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承重梁及屋面承重结构及安装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6:08


一种承重梁及屋面承重结构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重梁及屋面承重结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承重结构,是指直接将本身自重与各种外加作用力系统地传递给基础地基的主要结构构件和其连接接点,包括承重墙体、立杆、框架柱、支墩、楼板、梁、屋架、悬索等。

其中,张弦梁结构是一种由刚性构件上弦梁、柔性拉索、中间连以撑杆形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其结构组成是一种新型自平衡体系,也是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结构体系。

由于张弦梁结构是一种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因此其上弦梁的长度较长,为便于上弦梁的生产及运输,目前的上弦梁均设置为多个梁段,以进行单独的生产及运输,然后再将多个梁段进行拼接以构成上弦梁进行使用,但是由于上弦梁由多个梁段拼接而成,承重时相邻的梁段其连接点容易产生错位,进而导致上弦梁损毁,因此由于现有上弦梁梁段间的连接强度不足,导致现有由多个梁段拼接而成的张弦梁结构的承重能力较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由多个梁段拼接而成的张弦梁结构的承重能力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承重梁及屋面承重结构及安装方法。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承重梁,包括:

梁体,所述梁体包括多个梁段;

拼接件,所述拼接件为金属件,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梁段端部,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梁段固定相连;

支座,其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梁体的第二容置腔,所述梁体的端部嵌装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与所述梁体固定相连;

隐藏索段,所述隐藏索段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拼接件,和/或所述隐藏索段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支座和所述拼接件;且所述隐藏索段嵌装在所述梁段内。

可选地,所述梁体端部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支座嵌装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

可选地,所述支座为板状结构;所述支座与所述梁体通过沿所述支座垂直方向布置的植筋件贯穿相连。

可选地,所述梁段其远离屋面的一侧设置有沿该梁段长度方向设置的容置槽;

所述隐藏索段嵌装在所述容置槽内。

一种屋面承重结构,包括:

上述的承重梁;以及,

拉索,连接所述梁体两端的支座;

撑杆,其一端与所述梁体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拉索相连,以向所述梁体提供预应力。

可选地,所述撑杆的端部嵌入所述梁体内,并通过植筋件与所述梁体贯穿相连。

可选地,所述梁体为木质,且所述梁体呈朝向远离屋面方向拱起的反拱结构。

一种上述承重梁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与各个所述梁段相对应的所述隐藏索段嵌装在该梁段内;并将所述梁体的端部嵌装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与所述梁体固定相连;

S2,将所述梁体中相邻的两个梁段通过所述拼接件固定相连;

S3,通过所述隐藏索段将相邻的所述拼接件固定相连;通过所述隐藏索段将相邻的所述支座和所述拼接件固定相连;多个所述隐藏索段构成贯穿所述梁体其长方向的隐藏索。

可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所述拼接件与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中任一个固定相连;

S2-2,将所述梁段通过吊装设备起吊至空中,并放置在支架上;

S2-3,将所述拼接件与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中另一个固定相连。

一种上述屋面承重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与各个所述梁段相对应的所述隐藏索段嵌装在该梁段内;并将所述梁体的端部嵌装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与所述梁体固定相连;

S2,将所述梁体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梁段通过所述拼接件固定相连;

S3,通过所述隐藏索段将相邻的所述拼接件固定相连;通过所述隐藏索段将相邻的所述支座和所述拼接件固定相连;多个所述隐藏索段构成贯穿所述梁体其长度方向的隐藏索;

S4,将所述撑杆与所述梁体固定相连;并将所述拉索与所述撑杆活动相连;

S5,将所述拉索与所述梁体两端的支座相连并对所述拉索提供拉紧力以张拉该拉索。

可选地,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1,将所述拉索与所述梁体两端的支座相连;

S5-2,将所述梁体通过吊装设备起吊至空中,并放置在适于安装梁体的位置上;

S5-3,对所述拉索提供拉紧力以张拉该拉索。

可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所述拼接件与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中任一个固定相连;

S2-2,将所述梁段通过吊装设备起吊至空中,并放置在支架上;

S2-3,将所述拼接件与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中另一个固定相连。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承重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包括多个梁段;拼接件,所述拼接件为金属件,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梁段端部,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梁段固定相连;支座,其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梁体的第二容置腔,所述梁体的端部嵌装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与所述梁体固定相连;隐藏索段,所述隐藏索段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拼接件,和/或所述隐藏索段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支座和所述拼接件;且所述隐藏索段嵌装在所述梁段内。

本发明通过设置金属材质的拼接件将相邻的梁段固定相连,由于金属材质的刚性强度较强,因此不会产生由于梁体承重较大而使得梁段的连接点出现变形错位的情况,以保障梁体的承重能力。

本发明在梁体的端部设置支座,并且支座设有用于容置梁段的第二容置腔,使梁段的端部嵌装在第二容置腔内,通过第二容置腔对梁体的端部起到限位作用,使梁体的两端部受到相对方向的支撑力,从而使梁段及连接件受到沿梁体长度方向的压力,避免构成梁体的多个梁段沿梁体的长度方向产生松动,进而使梁段的连接点出现变形错位,降低梁体的承重能力。

本发明通过设置隐藏索段有效地将相邻的拼接件,或者相邻的支座和拼接件连接在一起,使拼接件与支座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隐藏索段的拉力保证各个梁段牢固可靠地固定在一起,避免各梁段及拼接件沿梁体的长度方向产生松动,从而降低梁体的承重能力,同时隐藏索段的拉力还对梁体的各梁段提供预应力,以支撑梁体提高梁体的抗扭和抗拉能力,进而提升梁体的承重能力。

因此,当本发明的承重梁作为张弦梁结构中的上弦梁时,由于采用拼接件将梁段固定相连,并设置具有第二容置腔的支座及隐藏索保证各个梁段牢固可靠地固定在一起,提升了上弦梁梁段间的连接强度,避免梁段产生松动及连接点产生错位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张弦梁结构的承重能力。

2.本发明提供的承重梁,所述梁体端部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支座嵌装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

本发明在梁体的两端设置第一容置腔,将连接隐藏索段的支座嵌装在第一容置腔内,使梁体和支座构成一个整体结构,因此隐藏索段的拉力由第一容置腔处的梁体整体承担,而不是受力点偏向其中一侧,因此本发明受力更平衡,避免了由于受力点偏向其中一侧,而导致梁体受力后向另一侧凸出弯折以及对连接处的部件产生扭转力矩而导致其损毁梁体并脱离的问题。

3.本发明提供的承重梁,所述支座为板状结构;所述支座与所述梁体通过沿所述支座垂直方向布置的植筋件贯穿相连。

本发明通过设置沿支座垂直方向布置的植筋件贯穿连接支座和梁体,使得支座受到的拉力通过植筋件传递给梁体,由于植筋件贯穿梁体,因此支座受到的拉力会均衡的传递到梁体整体,而不会传递到其中一侧,避免梁体的受力点偏向其中一侧,而导致梁体受力后向另一侧凸出弯折,进而导致梁体承重能力降低甚至损毁的问题。

4.本发明提供的承重梁,所述梁段其远离屋面的一侧设置有沿该梁段长度方向设置的容置槽;所述隐藏索段嵌装在所述容置槽内。

本发明在梁段远离屋面的一侧设置容置槽,并将隐藏索嵌装在容置槽内,容置槽对隐藏索起到限定作用,避免隐藏索在受到拉力后由于自身产生的回复力使隐藏索在梁段上移动,导致隐藏索脱离梁段,无法继续向梁体提供预应力,导致梁体的承重能力降低,进而在承重时产生损坏;此外隐藏索嵌装在容置槽内,使隐藏索不外露,避免隐藏索占用建筑内的空间,提升建筑的整洁性及美观性。

5.本发明提供的屋面承重结构,包括上述的承重梁;以及,拉索,连接所述梁体两端的支座;撑杆,其一端与所述梁体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拉索相连,以向所述梁体提供预应力。

本发明设置拉索连接梁体两端的支座,并在拉索上设置撑杆对梁体提供预应力,从而提升承重梁的承重能力,由于承重梁同时受到隐藏索段和拉索撑杆的预应力,因此本发明的承重能力更强。

6.本发明提供的屋面承重结构,所述撑杆的端部嵌入所述梁体内,并通过植筋件与所述梁体贯穿相连。

本发明撑杆的端部嵌入梁体内,使得撑杆与梁体相连,并起到定位作用,避免受力后撑杆与梁体产生偏移,从而导致预应力不足,植筋件将撑杆的端部与梁体贯穿相连,进一步使撑杆与梁体连接稳定,同时将撑杆提供的预应力均衡的传递给梁体,避免梁体受力不均而产生偏移弯折。

7.本发明提供的屋面承重结构,所述梁体为木质,且所述梁体呈朝向远离屋面方向拱起的反拱结构。

本发明的结构能够在木质建筑上使用,即梁体为木质,使得大跨度木质建筑可以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结构而避免设置更多的支撑柱,增加建筑内的使用空间,从而提升木质建筑的整洁程度同时使建筑更加环保。

本发明由于具有更强的承重能力,即梁体具有更强的承压能力,使得本发明的梁体能够设置为朝向远离屋面的方向隆起的反拱结构,从而使屋顶向建筑内部凹陷,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木质张弦梁结构设置为朝向屋面方向拱起的正拱结构,本发明降低了建筑高度,同时通过上述反拱结构也提供了一种新式的屋顶结构增加了建筑工程师和用户选择范围。

8.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承重梁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与各个所述梁段相对应的所述隐藏索段嵌装在该梁段内;并将所述梁体的端部嵌装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与所述梁体固定相连;S2,将所述梁体中相邻的两个梁段通过所述拼接件固定相连;S3,通过所述隐藏索段将相邻的所述拼接件固定相连;通过所述隐藏索段将相邻的所述支座和所述拼接件固定相连;多个所述隐藏索段构成贯穿所述梁体其长方向的隐藏索。

本发明首先将隐藏索段嵌装在相对应的梁段内,并将梁体与支座相连,然后将梁段通过拼接件固定相连,最后将隐藏索段进行连接。由于安装后的承重梁中的隐藏索段需要对相邻的两拼接件或相邻的支座和拼接件提供拉力,即安装后的承重梁中的隐藏索段为具有回复力的拉伸状态,因此首先将隐藏索段和支座安装在指定位置上,然后通过拼接件连接梁段,最后拉伸隐藏索段使其端部连接拼接件或支座,避免先将隐藏索段连接拼接件或支座后,无法将拼接件及支座安装在梁体上的问题。另外,通过上述隐藏索段构成贯穿所述梁体其长方向的隐藏索可以有效地将各个梁段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并提高承重梁的抗拉和抗折弯能力,保证承重梁具有足够的韧性和强度。

9.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承重梁的安装方法,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将所述拼接件与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中任一个固定相连;S2-2,将所述梁段通过吊装设备起吊至空中,并放置在支架上;S2-3,将所述拼接件与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中另一个固定相连。

本发明首先将梁段通过吊装设备起吊至空中,并放置在支架上,然后再将梁段通过拼接件进行连接,最后进行隐藏索的连接操作,相较于在地面进行梁段及隐藏索的连接操作后,再将整体进行吊装的方式,由于连接操作后梁体的结构长度较大,因此这种方式对吊装设备有较高的要求,且在吊装过程中,由于梁体较长,使得梁体的移动及转动都较难控制,因此本发明采用先将梁段吊至空中再进行连接操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小梁体在转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挡并减小转动阻力,进而降低安装难度,并降低安装过程对吊装设备的要求。

10.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屋面承重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与各个所述梁段相对应的所述隐藏索段嵌装在该梁段内;并将所述梁体的端部嵌装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与所述梁体固定相连;S2,将所述梁体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梁段通过所述拼接件固定相连;S3,通过所述隐藏索段将相邻的所述拼接件固定相连;通过所述隐藏索段将相邻的所述支座和所述拼接件固定相连;多个所述隐藏索段构成贯穿所述梁体其长度方向的隐藏索;S4,将所述撑杆与所述梁体固定相连;并将所述拉索与所述撑杆活动相连;S5,将所述拉索与所述梁体两端的支座相连并对所述拉索提供拉紧力以张拉该拉索。

本发明首先将隐藏索段嵌装在相对应的梁段内,并将梁体与支座相连,然后将梁段通过拼接件固定相连,最后将隐藏索段进行连接。由于安装后的承重梁中的隐藏索段需要对相邻的两拼接件或相邻的支座和拼接件提供拉力,即安装后的承重梁中的隐藏索段为具有回复力的拉伸状态,因此首先将隐藏索段和支座安装在指定位置上,然后通过拼接件连接梁段,最后拉伸隐藏索段使其端部连接拼接件或支座,避免先将隐藏索段连接拼接件或支座后,无法将拼接件及支座安装在梁体上的问题。

此外,首先将撑杆、梁体和拉索进行连接,然后对拉索进行张拉的操作,可以避免首先将拉索进行张拉使其紧绷之后,由于拉索与梁体之间的空间距离限制,导致撑杆无法进行安装的问题。

11.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屋面承重结构的安装方法,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5-1,将所述拉索与所述梁体两端的支座相连;S5-2,将所述梁体通过吊装设备起吊至空中,并放置在适于安装梁体的位置上;S5-3,对所述拉索提供拉紧力以张拉该拉索。

本发明首先将撑杆、梁体和拉索进行连接,然后将上述部件的整体进行吊装,最后在空中进行张拉,相较于在地面组装并张拉的方式,由于张拉时上述整体位于地面上,梁体的自身重力没有施加在拉索上,因此在张拉时需要对张拉力进行计算,并需要在计算过程中考虑重力的效果,导致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且由于计算过程中的重力因素不是梁体自身重力的实际值,而是计算估值,因此计算所得到的张拉力会存在有误差,本发明采用先吊装,再张拉的方式,由于张拉操作在空中进行,梁体的自身重力已经施加在拉索上,因此无需对张拉力进行考虑重力因素的计算。

12.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屋面承重结构的安装方法,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将所述拼接件与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中任一个固定相连;S2-2,将所述梁段通过吊装设备起吊至空中,并放置在支架上;S2-3,将所述拼接件与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中另一个固定相连。

本发明首先将梁段通过吊装设备起吊至空中,并放置在支架上,然后再将梁段通过拼接件进行连接,最后进行隐藏索的连接操作,相较于在地面进行梁段及隐藏索的连接操作后,再将整体进行吊装的方式,由于连接操作后梁体的结构长度较大,因此这种方式对吊装设备有较高的要求,且在吊装过程中,由于梁体较长的结构,使得梁体的移动及转动都较难控制,因此本发明采用先将梁段吊至空中再进行连接操作的方式,可以降低安装难度,并降低安装过程对吊装设备的要求。

此外本发明由于采用先将梁段吊至空中,然后在空中进行组装,最后进行张拉的方式,相较于在地面组装并张拉的方式,由于张拉时撑杆、梁体和拉索构成的整体位于地面上,梁体的自身重力没有施加在拉索上,因此在张拉时需要对张拉力进行计算,并需要在计算过程中考虑重力的效果,导致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且由于计算过程中的重力因素不是梁体自身重力的实际值,而是计算估值,因此计算所得到的张拉力会存在有误差,本发明采用先吊装,再张拉的方式,由于张拉操作在空中进行,梁体的自身重力已经施加在拉索上,因此无需对张拉力进行考虑重力因素的计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屋面承重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梁段、隐藏索段和拼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支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第二容置腔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撑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支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梁体;2.支撑柱;3.拉索;4.撑杆;5.支座;6.植筋件;7.梁段;8.拼接件;9.第二容置腔;10.隐藏索段;11.容置槽;12.第一容置腔;13.端部面;14.长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承重梁,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包括

梁体1,本实施例对梁体1的形状不做限定,其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可以是矩形、圆形等形状,且梁体1可以是朝向屋面一侧的方向呈凸起状的正拱形,也可以不起拱,也可以是远离屋面一侧的方向呈凸起状的反拱形,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梁体1为反拱形,以降低建筑的高度,并提高建筑的美观程度,本实施例的梁体1包括多个梁段7。

拼接件8,拼接件8为金属件,设置在相邻的梁段7端部,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梁段7固定相连。

本实施例对拼接件8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拼接件8两端设有多个插杆,梁段7端部设有与所述插杆适配的插孔,使拼接件8与梁段7插接相连;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拼接件8也可以设置为与梁段7形状适配的套管结构,并与相邻两梁段7的端部套接,以固定连接两梁段7。

支座5,优选为金属件,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其设置在梁体1的两端,其上设有用于容置梁体1的第二容置腔9,梁体1的端部嵌装在第二容置腔9内,且梁体1的端部面13和长度面14均与第二容置腔9的对应腔壁抵接,其中端部面13与第二容置腔9的侧腔壁抵接,使第二容置腔9对梁段7起到沿梁体1长度方向的限定作用,避免构成梁体1的多个梁段7沿梁体1的长度方向产生松动,其长度面14与第二容置腔9的底腔壁抵接,使第二容置腔9对梁段7起到支撑作用,如图3和图4所示,支座5的顶面与第二容置腔9的底腔壁均支撑梁体1,通过增加梁体1与支座5的受力面,降低梁体1受力面的单位面积所受的力,从而避免由于梁体1受到支座5的支撑力比较集中,而导致梁体1受力变形,甚至弯折断裂的现象发生。

本实施例对支座5与梁体1的连接结构不做限制,优选的,如图1和图3所示,梁体1的端部设有第一容置腔12,第一容置腔12的开口位于梁体1的底部,且第一容置腔12位于梁体1的轴线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12为与支座5形状适配的凹槽,且在第一容置腔12的中央设有与第二容置腔9适配的凸出部,支座5嵌装在第一容置腔12内,凸出部嵌装在第二容置腔9内,并与第二容置腔9抵接,且支座5与梁体1通过沿支座5垂直方向布置的植筋件6贯穿相连,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植筋件6为螺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梁体1的端部可以直接嵌装在第二容置腔9内,无需设置第一容置腔12。

当然本实施例对第一容置腔12和支座5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支座5通过卡接结构固定在第一容置腔12内,上述卡接结构为卡钩和卡扣。

本实施例对支座5的结构不做限定,优选的,如图3和图6所示,支座5为设有第二容置腔9的板状结构,支座5远离隐藏索段10的一端位于第一容置腔12内,并通过沿支座5垂直方向布置的多个植筋件6将其与梁体1贯穿相连,支座5靠近隐藏索段10的一端在梁体1的下方形成适于连接拉索3的耳板,优选的耳板的顶部通过植筋件6与梁体1贯穿相连。

隐藏索段10,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拼接件8设置有多个,位于拼接件8之间的隐藏索段10分别连接相邻的拼接件8,位于支座5和拼接件8之间的隐藏索段10分别连接相邻的支座5和拼接件8,使本实施例的支座5、拼接件8和多个隐藏索段10连接成一个整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仅设有一个拼接件8时,隐藏索段10仅分别连接相邻的支座5和拼接件8;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隐藏索段10仅设置在相邻的拼接件8之间,此时其仅分别连接相邻的拼接件8。

隐藏索段10嵌装在所述梁段7内,优选的,如图2所示,梁段7其远离屋面的一侧设置有沿该梁段7长度方向设置的容置槽11,隐藏索段10嵌装在所述容置槽11内,使得本实施例在使用状态下,可以直接通过容置槽11观察到隐藏索段10的使用状态及是否破损等情况,同时便于对隐藏索段10的端部进行连接操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梁段7上设置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隐藏索段10位于该通孔内。

隐藏索段10端部设有接头,拼接件8端部位于容置槽11内的插杆与对应的接头铰接相连;优选的,当支座5连接拉索3的耳板位于容置槽11内时,隐藏索段10端部的接头可以直接与该耳板铰接相连,当支座5连接拉索3的耳板与容置槽11不重合时,支座5设有用于铰接隐藏索段10端部接头的另一耳板;当然,当支座5连接拉索3的耳板位于容置槽11内时,也可以单独设置用于铰接隐藏索段10端部接头的另一耳板。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承重梁,如图1-图6所示,包括上述的承重梁;以及,拉索3,连接所述梁体1两端的支座5,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拉索3端部设有接头,接头与耳板铰接。

本实施例对拉索3的数量不做限制,优选的,如图3和图5所示,拉索3沿梁体1的轴线对称设置,此时,支座5对应设置有两个耳板。

撑杆4,优选为金属件,其一端与所述梁体1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拉索3相连,以向所述梁体1提供预应力。

本实施例对撑杆4与梁体1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其可以仅采用端部嵌入梁体1内的插接方式连接,优选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撑杆4的端部设置为T形结构,T形结构中插入梁体1内的板状构件通过植筋件6与梁体1贯穿相连。

本实施例对撑杆4与拉索3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可以在撑杆4的端部设置用于拉索3穿过的通孔,也可以在撑杆4的端部设置用于拉索3嵌入的槽,本实施例为设置通孔状的索夹;当拉索3成对设置时,如图5所示,拉索3设置在撑杆4的两侧。

本实施例对梁体1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优选使用在木质建筑上,即梁体1为木质,可以有效解决木质结构刚性强度不足导致其跨度小的问题,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也可以使用在钢建筑及钢混建筑上,即梁体1为钢构件。

支撑柱2,优选为金属件,用于支撑支座5,使得拉索3的拉力直接通过支座5传递到支撑柱2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梁体1直接连接支撑柱2,设置拉索3的连接件位于支撑柱2一侧,使得拉索3的拉力需要先作用在梁体1上,然后由梁体1传递给支撑柱2,本实施例由于连接拉索3的支座5设置在支撑柱2上,因此避免了拉索3的拉力以相向的方向作用在梁体1两端,使梁体1端部受力过大而破损。

本实施例对支撑柱2与支座5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其两者可以焊接相连,也可以在支座5底部设置凸台,并插接在支撑柱2顶端的凹槽内,使得拉索3的拉力直接通过支座5传递到支撑柱2上,避免拉力作用在梁体1端部,造成梁体1的损毁。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承重梁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与各个所述梁段7相对应的隐藏索段10嵌装在该梁段7内;并将所述梁体1的端部嵌装在所述第二容置腔9内,且通过植筋件6将支座5与梁体1固定相连;当梁体1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12时,将梁体1的端部嵌装在第二容置腔9内的同时,支座5也嵌装在第一容置腔12内。

S2,将所述梁体1中相邻的两个梁段7通过所述拼接件8固定相连;即将拼接件8两端设置的多个插杆插入对应的梁段7内。

S3,通过所述隐藏索段10将相邻的所述拼接件8固定相连,即拉伸隐藏索段10使其端部的接头与对应的拼接件8铰接;通过所述隐藏索段10将相邻的所述支座5和所述拼接件8固定相连,即拉伸隐藏索段10使其端部的接头与对应的耳板或拼接件8铰接;多个所述隐藏索段10构成贯穿所述梁体1其长方向的隐藏索。

本实施例对上述步骤S1-S3的操作位置不做具体限定,上述步骤S1-S3可以直接在地面进行操作,然后再进行吊装,即组装后再进行吊装,将支座5安装在支撑柱2上,优选的,在步骤S2中将各构件吊装至空中进行下一步操作,其中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所述拼接件8与相邻两个所述梁段7中任一个固定相连。

S2-2,将所述梁段7通过吊装设备起吊至空中,并放置在支架上。

S2-3,将所述拼接件8与相邻两个所述梁段7中另一个固定相连。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屋面承重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与各个所述梁段7相对应的所述隐藏索段10嵌装在该梁段7内;并将所述梁体1的端部嵌装在所述第二容置腔9内且与所述梁体1固定相连;当梁体1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12时,将梁体1的端部嵌装在第二容置腔9内的同时,支座5也嵌装在第一容置腔12内。

S2,将所述梁体1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梁段7通过所述拼接件8固定相连;即将拼接件8两端设置的多个插杆插入对应的梁段7内。

S3,通过所述隐藏索段10将相邻的所述拼接件8固定相连,即拉伸隐藏索段10使其端部的接头与对应的拼接件8铰接;通过所述隐藏索段10将相邻的所述支座5和所述拼接件8固定相连,即拉伸隐藏索段10使其端部的接头与对应的耳板或拼接件8铰接;多个所述隐藏索段10构成贯穿所述梁体1其长方向的隐藏索。

S4,将撑杆4T形结构的一端插入梁体1内,并将该插入梁体1内的板状构件通过植筋件6与梁体1贯穿相连,以将所述撑杆4与所述梁体1固定相连;将拉索3穿过撑杆4端部的索夹,以使所述拉索3与所述撑杆4活动相连。

S5,将拉索3端部的接头与梁体1两端的支座5的耳板铰接相连并对所述拉索3提供拉紧力以张拉该拉索3。

本实施例对本实施例对上述步骤S1-S5的操作位置不做具体限定,上述步骤S1-S5可以直接在地面进行操作,然后再进行吊装,即组装并张拉后再进行吊装,将支座5安装在支撑柱2上。

优选的,可以在步骤S5中进行吊装,即组装后,先进行吊装,然后再进行张拉,其中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1,将所述拉索3与所述梁体1两端的支座5相连,此时仅将拉索3端部的接头与支座5的耳板进行铰接。

S5-2,将所述梁体1通过吊装设备起吊至空中,并放置在适于安装梁体1的位置上,即将支座5固定在支撑柱2上。

S5-3,对所述拉索3提供拉紧力以张拉该拉索3。

当然,优选的,还可以在步骤S2中进行吊装,即先对各部件进行吊装,然后进行组装,最后进行张拉,其中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所述拼接件8与相邻两个所述梁段7中任一个固定相连;

S2-2,将所述梁段7通过吊装设备起吊至空中,并放置在支架上;

S2-3,将所述拼接件8与相邻两个所述梁段7中另一个固定相连。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相关技术
  • 一种承重梁及屋面承重结构及安装方法
  • 一种木质承重梁及屋面承重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2864566