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保护板的充电检测电路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14:56


一种保护板的充电检测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板的充电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的发展,电池保护板也成了关键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保护板中含有芯片等零部件组成的控制电路,保护板控制着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对充电、放电检测电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一种精准的保护板充电检测电路,也成了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板的充电检测电路,以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保护板的充电检测电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护板的充电检测电路,包括充电机、负载、电池组、充放电开关、电池组保护电路;充电机、电池组、充放电开共同组成循环回路,且负载串联于电池组正极和负极之间而形成负载回路,电池组保护电路与电池组连接;

所述电池组保护电路中的芯片连接有信号检测电路,信号检测电路连接负载而通过检测电位信号高低传输给芯片,从而判断控制充放电。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保护电路中的信号检测电路的C-端电性连接于负载的C-端,且电池组保护电路中设有的电压采样电路连接于电池组中每个电池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第一VCC、三极管Q1、R1电阻,所述三极管Q1的E发射极和电阻R1一端均连接于第一VCC,电阻R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B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C集电极分支的一端接GND,且分支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3的一端,且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3的B基极,且三极管Q3的C集电极同时连接于第二VCC和芯片的充电检测脚CHG_DET,且三极管Q3的E发射极连接于GND;

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2的B基极,且三极管Q2的B基极连接于GND,三极管Q2的C集电极连接于R1和三极管Q1的B基极之间,且三极管Q2的E发射极连接于负载的C-端。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的B基极和GND之间串联有二极管D2。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2的B基极和GND之间串联有二极管D1。

进一步的,还包括串联于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B基极端部之间的电阻R4,且三极管Q2的B基极端部和二极管D2之间串联有电阻R6。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的B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2的C集电极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2。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C集电极和GND之间还串联有R5,且第二VCC和三极管Q3的C集电极之间还串联有R7。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B基极和GND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1和电阻R8,且电容C1和电阻R8之间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为PNP三极管,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均为NPN三极管,二极管D1为硅二极管,二极管D2为锗二极管。

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设计的检测电路,是在硬件上对电池组的充电装置增加准确的检测电路,通过充电检测电路对充电设备是否接入的检测,实现保护板充电开关的闭合与断开,从而使保护板的安全管理更加精准、完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电路图接入到现有充电装置中的工作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的理解。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两个三极管来反馈信号CHG_DET,给到芯片,来判断是否有接入充电设备。如图1-2,设计一种保护板的充电检测电路,包括充电机、负载、电池组、充放电开关、电池组保护电路;充电机、电池组、充放电开共同组成循环回路,且负载串联于电池组正极和负极之间而形成负载回路,电池组保护电路与电池组连接;

如图2所示,保护板中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中布设有电池组保护电路以及电流检测器和电压采样器,保护板的开关是控制电池组的总负极,本设计创新在于,电池组保护电路中的芯片连接有信号检测电路,信号检测电路连接负载而通过检测电位信号高低传输给芯片,从而判断是否接入了负载设备以及控制充放电。在无充电、无放电状态下,充电开关和放电开关都处于断开的状态,只有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充电或者放电时,才打开相应的开关,使电池组处于充电状态或者放电状态。电池组保护电路中的信号检测电路的C-端电性连接于负载的C-端,且电池组保护电路中设有的电压采样电路连接于电池组中每个电池的负极。

其中,信号检测电路主要包括三个三极管Q1、Q2、Q3相互配合,Q2、Q3为NPN三极管,Q1为PNP三极管,D1、D2为二极管,D1优选硅二极管、D2优选用锗二极管。三个三极管之间传递电平高低,从而判断是否接入充电设备,三极管Q1的E发射极和电阻R1一端均连接于第一VCC,电阻R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B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C集电极分支的一端接GND,且分支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3的一端,且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3的B基极,且三极管Q3的C集电极同时连接于第二VCC和芯片的充电检测脚CHG_DET,且三极管Q3的E发射极连接于GND;

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2的B基极,且三极管Q2的B基极连接于GND,三极管Q2的C集电极连接于R1和三极管Q1的B基极之间,且三极管Q2的E发射极连接于负载的C-端,其中负载的C-端和P-端共用一个端口,且三极管Q1的B基极和GND之间串联有二极管D2,三极管Q2的B基极和GND之间串联有二极管D1。

三极管Q1的B基极和三极管Q2的C集电极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2。三极管C集电极和GND之间还串联有R5,且第二VCC和三极管Q3的C集电极之间还串联有R7。三极管B基极和GND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1和电阻R8,且电容C1和电阻R8之间并联。其中,在电阻R1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B基极端部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4,且三极管Q2的B基极端部和二极管D2之间串联有电阻R6,此时,当Q2为NPN三极管,Q2的B基极的电压主要由电阻R4和R6把VCC分压所得,U

当没有接入充电设备时,Q2的E极是悬空状态,Q2截止,Q1的B基极被R1拉高,Q1也截止,Q3的B基极为低电平,Q3也处于截止状态,CHG_DET被上拉电阻R7拉高,处于高电平状态(无接入充电设备状态);

当接入充电设备时,因为充电电压要比电池组的电压大才能进行充电,又因为接上充电设备后,充电设备的正极和电池组的正极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C-的电平要比GND的电平低。从而,当Q2的U

如果没有接入充电设备,Q2的E极是悬空状态,三极管Q2是截止状态,Q1的B基极被R1拉高,Q1也截止,Q3的B基极为低电平,Q3也处于截止状态,CHG_DET被上拉电阻R7拉高,处于高电平状态(无接入充电设备状态);当接入充电设备后,因为充电电压要比电池组的电压大才能进行充电,又因为接上充电设备后,充电设备的正极和电池组的正极是连接在一起的,因此C-的电平要比GND的电平低,使得U

由于Q2的导通,Q1的B基极也被拉低,所以Q1也导通,VCC通过Q1和R3后的电压(Q3的B基极电压)≥三极管B基极E发射极饱和电压时,Q3导通,把CHG_DET的电平拉低(接入充电设备状态),本发明的电路能准确的识别是否接入了充电设备,从而精准的配合现有的保护电路进行充放电。

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保护板的充电检测电路
  • 一种保护板的充电检测电路
技术分类

061201124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