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00:31


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模组通常包括层叠且绝缘设置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信号的传输,通常会设置与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层叠设置的信号传输走线。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触控基板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且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通道图形和第一虚拟电极图形,所述第一通道图形用于发射触控检测信号,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二通道图形和第二虚拟电极图形,所述第一通道图形和所述第二通道图形绝缘且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通道图形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道图形发射的触控检测信号,所述第二通道图形与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形绝缘设置;

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图形包括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形包括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图形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电连接,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用于向所述第一通道图形传输触控检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依次层叠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基板包括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过孔,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通过所述过孔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在与所述过孔对应的区域的网格密度,大于位于所述过孔之外的区域的网格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过孔之外的区域,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图形还包括除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之外的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形还包括除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之外的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

所述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和所述第二通道图形交替设置,所述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和所述第一通道图形交替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通道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叉交叠;及/或

所述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通道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叉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过孔对应的区域的走线宽度大于在所述过孔之外的区域的走线宽度;及/或

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过孔对应的区域的走线宽度大于在所述过孔之外的区域的走线宽度。

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和位于所述衬底上的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通道图形和第一虚拟电极图形,所述第一通道图形用于发射触控检测信号,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二通道图形和第二虚拟电极图形,所述第一通道图形和所述第二通道图形绝缘设置,所述第二通道图形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道图形发射的触控检测信号,所述第二通道图形与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形绝缘设置;

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图形包括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形包括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与所述第一通道图形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电连接,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用于向所述第一通道图形传输触控检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还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和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第三保护层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三保护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贯穿所述第二保护层的过孔,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通过所述过孔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过孔之外的区域,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图形还包括除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之外的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形还包括除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之外的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

所述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通道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及/或

所述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通道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触控基板。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利用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和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作为传输触控信号的走线,不需要制作额外的走线层,减少了一次图形化工艺,也就是说,减少了一张掩膜版的使用,简化了制作步骤,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叠层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过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过孔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过孔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又一叠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

该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上的触控模组100。如图1所示,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触控基板具体包括玻璃制作的衬底(例如玻璃基板),该触控基板还包括触控模组100。

触控模组100包括第一电极层Metal2和第二电极层Metal1,第一电极层Metal2和第二电极层Metal1可以通过金属网格(metal mesh)工艺制作,从而形成交叉设置的第一电极层Metal2和第二电极层Metal1。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电极层Metal2包括第一通道图形201和第一虚拟电极图形202,第二电极层Metal1包括第二通道图形203和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第一通道图形201和第二通道图形203绝缘设置,第二通道图形203与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绝缘设置。

应当理解的是,图2至图4中不同宽度的线条仅用于示例性的区分各结构,并非代表各结构的宽度大小关系。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通道图形201用于传输触控驱动信号,因此,第二电极图形又可以称作驱动电极,第二通道图形203用于感应触控驱动信号,因此,第一通道图形201又可以称作感应电极。

如图2所示,第一虚拟电极图形202与第一通道图形201同层同材料设置,也就是说,第一虚拟电极图形202和第一通道图形201是在一次构图工艺中制作获得的,类似的,如图3所示,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和第二通道图形203同层同材料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虚拟电极(Dummy),例如上述第一虚拟电极图形202和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并不起到传输或感应触控检测信号的电学作用。一方面,虚拟电极可以用于平衡视觉效果,降低未设置接收电极或发射电极的区域,例如未设置上述第一电极图形和第二电极图形的区域,由于光学干涉而产生莫尔纹(morie)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制作过程中,设置虚拟电极还可以保证构图的均一性,例如采用刻蚀工艺,可以使得刻蚀液利用的比较均匀。

第一虚拟电极图形202包括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包括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分别与第一通道图形201和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电连接,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和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相互电连接,第一通道图形201通过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和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传输触控驱动信号。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为连续的折线,因此,该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可以作为传输触控信号的走线,而其他虚拟电极的图形之间是切断的,也可以是连续但悬浮(floating)设置的。

第一虚拟电极图形202包括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包括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可以理解为,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虚拟电极图形202和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中的一部分,也就是上述第一虚拟子图形和第二虚拟子图形作为感应电极的信号传输走线。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利用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和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作为传输触控驱动信号的走线,不需要制作额外的走线层,减少了一次图形化工艺,也就是说,减少了一张掩膜版的使用,简化了制作步骤,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模组100还包括第一绝缘层OC0、第二绝缘层OC1和第三绝缘层OC2,第一绝缘层OC0、第二电极层Metal1、第二绝缘层OC1、第一电极层Metal2和第三绝缘层OC2沿远离衬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第一绝缘层OC0和第三绝缘层OC2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触控模组100的第一电极层Metal2和第二电极层Metal1位于第一绝缘层OC0和第三绝缘层OC2之间,因此,在第一电极层Metal2和第二电极层Metal1对应的区域,第一绝缘层OC0和第三绝缘层OC2均可以制作为整面的绝缘层,换句话说,在第一电极层Metal2和第二电极层Metal1对应的区域对应的区域,第一绝缘层OC0和第三绝缘层OC2的形状也是相同的,即第一绝缘层OC0和第三绝缘层OC2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合。

制作第一绝缘层OC0和第三绝缘层OC2时,可以通过同一掩膜版进行制作,可以减少一张额外的掩膜版的使用,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基板包括贯穿第二绝缘层OC1的过孔205。

如图4所示,过孔205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和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处,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和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通过过孔205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绝缘层OC1上开设过孔205,从而实现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和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过孔205之外的区域,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和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在衬底的正投影区域,未制作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和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仅在过孔205处存在交叠。

相关技术中,第二电极层Metal1同层制作的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与第一电极图形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因此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和第一电极图形之间会形成一电容,可能会对信号传输造成影响。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相当于将一部分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与第一电极层Metal2同时制作,也就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与第一通道图形201之间的接触效果,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减低第一电极层Metal2和第二电极层Metal1之间的互容值,从而有助于降低局部信号异常的可能性。

此外,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减少了过孔的设置,有助于降低信号异常的可能性。

如图2所示,在过孔205对应的区域,第一电极层Metal2包括第一通道图形201和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因此,在该过孔205对应的区域,第一电极层Metal2网格密度,大于位于过孔205之外的区域的网格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孔205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和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处。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绝缘层OC1位于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和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之间的位置开设过孔205,这样,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和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能够在该过孔205处电连接,且降低或避免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和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在除过孔205以外的区域存在交叠,以降低第一电极层Metal2和第二电极层Metal1之间的互容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Metal2在过孔205对应的区域的走线宽度大于在过孔205之外的区域的走线宽度;及/或第二电极层Metal1在过孔205对应的区域的走线宽度大于在过孔205之外的区域的走线宽度。

如图5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过孔205区域,形成外扩部以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形成第一外扩部20411。如图6所示,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形成第二外扩部20211。如图7所示,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则是同时使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形成的第一外扩部20411,使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形成的第二外扩部20211。

本实施例中的该外扩部指的是通过在刻蚀过程中保留更多的导电材料以增加走线宽度等方式提高其局部的走线尺寸。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外扩部,有助于提高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和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之间的电接触效果,提高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和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连接的可靠性,降低开开路的可能性。此外,由于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在触控基板的边缘处也同样可以增加类似的外扩部,以提高电路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虚拟电极图形202还包括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2022,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还包括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2042。

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2022指的是第一虚拟电极图形202除第一虚拟电极子图形2021之外的部分,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2042指的是第二虚拟电极图形204除第二虚拟电极子图形2041之外的部分。

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2022和第二通道图形203交替设置,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2042和第一通道图形201交替设置。

如图4所示,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2022和第二通道图形203交替设置指的是,除最边缘的位置之外,每一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2022位于相邻两个第二通道图形203之间,每一第二通道图形203位于相邻两个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2022之间。类似的,每一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2042位于相邻两个第一通道图形201之间,每一第一通道图形201位于相邻两个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2042之间。

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2022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和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2042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交叠范围应当尽可能小,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第一电极层Metal2和第二电极层Metal1之间的互容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2022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和第二通道图形203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叉交叠;及/或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2042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和第一通道图形20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叉交叠。

通过设计第三虚拟电极子图形2022和第二通道图形203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以及第四虚拟电极子图形2042和第一通道图形20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能够提高显示面板整体的均一性,降低出现莫尔纹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显示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

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衬底以及以及沿远离衬底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黑矩阵(BM)、触控模组100、光学胶(OCA)和显示器件。

本实施例中,显示器件可以是液晶显示器件(LCD),也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器件(OLED)等,此处不做进一步限定。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包括了上述触控基板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能够实现上述全部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 触控基板、触控屏、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38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