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用于适于被接纳在机动车辆中的动物的运输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52:39


用于适于被接纳在机动车辆中的动物的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适于被接纳在机动车辆中的动物的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适于被接纳在机动汽车中的宠物用运输箱,特别是狗用的运输箱,自目前技术水平中以各种方式为人所知。但是,已知的运输箱不符合运输期间对它们的实际要求,即,关于动物的安全和康乐(well-being)和当动物登车和离开车辆时动物饲养员的处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被设计成提供一种用于适于被接纳在机动车辆中的动物的运输系统,以允许动物容易地登车和从机动车辆离开。此外,本发明被设计成提供一种运输系统,其在运输期间在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充分地保护动物,并且动物在其中感到愉快。此外,这使得与本发明相关联的运输系统可以简单且快速地安装到机动车辆中。与目前技术水平相反,其特别地允许使用者在动物登车和离开车辆时,简单地并且以最小的体力来操纵运输系统。

上述功能中的至少一项已经由用于适于被接纳在机动车辆中的动物的运输系统解决,其中,该运输系统具有可收纳的承载件和登车辅助装置,它们在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上,其中,登车辅助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其中,第一踏板元件被回转至承载件并且回转成使得登车辅助装置可以从运输位置移动到登车位置,其中,登车辅助装置被布置在由承载件限定的平面上的运输位置中,使得如果运输系统已经接纳在机动车辆中,则登车辅助装置对动物是的封锁件,其中,在登车位置中的登车辅助装置被布置在由承载件限定的平面的第二侧上,使得当运输系统已经被接纳在机动车辆中时,动物可以经由登车辅助装置离开该机动车辆,其中,第一踏板元件被连接至第二踏板元件,使得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可以在伸展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相对于彼此运动,其中,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被机械地联接,使得登车辅助装置相对于承载件从其运输位置到其登车位置的回转可引起第一踏板元件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从收起状态移动到伸展状态的运动。

在其最小构造中,与本发明相关联的运输系统包括承载件和登车辅助装置,承载件适于被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接纳,登车辅助装置以旋转联接或旋转安装方式而被安装至该承载件。为此,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可以是例如,后备箱表面、承载底板或机动车辆的后排座位(rear seat)。在一个实施例中,承载件是可以被连接至机动车辆的构件。

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承载件具有用于连接承载件的紧固装置,特别是用于将承载件形状连接(positive connection)至机动车辆的作为紧固装置的互补的接纳部的紧固装置。必须的是,至少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动车辆的接纳部牢固地连接至机动车辆,优选地连接至车辆的装载点位。

用于车辆上的承载件的紧固装置的形式装配接纳部的合适位置的示例是如通常设置在旅行车、厢式车、SUV和其它机动车辆的后备箱中的装载空间轨道。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紧固装置是用于放置在装载空间轨道中的槽式螺母或方形螺母。后备箱或载物底板上的捆扎孔眼或装载空间孔眼也适合用于针对承载件的紧固至机动车辆的紧固装置的形状接纳部。在本发明的这种实施例中,承载件上的紧固装置是例如钩部或合适的张紧装置。机动车辆这种接纳部的另一个示例是用于机动车辆的后排座椅上的儿童座椅的儿童座椅固定装置(Isofix)接纳部点位。在该实施例中,承载件的紧固装置于是就是可以连接至儿童座椅固定装置接纳部的对应的钩部。不言而喻,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钩部的孔眼闭合的情况下将其固定。

根据本发明,一种带有踏板元件的登车辅助装置被设计成允许动物通达到至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形成桥形通道或甚至阶梯,使得动物能应对地面(例如道路的沥青路面)的水平高度和和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的水平高度之间的水平差。可以理解,登车辅助装置的踏板元件的实施例始终适合于运输表面和供机动车辆停放的地面之间的距离。

第一踏板元件以回转的方式回转至承载件,使得其即在动物的登车或离开之后,能从其登车位置回转至其运输位置。因此,机动车辆的车门、掀背式或站台式门可以关闭,而不会被登车辅助装置阻塞。在登车辅助装置的该回转运动中,其从由承载件限定的平面的一侧回转至该平面的另一侧。为此,对于本发明而言,如果承载件确定限定平面的直线之一就足够了。在已经在机动车辆的运输面上接纳到承载件的实施例中,所考虑的平面略高于机动车辆的运输面。

对于与本发明相关联的运输系统的功能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无论何时当该运输系统被接纳在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上,在其运输位置中的登车辅助装置对动物而言是障碍。以这种方式,机动车辆的车门、掀背式或站台式门可以由使用者只用一只手来打开,而不会有动物立即跳上街道的任何危险。相反地,当掀背式或站台门关闭时,在其运输位置由登车辅助装置形成的障碍物可防止动物被车门伤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登车辅助装置在至少第一踏板元件或第二踏板元件上具有第一锁定装置,在登车辅助装置的运输位置中第一锁定装置接合到第二锁定装置中,第二锁定装置是第一锁定装置的互补件。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被布置在与本发明相关联的运输系统的侧壁之一上的第二锁定装置。第一锁定装置的示例是轴颈,其可由第二锁定装置的锁定凸耳来移动。

即使在大型机动车辆中也很难接纳单件式的登车辅助装置(其可以通过单一个元件来平衡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与地面之间的水平差),这是因为缺乏足够的收起空间。因此,本发明相关联的运输系统具有这样的登车辅助装置,其具有至少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并且这些踏板元件在伸展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可以移动至彼此。不言而喻,收起状态在登车辅助装置的运输位置中实现而有较小的总长度,而在登车辅助装的登车位置中实现伸展位置。不言而喻,登车辅助装置基本上可以包括多于两个的踏板元件,并且这些踏板元件的大多数可以相对彼此移动,使得这些踏板元件可以在伸展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变化。

对于登车辅助装置的实际使用而言至关重要的是,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不仅可以在延伸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相对彼此移动,而且在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之间存在机械联接,使得登车辅助装置相对于承载件的回转可引起第一踏板元件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从收起状态到展开状态的运动。这种联接允许单手控制登车辅助装置。这是一个优点,因为登车辅助装置从其运输位置至其登车位置的回转运动将用于动物的障碍物移除,使得其可以离开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动物例如可以被拴在皮带上是有用的。然而,用户必须有一只手是自由的,可以用于此事。这由根据本发明的单手控制来确保的。

为此,第一踏板元件与第二踏板元件的联接可以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户抓住第一踏板元件并且将其相对于承载件回转。接着,联接意味着第一踏板元件相对于承载件的回转运动引起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相对彼此的移动。作为其替代,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抓住第二踏板元件并且将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相对于承载件回转,同时,相对于承载件的这种回转运动可引起第一踏板元件的从收起状态移动到伸展状态、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的运动,即,在一个实施例中,特别是可引起第一踏板元件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从折叠状态回转至伸展状态的回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可以通过伸缩控制器而相对于彼此移动,使得它们可以相对于彼此从伸展状态移动到收起状态,并且反之亦然。

在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可以相对于彼此回转。

然而,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踏板元件以回转方式附接至第二踏板元件,使得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可以在伸展状态和折叠状态相对彼此回转,并且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机械地联接,使得登车辅助装置相对于承载件的、从其运输位置至其登车状态的回转引起第一踏板元件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从收起状态回转至伸展状态。

不言而喻,如果被可枢转地相互连接,则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的折叠状态可对应于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的状况,通常被描述为收起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登车辅助装置具有枢转轴线并且具有手柄元件,第一踏板元件可以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围绕该枢转轴线回转,其中,手柄元件以可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枢转的方式附连在枢转轴线上,并且手柄元件刚性地连接至第二踏板元件。手柄元件至枢转轴线的附接是刚性的,即,其可以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并且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以固定角度位置回转,以允许第一踏板元件相对于承载件以及第二踏板元件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的联接式回转运动。单手控制是可能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这样的手柄元件主要具有U形形状,该U形形状具有第一腿部、第二腿部和连接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连接部段,并且第一腿部被可枢转地连接至枢转轴线,且第二腿部刚性地连接至第二踏板元件。以这种方式,就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不能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回转的刚性附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枢转轴线在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的折叠状态中被布置在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之间的平面中。换言之,这意味着枢转轴线相对于由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限定的平面突出,这又意味着在踏板元件相对于彼此回转以及踏板元件相对于承载件回转期间所需的扭矩减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登车辅助装置具有立架,该立架以从展开位置至折叠位置(并且反之亦然)回转的方式枢转地附接至第二踏板元件,并且处在折叠位置中的立架主要平行于第二踏板元件延伸。这样的立架可以在其登车位置中将踏板元件支承在地面上,因此立架可阻止由于登车辅助装置的自重以及动物从登车辅助装置上行进而产生的扭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登车辅助装置具有恰好一个立架,其优选地布置在第二踏板元件的宽度的中间。这样设计的优势在于,登车辅助装置始终牢固地站立在其登车位置中,而不会倾斜。

不言而喻,一个实施例中的立架可限定在运输系统的内置条件下的第二踏板元件的下端到地面的距离。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立架的长度可以被可变化地调节,并且因此可以适合于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的不同水平高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立架联接至第一踏板元件和/或第二踏板元件,使得第一踏板元件和/或第二踏板元件的回转运动引起立架的回转运动。在运输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立架在其展开位置中通过被第二踏板元件支承的弹簧来预加载荷。换言之,立架只能抵抗弹簧力而变到折叠位置。

立架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的回转运动可以联接至第一踏板元件和/或第二踏板元件的回转运动以及第二踏板元件的相对于彼此的回转运动,或者可以联接至第一踏板元件的相对于承载件的回转运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立架的回转运动联接至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的相对于彼此的回转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联接通过如下的部件以机械方式实现,即,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不可回转的辊子和安装至立架的第二不可回转的辊子,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不可回转的辊子被同心地安装在第一踏板元件的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的回转运动的枢转轴线上,并且第二辊子围绕立架的枢转轴线、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同心地安装。为此,波顿拉索(Bowden cable)安装至两个辊子中的每一个。该波顿拉索被安装至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使得第一踏板元件在第二踏板元件上的回转运动对紧固至第二辊的波顿拉索的第二端施加张紧,导致立架从展开位置缩回到折叠位置。

如果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即,立架借助于弹簧(例如气压弹簧)在其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的展开位置中额外预加载荷,则在登车辅助装置从其运输位置至其等车位置的回转期间,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的相对于彼此的回转运动和立架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的回转运动的所述联接也提供力的支承。

如果是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该立架在其折叠位置中通过弹簧而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进行预加载荷。然而,当登车辅助装置从其运输位置至登车位置移动时,必需相对于弹簧的力而施加力。然而,当登车辅助装置移动时,这种类型的弹簧驱动从登车位置至运输位置的回转运动,由此在回转运动期间支承用户抵抗重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波顿拉索已插设在第二踏板元件的材料中,因此至少在截面上,其从外部看不到。

在替代实施例中,立架借助于链条或皮带或轴驱动装置而机械地连联接至第一踏板元件和/或第二踏板元件,使得第一踏板元件和/或第二踏板元件的回转运动引起立架的回转运动。

在又一个替代实施例中,立架由电动致动器、液压致动器或气动致动器来驱动,并且可以从折叠位置至展开位置回转,并且反之亦然。致动器的控制系统具有传感器,该传感器检测第一踏板元件相对于承载件的回转运动或第二踏板元件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的移动,并且根据所检测的运动来控制立架的运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立架的运动的联接因此优选地电联接至踏板元件的运动。

在与本发明相关联的运输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在它们的面对的端部上(即在踏板元件之间的枢转轴线的区域中)形成止动件。一旦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已经达到它们的伸展状态,则该止动件限制回转运动。为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踏板元件的与承载件相对的端部具有L形,并且在第二踏板元件的伸展状态下,具有该L形的腿部覆盖第二踏板元件的一部分。

虽然许多材料似乎基本上适合于形成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但是单手控制仅在如下情况下才有可能,即,用于将登车辅助装置从其运输位置转移到其登车位置所需的力足够低,并且反之亦然。在与本发明相关联的运输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踏板元件和/或第二踏板元件(但是优选地为两个踏板元件)由复合纤维材料、优选复合纤维和塑料化合物制成。

复合纤维材料的构造允许对踏板构件的最大力和力矩会传递到的那些截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固。为了加强该材料,纤维的对齐以及纤维的层的数量可以改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踏板元件和第二踏板元件的供枢转轴线附接至的那些区域被加强,枢转轴线用于两个踏板元件之间的回转运动。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踏板元件的区域具有加强的形状,在该区域中,该第一踏板元件连接至用于承载件和第一踏板元件之间的回转运动的枢转轴线。其中该实施例具有加强形状的另一区域是立架被固定至第二踏板元件的区域。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承用于立架的回转运动的枢转轴线的紧固部段被插设在复合材料中。特别是在该区域中,必需将因立架的左侧和右侧上的应力产生的载荷以扭矩的形式传递到材料中,而不产生任何分层。此外,踏板元件的材料不得因立架的左侧和右侧上的动物的重量而扭转。为了达到抗扭转的稳定性,必须考虑复合纤维材料层结构中的斜向力。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复合纤维材料是芳纶纤维增强塑料(AFRP),其中纤维材料是芳纶,例如凯夫拉(Kevlar)。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复合纤维化合物为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在又一实施例中,纤维塑料化合物是芳纶纤维增强塑料和碳纤维增强塑料的混合形式。这种混合形式的优点在于,碳纤维增强塑料非常坚固,但在发生事故时趋向于碎裂。如果碳纤维增强塑料在外部与芳纶纤维增强塑料层压;则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相关于碎裂更好的安全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踏板元件和/或第二踏板元件的材料为夹层材料,填充物(例如呈蜂窝或泡沫结构)处在复合纤维材料的两个覆盖层之间。

由于复合纤维材料通常具有非常坚硬但是通常光滑的表面,因此它们不适合或者仅有条件地适用于动物、特别是宠物的踩踏。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踏板元件和/或第二踏板元件因此至少部分地涂有弹性变形塑料,使得第一踏板元件和/或第二踏板元件具有针对动物的防滑表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踏板元件和/或第二踏板元件由具有防滑表面的塑料至少部分地覆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踏板元件和/或第二踏板元件具有在其表面上至少部分地延伸的凹部。该凹部的上侧部可以接收或者已经接收由弹性变形塑料涂覆或粘接的模塑件。因此,该模塑件和可变形塑料是针对动物的防滑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模塑件由复合纤维材料制成,优选地为另一种复合纤维塑料。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模塑件被拧到(螺纹连接到)第一踏板元件或第二踏板元件上。由于其设计,防滑元件被可互换地附接至特定的踏板元件,并且可以在需要时更换,特别是在弹性变形塑料磨损的情况下更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本发明相关联的运输系统具有被布置成与登车辅助装置相对的后壁和两个侧壁,使得它们形成运输空间衬里,优选地为后备箱衬里。

虽然可相对于承载件和/或地面回转的后壁和侧壁首先被视为具有其登车辅助装置的发明相关运输系统的选项,但是具有后壁、两个侧壁和底板的运输系统可以是单独的发明,而该运输系统不必一定具有在本申请独立权利要求1所指范围内的登车辅助装置。

根据本发明,上述项目中的至少一项还通过用于要被接纳在机动车辆中的动物的运输系统来实施,该运输系统具有可接收在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后壁和两个侧壁上的承载件,并且后壁和/或侧壁形状连接和/或摩擦连接至承载件。

该登车辅助装置于是对于本发明的是可选的。承载件的设计也源于承载件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后壁和侧壁的设计源于它们的实施例的下文描述。下文描述的后壁和侧壁的实施例也构成根据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的设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后壁和/或两个侧壁以形状方式和/或摩擦方式连接至承载件。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运输系统还具有底板,并且该底板还与承载件形状连接或摩擦连接。不言而喻,即使底板也用于运输空间衬里或后备箱衬里的设计。在运输系统具有底板的一个实施例中,并且后壁和/或侧壁摩擦连接和/或形状连接至该底板,并且该底板再次摩擦地连接至承载件,在本申请表达的含义的范围内,后壁和/或侧壁被视为摩擦连接至和/或形状连接至承载件。

在这一点上,运输空间衬里特别是向上敞开的,即,没有盖子,并且因此不是封闭式的,但是只对围绕运输表面的侧壁提供保护,并且是对运输表面本身保护的一种选项。

在运输系统具有后壁和两个侧壁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后壁和侧壁可以相对于承载件回转,优选地相对于承载件和底板回转。以这种方式,用于运输空间的衬里可以被折叠,提高与本发明相关联的运输系统的操纵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后壁沿着其特定边缘枢转地连接至每个侧壁,并且每个侧壁具有至少两个可以相对于彼此回转的部段,使得后壁和侧壁可以相对于彼此回转以及相对于承载件和/或底板回转,并且可以被设置在承载件和/或底板上。

通过这种方式,后壁和侧壁可以设计成包括坚固和坚硬的材料计,并且可能不只是纺织织物,同时也保证其可回转性并且因此易于操作。

为了可回转性,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中,侧壁的部段和后壁可以借助于转动-滑动圆柱接头绕着特定的枢转轴线回转,并且该转动-滑动圆柱接头允许侧壁的区段和后壁相对于枢转轴线的平移运动,使侧壁和后壁的区段相对于彼此的平移运动和回转运动的组合成为可能。事实证明,纯铰接件接头不允许刚性壁相对复杂的折叠,因为它们缺少回转运动所需的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后壁可以借助于第一铰接件接头和第二铰接件接头的组合相对于承载件和/或底板来回转,其中第一铰接件接头的回转影响第二铰接件接头的枢转轴线的位置的位移。

基本上,即使是铝、钢或木材对于后壁和/或侧壁和/或底板也是适用材料。然而,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后壁和/或侧壁由高度抗冲击性且因此力分布的材料制成。具体地,这样的材料包括复合纤维材料,优选复合纤维塑料。基本上,被用于登车辅助装置的踏板元件的同样材料是适用于后壁和/或侧壁和/或底板的材料。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具有插入泡沫作为芯材的复合纤维材料制成的两个碗的结构。

如果车辆与障碍物碰撞,则没系安全带的动物将相对于后壁或侧壁之一反弹。为后壁和/或侧壁以及其层结构而选择的材料的高冲击强度于是影响要接收的力的分布,并且因此影响更大的表面上的能量分布。

在本发明之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后壁在离开铰接件接头一定距离的区域内具有大部分的穿透部,后壁可以围绕铰接件接头相对于承载件和/或底板回转。这种运输系统的后壁的设计允许用户观察运输系统的运输区域,并且因此观察其中的动物以及后方交通。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后壁具有比侧壁更高的高度,使得当运输系统接纳在机动车辆的后备箱中时,后壁防止动物沿着乘客空间的方向离开后备箱。

此外,设置有穿透部的后壁部段可以由复合纤维材料制成,优选为纤维塑料复合材料。为此,限定后壁的外部界限的框架用纤维复合长丝来裹绕,使得在实施例之一中创建网格状结构。随后,这形成在后壁上部带有穿透部的结构,而在后壁下部的结构可以通过顶部层封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运输系统附加地具有能量吸收元件,该能量吸收元件与背离登车辅助装置指向的后壁表面啮合。这种能量吸收元件在发生机动车辆碰撞,并且因此使动物在机动车辆行驶方向上发生惯性运动时用作能量吸收器。

与本发明相关联的能量吸收元件是对于具有其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的登车辅助装置的运输系统的选项,但也是对于不具有任何如前述实施例中登车辅助装置的运输系统的选项。然而,能量吸收元件是独立于上述发明的独立发明。上述任务中的至少一个因此通过用于被接纳在机动车辆中的动物的运输系统来解决,该运输系统具有要被接纳在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上的承载件和用于吸收动能的能量吸收元件。登车辅助装置和/或后壁和侧壁于是对于本发明是可选的。

承载件的设计也源于承载件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后壁和侧壁的设计源于它们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然而,下面描述的能量吸收元件的实施例也是根据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能量吸收元件可选地包括塑性变形或弹性变形材料或脆性材料。特别地,塑性变形材料或脆性材料的优点在于,其允许吸收高能量。颗粒泡沫就是这种塑性变形材料的示例。气体或液体在充满气体或液体的外壳中的移位也适用于能量吸收。

不言而喻,能量吸收元件或其它能量吸收元件可以附加地与输送系统的侧壁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能量吸收元件在内置条件下包括后部区段和两个侧部,后部区段主要平行于机动车辆的后排座椅靠背延伸。在此,能量吸收元件的后部区段和两个侧区段以相对于彼此回转的方式来设计。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每个侧部区段和后部区段之间的箔片铰接件实现可回转性。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部区段和后部区段之间的每个枢转轴线具有离开后部区段的表面不同的距离。以这种方式,即使各个侧部区段具有相当厚的厚度,两个侧部区段可以基本上平行地放置成一个在顶部上,另一个在后部区段上,以节省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借助于磁性锁定件,能量吸收元件直接地或者经由布置在诸如后备箱衬里的底板和承载件之间的元件而间接地与承载件形状连接或摩擦连接。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诸如连接至其中的能量吸收元件的磁性带之类的永磁元件,其可以通过例如处在后备箱衬里的底板上的铁磁性元件而与承载件或另一元件啮合。另一种布置也是可以设象的,其中能量吸收元件具有铁磁性元件,而承载件或底板具有永磁元件。

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通过如下的机动车辆在如之前描述的其实施例中解决,该机动车辆具有被接纳在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上的运输系统。为此,该承载件形状连接至被布置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上的装载空间轨道或捆扎孔眼。捆扎孔眼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机动车辆的后排座椅上的儿童座椅固定装置(Isofix)接纳部。

不言而喻,本发明涉及的能量吸收元件如果设置在运输系统的后壁与机动车辆的座椅靠背或平台式门之间,则特别有效。在其中后壁具有力分布功能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能量吸收元件可以最好地吸收能量。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和可能的应用可以参考下文对实施例和相关附图的描述图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两个承载件的机动车辆的后备箱的部分断开的等距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承载件的放大并且部分断开的承载件的等距视图。

图3是替代的承载件类型的放大和部分断开的等距视图。

图4是另一替代的承载件类型的放大和部分断开的等距视图。

图5是登车辅助装置在被安装于汽车后备箱中之前的部分断开的等距视图。

图6是图5的登车辅助装置在后备箱中安装期间的部分断开的等距视图。

图7是图5和图7的登车辅助装置在其运输位置中呈安装在后备箱中的情况的部分断开的等距视图。

图8是来自图5至图7的登车辅助装置在其登车位置中的部分断开示意侧视图。

图9是替代的登车辅助装置的部分断开侧视图。

图10另一替代的登车辅助装置的部分断开的示意性等距视图。

图11是图5至图6的登车辅助装置的部分断开的等距详细视图。

图12是图5至图8和图11的登车辅助装置的部分断开的等距仰视视图。

图13是穿过图5至图8、图11和图12的登车辅助装置的枢转轴线的放大和部分断开的截面。

图14是图5至图8以及图11至图13的登车辅助装置的锁定机构的放大和部分断开的等距视图。

图15a)至图15d)是后备箱衬里在折叠时的按时间顺序的视图。

图16a)至图16d)是图15a)至图15d)的后备箱衬里的枢转轴线的放大并且部分分解的等距视图。

图17a)至图17d)是图15a)至图15d)和图16a)至图16d)的后备箱衬里的枢转轴线的侧视图。

图18a)和图18b)是图15a)至图15d)、图16a)至图16d)和图17a)至图17d的后备箱衬里的后壁的生产工艺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能量吸收元件的示意图。

图20是来自图19的能量吸收元件的水平截面。

图21是带有图19和图20的能量吸收元件以及图15到图17的后备箱衬里的机动车辆部分断开的等距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可折叠分隔壁的运输系统的部分断开的等距视图。

图23是与本发明相关联的运输系统的另一个版本的等距视图,该运输系统被接纳在机动车辆的后排座椅上。

图24是来自图23的运输系统的等距视图,而内部衬里是展开的。

图25是图23和图24的运输系统的等距视图,并且两个安装的登车辅助装置处在它们的登车位置中。

图26是来自图25的运输系统的等距视图,并且其登车辅助装置处在它们的运输位置中。

图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承载件1能够形状配合地并且摩擦地连接至机动车辆3,该承载件1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运输系统的基础。在所示的类型中,如图1至图4清楚可见,该承载件由柱形成,并且被交替地连接至机动车辆3的两个装载空间轨道2或者两个捆扎孔眼58。

图1和图2中所示的类型是柱1,其每一端由槽式螺母(未示出)夹持在装载空间轨道2的沟槽4中,并且承载件1通过快速激活装置5和/或通过槽式螺母而相对于装载空间轨道2被支撑,并且因此承载件1相对于装载空间轨道被按压。

在图2和图3的类型中,柱1通过一对捆扎孔眼58、58’而形状配合地并且摩擦地连接至机动车辆3。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将承载件1紧固至该对的两个捆扎孔眼中的一个。为了用捆扎孔眼58、58’支撑承载件1,再次使用快速作用装置5。在图3和图4的实施例中,其经由适配器59连接至承载件1。图3和图4的类型通过机动车辆3的特定后备箱中的捆扎孔眼58和58’的方向来区分。给定图1中示出的承载件1的安装位置,图3中的2型捆扎孔眼58被布置成使得供快速作用装置5的轴所穿过的孔眼垂直地对齐机动车辆3的行驶方向。相反,图4中的捆扎孔眼58’的孔眼与机动车辆3的行驶方向平行对齐。

承载件1用于在机动车辆3的后备箱中进行运输系统的形状配合并且因此刚性和防滑的安装,如下所述。运输系统的登车辅助装置可以直接附接至承载件1,或者附接至被连接至承载件1的元件。在这两种情况下,本申请涉及如下事实,即,登车辅助装置或其第一踏板元件以可回转的方式附接至承载件。

如图1至图4所示,承载件1不仅是带有登车辅助装置的运输系统的基础,而且也是不带有任何登车辅助装置的运输系统的基础,以借助于承载件1’将运输空间的侧壁、后壁和可选的底板牢固地连接至机动车辆。

图5示出了承载件1’及其登车辅助装置6仍然处于未安装的状况,搁置在一辆机动车辆3的后备箱的前面。图6和图7示出了承载件1’及其登车辅助装置6如何被接收在后备箱中。这是为来自图1和图2的承载件1’而显示的,承载件1’用机动车辆3后备箱中的装载空间轨道4来支撑。

图7示出了承载件1’及其登车辅助装置6处在其运输位置。图7清楚地示出,在其运输位置处的登车辅助装置6对于被接纳在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7或运输系统的底板8上的动物而言是一种障碍,阻碍该动物离开机动车辆的后备箱。

图8中的登车辅助装置6’和承载件1’的侧视图示出了登车辅助装置6处于其登车位置。图5和图6的概要清楚地示出,假想平面9’由承载件1’和平行于机动车辆3的运输表面7且垂直延伸至承载件1’的基本上平直的线来限定,该假想平面9’由于承载件1’的安装位置而在运输表面7的略微上方。在运输位置,如图7所示,在平面9上方和运输位置下方如图8所示有一个登车辅助装置6。

用于登车辅助装置6所示的类型包括第一踏板元件10和第二踏板元件11,它们可以围绕枢转轴线12相互回转。此外,第一踏板元件10以旋转方式附接至承载件1’,使得具有第一踏板元件10和第二踏板元件11的登车辅助装置可以从登车位置回转到运输位置,并且反之亦然。

关于登车辅助装置,同样的发明相关的想法也可以用登车辅助装置6’替代地实现,如图9中所示。登车辅助装置6’由两个支承的第一踏板元件10’和第二踏板元件11’组成,它们可以相对于彼此移动。此外,与承载件1上的第一踏板元件10’的连接允许它们从登车位置回转到运输位置,并且反之亦然。该登车辅助装置6’还是在运输位置中的、针对被接纳在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上的动物的封锁件。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相关联的运输系统的登车辅助装置6”的另一替代实施方式。登车辅助装置6”具有第一踏板元件10”以及三个第二踏板元件11”,并且踏板元件10”、11”以剪刀状的方式互连至彼此,形成可以相对于彼此移动到它们的收起位置的阶梯。如前文,第一踏板元件10”如图10中所示可以相对于承载件1’从登车位置回转至运输位置,使得本实施例中,在其运输位置中的登车辅助装置6”还形成对的动物的障碍。

附图中的登车辅助装置6、6’、6”的类型具有的优势在于它们的设计允许的是单手致动,即,可以将其从运输位置移动到登车位置,并且反之亦然。这是一种优势,因为使用者或操作者的一只手是自由的,以将动物、特别是狗拴在皮带或项圈上,使得动物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无法进入道路交通。

为确保单手控制,图5至图13中的登车辅助装置6的踏板元件10、11是轻量的类型。每个踏板元件由两个顶层13和14组成,纤维塑料复合材料作为上部碗和下部碗。纤维塑料复合物包含芳纶纤维的层和碳纤维的层。泡沫和蜂窝结构作为核心材料被设置在顶层13、14中的每一层之间。踏板元件10、11的这种设计不仅具有重量轻的优点,而且同时提供所需的强度和刚度,使得登车辅助装置不需要或仅需要一个底板空间(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

由于由芳纶纤维层和碳纤维层加固的两个碗13、14具有非常光滑和坚硬的表面,其不适合于接纳动物,特别是狗。因此,特定碗状元件13的表面在其登车位置具有橡胶涂层。该涂层是一种防滑的类型,并且是弹性可变形的,因此其也可以被狗踩踏。

为了能够使动物离开或登上机动车辆3,不仅需要登车辅助装置6从其运输位置被回转至其登车位置,而且第二踏板元件11必需能够如图8中所示的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10从折叠位置同时回转至伸展位置。为了用一只手控制这两个回转运动,登车辅助装置6可提供包括几个机构的强制引导系统。

图8中的侧视图清楚地示出了枢转轴线12(其允许第一踏板元件10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11回转)被布置成使得枢转轴线12搁置在踏板元件10、11之间或者在由它们在它们的折叠状态和收起状态中限定的平面之间,在折叠状态和收起状态中两个踏板元件10、11主要平行于彼此行进。枢转轴线12的这种布置可减少为从机动车辆上展开踏板元件6所需的力。

此外,在登车辅助装置6上设置手柄元件15。该手柄元件15主要为U形形状的类型,具有形成实际手柄的连接部段16和两个腿部17、18。

手柄元件15的第一腿部17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10枢转地附接在枢转轴线12上,这同时可确保第一踏板元件10同时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11可转动性。与此相反,手柄元件15的第二腿部18刚性地布置在第二踏板元件上,即,当第一踏板元件10回转时,其(第二腿部18)不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11回转。现在,如果手柄元件15被抓住以将登车辅助装置6从其运输位置转移到其登车位置,则由手柄元件15驱动的、第一踏板元件10相对于承载件1’的回转只会导致第二元件11的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10、从其折叠位置同时回转到其伸展位置。

此外,登车辅助装置6具有立架19,该立架19附接至登车辅助装置,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11、围绕枢转轴线20回转。立架19被设计成吸收当踏板元件10、11被动物踩踏时产生的附加的力和力矩,并且尽管踏板元件10、11有足够的强度,立架19被设计成将这些力和力矩卸出到地面。如图8所示,立架19借助于气压弹簧21而在其展开位置预加载荷,该气压弹簧21将其自身支撑在第二踏板元件11和立架19上。因此,当不被施加力时,立架19处在展开位置中。

为了抵抗弹簧21的力将立架19从其展开位置(如图8中所示)回转到其折叠位置,必须有一个力抵抗弹簧21回转立架19,在折叠位置中,立架19基本上平行于第二踏板元件11并且处在第一踏板元件10和第二踏板元件11之间。为此所需的设计再次示出在图12中的登车辅助装置6的仰视图中。

波顿拉索(Bowden cable)22被用于将联接立架19相对于第二踏板元件的回转运动联接到第二踏板元件11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10的回转运动。为此效果,对于处在第一踏板元件10和第二踏板元件11之间的枢转轴线12,同心地设置了较小辊子23,它不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10旋转。波顿拉索22的第一端附接至辊子23。第二较大辊子24再次被同心地附接围绕立架19的枢转轴线20。该辊子24相对于机架19是不可旋转的,并且较大辊子24比较小辊子23大,以确保传动比。波顿拉索22的第二端再次附接至较大辊子24。第二踏板元件11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10的回转现在引起较小辊子23的朝向波顿拉索22的第一端的张力,该张力被传递至波顿拉索22的第二端,并且对较大辊子24施加扭矩。较大辊子24的转动于是引起立架19抵抗气压弹簧21的弹簧力被折叠。以这种方式,当登车辅助装置从其登车位置回转至其运输位置时,立架19被折叠,并且第二踏板元件11也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10从其折叠位置回转到其伸展位置。

此外,立架19的由处在展开位置中的气压弹簧21的预加载荷引起的气压弹簧21的力可支持登车辅助装置6的从其运输位置到其登车位置的运动,减少使用者所需做出的努力。

图13示出了在第一踏板元件10和第二踏板元件11之间的、穿过枢转轴线12的截面,并且该截面说明两个踏板元件10、11之间的止动区域的设计。第一踏板元件10在其面向第二踏板元件11的端部具有L形,并且第一踏板元件10的两个腿部25、26扣住第二踏板元件11的面向第一踏板元件10的端部,因此该L形的端部形成针对两个踏板元件10、11之间的回转运动的止动件。例如,当踏板元件10、11伸出或承受载荷时,该止动件可防止其弯曲或穿孔。

此外,图13的截面示出了两个踏板元件10、11的金属紧固部段27、28如何集成到踏板元件10、11的复合材料中。在此,两个紧固部分中的一个,即第二踏板元件11由旋转轴线12可旋转地支承,而第一踏板元件10的紧固部段27也保持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10不可旋转。以这种方式,可以将较小辊子23可旋转地安装在旋转轴线12上,并且因此相对于第一踏板元件10不旋转。

如上文所述,登车辅助装置6在运输位置中形成障碍,阻止动物离开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为此效果,登车辅助装置6和运输空间面板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将踏板元件锁定在其运输位置中互补的卡扣元件。

登车辅助装置6的卡扣元件在图12中可以很好地标识为的轴颈29。图14示出了该轴颈29与处在后备箱衬里的侧壁35上的互补的卡扣装置30的相互作用。卡扣件30由带有卡扣鼻部32的连杆导向件组成。将登车辅助装置6折叠到其运输位置中,引起轴颈29经由卡扣鼻部32进入到卡扣凹部33中。

虽然如前所述,带有登车辅助装置6的运输系统允许宠物轻易地登上和离开,但是该运输系统对于机动车辆中的动物也有要求要满足。特别是,这包括使运输区域、特别是机动车辆的后备箱或后排座椅免受动物行为,诸如抓伤、咬伤或污染。此外,在机动车辆与障碍物相撞的情况下,必须保护乘客和动物。为此,带有登车辅助装置的运输系统的一种类型具有运输空间衬里。这样的运输空间衬里也可能是一个单独的发明,即没有登车辅助装置。

图15a至图15d、图16a至图16d和图17a至图17d示出了一种运输空间衬里的类型,在此,后备箱衬里由图1所示的两个承载件刚性连接至后备箱的装载空间轨道。为了确保后备箱衬里可以被操纵,它可以被折叠。来自图15至图17的类型的后备箱衬里由底板8、两个侧壁35、36以及后壁37组成。

至少后壁37,但优选地侧壁35、36也由经芳纶纤维和碳纤维增强的塑料层制成,因此它们是高度抗冲击的。在与机动车辆正面碰撞的情况下,这可阻止动物因其质量而冲破后壁37并且进入乘客区域。由于所选材料的较高冲击强度。在动物与后壁37正面碰撞时施加的力分布在这样的区域,其大于动物与后壁37之间的实际接触表面。不言而喻,这个概念在侧面碰撞时也适用于侧壁35、36。

为确保侧壁35、36的可折叠性,它们沿着线38、39被分割,各自与侧边缘成一定角度。因此,形成的每侧壁35、36的两个部段可以通过枢转轴线相对于彼此回转。此外,围绕特定枢转轴线的回转在以下元件之间是可能的:侧壁35、36中的每一个相对于底板8、壁35、36中的每一个相对于后壁37、以及后壁37相对于底板8,这意味着可实施总共8个回转。

参考连续的附图15a)至15d)、16a)至16d)以及17a)至17d),以了解侧壁35、36和后壁37相对于底板8的可折叠性。

后壁37明显超出侧壁35、36的高度,并且在上部段40中以纤维塑料化合物设置有穿透部41,允许从乘客区域对机动车辆的运输区域中进行观察。这些穿透部41可以在后壁37的纤维增强塑料材料的生产期间直接提供。这被示例性地示出在图18a)和图18b)中。碳纤维和芳纶纤维43的长丝围绕框架42裹绕,并且在下部区域设置有顶层57。

侧壁35、36、37和后壁37相对于底板8的可折叠性(由于壁35、36、37的刚性而力分布的材料)要求单独元件彼此之间的基于设计的精确定位,。如图16a)至图16d)中所示,各个元件之间的沿着枢转轴线的铰接件为转动-滑动圆柱接头型56。

此外,后面板37的相对于底板8的回转运动配备有双铰接件,该双铰接件具有彼此离开一定距离的两个转动接头44和45。图17a)至图17d)所示为双铰接件44、45。回转第一转动接头44可引起第二转动接头45的位置发生位移,并且因此使后壁37的折叠运动的回转轴线发生位移。

先前已经描述了对大于动物对后备箱衬里的后壁37的撞击表面的表面的力的分布。动物的安全容纳可降低受伤的可能性,动物的安全容纳在正面碰撞或侧面碰撞的情况下需要吸收超出力的分布以及因此的能量的分布的作用能量,从而降低受伤的可能性。为此,一种类型的运输系统具有能量吸收元件46,其可以是单独的发明,或者能量吸收元件46本身是运输系统,或者能量吸收元件46是运输系统的一部分,运输系统具有如前所述的后备箱衬里或者运输空间衬里的,并且可选的附加有登车辅助装置。

图19示出了一种这样类型的能量吸收元件46,其具有两个侧部元件47、48以及后部元件49。

这种类型的能量吸收元件46由塑性变形聚氨酯泡沫塑料组成,其在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可耗散被传递至能量吸收元件中的动能。为了提高能量吸收元件46的材料的用于吸收能量的能力,其具有在侧部元件47、48以及后部元件49中凹部。如果动物撞击能量吸收元件46,该材料可以变形使得其逸出到凹部中。

后部元件49和两个侧部元件47、48被设计成使得它们可以相对于彼此回转。该回转性通过处在每个侧部元件47、48和后部元件49之间的箔片铰接件50、51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箔片铰接件50、51的枢转轴线至表面52的距离与后元件49的不同。以这种方式,侧部元件47、48以及后部元件49可以以平行方式处于彼此顶上来折叠,减小包装尺寸。

在能量吸收元件46是具有运输空间和后备箱衬里的运输系统的一部分的类型中,能量吸收元件46布置在后备箱的侧壁或驾驶室(wheelhouse)和后备箱衬里的侧壁35、36之间以及在后排座椅和后备箱衬里的后壁37之间。图21示出了这样的安排。高度抗冲击的侧壁35、36或后壁37以及吸收能量的能量吸收元件46的组合产生这样的设计,其确保即使在事故期间,机动车辆3的后备箱中的动物也很大程度地避免受到伤害。由于承载件1”的、能量吸收元件46的摩擦连接(不处在后备箱衬里的底板8的正上方)借助于磁力锁定件(图中未显示)来实施为此,将永磁的带连接至能量吸收元件46并且与后备箱衬里的底板8啮合。

图22示出了一种运输系统,其中后备箱衬里具有分隔壁53,该隔壁以可回转的方式相对于后面板37附接。这样的分隔壁53确保两个动物在后备箱中的分开的接纳部,或者提供与用于动物的运输区域分开的行李舱室。

图23至图26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联的运输系统的替代类型,其接纳在机动车辆的后排座椅54上。这种类型的承载件1”是模制的塑料部件,带有可接合到后排座椅54的儿童座椅固定装置(Isofix)部段中的两个可锁定的紧固钩。

如前所述,针对用于在机动车辆后备箱中的接纳部的运输系统的类型,如图23至26所示的类型是运输空间衬里(在此为可折叠的内部衬里55),以及摩擦地连接至承载件1”的两个登车辅助装置6”’。如连续的图23至图25所示,内部空间衬里55可以被折叠,并且该内部空间衬里55在其折叠或图23的展开位置中可以通过机动车辆的侧部开口取出,并且随后可以在后排座椅上展开,直到内部空间衬里55已经达到其用于接收动物的最大内部容积(参考图23和24)。两个登车辅助装置6”’允许在运输区域中的动物通过机动车辆侧门登车和离开。除了弯曲或卷曲的形状外,登车辅助装置6”’的设计与如例如先前由图8描述的登车辅助装置6的设计相同。

为了原始公开的目的,请注意,专家可以从本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中推断出的所有特征,即使它们仅与某些其它特征相关联地描述,也可以单独地和与在此公开的其它特征或特征组任意组合,除非另有明确排除,或技术事实使这种组合不可能或无意义。为了描述的简洁性和可读性,这里放弃对所有可能的特征组合的全面的明确说明。

虽然在附图和先前的说明中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该表示和描述只能作为示例而不是保护范围的限制,并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

从附图、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化对专家是显而易见的。在权利要求书中,“具有”一词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并且不定冠词“一”和“一个”不排除多个。在不同的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某些特征的这一事实并不排除它们的组合。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旨在限制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1、1'、1” 承载件

2 装载空间轨道

3 机动车辆

4 沟槽

5 快速激活装置

6、6’、6’、6” 登车辅助装置6

7 机动车辆的运输表面

8 后备箱衬里的底板

9 平面

10、10’、10” 第一踏板元件

11、11’、11” 第二踏板元件

12 枢转轴线

13、14 顶层

15 手柄元件

16 连接部段

17、18 腿部

19 立架

20 枢转轴线

21 气压弹簧

22 波顿拉索

23 较小辊子

24 较大辊子

25、26 腿部

27、28 紧固部段

29 轴颈

30 卡扣

32 卡扣鼻部

33 卡扣凹部

35、36 侧壁

37 后面板

38、39 侧壁35、36的分隔部

40 上部段

41 纤维塑料复合材料做的开口

42 框架

43 纤维

44 下部铰接件接头

45 上部铰接件接头

46 能量吸收元件

47、48 能量吸收元件的侧壁

49 能量吸收元件的后壁

50、51 箔式铰接件

52后壁49的表面

53 分隔壁壁

54 后排座椅

55 内部衬里

56 转动-滑动圆柱接头

57 顶层

58、58’ 捆扎孔眼

59 适配器。

相关技术
  • 用于适于被接纳在机动车辆中的动物的运输系统
  • 用于在机动车辆中接纳充电插座的容器的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33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