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乌贼无损捕捞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一种乌贼无损捕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足类捕捞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乌贼无损捕捞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洋捕捞产业中,需要对生活在海洋中生物的进行捕捞。现有的捕捞方法大多是直接将捕捞网投撒至海水中,然后对捕捞网进行收拢,从而实现对海水中的物体的捕捞。目前的乌贼捕捉多采用渔网捕捞获得,目前这种渔网捕捞的渔获量大,其并不适用于抽检乌贼质量时用来捕获待检测的乌贼。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专利KR102581494B1,该专利提供了一种自动头足类钓取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主体固定框架,以及主体支撑构件,主体支撑构件内侧设置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主体壳体由旋转装置主体侧板和滚筒轴连接部形成。旋转装置还包括有钓线卷取滚筒,能够较为便捷的调整钓线的长短,也能够避免钓线在钓取过程中出现绷断等情况发生。但是该发明在吸引头足类上钩等方面仍有些许不足,在此发明人认为还有较大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乌贼捕捞效率,并且使捕捞到的乌贼受到有效保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乌贼无损捕捞装置,包括,捕捞船,捕捞船连接有第一捕捞装置,第一捕捞装置包括有摆动组件,摆动组件一端连接有辅助捕捞组件,辅助捕捞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为空心腔体且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连接有第一基体,第一基体侧面设有向外凸的第一柱体,第一柱体端面设置有第二环钩,第二环钩上连接有气囊组件,气囊组件一侧连接有捕捞钩。

进一步地,在捕捞过程中辅助捕捞组件受海水流动影响,辅助捕捞组件上的第一基体能够在海水流动作用下产生晃动,由于第一基体和第一弹簧所连接,在第一基体受水流作用力下晃动时还会受到第一弹簧弹性力的作用发生回弹,形成第一基体带动气囊组件以及捕捞钩上下晃动的场面,并且捕捞钩表面撒有荧光以及采用较亮的金属,可通过捕捞钩的晃动模拟鱼类活动的同时控制捕捞钩所处的位置,并且还能够吸引头足类至捕捞钩处提高捕捞的效率。

本发明中,第一基体一侧还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其他第一基体,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开槽,第一柱体位于开槽内,第二环钩位于开槽外侧。

本发明中,第一基体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第一壳体对于第一基体起到限位的作用,并且第一基体与第一壳体具有配合关系,能够确保第一基体在上下滑移的过程中实现范围控制且能够稳定在第一壳体内部,进而避免第一基体频繁晃动导致装置配合松脱。

本发明中,气囊组件包括有气囊基体,气囊基体中心设置有第一转动柱,第一转动柱两端均穿过气囊基体,第一转动柱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设于气囊基体两侧。

进一步地,在第一基体上下移动时由于气囊基体的存在,捕捞钩与气囊基体上的第二连接环连接,由于气囊基体内充有较多气体使得气囊基体总是向上浮动,从而使得捕捞钩总是处于被气囊基体提起的状态,避免了捕捞钩上的倒钩之间缠绕在一起。

本发明中,捕捞钩包括第三环钩,第三环钩底端连接有一圆柱基体,该圆柱基体底端环绕连接有多根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上套设有多个环形基板,第一基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一侧环绕布设有多个倒钩。

进一步地,第三环钩上的圆柱基体与第三环钩采用刚性连接,并且第一基板与环形基板之间形成的架体结构有利于在捕捞钩晃动时减少了水流对其造成的阻力,使捕捞钩能够在水中较为顺利的摆动,提高对头足类的迷惑效果。此外,由于捕捞钩与气囊基体连接,气囊基体中心设置有的第一转动柱能够配合捕捞钩进行转动,因此捕捞钩底端的倒钩也能够随第一转动柱转动,这么做的目的是当头足类被捕获时,头足类易产生挣扎,而捕捞钩能够随着头足类挣扎动作一并运动,避免了头足类在挣扎过程中导致自身肢体受损。

本发明中,摆动组件包括固定基体,固定基体侧面环绕设有多个槽体,槽体内设有短杆,短杆延伸至槽体外侧且短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摆动基体,摆动基体一端转动连接有浮板组件。

进一步地,摆动组件侧面设置的摆动基体同样内部充有气体,当捕捞装置整体晃动时,摆动基体与短杆同步晃动进而带动浮板组件运动,浮板组件通过连接基体与摆动基体连接。

本发明中,浮板组件包括有浮板基体,浮板基体表面设置有多个分隔条,分隔条左右两侧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阵列布设于浮板基体表面,浮板基体内还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与浮板基体内壁转动连接,浮板基体外表面底部还设置有柱状气囊。

进一步地,浮板组件在上下摆动时由于其内部设置有饵料,并且浮板组件内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与浮板组件一同摆动,推动内部的饵料从导流孔中排出,并且浮板基体底部设置的柱状气囊能够一定程度上托起浮板基体,使得饵料总是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散播,进而诱导头足类靠近捕捞装置,并且由于提拉摆动组件摆动过程中能够带动阻隔板上下位移,阻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阻隔板上下位移时产生的水流能够穿过第一通孔以及导流孔,减少了第一捕捞装置在水中运动受到的阻力,并且还能够将饵料的气味通过导流孔以及第一通孔散播出去。

本发明中,捕捞船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捕捞装置,第二捕捞装置包括有辅助杆,辅助杆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架,转动支架底部还连接有摆动件,摆动件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摆动件底端连接有收纳筒,收纳筒侧面设置有通气框架,通气框架上设置有滤网,收纳筒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环体,第一环体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架,并且第一环体内壁处连接有捕捞网。

进一步地,第二捕捞装置主要用于捕捞头足类以及头足类产下的卵等,捕捞网与收纳筒内部连通,在捕捞过程中,通常先将第二捕捞装置沉底,由于收纳筒内装有重力块,当第二捕捞装置沉底时,由于摆动件与收纳筒顶部固定连接,收纳筒顶部的圆形薄板能够相对收纳筒位移,因此可通过拉拽辅助杆将圆形薄板向上提拽,使得圆形薄板与收纳筒之间形成空隙以此便于头足类以及卵等进入收纳筒内,当停止拽动辅助杆时圆形薄板受第二弹簧的作用力重新盖回收纳筒上,并且由于侧面的转动支架能够相当程度避免圆形薄板脱离原有的运动轨迹使得圆形薄板无法顺利盖回收纳筒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效果在于:第三环钩上的圆柱基体与第三环钩采用刚性连接,并且第一基板与环形基板之间形成的架体结构有利于在捕捞钩晃动时减少了水流对其造成的阻力,使捕捞钩能够在水中较为顺利的摆动,提高对头足类的迷惑效果。摆动组件摆动过程中能够带动阻隔板上下位移,阻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阻隔板上下位移时产生的水流能够穿过第一通孔以及导流孔,减少了第一捕捞装置在水中运动受到的阻力,并且还能够将饵料的气味通过导流孔以及第一通孔散播出去诱导头足类靠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乌贼无损捕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辅助捕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辅助捕捞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摆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浮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气囊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辅助捕捞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捕捞钩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辅助捕捞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摆动组件;12-固定基体;13-短杆;14-摆动基体;2-浮板组件;21-浮板基体;22-连接基体;23-分隔板;24-导流孔;25-柱状气囊;3-辅助捕捞组件;31-第一壳体;33-阻隔板;331-第一通孔;34-开槽;35-第一柱体;351-第二环钩;352-第一基体;4-气囊组件;41-气囊基体;42-第一转动柱;421-第一连接环;422-第二连接环;5-捕捞钩;51-第三环钩;52-第一基板;53环形基板;54-第二基板;55-倒钩;6-第二捕捞装置;61-辅助杆;62-转动支架;63-摆动件;631-第二弹簧;64-收纳筒;65-通气框架;66-第一环体;67-捕捞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考附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乌贼无损捕捞装置,包括,捕捞船,捕捞船连接有第一捕捞装置,第一捕捞装置包括有摆动组件1,摆动组件1一端连接有辅助捕捞组件3,辅助捕捞组件3包括第一壳体31,第一壳体31为空心腔体且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36,第一弹簧36一端连接有第一基体352,第一基体352侧面设有向外凸的第一柱体35,第一柱体35端面设置有第二环钩351,第二环钩351上连接有气囊组件4,气囊组件4一侧连接有捕捞钩5。

进一步地,在捕捞过程中辅助捕捞组件3受海水流动影响,辅助捕捞组件3上的第一基体352能够在海水流动作用下产生晃动,由于第一基体352和第一弹簧36所连接,在第一基体352受水流作用力下晃动时还会受到第一弹簧36弹性力的作用发生回弹,形成第一基体352带动气囊组件4以及捕捞钩5上下晃动的场面,并且捕捞钩5表面撒有荧光以及采用较亮的金属,可通过捕捞钩5的晃动模拟鱼类活动的同时控制捕捞钩5所处的位置,并且还能够吸引头足类至捕捞钩5处提高捕捞的效率。

本发明中,第一基体352一侧还通过第一弹簧36连接有其他第一基体352,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多个开槽34,第一柱体35位于开槽34内,第二环钩351位于开槽34外侧。

本发明中,第一基体352设置于第一壳体31内,第一壳体31对于第一基体352起到限位的作用,并且第一基体352与第一壳体31具有配合关系,能够确保第一基体352在上下滑移的过程中实现范围控制且能够稳定在第一壳体31内部,进而避免第一基体352频繁晃动导致装置配合松脱。

本发明中,气囊组件4包括有气囊基体41,气囊基体41中心设置有第一转动柱42,第一转动柱42两端均穿过气囊基体41,第一转动柱42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环421,第二连接环422,第一连接环421与第二连接环422设于气囊基体41两侧。

进一步地,在第一基体352上下移动时由于气囊基体41的存在,捕捞钩5与气囊基体41上的第二连接环422连接,由于气囊基体41内充有较多气体使得气囊基体41总是向上浮动,从而使得捕捞钩5总是处于被气囊基体41提起的状态,避免了捕捞钩5上的倒钩55之间缠绕在一起。

本发明中,捕捞钩5包括第三环钩51,第三环钩51底端连接有一圆柱基体,该圆柱基体底端环绕连接有多根第一基板52,第一基板52上套设有多个环形基板53,第一基板5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基板54,第二基板54一侧环绕布设有多个倒钩55。

进一步地,第三环钩51上的圆柱基体与第三环钩51采用刚性连接,并且第一基板52与环形基板53之间形成的架体结构有利于在捕捞钩5晃动时减少了水流对其造成的阻力,使捕捞钩5能够在水中较为顺利的摆动,提高对头足类的迷惑效果。此外,由于捕捞钩5与气囊基体41连接,气囊基体41中心设置有的第一转动柱42能够配合捕捞钩5进行转动,因此捕捞钩5底端的倒钩55也能够随第一转动柱42转动,这么做的目的是当头足类被捕获时,头足类易产生挣扎,而捕捞钩5能够随着头足类挣扎动作一并运动,避免了头足类在挣扎过程中导致自身肢体受损。

实施例2:

参考附图6,图7,图8所示,本发明中,摆动组件1包括固定基体12,固定基体12侧面环绕设有多个槽体,槽体内设有短杆13,短杆13延伸至槽体外侧且短杆13一端固定连接有摆动基体14,摆动基体14一端转动连接有浮板组件2。

进一步地,摆动组件1侧面设置的摆动基体14同样内部充有气体,当捕捞装置整体晃动时,摆动基体14与短杆13同步晃动进而带动浮板组件2运动。

本发明中,浮板组件2包括有浮板基体21,浮板基体21表面设置有多个分隔条23,分隔条23左右两侧设置有导流孔24,导流孔24阵列布设于浮板基体21表面,浮板基体21内还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与浮板基体21内壁转动连接,浮板基体21外表面底部还设置有柱状气囊25。

进一步地,浮板组件2在上下摆动时由于其内部设置有饵料,并且浮板组件2内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与浮板组件2一同摆动,推动内部的饵料从导流孔24中排出,并且浮板基体21底部设置的柱状气囊25能够一定程度上托起浮板基体21,使得饵料总是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散播,进而诱导头足类靠近捕捞装置,并且由于提拉摆动组件摆动1过程中能够带动阻隔板33上下位移,阻隔板3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31,阻隔板33上下位移时产生的水流能够穿过第一通孔331以及导流孔24,减少了第一捕捞装置在水中运动受到的阻力,并且还能够将饵料的气味通过导流孔24以及第一通孔331散播出去。

实施例3:

参考图9所示,本发明中,捕捞船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捕捞装置6,第二捕捞装置6包括有辅助杆61,辅助杆61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架62,转动支架62底部还连接有摆动件63,摆动件63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631,摆动件63底端连接有收纳筒64,收纳筒64侧面设置有通气框架65,通气框架65上设置有滤网,收纳筒6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环体66,第一环体66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架62,并且第一环体66内壁处连接有捕捞网67。

进一步地,第二捕捞装置6主要用于捕捞头足类以及头足类产下的卵等,捕捞网67与收纳筒64内部连通,在捕捞过程中,通常先将第二捕捞装置6沉底,由于收纳筒64内装有重力块,当第二捕捞装置6沉底时,由于摆动件63与收纳筒64顶部固定连接,收纳筒64顶部的圆形薄板能够相对收纳筒64位移,因此可通过拉拽辅助杆61将圆形薄板向上提拽,使得圆形薄板与收纳筒64之间形成空隙以此便于头足类以及卵等进入收纳筒64内,当停止拽动辅助杆61时圆形薄板受第二弹簧631的作用力重新盖回收纳筒64上,并且由于侧面的转动支架62能够相当程度避免圆形薄板脱离原有的运动轨迹使得圆形薄板无法顺利盖回收纳筒64上。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6555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