏血液抽至管内;主动脉瓣关闭时,空心导管入口关闭出口打开,在机械结构作用下,血液从管内排出至主动脉中,实现心脏血液泵送至主动脉中。

本实施例中,中心管10和抽吸件34分开控制,能够实现更加精准快速的将空心导管中充满血液以及将血液快速挤出至主动脉中,以更好的适应并配合心脏本身的搏动,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血流动力辅助。

实施例4

如图12、图13所示,球形盖20由若干个弧形块21拼接形成,弧形块21沿球形盖20径向截面的宽度小于沿球形盖20轴向截面的宽度,通过加宽弧形块21沿球形盖20轴向截面的宽度,能够增大若干个弧形块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升若干个弧形块21拼接后球形盖20的密封效果。

弧形块21表面涂设有防水涂层,提升弧形块21拼接后的密封效果。

本申请通过设置外管40、中心管10和内管30,同时限定外管出血口41、内管出血口31以及中心管口1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中心管10与抽吸件34的联动作用下,巧妙控制血液入口和出口的交替开启,实现血液从心脏移动至主动脉。本申请通过设置联动结构,实现主动脉瓣展开时,抽吸件34移动使入血口逐渐开启出血口逐渐关闭,同时使管内外形成负压,心脏中的血液从入血口进入内管30中;主动脉瓣关闭时,抽吸件34再次移动,使入血口逐渐关闭出血口逐渐打开,同时管内压力增大,将管内的血液从出血口压出,配合心脏的搏动将空心导管中的血液从出血口进入主动脉,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提供血流动力辅助。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
  • 一种螺桩组件拆卸方法以及螺桩组件拆卸再安装方法
  • 一种大马蹄螺幼螺的海上中间培育方法
  • 一种管角螺人工育苗中幼螺的培育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1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