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8:30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机交互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人与机器的交互包括接触式交互和非接触式交互。接触式交互的交互方式包括:键盘输入、鼠标输入、触摸屏输入、力输入、以及开关触碰等基于与电子设备的接触实现的交互。非触摸式交互包括:依靠可见光的摄像技术、依托红外线的感光传感器、应用激光技术的传感器等不需要与电子设备接触即可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控制的交互。

手势识别作为一种非接触式交互,只需要求用户在限定的自由空间摆出手势动作,电子设备即可以获取此手势动作并将其转化为电子设备可执行的指令。手势信息存在个体差异,如手掌,手指尺寸的生理差异,以及手势动作位置,速度的习惯性差异,因此,当耳机等小型电子设备通过手势识别模型进行手势识别时,参数固定不变的手势识别模型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个体差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能够满足存在个体差异的不同用户的手势识别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手势检测指令;

通过检测第一手势动作,获取第一手势信息;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手势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手势信息用于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检测指令,并将所述手势检测指令发送至第一设备;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手势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手势信息,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手势检测指令;

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检测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获取第一手势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手势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手势信息用于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生成手势检测指令,并将所述手势检测指令发送至第一设备;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手势信息;

获得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手势信息,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设备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包括:第二设备生成手势检测指令并将手势检测指令发送至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基于接收的手势检测指令开始检测所述第一手势动作,得到第一手势信息,并将获得的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通过第一手势信息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使得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如此,通过第一设备对用户进行的手势操作进行检测,得到第一手势信息,第二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手势信息获得能够识别当前手势动作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使得手势识别模型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体差异,提高手势识别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可选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可选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势引导界面的一个可选的界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一个可选的场景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势引导界面的一个可选的页面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的一个可选地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的一个可选地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为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实际应用中,设备控制方法可由设备控制装置实现,设备控制装置中的各功能实体可以由计算机设备(如耳机、可穿戴设备、终端设备)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等计算资源、通信资源(如用于支持实现光缆、蜂窝等各种方式通信)协同实现。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不局限于提供为方法和硬件,还可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提供为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图1或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如图1或图2所示,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其中,第一设备10可为耳机、汽车钥匙、可穿戴设备等具有较低计算能力的小型设备。第二设备可为移动终端、AR设备、笔记本等具有显示屏幕的具有较强计算能力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不具有显示屏幕,第二设备具有显示屏幕。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可通过蓝牙、WIFI、移动数据等方式建立连接,第二设备生成手势检测指令,将手势检测指令发送至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手势检测指令的触发检测用户的第一手势动作,以通过检测到的第一手势动作获取第一手势信息,并将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手势信息获得能够将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使得第一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第一手势动作能够执行第一控制指令相应的操作。

在一示例中,第一设备将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利用第一手势信息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并将目标手势识别模型发送至第一设备。

在一示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信息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30,其中,第三设备可为服务器或多个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通过网络40进行通信。

在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中,第一设备将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将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三设备,第三设备利用第一手势信息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并将目标手势识别模型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将接收到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转发至第一设备。

结合上述信息处理系统,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能够满足存在个体差异的不同用户的手势识别需求。

下面,结合图1或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设备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手势检测指令。

所述手势检测指令是所述第二设备在展示手势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的。在一示例中,手势引导信息为手势引导界面,所述手势引导界面的显示内容包括:第一手势动作的图像和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标识。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基于建立的连接能够进行数据的通信。

当第二设备通过显示屏幕展示手势引导信息,并生成手势检测指令的生成,第二设备通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连接将手势检测指令发送至第一设备,第一设备接收手势检测指令。其中,手势引导信息可包括以下之一:手势引导界面、手势引导语音等。

第一设备接收到手势检测指令的情况下,进入手势检测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中设置有手势检测传感器,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手势检测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手势检测指令开启手势检测传感器,以通过手势检测传感器检测用户的手势操作。其中,手势检测传感器可包括:雷达、激光检测模组、超声波检测模组等能够检测手势的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为耳机单元,且耳机包括的两个耳机单元。在一示例中,两个耳机单元中,一个耳机单元为第一耳机单元,另一个耳机单元为第二耳机单元,在一情况下,第一耳机单元中设置有手势检测传感器,在一情况下,第一耳机单元和第二耳机单元中均设置有手势检测传感器。第一耳机单元接收到手势检测指令,基于手势检测指令的指示开启手势检测传感器。此时,在第一耳机单元中设置有手势检测传感器的情况下,开启第一耳机单元中的手势检测传感器。在第一耳机单元和第二耳机单元中均设置有手势检测传感器的情况下,可仅开启第一耳机单元中的手势检测传感器,可仅开启第二耳机单元中的手势检测传感器,也可同时开启第一耳机单元中的手势检测传感器和第二耳机单元中的手势检测传感器。

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一耳机单元和第二耳机单元中均设置有手势检测传感器的情况下,手势引导信息可包括多条引导信息,且多条信息包括:针对第一耳机单元的第一引导信息和针对第二耳机单元的第二引导信息。

在第二设备当前输出的手势引导信息为第一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开启第一耳机单元中的手势检测传感器。在第二设备当前输出的手势引导界面为第二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则开启第二耳机单元中的手势检测传感器。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设备输出多个手势引导信息的情况下,仅向第一设备发送一次手势检测指令,并在手势检测指令中携带需要开启的手势检测传感器所属的耳机单元的标识,以指示开启第一耳机单元和第二耳机单元中的一个或两个。

S302、通过检测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获取第一手势信息。

第一设备通过手势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执行的手势操作的情况下,检测所述手势操作的动作,并判断检测到的手势操作的动作是否为第一手势动作。当所述手势操作的动作为第一手势动作,将检测到的数据作为第一手势信息,当检测到的手势操作的动作不是第一手势动作,将检测到的手势信息作为无效手势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S302的实施包括:通过以下检测形式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动作:毫米波、激光或超声波;根据所述检测形式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转换为所述第一手势信息。

其中,第一设备中手势检测传感器不同,检测第一手势动作的检测形式不同。在手势检测传感器为雷达的情况下,检测形式为毫米波;在手势检测传感器为激光模组的情况下,检测形式为激光;在手势检测传感器为超声波模组的情况下,检测形式为超声波。

第一设备通过手势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手势动作后,将手势检测传感器的数据转换为第一设备能够识别并进行处理的手势信息即第一手势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判断检测到的手势操作的动作是否为第一手势动作的具体算法不进行任何的限定。

S303、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手势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手势信息用于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

第一设备得到的第一手势信息后,将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使得第二设备通过第一手势信息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第一设备通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将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自身通过第一手势信息对参考手势识别模型的参数进行更新或直接将第一手势信息转发至第三设备。第二设备通过对参考手势识别模型的参数的更新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或得到第三设备发送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后,将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更新至第一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手势识别模型可为无法识别第一手势动作的模型,也可为能够识别出第一手势动作为第一控制指令但将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的概率低于设定概率阈值的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S303之后,还实施以下步骤:

S304、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完整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也可在自身具有参考手势识别模型的情况下,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模型更新参数,其中,模型更新参数为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相对于参考手势识别模型所更新的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识别至少一种手势动作。在一示例中,一个手势识别模型可识别一种手势动作,此时,不同的手势模型识别不同的手势动作。比如:手势识别模型A识别手势动作1为控制指令1,手势识别模型B识别手势动作2为控制指令2,手势识别模型C识别手势动作3为控制指令3。在一示例中,第一手势识别模型可识别多种手势动作。比如:手势识别模型能够识别手势作1为控制指令1,识别手势动作2为控制指令2,且能够识别手势动作3为控制指令3。

在一个手势识别模型识别一种手势动作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中接收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后,可再接收另一个手势动作以得到能够识别该手势动作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比如:第一设备检测手势动作1,基于手势动作1的手势信息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A的情况下,检测手势动作2,以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B。

在一个手势识别模型识别多种手势动作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中检测到一个手势动作的手势信息后,继续检测其他的手势动作,以得到能够识别该多个手势动作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比如:第一设备检测手势动作1和手势动作2,并基于手势动作1的手势信息和手势动作2的手势信息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手势检测指令;通过检测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获取第一手势信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手势信息;所述第一手势信息用于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使得所述手势识别模型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如此,第一设备在第二设备的控制下开始对用户进行的手势操作进行检测,得到第一手势信息,并将得到的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以将用户执行的手势操作的手势信息作为学习数据,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使得手势识别模型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体差异,提高手势识别的准确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手势信息满足校正条件,所述第一手势信息用于获得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这里,第一设备在获取到第一手势信息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手势信息是否满足校正条件,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手势信息满足校正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以通过第一手势信息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其中,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手势信息满足校正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确定第一手势信息不满足校正条件的情况下,继续检测第一手势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手势信息满足校正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手势动作检测完成指令,指示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当前满足校正条件,第二设备可输出显示内容为另一手势动作的手势引导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校正条件包括以下条件至少之一:

条件一、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对应的第一手势动作的执行次数大于次数阈值;

条件二、所述第一设备中不存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校正条件可包括条件一、条件二或二者的组合。

条件一中的次数阈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比如:3、5等。

对于条件二,第一设备中不包括能够准确识别当前用户的第一手势动作为第一控制指令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这里,第一设备中的参考手势模型无法识别第一识别动作,或无法准确的识别当前用户的第一手势动作为第一控制指令。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手势识别模型无法准确识别当前用户的第一手势动作为第一控制指令包括以下情况:

情况一、参考手势识别模型能够识别其他用户的第一手势动作为第一控制指令,当无法将当前用户的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

情况二、参考手势识别模型能够识别当前用户的第一手势动作为第一控制指令,但将当前用户的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的概率小于概率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手势识别模型存在将当前用户的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二控制指令的可能性。这里,第二控制指令不同于第一控制指令,比如:第一控制指令为:调大音量,第二控制指令为开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校正条件包括条件一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将通过用户对同一手势动作执行多次得到的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基于多次输入的手势动作的数据学习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从而增加学习数据的数量,减小因用户特定手势细微差别而带来的手势识别的误差,提升对手势识别模型的优化,提高手势识别的准确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304之后,还包括:通过检测所述第一手势动作,得到第二手势信息;将所述第二手势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的输入,得到将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输出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第一设备在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的情况下,再次检测到与第一手势识别动作时,得到第二手势信息,将第二手势信息输入目标手势识别模型,以通过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目标手势识别模型对第一手势动作进行识别,此时,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的输出为第一控制指令。

第一设备在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输出的第一控制指令后,执行第一控制指令相应的操作,从而实现非接触的手势操作对第一设备的准确控制。

在一示例中,第一设备为耳机的情况下,当第一控制指令为关机指令,则控制第一设备关机;当第一控制指令为调剂音量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调节音量指令发送至待调节音量的目标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设备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1、生成手势检测指令,并将所述手势检测指令发送至第一设备。

第二设备生成手势检测指令,并将生成的手势检测指令发送至第一设备,指示第一设备开启手势检测传感器,以检测用户的第一手势动作。这里,手势检测指令中可携带指示目标设备单元的标识,指示第一设备开启目标设备单元中的手势检测传感器。在一示例中,手势检测指令中携带指示第一设备单元的标识,指示开启第一设备单元中的手势检测传感器。在一示例中,手势检测指令中携带指示第一设备单元的标识和第二设备单元的标识,指示开启第一设备单元中的手势检测传感器和第二设备单元中的手势检测传感器。

第一设备在手势检测传感器开启的状态下,通过检测到第一手势动作,获得第一手势信息,并将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

S502、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手势信息。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手势信息,以通过第一手势信息对参考手势识别模型的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S503、通过所述第一手势信息,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手势信息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的方式包括以下获得方式之一:

获得方式一、第二设备通过第一手势信息对参考手势识别模型的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获得方式二、第二设备将接收到的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三设备,使得第三设备通过第一手势信息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第二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以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的方式为获得方式一为例,S503的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参考手势识别模型的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以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的方式为获得方式二为例,S503的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三设备;接收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这里,第二设备自身通过第一手势信息对参考手势识别模型的参数进行更新或直接将第一手势信息转发至第三设备。第二设备通过学习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或得到第三设备发送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后,将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更新至第一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将生成的手势检测指令发送至第一设备以指示第一设备开始检测当前用户的手势动作;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手势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手势信息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如此,获得第一设备对用户进行的手势操作进行检测得到的第一手势信息,并将用户执行的手势操作的手势信息作为学习数据,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使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体差异,提高手势识别的准确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势信息满足校正条件。

在一示例中,第一设备在发送第一手势信息之前,判断第一手势信息是否满足校正条件,在第一手势信息满足校正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手势信息满足校正条件的情况下,可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手势动作检测完成指令,第二设备基于第一手势动作检测完成指令确定当前第一手势信息满足校正条件。

在一示例中,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手势信息后,判断所述第一手势信息是否满足校正条件;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手势信息满足校正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手势信息,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实际应用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两端都可检测第一手势信息是否满足校正条件,也可其中一端检测第一手势信息是否满足校正条件,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检测第一手势信息是否满足校正条件的主体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校正条件包括以下条件至少之一:

条件一、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对应的第一手势动作的执行次数大于次数阈值;

条件二、所述第一设备不存在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校正条件可包括条件一、条件二或二者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校正条件包括条件一的情况下,通过手势引导界面引导用户对同一手势动作执行多次输入,并基于多次输入的手势动作的数据学习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从而增加学习数据的数量,减小因用户特定手势细微差别而带来的手势识别的误差,提升对手势识别模型的优化,提高手势识别的准确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S503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第二设备可向第一设备发送的完整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也可在第一设备自身具有参考手势模型的情况下,向第一设备发送模型更新参数,其中,模型更新参数为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相对于参考手势识别模型更新的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501之前,还包括:展示手势引导界面。

所述手势引导界面的显示内容包括:第一手势动作的图像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标识。

第二设备具有显示屏幕,第二设备可通过显示屏幕输出手势引导界面。第二设备中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器类型可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显示屏幕的显示器类型不进行任何的限定。

第二设备中可安装有能够呈现手势引导界面的应用程序或浏览器,并基于安装的应用程序或浏览器来显示手势引导界面。

手势引导界面可为动态页面,也可为静态页面。当手势引导界面为动态页面,则第一手势动作的图像为动态图像;当手势引导界面为静态页面,则第一手势动作的图像为静态图像。

在一示例中,可如图6所示,手势引导界面601的显示内容包括:手602和手的移动轨迹603,其中,移动轨迹603指示手势动作。手势引导界面601中还包括有第一设备标识604,以指示手602的手势动作与第一设备的空间关系。其中,手势引导界面601中的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标识未示出,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标识可以文本、图标等方式呈现。

在第一设备包括多个设备单元的情况下,显示内容包括第一手势动作的手势引导界面,可包括针对各设备单元的页面。在一示例中,第一设备为耳机,且耳机包括两个耳机单元:第一耳机单元和第二耳机单元,则手势引导页面包括:针对第一耳机单元的第一页面和针对第二耳机单元的第二页面。此时,第二设备通过手势引导界面中的提示内容提示用户对对应的耳机单元进行手势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势引导界面的显示内容还包括:输入次数和有效输入次数,其中,输入次数为用户需要执行第一手势动作的次数,有效输入次数表征用户已经执行有效的手势动作的次数,此时,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一次有效的第一手势动作,则向第二设备发送一次通知指示,指示第二设备对手势引导界面中有效输入次数进行更新。

当有效输入次数达到输入次数的情况下,第二设备确定完成第一手势动作的引导,可将显示页面由第一手势动作对应的手势引导界面切换至其他页面。当第二设备需要继续输出手势引导界面时,则输出显示内容为第二手势动作的图像,其中,第二手势动作与第一手势动作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还实施以下步骤:展示第一控制指令接收界面;基于针对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接收界面的选择操作或输入操作,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指令可为第二设备发送的,也可基于用户的输入操作或选择操作设置的。在第一控制指令是基于用户的输入操作或选择操作设置的情况下,第二设备可通过显示屏幕输出第一控制指令接收界面,第一控制指令接收界面中可包括至少一个候选控制指令。这里,当第二设备接收到选择操作,则表征至少一个候选控制指令中包括用户期待识别的第一控制指令,当第二设备接收到输入操作,则表征至少一个候选控制指令中不包括有用户期待识别的第一控制指令。

当至少一个候选控制指令中包括用户期待识别的第一控制指令,则用户可基于第一控制指令接收界面进行选择操作,第二设备将用户的选择操作所选取的候选控制指令作为第一控制指令。当至少一个候选控制指令中不包括用户期待识别的第一控制指令,则用户可基于第一控制指令接收界面进行输入操作,第二设备将用户的输入操作输入的控制指令作为第一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该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其中,信息处理系统中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设备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701、第二设备生成手势检测指令,并将所述手势检测指令发送至第一设备。

S702、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手势检测指令。

S703、第一设备通过检测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获取第一手势信息。

S704、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手势信息。

S705、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手势信息,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

其中,S705的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的方式包括:

获得方式一、第二设备通过第一手势信息对参考手势识别模型的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获得方式二、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设备将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三设备,使得第三设备通过第一手势信息得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第二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如图8所示,在S701之前,还包括:S706、第二设备展示手势引导界面。

所述手势引导界面的显示内容包括:第一手势动作的图像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标识。

其中,图7所示的设备控制方法中,第一设备的实施可参考图3所示的设备控制方法中的描述,第二设备的实施可参考图5所示的设备控制方法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包括:第二设备生成手势检测指令,并将所述手势检测指令发送至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基于接收的手势检测指令检测所述第一手势动作,得到第一手势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通过第一手势信息获得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如此,通过第一设备对用户进行的手势操作进行检测,得到第一手势信息,第二设备根据将用户执行的手势操作的手势信息作为学习数据,得到能够识别当前用户的第一手势动作为第一控制指令的目标手势识别模型,使得手势识别模型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体差异,提高手势识别的准确率。

下面,以第一设备为无线耳机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可用于图9所示的场景中,用户在佩戴的无线耳机901所在的空间环境中摆出手势902,且手势902的手势轨迹为轨迹903或轨迹904,无线耳机901识别用户的手势为对应的指令,基于识别出的指令对无线耳机901进行控制,控制无线耳机901执行对应的操作。其中,通过手势控制的无线耳机的操作可包括:电源开启与关闭、音量控制、播放顺序调制。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远离或靠近的手势控制音量,通过向前扇、向后扇的手势控制播放顺序,通过特殊手势(如响指手势)控制耳机启动与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的种类包括除了图9所示的入耳式耳机,还可包括耳罩式耳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earbuds,TWS)耳机,空间手势识别装置可以在其中的一个耳机单元上,也可在存在于两个耳机单元上。

无线耳机的耳机单元的硬件结构如图10所示,包括:天线1001、处理器1002、存储单元1003、无线信号发射机/接收机1004、手势检测传感器1005、喇叭与话筒1006、电源控制装置1007。其中,

天线1001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对于特定通讯模组(如蓝牙)可采用单天线或多天线。对于多种通讯模组,可采用“共享天线”,或每个通讯模组单天线,又或“共享天线”与单天线并存。

处理器1002可为微处理器(Micro Central Unit,MCU)或其他含计算功能的处理器芯片。其中,处理器芯片可以集成用于加速机器学习模型计算的机器学习加速器,其中,机器学习加速器可为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 Units,NPU)等功能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

存储单元1003可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存储单元1003中存储有:音频解码软件、用于手势识别与指令转换的机器学习模型即手势控制模型。其中,手势控制模型为机器学习推理模型。手势控制模型用于将采样后的手势电子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的命令。其中,存储单元1003中还可包括:用于无线信号收发的软件、耳机控制软件等其他实现耳机的功能的软件程序。

无线信号发射机/接收机1004可为以下通讯模组:基于蓝牙(bluetooth)标准的通讯模组、利用反向散射技术的通讯标准模组。在实际应用中,无线信号发射机/接收机804除作为基础通信的模组外,还可集成特殊功能模组。特殊功能模组可为用于电子设备的定位的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模组、用于电子设备的识别的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模组、用于大量数据交换的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组。

手势检测传感器1005用于将手势信号转化为手势电子信号。其中,手势检测传感器1005可为采用基于电磁波的传感器模组如10-100GHz的雷达系统,也可为采用基于超声波原理的模组。

某些实施中手势检测传感器可采用基于激光技术的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通过设备引导的方式进行手势录入。

如图11所示,在无线耳机与手机连接的状态下,手机通过嵌入的应用程序(App)向用户展示手势录入引导信息,以对用户的手势录入进行引导。其中,图11中的手势引导界面包括:页面1101、页面1102、页面1103、页面1104和页面1105,且页面1101、页面1102、页面1103、页面1104和页面1105分别为不同手势动作的页面。其中,页面1101的手势动作为:右手向右拨动手指,且输入次数为两次,页面1102的手势动作为:右手向前拨动手指,且输入次数为两次,页面1103的手势动作为:右手靠近耳机,且输入次数为两次,页面1104的手势动作为:右手远离耳机,且输入次数为两次,页面1105的手势动作为:响指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势引导界面上显示的手势录入引导信息可为静态或动态的图片。

在进行多个手势动作的录入时,手机可根据特定顺序进行多个手势动作的连续录入。比如,当完成页面1101中的手势动作的录入,且录入的手势信号符合要求,则手机进入页面1102,进行下一个手势动作的录入。

为了增加取样数据即学习数据的数量,减小用户因特定手势细微差别的误差,提升对机器学习模型的优化,可要求用户对同一手势动作进行多次输入。如基于图11中引导界面1101进行手势动作的录入,APP可以引导用户对同一手势动作进行多于一次的输入。

无线耳机的存储器中含有手势识别的手势识别模型,此手势识别模型为推理模型,即非训练模型。为了实现手势识别模型根据特定用户的个性化制定与升级,手机121与无线耳机122实现的一个手势的录入过程如图12所示。

S1201、手机121向无线耳机122发送手势识别检测指令。

手机121与无线耳机122进行无线连线,手机121进入引导界面1203并向无线耳机122发送手势识别检测指令,通知无线耳机122进入手势识别状态,此时,无线耳机122开启手势检测传感器。

S1202、无线耳机122检测用户的手势动作。

用户根据手机121的引导界面的引导进行手势动作,无线耳机122中的手机检测传感器收集到手势信号,将手势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即手势信息。

S1203、无线耳机122将手势动作的手势信息发送至手机121。

无线耳机122将检测到的用户的手势动作的手势信息传输至手机121。其中,无线耳机122本身不对手势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S1204、手机1001通过手势信息对原有手势识别模型进行更新。

收集到电信号1004,并将电信号与手势识别模型相对应手势信号结果进行校验,并通过此手势信号对原有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手势识别模型,增大其在此用户手势信号下产生结果正确性概率。

S1205、手机121将得到更新后的手势识别模型发送至无线耳机122。

手机121将更新后的手势识别模型传输于无线耳机122,无线耳机122更新存储器中手势识别模型为更新后的手势识别模型,并根据更新后的手势识别模型进行手势信号的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2中S1204中,手机121接收到手势信息后,可将手势信息发送至具有较强算力的云服务器,云服务器通过较强算力对手势识别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手势识别模型,再将更新后的手势识别模型传输于手机121。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根据自己习惯定义手势信号所代表的操作。如“响指”动作代表开启和关闭主动降噪功能。在此种情况下用户可在推荐手势中选取手势。采用推荐手势的方式是这些推荐手势已有完善的手势识别模型。用户选定自己心仪的手势后在根据图12的设备控制方法更新在耳机中手势识别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耳机中的手势识别模型为推理模型,推理模型为机器学习模型的终极产品,即可以将手势信息转化为可执行的控制指令,耳机不能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training),因而不能对原有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功能上的完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是一种可以在小型设备中优化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收集用户个体的手势信息与原有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校对,并优化机器学习模型,从而打造一个为用户个体建立,最适用于用户个体的机器学习模型。提高用户使用体验。进一步地,非接触式耳机操控可以在不干扰用户耳机使用的前提下完成对耳机的控制。极大提升用户耳机使用体验。尤其适用于运动过程中(如跑步)对耳机的操控。另外,利用智能终端或云服务器的算力提升机器学习模型的准确性,为用户打造个性化机器学习模型。降低耳机硬件结构的复杂性。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一设备,如图13所示,装置13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301,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手势检测指令;

检测模块1302,用于通过检测第一手势动作,获取第一手势信;

第一发送模块1303,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手势信息用于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模块130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手势信息满足校正条件,所述第一手势信息用于获得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正条件包括以下条件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对应的第一手势动作的执行次数大于次数阈值;

所述第一设备不存在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302,还用于通过检测所述第一手势动作,得到第二手势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手势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的输入,得到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输出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302,还用于:

通过以下检测形式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动作:毫米波、激光或超声波;

根据所述检测形式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转换为所述第一手势信息。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二设备,如图14所示,装置1400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1401,用于生成手势检测指令,并将所述手势检测指令发送至第一设备;

第二接收模块14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手势信息;

获得模块1403,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手势信息,获得目标手势识别模型;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能够将所述第一手势动作识别为第一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势信息满足校正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正条件包括以下条件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对应的第一手势动作的执行次数大于次数阈值;

所述第一设备不存在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得模块1403,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参考手势识别模型的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得模块1403,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三设备;

接收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送模块1401,还用于:

将所述目标手势识别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400还包括:展示模块,用于:

展示手势引导界面;所述手势引导界面的显示内容包括:所述第一手势动作的图像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单元,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or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的步骤。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为第一设备,也可为第二设备。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也就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如图15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500包括:一个处理器1501、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502、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1504和存储器1505。其中,通信总线1502配置为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在一示例中,电子设备1500还包括:用户接口1503、其中,用户接口1503可以包括显示屏,外部通信接口1504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和无线接口。

存储器1505配置为存储由处理器1501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待处理器1501以及电子设备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音频数据、语音通信数据和视频通信数据),可以通过闪存(FLASH)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实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图像处理系统、摄像设备、图像处理设备、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控制方法的存储介质
  •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224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