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6:59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园林景观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背景技术

绿化带,指的是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其直接设置在道路的中间和/或道路的侧边,采用在修建道路时预留修建绿化带所需要的土地、再直接在土地上栽种置物的方式修建;为防止绿化带上的泥土进入道路,绿化带的设计高于地面。绿化带的设计具有消除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减少交通事故、美化城市以及吸除灰尘、提高道路边侧住宅区生活质量的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修建在道路和道路边侧住宅之间的绿化带功能相对单一,仅具有绿化空气和美化装饰作用,对降低汽车行驶时对住宅区,尤其是对低层的影响的效果不佳,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绿化带功能单一,不能相对降低汽车行驶时对住宅区的影响,导致住宅区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包括修建于住宅区与道路之间并位于地面之下的带槽、设置在带槽内的减震机构和绿化带本体,所述带槽呈上开口结构,所述带槽包括基底和两个竖向设置的隔离墙,两个所述隔离墙分别设置基底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部件和过滤部件,所述减震部件设置于带槽的槽底,所述减震部件包括至少两块竖向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沿带槽的槽长方向延伸,且至少两块所述隔板沿带槽的槽宽方向间隔设置并与隔离墙形成间距,所述过滤部件设置于减震部件和绿化带本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绿化带本体下侧设置过滤部件,以对绿化带本体上积留的水进行过滤并积留在带槽的底部,并在过滤部件下侧竖向设置多块间隔设置的隔板,形成多个空腔结构,使得汽车行驶时,地面产生的震动水平穿过绿化带朝向住宅区传递时,被该多个空腔结构阻挡,从而达到降低最终传向住宅区的震动频率,改善绿化带功能单一,不能相对降低汽车行驶时对住宅区的影响,导致住宅区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当水经过过滤部件过滤后,可进入到该多个空腔结构内储存起来。

可选的,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支撑板、渗水土工布层以及砂石层,所述支撑板同时固定于多块隔板,所述支撑板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土工布层铺设于支撑板背离隔板的一侧,所述砂石层设置于渗水土工布层上,且所述绿化带本体设置于砂石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从绿化带本体下渗时,先后经过砂石层和渗水土工布层过滤后,再从渗水孔下渗并储存在带槽底部;此时,当道路震动穿过带槽朝向住宅区传递时,被多个隔板形成空腔内的水进一步削弱,使得最终传递给住宅区的震动量更小,从而带槽不仅具有储存水的作用,还具有减震的作用,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可选的,多块所述隔板从靠近道路到远离道路的高度逐渐增高;所述隔板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多个流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隔板高度不同,使得支撑板倾斜且朝向道路侧整体下倾,使得越靠近道路的空腔越小,形成的相邻空腔的容积不同,且越远离道路的空腔的容积更大,从而通过空腔内的水的减震效果相对更佳,最终住宅区受震影响越小,减震效果相对更佳。

可选的,不同隔板上的所述流水孔到基底的距离随着隔板的高度而增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板倾斜,使得水下渗到带槽底部时,进入到隔板与隔离墙形成最小空腔内的几率最大,然后通过流水孔向容积更大的空腔内流动,由于流水孔的高度不同,使得最大空腔存在空气腔结构,从而空腔内的水受震动时,与该空气腔形成共振现象,使得消音效果相对更佳,从而减震效果相对更佳。

可选的,所述隔板内部成型有多个蜂窝孔,所述蜂窝孔呈封闭的空腔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空腔结构的蜂窝孔保证隔板的强度的同时,可使得震动穿透隔板时被进一步削弱,从而提高减震、隔音效果。

可选的,所述隔板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吸音层,所述流水孔贯穿吸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音层将穿透隔板的震动吸收,以进一步削弱。

可选的,位于距离道路最远的隔板背离道路一侧的所述隔离墙一侧设置有回水机构,所述回水机构包括隔声墙,所述隔声墙竖向设置于地面并位于带槽背离道路一侧,所述隔声墙包括墙体和设置于墙体上的玻璃钢声屏障,所述墙体内开设有储水腔,所述回水机构还包括用于将带槽底部的水导入储水腔的第一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玻璃钢声屏障将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音相对隔离,减低对住宅区的影响;并设置储水腔,以通过第一水泵将带槽内的水吸出,保证大雨时,绿化带本体上的水可快速下渗,降低水涝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回水机构还包括用于将储水腔内的水导出并喷向种植层的第二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时可通过第二水泵将储水腔内的水导出并灌溉绿化带本体上的绿植,起到回水利用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带槽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穿过距离道路最近的隔离墙并连通于带槽的底部,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阀门并连通于市政排水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带槽长期的储水过程中,靠近道路最近的隔板与隔离墙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水质相对最差,此时,可通过排污管将该污水排出,以保证整个带槽的蓄水效果较佳。

可选的,所述隔离墙包括墙体本体和减震层,两个所述墙体本体相向设置,两个所述减震层设置于两个墙体本体相背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地面产生震动并水平传向住宅区时,可被减震层减低震动频率,从而降低住宅区受震影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绿化带本体下侧设置砂石层、渗水土工布以及开设有渗水孔的支撑板,以对绿化带本体上的积水过滤,并在过滤部件下竖向设置多块隔板,使得带槽底部形成多个蓄水的空腔,以增加整个绿化带的蓄水效果;并利用多块隔板形成的空腔结构,降低汽车行驶时,产生的震动水平传向住宅区的震动频率,同时,利用空腔内的水以进一步降低住宅区最终接收到的震动频率,从而改善绿化带功能单一,不能相对降低汽车行驶时对住宅区的影响,导致住宅区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

2.通过设置隔声墙将汽车行驶时朝向住宅区的噪音减弱,以增强隔音效果,并利用第一水泵将带槽内的水抽出,储存在储水腔内,并利用第二水泵对绿化带本体浇灌,以形成回水利用的效果,增强水的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带槽;11、基底;12、隔离墙;121、墙体本体;122、减震层;2、减震部件;21、隔板;211、流水孔;212、蜂窝孔;213、吸音层;22、排污管;3、过滤部件;31、支撑板;311、渗水孔;32、渗水土工布层;33、砂石层;4、绿化带本体;5、隔声墙;51、墙体;511、储水腔;52、玻璃钢声屏障;6、第一水泵;7、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参照图1,该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包括带槽1、设置在带槽1内的减震机构和绿化带本体4,减震机构设置于带槽1底部,绿化带本体4位于减震机构上侧并位于地面,且绿化带本体4采用沙土铺设而成,用于种植绿植。

带槽1修建在道路边侧并位于道路与住宅区之间,并设置于地面之下;且带槽1包括基底11和两个竖向的隔离墙12,两个隔离墙12分别设置于基底11宽度方向的两侧,使得带槽1呈上开口结构,形成设计绿化带的槽体;隔离墙12包括墙体本体121和减震层122,两个墙体本体121相向设置,两个减震层122设置于两个墙体本体121相背的一侧,且减震层122采用PU泡棉或者复合型珍珠棉,具有减震吸音作用。

修建时,先在道路边侧和住宅区之间利用挖掘机挖掘地面,形成绿化带的槽体毛坯,清理整平后,修建带槽1,其中,墙体本体121和基底11均可采用混凝土现场制作,并将减震层122固定于墙体本体121上;通过在地面之下的带槽1形成住宅区与道路之间的隔断,降低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地面产生震动并水平传向住宅区的几率;并通过设置减震层122将传递时的震动相对吸收,以进一步降低震动传递频率,从而改善绿化带功能单一,不能相对降低汽车行驶时对住宅区的影响,导致住宅区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

参照图1,减震机构包括减震部件2和过滤部件3,减震部件2设置于带槽1的槽底,过滤部件3设置减震部件2背离带槽1槽底一侧并位于减震部件2与绿化带本体4之间,以通过过滤部件3对从绿化带本体4上下渗的水进行过滤。

参照图2和图3,减震部件2包括至少两块竖向设置的隔板21,隔板21的长度方向沿带槽1的槽长方向延伸,且至少两块隔板21沿带槽1的槽宽方向间隔设置并与隔离墙12形成间距,从而多块隔板21将带槽1分隔形成多个腔体;当汽车在道路上行走,地面产生震动并水平传向住宅区时,多个腔体可进一步将传递的震动频率降低,从而降低汽车行走、地面震动对住宅区的影响。

多块隔板21从靠近道路到远离道路的高度逐渐增高,使得相邻两块隔板21或者隔板21与隔离墙12之间的容积不同;隔板21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多个流水孔211,使得不同容腔内的水可流通;隔板21上的流水孔211到基底11的距离随着隔板21的高度而增高;以保证相邻容腔的容积的不同,且远离道路的容腔的容积逐渐增大,使得道路震动通过地底水平传向住宅区的难度逐渐增大。

在隔板21内部成型有多个蜂窝孔212,蜂窝孔212呈封闭的空腔结构,以保证隔板21的强度的同时,呈空腔结构的蜂窝孔212可使得震动穿透隔板21时被进一步削弱,从而提高减震、隔音效果。

在隔板21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被流水孔211贯穿的吸音层213,吸音层213采用吸音棉或者其他有机纤维吸音材料制成,以将穿透隔板21的震动进一步削弱。

参照图2和图3,过滤部件3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于隔板21上的支撑板31、渗水土工布层32以及设置于绿化带本体4下层的砂石层33,支撑板31同时固定于多块隔板21且其边侧抵接隔离墙12,支撑板31形成倾斜状且其靠近道路的一侧向下倾斜,支撑板31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渗水孔311,以供水通过。渗水土工布层32铺设于支撑板31背离隔板21的一侧,以降低下渗的水中的沙通过渗水孔311进入到带槽1底的几率。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当绿化带本体4上积留有水时,水先后通过绿化带本体4、砂石层33、渗水土工布层32以及支撑板31下渗到带槽1的槽底处,并积留于多块隔板21形成的腔体内;其中,砂石层33和渗水土工布层32可降低水中沙石下渗到带槽1底部的几率。

由于支撑板31倾斜,使得水在下渗的过程中进入到多块隔板形成的容积相对更小的容腔内的几率更大,同时,沙石进入该更小的容腔内的几率更大,使得该更小的容腔积留水的速度更快,水也更浑浊;当靠近道路的容积更小的容腔积满水后,水通过流水孔211向更大的空腔内流动,由于隔板21的阻挡,更大的空腔内的水质更佳。

多个容腔充满水后,道路水平传递而来的震动穿过多块隔板并传向住宅区时,其频率可被可被水进一步削弱,从而减震效果相对更佳;同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最大的容腔内积满水的几率相对最低,即最大的容腔内始终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空气腔,此时,震动从容积小的容腔传向容积大的容腔时,水出现震动,且传递给最大容腔内的空气腔中,产生共振消音效果,从而减震效果更佳,改善绿化带功能单一,不能相对降低汽车行驶时对住宅区的影响,导致住宅区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

参照图2,带槽1设置有排污管22,排污管22的一端穿过隔离墙12并连通于带槽1的底部,且排污管22连通于带槽1内隔板21与隔离墙12形成的最小的容腔,排污管22的另一端设置有阀门并连通于市政排水系统,以将最小容腔内的污水排出。

参照图2,在带槽1靠近住宅区的边侧设置有回水机构,回水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隔声墙5,隔声墙5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墙体51和设置于墙体51上的玻璃钢声屏障52,以降低道路上汽车行驶产生的噪音直接通过空气传向住宅区的几率,达到一定的消音效果。

在墙体51内开设有储水腔511,并设置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水泵6,第一水泵6通过水管将带槽1内的水吸出并导入储水腔511内;同时第一水泵6进水端的水管连通于距离道路最远的隔板21与隔离墙12之间形成空腔,以将杂质最少的水导进储水腔511内。

还设置有固定于地面的第二水泵7,第二水泵7进水端通过水管连通于储水腔511的底部,其出水端通过水管将水导向绿化带本体4,以对绿化带本体4进行浇灌,从而完成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关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的实施原理为:下雨时,雨水落到绿化带本体4上,并通过绿化带本体4、砂石层33、渗水土工布层32以及支撑板31依次下渗,进入到多块隔板21之间和隔板21与隔离墙12之间形成的容纳腔中;雨量较大时,可通过第一水泵6将带槽1内的水抽到储水腔511内并储存;且可通过第二水泵7将储水腔511内的水抽出并对绿化带本体4上的植被进行浇灌。汽车行驶时,地面产生震动并朝向住宅区传递的过程中,被隔离墙12、多块隔板21、块隔板21形成的空腔结构以及空腔内的水减震,从而降低汽车行驶时对住宅区的影响。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 一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技术分类

0612011223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