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雨水收集净化设施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41:38


雨水收集净化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净化设施。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的路面硬化,使得绝大部分降雨无法渗入地下而在硬质路面形成地表径流。目前,城市地表雨水主要靠市政雨水管网收集排除,对于滨水区路面的地表雨水,往往是由市政雨水管网收集后直接入河,不具备入河雨水净化、雨水调蓄的功能,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海绵功能和入河雨水净化功能的雨水收集净化设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包括设于滨水区路面下的雨水收集管、过滤池和出水管以及设于滨水区河道边缘的表流湿地,过滤池设有与雨水收集管相连接的入口、与出水管相连接的出口以及设于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过滤件;雨水收集管将地表雨水引入过滤池中,地表雨水经过过滤件过滤后通过出水管输送至表流湿地的表层。

优选地,雨水收集管连接市政雨水管网中的雨水篦子。

优选地,过滤池的池底包括土壤基层和铺设在土壤基层上的透水层。

优选地,透水层为透水土工布。

优选地,过滤件为填充于过滤池内的填料,入口和出口分别设于过滤池的顶部和底部。

优选地,填料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下层、中层和上层,下层、中层和上层的填充物料的颗粒度逐渐增大。

优选地,下层的填充物料采用瓜子片石或石英砂,中层的填充物料采用细砾石或陶粒,上层的填充物料采用粗砾石。

优选地,下层、中层和上层的厚度相同。

优选地,下层、中层和上层的厚度均不小于150mm。

优选地,表流湿地朝向河道中心的一侧设有木桩围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的进步:

采用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可以由雨水收集管将地表雨水引入过滤池的入口,使地表雨水从入口进入过滤池中,然后流经过滤件,经过滤件过滤掉颗粒度较大的颗粒物和污染物后从出口流出过滤池并进入出水管中,然后通过出水管将经过滤池过滤后的地表雨水输送至表流湿地的表层,使其流经表流湿地表层后再进入河道水流中,表流湿地能够对流经的地表雨水起到生物净化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渗水蓄水功能。由此,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实现了入河雨水的净化以及海绵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净化设施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雨水收集管 2、过滤池

201、土壤基层 202、透水层

21、入口 22、出口

23、过滤件 231、下层

232、中层 233、上层

3、出水管 4、表流湿地

5、木桩围挡 10、河道

100、滨水步道 200、人行道

300、车行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净化设施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包括雨水收集管1、过滤池2、出水管3和表流湿地4。

其中,雨水收集管1、过滤池2和出水管3均设于滨水区路面下,表流湿地4设于滨水区河道10边缘。

雨水收集管1起到收集滨水区路面地表雨水的作用,并将收集到的地表雨水引入过滤池2中。优选地,雨水收集管1可以与市政雨水管网中的雨水篦子相连接,雨水篦子通常设置在道路地面,道路地表径流雨水会流进雨水篦子中,雨水收集管1则将流入雨水篦子中的地表雨水输送至过滤池2中。

过滤池2用于对雨水收集管1引入的地表雨水进行过滤,以滤掉地表雨水中颗粒度较大的颗粒物和污染物。过滤池2为内部中空的池体结构,过滤池2设有入口21、出口22以及过滤件23。过滤池2的入口21与雨水收集管1相连接,用于输入雨水收集管1引入的地表雨水。过滤池2的出口22与出水管3相连接,用于输出过滤池2内的地表雨水。过滤件23设于过滤池2内部并设于过滤池2的入口21与出口22之间,用于对进入过滤池2内的地表雨水进行过滤,过滤件23能够过滤掉地表雨水中颗粒度较大的颗粒物和污染物。

出水管3用于将经过滤池2过滤后的地表雨水输送至表流湿地4的表层,出水管3的末端(即出水端)位于表流湿地4表层的上方。优选地,出水管3可以采用聚乙烯管或者速派龙管。

如图1中箭头所示流向,采用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可以由雨水收集管1将地表雨水引入过滤池2的入口21,使地表雨水从入口21进入过滤池2中,然后流经过滤件23,经过滤件23过滤掉颗粒度较大的颗粒物和污染物后从出口22流出过滤池2并进入出水管3中,然后通过出水管3将经过滤池2过滤后的地表雨水输送至表流湿地4的表层,使其流经表流湿地4表层后再进入河道10水流中,表流湿地4能够对流经的地表雨水起到生物净化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渗水蓄水功能。由此,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实现了入河雨水的净化以及海绵功能。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过滤池2的池体的外周围和顶部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结构强度稳定可靠的优点。过滤池2的顶部可以预留有检修孔,以便于对过滤池2进行检查维修。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过滤池2的池底可以包括土壤基层201和铺设在土壤基层201上的透水层202。土壤基层201为压实系数较低的土层,具有较好的渗水能力。透水层202起到透水的作用,使得过滤池2内的部分地表雨水能够向下渗入土壤基层201内。由此,过滤池2在实现过滤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渗水功能,增加了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净化设施整体的渗水能力。较佳地,透水层202可以为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铺设在土壤基层201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过滤件23为填充于过滤池2内的填料,过滤池2的入口21和出口22则分别设于过滤池2的顶部和底部。雨水收集管1引入的地表雨水从过滤池2顶部的入口21进入过滤池2内,然后自然下落,经过过滤池2内的填料后到达过滤池2的底部,其中一分部可以透过过滤池2池底的透水层202渗入土壤基层201中,另一部分则经过滤池2底部的出口22输出而进入出水管3中,并由出水管3输送至表流湿地4的表层。填料可以对进入过滤池2内的地表雨水起到良好的过滤作用,有效过滤掉地表雨水中颗粒度较大的颗粒物和污染物。

优选地,填料可以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下层231、中层232和上层233,下层231、中层232和上层233的填充物料的颗粒度逐渐增大。由此可以对进入过滤池2内且由上至下下落的地表雨水起到逐级过滤的作用,达到较佳的过滤效果。

较佳地,填料下层231的填充物料可以采用瓜子片石或石英砂,填料中层232的填充物料可以采用细砾石或陶粒,填料上层233的填充物料可以采用粗砾石。

较佳地,填料下层231、中层232和上层233的厚度可以设为相同。较佳地,填料下层231、中层232和上层233的厚度均不小于150mm。在一种优选地的实施方式中,填料下层231、中层232和上层233的厚度可以均设为200mm。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表流湿地4朝向河道10中心的一侧设有木桩围挡5,表流湿地4为由木桩围挡5在滨水区河道10边缘围挡出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可种植植物,在起到净化入河雨水作用的同时,也能提升滨水区景观效果。表流湿地4可以呈沿河道10边缘延伸的带状。木桩围挡5可以由在滨水区河道10边缘密排布置的立式杉木桩构成。

综上,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可用于实现城市滨水区入河雨水的净化以及海绵化雨水收集排除功能,其使用场景可以为城市滨水广场、滨水平台等滨水区,在该类城市滨水区,其陆域沿离开河道10的方向可以依次设有滨水步道100(亦即亲水平台)、人行道200和车行道300,在该类城市滨水区设置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净化设施时,可以将出水管3、过滤池2和雨水收集管1沿离开河道10的方向依次布置在陆域道路路面下,雨水收集管1的进水端延伸至车行道的雨水篦子,从而可将道路路面流入雨水篦子中的地表雨水引入过滤池2中,由过滤池2及表流湿地4共同实现海绵化雨水收集排除功能和入河雨水净化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雨水收集净化设施
  • 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及户外戏水设施
技术分类

061201122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